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毕业哭到爆的短句(毕业哭到爆的句子排比)

毕业哭到爆的短句(毕业哭到爆的句子排比)

本文目录一览:

毕业典礼上,校长说着说着就哭了

7月1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举办2023年度毕业典礼

暨学位授予仪式

国科大校长周琪致辞

周琪在致辞中

回顾了陈家镛院士、刘东生院士、

冯康院士、李振声院士等科学家

创新为民的感人故事

当谈到不久前去世的

微电子所研究员

黄令仪老师的事迹时

周琪哭了

视频加载中...

不久刚刚离开我们的微电子所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为了尽快解决国家芯片“卡脖子”问题,年近八十依然坚守在“龙芯”研发中心。她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每次想到这句话,我都泪流满面。

在接下来的发言中

周校长带着哽咽的鼻音

还时不时抹鼻子、擦眼泪

“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希望你们向着问题出发!”

周校长寄语毕业生

你们的责任

应该是成为

开辟新领域、开辟新赛道的

引领者、建设者

应该成为我们未来

不再被别人“卡脖子”的战士

视频加载中...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世情国情在深刻变化,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科技创新对中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科技创新的使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应该由谁担当?

希望我们国科大的毕业生,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寻找自己的主攻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

希望你们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把自己锻炼培养成科技“无人区”里的“探路者”;

希望你们在解决科技难题方面,做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先锋官”,做敢于揭榜挂帅、勇于担当、善打硬仗的“生力军”;

希望你们在未来科研道路上,做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主力军”,不夸夸其谈、不沽名钓誉、不好高骛远,成为少说多做的“实干家”。

黄令仪,1936年生于广西

年少时便立志报效国家

她参与创建了华中科大半导体专业

是“龙芯”芯片团队项目负责人之一

80多岁时仍奋战在科研一线

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4月20日

黄令仪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

在黄令仪等中国芯片人的

不懈努力下

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诞生

应用到了高铁、卫星等领域

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致敬前辈!接续奋斗!

共勉!

声明:本文转自人民日报(ID:rmrbwx)、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荆楚网,在此致谢!

拿走,不谢!毕业季催泪文案合集五十条

1、我的生命里无疑会有很多个夏天,但没有哪一个会如今夏。

2、夏天入场,夏天散场。

3、再见了相互嫌弃的老同学,再见了来不及说出的谢谢。

4、几场考试并不会打散一班子人,只是分散各个地方熠熠生辉。

5、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6、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7、我既没有想象中那么悲伤,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欢喜。

8、记得把三年的默认收货地址换了。

9、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

10、这大概是老师唯一没有骗我们的事,三四年真的很短。

11、毕业那天阳光明媚,就像三年前的初见。

12、最火热的季节,却承载着最盛大的离别。

13、我们都是在快毕业时,才爱上学校的;我们都是在快结束时,才想要好好开始。

14、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15、微信列表里,又多了一帮不常联系的人……

16、回首,是一段青春无悔的岁月;前望 有一个繁花似锦的前程。

17、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18、我可能忘了少年的样子,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周围人的喧嚣和放肆招摇的风,我不再拥有那样的夏天,也终于和曾经的自己道别。

19、那就好好道个别吧,和课桌,黑板,操场,食堂,和吹过教室走廊的最后那阵风,和那某一段一去不回的青春。

20、毕业快乐,愿你爱你所爱,行你所行,青春之我,无问西东。

21、在往后的日子里,光芒万丈,熠熠生辉。

22、今天天气很好,一会没有课,以后,也都没有课啦。23、今年真的超级不一样,可山水一程,仍三生有幸。24、关上这扇门,以后这里的故事都是别人的了。25、希望我的同学都能继续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一直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26、长大后再见面的陈词滥调就不说了,大家看着好好过吧。27、我可能忘了少年的样子,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夏天,周围人的喧闹和放肆招摇的风,我不再拥有那样的夏天,也终于和曾经的自己作别。28、毕业是千百万个夏天的故事,千百万个人,千百万个不同的夏天,相同的只是告别。

29、希望下一次再见,可以鲜活又明亮。30、要保持坚定与热爱,能为青春里的那些真情而心动。31、愿所有新的开始,都是离别开出的花。32、放假啦,一个好长好长的,再也不用回来的假期。

