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红楼梦中描写饮食餐具的句子是(红楼梦中描写饮食餐具的句子)

红楼梦中描写饮食餐具的句子是(红楼梦中描写饮食餐具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餐桌上的“分”与“合”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

▌刘疆

疫情当前,近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健委提出倡议,建议北京市民分餐进食,使用公筷、公勺。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围桌聚餐、同盘而食,这种进餐方式不仅可以分享美食,也能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不过,这一习惯也会带来传播疾病的风险。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饮食习惯,只有一千年的历史而已。

“天下为一家,而无私织私耕,共寒其寒,共饥其饥。”(《尉缭子》)在原始社会,所有食物归人们共有,人们将食物平分后,各自进餐,这就是原始的分餐制。

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直接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饮食的礼仪尤为重要,《礼记》中有“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说法。这种礼制通过用食物及用具的差别来体现不同的等级,采用分餐制更便于这些规范的实施。那时人们的就餐方式是跪坐在席子上,每人面前摆放一张低矮的食案盛放餐具及食物。席子下面还会铺上“筵”。筵和席都是坐具,郑玄对《周礼》的注疏中说“铺陈曰筵,藉之曰席。”二者的区别是筵大席小,筵下席上,后来筵席就成了宴会的代称。孔子曰“席不正不坐”,吃饭的时候,人们要规规矩矩地坐在席子上,吃自己面前的食物,这就是典型的分餐制。

汉代著名的“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种分餐制的场景在汉代的壁画及画像砖中均有体现。如在河南新密市打虎亭汉墓出土的,描绘宴会场面的壁画中——人们席地而坐,每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张食案就餐。这种食案一般为漆木制,或圆或方,类似盘子大小,颜师古《急就篇》注有“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也就是“举案齐眉”中所说的“案”。

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变革,其中就包括用餐方式的转变。首先是用餐家具的改变,更为舒适的方凳、胡床、椅子等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其次,频繁的战乱也使得传统的礼制受到冲击,“席不正不坐”的要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一时期,人们的就餐方式仍以分餐制为主。如《世说新语》记载,顾荣有一次参加宴会,看到端烤肉的人露出想吃烤肉的神情,“因辍己施焉”,就把自己的那份餐食给了他,说明当时的宴席确是一人一份食物。

到了唐代,各种高足坐具已非常流行,更舒服的垂足坐也取代跪坐成为标准姿势,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这时再用低矮的几案吃饭就非常不方便了。因此,高足的餐桌应运而生,称为“食床”。这一时期的壁画中出现了很多使用高桌高椅进餐的场景,如敦煌473窟壁画中,就描绘了九个人坐在长方形餐桌两侧就餐的场景。虽然坐在了一张桌子上,但这种进餐方式与我们现在的“合餐制”有很大的不同,有学者称之为“会食”。宾客共同坐在一个食床旁进食,但主要的菜肴和食物是由厨师或仆人“按需分配”的。只有如饼类等主食或羹汤类食物才合餐,放在食床上或食床旁,由进食者或仆人、庖厨添加。

唐代时,每逢朝参日,朝廷会在退朝后再朝堂外廊招待大臣们一顿饭,称为“廊下食”,一些衙门也会设立类似于现在机关食堂的“公厨”。廊下食和公厨对于食物的供应都按照官员的品级有严格的规范,所以只能采用“会食”的方式。《因话录》记载,贞元初年,由于洛阳的物价太高,河南府兵曹庚倬总是把公厨中自己那份工作餐打包带给寡姐吃,同事们得知后“咸嘉叹”。

分餐制向会食制的转变也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有时人们还会有遵循古制。《唐摭言》记载,有一次杨嗣复在家里设宴,请父亲坐在正寝,自己“领诸生翊坐于两序”,显然不是围坐而食。五代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及其他几位贵族子弟面前都摆着几张小桌子,反映了当时分餐的习惯依然存在。

宋代是中国饮食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也是“围桌而食”合餐制形成的时期。宋代城市食肆发达,酒楼林立,各色菜品极为丰富,人们乐于围坐在一起吃饭,以便能够享受到更多种的美食。《东京梦华录》记载,宋封城内人家如要办酒宴,根本不需自己动手,一切桌椅陈设、餐具器皿、厨师伙计都可以租赁或雇佣。以至于“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都有专人负责,称为“白席人”,类似于现在宴会上的司仪。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描述,如果贵宾动筷子吃了某样菜肴,白席人便高唱一声某人吃了什么,请众客同吃。南宋朱弁的《曲洧旧闻》记载,王安石吃东西的时候,无论怎么摆放,都只吃眼前最近的那盘菜,对其他的菜都不闻不问。

