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孩子辩论的句子是什么(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孩子辩论的句子)

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孩子辩论的句子是什么(两小儿辩日写两个孩子辩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孔子和两小儿,究竟谁赢了

“两小儿辩日”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教材,因此这个故事妇孺兼知。

教材上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博学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识,所以人们必须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不过,也有人认为,列子写的这个故事,其用意是为了讽刺孔子。当两小儿和孔子争执的时候,不是两小儿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讽刺孔子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理解偏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假博学,实际上,他的知识非常浅薄,连两个小孩都不如。

不过,我觉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讽刺孔子这一点的话,他还真的没有讽刺到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并没有不懂装懂地讲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讲一番大道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曾经发生过孔子把一截恐龙的腿骨化石解释为防风氏骨头的事情。而且他解释是防风氏的骨头,大家还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再说了,孔子自己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么,列子还在这方面讽刺孔子,那就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觉得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两小儿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说成太阳的。比如夏桀,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这句话是说,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说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说他会是一个永远的君王,谁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因此,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古代发生日食是一个重要事件,与君王被遮蔽有极大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中,当发生日食的时候,丁鸿就给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发生日食,也就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臣子所夺。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列子讲的这个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是在干什么呢?是要各国的君王们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的君王们“克己复礼”,遵守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如果用太阳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们应该在自己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失常,必须是恒定的。而当两小儿来讲这太阳的时候,就发现这太阳完全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盘盂”,一会儿“沧沧凉凉”,一会儿又如“探汤”。列子说描述的,其实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王们的状态。而孔子需要解决的,正是要把太阳还原成恒定的样子。两个小孩儿拿这个话题问孔子,其实就是在问孔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孔子不能决也”。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当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这里的“知”,既可以解释为“知识”,也可以认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并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孔子和两小儿,究竟谁赢了

“两小儿辩日”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教材,因此这个故事妇孺兼知。

教材上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博学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识,所以人们必须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不过,也有人认为,列子写的这个故事,其用意是为了讽刺孔子。当两小儿和孔子争执的时候,不是两小儿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讽刺孔子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理解偏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假博学,实际上,他的知识非常浅薄,连两个小孩都不如。

不过,我觉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讽刺孔子这一点的话,他还真的没有讽刺到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并没有不懂装懂地讲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讲一番大道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曾经发生过孔子把一截恐龙的腿骨化石解释为防风氏骨头的事情。而且他解释是防风氏的骨头,大家还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再说了,孔子自己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么,列子还在这方面讽刺孔子,那就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觉得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两小儿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说成太阳的。比如夏桀,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这句话是说,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说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说他会是一个永远的君王,谁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因此,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古代发生日食是一个重要事件,与君王被遮蔽有极大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中,当发生日食的时候,丁鸿就给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发生日食,也就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臣子所夺。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列子讲的这个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是在干什么呢?是要各国的君王们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的君王们“克己复礼”,遵守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如果用太阳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们应该在自己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失常,必须是恒定的。而当两小儿来讲这太阳的时候,就发现这太阳完全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盘盂”,一会儿“沧沧凉凉”,一会儿又如“探汤”。列子说描述的,其实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王们的状态。而孔子需要解决的,正是要把太阳还原成恒定的样子。两个小孩儿拿这个话题问孔子,其实就是在问孔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孔子不能决也”。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当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这里的“知”,既可以解释为“知识”,也可以认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并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孔子和两小儿,究竟谁赢了

“两小儿辩日”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教材,因此这个故事妇孺兼知。

教材上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博学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识,所以人们必须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不过,也有人认为,列子写的这个故事,其用意是为了讽刺孔子。当两小儿和孔子争执的时候,不是两小儿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讽刺孔子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理解偏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假博学,实际上,他的知识非常浅薄,连两个小孩都不如。

