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形容女人卓约的句子有哪些(形容女人卓约的句子)

形容女人卓约的句子有哪些(形容女人卓约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纪念|青铜器与古文字之外的马承源:篆刻是他的毕生之好

已辞世十多年的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是我国当代文博界古代青铜器、古文字研究领域和博物馆学的专家,在马承源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刘一闻先生撰写了一篇文章交由“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发表,回忆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之外的马承源。这也是此文第一次全文公开发表。

马承源生前曾笑侃道,篆刻印章是他职业之外的嗜好,是他的生活调节和休息消遣之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篆刻艺术是马承源的毕生之好,他的这个特殊爱好早在少年时代便已开始,并且贯穿着他整个人生轨迹的每一个时期。而对于马承源先生一生的所有著事来说,或许这是一篇具有通常意义之外的后记文字。

业界内外的马承源

马承源(1927-2004)

世人皆知马承源(1927-2004)是我国当代文博界享有盛名的古代青铜器、古文字研究领域和博物馆学的专家,是一位建树卓越著作等身的学者。上世纪末,规模空前的上海博物馆易地建造的壮举,及其随之而至的业内公认的一流管理水准,使上博新馆在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之列的同时,完成了向现代博物馆的历史性转型。这一切,都体现了马承源——这位划时代博物馆管理者的大智慧大手笔所在。事实上,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马承源一甫上任展开工作之后,则无论是行内行外何方人士,抑或是国内外政要和商界巨子,都对马承源馆长敬重有加一往情深。如今,虽然他已经去世多年,但不论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口口相传中,“马馆长”这个亲切称呼,一直都不曾改变。

长久以来,马承源在业界近乎苛刻的严谨作风,可谓人人皆知。在不少公众场合,他所留给人们的印象,几乎也是不苟言笑肃正有余。这个情形的发生,固然与马承源长期以来由个己性格所致的处事特点相关,偿若从另一个立场看,或许更多的,想来是出自世人对这位声名赫赫特殊人物的习惯仰视之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对马承源的认识往往会停留在以上描述范围甚至是一知半解之中,这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情形。

“马承源印”白文印

事实上,凭着马承源在业界的素来影响,尤其是1996年10月,随着上博新馆对外全面开放,他的名字便和上海博物馆的名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时代变迁和祖国文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声誉日隆的马承源很快成为社会人们由好奇而生的关注对象。大家很难想象熟人眼里的马承源到底是什么样子,更难揣度工作境域之外的马承源究竟又是何等状态?

多年来,身处领导之职和学术高地的马承源馆长一贯竭尽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所显现的惊人成就本毋需待言。然而,富有出众思维和过人才智的马承源,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也充满热情,且时以常人难以料想的动手能力,来展示专业之外的的点点滴滴。故尔熟悉他的人都深有感触地说,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马馆长几乎没有做不成的,再让人犯难的事只要到他手里,每每都显得举重若轻。尤其是他那为人为事的既干练沉稳又真率直白的性格特征,时而从不同角度,每每映照出这位智慧者的人生光芒。

对生活无比热爱的马承源,对身边的所有事物几乎都充满兴趣。每逢性情所至,只要有闲暇,他总是会亲近家中的花、鸟、猫、鱼等小动物。兴致高时,还会下厨显示其独到的小烹手艺。马承源的动手能力极强,一旦有大段时间,他会亲自摆弄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式物什,兴致勃勃地了解此中性能及其用途。他甚至还能自己设计一些既实用且不失艺术功能的日常用具,譬如,他家客厅里的那一对造型简洁、经过改造后让人坐了更加舒适的明式圈椅,便是他的杰作。说来难以置信,上世纪七十年代,马馆长曾亲手安装过极富专业技能的晶体六管半导体收音机和专用于扩音设备的功率放大器。人们更为惊讶的是,在以往那物质匮乏的时代,为了丰富业余生活让家庭增添乐趣,他居然从匹配零件装置和设计线路板布局开始,在大半年时间里,安装了一台虽无漂亮外壳却带有八木天线具备完备播放功能的九寸黑白电视机!然而,这一桩桩让人难以忘怀并时常津津乐道的有趣往事,在马承源眼里,几乎全是些过眼烟云和不值得一谈的小道玩意而已。

“熔中外古今于一炉”白文印

在此,姑且让我们把以下事例,也看作是马承源独特生活方式的续篇。

睿智马承源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和思辨方式,以及由此而生的动手本领,当然与他一生的好学不倦和惊人毅力紧密相连。他的这种迥异于常人的处事习惯,一直延续到自己的晚年。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岁春,72岁高龄的马承源刚从领导岗位退至二线,便立即从零开始触摸键盘接受系统电脑学习。令人不能想像的是,仅数年时间,由马承源编撰的被誉为“2004年中国学术界十大热点”且分别问世于2001年至2003年的煌煌三巨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便是他运用电脑工具从事写作的产物。

在马承源的思想领域里,时常会显现出理性和感替并存的一面。他一边在可称千头万绪的紧张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丝丝入扣,同时也能在百般繁忙之外,去努力营造另一个理想王国,去寻找自己的精神乐园。

马承源印 《采蘋》

马承源的金石铁笔

马承源时常笑侃道,篆刻印章是他职业之外的嗜好,是自己的生活调节和休息消遣之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篆刻艺术是马承源的毕生之好,他的这个特殊爱好早在少年时代便已开始,并且贯穿着他整个人生轨迹的每一个时期。

犹记得在马馆长正式赋闲的前一年,曾邀笔者一同前往宁波,去参加他的刻印蒙师、当地印坛耆宿周节之先生的印谱出版仪式,一路话题甚多。周先生比马承源长七岁,18岁起从事书法篆刻创作活动,为著名的翰墨林印社的第三代传人。马承源在《周节之印存》序言中称赞周先生“运刀遒劲,篆势架构稳重,不以奇巧取胜。几十年来,坚持在传统法度中发展其艺术创作,从不媚俗,卓然成为名家”。这段话语,除了让人们领略到他的行家之言,更可从中窥得马承源在印学上的独立见解和审美趋尚。

记得那次出行,马馆长一路告诉笔者,他之所以喜好刻印,完全是出于生性好奇的驱使,和自己不久在宁波当地受到周先生影响的直接原因。从周先生那里,他懂得了许多相关艺术印章的专业知识,明白了秦汉印章和流派印作的区别所在,认识了“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的创作理念。这些,都为他日后的篆刻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北小山”朱文印

马承源于1945年18岁时,离开故乡来上海求学,次年加入中国。20岁进入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社会系深造,21岁时奉命辗转至苏区根据地。1949年跟随解放大军南下回到上海。1954年底,27岁的马承源在组织安排下调入上海博物馆工作,此后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彼时,尽管时局变化加上工作忙碌不停,然而印章一道,却始终是他心中的艺术伴侣。

据博物馆老辈人早先回忆时,时常会说起当时马承源主动为大家刻印的件件往事,可见他对于印章艺术的满腔热情,一直都未曾减退过。只可惜,因着时光久远时代变异之故,马承源早先的刻印之作,如今已经很难觅得。

从眼下能够见得的马承源印作实物看,如果参照时序,或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他学印以来,先后为家人刻制的姓名印章及自用印;此类印章主要以他中年以前作品为主。其次便是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以毛主席诗词为主要内容,和当时流行于时的词句印;再就是作者自己最为看重的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诗经篇名选刻》,这部作品无论从创作规模还是从丰富内涵上讲,皆体现了马氏印章艺术的最高水准。

有个现象在初入印章门径者身上一般都会发生,那就是他们在掌握基本刻印技能之后,几乎皆乐意先为至爱亲朋或为方便自己使用,陆续刻制一些实用性印章。这个现象通常被视作是作者日后正式投入系统篆刻创作的前曲,此种情形,同样也反映在青年时代的马承源身上。

假如从结字上尚可进一步推敲的角度来作番识辨的话,有一方马承源为其先父刻制的在总体气息上颇近汉代私印或浙派白文一路的“马世烈印”,以及带有皖浙风貌合融或周节之界格印痕迹的“三北小山”朱文印,或可被视作为至今发现的马氏最早期创作之一。从印石外形和成色看,这两方印作极可能是对印。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作为刻制印章首要之法的运刀一项,在他的手中已经脱尽生疏和稚嫩之气。若进一步以结字章法相论,此刻虽难称锱铢可究揖让生姿,却也停匀有致布置安当。

“君子于役”白文印

在马承源的同期创作中,他为爱妻陈识吾先后所治诸印颇令人注目。此组印章共计六方,除一方仿秦刻符篆外,其余皆未见作者款识。如从风格上作区别,前期者为五、六十年代之作,此中,明显带有周氏烙印者1方,典型类汉者1方,此后皆为以金文入印之式。