不过,在一些重要的宴会场合,如宫廷宴会上,还会采用分餐制。像皇帝过生日这类重大宴席上,百官要按品级就座,期间皇帝要行酒九轮,每臣们都要起立饮酒,之后上一次菜,中间还穿插着乐舞表演。这种宴会只能采用分餐的方式举行。

到了明清时期,国人就以合餐为主了,但这并不绝对。曾于明朝末年游历中国的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在《大中国志》中写到,中国人喜欢“用餐桌的数量去显示宴会的盛大。一般是一桌坐四人,或一桌两人。但对于大人物来说,他们安排一人一张桌子,有时两张,一张供吃饭用,另一张用来摆杯盘。”《红楼梦》第四十回也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第二次宴会时,“上面二榻四几,是贾母、薛姨妈,下面一椅两几,是王夫人的,余者都是一椅一几。”这就采用了分餐制。

即便是合餐,也可以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防止交叉污染。《红楼梦》中描述,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吃饭时,李纨和王熙凤二人就“立于案旁布让”,为别人布菜自然得用公筷、公勺。据考证,最早使用公筷、公勺的是宋高宗赵构。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中记载,宋高宗“每进膳必置匙箸两副”,他用餐的时候一定要准备两副筷子和勺子。吃饭之前“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这里所说的“别箸”和“别匙”就是古代的“公筷”和“公勺”了。

金银著,珐琅杯,从餐具看《红楼梦》中的奢靡生活

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写到,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可见,自古以来,我们在注重美食的同时,也非常注重餐具。《红楼梦》前半部主要描写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书中有许多有关美食,宴会的描写,作为美味佳肴的伴侣,漂亮的餐具,也经常出现。

书中写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光是刘姥姥用过的酒器,就有乌银洋錾自斟壶,十锦珐琅杯,黄杨根子整刓的十个大套杯。尤其是那十个竹根套杯,最为精巧。刘姥姥第一次见那套杯子,又惊又喜。惊的是一连十个,挨次大小分下来,那大的足足的似个小盆子,极小的还比手里的杯子两个大;喜的是雕镂奇绝,一色山水树木人物,并有草字以及图印。端的是低调奢华。

在宴席上凤姐为贾母布菜用的是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先给刘姥姥用的是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后也换上了乌木镶银的筷子。这里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起初,凤姐和鸳鸯是为了捉弄刘姥姥才拿出了那双象牙筷子,后来贾母说:“谁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才换上了乌木三镶的银著。可见那乌木镶银的筷子对于贾府众人来说是最普通的了。

曾经火遍全国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讲述过器物与美食的关系。记录片中提到,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发展出了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炊煮,盛食,进食,饮用,贮藏,中国人的厨房充满了我们所熟悉的器物,他们沾染着烟火,沉淀着岁月,在天长日久的使用中,这些器物陪伴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

《红楼梦》也是在书中写餐具与美食的关系。什么样的碟子盛着什么样的点心,什么样的盘子装着什么样的菜。珍贵的食材应辅以贵重的餐具,这样的搭配才能将二者的美好更好的展现出来。餐具这种物品可以传承,可以收藏。书写着历史的传奇。美食消散,器物永恒。

在平民小户家中,单就那一双象牙镶金的筷子就可以当成传家宝传给后代了,而在贾府,那只不过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后来贾母与刘姥姥去了妙玉的栊翠庵吃茶。妙玉一个寄宿在贾府的出家人,招待贾母时,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宝钗与黛玉用的都是古玩奇珍,宝玉的是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成窑的茶杯,只因刘姥姥用过,妙玉便弃之不要。贾府的奢靡可见一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作为开国功臣,世袭罔替,已是地位超然,又是元妃母家,皇恩浩荡。这样的世家大族,为了显示所谓的“底蕴”自然是连餐具都要讲究一点的。

