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湖心亭看雪)

本文目录一览:

湖心亭,与谁看雪?时隔多年才读懂张岱的孤独

西湖很美。

春季能唱“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夏季可品“荷花夜开风露香”,秋季可叹“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冬季呢?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全文仅159字,却将山水自然与人文生活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原文如下: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篇文章是在初中学的,正是十几岁中二的年纪,背诵过后觉得这文章写得颇有意境。

安静的雪夜,独行的小舟,亭中的偶遇,恍惚如梦般......怎么说呢?超脱世俗的雅致,甚至觉得这样的场景是浪漫的。

当时,年少,并不懂得知音,也不懂孤独。只是按考试要求背会了课文,也背着”张岱,明末清初人“。

多年后历史课上,恍惚中,老师道”崇祯五年,其实也是清天聪六年......“

问了老师,才知道,这篇《湖心亭看雪》是《陶庵梦忆》中的一篇,成书于公元1644年之后。

那时候,明已亡。

张岱出生于公元1597年,那是明朝万历二十五年。

如果按当时的标准来看,万历皇帝(明神宗)是聪明而敏锐的——他博览群书,博文广识。

万历皇帝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不过,从公元1585年之后,谏官们开始批评他怠惰及私生活问题。公元1589年开始他减少了公开露面,以至于后来无限期暂停了早朝。

封建帝制时代,皇帝是最后”拍板“定夺事项决定的那个人。不管是官员任免还是赋税征收,都需要皇帝的确认。然而,皇帝长期不予答复导致的局面必然不是什么好现象。以至于,他的统治后期,已经不再补京师和省的许多重要职位空缺,高级官员的辞呈和擅离职位也不再过问。

比如,1603年都察院13道监察御史中有9道长期空缺;1604年国内空缺的知府职位数众多,在南京和北京有近半数尚书和左、右侍郎职位没有补缺。当然,太监机构中的许多空缺职位也没补人,尤其像司礼监这样的位置——这个位置的补缺需要外廷或者大学士们的共同认可。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没有补缺。那些直接从事税收和开创新财源的太监(矿税使)和外廷的官僚行政机构的部门还是满员,甚至扩大规模——这也使得皇帝被批评爱财和贪婪。因为这些收入很大一部分并不会由政府统一调度,而是归皇帝个人。

有些关于实际问题的建议被留在宫中没有答复,实际上这样的建议已经是被皇帝否决了。然而,其他的事务继续进行——高级政府职位没有补缺时,副职和职位较低的官僚照常处理工作。

官僚机构依靠它的成员忠诚和信念在维持着发挥作用,需要救济的百姓依然得到了安抚,国内的叛乱也在被制服,边境游牧部落的入侵也处理了。只不过,当这些事情并不能“皇帝”本人用一种极其仪式感的行为完成之时,皇帝的权威与政府的公信力依然是个问题。

如果是普通百姓或者并不太会关注皇帝的动态,只管求老天保佑风调雨顺粮食够吃。

但是,像张岱这样的出身于官宦世家的人,遇到这样的皇帝也是件令人气馁和担忧的事情——张岱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累世显宦之家,书香门第,家学渊源。

张岱的高祖张天复,是嘉靖廿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副使,甘肃行太仆卿。曾祖张元忭,隆庆五年(1571年)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左谕德。祖父张汝霖,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广西参议。父张耀芳,副榜出身,为鲁藩右长史。

这样的家庭是在意皇帝的,这样的家庭也是在意民计苍生的。

张岱就是出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生活了二十多年。从耳闻到眼见,看着政府继续衰弱,这样的过程是逐渐的,却也是持续不断的——宛如钝刀子磨着绳索,更令人揪心。

万历皇帝于公元1620年8月18日去世。

在他去世不久前,努尔哈赤带着他的军队在辽东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而在当时,并没有人会想到,明会亡于清!

在争吵中,太子朱常洛(明光宗)登基——他被视为王朝从头开始的机会。

他确实没有令人失望,在正式即位前14天,也就是8月19日从内库中拿出白银100万以供边防之用,8月21日,他从皇室的积蓄中又拿出来100万两用于辽东。同时,取消了矿税和商税,并且召回了万历皇帝安派到各地督税的太监们(矿税使)。

