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妈妈对大女儿不好句子说说(妈妈对大女儿不好句子)

妈妈对大女儿不好句子说说(妈妈对大女儿不好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平安是福:50岁妈妈给27岁女儿的6条劝说

劝说一:单身的幸福不能持续一辈子

女儿在大城市,工作忙碌,总觉得没有时间谈恋爱结婚,劝她多去接触人,考虑婚姻大事她总是厌烦。但是她可知道,年轻不觉苦,上了年纪没有人陪伴,生病了没有人陪床,那是多么难过!现在多劝说是防止她年龄大了后悔!

劝说二:和和气气好生活

现在的女儿都爱做意气之争,在外不吃亏,然而常言吃亏是福,女孩单身在外,总要保全自己要紧,切莫逞一时之气陷自己于危险!

劝说三:身体健康最要紧

女孩独身在外总是不下厨,也不爱出门,吃饭就吃方便面、叫外卖这些垃圾食品,时间长了,脸色也差,胃也容易有病,父母不在身边不能随时照料,吃饭还是以清淡、营养均衡为主!身体健康才是最主要的!

劝说四:爱美女子最好命

女孩就是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能因为不出门不见朋友就不在意自己着装,只有穿着打扮上档次,才能精神面貌好,多交朋友,趁早脱单,漂亮的女孩讨人喜欢!

劝说五:勤快的女孩最可爱

不仅自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家里随时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也会让人心情愉快,朋友来家里也让人有好的印象,这都是女孩的门面,细节决定成败,爱干净是良好品德。

劝说六:不用担心爸妈

父母对子女最大的盼望就是想让他们平平安安,其他没有过多追求,孩子年龄大了不能承欢膝下,但是做父母的也不会去抱怨,就是希望儿女不管走多远总能常回家看看,照顾好自己,一直健康快乐!

妈妈,你别对我这么好,因为我不配

大家好!我是文字说生活,执笔在手,一起和你分享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品尝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四季心情

女儿对我说“妈,你以后别对我这么好了,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所以不配你对我这么好……”

和女儿一起去邯郸园博园时拍的

早晨六点,准时起床给女儿做早饭,去卧室看女儿时,她已经坐在书桌前了,边写英语作业边掉眼泪,不用问,我也知道又是没有背会英语课文,怕挨老师吵。

想想在家上网课的情形,她懒散的样子,刚开学的第二天就急得大哭,以前怎么不知道着急,她当“万丈高楼平地起”呢,没有以前的学习底子,单词都不过关,怎么背句子,背文章呢?

这次我既没有骂她,也没有安慰她,说了句“哭也没有用啊,还不如留着力气多记几个单词”说完我放下早餐,转身出去了。

女儿喜欢的小猫

九月份再开学,女儿就是初三的学生了,她真的长大了,我不再像初一时那么待她,以前我总是习惯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女儿的未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你现在不用功学习,将来还想去旅游?找不到工作,挣不到钱,你怎么可能去玩?”

“赶紧学习吧,不学习将来找不到工作,我可不养你!”

“你连这么简单的文言文都背不会,脑子里装的是浆糊吗?我比你老多了,我都背会了,你还没被背会,一天天的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吃的,真是白吃饭了……”

每当我发脾气吵她时,女儿总是低着头流眼泪,看到她一副不争气的样子,我就更气了

“你哭什么哭?一天到晚啥都不用你干,就学习这一件事,你还干不好,还有脸哭,赶紧给我闭嘴,再哭就别在家里呆着,滚出去,天天给你做吃做喝的伺候你,你倒冤了”

直到有一天,我给女儿做好早饭,她对我说

“妈,你以后别起这么早给我做饭了,你上班也辛苦,而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不配吃你做的早饭,不配你对我这么好……”

女儿教小猫“握手”

当时,我听了女儿的话,心里难受极了,原来我已经在无形当中把女儿伤害至此,她总是在家里、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害怕哪儿做得不好会挨骂,因为学习成绩,我这个当妈的竟然否定了孩子的全部!