不过,我觉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讽刺孔子这一点的话,他还真的没有讽刺到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并没有不懂装懂地讲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讲一番大道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曾经发生过孔子把一截恐龙的腿骨化石解释为防风氏骨头的事情。而且他解释是防风氏的骨头,大家还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再说了,孔子自己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么,列子还在这方面讽刺孔子,那就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觉得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两小儿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说成太阳的。比如夏桀,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这句话是说,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说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说他会是一个永远的君王,谁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因此,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古代发生日食是一个重要事件,与君王被遮蔽有极大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中,当发生日食的时候,丁鸿就给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发生日食,也就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臣子所夺。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列子讲的这个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是在干什么呢?是要各国的君王们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的君王们“克己复礼”,遵守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如果用太阳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们应该在自己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失常,必须是恒定的。而当两小儿来讲这太阳的时候,就发现这太阳完全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盘盂”,一会儿“沧沧凉凉”,一会儿又如“探汤”。列子说描述的,其实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王们的状态。而孔子需要解决的,正是要把太阳还原成恒定的样子。两个小孩儿拿这个话题问孔子,其实就是在问孔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孔子不能决也”。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当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这里的“知”,既可以解释为“知识”,也可以认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并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孔子和两小儿,究竟谁赢了

“两小儿辩日”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教材,因此这个故事妇孺兼知。

教材上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博学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识,所以人们必须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不过,也有人认为,列子写的这个故事,其用意是为了讽刺孔子。当两小儿和孔子争执的时候,不是两小儿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讽刺孔子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理解偏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假博学,实际上,他的知识非常浅薄,连两个小孩都不如。

不过,我觉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讽刺孔子这一点的话,他还真的没有讽刺到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并没有不懂装懂地讲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讲一番大道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曾经发生过孔子把一截恐龙的腿骨化石解释为防风氏骨头的事情。而且他解释是防风氏的骨头,大家还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再说了,孔子自己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么,列子还在这方面讽刺孔子,那就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觉得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两小儿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说成太阳的。比如夏桀,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这句话是说,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说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说他会是一个永远的君王,谁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因此,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古代发生日食是一个重要事件,与君王被遮蔽有极大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中,当发生日食的时候,丁鸿就给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发生日食,也就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臣子所夺。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列子讲的这个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是在干什么呢?是要各国的君王们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的君王们“克己复礼”,遵守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如果用太阳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们应该在自己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失常,必须是恒定的。而当两小儿来讲这太阳的时候,就发现这太阳完全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盘盂”,一会儿“沧沧凉凉”,一会儿又如“探汤”。列子说描述的,其实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王们的状态。而孔子需要解决的,正是要把太阳还原成恒定的样子。两个小孩儿拿这个话题问孔子,其实就是在问孔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孔子不能决也”。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当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这里的“知”,既可以解释为“知识”,也可以认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并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两小儿辩日,辩论的结果是怎样的?孔子和两小儿,究竟谁赢了

“两小儿辩日”是记载在《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由于被选入小学教材,因此这个故事妇孺兼知。

教材上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就算博学如孔子,也未必能懂得所有的知识,所以人们必须要虚心好学,坚持探索。

不过,也有人认为,列子写的这个故事,其用意是为了讽刺孔子。当两小儿和孔子争执的时候,不是两小儿赢了,也不是孔子赢了,而是列子赢了。

(两小儿辩日)

那么,这个说法对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列子究竟在讽刺孔子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可能就有点理解偏了。

很多人说,列子是在讽刺孔子假博学,实际上,他的知识非常浅薄,连两个小孩都不如。

不过,我觉得,列子如果真是想讽刺孔子这一点的话,他还真的没有讽刺到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不懂装懂,“孔子不能决也”,他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说自己不知道。并没有不懂装懂地讲一番大道理。

要知道,孔子要想讲一番大道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曾经发生过孔子把一截恐龙的腿骨化石解释为防风氏骨头的事情。而且他解释是防风氏的骨头,大家还都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再说了,孔子自己也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显然,在知识认知层面上,孔子是有自知之明的。

既然孔子本身就具有自知之明,那么,列子还在这方面讽刺孔子,那就是没有道理的。

(列子画像)

那么,列子是在什么地方讽刺孔子呢?