朱常洛正式登基是在1620年8月28日,新皇帝选择了“泰昌”一词作他的年号。

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希望,如同这个年号一样,它让人想到了繁华与稳定。

新皇帝在登基之后办事效率确实比他的父亲更高效。他恢复了许多人的官职,这些人有的是被他父亲革职的,有的是因对政府事务处理不满而辞职的。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9月6日,皇帝得了重病。最初还是能在床上继续做一些工作,到了9月17日之后,他衰弱了下去,9月25日他服用了据说有奇效的两粒红丸,第二天(9月26日)黎明死去。一直到现在,这都是历史谜案。

一位带给人希望的皇帝陨落是件很令人悲伤的事情。

在悲伤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夺权已经开始了。换句话来说,大明王朝的最重要的变化只用了几个时辰便改写了。

1620年10月1日,新的皇帝诞生——朱由校(明熹宗)成了明朝的第15个皇帝。

从1621年1月22日起,新皇帝的年号改为了“天启”。

天启这个词出自《左传》,意思是“天开辟”。

这依然是令人觉得充满希望的一个新皇帝,以那个时代的要求来看,他年轻又有情义。因而,人们同样对他寄予厚望。

如果身边有天启皇帝这样品质的人成为朋友,是件幸事。

天启皇帝心灵手巧、很仁义、不贪恋权力,能全身心信任他人。但是,这样的人成为皇帝,并不一定适合的,尤其是他忙着做精美的木工而将信任目光锁定魏忠贤的时候。除了为后世增加了更多的素材养活一批创作者之外,很难让人对他的管理统治能力有正面的评价。因而,在明朝统治者中,天启皇帝的名声是最坏的。

初中学历史的时候,讲述这段历史的文字加上排版和配图也只是一页纸。轻轻一翻带过的一张纸,提炼两三个考点,还是选择或者填空题。

对于那个时代的经历者张岱来说,后世漫不经心的一翻,却是他壮志无法酬的青年时光。

从1620年到1627年,二十三岁到三十岁。

这七年的时间里,张岱看着大明王朝起义不断、边境不稳、经济萧条、官员贪污、海盗横行、太监专权、朝纲混乱。

1627年9月30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皇位由他的兄弟朱由检继承。

朱由检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他成长过程中受到好几个皇妃的照顾。在当时政治形势和皇宫中高死亡率的背景下,他能在自己兄弟当了七年皇帝的时间里活下来,本身就算一个奇迹了。

1627年10月2日,明朝第16位皇帝正式承继大统,年号崇祯。

崇祯皇帝继位不久后,便大力清除阉党,铲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他平反冤狱,对魏忠贤弄权时被杀害或者处死的人的家属,公开表示关切。许多人作为烈士受到赠恤,他们的遗族受到馈赠并得荫官职。同时,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许多官员和儒士都为此感到欣慰,甚至于已经把崇祯皇帝当成进行深远改革和复兴明朝的机会。

这种乐观主义在崇祯皇帝统治最初是完全合理的。

事实上,崇祯皇帝确实是比许多年来任何一个皇帝都认真负责的统治者。然而,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心想要干好的念头不能弥补他的缺乏经验、多疑和刚愎自用——这些性格特点也导致了后面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将自己吊死之时,造反的军队已经在京郊——49天前,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国号顺。

当李自成得知崇祯皇帝已死的消息,他的悲伤应该是真的。至少,他意识到自己担了篡位者的骂名,这从历史上的经验来说,名声不会太好,而且也很容易再次推翻。

1644年6月5日的早晨,多尔衮的前锋到达京师的郊区,当天下午,多尔衮住进了紫禁城。在近30年后的公开战争后,满族人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这是另外一段历史,留着以后再讲。

1644年夏天,造反军在山西、北直隶和山东起兵,导致了当时南北交通遭到了严重破坏。因而,黄河以南的明朝统治范围陷入了混乱,也被各种谣言所裹挟。

当时负责邮传和运输线上的在职人员大多数放弃了职守,在这样拖拉与缺乏指挥的状态下,攻陷北京21天后,南京都没弄清楚事态到了什么程度。一直到又过了20多天后,崇祯皇帝死亡的可靠消息才到达南京。

当这些消息传来的时候,不仅是南京和北直隶官场震动,像张岱这样的社会贤达也一时无所适从。

崇祯皇帝的死令南方的社会动荡也更加严重,城市、佃户和奴仆反抗主人、工场和矿厂工人开始罢工、土匪更加猖狂、各式各样的地方武装造反频发。

地方失去控制和整个社会缺乏有指导的、协调的军事化情况下,像张岱这样的普通文人,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1645年5月30日,清军主力开始集结在长江北岸仪真至瓜州之间。对岸,在大运河入长江处,是大量明朝军队保卫府城镇江和那里的运输站。6月1日夜,清军开始渡江,次日,镇江陷落。6月7日和8日,清军到达南京城外,并且在主要城门扎营。当时清军统帅多铎接受了南京明朝政府的投降,于当月16日从南门进城。7月6日,博洛率另外一支清军出现在杭州城下,杭州军民也只能屈服投降了。