明明很爱女儿,却话里话外都讽刺她,挖苦她,这些在我看来是“激励”她的话,却把我的女儿打击到体无完肤,甚至我买回的零食,女儿都会小心的问我“妈妈,我可以吃吗?”

我真是个“坏”妈妈。

明明女儿学习很用功,比如一篇语文课文,我陪她一起背,我都记住了,她还没记住,她急得直哭,可她就是记得慢啊,小学课程少,初中课程逐渐增多,女儿就明显更力不从心了。

抛开学习成绩不算好,其实,女儿其它方面还是不错的,她没有攀比心,从没跟我提过要买上千元的名牌鞋,名牌衣服,一直穿着我给她买的百十块钱的鞋。

前天跟同学一起去理发,女儿只去了一个小理发店,花了十元钱剪了个普通的学生短发,陪她去的那个同学却不跟她一起剪头发,估计嫌理发店不好吧,第二天同学让女儿陪她去了一个装修上档次的理发店,剪头发花了50元。

女儿回家后还跟我说

“也没发现她花50块钱,剪得头发比我好到哪里去?脸上挂着开心的笑。

女儿特意给我留着“美食”

我家在吃饭上不讲究,一般就是家常便饭,基本没去过饭店,女儿跟同学一起买了份裹凉皮,还给我发微信说

“妈妈,我觉得挺好吃的,就没有都吃完给你留了一半儿,你回家了也尝尝”

看着微信上的信息,我感动得想掉眼泪。

女儿喜欢和小猫玩耍

“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才是来报恩的,因为学习好的孩子,将来都不会留在父母身边”

是啊,那些学习好、有出息的孩子,都留在了大城市,而我们邯郸就是个三线小城市,这样想想,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吧!

每个父母都希望儿女成才,而我希望我的女儿平安如意就好,在我身边,我能经常看到她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凡事有失就有得吧!

我是文字说生活,感谢您的阅读!

亲妈说女儿又黑又丑:看了她的反应,我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快乐

文 | 米粒妈

都说父母看自己的娃都是怎么看怎么好,可有的家长偏偏看孩子不顺眼。

最近有个华人妈妈评价女儿外貌的视频,让米粒妈大跌眼镜。

一个美国谈话节目里,长大后的女儿第一次跟妈妈讨论自己的长相。

她从小就是妈妈口中长得难看的小女孩,至今仍是。

但走出单一审美牢笼的她,如今已经从自己的外貌中找回了自信。

她知道,不是只有皮肤白、大眼睛、小嘴巴才能称之为美丽。

在多元的审美文化里,黑皮肤不再是污点,而是性感和魅力的代名词;

大嘴巴和厚嘴唇也不再让她难堪,而成了她标志性的骄傲。

可唯一遗憾的是,她仍希望得到来自母亲的认可。

她告诉妈妈:

“妈妈,在美国黑皮很美,你知道吗?”

妈妈带着怀疑追问:“是这样吗?”

女儿无比肯定地点头道:“是的。”

妈妈露出了有点讽刺的笑容:“那你是个美女啦?”

女儿坦然笑着说:“那当然。”

随着女儿毫不谦虚的自白,妈妈瘪起了嘴巴,很不赞同地摇了摇头。

看着这么多年没有丝毫改变的妈妈,女儿露出了无奈而夸张的苦笑,但她仍试着求一个答案,她问:“你为什么总是觉得我不好看?”

妈妈说:“因为你从小就是个小黑妞,小丑妞。”

“你的嘴巴很大,像猪嘴。”

镜头前,女儿保持开朗的笑容,接受了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评价。

可米粒妈却觉得苦涩,她从小是在妈妈口中听过多少遍“长得丑”,如今才能做到表面上的云淡风轻呢?

