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乡下的句子唯美(描写乡下的句子)

描写乡下的句子唯美(描写乡下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散文Ⅰ夜色下的小城

文/张福献 图片/来自网络

小城名叫成武,取文成武就之意,是成武县的县城。她辖有两个区,东为永昌区,西为文亭区。小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她曾是郜国的国都,又是相马师伯乐的家乡,还是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的创始人,总理周自齐的故乡。

小城风景如画,东有温柔恬静的周自齐公园,西有波光粼粼的文亭湖。城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政府、学校、医院、超市、广场等一应俱齐,城东还有一家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达驰变压器厂。小城景色优美,我却独爱这小城的夜色。

一夜春风吹绿了小城,夜色下,小城繁花似锦,街巷庭院,氤氲着花的香气。霓虹灯下,虽辨不清鲜花的五颜六色,但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沁人心脾的花香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路灯下走来了一支队伍,打着红色的旗帜,旗帜在风中“呼啦啦”地飘扬飞舞,他们随身携带的喇叭里,正在播放着进行曲,队伍在急行中。队伍中,老少兼有,胖瘦俱全,高矮不一,参差不齐,这是小城的人在健步走。近几年,小城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他们注意了养生保健,晚饭后,人们就聚在一起,健步行走在街道上,锻炼身体。

伯乐广场上,一群老人正在跳广场舞,他们步伐稳健,动作整齐划一,音乐声在慷慨激昂地响起,一曲接着一曲。或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或是《信天游》,或是《青藏高原》,或是《黄土高坡》,一曲《一剪梅》,把广场舞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人们唱着,跳着,胖胖的脸庞上沁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曲声悠扬,连乍暖还寒的空气也变得暖和起来。广场上空飘过了一阵小鸟的啼声,是布谷!布谷声声,歌唱着盛世华年,歌唱着夜色下的小城。小城里,一片灯火辉煌,万家团圆的景象。

一场夜雨不期而至。雨水绵绵密密,如牛毛,似针尖,无声无息地洒在城中小巷的青石板路上。淡色的路灯下,一对恋人,挤在花伞下,相依相偎,牵手向前。爱,在这绵密的雨水中奔腾不息,伞外一个世界,伞下是另一个世界。

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忙碌了一天的炎炎烈日,坠落在了城西的文亭湖里。黄昏后,街上渐渐地热闹了起来,有推着轮椅的老夫老妻,也有骑车的中年人,但更多的是年轻的夫妇,他们手牵着欢呼雀跃的小儿,彳亍在川流不息的街市上,手里拿着一串冰糖葫芦,尽情地享受着天伦之乐。娇妻幼子,事业有成,这是小城人的目标和追求,小城人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奋斗着。浓浓的夜色掩盖了人们的疲乏困倦,给小城的人带来了祥和安乐。人们在夜色中放松着劳碌了一天的身体,养足精神,去迎接明日东升的朝阳,开始新一天的征程。

街边的夜市里,挤满了吃饭喝酒的人群,一张小方桌,四只矮板凳,围坐着一家人。天气太热了,主妇们不愿意闷在厨房里,汗流浃背地生火做饭,一家人手中挥舞着团团的扇子,慢悠悠地在街上踱着步子,寻找着合适的餐厅饭馆。夜市上,弥漫着烧烤的气味,木炭在焚烧,炊烟在小城上空冉冉升起,年轻的老板乐呵呵地给烤肉串洒上了一层孜然粉。这孜然的香气是如此的熟悉,如此的亲切,让我忍不住回味起中学时,我携二三好友,在街边吃羊肉串的感觉。

一层秋雨一层凉,虽在中秋,夜色下的小城却有了几丝寒意。二八月,乱穿衣,我脱下白日的夏装,换上了厚厚的秋衣,去街头徜徉。

月亮飞起来了,飞到了树梢上,圆圆的,如同脸盆一样,斜斜地,悬在半空中,把皎洁的月光洒遍全城。天空中,几颗明亮的星星眨巴着昏昏欲睡的眼睛,懒洋洋地窥视着秋夜里的小城。

街头弥漫着桂树的香气,这浓浓的桂花香味,是从谁家飘出来的?在这中秋的晚上,一家人团聚在桂花树下,品尝着香甜的月饼,享受着甘冽的酒香,欣赏着团圆的月亮,仰望着迷人的星光,这风光该是多么的旖旎?多么的美丽?