细观之下,前期这些带有明显模拟之迹的印作刀笔稳健明快,方寸之间极尽变化之能,无论何种风貌,皆合于传统印章的完整创作要素。除技法要领,此中最值得称道者,为类汉者安雅纯粹风神卓约的通篇气息,这让人们再次领略当年马承源追崇汉代印风的不凡功力。马承源早年在汉印上所下功夫自令人叹服。虽说彼时他在印章创作上一直受到乃师以及流派印风的不同程度影响,但是古来为训的印宗秦汉之境,却始终是他融入内心的最高宗旨和不息追求。

假如从时间上推敲,出现最早且自成体系的马承源大篆类印作,当始于他35岁具体接触青铜器文字之后,以及由此开启的时日相当的艺术探索之旅。从情理上分析,如今人们看到的这些能够见证昔日爱情的马氏为其妻所刻此类印章,实际上就是他在艺术上反复实践的精华所在。

随着岁月推移,马承源篆刻的妙处渐为人知,识道者更是读到了他在篆法和笔调上的别开新境和成竹在胸。行家们纷纷把这一表现在印用文字上的可贵尝试,看成是马氏在篆刻上全面运用钟鼎彝器三代金文的心得所在和有效体验先秦古鉨创作方式的成功之例。

鍥而不舍的马承源从未停止过对大篆入印的悉心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多方积累和功力日深,他进入了具有承前启后之意义的稳定发展阶段。这对于性格本不寻常时有锐意进取精神的马承源来说,正标志着他在创作上的成熟时期已经到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书画篆刻家的自用印章,往往都能体现出主人的用印习惯和审美趋尚,尤其兼善治印者,这个情形将会更加突出。在马承源创作于各个时期为数不多的自用印中,人们照样也可以睹得这一现象,同时能够通过这些印作,来循迹他往日模拟秦汉印作的非一日之功。

“马承源印”白文印

据统计,现存马承源自用印总共29方,计有白文印24 方,朱文印5 方。其中刻款者9方,署明年款者8方,分别作于壬戌(1982)、乙丑(1985)、丁卯(1987)、戊辰(1988)、己巳(1989)、癸酉(1993)、及己卯(1999) 和壬午(2002)年。在这些自用印中,纯粹以汉代缪篆一式创作的白文印竟占了16方,其余则为金文一类。

在这些具有明确纪年的印章中,自82年至93年整整12年的印作,可说都是清一色的汉印艺术风格。马氏在一方创作于1985年自用印的边跋上说道:“……刊以自用,刀法甚拙有天然之趣。余作印喜执偏刃切割,乃有此效果”。此中寥寥数语,不仅可让人得知作印者在创作上的的意趣所尚,同时亦能解其所谓偏刃运刀的奥妙所在。由此可见,若无刻印一道的切身体验,则何以明了此中三昧?

马承源的自用印大多是中小型一类普通印石,这些印章大部分都没有署具款识和刻制时间,但通过排比,特别是从刀笔运用的阶段性变化和渐趋老到的总体气象看,却能够大致寻绎出作者的创作脉络和特征所在。毫无疑问,以前期马承源自用印作为其创作年代折射的这些当时印迹,在技法上绝大部分亦来自传统汉印一道。如果同时结合具体物证将视野进一步展拓的话,马承源青年时代受周节之影响效法汉印的历史轨迹将愈显清晰。换言之,马承源自用印的这一汉印创作模式,可说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在马承源的自用印中,有一批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并署有明确年款的6方印章特别令人瞩目。这些具有鲜明风格和纯粹汉印气息的马氏作品,再一次让人们感动于他的深厚治印功底。

就马氏所有的自用印而言,以大篆文字入印的作品只占了为数不多的有限部分,并且多数出现在他的中后期创作中。如今人们读得的有如“马承源”朱文印,“马氏藏书”、“楚郎”朱白两面印,“承源藏书”刻附类印及“楚原”朱文印和“马氏”白文印等,应都是他的彼时精心之作。其中有一方作于1999年具款为香里居的“马承源”白文印,当为马氏告退不久任博物馆顾问时的作品,印中气象依然仿佛如前。笔者曾经手过另一方马氏于2000年3月自谓急就的带框姓氏白文印。通观之下,由七、八刀组成的整个印面虽萧散自如颇具趣味,但刻划间的刀笔糜弱和力不从心之态却显而易见。

“承源藏书”

笔者在受命整理马氏遗印时,曾有幸睹得一方印面为“曹衍诚鉨”的田字界格白文印章。据马家后人马子宽讲,这是位当时与他父亲一起南下后,又同时分配到教育局岗位的情同手足的同事和挚友 。此印堪称难得之处,正在于这是一方磨而又刻的署具年款的名印,尤其从边款“49年为衍诚仿汉印、53年之夏再刻”以及重刻之后的印面所传递出的信息看,彼时的马氏非但已宗法汉印,并且还开始了秦印风貌的初步尝试。概而言之,此印无论运刀、结体还是通体布局,皆可窥见探索者不失榘度和立意秦汉规模的创作观念所在。此印的边刻文字,同时也证实了马氏在篆刻艺术创作领域初入堂奥的基本时间,这个时间,或可定格在马承源廿岁上下。此后,马氏又先后以多种风格为他的这位老友刻制了数枚印章。如1962年和1967年皆以金文书体所作“衍诚藏书”及“曹衍诚印”朱文印,可谓采字精准变化有度极富创意,这类印章,完全可被视作为马承源最早借鉴金文样式的典型之例。此中尤需提及的是“曹衍诚印”的边跋文字“刻印雕虫小技也,然于不及方寸间能见其大亦难矣……”一节,虽字数有限,却一语道出了马氏创作心得,若结合印面,更可见得他在刻印实践上的审美之思。

“曹衍诚玺”-1白文印

“曹衍诚玺”-2

马承源跟曹家的交谊的确非同一般,多年以来,他不仅先后为曹衍诚本人创作了不少印章外,还为曹夫人和他们的子女,也陆陆续续地精心刻制了若干印作。通过这些印章作品,除了映现出马、曹两家的深厚情谊外,更能让人们读到表现于各个时期的马氏印风变化之态。

无独有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上博书画部同事单国霖成婚时,马承源即刻印表示祝贺。让人难能料想的是,就在份这贺礼收取后不多日,马先生居然又提出将此对章收回。不出一周,单国霖再次拿到印章,待读得边款上所刻的“国霖霞英同志大喜日,余曾作斯印,然匆匆未能尽意,今为之重刊”文句之后,方知晓事情的原委。

但见此对印章仍以传统一白一朱样式付刻。白文以典型汉代私印格调,运刀洗练明快;而朱文间用大篆风貌入印,布置安雅自然。只可惜,前刻印蜕不可能再现,对印中,究竟磨去一方还是两印皆作重刻,事后已难能知晓。不然的话,若将两次所刻在技法上作一番比对,则非但有趣,且有意义。

事隔多年,单国霖同友人每每谈及此事,总是难抑内心的平静,他几多次动情地说:“这就是马承源,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学业上,他的一贯修为和过人心智无处不在,他对同事的温情可以随手触摸”。

一滴水照出太阳。以上,从马先生分别为曹衍诚和单国霖夫妇作印的事例中,人们更可联想他那贯穿一生的为人为事的严谨作风和崇高品德。

临摹古代印作以从中汲取创作养分丰富个己创作,向来为习印者不能绕道的必由之路。能够进一步佐证马承源印章创作路径和客观水准的,适有一些至今尚留马家的临摹之作。所见九方印作朱白相间类式不一,其摹本几乎全出自上海博物馆所藏。譬如“敬事”、“行人关”、“封”、“怿”等若干先秦古印;“丁若延印”、“新城顺德单右集之印”、“巨雝千万”、“琅左盐承”和“骄奴”等汉印。这些古代印作除了能反映各个时期因印章制度所导致的笔体之别外,还体现出因材质不同而显现的艺术特质。此般岁月留痕,在马氏日后的大量创作中往往有迹可循。

“敬事”朱文印

除此之外,笔者还惊喜地发现一方马承源早期着意效仿的流派印章之作。与马氏临摹秦汉古代印作力避苟且务求精确的摹拟方式有所不同的是,人们在解读此印时能够体味作者临摹之作的另番寓意。