红楼梦的美食盛宴,上百种食物精心制作,展示古代贵族的饮食文化

《红楼梦》是一部古代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其中不管你想知道诗词歌赋、佛学礼仪、人情世故、还是建筑风景,还是当时贵族生活的饮食文化,其中在应有尽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红楼梦》中的美食怎么能够不丰富。在以贾府的生活为例中,可以看到贾府饮食文化中的三大特色,其一就是物品丰富,食物的分类清晰明了;其二就是贾府吃饭的时候有五大规矩,这些规矩细品之下意义深远;其三,曹公描绘了这么的美食,他到底是在传达着什么。想要开启古代贵族生活中的饮食文化,就从《红楼梦》中的美食开始。

第一,贾府的饭食很丰富,各种品类的食物都齐备

衣食住行,吃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贾府对吃食也会也会特别重视。贾府的菜品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丰富,而且每种餐食都会有严格的分类,对食物的讲究也是对生活品质的在意。

虽然贾府的人们并不在意大鱼大肉的食用,可是这些菜却是席面上不能缺少的菜肴。那么日常会出现人们视野中的荤菜会有哪些呢?根据大观园小厨房管事柳嫂子的话,大观园的小姐和姑娘们一日都需要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那对整个贾府而言需求就大多了。

贾府里比较有特色的荤菜,那么出现最多美食的就要数王熙凤的院子里,不管是为贾琏的奶妈准备的火腿炖肘子,还是带李嬷嬷去吃的滚热的野鸡,以及为贾母准备的希嫩的野鸡,为哄邢夫人高兴做的炸鹌鹑,反正王熙凤的屋里不缺肉类的美食。其他好吃的荤菜莫过于大观园的一场“烤鹿肉”,大观园管事柳嫂子为芳官做的一碗酒酿清蒸鸭子,贾母特意宝玉和黛玉送的鲜笋和风腌果子狸。美食远不止于此,不过简言以述之。荤菜还有贾珍的混乱,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还有夏金桂的怪癖,不爱吃肉却只以炸焦的骨头下酒。

贾府的素菜就是每日新鲜的蔬菜,其中笋是很特别,贾府做过炒鲜笋,还有过下边人特意孝敬贾母的鸡髓笋,宝玉大病初愈给他做的火腿鲜笋汤,薛姨妈家特制的酸笋鸡皮汤,开胃解酒都是佳品。藕也是时常被提到,特别的一次是薛蟠是生日,这藕很大不是平常能够寻到的。为了戏弄刘姥姥王熙凤曾经让她吃过一次鸽子蛋,鸽子常见蛋不易得。宝玉为了赶着去玩配着野鸡瓜齑吃了“茶泡饭”。

贾府里的卤味也不少,薛姨妈家和宁府都会特意制作一些糟鹅掌和鸭信,贾府会做糟鹌鹑,贾母去芦雪庵看大家吃烤肉就吃了一些,胭脂鹅脯是宝玉沾芳官的光吃到的美食,贾府还会腌制鸭头湘云有一次做诗词的时候就吃过,酱萝卜炸儿、椒油莼齑酱,也是下饭的咸菜。

贾府的粥也很丰富,其中常见的就是燕窝粥,贾府的富贵就在于此燕窝不过就是平常的饮食而已,其中秦可卿生病的时候喝过,宝钗为了黛玉的身体着想也曾送给了黛玉好些,王熙凤小产调养也在喝着燕窝粥。其次贾府的宵夜里也会有粥,比如鸭子肉粥、枣儿熬的粳米粥,还有就是杏仁茶。贾府的日常米饭里会有难得的红稻米粥和碧粳粥。俗话说“食谷者生”,所以米饭在贾府占据很主食的地位,再加上贾府的保养秘法,生小病就是纯饿和吃清淡的小粥和细菜,所以粥会出现很多。

因为贾府也是两餐制,所以饭食就会显得很重要,但是除了严格的正餐外并不是不可以吃东西,所以写小吃和甜品等就会作为日常饮食的补充。晴雯喜欢的豆腐皮包子,元春给宝玉赏赐了糖蒸酥酪,薛宝钗给黛玉送了洁粉梅片雪花洋糖,秦可卿生病了还能吃枣泥山药糕。

贾府有特制的奶油松瓤卷酥、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还有蟹粉小笼,不过太油腻的食物贾母都不爱吃。元宵节的果品很丰富,其中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各色果子元宵等物和齐备。宝玉的舅妈王夫人也给他们送来一些菱粉糕和鸡油卷。宝玉挨打之后体内气血郁积,爱喝酸梅汤,王夫人特意给了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这两样调水喝都很好。