寒冷的北风追逐着四处躲藏的秋姑娘,占据了小城的大街小巷,黄昏早早地赶来了,小城里洇染着清冷的夜色。弯弯的月牙挂在树梢上,凄清的月光照耀着瘦骨嶙峋的白杨。月色下,杨柳和槐树露出了瘦瘦的脊梁,街边的老梧桐树上,写满了遍体的沧桑。

一场大雪,悄然而至。雪花纷纷扬扬,飘洒在大街小巷里;北风呼啸着,树木呻吟着,在风中打着哆嗦;北风卷起了空中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吹拂着行人的脸庞和乌黑的长发。行人迷糊了双眼,瘦瘦的脸上有了些肿胀的感觉,她裹紧了臃肿的棉装。

小城披上了厚厚的白色大氅,白雪反射着街旁的灯火,反射着路灯的微光,大地一片光明,一片灿烂。有了这皑皑的白雪,冬夜的小城就不再孤独,不再凄凉。

小城虽小,但发展极快。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短短几年光景,小城就撇下了旧时矮小的平房,代之而起的是鳞次栉比的楼台亭阁。高楼拔地而起,亭台高耸入云,是党的政策如春风化雨一般,温暖了小城的千家万户。

夜色下的小城是温柔的,如一位窈窕的少女,妩媚多情;又如一位盛年的母亲,和蔼可亲。难忘小城,尤其难忘小城的夜色,难忘夜色下的小城。

作者简介:张福献,原名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一中地理教师。用诗歌记录人生的喜怒哀乐,用文字叙述世间的善恶美丑;好读书,喜书法,要颂尽人间真情,言尽世间不平。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有作品收录于《中国乡村》、《师兴旷远》、《清泉录》中。

壹点号 张慧峰作品选集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17首诗词中的小村庄,哪一个是你的曾经,哪一个是你的向往

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

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它或是伴水而居,或是倚山而建。

白墙黛瓦是它的上衣,小桥流水是它的裙摆,袅袅炊烟是它的发髻,阡陌交通是它的血脉,蛙鸣蝉噪是它的歌喉,绿树红花是它的色彩。

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你勤劳的父亲,有你慈爱的母亲,有你童年时最好的小伙伴,有走到哪跟到哪的大黄小黑……

如今,虽然你已经长大,虽然你可能已经不在那个小村庄,但是小村庄里的花草柳木、袅袅炊烟、砖瓦人家、小溪流水、山林夜风,还是会经常的在你的梦里萦绕,那是你永远都忘却不了的美好。

今天,我们分享17首关于小村庄的诗词,看一看,哪一个村庄是你生长的地方,哪一个又是你一直的梦想。

01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于田园。

对于官场,他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厌恶;对于山村,他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向往。

他在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耕种,在房宅周边整齐的种上了榆柳桃李。

傍晚时分,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远处邻村的屋舍依稀可见,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鸡鸣和狗吠。

安适悠闲的田园生活,让他如同一直关在樊笼之中的鸟儿重新归返了林山。

小山村,既有最美丽的诗,也有最美丽的远方。

02

江村

杜甫 〔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公元760年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

在安史之乱带来的乱世之苦中,他的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炎炎的夏日,草堂前,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叮叮咚咚的流淌着。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成双成对,相伴相随。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缝衣服的针,准备做成鱼钩去河里钓鱼。

几分清淡,几分恬静,仿佛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美好。

03

村夜

白居易 〔唐代〕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公元814年,白居易因母亲逝去,回到渭南下邽丁忧。

脱离了尔虞我诈的官场,远离了劳形费神的案牍,农村淳朴的生活倒使他有几分安然。

夏秋之交的傍晚,吃过晚饭,他走出门去散步。

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他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山村的秋夜,如歌亦如画。

愿成为曲中人,静享曲中的一切悦耳。

愿成为画中人,独赏画中的一切艳丽。.