“意与古会”朱文印,堪称清代篆刻大家邓石如的代表作品,所作寄妍于朴疏密合度,似书似刻流展自然。细察之下,摹刻之作的印面仅原作四分之一许,然通体而言,其刀笔行运已脱稚嫩而趋于稳健之态,章法布置亦称大体仿佛。此刻的不同之处,正在于马氏在整个临摹过程中,并非亦步亦趋地仅仅拘泥于形态之似,而是试图通过自己对篆书书写的理解方式(如“与”字上半部),并针对描摹对象的结字(如“会”字不合规范小篆书体)习惯,表达出自己在印章审美上的客观见地。自然是,因着年龄功力之限,作者在理解原作的气韵内涵上,固然存在隔膜并一时难臻高度,但体现在青年马承源身上的这种不惟以依葫画瓢为能事和摒弃抱残守缺陈旧思维模式的过人理念,已属难能。

临摹作品“意与古会”朱文印

诚然,一代大家邓石如为实践“印从书出”理论的始作俑者,他的篆刻之作一变往昔印用文字的习惯模式,而将取字用字常态,建立在可资借鉴的更为丰富的应用范围,以直接从各类汉字的笔体意趣中撷得养料,开拓了书刻互寓面貌多样的印章表现手法,为后来者洞开了广阔的创作前景。

面目纷呈的印章艺术发展至今可谓美不胜收,然而历史地看,作为源头之水的古代印作,毕竟是我国传统印章的母本所在,而历代印作的不断发展之途,则更是证实了印从书出亦或印外求印之法的势在必行。这是印章之道不断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篆刻创作继续步入纵深的不二法门。

从人们业已获得的相关信息看,马承源在印章艺术上所经历的,正是一条始于秦汉广于流派印作的传统创作之途。这条对于每位习印者来说可称必修课目的纯正路径,个中意义自不待言说。结合马承源的具体创作实践,他所汲乳的经由秦汉及明清流派传统印艺而至的个己风貌已经大体确立,他在篆刻上的更高成就,正指日可待。

在漫漫人生道路中,时常会遇有不可预测的诸象发生,更何况,马承源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大转型时期。

假如在以后的若干岁月里,马承源无缘接触号称博大精深的三代吉金文字的话,至少在他的完整印章创作形态里,免不了会缺失金文体系的丰富类式,而只是停留在已有谱籍的借鉴范围和固有篆刻创作的惯有模式中——这对有着不凡禀赋和过人才识的马承源来说,似乎有欠公允。

临摹作品“琅左盐承”白文印

让马承源未曾想到的是,在他一生经历的重要时刻,居然会出现能把日常工作和业余爱好连结在一起的机缘。也就是说,在他所钟情的的专业研究领域里,居然可以凭藉和运用古代文字的专学之项,来不断辅佐并时时丰富他如此钟爱的篆刻创作,这对于马承源来说,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也许是上苍的赐予,这个时机终于如愿以偿地到来了。

1960年,在学业上如饥似渴的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学子马承源,在研究仰韶彩陶并有专著问世后不久,又由征集工作开始,正式涉足青铜器领域,并着手从物件的器形、纹饰到铭文等专业课题展开了系统研究。此间,发表在当年《文物》第4期的《鸟兽龙纹壶》,便是他问鼎青铜之学的第一篇论文。换言之,马承源对于我国古代文字的全面了解乃至具体运用,也许正肇始于此时。从此之后,马承源便走上了与古代青铜器终日为伴和通往巍峨学术殿堂的的漫长道路。

随着由接触大量实物而起的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入,马承源对于青铜文字的辨识能力,可谓日日有进。在号称庞大繁杂的三代吉金文字领域里辨析历史时段及其书艺风格所在,是一项十分艰难十分耗时的工作。据统计,自1960年至1965年仅5年之间,马承源就发表了专业性极强的如《宗周钟》、《陈喜壶》、《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越王剑、永康元年群神禽兽镜》、《关于“大武戚”的铭文及图像》、《德方鼎铭文管见》、《中国青铜器的发展阶段》、《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和《再论“大武舞戚”的图像》等专业论文10余篇。在1964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由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2册)中,该书按照青铜器艺术发展的历史,科学地将之划分为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及衰退期5期之说,精辟入里地阐述了始自商代早期的整个青铜器发展历程,此中相关各期青铜文字的阐述,更是详备之至。这在当时,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马承源的出色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同行间引起了广泛关注。

“惟余莽莽”白文印

在专业上,此时的马承源年富力强如日中天,正信心百倍地向着更高的学术前沿迈进……

孰料1966年春夏之际,一场空前惨烈的文化革命运动平地而起,倏然间,昏天黑地群魔乱舞是非颠倒良莠不分。催促社会狂热的一切无序之态从此开始——

在马承源的学术年谱长编中,显示出从1966年到 1971年内容无载,换句话说,在这整整六年中,马承源在他黄金年华的宝贵岁月里,因为那场疯狂社会革命的不期而至,竟不得已离开自己的专业岗位和中断研究工作。

所幸是,日积月累之下,鉴于马承源对三代吉金铭文从不舍弃的研究,凭借着他对青铜文字的已有谙熟程度,在他从未消停的篆刻之好上,在他酷好的印章创作领域,竟能从容自在游刃有余。

表现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各异的三代青铜器铭文,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字的瑰宝。它以丰富生动、浑穆雄奇的线条特质和华贵雍容、婉约流畅的结体变化所组成的通篇间的浓厚醇古气息,一直吸引着无数爱好者的浓烈兴趣。

专业文物研究一域所固有工作特性和非比寻常的思维方式,无疑对这位原本秉赋极高且始终钟情于古代文化的青年学者来说,一向具有无上吸引力,马承源万般欣喜地寻找到了能够充分施展自己才思的理想归宿。自从踏入这块肥田沃土之后,他像一匹脱羁的骏马,一往无前地驰骋在中华远古文化的万里疆场。长期以来,马承源得天独厚地悠游于古文字领域无尽汲取自由翱翔,随着对青铜器物的广泛接触和不断深入,他对吉金文字由表及里的独到认识,可说已出现质的飞跃。

大约从上世纪七十年始,在马承源的篆刻作品中,人们渐渐读到了他由原先小篆和汉篆一路书体蜕变而来的另种演绎方式,那就是后来时显于众人面前的以吉金文字为入印主体的马氏印作。在此,人们或可进一步看到马承源在印章领域的不拘于一式的浪漫创作思想所在。可以说,此种笔体丰瞻、文字多变和姿态生动的艺术印章类式,彼时彼地,得道者唯马承源所能。

正是鉴于以上情形,在征集和整理马承源印章作品的过程中,笔者便特别留意他完成于当时的那些处于风格渐变期的印作。

世间任何事物的发展,看来都有一个从形式到内容的的转变过程,马承源的印章创作当然也不例外。譬如他为爱妻为自己以及为同事单国霖夫妇所作在总体风格上各不相同的印章,便有其典型意义。其实,马承源喜好以大篆入印的刻印方式可说由来已久,从早在1953年为曹衍诚改刻汉印制式时即喜用大篆文字的趋尚看,便可见得他对此路风格的浓郁兴趣和情有独钟,只是当时因在采字及具体运用上受到局限、在创作观念上更多囿于乃师影响而一时难以挪步罢了。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和”白文印

七十年代中期,既是整个人文社会发生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同时也是马承源印章创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中,他刻制了相当数量的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说,都标志着他最新创作成果的实际显现。

因着形势发展之需,当时的文艺作品几乎全是一个口径地为配合政治宣传之用。从目前能够见到的马氏篆刻作品看,其内容大体上也都是以毛主席诗词、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为主和少量唐诗宋词的句子。譬如毛主席词《沁园春 雪》中的“北国风光”(朱文)、“千里冰封”(朱文)、“望长城内外”(朱白各一)、“惟余莽莽”(白文)、“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白文)、“欲与天公试比高”(朱文两方)、“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和”(白文)和“江山如此多娇”(朱白各一)等若干印作。此外,尚有“一心为革命”、“融中外古今于一炉”(白文)和“敢教日月换新天”(朱文)等。再就是苏轼《念奴娇》词句印“人道是”(白文)、“千古风流人物”(白文)两印。

从马氏以上所刻看,印文内容本为完整篇章,然未知何故,现存印作却有明显缺失之憾。

这部分主题印章尽管只十来方,却能客观地反映出作者彼时的基本创作水准所在。同时,从马氏印用文字皆撷自金文书体及其成熟运用的现状看,正说明他长期踏勘并反复实践的以吉金文字作为入印主体的创作新风格,业已完成初步转型。

从技艺层面上讲,这类印章非但印文繁复且印面硕大,若比将通常姓名印创作,其难度自不可同日而语。如从另一个角度讲,此类创作模式所赋予作者的直接体验可称前所未有。但见印中文字亦古亦新姿态别具,无论朱文还是白文之作皆收放自如不失格辙。诚然,作为新的艺术实践样式,尽管个别印作尚存章法生涩牵强之弊,但从根本上看,已无碍其整个风格的大局确立。