33、我一直在遇见许多不同的可爱善良的人继而又不舍的与他们分别。能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既有随处可栖的江湖,也有追风逐梦的骁勇。善良,优秀,勇敢,祝你,祝我,祝所有人。34、遗憾的不是不开学,而是不能好好说再见。35、后来才说梦想荒芜,年少时只义无反顾。36、越过山坡终有灯火,沿途高歌也终有人应和。37、任何人的人生都可以在某一个时间点重新开始,比如现在。38、只要想念还在,就不算分别。39、愿各位,每一次困难都能举重若轻,每一次孤独都有心鸣。40、走得突然,我们来不及告别,这样也好,因为我们永远不告别。

41、离别后计划重逢,心中就会有更多崭新的昼夜。42、人间好事到头少,六月盛夏离别多。43、来路总有潮起潮落,那才是人生旅途的意义。44、各自优秀,才是最好的并肩。45、不管以后你以后是辉煌还是堕落是浓烟还是烈酒是暴雨还是晴天是风是云,我都祝你一直快乐。46、为什么四季独爱秋天,因为飘在蓝天中的几片云,因为干燥的空气,因为凉爽的温度,因为在这个舒服得令人跺脚的季节,我曾遇到你们。47、你看这年复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会迟到,相聚别离,都是刚刚好。48、那就一起头也不回的向着光亮走下去吧。49、以后一定会日月相伴,星辰为友,路无险阻,前途有光。

50、明天的这个教室有明天的故事了。

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7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飓卡上对应源目的答案标号徐物。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Q例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趣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器和答题卡开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反对的、赞同的泾渭分明,似乎各有道理。调查认为,教师拥有惩戒权的人只占56.1%,刚刚过半。

惩戒行为分为四级: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和强制措施。一般惩戒包括惩罚性运动、罚站或面壁反省、留校教导、暂时隔离等行为,只是要求罚站或面壁反省不得超过一节课;较重惩戒包括暂停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承担校内劳动、隔离反省、家长陪读;严重惩戒包括一周的停课、限期转学等。

教育惩戒也划出了红线,禁止击打、刺扎、过度罚站、反复抄写等体罚行为;禁止辱骂及因个人情绪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等。

对校园霸凌一类的恶性行为,没有人会反对实施教育惩戒,甚至是严重惩戒。倒是对“一般惩戒”和“较重惩戒”,舆论担忧较多。教师对“规纪”的认知不同,对“改正”的标准也难统一,同样,孩子也千差万别,不同的学生对惩戒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各不相同,既然是立法规范教育惩戒,当小心翼翼、慎之又慎,以防某些老师滥用或过度依赖惩戒权,将教育简化为惩戒,对孩子的心理构成不可逆的伤害。

所谓教育惩戒,背后并无什么高深道理,无非是用强力控制,使孩子心生恐惧,不得不听话服从。

学生违纪违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教师不去发现孩子异常言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认为仅靠惩戒、靠强制服从就能解决一切,显然不是治本之举,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情感。过多的惩戒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教育心理学早有研究表明,孩子即便表面服从了某种惩戒,内心也会有对立和抵触。有时确实存在不公平惩戒等情况,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感,还可能在班级中引发其他同学的歧视效应,给被惩罚的孩子造成心理障碍,甚至给他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带来诸多消极后果。

这类对于孩子的立法,最应当征求意见的对象,应当是孩子,应当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因为教育惩戒的对象是孩子,他们是立法的“适用对象”,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量,让孩子能够理解并认同,才最为关键。不能因为孩子无法在成人社会表达,我们就认为他们没有想法,就无视他们的意见和权益。

立法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就能解决教师“不敢管不想管”的问题。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简单化思维。网上有教师主动反思:“对于孩子,我是大人;对于学生,我是老师;对于家庭,我是学校;对于外行,我是专业。如果有这么多优势,都无法让学生信服尊敬我,那显然是我的能力和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提高教学和管理艺术,让孩子信任及信服自己,才是关键。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惩戒中,“惩罚”只是手段,“教育”和“警戒”才是目的。

即便有了立法赋权,也希望教师们能慎于惩戒,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平等的对待。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童真的孩子,如学者所言,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存在一个宇宙,它以无限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充满灵性和神奇。这样的宇宙,本身就需要教师心怀仁爱,用自己的专业和耐心,引导孩子心中善念的萌发成长。

