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清新典雅的句子60字左右(清新典雅的句子6)

清新典雅的句子60字左右(清新典雅的句子6)

本文目录一览: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20句淡雅精致的古诗词,轻盈飘逸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在欣赏完夏的绚烂之后,不妨沉下心来品读秋的静美,每天给自己一段独处的时间,品读诗词,洗尽尘俗,褪去铅华。

在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素净雅致的诗句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荔枝姑娘整理了20句澄澈空灵的诗句与君共赏。

01

只今只道只金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元】石屋《山居诗》

现在只需关注现在这一刻,梅子成熟的时候栀子花会散发香气。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流转、万物更替的情感,并启示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因为时间转瞬即逝,无法挽回。同时,梅子和栀子也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成长与衰老,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珍惜当下,享受生命,创造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整句诗简洁优美,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02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唐】高适《塞上听吹笛》

试问那满关山的风雪夜,梅花落满了哪里呢?

这句诗以梅花和风雪为比喻,描绘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梅花代表着傲骨和坚韧,而风雪则象征着严峻和无情。同时,“满关山”也强调了地域的广阔和无尽的思念,突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感伤和无奈之情。整句诗意境悲美,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的抒发。

03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宋】李清照《浣溪沙》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描绘了一幅晚春图,庭院中的梅花已经开始凋落,淡淡的云彩在空中飘动,月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朦胧而柔和。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清冷、迷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寂、落寞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因为春天即将逝去,而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在不断消逝。

04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唐】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酒醒后才发现月亮挂在天上,花影映满全身需要有人来扶。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月夜景色,明月高悬,洒下银辉,花儿摇曳,倩影斑驳。诗人用花影满身的形象,表达了酒醒后身在花丛中的欢愉之情,而一个“满”字,则将花影错落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整句诗语言简练优美,富有情趣和意境,给人以清新、恬淡、优雅之感。

05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唐】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在温暖的花丛中,青牛静静地卧着;在高高的松枝上,白鹤正在安静地休息入眠。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青牛与白鹤的搭配,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呈现出雍尊师隐居处的安谧、静美。同时,这句诗也运用了道家典故,“青牛”和“白鹤”都是道家文化中的重要符号,象征着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整句诗以物喻人,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雍尊师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06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宋】杨万里《又自赞》

在醉意中倒在落花前,天地就是我的被子和枕头。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以天地为家,以自然为床,展现了诗人洒脱、不拘世俗的情怀。同时,“落花”在文学中常常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和逝去,而诗人却选择在此时醉倒,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无可把握的无奈和消极情绪。整句诗语言简练优美,富有情趣和意境,给人以清新、自然、洒脱之感。

07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我入睡后,直到灯火熄灭才起床;我醒来时,雨声传入耳中,倍感安适。

这两句诗描绘了老翁在秋雨之夜安适的睡眠状态,表现出他的闲适和满足。前半句写出老翁的睡眠时间,后半句则描写了老翁在雨声中享受美梦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老翁的闲适,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08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

——【五代】魏承班《生查子》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描绘了一幅晚春图,庭院中的梅花已经开始凋落,淡淡的云彩在空中飘动,月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朦胧而柔和。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清冷、迷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孤寂、落寞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怨,因为春天即将逝去,而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在不断消逝。

09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在杏花盛开的光影里,吹起短笛,一直吹到天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杏花盛开,月光如水,诗人在花影里吹笛,直到天色微明。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不舍,以及在美景中停留的愿望。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和恬淡的气息,给人一种安宁和美好的感觉。

10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

细雨飘洒,梦境中女子思念着远方的边塞,小楼上她吹奏的玉笙声音悲凉。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以及独自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象,诗人巧妙地传达出女子的内心情感。同时,细雨和玉笙的意象也传递出一种悲凉、哀怨的气氛。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富有情趣和意境,给人以清新、幽怨之感。

11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子串成的门帘久久无人掀起,夜色渐浓,冷若冰霜。

诗人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选取了一个宫女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镜头加以描绘,展现出宫中女子的满腔怨情。