“欲与天公试比高”朱文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类印章之外,尚有一方最大印面的效法类鸟虫篆的“江山如此多娇”白文之作十分引人注目。细察之下,无论运刀结字皆称无可挑剔,尤其通篇间由线条粗细自然及刀笔互显而生发的既稳健和合又生动得宜的内蕴之美,即便此域高手也难臻此佳境。从创作手法上讲,虽说这一风格不属大篆印作而板眼相扣地出自典型汉代玉印体系,然此般迁想妙得举重若轻,便已足为人所称道。

假如从习惯思维模式的角度作番分析的话,马承源印作之所以选择以大篆入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原因,是否基于比起笔体相对规则的小篆或缪篆一体来,尽管大篆文字体系在书写上具有难度,但在结构形态上却更显古妍生动体貌丰茂的缘故?另者,大篆创作的借鉴元素向来狭窄,其章法布置难度,与通常印作尤不能相提并论。正据于此,能否作出以下推论——,那就是由一种创作新形态而生的浓烈兴趣,兴许正吻合并催发了马氏一贯的凡事迎难而上、万物皆作探究的独特性格。再者,若回眸过往印坛,虽说印章史上曾出现过此类风格的名家名作,然终因限于对三代吉金文字的根本认识和广泛应用,而难成吞吐腾挪和气象万千之势。故尔,马承源最初在这个独具形态创作领域的跃跃欲试和日后的持之以恒,便成了情理中的事。

禀赋之助和异于常人的毅力,使马承源在艺事上一定会独开蹊径,得天独厚的专业研究更让他如虎添翼。长此以往,马承源以他所特有的中国古文字学家的优渥之身,最终造就了同属篆刻领域却又是传统命题之外的一家风范。

随着岁月的不断演进,此路唯马承源所有的印章面貌 ,在创作上日趋完美的自觉之境。至七十年代后期,他的这一疏朗有致苍古雅逸的艺术风格,更呈多姿多彩。彼时,尝有三方作者为王一平所刻印章可作资证。此三件皆为朱文印,分别为“王一平”、“齐之海隅”和“海隅书屋”。从印面和款识风格上看,应属同一创作时间。彼时,只见文字形态更趋丰富。如不知上款者姓名而单从印面上释读的话,“王一平”三字的确很难辨认。为事严谨向有学者风范的马承源在此印边款上刻道:“鸟书之用始于商殷而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唯所见者,以吴越荆楚兵器铭文为多,今以越剑鸟书作是印,一平同志其正之。七八年春,承源。”如此三言两语,便将剑器文字之典叙述得清清楚楚。在“齐之海隅”一印的边跋上,马承源还刻道:“吕氏春秋有始览叙九薮句,以大篆掺权布文字为之。承源谨刊。”此款道明了其入印文字的出处和运用方式。“海隅书屋”一印的印用文字除“隅”字外多不通俗,即便如是,想必会有其严格的来由所自。因此可见,哪怕是纯属爱好和区区雕虫之技,马承源也照样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它当成学问来对待。

“唯庚寅我以降”白文印

以甲骨契文入印,也是马承源间有涉及的艺术表现样式。作品中有一件“唯庚寅我以降”白文自然型印章,无论从运刀、采字还是章法,皆可窥得作者驾轻就熟的过硬镌刻手法及其过人思维所在。尤以契文付之于任意形印面的别样形式,则犹如面对落刀走笔古意盎然的甲骨片原作一般。客观地说,甲骨文字源的原本匮乏情形正如以大篆入印者,能够在如此狭窄的借鉴之地风貌立起,此中难度尤可以想见。

能够全面诠释马承源创作能力和学术思想的,还有一件他赠与友人的印面近二寸见方的巨型边款创作,内容为孔子闲居句录。但见通篇以金文镌刻,字里行间无不映现刀笔之美。正文之外,作者刻道:“上博藏楚竹书为秦火未及,孔子诗论世无传本,今摘句刊为杏公玩之”。马承源是在2003年夏天刻成这一边款的,通篇地看,虽说笔笔不苟首尾相贯,但彼时毕竟已76高龄且体况时不稳定,以至于没能将印面最终完成,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充满遐想和十分遗憾的事。

篆刻艺术是马承源从未间断的毕生之好。在他的一生中,曾为人们所刻的印章究竟量有多少,看来他自己未必都能记得清楚。然而,在马承源的记忆深处,却有一批印章之作是他始终未曾忘怀的,那就是他以半生精力所聚的《诗经》篇名印章创作。以至于在他的生前,马氏曾经亲手粘贴过印屏大幅并自署书签,兴致勃勃地参加馆里的职工艺术展览。

说起来,完整《诗经》之作总共有300多篇,此中篇名以两字为多,次第为四字或三字者,最少一字。如果从印章自身的创作角度讲,如此字数,尤其适合于印章章法的形式安排。再者,这些印作既可单独欣赏,亦可连缀成章,在数量把握和刻制过程中更是可进可退,确是印章题材的理想选择。

在细细整理马承源的这部分诗经篇名印作时,笔者发现此86方印章的印文内容,除了《小雅》中的“菁菁者莪”外,其余皆为《国风》之属。而《国风》中,又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和《豳风》等15个篇章。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所限,马先生的这部篇名印章创作,其内容范围实际上仅止于《齐风》之前的若干篇幅。

从篆刻艺术的表现角度看,马承源悉数以大篆文字所创作《诗经篇名选刻》可谓体貌独到风格繁多。尤其是他信手拈来令人惊叹的配篆用篆本领,晚近以来可称罕有其匹。

在此90方印章中,白文占半略多,其余皆为朱文。刻制形式除了三代吉金文字,尚有一小部分甲骨契文。如遇本字所无,往往会用假借之字或拼字手法。而这些文字运用,通常都具有出典之处。三代吉金文字各期各类可谓体系庞大,下述例举,仅为其采字典型而已。

“羔羊”白文印

前已有述,在马承源的印章创作中,印用文字的与众不同,是形成他嘎嘎独造鲜明个人风格的最为根本的方面。马承源的这一艺术特点,尤其集中地反映在他的这部《诗经篇名选刻》内。此间,在文字形态上取意明显的如《周南》篇中,朱文印“卷耳”中之“卷”字取自“亚耳簋”;《召南》篇中,白文印“羔羊”充满图案性,文字呈上下排列颇有趣味。此中,“羔”字取自”“索諆爵”,“羊”字出于“羊簋鼎”;又白文印“采薇”,印文自“遣尊遣卣”来。《邶风》篇中朱文印“击鼓”,“击”字为拼集而成,“鼓”字便出自“大克鼎”;“凯风”白文印,“凯”字为拼文,“风”字为甲骨文合者。而同为《邶风》篇中的朱文印“泉水”、《王风》中“黍离”及“大车”,则皆出自甲骨文一体。又篇中白文印“旄丘”之“丘”,出自“鄂君启节”,而朱文“二子乘舟”印中的“乘”字,亦与“丘”为同一出处;《郑风》篇中“有女同车”、“硕人”及“行露”三方带边栏白文之作,所采文字跟战国“中山王器”文字风格多相关联。除第一印外,“硕人”印之“硕”,取自“郜史硕父鼎”,而“人”字与“露”之雨头,皆取自“中山王壶”。《鄘风》篇中,白文印“定之方中”之首字“定”,出自“秦王钟”;而《卫风》中的白文印“河广”,其”河“字则取于“同簋”。除取自用字之外,马承源篆刻在运刀及章法方面的技艺特点,亦颇值得一说。

众所周知,马承源于青年时代,已在蒙师周节之的教诲下接受过系列印章之学,这从马氏日后的部分作品中多可参证。同时,这些岁月留痕也在他日后的《诗经篇名选刻》中不时显现出来。本文拟从他的白文印和朱文印两个类别来作番叙述。

人类在使用印章之初,白文印的数量往往会多于朱文印,这是因为在尚未出现造纸技术以前,人们的书写通常以竹木为载体。而作为文本封緘之用的械具,一般都少不了印章。由于印文凸显明晰识辨之需,故用于泥封之上的印章,习惯上多以白文为宜,说来这也是秦汉时代为何白文印章占多的基本原因所在。

自然是,除了篆法,印章之道的若干技艺之别,往往还具体地体现在完整印作的刀法和章法之上。由于大篆书体之限,马承源的入印文字大都以圆融笔势和结构形态为主,若以其基本创作风格作为前提,他的白文印作也会从主调上体现出这个特点。