贾府的干果子也很多,其中有为熬制腊八粥准备的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宝玉曾经给金钏儿喂过香雪润津丹,害的金钏儿言语不当被王夫人撵走;宝玉曾经给湘云送了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李纨的嫂子给她带了好些茶面子,她让下人调给尤氏喝。

贾府的水果也是四季都很丰富,秋天吃桃子,贾母晚间还跟着宝玉等孩子吃结果就拉肚了也第二天宁府的聚会都去不了;宝玉和冯紫英等少爷去吃饭,其中他还为梨子想到了一句诗“雨打梨花深闭门”,黛玉的屋后又梨花,贾府有梨香园其中的梨子是不会缺少的;贾府夏秋都爱吃西瓜;宝玉给探春送过新鲜的荔枝,北方能够吃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刘姥姥到大观园来玩的时候巧姐用柚子和板儿的佛手瓜交换,这里也暗示二人的姻缘;宝玉看到杏子满树,想到了邢岫烟未来也会子孙满堂,他突发一种女儿都会长大嫁人的伤感。贾府栽种的果树里还有李子,不过因为大观园后来成了承包经营制,所以一般人都不能得吃了。

第二,吃饭的五大规矩,也许过犹不及,贵族生活也没有那么惬意

不怪刘姥姥到贾府吃饭的时候说起“礼出大家”,贾府里随随便便吃一顿饭都有很多的规矩,其中等、细、难、少、静成为其中的五大特点,品味贾府的生活就从一顿饭开始。

等,吃饭的安排和座次有讲究

贾府吃饭一定要等得,因为贾府吃饭的时间是固定好的,那么不到时间是没有饭吃的,其次就是吃饭的时候并不是像平常人家饭好了就开饭,而是要等主人家来安排坐次,在古代吃饭的位置是有讲究的,其中在贾府“左边为尊”,所以黛玉第一次到贾府的时候坐在贾母的左边,这个座次的问题就还要等长辈们来安排。

最后,贾母和贾府的小姐们要吃饭还必须等到王夫人来安排摆饭才能吃饭,媳妇和婆婆是不在一桌吃饭的。贾府讲究孝道,儿媳妇必须伺候长辈们和未出阁的姑娘们吃饭,所以如果王夫人不来的话大家是不能开饭的。

贾母屋里已经让开饭了,可是大家见到王夫人来了才开始安置桌椅,王夫人作为女主人自然不需要自己这些杂活,可是她必须来指挥大家操作。身为孙儿媳妇的李纨和王熙凤也是要在这里照顾的。这一个现象还凸显在,如果贾母到大观园去玩,那么王熙凤就会问王夫人,“贾母的饭要摆在哪儿”,王夫人一般都会说“贾母喜欢哪里就摆在哪里”,但也只有她说完了这话王熙凤才能给贾母建议。这就是规矩,吃饭要等儿媳妇。

在贾府里吃饭,已婚女子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她们照顾完婆婆吃饭,就要照顾丈夫吃饭,然后才轮到自己吃,贾琏在家王熙凤陪着她吃饭都不敢过多的喝酒都是一直陪着他吃饭。对于下人而言亦是如此,一级一级的轮流去吃饭。

细,注重细节,饮食搭配都相得益彰

贾府吃饭非常注意细节,对于早餐是设置,对于饭后饮茶的讲究,吃饭过程里的洗手用具的准备,菜品和茶酒的搭配等等都非常的细致,一看就能知道一顿饭里众人付出的用心与认真。

早餐的准备,符合时宜。贾府因为实行两餐制所以不常吃早餐,他们的早饭大致就在九点到十一点之间,所以都不吃早餐,可是因为如果要出门那么就需要自己早晨先吃一些早餐垫底。

王熙凤接下了代管宁国府一个月,因为要起得早还要忙,所以她早餐就吃了几口奶糖粳米粥。宝玉要出门去做客,这个时候他的丫头们就会为他准备一些建莲子红枣汤加上紫姜做早餐,福建莲子是最好的莲子,利用莲子红枣汤做早餐是暖胃,紫姜是祛寒,所以冬日的早餐就很不错。