(摘编自周兼明《教育惩罚立法应当征求学生的意见》)

材料二:

“教育惩罚”的历史可能有6000年。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被形象表现为:儿童在棍棒体罚的威胁下,被教如何尽“孝”。中国的甲骨文“教”字,即指儿童在成人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它是由表示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孝”和比喻暗示驾御方法的“反”(扑打)组成的,即表示没有体罚就无教育。这说明教育惩罚没有染上统治阶段的意志与价值,本质上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是中性的。

像日、韩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例。

从对古代教育惩罚分析来看,学生实际上受到教师、家长与自身“三位一体”的惩罚。纵观当今教育惩罚现象,还可以明显地捕捉到过去的踪影。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惩罚”局限于学校,而忽视家庭、学生自身带来的惩罚,难免失之偏颇。因此,我们不仅要具体相关法律,而且要引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既要保持家长权威,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与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才会更加理性、家长才会更加明智、学生才会更加快乐,我们的教育才会更加和谐。

惩罚是教育(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发生的一种规律,本质上它是一件价值无涉的工具、手段。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不惩罚倒有可能招来“没有教养”骂名。惩罚不仅来自教师和父母,还这括自我惩罚,教育惩罚并不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它超越了惩罚本身,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惩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克己的修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继而裨益于学生人格形成与精神境界提高。我们应以宽容之心理解教育惩罚,以平衡之心认识教育惩罚,以务实之心减轻教育惩罚,以全面之心审视教育惩罚。

(摘编自杨天平《中国古代的教育惩罚及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教育惩戒,古今中外都客观存在,理性地站在历史与文化角度,持一颗宽容心省察理够它才是正确的心态。

B.认为教师拥有惩戒权的人勉强过半,其主因就是教育惩戒是“国家事权、学校事权”,不能随意让渡给教师个人。

C.立法规范教育惩戒,应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细化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范围、程度、方式等。

D.材料二认为教师惩戒是外部的强迫的暂时的,自身惩戒则是深刻的自愿的永恒的,故中国式自我惩戒不可或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一般惩戒”和“较重惩戒”,舆论担忧较多,这是因为二者界限模糊、难于厘清,且实施起来易引起众多学生与家长公愤,不利于营造良好教书育人法治环境。

B.材料一重视学生参与教育惩戒制度设计,其潜台词是不能“把小孩当小孩”,要“平视”他们;材料二则“仰视”学生,适当放手让他们自我约束与自我成长。

C.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了立法赋权,教师们就要大胆常态化使用,让惩戒意识入学生耳和脑,使之形成良好的有所敬畏习惯,进而达到“惩是为了不惩”立法初衷。

D.“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两则选文的结尾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语言表达形象生动,能更好的感染读者,为文章以理服人助力。

3.下列选项最不可能用以佐证“教育惩戒”理念的句子是(3分)

A.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礼记·内则》)

B.天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D.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三字经》)

4.关于教育惩戒的阐述,材料一以驳论为主、材料二则以立论为主,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4分)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愿,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桃花蝴蝶 刘诗伟

祖母是在那个春天见到大姑奶奶的。上年秋,祖母嫁来时,知道家里除了祖父和曾祖母,还有两个小姑子:大的十七,小的八岁;但迎接祖母进家门的人群中没有大的那个,她在武昌念书。后来,一个晴朗的下午,祖母夹着一盆衣服,牵着春桃的手,去湾子前面的水潭洗衣。刚下台坡,对面站着一个短发、白净穿新式学生装的姑娘,两眼亮晶晶地冲她招呼:“你是嫂子吧!”祖母就见到了她的另一个姑子。

那是祖母来到兜斗湾的第一个春天。

春天带着新鲜的美好。洋学生大姑奶奶陪祖母去水潭边洗衣,她知道祖母怀孕了,自己端起衣服盆,只让祖母牵着小姑奶奶的手。水潭北岸有一片小树林,树林外花草蓬勃,一棵桃树立在树林和水潭之间,岸上和水中各有一树粉红的桃花。