总得有一头

从普遍情况来看,与男生相比,女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貌上的攻击。

这两年在舞台上和综艺里大放异彩的脱口秀表演者鸟鸟,也曾深深囿于容貌焦虑之中。

而给她种下这颗焦虑种子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妈妈。

她曾在段子里玩笑般转述过妈妈的话: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挺普通的。因为我妈天天跟我说,女儿啊,你得好好学习,女人不能要一头,没一头。”

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她考上了北大。

可惜,对女性的容貌评价体系日渐苛刻,从小就自卑的她,并没有因为拿到了顶尖学历就摆脱长相的困扰。

哪怕站在聚光灯下直面自己的伤口,她也仍会被“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些PUA论调,轻而易举地伤害到。

好在她学会了自救,通过一个个犀利的段子反抗外貌焦虑,也在试着更平和的与自己和解。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说:“让孩子失去自尊有无数方法,但重建自尊,却是个缓慢的过程。”

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挣脱镣铐。

米粒妈之前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爱美的女儿坐在镜子前认真化妆,妈妈却站在她身后一个劲儿嘲讽她“丑八怪”。

女儿觉得扎心又心烦,可听惯了这些言论的她,已经无力反驳,也不愿顶嘴,只能当作没听见继续自己的动作。

可妈妈没有停下攻击,也许是不满意女儿忽略自己,她把话说得越来越难听,甚至走上前来一边推搡女儿一边阴阳怪气:

“你丑成啥样子了,还在这化,化的跟妖怪一样的,你再化也是一个丑八怪,哈哈哈……”

看着女儿沉默又压抑的表情,米粒妈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窒息。

但这位妈妈视而不见,她似乎不知道自己刺耳的话语会给女儿带来多大的阴影,也不去想这样的苦果女儿要花费多少年去消化。

成长心理学者苏珊·福沃特博士说:“孩子总是对父母口中的自己深信不疑,并将评价转变为自己的观念。”

可是,有哪个孩子愿意相信,在最亲密的父母眼里,自己居然是个“丑八怪”呢?

你的答案,影响孩子一生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对审美的接受度往往是很高的,是成年人狭隘的答案,影响了孩子的观念。

让人无奈的事实是,给孩子外貌下定义的人不在少数。

热播综艺《少年说》里,有个女孩不理解妈妈为什么非要自己学钢琴,明明自己不喜欢。

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因为觉得你长得挺丑的,所以去学钢琴提升一下气质。”

女儿听到后,尴尬得差点下不来台。在家说说也就罢了,这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儿,谁受得了啊?

而与普通人相比,公众人物的孩子往往要接受更多审判。

辩手陈铭曾在微博晒过女儿的照片,结果被网友辱骂——

“这个孩子丑得,湖北村货基因,没差了。”

孙L和邓C的女儿小花被曝光正面照时,也被喷得体无完肤。

在孩子直面美丑审判的关键时刻,真正影响他们心理状态的,恰恰是父母的反应。

父母对外貌看得开,孩子就坦然包容;反之,父母若从小给孩子灌输一种过度在意外貌的观念,那孩子无论是何种长相,都会深受其害。

互联网访谈节目《不可说》中有个叫诺诺的女孩,她生来就是小美女,却畏首畏尾地活了二十多年。

幼儿园的时候,诺诺的美貌就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表演节目总能轻松拿到C位。

可读小学以后,妈妈生怕女儿会因为长得“引人注目”而膨胀,于是拜托老师多打击一下孩子。

久而久之,诺诺相信了漂亮等于花瓶,等于绣花枕头,等于没有内涵。

于是再也不敢让自己和漂亮联系起来,为此,她近十年没有穿过裙子。

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美丽羞耻症”。

她害怕自己一旦稍作打扮,就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在人群中总是习惯性降低存在感,变得越来越没自信。