04

春村

白居易 〔唐代〕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渭南的秋夜,是“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

渭南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的早晨,绿油油的桑田,戴胜鸟在桑林里咕咕的唱着歌,

上午,趁着天气晴好,农夫们舂着去年的谷子,蚕妇们织着丝衣。

午后的暖风里,牛儿马儿们懒洋洋的吃着草,不知不觉渐渐走远。

鸡和猪似乎也很珍惜春日的每一刻,它们都舍不得回笼。

黄昏时分,林下的路上,传来了牧童呼唤牛羊的笛子声。

小乡村的美丽和安宁,宛如是一帧一帧水彩画拼凑起来的动画,美得是那样纯粹,那样明媚,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05

雨过山村

王建 〔唐代〕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山村的晴天,有蓝天白云,有晴空碧日,有暖风阵阵。

山村的雨天,则是风吹雨洗的水墨画。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

雨将空气清洗得格外干净,远远处,姑嫂们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笑声渐渐远去,雨却丝毫没有减小的趋势,中庭里的栀子花,在雨水的清洗下,格外的洁白。

雨雾缭绕、静谧安详的小乡村,是大自然最宝贵的恩赐,它足以让你忘了所有的烦恼。

0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从20岁开始就隐居在襄阳的鹿门山中。

这里林木茂密、云山雾海,宛若仙境。

一个秋天,他收到老友的邀请,去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他们还约定,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若是累了尘世的纷扰,想寻一处安静之所,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那山村绝对是你不二的选择。

07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年的清明节,池州刺史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细雨纷纷飘洒,他看到路上羁旅的行人们,个个落魄断魂。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怎么办呢?解决这一片春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二两小酒。

他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

他需要赶紧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于是,他向行走在路上的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店,牧童淡淡一笑,手指向遥远的那个小山村。

那里,杏花正沐浴这春雨,飘飘洒洒。

这一遥指,这一场雨,便下了千年,这一个清明节,也成了最诗意的清明。

08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公元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

春日里的一个傍晚,他考察民情回途,暖风吹着他的衣巾簌簌作响,有几多枣花随着风飘落。

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本来就有春困,何况中午还喝了点小酒,他一路上都昏昏欲睡。

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对于我们每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来说,乡情是一种土生土长在骨子里的情怀。即便时光再怅惘,也隔不断思乡的情;即便流云再汹涌,也遮不断那心灵的归途。

09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少年时,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也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一个暖春,闭门苦读的秦观,也经受不住大好春光的诱惑,他乘兴游览了附近的一座村庄。

这里绿树环绕,春水满塘。他沐浴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在村庄的小道上来回漫步。不知是谁家的小院,关不住满园的春色,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一朵朵盈盈竞相怒放。

他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乘着游兴,他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最美丽的风景,不在城市的公园里,不在电视手机里,而在乡村里。

10

村居

张舜民 〔宋代〕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在宋代诗人张舜民的眼里,小山村远近皆为画。

山村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

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

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

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久居城市的人,都有一个乡村梦。

那是彻底的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山村那真正属于自己的平静之中,听鸟语,闻花香,牧老牛,看夕阳,日子一天一天,安静又漫长。

11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公元1194年,辛弃疾由于受到朝廷的诽谤,再次被罢免。

于是他来到江西上饶带湖,高处建舍,低处辟田,像陶渊明一样,一家人过起了投闲置散的隐居生活。

盛夏的带湖,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蝉声阵阵,却并不觉得噪耳。

他午睡初醒,似乎还听得到隔壁的翁媪吴侬软语窃窃私语。

他走出门去,外面虽然是炎炎的烈日,但绿意盎然,微风从水面拂过,带来凉爽的水气,反而不觉得燥热。

他看到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闲适朴实的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是多少辗转于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里的无根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若得浮生半日闲,最好的释然莫过于农村,天高云淡风轻,山青水秀鸟鸣。

12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公元1167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浙江山阴的老家。

又是初春时节,应友人之约,陆游动身前往山西村。这个地方怎么走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村子有点不好找,一路过来,看着重叠起伏的山峦和宛转曲折的水流,一度以为前方无路可走,可是没想到,在柳暗花明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处村庄,可以说是既惊喜又意外。

