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描写沙漠黄沙的句子有哪些(描写沙漠黄沙的句子)

描写沙漠黄沙的句子有哪些(描写沙漠黄沙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漫天黄沙中的一抹绿——沙漠中的生命之舟

提起沙漠,大家通常想起的是漫天黄沙,荒无人烟,无尽的沙丘。但是在沙漠中,也存在着一抹绿色,这里绿树成荫,水草丛生,充满着生命之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沙漠中的生物带来希望,这片沙漠中的生命之舟被称为绿洲。

那么在漫天黄沙之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一抹绿色呢

通过观看绿洲的地形图我们发现大部分绿洲都在高山旁边,或者季节性河流旁边。绿洲旁的高山上积有厚厚的冰雪,夏季冰雪消融,雪水穿过山谷的缝隙流到沙漠,由于沙漠气温过高,地表的水很快就蒸发了,剩余都水渗入沙漠之中,隐匿在地下的沙子和黏土层之间,形成了地下河,而这些地下河就是绿洲水的来源。

当地下河流经沙漠的低洼地带,地下水便在此堆积,沙漠中的低洼地带经过长时间的地下水积累,然后这些地下水越积越多,就慢慢地渗出地面形成一定面积的湖泊。而有水的地方就会有生命,慢慢的这些湖泊周边便出现了植物,动物也慢慢地聚集在湖泊旁边,最终形成了绿洲。

而因为河流形成的绿洲是同样的道理,这些河流是由山地降雨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的,所以它们大多是季节性河流,它们在沙漠低洼处聚集形成湖泊,最终形成绿洲。

绿洲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形成的,它需要稳定的水源补给,在低洼处形成湖泊,而湖泊经过长时间发展出现植物,吸引动物聚集,最后形成绿洲。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绿洲大小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这是因为绿洲的水源补给由地下河于季节性河流提供,但这些水又是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山地降雨,因此我们会看见夏季绿洲面积会扩大,冬季会缩小。

大漠黄沙地 奋斗绽芳华(暖闻热评)

【人物】敦煌研究院的青年文保工作者

【故事】1988年出生的王娇,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敦煌研究院,7年来一直从事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写工作;1987年出生的杨金礼,19岁来到莫高窟,成为一名壁画修复师;90后刘小同2014年加入,专注为莫高窟“画像”……如今的敦煌研究院拥有一支200余人、产学研一体的保护队伍,其中不乏80后、90后、95后。他们在青春年华来到敦煌、深深扎根,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而坚守、奉献。

【点评】

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跨越千年的莫高窟静静伫立。在敦煌研究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大家,也有许多默默坚守的年轻人。他们受前辈感召,追寻艺术理想,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各展其才、各尽其能,传承莫高窟的保存、保护、研究事业,让“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代代相传。

在莫高窟,时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敦煌研究院老院长段文杰曾说:“没有10年,进不了莫高窟的世界。”刘小同和同事们致力完成的莫高窟第172窟的整窟复原临摹工作,始于2017年,预计2023年结束;王娇参与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莫高窟第256—259窟考古报告》,总计30余万字,已历时10余年。以5年、10年计的一项项目标清单,是文物保护工作的时间刻度,也映照着当代莫高人青春奋斗的足迹。

文物修复保护是与时间赛跑,是名副其实的精细活,既需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当有“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掌握遗迹细节,需要一遍遍去洞窟观察核实;壁画年代久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不可逆损害;临摹古人作品,差之毫厘就会被懂行的人看笑话。无论是编撰考古报告,还是修复出现病害的壁画,抑或是通过临摹恢复壁画原貌,“干这一行,真得磨性子,心要沉得下”,这是老一辈莫高人的殷殷叮嘱,也是年轻人参与其中的切身感悟。