洗完衣服,姑嫂三人站在桃树下说话。祖母喜欢看大姑奶奶,看着看着,忍不住说,春梅你真漂亮!大姑奶奶就笑,一口白净的糯米牙,指着桃树回应,看,嫂子才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咧。九岁的小姑奶奶受了冷落,攀一枝桃花贴在脸上,问,我呢?祖母说,你是一朵小桃花。大姑奶奶为她念出另外两句诗:“南国有佳人,容华如桃李,”之后,大姑奶奶让祖母和小姑奶奶在桃树前并肩站立,自己后退几步,双手搭起一个方框,在框里看她们。小姑奶奶问,姐姐你在做什么?大姑奶奶说,照相呀——这么好看,留下来当纪念。大姑奶奶说,今天的照片记在我心里了。

那些天,大姑奶奶换上曾祖母的旧衣裳,穿着祖父的大脚鞋,每天帮忙做事,洗衣、做饭、捡柴、泥墙、扎篱笆、下地翻土、外出打猪草,样样抢先。看着大姑奶奶提着篮子出门,曾祖母笑她,大丫头是回来还债的。大姑奶奶也笑说,所以家里不能再让我背债了。当天晚上,大姑奶奶搂着曾祖母说,姆妈,对不起呀,家里那点儿积蓄都被我花光了,现在我已经毕业,回去后就有工作和薪水,您和哥不要再为我操心。曾祖母叹道,傻丫头,姆妈跟你说笑话咧。大姑奶奶用手给曾祖母梳头,不小心抽泣了。

大姑奶奶是对曾祖母撒了谎。次日,祖母带她和小姑奶奶去野外捡柴,半路上,她挥着拳头哼起“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小姑奶奶问这是什么歌,她说是她工作时唱的歌。祖母转头看她,她调皮地一笑,把嘴送到祖母耳边说,我参加了革命,是的人。祖母晓得革命危险,问为什么。她说,为了姆妈、哥嫂和妹妹,为了劳苦大众和下一代。祖母要她在外面要好好的,她点点头。那天,她一边捡柴一边讲:劳动人民为什么劳苦?因为这个制度不公平,恶人和剥削者当道。必须推翻它,重建新制度,让所有人平等自由,让社会进步文明……农村耕者有其田,城里人尽其才,女子不用裹脚,年轻人读书恋爱。她指向湾子南面的芦苇林说:“今后革命成功了,用机器耕种,那里就是一片良田。”但回家的路上,她再三叮嘱祖母和小姑奶奶:“不要把我说的话告诉姆妈。”小姑奶奶说:“我也要跟着你去干革命。”她说好啊,即刻哈哈大笑。

进家门时,小姑奶奶威胁大姑奶奶:“你不带我干革命,我就跟姆妈讲你在外面闹革命。”大姑奶奶反问:“那样,你长大了不是也干不成革命?”以后几天,大姑奶奶时常教小姑奶奶认字、背诗和作文。还帮她跟曾祖母吵了一架。曾祖母要小姑奶奶裹脚,小姑奶奶不干,大姑奶奶也反对。曾祖母喊:“我不能让两个丫头都大着脚满世界跑。”大姑奶奶说:“不跑世界哪来幸福呢?”曾祖母瞪大眼睛看大姑奶奶:“你是说我和你嫂子都在受罪?”转头寻求祖母支持,不料祖母讪讪地笑:“春梅说得有理。”曾祖母气得回到房里,扯上被子蒙头大睡,中午不吃饭,晚上也不吃。姑嫂三人端饭端菜站在床边轮番喊姆妈,曾祖母坐起来,让大姑奶奶喂她吃。之后不再提裹脚的事。

大姑奶奶走的那天上午,最后一次跟祖母和小姑奶奶去水塘边洗衣服。岸上的那一树桃花还没有谢。洗完衣服,三个人站在桃树前说话,可惜没有照相机。

在我七岁后,祖母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坐在桃树下打瞌睡,二是摸孙儿们的头顶和亲吻他们的额头。孙儿们依次长高,高过了她,她便摸他们的手和胳膊。

后来我们兄妹五人先后去外地读书、工作,祖母每天坐在桃树下等我们回来。我们一年只回去三四次,她大多数时候是在等待中。我们见到她,走到她的面前,让她牵手,仰起头来看。我们也看着她。她见到我们的第一句永远相同:我儿瘦了!可是怎么会呢?