来到村子里之后,先是一顿热气腾腾的农家宴。宴席上有什么呢?“足鸡豚”这三个字足以说明宴席的丰盛。鸡肉猪肉管够,当然还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酒。

主人说了:您不要嫌弃我们自家在腊月里酿造的酒浑浊,不够醇厚,这可是我们农家人的最爱。

随着春社的临近,穿着简朴的人们也已经开始吹箫打鼓进行演练,淳朴的古风在这个地方仍然存留了下来。

眼前的这一切,让闲居的陆游不禁感慨,以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游,我一定还会拄着拐杖来轻敲你的家门。

小村庄总是能在不经意中给与你最真诚的温暖,最朴实的惊喜,或是一朵花开,或是一声鸟啼,或是因为父母晚回家,隔壁邻居留你吃的一顿晚饭。

13

乡村四月

翁卷 〔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江南水乡,早已经是“绿遍山原”,而稻田里的一汪清水,更是布满山川,此所谓“白满川”。

春日里到处飞翔的子规鸟,鸣叫声阵阵,春雨如烟。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农户们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忙着插秧了。

和王建《雨里山村》所描写的一样,作为文人的翁卷的归隐,与平常农户不同,多了些时间来驻足兴叹。

农忙时节的偶然停留,几句轻灵的诗句便跃入心中,后人每每读起,心中向往便生。

14

村晚

雷震 〔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几乎每个乡村,都有一个诗意盎然的池塘。

在白居易笔下,那里有撑着小艇偷采白莲回家的小娃。

在王昌龄笔下,那里有唱着歌儿采摘莲蓬的农家女子。

在杨万里笔下,有一只栖息在含苞待放的荷尖上的蜻蜓。

在雷震笔下,则是衔住了落日淹没了水波的草塘。

夕阳西下,池塘的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红遍了整个天地。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无忧无虑的牧童,是诗人追忆快乐童年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寄托,是理想生活的化身。

15

天净沙·秋

白朴 〔元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孤村,似乎总让人感觉到凄冷。

比如杨广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孤独的旅人,驿留在孤独的村子,看着孤独的落日和孤独的寒鸦,听着孤独的雨声,似乎是孤独到了极点。

但白朴偏不,在他看来,太阳渐西,晚霞渐散,寒鸦数点,轻烟淡淡的孤村,才是最美的秋景图。

再孤独的地方,只要有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便是诗意栖息的家园。

16

出郊

杨慎 〔明代〕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公元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

这一谪居,便是30余年。

远离了朝堂的争斗,他可以尽情的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

春天,他约着几个好友一起去踏青。

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上下平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

忽然有几只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仿佛是春风在用一只看不见的比,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无需多言,只需几句平淡无奇的语言,便是最美的山村春景图。

你的记忆里的山村,是否也有白鹭飞过?

17

村居

高鼎 〔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

这里曾经是南宋词人辛弃疾隐居的地方,时隔百年,这里依然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宁静的早春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他们的欢声笑语,让宁静的小山村,也随着春天的到来,格外的热闹起来。

今天,我们分享了17首小山村的诗词,

这里面,有没有你曾经居住过的山村?

有没有你一直向往着的山村?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都有一个田园的梦,

在这个梦里,

静静的安放自己或失意或躁动的灵魂。

春光正好,

微风不燥,

何不约上家人好友,

一起去寻找那梦里的小山村……

守望乡村,留住那份质朴与美好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农村,一个充满诗意与乡愁的地方。在这里,既有忙碌的劳作,也有恬静的时光。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将通过讲述农村的真实故事,让我们一同守望乡村,留住那份质朴与美好。

一、繁忙的田园生活

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农民们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广袤的田野里,一片片金黄的稻谷、绿油油的蔬菜生机盎然。农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努力,换来丰收的喜悦。

二、乡村的变化

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道路硬化、水电齐全,许多农村还配备了健身设施和公共休闲场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医疗资源也在不断优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三、乡村文化传承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文化传承依然得到了重视。传统的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前来参与。

四、留守儿童与老人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人。他们成为了农村发展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纷纷伸出援手,通过改善教育条件、提供养老服务等方式,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帮助。

五、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切实贯彻。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绿色、有机肥料。许多农村开始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农村,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守望乡村,留住那份质朴与美好,共同书写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