12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宋】秦观《满庭芳》

西窗下,风摇动翠竹,好像故人归来。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景象,西窗边,翠竹摇曳,月光斜照,营造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感氛围。同时,诗人以“疑是故人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期盼,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整句诗语言简练优美,富有情趣和意境,给人以清新、幽怨之感。

13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

——【清】毛奇龄《荷叶杯》

五月的南塘水满,风暖暖的,水底的鲤鱼在游动。

这句诗描绘了南塘的美丽景色。满池碧波荡漾,南风轻拂,荷花飘香,鱼儿欢腾,美丽如画。同时,诗中运用了“鲤鱼风”的意象,把鲤鱼在水中游动的形象比喻成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南塘的生机勃勃和夏日的舒适感。整句诗语言简练优美,富有情趣和意境,给人以清新、欢快之感。

14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宋】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冬日画面,云彩遮日,阳光照射在雪白的松枝上,使得雪地明亮闪耀。溪流和山峦之间,晚风徐徐吹来,带来了阵阵寒意。

诗中的“云日”和“松雪”相互呼应,描绘出雪后云日穿行的景象,而“溪山”与“晚风”则相互呼应,呈现出山间溪流、晚风拂过的自然风光。整句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出冬日里自然景观的优美与宁静,令人心旷神怡。

15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宋】苏轼《江城子·江景》

想要等到曲子结束后去寻找那个弹筝的人,却发现他已经不见了,只有几座青翠的山峰静静地立在湖边。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位弹筝人的渴望和追寻,但是现实却让他失望了。他只能在曲终之后,望着那几座青翠的山峰,感叹着他的离去。整句诗充满了惆怅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作者对那位弹筝人的思念和追寻。同时,这句诗也用“数峰青”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整句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16

星辰夜影窗间落,江海秋潮枕上生。

——【清】刘芳《军山夜坐》

夜晚空中星星和月光下的影子从窗户透进来,江海之间秋天的潮气在枕边升起。

这句诗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通过“星辰夜影窗间落”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天空中星星和月影从窗户透进来的场景,而“江海秋潮枕上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海之间秋天潮气升腾的场景。整句诗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17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在昨夜的小楼上,我倾听着春雨的飘落,深幽的小巷中,明天早晨就会有人叫卖杏花。

这句诗用清新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明艳的春光图。春雨之夜,小楼上一片寂静,诗人独自倾听着春雨的声音,这个场景中充满了宁静和安详。而深巷中卖杏花的声音则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希望和活力。整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愉悦和安宁的感觉。

18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在山中有什么事呢?用松花酿制美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山中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诗人以“松花酿酒”和“春水煎茶”为意象,表现出对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诗句中的“何事”也隐含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无奈,只有在这宁静的山中,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自由和宁静。整句诗简洁优美,寓意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19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秋天的河水清澈无底,使来访的客人都感到心情清净舒适。

这句诗以“秋水”为主题,描述了其清澈无底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寓言的形式,用“萧然”来表达了这种清净、舒适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整句诗简洁优美,寓意深远,不仅赞美了秋水的清澈美丽,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20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唐】温庭筠《菩萨蛮》

宫中明月皎洁,梨花盛开,洁白如雪,然而故人却在万里之外,被重重关山所阻隔。

这首诗的上句“满宫明月梨花白”以景喻情,描绘了一幅满宫月色、梨花盛开的景象,以此暗示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而“故人万里关山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与故人远隔万里、无法相见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8首咏菊诗,自喻高雅、清逸

#秋日生活打卡季#

菊花,自古以来被赋予高雅、清逸、坚韧不屈的象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东晋陶渊明的一种闲适、恬淡的隐士情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代黄巢以菊花盛开时的壮丽景象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代苏轼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柔美婉约的风姿。

菊花还常常被用来表达相思、离别、伤感等情感。

“耐寒只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代白居易的则以菊花之清绝来表达自身的孤傲与高洁。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代李清照写出了因思念亲人而醉卧东篱的情景。

在这个秋天的柔光里,八首优美的菊花诗,与君共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在秋季九月的重阳节,当菊花盛开,其他花朵便开始凋零。菊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长安城。它们遍地盛开,宛如黄金铠甲般闪耀,展现出英勇的气魄和高洁的品格。

这首咏物诗赋予了菊花以英雄风貌和崇高的品质。菊花是广大民众的象征,而百花则代表着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这里的意境瑰丽磅礴,气魄雄伟壮观。

这些菊花在长安城中怒放,与西风抗争,展现出半寒的霜气和傲然的英武。它们如同云霞映照着天空,烈火般燃遍了整个长安城!

