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冬天伤感的句子(形容冬天的景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冬天伤感的句子(形容冬天的景的句子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诗词鉴赏-冬天最美是月夜,十首月夜的诗词,欣赏冬天最美的月色

静谧的冬夜,北风带来了阵阵的寒意,山川、河流、树林......,一切都浸润在月光之下,让天地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情趣。月色如此美丽,切莫浪费冬夜美好时光,十首月夜的诗词,欣赏冬天最美的月色!

冬夜岩居

宋-白玉蟾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

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宣公桥踏月夜归

清-彭孙贻

夜寒星寥寥,霜华如大雪。

何处醉归人,踏碎满桥月。

月夜

清-厉鹗

乍霁初冬月,团团出女墙。

明收一旬雨,清酿五更霜。

入竹禽惊梦,侵莎蛰闭房。

今年馀两度,深惜此流光。

月夜赴友人赏菊分赋赠之

清-安超

日落西园晚,溪流罨画深。

金樽遥月影,黄菊淡人心。

旧雨多情话,新诗共醉吟。

灞桥风景到,踏雪再相寻。

初冬月夜过子俶

清-吴伟业

月色破林峦,贫家共一滩。

门开孤树直,影逼两人寒。

瀹茗誇阳羡,论诗到建安。

亦知谭笑久,良夜睡应难。

香山月夜

清-钱大昕

来青轩外月,迥出碧云端。

穆穆金波满,迟迟玉漏残。

疏钟诸界静,落叶万山寒。

怜尔南飞雁,栖枝尚未安。

月夜有怀

清-许传霈

银河洗出月华鲜,蟾入冬来依样圆。

不信风云俱改旧,惊看草木忽非前。

霜霏有脚空难觅,虫语无声候已捐。

翘首素娥犹普照,半临兵甲半烽烟。

采桑子-月夜

清-李佩金

低垂帘幕人声悄,睡鸭香温。

瘦影冰魂。窗外梅花月一痕。

别离滋味谁能说,斜倚银屏。

煮罢鹅笙。虬箭叮咚却二更。

踏莎行-月夜寄夫子

清-林瑛佩

静夜霜寒,金炉香辍。窗前一片梅花月。

看来总共此清光,怎生却把人离别。

才挂枝头,又过庭侧。疏帘漠漠铺烟色。

深宵何用照离愁,素娥当自愁圆缺。

十拍子-雪月夜起望江涛,慨然有作

清-易顺鼎

皓魄西生易没,长江东去难还。

多少精灵来更往,总在寒云断苇边。

一灯红不然。

两岸沙明似昼,中流浪涌如山。

谁把鱼龙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

月华都怕看。

花发沁园春-月夜布席绿萼梅花下同友人小饮

清-陈维崧

借月为花,将花做月,濛濛一树皴玉。

银碗筛春,琼箫暖夜,值得珍珠几斛。

冰肌睡足。更掩映、生绡六幅。

念月姊彻夜孤寒,梅妃自小幽独。

花影风摇簌簌。任春城夜阑,画鼓频续。

金炉烬处,珠斗斜时,月与梅花微绿。

清辉满目。拚吹灭、枝枝银烛。

夜深沈、我醉休扶,和月和花同宿。

16个成语,寥寥数字,写尽最美的冬天

冬日时节,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天地苍茫,白茫茫一片。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安静的倚在时光深处,看花开叶落,流年转换。如果有机会,我愿收藏所有跟冬有关的成语。

天寒地冻

【来源】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词: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释义】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寒冬腊月

【来源】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

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释义】指农历的十月(寒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年前最冷的三个月。

风刀霜剑

【来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吟》: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释义】指寒风和冰霜像刀剑一样刺着人的皮肤,犹如彻骨一般。

傲雪凌霜

【来源】宋·杨无咎《柳梢青》: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释义】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

玉树琼枝

【来源】唐·李煜《破阵子》词:

