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始得西山宴游记有比喻和借代吗(始得西山宴游记运用比喻句子)

始得西山宴游记有比喻和借代吗(始得西山宴游记运用比喻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始得西山宴游记有趣讲解?

线上语文强化训练自测题(三):答案部分

线上语文强化训练测试卷(三)

答 案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渣滓(zǐ) 嫉(jì)恨 泥淖(nào) 锲(qì)而不舍

B.累(léi)赘 谛(tì)听 掰(bāi)开 生吞活剥(bāo)

C.寥(liáo)廓 颤(chàn)动 拘泥(nì) 自惭形秽(huì)

D.粗犷(kuàng) 喋(xuě)血 憎(zēng)恨 众口铄(shùo)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B )

A. 谮言 炒鱿鱼 无遐顾及 坐无虚席

B. 谶语 点击率 稗官野史 恼羞成怒

C. 班斓 摇控器 信手拈来 妍媸必露(毕)

D. 敦厚 禽流感 相形见拙 不记其数

3. 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白天拼命赶路)【白天不够,晚上加上赶路】

B. 写辛弃疾的作家梁衡,真不愧为这位词人的旷世知音。(当代没人能比)

C. 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引用成例)

D.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表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① 2月5日晚10时,位于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率先( ),床位数达1500张之多。

②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 )和升华。

③ 昨天,武汉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医院床上用品质量( )结果,抽取的25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

A. 启用 提炼 检查 B. 起用 提炼 检查

C. 启用 锤炼 检测 D. 起用 锤炼 检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B )

A. 大力抗疫防病与加快发展生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可或缺。

B. 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格战一触即发。【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C. 受飓风影响,国际油价飚升,美国四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利润随着其行业收入的猛增而水涨船高。

D. 维持方舱医院运转的还有警察、环卫工人和志愿者,大家同舟共济托起了充满爱与希望的“生命方舟”!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A. 连日来,世界各大报纸关于新冠肺炎病毒波及全球的重大事件都在显要位置作了醒目的报道。【对于】

B. 任何人都不能不否认,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快速兴建,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速度,振奋了民族的飞天精神。

C. 市长在会上指出,这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我市位列最后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行动不落实造成的。【杂糅】

D. 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往往是沉重的,精神状态往往是不佳的。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明显不当的一项是( C )

A. “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B. 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妙语连珠,引人注目。

C.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D. 经过层层选拨、激烈角逐,由岳西县农业农村局推荐的红方工艺品公司方红《文创让红方工艺走向世界》项目,以89.41分的高分荣获决赛成长组三等奖。

8.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时,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拥有诚实,( );拥有充实( ) ;拥有踏实,( )。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有,不也是一种境界吗?

A. 就舍弃了虚伪 就舍弃了无聊 就舍弃了浮躁

B. 就舍弃了浮躁 就舍弃了虚伪 就舍弃了无聊

C. 就舍弃了浮躁 就舍弃了无聊 就舍弃了虚伪

D. 就舍弃了无聊 就舍弃了虚伪 就舍弃了浮躁

9.将下列5个语句填在下面文句的后面,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D )

人们都知道,一昼夜为一日。

①每段都有规定的名称

②如殷商时把昼夜分为八段,周代分为十二段

③我国很早就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计时。

④如日出时叫旦、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

⑤从名称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

A. ⑤②①③④ B. ④⑤②①③ C. ③⑤④②① D. ③②①⑤④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1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0.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拟人】

A.我想此时此刻,两位老人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

B.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C.“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D.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11.对上面《荷塘月色》这一语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

B. 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等浓淡相间、远近高低相宜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C. 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得到了一种难得的安宁,引出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D. 通过对荷塘四周景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12.下列对鲁迅《祝福》人物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A.祥林嫂是一个善良、本分、勤劳、拚命硬干却又愚昧的、被封建礼教愚弄和践踏的底层劳动妇女。

B.鲁四老爷是一个封建礼教的顽固的维护者,是迫害祥林嫂的元凶。

C.“我”是鲁四老爷的侄儿,是一个尚不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具有进步思想】

D.柳妈是一个和祥林嫂一样愚昧、迷信、低下的受压迫的劳动妇女。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C )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评价。鲁迅

B.《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C文学史上所称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贺和杜牧。【李商隐】

D.“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中的“学士”是指苏轼。

14.个人或单位将自己的要求公开提请公众注意或希望协办的一种应用文体是( C )

A.通知 B.请假条 C.启事 D.申请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表明的是何种事务性文书的重要性( C )