贾府饭后喝两道茶,其中第一道就是漱口,这是贾府保持口齿的卫生;第二道才是可以喝的茶,虽然立刻饮茶伤胃,但是贾府并不在意这个习惯。黛玉虽然知道这不符合家中的规矩,但是在贾府也不得不跟着改过来。

湘云和宝钗给大家准备的“螃蟹宴”其中体现出种种饮食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螃蟹是属于寒性的食物,对于姜醋的准备不在话下。可是湘云和宝钗先是注意到吃饭的地方,选在了藕香榭的桂花树下,即可吃美食又可赏景。其次吃螃蟹,茶酒都需要配合,她们早早就让小丫头在藕香榭里,用几个小风炉煽风煮茶和烫着酒,这就是对于饮食搭配的准备非常周到。

黛玉身体不好吃了螃蟹就不太舒服,宝玉还特意让小丫头用合欢花浸的酒给黛玉吃。吃完螃蟹,必然要洗手,菊花叶儿、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就是洗手的用品,这比起现在的洗手液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贾府时常都有宴会,因为“无酒不成宴”那么喝酒自然就是少不了的,可是贾府中的细心就体现在会准备好各种醒酒的东西。宝玉的生日大家在芍药园喝酒,湘云喝的太多了就在红香圃睡着了,嘴里还念着诗,很美的一幅画可是大家都笑了。后来探春就给湘云准备了酽茶,就是浓浓的醒酒茶,后来又给她含了醒酒石,接着还喝了一些酸汤,宝玉爱喝的酸笋鸡皮汤也是一种解酒汤。

难,看似普通,实在制作复杂

贾府的食物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都是看似普通,可是每道菜品都不是真的普通,美味不用说,知道它背后的制作过程恐怕都会像刘姥姥一般咂嘴。

茄鲞想必是《红楼梦》中极其出彩的一道菜,因为它的制作过程绝对是让人知道了贾府一道茄子都都是各种菜蔬混合调味而成,以至于到最后根本都吃不出它是茄子了。可是要知道茄鲞只不过是一道下酒菜,甚至连主菜都算不上,所以可以由此知道贾府里每一道看似普通的菜起背后的做法都不简单。

贾府很爱吃笋,其中有一道叫做鸡髓笋,初看它原料就是竹笋,可是细品才知道做法的困难,鸡髓是去除鸡肉,留下鸡骨头并取出其中的骨髓点缀在笋子里。宝玉被打之后很想要吃的“莲叶汤”也是看着简单,但是做起来麻烦的。这个莲叶汤最好吃的就是汤头,这个汤要用鸡和其他好东西一起熬制好了,再用面粉和模子刻出很多的小荷叶和小莲蓬的样子。

再看贾府的姑娘们想要吃的一些正餐意外的菜肴,初看都不觉得怎样,可是细看一下才知道真的不容易。晴雯吃过一次茼蒿炒面筋,现在这些材料都比较容易得,可是当时却不是。茼蒿算是野菜,面筋需要经过反复的淘洗才能成行,这两样东西的制作功夫都不容易。

司棋想要吃嫩嫩的鸡蛋,鸡蛋易得可是想要做的嫩嫩的,就需要考究火候和水份,不管是多了还是少了都不能蒸出嫩嫩的鸡蛋,而且贾府的鸡蛋想必还是土鸡蛋,那么柳嫂子所说采买鸡蛋难这件事情就是真的。探春和宝钗有一次商量着要吃油盐炒枸杞芽,枸杞容易得,但是枸杞芽却不容易得,芽要在树刚抽芽的时候去采集,过了那断时间树就老了没法吃了,现代的香椿芽都贵的不行,更不要说不常见的枸杞芽了。

贾府的菜肴即便是看似普普通通的蔬菜,其中制作起来都是不简单的,可是贾府里人的口味都很清淡,对于养生来说这是正确的。这也符合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生活态度。果蔬其实相对容易得,可是能够在对应的季节吃到该有的时蔬就很难,这不仅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对菜品讲究的人,也是对生活的讲究。

少,餐桌事物摆的多,吃得少

为什么会提到少呢?这不是说贾府准备的菜少,而是在摆满桌子的菜肴里这些菜却吃得很少.黛玉是因为身体原因十顿饭能够好好吃下五顿就很不错,像迎春要是她不舒服她也就不吃饭了。可是贾府其他的人们在平常里,她们也吃不下太多的东西。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古代人并不常常活动但是她们却不会长胖的原因吧!