祖母高寿。我的孩子六岁时去看她,我是提前做了培训的,但祖母摸他的头顶、亲吻他的额头,他木木地站着眨眼,不像是祖母的曾孙,像是别人家的一头小牛犊,很陌生。我就过去,接过祖母的手,放在两手间揉搓。好在孩子把他的手搭了上来……

祖母去世后,我在她的坟头栽下一棵小桃树,隔年便开出灿烂的花。

(选自《人民文学》2021年第4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突出大姑奶奶的“洋气”,文中描写了她张口即来的吟诵本事及颇为夸张的“使用”相机动作。

B.“大姑奶奶用手给曾祖母梳头,不小心抽泣了”,这说明大姑奶奶知书明理懂事,情感细腻而丰富。

C.“我儿瘦了!可是怎么会呢?”说明祖母老了,她以为自己眼睛看花,流露出一种无奈的伤感情绪。

D.都说隔代爱让情更圆满,但在文中它颠覆了这一看法,主要原因是“我”对儿子的“培训”不到位。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部分的“一个晴朗的下午、第一个春天、春天带着新鲜的美好”书写,使自然环境、家庭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平和安详气氛。

B.本文采用第一、三人称杂糅写作,各得其、各尽其妙,人称的跳转将“我们家”故事用全景视角娓娓道来,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C.小说中大姑奶奶“对曾相母撒了谎”、曾祖母“气得回到房里扯上被子蒙头大睡”等内容,说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主题永恒。

D.人面桃花相映红,小说围绕桃花结构全文,桃花几开几落,“我们家”亦随之各自飘散、聚少离多,这彰显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创作铁律。

8.本文叙事时间跨度大,但它却避免了拖沓之感,小说是如何做到这点的?(4分)

9.“天下之本在家”。本文小中见大,做到了将“天下革命”与“家革命”书写的有机统一,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四年春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除一相,上曰:“朕深知卿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曰:“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曰:“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傥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颜真卿于死地,激李怀光使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上曰:“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观其意,以朕为不足与言故也。以是交不可忍,非由杞也。建中之乱,术士豫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杞所能致也。”泌曰:“天命,他人皆可以言之,惟君相不可言。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亡也。”上曰:“朕好与人较量理体,崔祐甫性躁,朕难之,则应对失次,朕常知其短而护之。杨炎论事亦有可采,而气色粗傲,难之辄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所以每见令人忿发。余人则不敢复言。卢杞小心,朕所言无不从。又无学,不能与朕往复,故朕所怀尝不尽也。”对曰:“言无不从,岂忠臣乎。夫言而莫予违,此孔子所谓一言丧邦者也。”上曰:“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朕细思之,皆卿先事而言,如此则理安,如彼则危乱,言虽深切而气色和顺,无杨炎之陵傲。朕问难往复,卿辞理不屈,又无好胜之志,直使朕中怀已尽屈服而不能不从,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泌曰:“陛下所用相尚多,今皆不论,何也。”上曰:“彼皆非所谓相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藩镇连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B.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C.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D.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除官”即“解除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解除官职。

B.卿,三公九卿,高级官员名,能跟随皇帝左右参与决策,本文所用即此意。

C.颜真卿,创颜体楷书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成为“楷书四大家”。

D.小心,指的是小心应对,唯唯诺诺,本文中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不尽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泌因精力不济难以“独任宰相”,遂向皇帝辞职,未能获允后,又提出再增加一名宰相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皇帝也未从其请并好言相对。

B.你们都说卢杞是奸邪,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是个“忠清强介”之人,这既说明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文中还强调皇帝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C.李泌与皇上争辩在于对建中之乱起因的看法、赶走杨炎与卢杞有没有关系,君臣一来一往,畅所欲言地交流,圣君明君、证臣贤臣的形象溢于字里行间。

D.臧否人物,皇帝亦然;选文中的李泌、卢杞、杨炎作为下级,具有突出的下级学意义,《通鉴》“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所言不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

(2)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

14.文末皇上所说的“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这句话暗含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

么?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光明媚,万物竞发,全词以细描笔法勾勒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图,

B.“倚东风”两句,描写词人沐浴春风,表现出其沉醉农村春景欢快心态。

C.“飏青旗”类似《鹏鸪天》词中的:“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D.词作一反作者在其他词作中常见的哀怨凄切情调,描绘出春天勃勃生机。