我觉得要明白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两小儿辩日”中的“日”指的是什么。

“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古代指的是君王。古代也有皇帝直接把自己说成太阳的。比如夏桀,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夏桀这句话是说,天上有太阳,就像我有老百姓。只要天上的太阳不消失,我的老百姓也就不消失。夏桀说他的老百姓不消失,也就是说他会是一个永远的君王,谁也不可能推翻他。

《易经》上也说:“日为君之象。”

因为太阳是君王的象征,因此,代表太阳的黄色,也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古代发生日食是一个重要事件,与君王被遮蔽有极大的关系。《后汉书·丁鸿传》中,当发生日食的时候,丁鸿就给汉和帝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发生日食,也就意味着君王的权力被臣子所夺。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列子讲的这个故事,就特别有意思了。

(孔子画像)

列子一开始就说,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周游列国是在干什么呢?是要各国的君王们接受他的主张。让各国的君王们“克己复礼”,遵守周礼,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如果用太阳比作君王,就是希望君王们应该在自己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不能失常,必须是恒定的。而当两小儿来讲这太阳的时候,就发现这太阳完全不是恒定的,一会儿“大如车盖”,一会儿又小如“盘盂”,一会儿“沧沧凉凉”,一会儿又如“探汤”。列子说描述的,其实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王们的状态。而孔子需要解决的,正是要把太阳还原成恒定的样子。两个小孩儿拿这个话题问孔子,其实就是在问孔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孔子不能决也”。

最后,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孰为汝多知乎?”

这句话,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当然也是列子嘲笑孔子。这里的“知”,既可以解释为“知识”,也可以认为是“智”的意思。也就是说,列子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做法是愚蠢的,是不能改变现状的。既然不能改变现状,何必要去做呢?

列子也在这里表达了作为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并用道家的“清静无为”,反对儒家的“出世”的做法。

(参考资料:《列子》《后汉书》《史记》)

两小儿辩曰中第一个小孩子观点用原文?

每日一问40: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中谁说的对?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是最早学习的一批文言文之一《两小儿辩日》的课文原文。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朋友给出的理由都不正确。日出时太阳看起来大主要是人肉眼观察的错觉。一方面因为早晨天空比较暗淡,而在较暗背景上的发光物体看起来要大一点;另外一方面,早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有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所以人会认为太阳大一些。中午太阳照射温度高的原因主要是照射的角度。一方面太阳直射时,单位面积的光通量要大一点;另外一方面直射时经过的大气层厚度要薄一点,被散射或者吸收的能量要小一些。所以中午太阳照射的体感温度要高。

而具体比较太阳与地球上观察者的距离,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地球的自转。

如图,假设A、B、C是赤道上的三个点,在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候,BC代表早晚、A代表中午观察者与太阳的相对距离,那么很容易看出中午时太阳要比早晚近大约一个地球半径的距离。观察者所处的纬度会影响由地球自转导致的太阳与观察者距离变化。

第二个是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圆,而是椭圆。那么,在地球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的时候,同一天之内,中午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比早晨远,比黄昏近;在地球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的时候,同一天之内,中午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要比早晨近,比黄昏远。考虑角动量守恒,日地距离的变化速度在一年中不同时期也不相同。

由于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叠加,再考虑到地球自转轨道与公转轨道有23°26'的夹角,可以看出一年之内不同时期早晨与中午太阳与观察者距离远近是不同的。计算过程在参考文献中给出,而具体的计算结果如下:

以北京(约北纬40°)为例,在第一时期和第三时期,地球自转的影响较大,中午比早晨要近;而在第二和第四时期,地球公转的影响较大,第二时期中午比早晨要远,第四时期中午比早晨要近。

参考:太阳与观测者距离在一日内的变化 - 中国知网

编辑:yrLewis

回答:书蠹诗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