刘姥姥第一次到贾府来的时候,她看到王熙凤的一餐饭,桌上摆满了鱼肉菜肴,可是王熙凤不过略微动了几样就不吃了。特别给贾母准备的菜肴一般贾母都吃不下几样,很多时候都是送给小辈们去吃,要不就是备餐多了就分散给当天值班的小丫头们吃。贾珍在贾敬生日的时候,送食物的盒子就用了十六盒。

贾府的餐食最讲究的就是排场,其实到底能够吃下多少东西,大部分都是白白浪费了。贾母在元宵节的时候光是安排桌椅就要十多桌,再看看平时每房都有很多的饭菜,因为讲究排场吃不下也要摆满整张桌子,所以其中的浪费就很大。从这里想到以后贾府衰败,贾母吃饭都是按着量做的,那种差异就凸显出来。

静,食不言,井然有序

在贾府吃饭的时候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吃饭的时候在一旁服侍的人很多,可是除了杯碗碟碰到的声音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其他人的声音,这也是符合礼仪中“食不言”的要求,大家都井然有序的上菜布菜,却不闻一声。

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好处,其一吃饭的时候消化系统在大脑的指挥下统一工作,如果这个时候分心思去说话去思考问题可能会不利于事物的吸收,也很有可能会被呛到,再者嘴里吃着东西说话也容易唾沫星子到处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除却这些好处,大家都是默默地吃着自己的饭却不说话,这就显得好冷漠,整个饭桌都没有一点热闹的氛围,这样吃饭难道不会觉得不香吗?

所以当刘姥姥到贾府来的时候,因为她在大家吃饭就好比是开宴会,大家可以说说话,虽然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可是那段时间确实大家最开心的,因为看到刘姥姥吃饭的香,也能够体会到吃饭是一件热闹有趣的事。

第三,只是平常的回忆,带你回到品味过去贵族的生活

大富人家的饮食并不是想象中的大鱼大肉,那些肯定是有的,可是它不会出现的那么明显,他们的饮食更多的是讲究在烹饪的过程里花费时间,没有看到的那些材料才是真正精华的按所在。正如茄鲞,不听王熙凤所说根本就不会知道制作的工艺多么费事。借着蒋勋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富过三代才懂吃”,这其实是有道理的,饮食从慢慢的生活中会演变成文化。

想象中富贵和真实经历过的富贵是不同的,因为曹雪芹到了他的时代已经是第四代人了,所以那些富贵都是他亲身体验过的,已经没有任何留恋了,他在些这些时候完全不是不找痕迹的平常心。

其实能够知道曹公在写《红楼梦》的时候,贾府其实早就败落了,他当时的生活早已大不如前,大约于乾隆十年左右,他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生活已久的京城,去到西郊居住,那个地方大致在北京的黄叶村,在‘茅牖蓬椽,绳床瓦灶’的生活中,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在漫漫的回忆中写下了《红楼梦》,其中创作的艰难、眼泪和欣慰都不言而喻。

曹公通过《红楼梦》描述了自己当时的生活,其实很很艰难的,因为笔下都是美食,可是他自己却过着艰难的生活,这样的反差是巨大的。他写的食物何尝不是在回忆往昔的生活,他知道当年日子的奢华和浪费,他记录着美食是在传递着当时的饮食文化,也是在反思过往的生活,如果当年不是那样会不会更好,不过过去的生活不可追忆,能够留住的是有当下。美食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抚慰心灵的佳品,可以没有奢华的食物,但是可以把食物当着心意和感情的去做,那么生活的意义和传达的爱都可以能欧被感知和被传达的,食物也是对生活和对爱的付出与实践。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红楼梦》把中国饮食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饮食是贾府家居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贾府有严格的饮食规矩,表现了封建文化的等级制度和饮食秩序,并且《红楼梦》中饮食期间追求吟诗作对的文化情趣,更加提高了饮食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红楼梦》中关于饮食的回目共有22回,而且这些饮食描写都以建筑为依托,从而更加具体表现贾府的生活主题,比如“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17到18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第41回),都是饮食和建筑上升为主体,红楼饮食成为庭院生活的中心内容,以至于到了为了饮食而饮食、炫耀饮食而饮食的地位。在《红楼梦》中,具体描述饮食的文字有很多,第8回:“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碧粳粥。”宝玉回到怡红院,对晴雯说:“有一碟豆腐皮包子,我想着你爱吃……”这里说的就是碧粳粥和豆腐皮包子,而且描述很细致。第14 回:“及收拾完备,更衣洗手,吃了两口碧粳粥,漱口已毕,已经是卯时二刻了。”像这样的描述在《红楼梦》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红楼梦》中描写的各种饮食有150种之多,真可谓是钟鸣鼎食之家,其中包括主食、副食、羮汤、小吃、点心、水果等,《红楼梦》中饮食十分讲究,烹饪精致,我们仅仅可以从食物的名字上就能看的出来。当我们一看到名字的时候,就能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想要吃的欲望,书中很多食物描写,很多都是由品尝味感到香的,也有嗅到的,大观园中吃烤鹿肉,探春闻到肉香味说:“你闻闻,香味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49回)《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爱吃的东西就是胭脂了,胭脂本来是女人化妆用的,但是古代胭脂是用蜜熬制而成的,所以是可以吃的,贾宝玉闻到女子身体上的香气的时候,就想去吃女孩子嘴唇上的胭脂。