16.你认为词作中的八段景即八个句号所描绘的八般景致,哪一段最能代表美丽乡村的春天?请说明理由并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自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哪两句诗最有可能被宰相手书挂在办公场所里用以自励与警示。它们应是:“ , ”,“宰相肚里能撑船”理念与之交相辉映。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 ”。

(3)“ , ”,充分彰显出主席诗词雄视千古、纵览寰宇的时空视野和文化魄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能蹚过浩荡五千年历史长河而屹立不倒,从孔子屈子到卫青、岳飞,

志士仁人 ;当代汉字与甲骨文“日”“月”“人”端然象形,一脉相承——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这是 的奇迹。文化传承,是要有载体有传人的,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煌煌中华文明还能不能心香相续、 ,希望就在孩子们身上。

可以想见,当千家万户氤氲的灯光下,都有一个孩子,在用稚嫩的手,敬畏地握住毛笔,屏息静气,敬畏地临摹书写,看那墨迹慢慢地泅开来,丝丝缕缕渗进宣纸,他们或有机会体悟王羲之兰亭序曲水流觞的充沛气韵,黄庭坚寒溪炊烟松风阁的沉郁端方,小小的童心开始沉醉于魏碑晋书,沉醉于唐烟宋雨,沉醉于宣纸与狼豪从滞涩到流畅的微妙感觉。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 、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薪尽火传 空前绝后 奔腾不息 如沐春风

B.口耳相传 绝无仅有 奔腾不息 春风化雨

C.薪尽火传 绝无仅有 生生不息 春风化雨

D.口耳相传 空前绝后 生生不息 如沐春风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或有机会领略王羲之曲水流觞兰亭序的充沛气韵,黄庭坚寒溪炊烟松风阁的沉郁端方

B.他们或有机会领略王羲之兰亭序曲水流觞的沉郁端方,黄庭坚松风阁寒溪炊烟的充沛气韵

C.他们或有机会领略王羲之曲水流觞兰亭序的充沛气韵,黄庭坚松风阁寒溪炊烟的沉郁端方

D.他们或有机会领略王羲之曲水流觞兰亭序的沉郁端方,黄庭坚寒溪炊烟松风阁的充沛气韵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人工智能设计,既能够凸显程序、具法的智能, ① ,显现出机器智能和人类智能增强的叠加效应。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都以“造福人类”为目标。然而,人工智能 ② 。现有人工智能的“愚蠢”表现,可能给人类带来风险和挑战。

人工愚蠢包含机器愚蠢和人类愚蠢。机器愚蠢往往体现为系统或程序的局限性,( )。人类愚蠢则主要体现为人工智能应用所带来的一种人类智能弱化的趋势预测。面对机器愚蠢,

我们期待机器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加聪明, ③ ,促进人类智能的增强;面对人类愚蠢,我们则希望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更加“愚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些会阻碍机器“理解”和“判断”的局限性,从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B.这些局限性会阻碍机器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C.这些会阻碍机器“理解”和“判断”的局限性,进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D.这些局限性会阻碍机器的“理解”和“判断”,从而妨碍人类决策和行动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育首先从何着手,同学们见仁见智。

有的说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打牢基础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增加课时、丰富课程内容,可让同学们掌握到美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有的同学说,帮助每一位同学形成艺术专项特长,那才是当务之急。

有的同学说,首先要大力推广如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等集体项目,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有的说,交流才有动力,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流活动,这最为事半功倍。

有的同学说,最为关键的是,要把美育测评结果纳入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

《大羊晚报》正举办“我为美育献一策”征文大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征文加

比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题序

1

2

3

6

7

10

答案

B

B

C

B

C

D

题序

11

12

15

18

19

21

答案

C

C

A

C

A

B

二、主观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4.材料一驳斥了将教育简化为惩戒、教育惩戒道理高深、教育惩戒乃治本之举、大胆使用教育惩戒、立法忽视学生、立法可解决教师不敢管不想管问题等观点(1分),主要使用了分析、引用等论证方法,阐明教育惩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须慎之又慎。(1分)材料二以历史眼光确立古代中国、当下国外使用教育惩戒较为普遍之观点,特别强调中国古代对“自我惩戒”重视(1分),主要使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分析论证等佐证论点。(1分)。