“考槃”白文印

马承源的白文印以冲刀之法及带框形式为多,这种类式在秦代印作中最为常见。在此类充满写意之趣的印作中,再次显现了他的刀笔之能和结字布局间的不落罺臼。譬如“考槃”、“螽斯”、“北门”、“大叔于田”、“东门之墠”、“新台”、“河广”、“樛木”、“墙有茨”、“蝃蝀”和“鹑之奔奔”等印,此间或安朴淳厚或生动有姿,皆堪称上佳之构。又如“芄兰”,他采用的是有类飞白书的笔意;“谷风”用的是云书笔意;而有狐则以中山王一体加以表现。“缁衣”一印,作者尝有两作,此次亦一并附上。在这些印作中,马承源虽极少用习见秦印中的田字界格之法,然通篇间的古典意味却令人不忍释手捧读再三。

“谷风”白文印

此外,在马承源的白文创作中,他还时有以刀代笔、笔体明洁且难见雕琢之痕的印章之作,如“葛蕾”和“葛覃”两印,此间,似写似刻不事修饰而得尽自然之态的白贲之美,简直让人过目不忘。

马氏的白文印作可谓取法广泛,在“君子于役”及“君子偕老”两印中,人们甚至还能读到汉代玉印的刻琢之迹和清代后期篆刻名家吴让之使刀如笔的创作手法。这一些,皆同时体现在通体章法依形趋势的完整审美之中。 在总体表现风格上,马承源的朱文印和白文印可谓一脉相承。略显不同的,是他在印章边栏处理上的不履定式和每见巧思,并且尽量以不影响印章初始表现格局和突显印章总体风貌为创作前提。如果说,“氓”、“木瓜”、“江有氾”、“桑中”、“简兮”、“相鼠”、“干旄”、“采繁”、“子衿”、“汝坟”、“兔罝”和“驺虞”等印所采用的是通常平正匀落一式的边栏处理手段的话,那么,“伯兮”、“载驰”、“摽有梅”、“殷其雷”和“女曰鸡鸣”诸作,则运用略加残边的手法,以形成与印面文字的进一步呼应之态。此间“关雎”、“将仲子”、“匏有苦叶”、“淇奥”和“北风”等,则大抵能见得吴昌硕、赵之谦、黄牧父以及晚近印家创作的影子。在所有的朱文印作中,“草虫”和“黍离”两印的边界处理或属另类。前一方作井栏状,与内中文字显出呼应之势;后一方则模拟青花碗底匠工划画,与疏密有致的整个印面可称相得益彰,进而呈现出由刀笔明快爽健而至的甲骨文创作风格的动态之美。

“简兮”朱文印

一件完整的篆刻作品自然包括其边款之作,马承源印作当不例外。

其实在边款创作上,马承源很早就显现出其成熟的一面。比如他在青年时代为挚友曹衍诚所刻名印便是例证。从果敢利落的刀笔意味看,此类技法似乎更接近乃师周节之的惯用招式,只是这位当初号称先生者,也许在年龄上还不曾迈出三十岁,他的自身修炼的尚欠火候,自在想象中。

由早期印作直起直落冲切相还,一变而为轻推缓行以圆寓方的用刀方法,这是马承源在刻印实践中的主要变化之迹,也是他体验从借鉴到自创的完整艺术过程的自然反映。这个从形式到内容的质地性变化,直接影响了他的印款创作观念。

当马承源的篆刻创作正式进入了以吉金文字入印的新阶段之后,他的边宽刻制也随之出现了不惟一体的表现状况。譬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他为同事王仁生所刻的名印上,就出现过貌似《曹全碑》和《熹平石经》一类东汉碑刻隶书的边跋文字。在马氏印作中,显然这是极为少见的边刻形式,但若以镌刻水准相论,此数行小字庶几可称微刻汉碑之作。至八十年代,马承源的边款渐趋宽缓从容之态,刀笔间起承转合的书写意味益加明显。如前章所及他为王一平所刻诸印的款识,便为作者当时的代表之例。八十年代后期,他在刻款上进一步呈现出以刀代笔屡现笔意的创作特征。此间,他于1988年为台湾友人傅申所刻名印之款,或可佐证这一现象。客观地看,这个情形的发生,想来跟他彼时于书法一道的不间断体验及观念出新直接有关。

浸透着马承源无数心血的这部《诗经篇名选刻》,无疑是他一生创作的扛鼎力作,也是他巅峰时期的不朽之作。然而令人十分遗憾的却是,具有如此规模的印章巨制,居然不见其所有边款文字(总共3件)的同时彰显。据一位马氏知情者讲,《诗经篇名选刻》是马先生十分在乎的大部头印章创作,此间前前后后磨磨刻刻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当时之所以先将印面刻出而没及时加款,是因为考虑到这些印章互为关联的形式内容,以及由此而生的对于边刻文字在总体风格上的把握之故。老人家本打算积累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再一起拟文刻款的,孰料新馆开建之后,日理万计的他,再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补全这些边款。

回想当时,马承源之所以给这部印作集子起名字为《诗经篇名选刻》,以笔者揣度,很可能是鉴于要完成如此之量的印章之作,在时间上精力上尚欠把握之故罢。眼下,这一部朱白相间风格各异的《诗经篇名选刻》就要问世了,它的诞生,虽说跟完整主题之数尚有距离,但从应有的印章表现要素看,却丝毫无碍其艺术魅力的充分展示。

“载驰”朱文印

据马家子女忆起,他父亲的这些诗经篇名的印章创作,最初始于1988年前后,当时马承源上任馆长未久,适逢馆里青铜器馆的改造工作,且手边还有几部大型书稿和高教局考古专业教材的编写审核。由于行政繁忙,几乎每天工作至凌晨。面对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他竟萌生了想要刻制一部主题印章的愿望!设想一旦确定,惜时如金的马承源便即刻把此纳入创作计划,差不多每在午间饭后或者深夜疲倦时,他都会构思两三方印稿,然后兴致勃勃地一气呵成。就这样,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竟断断续续日积月累地完成了将近九十方印作。只是后来面临上海博物馆新馆建造,几年时间里,他都里里外外地奔波于筹款集资和不断忙碌于没完没了的琐事之中。尤其自1993年打下第一根桩柱之后,他几乎是不分昼夜地出现在建设工地上。从此,再也没有时间去摆弄那些心爱的印章。

然而,从此中属3方之一的“黍离”朱文印并落有“丙辰(1976)作癸未(2003)刻款”的边跋看,人们非但可以窥得马承源始终对这部作品的爱不释手,甚至还可以把《诗经篇名印选》的创作时间,提前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三年之后新馆建成。随着上海博物馆国际声誉的空前提高,马承源似比以往更见繁忙。由于长期专业研究的不停劳累,加上长时间的体力透支,使他的身体机能受到严重影响。退离岗位后,他的体力和精力更是每况愈下,即便面对这种景况,马承源依旧朝钟暮鼓地奋力驰骋在他的专业研究领域里……

“马小鸿”

马承源的晚年已经很少操刀,即便偶有所作,亦多力不从心。2004年早春二月,笔者曾有幸获得一方他的也许可称为封刀之作的姓名印章。犹记那一刻手捧此印感触良久,细读之下一时难以释怀。纵观此印,虽说刀笔间朱白相映的风调况味依旧,章法布置亦见圆融稳妥,但往日马氏印作中的那种铁笔砉砉游刃有余的精神意象,却分明已难再现。

当今我国传统文化领域,横空出世不以刻印名家的一代学者马承源,无疑是跨越中国文物界和中国篆刻界的个例所在。马承源先生极具艺术高造诣的篆刻一道可谓有口皆碑。尤其在全国整个文博系统,他的篆刻水准更是人人皆知。从某个视角看,马承源令人瞠目的作品即便置身于篆刻专业创作领域都丝毫不见逊色。正因为如此,本为学者之身的马承源自不当意篆刻家的称谓和众人争夸,每遇篆刻印章的话题,他皆以业余之好而一语蔽之。

一个人受其年龄局限而生出的习惯思维说来可笑。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进上博工作不久,笔者曾为自己在一年之中新出了有生以来的两本印集而沾沾自喜。为了显露自己的篆刻专长,除了兴匆匆地即刻将印集送至马馆长手上,居然还不知天高地厚且自鸣得意地为他刻制了一方名印。以马馆长的眼力,他当然能掂量出我于此道的几斤几两的,只是碍于我在篆刻上的师承之绪,以他的长者风度顾及到我的脸面和自尊罢了。在此后的若干场合,马馆长每以他的固有涵养,非但不当面指出拙刻的毛病,竟然还几多次谬获他的奖掖之词。许多年过去了,回想当时,正是由于自己的浅薄无知和少不更事,才会生出如此幼稚的举动,如今想来仍觉羞赧万分和无地自容。