显然,无论孩子实际长相是否符合大众审美,都会因为父母的行为失当而掉入无价值感的圈套里。

所以对父母来说,与其纠结于孩子既定的外貌,不如跳出这个评价体系,让他们真正看到自己的价值。

前段时间,徐Z和陶H的女儿小徐宝演艺首秀,就被骂丑骂上热搜。

面对扑面而来的恶意,陶虹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借此机会好好跟女儿谈了次心。

她告诉女儿,你长得不丑,也不漂亮,但最重要的是,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是否美丽也不足以论断一个人,何况审美一事从来见仁见智,没有公论。

就像伊N静在那位华裔女儿微博下评论的:

“我的孩子不需要复合世俗审美标准,相反,我希望他们能改变世界对美的定义。”

比起在意皮囊,我们更应该教会孩子涵养自己的内在,那才是他们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本钱。

积极暗示,养出幸福小孩

再往深了说一点,外貌也好,性格也罢,其实都是人成长过程中达成自我认同的一部分。

《原生家庭》一书中有段话,米粒妈印象深刻:

“侮辱性的称呼、贬损的评价以及轻蔑的指责,都会向孩子们传递非常糟糕的自我评价信息,并对他们将来的幸福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与之相对,积极的评价则能让孩子挖掘潜力,给出远超预期的惊喜。

各大综艺的常驻喜剧人杨D,从小“丑”得显眼。

在他决定逐梦娱乐圈的时候,周围人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梦想还没开始,他就受到了全方位的打击和劝退。

但幸运的是,杨D有个护崽的老妈。妈妈支持杨迪的梦想,并且觉得儿子样样都好。

妈妈这种打心眼儿里的维护不是出于安慰,而是实打实的信任。

无论跟任何人提起,儿子永远是她的骄傲。

这种偏爱,让杨D获得了无穷无尽的自信,他后来在节目中跪谢父母,拳拳感恩之情让很多嘉宾都看红了眼眶。

是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成就了这颗能提供源源不断笑声的开心果。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消极暗示”,与直接的管教相比,孩子们更容易被话语中的暗示影响到。

这种暗示,包括父母和其他人交往的方式,也包括父母跟朋友和老师谈及自己时的评价。

如果孩子从这当中接受到的是消极讯息,那很可能,他就会朝着糟糕的方向愈演愈烈。

相反,如果暗示是正面积极的,则能让孩子表现出直观的进步。我小的时候,姥姥特别爱给我“贴标签”,但她贴的都是正向的标签,所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引导。她会跟我说,我特别爱看书,所以也就一直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这种正向的标签越来越多,她越贴,我就越向这个方向努力。其实这种标签就是积极暗示,如果孩子在哪方面不太行,咱们就冲着这个方向去鼓励,孩子就会越来越行了。

看过一个短视频,米粒妈简直忍俊不禁。

孩子吃饭时三心二意,一会儿玩筷子,一会儿戳米饭,就是不肯好好吃。

妈妈见状没有管教或者逼迫,而是略施小计,给闺蜜去了个电话。

一接通就夸张地感叹:

“什么?你们家XX又不好好吃饭?我们家可没有,宝贝吃饭从来不让人操心。”

“嗯,她都不用说,自己就大口大口吃饭,一碗饭都能吃得干干净净,也不挑食。”

一句一句夸得真情实感,哪个孩子能不吃这一套啊?

在妈妈的连珠炮中,孩子果然被夸得找不着北,连忙低头大口扒饭,生怕妈妈夸下的海口落了空。

这位老妈的战术让评论区拍案叫绝,纷纷表示学到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正面管教”范本。因为对孩子来说,肯定永远比否定更容易接受。

现在来看,做父母这件事早就不只是任劳任怨这么简单了,还得要斗智斗勇,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行。

就夸孩子这一件小事儿,也得夸到点上才有奇效,对不?说起来,米粒姥姥当年也是“夸夸派”的家长,总是用语言支持我,鼓励我。我小时候很贪玩,每学期开学第一次都考不好,她每次都说这是“开门红”,之后努力就好了。我每次也都会备受打击,赶紧去学习了。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尽全力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大声说出来吧,让孩子在积极的教育语境中,活力满满地成长。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为什么我开始讨厌我女儿?二胎妈妈的自述,揭示了生活的一地鸡毛