传承的是技术,更是精神。从上世纪五六十年始,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他们沐月当歌、踏沙而行,守护石窟、守护文明,在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成就。如今,莫高窟的保护更讲求精准,也更注重探寻背后的机理,这对年轻一代的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在的修复,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杨金礼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好承前启后的工作,帮助年轻人尽快上手,也不辜负老一辈的辛苦。”今天,莫高窟的工作、生活条件已得到极大改善,但莫高人身上那份“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那种“夜夜敦煌入梦来”的炽热情怀,那份“做好传帮带、传好接力棒”的担当,始终在赓续绵延。新一代莫高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为敦煌文化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继续努力、贡献力量。

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文物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在考古一线扎根、在博物馆深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文保事业,成为文物传承保护的有生力量。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文物保护事业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历史文脉必能更好传承下去。(钟于)

悦读丨骆驼赞——致沙漠之舟

今天我们来赞美骆驼

致沙漠之舟——骆驼赞

李仁虎

砾石三三两两撒落在粗砂上,似是上天不经意地把黄豆撒在黄土上。黄豆能长芽,砾石却永远在砂地上沉默着。同样沉默的还有芝麻粒大小的沙子,他们簇拥着、依偎着,在大地上平整地铺展开,铺到远方的山脚,铺到望不到尽头的天际线。粗砂和砾石编织出辽阔无垠的戈壁。

昏黄的阳光,透过冬日茫茫的云层,照到地上有气无力,天地间灰蒙蒙一片,间或孤单的一丛或两三丛低矮的灌木,在风中蜷缩着身躯。空气中弥漫着死寂、单调、枯燥的气味,这种气味或者说色调就是戈壁的真面目。

眼前的、远方的,迎面而来的、退向车后的,全是这种单调乏味的地势景观。这时,你坐在汽车里,靠在座椅上,不一会儿上下眼皮就会打架。就在你挣扎着给眼睛拉开一道缝隙的时候,偶尔往窗外一瞭,突然有两三个大物忽突突地跳到你的眼中,心中一惊喊道:“哦,骆驼!”

是的,那低头吃草或抬头远望的正是天地间唯一的大型生灵——骆驼。

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戈壁连着沙漠。沙山一个挨着一个,平坦舒缓的斜坡,陡峭耸立的山峰,远方的小沙丘状似可爱的馒头,近前的沙山好比放大的双峰驼,纵横交错,首尾相接,连绵起伏,在天穹下铺展一望无际的沙海。

在那小湖边或低洼处,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有几峰骆驼在悠闲地迈着脚步,或是默默地看着远方的来客。

戈壁苍茫,荒漠寂寥。骆驼,只有骆驼才是这里的主人。

早在人类之前,5500万年前她的身影就出现在北美洲,大约100万年前,骆驼跨过白令海峡向东迁徙,一路到达中亚和蒙古高原寒冷且干旱地区,进化为双峰驼;另一路向西南抵达西亚和非洲炎热的荒漠地带,进化为单峰驼。

荒漠是爆脾气天气的头牌老大,冬天寒冷如刀,夏季炎热如火,即使在一日之内,也时常冰火两重天。狂风肆虐,昏天黑地。人类早已躲进了洞穴和帐篷,其他大型动物无力生存,只有骆驼悠然自得。几百万年的冰火锤炼,骆驼拥有着比任何动物都强大的天气骤变的忍耐力。当凛冬将至,她悄然地生长着毛发;当酷暑来临,她一天天地蜕去长毛;大风狂吹,她把长长的眼毛收紧,护住眼睛,把鼻孔斜开防止沙尘进入,用发达的泪腺洗去眼球上的沙尘。风沙肆虐,骆驼胜似闲庭信步。

背负重物,骆驼在砾石遍地的戈壁和高低起伏的沙漠里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她是荒漠最古老的运输工具。人类曾尝试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荒漠,结果变成了一具具白骨。尽管人类越来越强大,但穿越荒漠却离不开漫步的骆驼。荒漠里缺水缺草,骆驼可以79天不吃不喝,其对饥渴的忍耐力傲视天下众生。

没有谁比骆驼更能吃苦的了。牧人或商客在双峰驼两峰之间铺上垫子,垒起绑负重达200多公斤的重物,连续4天每天可行程60余公里。千百年来,人类运送食品货物,穿越千百里荒漠,靠的正是最能吃苦、最能负重的骆驼。