在马承源接触篆刻艺术的近七十年来,他每以行成于思的问学态度和知识渊淹的先见之明,于当代印坛独开一面独树一帜。古意天成的马氏印风的出现,无疑将带来启迪同道沾灌来者之意义。

马承源的翰墨华章

对于马承源在书法一域的全面认识,记得最早始于上博新馆行将开放之时。当初,部里安排笔者负责新馆书法馆陈列大纲具体筹划和相关工作。其时,上博《中国历代书法馆》为国内首家独立的书法陈列场馆,馆领导对此极为重视。待大纲初成,按程序,理当送审馆长批复。未久,附有馆长亲笔书迹的大纲草案掷还书画部。《中国历代书法馆陈列大纲展品部分》(草案)共分“篆书时代的书艺”、“隶书时代的书法”、“晋唐书法”、“两宋书法”及“元代书法”等七个历史部分,每个部分中,又分出若干项内容。为此,马馆长在草案上作了不少具体批示。原先以为,身为青铜器研究专家的马馆长精熟于自己的域地本为理所当然,孰料在其他专业行当内,照样也显现出他的高人一筹。

《古越阁》书法作品

譬如在“前大篆时代的书艺”一节中,他提出了商代金文可不必全部依赖青铜器实物而陈列拓本的意见;在“东周衍生的各种书体”一节中,对于竹简书的使用,他建议“选已脱水竹简十余条,并加照片放大,易经五条,其他五条”;在“隶书的产生及其演变”部分,为了丰富展览,大纲中曾计划陈列一定数量的帛书和简牍,并试图向国内兄单位商借展品。马馆长在批复中写道:“可能只有个别借得到。馆藏有两件,但也有几篇遗册,漂白后似可用。”在“隶书的变形和行草书的出现”的展陈构想中,马馆长进一步提出,新馆建立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避免文物复制品的使用。就目前的馆藏状况看,已经能够基本反映出我国书法史的发展脉络。眼下唯独隶书部分尚欠周全,而西汉简牍是我们的缺项,为此,可以考虑向甘肃省博物馆商借一定数量的展品来补缺,这样,从体系规模上讲,书法馆的书法陈列便可称基本完整了。日后人们在书法馆所看到的简牍实物陈列,便是马馆长意见的具体实施。

马承源馆长对馆内所藏可谓如数家珍,对各类文物的客观属性乃至合理运用,更是叫人服膺不已。自从上海博物馆书法陈列室正式对社会开放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尤其是得到了域内专业人士的肯定,这里面当然包括马馆长的行家之道和心血所在。

对于马承源在书法创作上的基本认识,笔者是从新馆开馆之初,他为本馆二楼茶室“幼韵轩”和楼下二层为贵宾室“何东轩”题书开始的。两处所题一为行书一为金文,前者是曾为新馆建设作出贡献的美国著名亚裔商界领袖人物杨雪兰为纪念先人,并以其母亲严幼韵的名字请马馆长书写的一块牌匾。后者为新馆捐助者和青铜器吴王夫差盉的捐赠者、一位具有中国血统的英国籍人士何鸿章以其祖父名字罗伯特 .何东命名之题。这两处题书,乍看之下虽说似无特别之处,然立定细读之后,那种唯雅正文心者所难能的别样书品和气息,却让人久久萦绕心间散发不去……。

能够有幸进一步感受马承源的工作精神及其书法创作之美,居然也跟书法馆相关。

在《中国历代书法馆》开放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有行家反映,虽然新馆展品一流,但从展现历代藏品间的彼此关系上看,则有必要作些局部调整。为此,书法馆的整个布局,除了将部分卷册和立轴之作作出适当挪移外,对展品的本体性介绍,则要求在措辞上更加精炼完备。让人倍感惭愧的是,这些经过反复推敲自觉无懈可击的文字说明,最后在马馆长逐字逐句的审定之下,竟然还是出现了差错。

趁着书法馆改建调整之际,几乎与此同时,马馆长还在陈列室的每个展段前,匠心独运地亲手书写了诸如“从汉隶到唐楷过渡期的书艺”、“书法史上多姿多彩的高峰期”以及“再向历史汲取养料的时期”和“流派荟萃面貌纷呈的时期”等内容的竖式标牌,以着意彰显各个时期书家书作的风格特征,这种新颖别致的展陈方式果然受到众人的啧啧称赞。

犹记得,当时这些经过镌刻填上石绿且与陈列气氛浑然一体的的木质铭牌,置放于书法馆的各个域位之后显得格外醒目,以至于观众们在欣赏古代书法的同时,也会对此类迥异于时风的既古朴且清新雅致的书写风貌夸口不已。

从书法艺术的欣赏角度,行书一体是马承源书法创作最为常见的形式类别,只不过在具体表现形态中,尚可分出行楷和行草书的区别所在。

从目前征集到的马氏书法来看,行书书法是他所有书作的最大一块。此中,类如匾额横披类的少字作品,又是此块中的大宗之属。而这一类书法之作几乎都集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

《茶缘壶韵》书法作品

自从马承源担任上博馆长之后,各种邀约纷至沓来,其中便有相当数量的题字题辞之需,甚至包括各类文化设施和名迹之地的书写。由于工作繁忙时间有限,马馆长通常多以行书一一应之。比如人们仍能见得的“鉴赏家”、“百年树人重素质”、“茶緣壶韵”、“金沙落照”、“江西古代青铜馆”、“江山历史文物陈列”、“易直轩”、“星勉轩”、“稽古堂”、“桃林艺苑”、“宁波鲁班馆”、“紫林坊”、“珍秦斋藏印”和1998年所题“刘一闻作品”签条,以及他为母校建承中学复校所书写的“继承母校革命传统,为四化建设培育人才”条幅和为“方去疾先生艺术生涯回顾展”题书堂幅之作。此外,尚有几以真书写成的地处嘉定的“顾维钧陈列室”及“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专馆,间真间草的“桃源阁”以及2002年为白瓷艺术名家陈仁海所书“雪肤玉肌南国才俊”和2003年为贞石印人纯用草书一体所作“雅有门庭”斗方等,皆属当时代表之作。

以古代诗词为主题且不乏精彩的马承源行草书之作多令人赏心悦目。

如马氏书写于1987年暖冬的宋陈与义《临江仙》、陆务观《卜算子咏梅》和五代李煜《相见欢》三首小行书合卷,看来便是他自许合意的“闲来习字录宋词”之作。由此可见,除了应命书写各类大字之外,只要稍稍得闲,马承源仍然不忘书法之道的时时修行。马氏此路书风大抵亦步履王羲之、王献之的所谓自传统“二王”而下的帖学一路,尤其讲究运笔上的中锋之道和结体间的典雅周正,在表现形态上尽显飘逸妍美的风格特征。此书字里行间流畅丰润,笔体婉丽秀美,法度自见其中。假如说,在此类书作运用中,马氏显现的多为法度谨严结体紧敛端庄的王羲之“内棙”笔法的话,那么,他的大字书写,则更多地表现在涉笔从容意态舒展的有类王献之“外拓”笔法特征上。

“一心为革命”白文印

类如这一风格的小字行书之作,人们还可从他书于不同阶段或同为宋人词句或为同一内容屡屡所书的的手卷作品中,进一步领略到马承源由遣笔妙曼和信手所至的别种格调。

2000年之后,马承源的行草作品逐起变化。此中明显之处,便是字里行间的草书笔体意味的增多,同时在字形上,也渐去往日婉丽娟秀而渐成遒厚放旷之风。比如他书于2001年正月,上款为荣毅的内容仍然是《陈与兴临江仙》的立幅之作,以及2002年岁暮为龙妹所书的《唐人七言绝句》横幅,便是此例之始。此后陆续所见者如《王冕墨梅诗》小幅、《李商隐夜雨寄北》立幅,皆为“香里居”落款的《李白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句》、《孔子诗论序句》、《李清照夏日绝句》三件以及《草书七言联》、《李白将进酒选句》和马氏书于离世当年春日所书《明李燧鹤迹石五言》立幅等诸作 ,便可各各读到他在用笔和结字上的变化之处。此等情形,恰如坡翁论书与子由者所言“端庄杂流利,刚健含婀娜”之意。

