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形容昨夜春雨的句子有哪些(形容昨夜春雨的句子)

形容昨夜春雨的句子有哪些(形容昨夜春雨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20句绝美春雨诗词,满满的诗情画意!

雨水来了,滋润万物,大地复苏。

诗人们喜爱春雨,他们赞颂春雨,给大地带来滋润。他们歌唱春雨,给人间带来希望。

今天,诗词君推荐20句春雨诗句,不读它们,你都不知道春雨到底有多美。

1.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住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人间万物。

3.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云雾弥漫,一切都显得缥缈,独有帝城有一双凤阙高耸突兀。春雨绵绵,树色葱茏,掩映着千家万户。

4.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蒙蒙如细小的尘粒,打湿了楼外金黄的柳丝。帘幕被风斜斜吹起,透过绿纱窗也能感到微微寒意。

5.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韦庄《谒金门》

春水潇潇下,涨满小溪,染绿溪边新柳。柳丝飞扬,忽然来了一双鸥鸟,羽翼似玉,双鸥于晴日暖阳里拍打着水面,鸣啭嬉戏。

6.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孟郊《春雨后》

昨晚听到了小雨淅淅沥沥落下的声音,是上天想唤醒这些还在沉睡中的万物吗?什么东西最先知道春天来了呢?庭院里的小草已经争先冒出了它们嫩绿的尖芽。

7.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温庭筠《更漏子》

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外传来连绵不绝的更漏声。这声音惊起了塞外大雁,在那城头上宿眠的乌鸦也苏醒,就连那画屏的的金鹧鸪好像也被惊醒。

8.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9.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

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10.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欧阳修《田家》

林外鹁鸪声声叫小雨渐渐停歇,屋头红日送春暖杏花正鲜。

11.

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苏轼《南乡子·春情》

阳台山上春雨忽至,胡乱地洒在歌楼打湿了美人的粉腮。忽然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了云雨,落日的余晖从乌云缝隙中斜射出来,染红了半边天。

12.

春雨满,秧新谷。

闲日永,眠黄犊。

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

——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春天,雨水丰足,新播下的谷种长出了碧绿的秧苗;进入农闲的时节,小黄牛懒散地打着瞌睡。地里的麦子熟了,有如连绵不断的黄云;蚕房里白花花的新茧簇拥着,恰似堆堆白雪。

13.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

正是残阳笼罩下的黄昏,下足了春雨的池塘里,晚风徐来,轻轻地拂动寒玉似的水波。

14.

春来街砌,春雨如丝细。

春地满飘红杏蒂,春燕舞随风势。

——欧阳炯《清平乐》

春色满大地,春雨细如丝。红杏花开落满一地,成群结队的燕子随风飞舞。

15.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16.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周邦彦《春雨》

山林中农夫扶着犁低声说着话,花丛外面不时落下一只白鸥。想要检验春雨的雨量,只看那野塘中涨满的春水,可以自由回转一只小船。

17.

沉沉春昼斜飞雨,寂寂闲门乱点苔。

——庄棫《思佳客·春雨》

春季白天漫长细雨斜飞,寂静的门前雨珠乱点青苔。

18.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李涉《牧童词》

春雨淅淅沥沥,穿蓑衣出树林,躺在莎草丛吹起芦笛,吹得江两岸一片葱绿。

19.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又是春风,又是春雨,又是番春花过眼;我怅望着江南,怅望着江北,只见到波浪拍天。

20.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贯休《春晚书山家》

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味诗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6首优美春雨诗词,小楼听雨,雨中观花,浪漫了整个春天

春雨贵如油,它让大地变得美丽,让万物复苏,让整个人间充满生机。

庄子说: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刘基说: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六首唯美春雨诗词,感受雨中的浪漫。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宋代〕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公元1186年春,陆游被调离边疆奉诏入京,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等待皇帝召见。夜里下了一场春雨,听着淅淅沥沥的雨水,结合时令和自身经历写下这首诗。

诗人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小雨初晴,诗人又在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茗茶,多么的悠闲自得啊。

即便这种悠闲的生活对诗人只有瞬间,但抓住片刻欢愉尽情享受,足矣!

2、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绮罗香·咏春雨

史达祖 〔宋代〕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

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

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

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

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天空昏沉黯淡,一片暮色,仿佛是春雨偷偷促使而成。

春雨淋湿了蝴蝶的翅膀,影响了它的飞行,蝶儿便找地方藏了起来。雨水润湿了泥土,便于燕子衔泥筑巢,因此燕子双双出动,在雨中高兴地忙碌着。

词人描述了一幅春雨图,通过花、柳、蝶、燕的点缀,呈现一幅烟雨蒙蒙的景象,而蝶惊燕喜的气氛还反衬出作者寂寞黯然的心境,因为这场春雨影响了他去和佳人约会。

3、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王维 〔唐代〕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云雾缭绕,盘亘在广阔的长安城上,云翠中托出一对高耸的凤阙,像要凌空飞起;在茫茫的春雨中,万家攒聚