骆驼奉献的是奶,吃的是草,是荒漠中最差的、最粗的、最枯的草。荒漠中常见的黄蒿,马和羊都能吃。白刺和沙米夏天青嫩的时候,马羊亦能啃食。进入秋末,草木枯黄,马羊对粗硬的白刺和沙米便不再问津。至于带刺的鳍蓟,马羊常年不碰。而骆驼则统统揽入嘴中,且从不像调皮的羊一样去啃食植物的根茎。骆驼觅食几乎所有的旱生植物,而部分有毒的植物会导致动物中毒,但骆驼却能安然无恙。荒漠中淡水稀缺,高盐水使一般动物容易得高血压,但骆驼长年饮用却依然身强体壮。

羊有圈,马有栏,马羊都要有人饲养看管,唯独骆驼可以放马南山,一年到头都在野外,自己照顾自己,无需牧人费心费力照料。

骆驼奉献给自然和人类的何止于此。

老阿妈总爱用细细的驼毛搓成长绳,或是编织褥子、坐垫。驼绳结实耐用,捆绑、牵拉都离不开;褥子、坐垫暖和、抗湿,是牧家的必备用品。驼绒可以出售,织出的围巾、被子柔滑、高贵。驼奶比牛奶羊奶的营养价值更高更丰富。驼皮可以制成皮衣、皮鞋。驼肉可以食用,尤其是驼峰、驼蹄,是美味佳肴、餐中上品。但牧民一般都不忍宰杀骆驼,而以出售为主。

科技进步,使骆驼的价值越发显现。胎盘中含有丰富的、种类较多的活性肽、免疫球蛋白、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具有治疗、保健、抗衰老、调节和控制血糖代谢等多种作用。驼乳中含有酪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脂肪酸、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科研机构已成功研制出高档化妆品。骆驼红细胞的伸缩能力超强,缺水时红细胞水分外释,体积缩小,补水后又迅速恢复甚至膨胀到正常体积的一倍,红细胞的研究价值巨大。宝克为公驼时由枕腺分泌的一种浅棕色或琥珀色的黏稠液体,其药用价值有待研究开发。骆驼的免疫系统不同于其他物种,其重链抗体比常规抗体小且可溶性强,因而免疫功能独特。还有驼血、驼尿,都价值不菲。骆驼是一座活的金山,全身都是宝。

人们经常赞美骏马俊逸的身姿、光亮的皮毛,而骆驼总是蓬松着毛发,皮肤粗糙,褐红的、黑色的、白色的毛发亦无油光水亮之色。她硕大的身材也无小羊那般可爱。她深处荒漠,多与世隔绝。人们看其貌识其相多来自电影电视。

世人只知骆驼的面貌奇特,却不知12生肖的一些特点集于一身,鼠耳、牛蹄、虎爪、兔唇、龙脖、蛇眼、马鬃、羊被毛、猴股、鸡冠、狗踵、猪尾。再看那身材,高1.8米左右,至驼峰则出2米,体长约3米。骆驼两年一胎,一般一仔,两仔较少,孕期13个月。四五岁性成熟,寿命35至40年。粗看颇为粗糙,细端却神奇至极。

走路不紧不慢,每走一步都踏踏实实;脾气不急不躁,无论什么样的天气和环境下,都安之若素、悠然自得。骆驼的性情且顺且温,且厚且重。她像老牛一样吃苦耐劳,又像宝马一样高贵从容。

但骆驼并非生性如此,在两三岁的时候,牧民要捆绑小驼的后腿,逐步驯化。不经驯化或调教的骆驼会咬人、踢人,不让人靠近、不听人的话。5岁许,骆驼要插上鼻棍、上鞍、套绳,一旦上鼻棍、套上鞍子,骆驼就变得温顺听话了。主人还要用烙铁在小驼的腿部打上标记,每家的标记或图案或文字,文字或蒙文或汉字,许多都是祖传沿袭下来,以区别其他人家的骆驼。