这首诗以菊花为象征,表达了当时封建社会农民英雄的颂歌,充满了振奋人心的鼓舞力量。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唐·李商隐《菊花》

菊花,其色彩暗暗淡然,却温润而娇艳,流溢出紫色与黄色的交织。它曾于陶渊明笔下的东篱边,展现出绝美的色彩。亦曾在罗含的庭院之内,吐露其芬芳。

菊花能够承受秋天的寒凉,却害怕夕阳的降临。夕阳下,它的颜色会显得更加暗淡。然而,它却愿意被制成美酒,盛在金鹦鹉杯中,为那些身居白玉堂的明君所用。即使枯萎了,也可以被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

这首诗是我在赞美你,我的菊花。我在托物言志,我在以你自况。你的雅色与清香,你的傲骨与奉献,都是我所热爱的。我在以你的深忧迟暮,来表达我的抱负无法施展、虚度年华的叹息。我在以你的希望被朝廷赏识,来暗含我自己的期望。你,菊花,虽是花,却亦是我的写照。我在赞美你,亦在赞美我自己。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清·曹雪芹《问菊》

向秋天打探信息的渴望,众人皆无动于衷,我背对世界,低吟浅唱地寻问东篱下的菊花。那些遗世独立的旅人,是否该与同道者共寻归途?为何你盛开的容颜,比春花更含蓄,更低调?

秋霜初降,庭院如诗如画,寂静的诗意如孤独的画师。大雁南飞,蟋蟀的歌声沉寂,你是否在其中寻找你的思念?别说世间无人为你解读心事,只需你能对我敞开心扉,我自能理解你所有的悲喜。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

寒菊独立于稀疏的篱笆旁,凋谢枯萎也决不凋零于凛冽北风之中。它坚定地守望着故国,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意趣,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屈服于新朝的压迫。诗人自己也要像寒菊一样,至死都朝向南方,保持对宋朝的忠诚。这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气节的坚守和无奈。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明·唐寅《菊花》

故土小径旁,菊香盈幽丛。霜降夜未央,白露沾花空。游子天涯远,望秋心未通。篱笆秋色里,淡然对风中。

这是一首诗,所描绘的意象清新淡雅,甚至浅近直白。诗人以菊花为媒介,含蓄地表达出自己高洁的品格。菊花在故土小径旁盈满幽丛,美丽而谦逊,它的开放并不张扬,只是淡淡地散发着香气,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高贵品质。

诗人从陶渊明以来,便一直将菊花视为隐士、高洁的象征。在这首诗中,他再次借助菊花来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无论是霜降还是白露,都无法摧残菊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这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他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不会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白居易《咏菊》

寒霜初降,轻轻覆于屋瓦之上,芭蕉和荷叶在风中摇曳。耐寒的东篱菊在晨光中独放异彩,金黄的花蕊为清冷的早晨增添了一抹清香。

夜幕降临,寒霜无声地侵袭,残破的芭蕉与荷叶在风中萧瑟,篱笆旁的菊花却以其金黄的花蕊映照着清晨的阳光,散发出更加艳丽的光彩。

在霜降的时刻,以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作为背景,更凸显了东篱菊的清绝耐寒和逸韵清香。这首诗赞美了菊花的耐寒与美丽,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高洁志向。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菊花盛开,一片金黄,但其中却有一朵洁白如霜。这情景就如同今日的歌舞酒席,老人参与了少年的欢聚。