在马承源的所有书作之中,他的篆书作品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或许并不相让于他的旁类书体,尤其是在他日益精熟于三代吉金文字的六十岁前后。他的大篆之作每见于一些公共场所和友人索书。如题书“世纪宝鼎”、“希望工程钟”、“桃林陶瓷艺术馆”、“宁波鲁班馆”和“古越阁藏商周青铜兵器”、“珍秦斋藏印”(二题),“结蛛斋”(1999年)、“诚勤斋”、“古越阁”和“嘉平堂”(2002年)、“逸兴居”(2002年)额书,以及“考工”、“无量寿”、“濂溪花燦、天一书香”(2001年)、“杞伯壶铭文”(2002年)和“易传说卦(2003年)”、“教之以德齐之以礼”(2003年)等书幅楹帖,皆可称得一时之胜。此外,马氏书写的“缁衣楚简文”、“孔子语录”和“明公簋”等铭文,以其或劲健遒逸或厚重生拙的笔意跃然纸上,内中传递的上古气息,令观者犹入余音绕梁之境。信此类不蹈常式不染书家习气的翰墨之道,古往今来,则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人所予。

就马承源的书体样式而言,虽说他诸体皆能,但和楷书一样,他的隶书作品更为稀见。前章所及,除为作者为黄仁生名印刻款一项,就具体书作论,眼下所见仅两件而已。

其一,在上海金山卫城南,竖立着一块日军侵华登陆处碑刻。这是马承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当地文管会之请,以汉碑体式所书。除正文,碑间不见落有名款年款,然马氏骨力停匀柔中见刚的独到笔体,却令人一望而知。惜隔时已久,当时所依底本如今已无从寻觅。

“马成达印”白文印-1

“马成达印”白文印-2

除此以外还有一件同类书体的作品,那便是马承源于2000年早春,为同事赵荣毅所写七言隶书楹联。马氏楹帖之作原本有限,上例除草书作品外,此两件一篆一隶内容完全相同且皆为一人所书者,这对马承源来说,也许绝无仅有。

对于这一现象,人们或会生发好奇或意欲探究之心。然而,倘若换一个角度看,以两种书体而为同一内容的书写方式,实际上是考量书写者的创作本领和过人智慧所在。在这一点上,笔者本无资格来为这位文字学前辈多赞一词,但马承源性格深处的由学养而至的对于一事一物的触类旁通之能,却是人们在实际工作场景和日常生活中所时时感受到的。至于作为马承源的这一消遣只好,想来更不在话下。他在艺事创作中的轻车熟路以至化险为夷,兴许就如处置日常家事一般。

马承源的另有一件尺幅不大的篆书楹联,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初,是当时为五七干校同行者沈亚州以大篆形式书写的鲁迅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按,干校期间马氏所刻姓名印若干,一同列于印章页内)。也许限于客观条件,除行书上下款外,此书无论在运笔结体上皆显单薄局促,通篇气息亦欠火候。以敝之见,这个情形的发生,想来或与彼时马氏书写大篆一体的有限积累直接相关。然而正由于此作的书写时间之故,便显得珍贵异常。

附带一句。作品的款识署具之谓,无疑是传统书画创作的必要环节之一。在马承源的书作中,人们时而可以读到“香里居”的作者落款,据闻,这是马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后,曾数度赴云南昆明一带考察,因感怀和留恋香格里拉当地的美好生态环境,而十分兴奋地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类似斋号的别称。这一具款方式最早见于1987年,2000年后出现尤多。

“江山如此多娇”朱文印

在马承源的一生中,尤其是他后半生的工作之需,在当时通讯并不发达的岁月里,运用信件进行交往是一种常态。在马氏作品的征集工作中,笔者曾分别检出马承源写给时任上海市文化局(按,上海博物馆当时归属于文化局)副局长方行和香港出版商张应流的数封信札,在此选出三则以餐关注者。

在筹划编辑马承源作品集时,笔者之所以考虑将他的信札之作一起列出,自是为了让人们能够从他所过往的各个时期,来全方位地认识马氏在书写形态上的多种风貌所在,同时,也可通过此中文句和措辞之类,更加完整地映照出这位出色行政当家和一代学者的精神内质。

有道是,书信手札虽说并不等同于纯粹书法一式,但作为古来书翰之项,此间毕竟有其丰富的书艺要素。因着内容之故,往往更会凸显出书写者因人事而异的性情所寄。譬如作者书与方行的具款为四月二日的涉及馆藏少数民族工艺品等三事的信札,便称所述详尽口吻得宜。而另一关于贺年片制作之札,论笔体风格像极明人尺牍,其通篇间枯湿浓淡轻松自如状,信所谓寻常书法之作难能至此。札中虽言贺卡小事,然作者慎密细致的行事风范随处可见。马氏书札不至于忽略上款尊称,根据此札出自方家然未显受者姓名的现象推测,则很可能为马、方间完整信札之外的附接之篇。

近三十年来,虽说国门久已敞开,但当时国内印刷业尚属起步未久,许多珍贵文物图片资料因限于出版条件,而未能体现出应有水准,更谈不上复原本色精神。身为域内专家的马承源当然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便试图考虑借鉴各方先进技术手段,以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早在1987年秋,上海博物馆在举办“四高僧画展”的基础上,同时举办了为学界所重的专业学术研讨会。为了使这些古代名家名作让业界得以全面了解,不久,管理便组织人力着手编辑《四高僧画集》。这部在香港印制的大8K画册正式成书于1990年,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并香港大业公司共同冠名出版的。这在当时是一件轰动一时的境内外携手合作的出版业大事,也是精良美术读本最初面世的典型范例。

“刘一闻”朱文印-1

“刘一闻”朱文印-2

从马、张书札所涉相关信息看,张应流当为马承源最初接触的此道专业人士之一。此札署款之十月廿三日,或即1990年当年间。彼时,马承源担任馆长已经五年,各类工作正走上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之途。在紧抓学科建设培养专业骨干的基础上,各项研究活动蓬勃展开,各种藏品专集竞相问世,无论国内国际,声誉日隆的上海博物馆在域内的地位可称前所未有。

从字里行间每每透出的神融笔畅的书写状态判断,马氏此牍正是那个时段的产物。彼时,馆内馆外事无巨细,最终皆由马馆长一锤定音。许多年过去之后,每当忆起往日这一唯马首是瞻的难忘局面,的确是因为马承源一心为公无可替代的崇高威望所致。

如上所述,此三件代表性信札虽书于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但仔细诵读之下,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却都能从不同的侧面,勾勒出这位前辈学者勤恳敬业正直真率的感人形象。

和马承源所有的书迹一样,这些信札在经历了数十年之后,如今都成了历史之遗。可以想象,它们的留存意义,难道仅止于这些能够达意陈情的薄薄纸笺的本身?

在征稿过程中,还有一件澳门藏家萧春源提供的马承源为其所藏清代篆刻大家黄牧父临颂鼎铭文所书的题跋文字值得一说。

“黍离”朱文印

作为青铜饪食器的西周颂鼎又名史颂鼎,传世共有三件——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各藏一件。跋记中,马氏除了叙述黄牧父的精湛书法及颂鼎今日之在世状况,同时还结合上海博物馆所藏,对以往所刊释文提出一家之见,并且重作释文“以足前贤之未能为者”(见本幅题跋)。此篇书于2001年岁春的文字,既可让人们观赏到马氏书写之美,更能令识者领略这位当代青铜器学者在其专业研究领域的文笔之要。

在数多次整理马馆长遗作的过程中,笔者曾发现他家所藏的相当一部分书法之作既无落款也不见钤印(按,此类作品在拍照入编时,皆已加钤印记以示完整)。笔者一度思忖,这种情形的发生是否会出于以下原因:一是作者完成书写之后,介于当时忙碌,待有精力和时间进一步完善之,未料耽搁之下故而成此现状。另外一个起因,便是基于马氏为人为事的一贯认真之态。面对一件即将递出的作品,表现在他身上的屡有反复的情形并非偶然。如前所述,为友朋熟人,他重写重刻的情形以往已不在少数。若是,难说眼下这些遗留之作,或许正是他的部分不甚合意之作。如本集中马先生所作横幅两件,其一为友人谈桃林所书的“茶缘壶韵”,或为具体一例。假设这个理由能够成立,那么,人们日后再度期盼读到马承源佳作的愿望,便会成为一种可能,如此想来,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

结 语

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马承源是一位几十年如一日的忠实践行者。在适逢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他无疑又是一位文博学界的奠基者和缔造者。而在当代篆刻和书法艺术领域,他的由学养而至的特立独行的创作形态,同样具有鲜见其俦的先行意义。

“子衿”朱文印

“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提出的重要哲学思想理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所在,意为人类在各类社会活动中,认识论和实践论合二而一的辩证之要。从这一点上看,把马承源现象视作为典范人物中相关人品即艺品的热门话题,或许恰当。反之,历来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说得也正是这个道理。