导语:现在的教育理念相比以前进步得可不是一点点,60年、70年代时,不少家长还信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生活上也不会那么精细,生下来活下去就是教育的核心。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家长对待学生的教育问题更加用心,看各种教育书,听各种教育专家的意见,但是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奇妙,付出得越多,回报的反而可能越少。

为什么我开始讨厌我女儿?二胎妈妈的自述,揭示了生活的一地鸡毛

按理来说,家长对学生的爱往往是无私和包容的,尤其是当妈妈的,对待学生往往是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这位家长却直言,自己越来越讨厌女儿,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这位家长的分享,我们或许就能感受到个中原因,先说故事的背景,因为爱人工作比较忙,而自己也需要上班,所以家里老大白天上学,老二就由爷爷奶奶照顾。

等这位家长下班之后,爷爷奶奶就会回家,照顾两个学生的重任就完全落在了家长自己一个人身上,但即便是这样,家长对待学生也没有任何怠慢。

通过家长的自述也能感受得到,十年来,她对女儿的付出不比任何一个家长差,足够的陪伴,足够的照顾,但是付出家长的倾尽全力,却换来了大女儿的不懂事和不自立。

10岁的年纪,应该已经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大小了,这个年龄的学生,一般早上起来自己洗漱穿衣服吃饭,晚上自己洗澡睡觉应该已经是手到擒来了,但是这位小学生却不行。

晚上放学写作业也是一样,家长不陪着根本就不会认真做,甚至很多时候写作业都因为学生的拖拉和不认真要到12点才能完成,这些都让这位家长身心俱疲。

直到有一次学生因为和爷爷吵架离家出走了,那一刻这位家长甚至心里暗暗思量,如果她丢了,是不是自己就解放了,再也不用过这样崩溃的生活了。

10年的时间,让一位对学生恨不得掏心掏肺的家长,慢慢地变成了,离家出走时内心竟然有希望她丢了的想法,到底是何原因?

一味的付出,只能换回理所当然的索取,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被众多网友吐槽

看了这位家长的吐槽,其实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也是对学生尽心尽力,但最后也落得一样的后果,大概只有真正当了家长才能感同身受,这二胎家庭的一地鸡毛。

但更多的家长却在讨论教育方式,很多家长表示,其实看了全部,觉得学生虽然不懂事,但是算不上什么大问题,根本问题其实出在家长自己身上。

是因为家长的一味付出,才导致10年的时间里,让学生养成了理所应当地索取的习惯,不是家长付出得不够多,反而是家长付出得太多了。

比如早上上学的时候,洗漱拖拉,家长教育不听,那就可以直接不管她,让她迟到,迟到几次,当着同学的面,被老师批评几次,也就长记性了,上写作业拖拉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是家长没有教育学生,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对,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不是保护她不受任何伤害,而是在可控的范围内,适当地给予一些挫折,这样才不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忠言逆耳利于行,网友的点评虽然犀利,但是却值得很多家长深思

随着教育理念越来越进步,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也被逐渐摒弃,但是新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地涌现,其中最为明显的其实就是家长对于学生的溺爱。

不是说一味的迁就学生是溺爱,像这位家长这样,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照顾的面面俱到其实也是,所以希望通过这件事,也能为更多的年轻家长敲响警钟。

最成功的教育一定是放手,而不是紧握,希望这个道理,大家都能一起共勉,这样不仅仅是在解放自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笔者寄语:

“为什么我开始讨厌我女儿”,似乎是不太会从家长口中说出来的一句话,但其实也真真切切的上演在很多家庭里,非常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最后,希望家长们都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和学生一同成长。

话题讨论:你赞同这位家长的教育理念吗?欢迎留言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