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释义】形容树木华美,比喻贵家子弟。

雪泥鸿爪

【来源】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释义】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冬烘先生

【来源】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

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释义】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暗香疏影

【来源】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释义】意思是扑鼻的清香,稀疏的树影,形容梅花。

驿路梅花

【来源】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

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释义】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雪虐风饕

【来源】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释义】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啼饥号寒

【来源】唐·韩愈《进学解》:

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释义】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折胶堕指

【来源】 宋·苏轼《磨衲赞》:

折胶堕指,此衲不寒,

烁石流金,此衲不热。

【释义】极言天气寒冷。

冷窗冻壁

【来源】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

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

【释义】表示非常贫寒。

枕冷衾寒

【来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

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

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释义】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冷灰爆豆

【来源】宋·黄庭坚《翠岩真禅师语录序》:

各梦同床,不妨殊调;

冷灰爆豆,聊为解嘲云耳。

【释义】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

担雪塞井

【来源】唐·顾况《行路难诗》:

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

【释义】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博国学”

编辑:杭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积累!写景常用的好词

【含苞欲放】形容花蕾即将绽放而又未绽放的样子。比喻少女的青春。

【花红柳绿】花朵鲜红,柳树翠绿。形容春天明媚宜人的景色。也形容色彩艳丽。

【春色满园】园内满是春天的气息。形容充满生机的景象。

【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和风细雨】温和的风,细细的雨。比喻做事、交谈等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而不粗暴。

【风和日丽】微风和畅,阳光明丽。

【百花争艳】各种花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也比喻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相互比美。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绚丽多彩】灿烂艳丽,色彩丰富。形容五彩缤纷,非常好看。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枝繁叶茂】树木的枝叶繁密茂盛。比喻儿孙后代很多。

【汗流浃背】流的汗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由于天热、劳累、恐惧、惭愧等而出汗很多。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少云而高,云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征兆,可

以看到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

【春华秋实】①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比喻文采、才华和品德。②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晓风残月】拂晓的凉风,天边的残月。形容清晨凄凉冷落的意境。常用来抒写离别之情。

也代指词曲或婉约派诗词的风格。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极其寒冷。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白雪皑皑】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风刀霜剑】寒风像尖刀,严霜如利剑。形容气候寒冷。常用来比喻环境的恶劣。也比喻人

情险恶。

【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的绚丽景色。

【风雨交加】风雨一齐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

【电闪雷鸣】雷雨交加。形容暴雨即将到来的气象。比喻轰轰烈

【碧空如洗】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

【满天星斗】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

【绵延不断】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

【波澜壮阔】波浪浩大汹涌。比喻声势浩大,规模宏伟。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也比喻声势浩大。

【风平浪静】形容水面没有风浪,十分平静。也比喻平安无事。

【茂林修竹】茂密高大的树林或竹林。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极其辽阔。

【纵横交错】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错杂的样子。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也比喻事业发展兴盛。途途课堂小学语文专属资料

【风光旖旎】风光:原指日光照射之下,草木被风吹动而呈现闪烁的光色,后指景色;旖旎:姿态轻柔美好。形容景色柔媚多姿。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秀丽,风景优美。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气势盛大。

【灯火辉煌】灯光光辉灿烂。形容夜晚灯光、烛火光彩耀眼的景象。

【金光闪闪】金光闪烁耀眼。

【金碧辉煌】形容色彩华丽,光彩夺目。

【光芒四射】强光向四处照射。也形容人或事物光彩照人,影响力大。

【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别样的冬天——《济南的冬天》赏析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有关济南冬天的描写寥寥无几,《济南的冬天》一文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璀璨之星。之所以在阅读这篇散文之后能让人浮想联翩,最主要的就是因为这篇散文具有的语言文字之美和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老舍先生在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济南的喜爱和痴迷,运用了大量的比拟手法,使济南的山水富有人的情感和生命,让原本美丽的济南散发出一种使人向往的温柔与人性光芒。