无情岁月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回想十多年前,当时每见马先生的情形竟清晰如昨。此番,为编集他的这本作品集,笔者曾几多次前去睽别已久的地属上海西区的吴兴路马寓,每次都感受到彼地浓厚的昔日气息。想当时,依旧是那张书桌和那把座椅,依旧是他那不紧不慢的殷殷话语和音容笑貌……

马承源的一生,可谓高山景行。马承源的英名,将伴随着他的道德文章如松之盛似兰斯馨。

“承源鉴古”白文印

由于各类条件之限,对于马馆长不凡一生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笔者自知仍十分浅显。以上所述,对于精神不朽和享有通才美誉的马承源来说,自当万不及一。今年是上海博物馆建馆六十五周年馆庆和马承源先生90华诞纪念日,以上文字,权当是一个在职从业者的由衷祈愿和后辈小生的真切怀念之情。

2017年10月12于上海博物馆

岁月如歌,女人四十精彩如花

女人四十代表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她们经历了青春的热烈,也拥有了成熟的智慧。在这个年龄,女性们更加明白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展现出了无比的风采和魅力。今天,我为您精选了20句精美的句子,描述女人四十的美丽与自信,让我们一同品味岁月的馨香和智慧的芬芳。

1. 女人四十,是童真与知性的最美结合。

2. 风霜雪雨几多凄楚,岁月的磨砺使我更加耀眼。

3. 哪怕时间匆匆,也不会将我美丽抹去。

4. 在岁月的淬炼中,我已铸就成坚强而优雅的自我。

5. 四十并非刻板的沧桑,而是绝美的华章。

6. 时间流转,岁月留下深情的印记,如酒般芬芳。

7. 坐看云起时节变,只因我已看穿人生的繁华。

8. 经历的风雨是岁月的眷顾,它让我更加成熟和睿智。

9. 不管外表如何改变,我依然保持曾经美丽的心灵。

10. 我四十,是一枚散发迷人光芒的钻石。

11. 每一道岁月的皱纹都是我坚强的证明。

12.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让我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

13. 不是岁月取走了我的青春,而是带来了内心的深沉。

14. 女人四十,坚定自信,无需掩饰岁月的印记。

15. 知性与优雅同舞,让岁月成为我最美的见证。

16. 时光如斯,年华已过,而我却更加年轻自信。

17. 年龄只是数字,真正的美丽来自内心的闪耀。

18. 我的生活四十不惑,自信和迷人从容交织一体。

19. 四十的我,活得更加精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20. 四十岁的女人如花绽放,美丽依然如初。

在这个美丽的年龄里,女性们散发出绝世的魅力,仿佛一朵盛开的花朵,令人陶醉。岁月的积淀使她们更加明智,经历的成长让她们更具包容力和智慧。这20句精美的句子,记录了女人四十年华的风采与自信,向世人证明了她们的优雅和美丽。让我们一同欣赏,感受她们迈向人生巅峰的魅力和自信。

从字里行间感受女性之美|形容其花容月貌的古今诗词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曹雪芹《红楼梦》

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曹植《洛神赋》

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武平一《杂曲歌辞 妾薄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李白《长相思三首》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柳永《集贤宾 林钟商》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酒容红嫩,歌喉清丽,百媚坐中生。~~~~柳永《少年游 十之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红楼梦》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陈著《洞仙歌》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倚危亭》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资,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张潮《幽梦影》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晏几道《生查子 远山眉黛长》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梦笑开娇靥,眠鬓压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萧纲《咏内人昼眠》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欢迎每位大帅哥、大漂亮、大聪明,关注收藏点赞!

绝美浪漫的蓝花楹(组诗)

火红的五月,正是蓝花楹最繁盛的季节,有两座城市开满了灼灼的蓝花楹,其茂盛迷人的程度,完全不输澳洲悉尼的蓝花楹,令人心驰神往。

蓝花楹是南美洲特有的花,花语为“在绝望中等待爱情”,因此也有人戏称它为“单身狗之花”.....蓝花楹在国内并不多见,但在月城和春城,有一片烂漫的蓝花楹,每到4月下旬至五月,便是蓝花楹盛放之时。这悲情的蓝花楹开的是那样的绝美窒息。一团又一团紫蓝色的火焰,肆无忌惮燃烧。如云似霞的紫蓝,如梦似幻的紫蓝,清凉忧郁的紫蓝,如瀑如帘的紫蓝,美得几乎让我颤栗。

攀枝花西佛寺也开满了蓝花楹,只是还不够繁盛,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蓝色的花的海洋,炳三区的蓝花景观大道还未形成。零星开放的蓝花楹也是很美,期待不久的将来花城也会盛放这绝美绚烂蓝花楹。

——题记

(一)

我沉醉于这紫蓝

轻风浮动,卓约而曼妙

飘坠,转瞬间,紫色缤纷

零零落落,凄美绝伦

紫韵撼动我心

微语慰芳魂

四月又见紫花

绝望绚烂销魂

回眸低吟点绛唇

花期如梦梦追人

风情万种开何处

唯蓝楹花期

卷珠帘,秀紫鬓

谁晓蓝楹事

爱情无处寻

(二)

阳光下

那树蓝紫色绚烂蓬勃

秘而不宣的

打开铺张的忧郁

以花的姿态

选择虔诚期待的深度

打开这人间

优美的蓝楹色彩

向着红尘,向着天空

每一寸土地,尽皆点亮

爱恋是否也像这蓝紫色的花朵

在时光中静美绽放

爱着的人们才会懂得欣赏

花朵背后蕴含着馥郁和芬芳

悄无声息的只为你开放

就像我一生只为爱而痴狂

亲爱的我用手机

让这些蓝楹点缀在你身旁

当风起,这些蓝紫色精灵飞舞

我们可否能诉尽满腹离殇

(三)

阑珊处,清晰如昨

凝眸,心之若素

锦瑟年华谁与度?

只有春知处!

蓝楹本是辞春客

此恨绵绵无绝期

每年此季翩如蝶,

楚楚动人舞紫衣

郁郁葱葱蓝遮日

空空芳魂去

(四)

紫蓝色的云霭,

充盈着迷离缥缈的色彩

洒落的阳光斑驳陆离,

迷幻离奇的意蕴。

展现出神奇的光影,

张扬着与众不同的魅力。

看着面前的满树花开,

蓝紫色

充满神秘与诗意,

蓦然惊艳的风韵,

花朵所呈现出来的淡蓝紫色,

突然心中生出歆羡的情怀,

长久地驻留于心中,

难以忘却

轻风微语

满树绚烂芬芳的花薮,

在嫩绿的细叶间欣欣然地开放着,

花枝摇曳,花影浮动,清芬飘逸,

展现出娇艳的姿容,

流布着清馨的芳泽,

超脱、逍遥和浪漫。

眼前所呈现的

满树紫蓝色花朵

尽情开放的绝美景象,

绝无存在半点失望和悲观的情绪,

只有无数曼妙欢欣的笑意,

在枝桠间盈盈地舒展开来。

把岁月隐匿在红尘之外,

淡然了心境。

一抹粉紫,一袭淡蓝

葱茏了相遇的初衷。

满目春华,

晕染了相伴的淡暖!

才知,生命里,

总有一些时光,充满希冀;

旅途中,总有一些风景,

让人万分眷恋。

诗词中的女神,窈窕淑女,婉约无双

在诗词里,有一群女神一般的人物,她们让人着迷、使人追寻。她们的美,用文字说起来都是美得不行,你钟意哪一个呢?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隐娘说:这应该是所有中国人最初的梦中情人的样子:窈窕淑女,身姿窈窕,容貌秀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隐娘说: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女神:美丽大方,若即若离,想要追求她时,她远远地,无法接近。求而不得的追求,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杂诗七首·其四》

【三国】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隐娘说:南方有一位佳人,容貌如盛开的桃李。艳若桃李的女子谁人不喜欢呢。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隐娘说:有这样一种佳人,超脱世俗,出众品貌,让人难以忘怀。

《生查子》

【宋】晏几道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隐娘说:这位女神,画着远山眉,腰肢如柳条般细而有风姿,开口一笑,感觉给千金都嫌少。

《蝶恋花》

【宋】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隐娘说:这是一位江南的采莲女。穿着轻盈的罗衣,勾勒出她绰约的丰姿和婀娜的身影。她望着湖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只这一幕,便叫人移不开目光了。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隐娘说:诗人偶遇了一位佳人,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不由得伤怀起来,是谁陪她度过漫长的年华呢?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隐娘说:姑娘和我同车,容貌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像鸟,举止娴雅又大方。你有没有在车上碰到这样美丽的女子呢?

《陌上桑》(节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隐娘说:秦罗敷的美,老壮幼通吃,堪称大众女神。让行者驻足、少年心佻、耕者忘犁、锄者忘锄,妥妥的大众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