细说《红楼梦》中的美食,让你垂涎三尺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烹调技术之精工,在世界上当然是首屈一指。《红楼梦》是比较全面反映了十六世纪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一部文艺作品,详细地描绘了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就有许多关于肴馔的描写。

《红楼梦》中关于家庭的肴馔,有普通的,有特殊的,普通的就是平常一日三餐:细米白饭,肥鸡大鸭子,另外就是酱萝卜炸儿、炖鸡蛋、素炒蒿子秆、炒面筋、油盐炒豆芽之类(见第六十一回)。现在我们从《红楼梦》里所描绘的一些特殊肴馔,来看看这一贵族家庭的烹调技术。

莲叶羹

《红楼梦》里元妃省亲时,书中只说到“既而来至正殿,降谕受礼归坐,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捧羹把盏”,并没提到肴馔的名称。等到后来宝玉挨打养伤时,要吃莲叶羹,才提到这是省亲时筵宴里的一种。它是用调好的面放在银模子里印成豆子大小的菊花、梅花、莲蓬、菱角等花样,借点新荷叶的清香,仗着好汤做的。凤姐说它是“太磨牙”的东西,可见做起来并不简单,它做出来是备具色、香、味的。这莲叶羹在大观园里的肴馔中应该是第一品。

『荷叶羹』

茄鲞

第四十一回,贾母教凤姐夹了茄鲞( xiǎng)喂刘姥姥,刘姥姥笑问“是个什么法子弄的”?凤姐告诉她:“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儿,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鲞”的意思指的是鱼干,普通只听说有鳗鲞、鳓鲞、白鲞(黄鱼干)等,这些东西是浙江沿海一带的产物,这个名词也只有南方人才使用,在北方绝少知之者。尤其把这“鲞”字转用到鱼类以外,在南方也很少,如牛肉鲞、猪肉鲞,它指的是片状物,今天已经唤作“肉脯”了。至于命之于植物菜蔬,则有“笋鲞”之称,但大多数人也称之为“笋脯”,此外则只有《红楼梦》中的“茄鲞”了。这菜是极为别致的,尽管凤姐说“这也不难”,实际上它和宝钗所说的药丸“冷香丸”一样难以想象的做出来。

『茄鲞』

椒油莼虀酱和鸡髓笋

第七十五回载每天各房孝敬贾母的特菜,这天王夫人送来的素菜,名为“椒油莼虀(jī)酱”,贾政送来的是“鸡髓笋”。这两个菜名也都是很新奇的。莼菜是一种极嫩的水生类萍植物,在南方多以之做羹,其味以清香为尚,曾是引起人们和鲈鱼一起向往的佳肴;“虀”字应是碎为小块的意思。不知如何把莼菜碎为小块更调以椒油做成酱?这样菜应该是贾府的名肴。鸡是平常之物,但骨髓却非易取,以之与笋同烹,这就极为别致。