诗人看到金黄菊花中的雪白菊花,满心欢喜。他把这朵白菊比作参加歌舞酒席的老人,与少年们一道载歌载舞。

这首诗展示了诗人虽然年岁增长,但仍保持青春活力的心情。他以花喻人,描绘出一个独特的场景,充满唯美的情致。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是何等绝妙的句子。

即使白菊孤独如“白头翁”,但它与众多“少年”在一起,并不感到孤独或衰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诗人从花到人,再联想到歌舞酒席的情景,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感受,因此他能够随时随地、信手拈来地将生活融入诗歌。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一丛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犹如置身于陶渊明的田园诗境。沿着篱笆欣赏菊花,时间不知不觉已近黄昏。

并非我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再无其他花朵绽放。

尽管菊花并不如牡丹那般华丽,也没有兰花那般名贵,但它不畏霜雪,傲然盛开,一直深受人们的钟爱。

人们赞美菊花坚强的性格,有人欣赏菊花高雅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诗,却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菊花的热爱:

菊花是百花中的最后凋零者,当菊花凋零之后,便无花可赏。因此,人们自然会将所有的爱花之情都倾注于菊花上。

从自然晚景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为什么人们如此热爱菊花?菊花历经风霜后依然美丽动人,它的坚贞品格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美。

菊花,秋季,是诗人笔下的宝库,它们的结合,凝聚了多少情感与哲理。

诗人以菊花为题,寄托了对秋季的深情厚意;

以秋节为题,反映了人生的多姿多彩。

我们呢?在这个秋天里,合适喝茶赏菊。

诗词 | 这些诗词读起来清新明丽,如入画境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有些诗句就像是诗人的神来之笔,看似随意却浑然天成,读起来清新明丽,就如同走进一幅恬静优美的画面中,而你仿佛也成了诗中的主人公。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菩萨蛮五首》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写得多美!但这种美,不是靠意象的美而烘托,却是靠浓挚的情感,而且是经过理性的浸润后的浓挚的情感动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南乡子·路入南中》

【唐】欧阳炯

路入南中,

桄榔叶暗蓼花红。

两岸人家微雨后,

收红豆,

树底纤纤抬素手。

此词写南国水乡的风物人情。词中写了绿的桄榔、红的蓼花与红豆、雪白的纤手、艳丽的色彩,使风物人情充满诗情画意。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一藏一露”艺术描述,绝妙创造出一个美丽的诗的意境,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情感直率而不落于轻浮。

《鹧鸪天·代人赋》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中的每种意象都是山林田野寻常可见,词人却能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却自然融合成一幅主次分明、远近有致、动静相生、有声有色、情致盎然、意蕴深厚的田园早春图。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曾被誉为《淮海词》中小令的压卷之作,描绘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其构思之精巧,意境之优美,犹如一件精致小巧的艺术品。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阔远之境、秾丽之景、深挚之情的统一,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宋】晏几道

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

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

莫向花笺费泪行。

这首词抒写了欢聚的疏狂,别后的孤独,流露出词人对离别的无限伤感。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下片紧承上片写景,并将视野延伸,以天地之浩渺,叙说归途漫长难寻,再见无期。

《暗香·旧时月色》

【宋】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诗,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疏影横斜水清浅”林逋四首诗词赏析,语言清新淡雅,不求华丽

导语

林逋是北宋的一位隐逸诗人,出生于967年或968年,是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的儒学世家。

少年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林逋性格孤高自好,不趋名利,喜欢恬淡清闲的生活。

曾经游历江淮等地,与当时的名士如范仲淹、梅尧臣等有诗唱和。

40余岁后,林逋隐居於杭州西湖孤山,结庐于放鹤亭旁。他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林逋终身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1028年,林逋去世,享年61岁。宋仁宗赐谥号“和靖先生”,葬于孤山故庐侧。