当年7月,颁布法令,要求江南所有不是僧道的成年男子都要采用满族发式和改穿满族服装,以显示他们的忠诚。

满族发式常看连续剧的都比较熟悉,不过真实的发型比连续剧中要求剃去的头发范围多。更何况,头发事小,失节是大。

于是,因为这条命令,反而使用原来吵作一团的社会各界团结起来,反清成为了共同事业。这种抵抗在四个地区最为坚决,一是苏松区商业化较发达地区;二是苏州西边和东南边的太湖和柳湖地区;三是南京西南宁国与休宁之间的山区通道;四是江西东北部,这里住有许多明宗室成员。

8月,清廷废除了明朝的行政体制,改南京为江宁,从此它仅是江南的省城。原南京的官僚机构进行了缩减和改组,声名狼藉但是能力卓越的洪承畴任总督军务,掌管地方上的一切行政事宜。

这一年,张岱四十八岁,国已破,山河碎,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不能指责张岱这样的文人此刻“无所做为”,没有政治话语权的文人,在这样的乱世中......他能做什么呢?

什么也不能做,还是能说说话的吧?至少发几句牢骚,或者骂骂街?

尽管成年人都明白,公开骂街还是小范围里吐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不过能说几句,至少心里会好受一些。

张岱终于开了口“崇祯五年十二月”......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黄河决口,灾民造反;李自成攻陷修武县,杀知县刘凤翔;奉命抵抗满族人的军队兵变,登州失陷......

太多的灾难是在那一年发生的,西湖一片萧条气象,又何尝不是大明之沉寂?

但是,都过去了。 这些灾难都过去了,一切落地,结果如此。

张岱还能说点什么呢?

说说万历皇帝虽然避朝却不加赋税,百姓日子也能过得下去?说说泰昌皇帝年纪轻轻太可惜?说说天启皇帝那么信任旁人无非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又或者是说说崇祯皇帝的固执与血性?指责清廷的残暴?抵制剃头易服?鼓动反清复明?

张岱又能跟谁去说呢?

是和他一样曾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的官二代?是避兵入山,仅携带数箧书籍而行的文人?是被满清从官僚机构中缩减的官员?是被收买人心成功的那些被编入清军的勋臣和武将?还是那些依然对复国报有期望的明宗室?又或者是那些民间的军事专家?尚武的僧人?或者是秘密帮会成员?

唉!算了吧!

懂的人,自然明白。

就像那雪夜中,湖心亭的偶遇,“强饮三大白而别”,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雪落无声,“痴人”也是知音。

公元1680年,张岱去世。乾隆四十年(1794年)《陶庵梦忆》才初版行世。

那湖那亭那雪,还在,那国那家那人,已不在。

探究《湖心亭看雪》的言内及言外之意

在明清的小品文中,我最爱是《湖心亭看雪》,一百六十字左右,既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西湖雪景图,又刻画出了“我”的全部心思,情与景相映成趣,笔触洗练。传统的评论都是说此文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云云。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先看作者的基本情况。

张岱,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

了解了作者的这些背景,我们就好知道文章的微言大义。文章题目用“看雪”而不是“赏雪”就表明了作者的情感取向,按理这么雅致的事情,一个“看”字如何能够担当?而本文却恰恰使用“看”字,表明作者根本无心领略雪景之美,而是想在残酷的环境中找寻光复故国的机会。

文章起头写“崇祯五年十二月”,这个时间不可当真,宗子为文大多标明朝纪年,言外之意以示不忘故国。继之交代雪之大,人鸟声寂,此既是实写雪后之景,也是传神的描绘出了当时环境的萧杀之象,柳子厚在描述大雪封山后的情景用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山人踪灭”,此从视觉观之,天冷,躲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不愿意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性,很直观,也很合乎常情。然而宗子在此却是从听觉入手,乍一想也觉合情合理,然而细思极恐,真的是天寒地冻到人和鸟一声叹息都不愿发出吗?我想更多的是残酷的天气致使人们甚至连动物们都不敢或者不能出声,只好噤口吧。这一点在下文也得到了佐证,因为尚能在湖中行舟,这也说明湖中尚未结冰,说明温度也不是真的很低,至少还不至于冻得发不出声来,所以此处无声,确实因为这萧杀的气象所致。