和人一样,每个骆驼都有自己的脾气,有的老实,有的调皮,有的火爆。吃不饱会发脾气,发脾气时会鸣叫踢人。母驼产羔时,嘴里发出嘤嘤的鸣叫声,急躁不安,不愿他人靠近。

12月,是公驼的季节。他怒发冲冠,毛发竖立,口吐白沫,脑部释放着一种特殊的剌鼻的气味,远传方圆数里。他昂着头,抖擞着强壮的身体,在寒风中像一个战士,寻找着自己心爱的母驼。遇到情敌,他毫不畏惧,勇猛地冲上去战斗。当他和母驼燃烧,庞大的身躯发出温柔而猛烈的碰撞,天地间上演着澎湃激昂的生命交响曲。

有的母驼拒绝给自己的孩子吃奶,牧民把小驼牵来,让她依偎在母亲身边,把小驼的嘴凑到母驼的,可母驼并紧两条后脚,用膝盖抵顶,就是不让小驼靠近。几番努力无果,牧民便拿出最后一招。请来马头琴琴师,且是好琴师,给母驼劝奶。

天地辽阔,秋风瑟瑟,主人牵着母驼,小驼拴在近旁,马头琴上系着哈达,主人把马头琴挂在驼峰上。稍许,琴师握弓拉琴,琴声舒缓、悠长,带着淡淡的忧伤。女主人伴着琴声,一边摩挲母驼的毛发,一边用长调歌唱:“嚯嘶嘶……”。琴声回绕,长调复咏。母驼原地站立,两耳倾听,时而底头看着脚下,时而平视远方。少顷,母驼黑大的眼睛滚下了泪水。琴声如诉,歌声如唤,母驼热泪盈眶,簌簌而下。这时,女主人把小驼送到母驼的胯下,母驼微开两腿,小驼吧哒吧哒地吸吮着母乳。待小驼吃饱喝足,母驼弯下脖子低下头,用舌头舔挲着自己的孩子。

一旦认识了自己的孩子,母亲就会格外关心照顾。当小驼远离自己的视野,母驼抬头远望搜寻,温柔地长长地呼喊:“呜,呜,呜……”喊而不见不应,母驼伤心地潸然泪下。

看着同伴被宰杀,骆驼发出低沉的“嗯嗯”声,悲伤地哀鸣,泪流满面、滚滚而下。

小驼憨态可掬,表面上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笨蛋,却在每日悄悄生长的身体里,一点点地贮藏着家乡的气息、主人的气息。当她长大远走他乡数百里,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和强大的记忆,在千山万岭中,她仍然能找到回家的路。

她只认自己的主人、家人,家人可以靠近,可以摸头,一旦有陌生人走近,她就会打响鼻、喊叫,发出警告,甚至踢人。

荒漠中的风暴说来就来,漫天沙尘,铺天盖地,遮天蔽日。骆驼看到主人受到风沙的欺负,纷纷围拢过来,四面绕成一堵高墙,把主人围在中间。若骆驼单枪匹马,或是两三峰,她会用头摩挲着主人,绕着主人走,或干脆趴下,意思是让主人坐上去,驮主人回家或是到安全的地方。

骆驼对主人的忠诚、衷肠、衷情,就像牧人的手足、妻子、丈夫、儿女、父母。而牧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常常抚摸、拥抱骆驼,就像抚摸、拥抱自己的亲人一样。

西安通往西域的古道漫漫,驼铃声声在荒凉寂寥的天地间回响,一峰峰骆驼载着大汉和大唐的使者和商客,来往于中原和西域、印度、欧洲之间,东西文化在驼铃声中交流交融交响。

任凭道路艰难,骆驼无怨无悔,随时出发。她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丝不苟,毫不懈怠,把主人、使者、商客、队伍、货物安全地送达目的地。

亘古荒漠,长路漫漫,天地绵长,时光穿梭。骆驼生生不息,驼铃声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中不倦地跋涉、唱响。

来源:微信公众号 TIBET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