一、创作过程与背景

(一)饱含温柔之美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用文字展现了诗情画意的济南。济南的山美、水美人人皆知,如果只是认为济南风景秀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感受到济南特有的人文情怀。老舍先生作为一名著名文学家,书写的各类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景色描写方面,老舍先生更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也许读者不能到济南感受一下冬天的温晴,但是可以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济南特有的情怀和温暖。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美轮美奂,不管是山、是水、是阳光还是白雪都给人带来一种极其温柔的美,特别是沉浸在诗情画意中的文字使作品更具神韵。

(二)饱含故乡温情的冬天

老舍先生在山东任教期间,将山东称为第二故乡,而《济南的冬天》恰好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书写的,因为济南特有的气候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冬天只是一个特定的季节,那么不同地方在冬天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篇描写冬天的散文,主要描述了济南是个“宝地”,写了雪后的山、冬天的水,语言清新淳朴,尤其是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体验。而且老舍先生特有的北京口语特色,能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情韵,让整个阅读体验十分轻松。

(三)让人无限迷恋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作为文章的标题,直接表达了特定季节环境,展现出了济南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书写了作者对冬天这个季节的感受。文章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呼应了整篇文章。文中主要表达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如春、秀丽宁静,在赞美的同时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回味。

二、文章独特的审美视角

(一)“温晴”是济南冬天独有的气质

在文章的一开头,老舍先生就提到了自己在北平、伦敦的居住感受,又将济南的冬天细细描述。济南的冬天与众不同,“温晴”是它最大的特点。即便是在冬天,这里的气候也非常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即便是在冬天,也没有刺骨的寒冷,反而是冬景和温暖同一时间展现于眼前。这种对比手法不但体现出了济南冬天独有的气候特征,又将济南和热带相比,济南的天气虽然温晴但与热带不同,这里的气温适宜温暖,但不失冬天风采,特别宜于人居。后面的山水描述也是紧紧围绕济南特有的温晴天气展开的。

(二)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温情的冬天

文章第二段说“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紧接着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这里百般温情的山水。济南的冬天之所以给人展现出一种温柔娇媚的姿态,是因为济南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济南城四面环山,但都是一些小山,最高的也不过285米。这些小山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并没有高耸威严,反而展现的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具有童趣的姿态。济南城恰好是在四面环山的摇篮中,这样备受呵护的感觉便给人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温暖。在第二段的描述中,作者将小山比喻成了母亲,如母亲一般温柔慈祥地呵护着济南城。这种描写不仅亲切,也使得整个景象描写变得温暖、舒适、惬意,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毕竟这个世界上除了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大概只有摇篮能给人带来最舒适、温暖的感觉了。

(三)白雪似银的冬天不寒且美

第三段描写了济南城的雪,在寒冷的冬天大雪无疑增加了寒意,然而济南的雪并没有使冬天变得更加寒冷,反而把济南的温情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出来。老舍先生将语言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用一个“妙”字形容出了济南的雪景,描写的景象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随后又运用比拟的手法描写了雪景,比如他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喻成日本的看护妇,表现出了一种小巧秀丽的形态,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使人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济南雪景过后山间美妙的景色。由于是小雪,周围的山尖都变成了白色,这种洁白的银色犹如和蓝天混为一体,相映生辉。作者将济南城周围一群小山上的白色山尖比喻成一条银边,勾勒出了济南特有的冬日景象。

(四)雪中的小山如娇羞的美人

在描写山坡时,因为山坡上的雪堆积薄厚不一,有些地方雪厚一些,有些地方的雪薄一些,看上去就好像给小山穿上了一件水波纹的花衣,随着微风吹动,山间雪花散去,露出了更美的山体,犹如山的肌肤。这种惟妙惟肖的描写方法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遐想,也在文字中表达出了周围小山的美感。在描写日落时,将夕阳下散发着淡淡粉晕的雪比作娇羞的少女,使整个雪景更显娇媚和秀丽,尤其是粉色娇羞面容与夕阳呼应,更给人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在这一段描写中济南的雪与其他地方的雪不同,这里的雪展现的是一种娇柔秀气,仿佛少女一般,利用这种生动的比拟手法加上一连串动词的使用,描写出了雪后济南的美丽景象,这种秀丽妩媚的姿态,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感受到在晴日雪影的映射下济南的独特情韵。