5.教育惩戒,是中国文化(文明)的一部分,教育主体比如父亲与教师使用它来教、养孩子,有具潜在的约定俗成合理性;教育与教育惩戒有其边界,教育惩戒要恪守程序,将“教”“严教”与教育惩戒等同起来是错误的,因为教育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教育惩戒主体不只是“父、师”还应包括受教育者本人,教育惩戒使家事校事国事的三位一体,故须慎用、用好。(答对其中1点计3分,答对2点计6分)

(二)

8.文本的时间表征非常明显:上年秋、洗完衣服、那些天、次日,进家门时,大姑奶奶走的那天上午、在我七岁后,后来我的孩子六岁时去看她,祖母去世后,它们使得时间线索明了单一(2分);在每一个时间节点上的横向展开,小说大都用叙述、对话,使得情节发展较快,加之详略手法的恰当运用,如“之后不再提裹脚的事”等,都让小说十分洗炼,毫无繁复,拖沓之感。(2分)

9.小说写家里的革命主要是实写、“小”写——家里面的四位女性在裹脚事件上阵营分明,以一敌三,最后以“革命胜利(不裹脚)”而结束(2分);天下的革命是虚写、大写,它大量留白,小说中的大小姑奶奶对话,其背后就是革命浪潮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2分);小说双线并进、虚实相间,在家庭这个特殊场合里交叉重叠,小家的斗争、胜利与幸福,也暗示着大家的斗争、胜利与幸福(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13.

(1)杨炎把我看做是小孩,每每讨论政事,我答应他所奏请的事项,他就开心,我与他讨论棘手问题只要多几个回合被问住时,他马上发怒且说要辞掉职位。)(“视”“可”“往复”各1分,句意1分)

(2)皇帝与宰相是创造天命的人,如果他们都说天命、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就都没有什么用了啊。(“所以”“造命”各1分,句意1分)

14.

第一问:得人识人用人评人是皇帝的基本功(1分)。

第二问:旨在告知李泌,你才是真正的宰相,希望一如既往,且以杨炎为戒,克心厥职为朝廷尽忠效劳,间接告知李泌“未得其人耳”乃实话实说,非虚以为蛇(2分)。

(二)

16.(6分)

此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评分关键词:时间(春天)、地点(乡村)、典型性(代表)、言之有据(有说服力)、创新,几个方面须综合考虑。

八段景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理由四

1.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春树春色春景

春水

春陂春塘

虽然俗气,但辨识度最高

2.倚东风,豪兴徜徉

虚景实写,彰显春色

春天里的人之兴致书写,切入角度新

言约意丰,天人合一,诗意栖居角度簇新

3.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小中见大

几许,有情致

收尽二字,韵味无穷

春在园中,别开生面

4.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时间叙事

空间叙事

颜色叙事

景语即情语春语,画面最有诗意

5.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叙事视角变换

远近结合

叠韵给力

乡村书写,地点突出,无人能及

6.飏青旗,流水桥旁

空间叙事

联想空间更大

春水、酒水勾连,意趣顿生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春天的生活气息浓

7.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用偶然写必然

春天催人向前,切入点新奇

东冈,是空间叙事,为词作结句张本

两个动词,写出春天中的天地人,堪为大手笔

8.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正,时间叙事

莺儿燕儿蝶儿,儿化音、拟人化,十分亲切,妙不可言

它与上阙的“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对照与呼应

人物写人,以空间写时间、以景写情,堪为乡春代表顶格书写

(评分要点:景致2分,理由2分,简要分析〈结论〉2分)

(三)(6分)

17.(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示例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示例二: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示例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5分)

20.①排比手法的构成:结构相同、语义相近、气韵相通,由“沉醉于”所引领的三个句子,将孩子们通过书法所见识到的物品——“魏碑晋书”“唐烟宋雨”和“宣纸狼毫”串联起来,形成了排比结构,信息丰赡。

②表达效果:结构整饬,语言典雅、风格清丽,读起来韵律和谐、气势充盈,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书法走进小学课堂的必要性——让小小童心在曼妙文化体验之中完成“文化自信”启蒙。

(二)(6分)

22.示例:

①又能够增强人类的智能

②某种程度上会展现人工愚蠢

③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

四、写作

23.(6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