第一首《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梅花的姿态美,以及诗人与梅花的亲密交流。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这两句写梅花的品质不同于其他花卉,它在百花凋零的时节,独自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这里用了“暄妍”二字,既表现了梅花的温暖和美丽,又暗示了它的高洁和坚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两句从姿态和香气上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淡雅和娴静。稀疏的影子,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这里用了“疏影”、“水清浅”、“暗香”、“月黄昏”等词语,都是极富诗意和画意的描写,给人以一种清新、幽美、恬淡的感觉。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两句从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侧面加强了前两句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

霜禽是指寒冷季节里的鸟类,它们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表示它们对梅花有一种敬畏和羡慕;粉蝶是指蝴蝶,如果它们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表示它们对梅花有一种倾慕和爱恋。

这里用了“偷眼”、“断魂”等词语,都是借用人的情感来赋予梅花以人格化的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和魅力。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亲近和欣赏。诗人说幸好还有低声吟诵诗句那样的清雅方式来与梅花相亲相近,不需要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

这里用了“微吟”、“相狎”、“不须”等词语,都是显示出诗人与梅花之间有一种超越俗世的精神上的无间契合。

第二首《长相思·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长相思·吴山青》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婉约词,以一女子的声口,抒写她因婚姻不幸,与情人诀别的悲怀。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此处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一片江南特有的青山胜景。

吴山和越山分别位于钱塘江的北岸和南岸,自古就是风光宜人的地方,但也见证了许多人间的悲欢。

词人用拟人手法,向亘古如斯的青山发出嗔怨,借自然的无情反衬人生有恨,使感彩由轻盈转向深沉,巧妙地托出了送别的主旨。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此处由写景转入抒情,写出了情人离别难舍难分,无语凝噎,泪眼相对的场景。“罗带同心结未成”含蓄地道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

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

“结未成”暗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无法相守在一起。

“江边潮已平”则通过潮涨暗示船将启航。这两句都是以景衬情,益转益悲,一江恨水,延绵无尽。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反复咏叹,回环往复,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词还句句押韵,连声切响,前后相应,显出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略无间阻,一往情深。

林逋沿袭《长相思》调写男女情爱,以声助情,用清新流美的语言,唱出了吴越青山绿水间的地方风情,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艺境。

第三首《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

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金谷年年》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咏草词,以金谷园为背景,写送别之情。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这两句用典,借用金谷园的典故,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

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后来成了送别、饯行的代称。

词人用“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用“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对人世沧桑的慨叹。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这两句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着蒙蒙细雨飘落一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

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这两句情景交融,写离别之时。

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人们常在长亭设宴饯别为亲友送行并吟咏留赠。

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

用“又是”二字,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这两是全词之主旨,写离情之深。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代指出门远游之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

萋萋是草盛貌。词人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

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

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婉约一派。词人以拟人手法,写得情思绵绵,凄楚哀婉。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

第四首《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宿洞霄宫》写诗人在大涤山中的洞霄宫游览留宿的感受。

首联写秋山的美景和诗人的遐思,用“不可尽”和“无垠”两个词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叹,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是开阔而深远的。这里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与诗人的隐居生活相符。

次联写山涧和树林的景色,用“流”和“点”两个动词来描绘红叶和白云的动态美,形成了一幅秋画。这里有一种静中有动的韵味,与诗人的游览心情相应。

末联写夜晚的情景,用“下”和“分”两个字来表现鸟和蝉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凉爽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一句用反问法,表达了诗人对同好的期盼,也暴露了诗人的孤独感。这里有一种寂寞而怅惘的情绪,与诗人的隐士身份相悲。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含蓄,结构对称而工整,意境清新而幽深,是林逋隐逸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总结

林逋最著名的诗歌主题是咏梅,他在孤山上栽种了三百多株梅花,每年冬天都以梅花为伴,赞美梅花的孤高清冷、坚贞不屈、傲骨嶙峋的品格,寄托了他的高洁情怀和志向。他的《山园小梅》被誉为咏梅诗的千古绝唱。

林逋的诗歌语言清新淡雅,不求雕琢华丽,而追求平淡自然。他的诗句多用平仄对偶,音律和谐,意境幽远,气韵高远。他的诗歌风格与晚唐体有所不同,开创了宋代淡雅文风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