(五)柔弱娇羞少女一般的冬水

文章的最后一段展开了对水的描写,说到了玲珑剔透的济南水景。济南自古以来就有“泉城”之称,趵突泉就是济南的名泉之一。由于这里的天气温暖适宜,泉水恒温为18度,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泉水周边仍旧水雾缭绕,给人带来一种宛若仙境的视觉体验。除了泉水,大明湖也是出了名的济南美景。所以作者也将水作为描写的一部分,展现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晴”。这里冬天的水不但不会结冰,反而会散发出一丝热气,在作者笔下济南的水不仅温柔美妙,还展现出了情感和生命。

在文中作者使用拟人的手法,将水藻、水和垂柳以一种含情脉脉的形态展现出来,仿佛每一个景象都有自己的生命,而且展现出了多愁善感的一面,即便是在冬天,这里的水仍旧散发出春意,每一处景象的描写都好像是一个柔弱娇羞的少女。就在人们对作者描写的水景意犹未尽时,作者突然转变视野,用“蓝水晶”比喻水面上的景色,凸显了秀丽温暖的济南。

三、文章独特的写作技巧与结构特点

(一)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恰当使用

整篇文章脉络十分清晰,衔接自然,处处可见。在拟人手法运用时,每一处景象的描写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给人带来一种生动贴切的感觉。比如作者将山坡上的小村庄比作水墨画,将四面环山的济南比作摇篮,将济南的冬天比作蓝水晶,这种比喻恰到好处,给人带来了一种十分个性的景色描写。而且作者将各种各样的景色和景物人格化,让每一处景色都有了生命,让人感觉冬天的济南就好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各种各样的景象又如同仙子一般。如果说济南城是一个暖和舒适安身之处,那么冬天的济南城就是一个充满绝妙景象的立体水墨画卷。即便是在冬天,济南也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还有即将到来的春意。

(二)短小句式的应用与情景交融的描写相得益彰

文章以短小句式为主,没有过多的单一景象描写,反而是用最短的句式,展现出了济南绝美的景色,这种节奏明快的描写方法也使文中景物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温和秀丽景象相符。在阅读散文的时候不仅能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绝妙美景,也能够感受作者的语言运用之美。所以情景交融是本篇散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在描写景象的同时,作者不断表达对济南雪景的赞美之情,比如开头地方作者用北平、伦敦的天气与济南天气进行对比,展现出了济南特有的“温晴”景象。这种对比式的赞美方法虽然有些刻薄,但能够体现出济南特有的气候优势。

(三)优美的文字与温情美丽的雪景相得益彰

老舍先生十分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对每一处景象的描写都十分讲究。不管是比拟手法的运用还是思想情感的表达都展现在了每一个语句当中,而且关联词运用十分妥帖,比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在这段话中“况且”两个字进一步阐述了济南冬天依旧温暖的理由,“还”增加了理由的范围,两个词起到了关联作用,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老舍先生的文风一直以一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方式展现,即便是在描写景色时,也将景色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描写方法让人容易接受,也能够快速读懂。也许冬天并不诱人,但是济南的冬天给人带来了特有的温情。老舍先生总是一种温柔平易近人的口吻描写济南冬天的景色以及对济南的感受,虽然表达了浓厚的赞美之情,但没有生硬的夸赞,反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认同感,这种风格不仅展现出了济南特有的气候特色,也表现出了作者宽厚和从容的心态与风格。

总之,老舍先生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力与济南美景相互交融,并使用比拟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又一幅美妙景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冬天的景色不再只是景色,每一处景色背后都散发着生命力,让人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