这无声的世界已经够让人惊悚了,然而“我”却要在更定之后去湖心亭看雪,这就犹如午夜在废弃的住宅区的大房子中看鬼片一般,这样写难道真的只是字面上看到的那样——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我想定是另有用意,不论气氛如何冷森,“我”大义凛然,并且做好了面对更加残酷环境的准备,后面“毳衣炉火”,既是反衬环境之凛冽,也是同“拏一小舟”一样,呼应前一句,以明做好了一切心理和物理上的准备。“独往”两字再次呼应前文人鸟俱寂,也是交代出了作者的无奈,在萧杀的环境下以及一些功名利禄的诱惑下,像自己这样不忘故国、以身报国的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

所以紧接着的八句作者如实描写了现状,连云、山、水这些最没有感彩偏向的也与雪同白,而与之相比,连长堤、湖心亭都是微不足道,至于自己显得是一芥微粒。这既是实写,也是一个反衬手法,反衬什么,就是用敌人之强大自己之渺小,来反衬“我”对故国的热爱、对信念的执著。

到了亭上,却有人已先至,且见“我”的到来大喜,视角突然之间切换到了对方,前面交代了那么多的信息好像都是为了这个时刻的到来准备的,以文学的角度观之,此乃妙笔(这一点另文分析),但是对于我们探究文章言外之意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且看两人见我大喜,喜什么,因为我的出现出乎他们的意料“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些都应当是“我”的感受,也应当是我说的话,为什么他们做起来说起来那么自然?

这还不算奇怪,更加奇怪的是他们拉我同饮了三大白,按理说萍水相逢,既然雅趣相投,就算他两人先到算作半个主人,当邀我同酌漫谈可矣,为何要用这么粗暴的一个字“拉”,且强饮三大白?一个“拉”字生动刻画出了两人急切、挣扎的心情,一个“强”字生动的描述出了彼此悲壮的情状,明知无力回天,然而为了家国就是心有不甘。

按理,看雪至此已完,可写回转家去的情景,但是“我”却节外生枝的问了对方姓氏,对方答曰金陵人氏,客此。金陵不是姓氏,而是地名,那是对方答非所问呢还是作者记录有误呢?显然都不是,因为金陵是大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对方说金陵人氏这个信息就足矣,当时的环境也不允许明说,作者怕大家不明白,还特意加了两个字“客此”。以作者惜墨如金的笔法,这两个字完全没必要出现,因为此地是西湖,文章开头已明,而金陵人到此只能是客居,何必赘言?此处特别强调“客此”另有深意,且看亭中相逢之后金陵人哪有半点客人的做法,完全是主人做派,所以特别强调“客此”亦即表明矢志定要北还,光复故国,重建家园。

按理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而我怀着独往的心情而往湖心亭赏雪,不期遇雅趣相投的人,应当是人生一大幸事,当秉烛夜谈,而我却强饮三大白之后匆匆而别,乍一看于情于理不通。但细思之也只能如此,还是舟子评价的好,一个“痴”字最为恰当,几多无奈,几多悲壮。

这是历朝历代遗老遗少们最为纠结的情怀,通过大雪极寒这一形象来比喻新朝统治残暴、恐怖,用我和金陵人的看雪来表明心迹及意志。中国历来的真正文人都是擅长微言大义的,所以我们在读文章时要透过文字、穿透纸背看清隐藏在其后故事真相。所谓的雅俗共赏,就是一篇文章能够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获得不同层次的信息,让浅读者觉得有趣、让深读者觉得有益,《湖心亭看雪》做到了这一点。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明代: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余拏 一作:余挐)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注释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俱:都。

绝:消失。

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拏:通“桡”,撑(船)。

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惟:只有。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而已:罢了。

毡:毛毯。

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拉:邀请。

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及:等到。

舟子:船夫。

喃喃:低声嘟哝。

莫:不要。

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更:还。

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

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

一词多义

是: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

大: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

通假字

挐:通“桡”,撑(船)、划

主题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主旨

  文章是张岱(dài)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还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赏雪的惊喜,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全文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形神兼备地写出了赏雪人的情态,将赏雪人融入了这迷人的雪景之中的痴迷之状描绘的生动逼真。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更是用了白描手法。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怀念之情。读来觉得这简直不是文章,而纯粹是孤独者与孤独者的感通,孤独者与天地的感通,因为作者把很多会于心的东西流于言外,用旷达和幽静共同酿制了一种近乎纯美的意境。

赏析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初更时分,晚上八点左右,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