A.总结 B.简历 C.计划 D.说明书

散文阅读

鱼在波涛下微笑 毕淑敏   心在水中。水是什么呢?水就是关系。关系是什么呢?关系就是我们和万物之间密不可分的羁绊。它们如丝如缕百转千回,环绕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营养着我们,推动着我们。同时也制约着我们,捆绑着我们,束缚着我们,缠扰着我们。水太少了,心灵就会成为酷日下的撒哈拉。水太多了,堤坝溃塌,如同2005夏的新奥尔良,心也会淹得两眼翻白。  人生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在所有的关系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它是关系的总脐带。如果你处理不好和自我的关系,你的一生就不得安宁和幸福。你可以成功,但没有快乐。你可以有家庭,但缺乏温暖。你可以有孩子,但他难以交流。你可以姹紫嫣红宾朋满座,但却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难之交。  你会大声地埋怨这个世界,殊不知症结就在你自己身上。  你爱自己吗?如果你不爱自己,你怎么有能力去爱他人?爱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事情。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却需要一颗无畏的灵魂。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满的,爱一个不完满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  处理好了和自己的关系,你才有精力和智慧去研究你的人际关系,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果你被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就像一个五内俱空的病人,哪里还有多余的热血去濡养他人!  在水中自由地遨游,闲暇的时候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16.下列对“在所有的关系之中,你和你自己的关系最为重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因为如果和自己处理不好关系,就会扯断“脐带”,造成呼吸困难,形成人生阻碍。

B.这是由于和自己的关系决定与一切人的关系,和自己处理好了,就会心平气和,万事顺利。

C.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处理得好,就会有生命的气息,就会有一生的安宁和幸福。

D.如果与自己的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与外人失去交流,让一切变得复杂与不和谐。

17.对“爱一个不完满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谁不想完美呢?但是完美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克服自身缺点的。

B.勇敢地正视自身的缺点和弱点,是爱自己的表现,而文过饰非恰恰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C.一个人有时候是存在缺点和错误的,爱自己就要包容这些缺点和错误。

D.勇敢的人决不让自身存在缺点和错误,而是坚决摒弃这些不足。

18.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比拟命题,文中从不点题,给人若即若离之感。

B.首尾呼应,篇末点题,含蓄隽永。

C.运用象征,寓理于物,同时又借物抒情。

D.立论有据,驳论有理,有破有立。

19.“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的含义是( C )

A.一个人能只有将自己融入社会和家庭,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B.一个人只有首先滋养别人,然后才能濡养自己。

C.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良好的关系中,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

D.一个人只要不怕不完美,最终就会完美。

20.“你可以姹紫嫣红宾朋满座,但却不曾有高山流水患难之交”的“高山流水”典故来自( D )

A.周文王与姜太公 B.刘玄德与诸葛亮

C.荆轲与太子丹 D.俞伯牙与钟子期

科普文阅读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21世纪教育网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 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 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2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 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 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去掉“主要”一词文意没有改变。

B.第②段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四种常见的恐惧症。

C.第③段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什么是恐惧、恐惧的类型、恐惧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23.对第②段画线部分的主要说明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C )

A.摹状貌、举例子 B.分类别、列数字

C.举例子、作比较 D.分类别、打比方

文言文阅读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全对的一项是( D )

 ①俱耘于田间(在) ②妇女亦耕田力作(用力,名为状)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正在)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路远)【远远不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5.与“余顾而慕之”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承接】

A.来而不往非礼也 B.登高而呼

C.一抚尺而已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表承接】

26.翻译画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 C )

A.把这一家当作天下万物都顺心的样子,认为自己远远不如他们。

B.把在这一家看到的情况与万物相比,觉得别的地方是远远比不上啊。

C.认为在这一家人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感到遗憾,觉得远远不如他们。

D.认为这一家子有一切人都没有的快乐,别人家怎么比得上呢。

27.与短文所表达的题旨相接近的一文是( C )

A.《醉翁亭记》 B.《满井游记》

C.《桃花源记》 D.《始得西山宴游记》

28.下列不属于人际交往原则的一项是( C )

A.文明礼貌 B.坦诚不矫饰 C.率真不避讳 D.平等自然

29.议论文的结构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选出正确的一项( C )

A.论点、论据、论证 B.导语、主体、结语

C.引论、本论、结论 D.缘由、事项、结尾

30.对下列“居家效应”的启示解析准确的一项是( D )

一个人在家里或自己最熟悉的环境中,言谈举止表现得最为自信和从容。

A.在熟悉的环境中,最能创造自己的价值。

B.要学会适应环境,否则处处被动和尴尬。

C.环境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人要学会在不同环境中表现自己。

D.没有实力垫底,自信永远是苍白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实力,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即使在家里,那种自信和从容也是靠不住的;反之,有实力,在任何场合都能发挥得出色。】

语文高考文言文是你的短板吗?文言文断句7个方法快点学起来

文言文断句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

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的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

· 断句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代

文言文中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以下两段文字: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2.看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明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

如: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据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如: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这段文字始句为总起句,故应断为句。接着紧承始句,发“叹”,其中“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为总叹。下文分“夷以近、险以远”而至者“多、少”及其原因、结果,“有志者”“力不足”、“有志与力”而“无物”“相”者、“力足以至(而不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几种情况进行议论,最后又用“此予之所得也”作结。辨明哪些是“总”、哪些是“分”,又“分”几层,就可以大致断句了。

6.理对引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如: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又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这段文字是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的话,故应用引号。孟子的话中又引用了某种人的话“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兵也”,故应用单引号。

7.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