『鲜菇笋丁焖鸡』

牛乳蒸羊羔

这是为贾母而做的特菜。第四十九回,宝玉、探春到贾母处,“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到摆上饭来,头一样菜是牛乳蒸羊羔。贾母就说:‘这是我们有年纪人的药,没见天日的东西,可惜你们小孩子吃不得’”。大概老年血气已衰,需要大补,小孩子们却受不了这样的滋补,所以吃不得。过去“八珍”中有豹胎一品,可见“没见天日的东西”一向是被人们重视的。

『蒸鲜奶』

酒酿清蒸鸭子

见《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清蒸鸭子本是常见之品,今偏以“酒酿”蒸之,说明贾府的烹调极为考究。因为鸭有异臭,虽极轻,以酒酿除之,颇与用糟有同样的效果。

『酒酿清蒸鸭子』

野鸡瓜子

见《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第四十一回,凤姐话里已经提到“鸡瓜子”,“瓜子”是指脔为小丁的鸡胸肉而和以酱瓜同炒者,过去北方人家喜欢用以下饭,在下饭菜中是一种贵品。“野鸡瓜子”之上当冠以“炒”字,这里是因为口语而省去。

烧野鸡

第二十回,凤姐拉李嬷嬷:“……我屋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跟了我喝酒去罢。”这是一味地道北京风味菜,也是时令菜的上品。

『酱油鸡』

火腿炖肘子

第十六回,凤姐问平儿:“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过去北方人很少以火腿入菜,这说明《红楼梦》中的烹饪多是南方体系的。“火腿炖肘子”也称“金银肘子”,记得有一故事说,某家做这菜,异香弥漫,隔壁寺庙罗汉嗅之都口角流涎,于是越墙而来。所以也叫“罗汉跳墙”,其美处在越烂越好。

『炖肘子』

胭脂鹅脯

第八回,薛姨妈招待宝玉吃酒,宝玉夸赞珍大嫂子的好鹅掌,薛姨妈于是赶紧拿出自己糟的来给宝玉吃,可见鹅肉制品是当时一宗常备之品。“胭脂鹅脯”设非糟鹅即腌鹅,这不用什么烹调技术,名称却颇诱人。

『胭脂鸭脯』

虾丸鸡皮汤

见第六十二回。第八回里,宝玉在薛姨妈处多吃了几杯酒,薛姨妈曾为他“作了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几碗”。薛姨妈做了这汤,主要是为他醒酒的。“酸笋”为南方产物,记得过去曾在广西吃过,并无任何特殊风味,却未曾以鸡皮做汤试之。这是贾府的鸡皮汤,它不是配以酸笋,而是媵以“虾丸”,这就和薛家的鸡皮汤不一样了。

『虾丸汤』

火腿白菜汤

见第八十七回。这种汤是南方人家比较普通的一种汤,不过《红楼梦》中说是加了一点儿虾米儿,还配了青笋紫菜,这就未免异样了,难怪俞平伯指摘为续书的劣笔呢。

『白菜汤』

油炸各色小面果子

这些都是点心类的食品,从它们的名称来看一定是很精致的。除“奶油松瓤卷酥”一品见第六十二回外,其余四品具见第四十一回。

“藕粉桂花糖糕”应该颇类今日广东点心之粉果,“松瓤鹅油卷”与“奶油松瓤卷酥”大概是近似的东西,不过一种为鹅油所制,一种则奶油所制,第四十一回上说明“松瓤鹅油卷”是一种蒸食,可见与普通花卷还是相近的。“螃蟹小饺”南方比较常见,书上说是炸的,则尚未闻。至于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子,这是北方一向的习食,一般称之为“小杂什”,在糕点店中与蜜供、萨其马同为日常经售之品,不过今天北京糕点店中已少有。这里可贵的是它是新炸的。因其可以储存,所以后日刘姥姥回去,会给她带一些。

『藕粉桂花糖糕』

『松瓤鸡油卷』

『椰丝牛奶小方糕』

『红豆椰汁糕』

《红楼梦》里写到肴馔的花样并不多,大都是从叙事中夹写出来,今天看来,不论它是确有其物,还是曹雪芹设意创造,总之都可以看出讲究烹调技术的背景。如果海内名厨注意及此,把《红楼梦》中的肴馔给以考证落实,使其复见于今日,那将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事。

本文节选自周绍良《细说红楼》

后记:图片是从网上找到,可能与《红楼梦》中肴馔不符,但笔者已经尽力了。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去下厨房网站逛逛,很多图片都是从他家搜的,里面还有制作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