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

这是王维陪唐玄宗春游时奉命作的一首诗,所以在写完景色后还是要歌功颂德一下的,最后一句就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本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并非为了赏玩景物。王维将皇帝的春游,夸饰成顺天道之举。

4、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春雨

周邦彦 〔宋代〕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正值春耕时节一场及时雨让耕农十分高兴,他们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讨论着农事。

而远处的溪水旁的春花经过春雨的洗涤更加光彩夺目,一群白鸥在花丛外时起时落,格外活跃。

要问下次雨量有多少,你看看那个野池塘就知道了,原本已经快见底的池塘如今都可以在里面划船了。雨势之大可以想见。都说云“春雨贵如油”,也难怪耕人扶耒相语,欣欣而喜了。

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谒金门·春雨足

韦庄 〔唐代〕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

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春雨不停地下着,雨水涨满了路旁的小溪,染绿了溪边的柳条。柳丝在细雨中飞扬,忽然引来一对羽翼似玉的鸥鸟,它们在蒙蒙细雨中拍打着水面,鸣啭嬉戏。

楼中少妇将翠帘高卷,栏杆倚遍,只见远方几片淡淡的云,一江静静的水,半山笼罩着烟雾的树。

韦庄这幅“春雨初霁图”是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加上一些动词的运用,使得画面充满动态美,收到了丹青难以描绘的效果。

6、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春雨后

孟郊 〔唐代〕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昨天夜里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这是上天在唤醒还在沉睡的万物啊!你知道什么东西最先知道春天来到吗?你看,那院子中的小草都已经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它们嫩绿的细芽。

春雨滋润万物,唤醒万物,它如丝如缕,又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让大地焕发生机勃勃,给人们带来希望。

最后有粉丝留言询问,学诗词要读哪些书籍,诗画觉得初学诗词,不需要买太多花里胡哨的书籍,唐诗宋词三百首读懂读透足以。

同时,书中与文字相契合的四百多幅精美插画,给你营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的阅读空间,能够帮你获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阅读体验。

姚朝文 诗词:昨夜雨四首

七绝 《昨夜雨》

诗/姚朝文

雷电腾龙风舞狂,

久违夜雨洗苍黄。

最祺伏暑圆清梦,

礼赞天公眷梓桑。

七律 《昨夜雨》

诗/姚朝文

电闪雷鸣风肆狂,

倾盆大雨幻洪荒。

涟涟如注从天降,

漫漫翻江遍地泱。

夜半惊心飚旷野,

刹时倒海洗苍琅。

滂沱玉露消炎暑,

安得清凉爽梦香。

卜算子·昨夜雨

词/姚朝文

赤日高天悬,

烈焰冲霄汉。

是夜狂风雷电怒,

大雨倾盆漫。

阡陌化江河,

水泛湍流乱。

道是山川纳凉爽,

碧野青纱浣。

《昨夜雨》

诗/姚朝文

闪电开道

霹雳清场

迎接你的是

旷日持久的热浪

风起云涌

杨柳飘荡

伴随你的是

漫天尘土的飞扬

夜幕苍茫

隐月闭光

配合你的是

天昏地暗的景象

倾盆瓢泼

从天而降

承载你的是

地老天荒的沧桑

昨夜风雨

荡气回肠

惊叹你的是

翻江倒海的疯狂

昨夜雨霁

星空朗朗

感慨你的是

消暑清热的凉爽

2023年7月21日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

昨夜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得飒飒作响。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一次次的斜靠在枕头上,辗转难眠。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人世间的事情,如同东逝的流水,一去不返,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大梦一场。只有喝醉了酒才能排遣心中苦闷,别的方法都行不通。

注释

兼:同有,还有。帘帏(wéi):帘子和帐子。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帏,同帷,帐子,幔幕,一般用纱、布制成。飒飒(sà):象声词,这里形容风吹帘帏发出的声音。烛残:蜡烛燃烧将尽。残,尽,竭。漏断: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时间已经很晚。漏,漏壶,为古代计时的器具,用铜制成。壶上下分好几层,上层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层层,以底层蓄水多少计算时间。频:时常,频繁。欹(qī)枕:古同“攲”,斜,倾斜。欹枕,头斜靠在枕头上。平:指内心平静。世事:指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漫:枉然,徒然。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虚浮不定。浮,这里为短暂、空虚之意。醉乡:指人醉酒时神志不清的状态。稳:平稳,稳当。宜,应当。不堪行:不能行。堪,能够。

赏析

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它没有用典,没有精美的名物,也没有具体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一切都是那么朴素,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氛围的创造,和抒情主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开头两句是说,昨天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首两句写秋夜风雨,完全是白描化的。表面看来,风雨大作,怪嘈杂的,其实除了“飒飒秋声”外,此时更无别的声音,反而见出夜的寂静。令读者觉得其境过分清冷,几乎要倒抽一口冷气。此种词句,最见后主本色。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这两句是说,蜡烛燃烧得所剩无几了,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这两句出现了抒情主人公,这人物给读者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他过于清醒,他熬到“烛残”,听得“漏断”(更鼓歇),可见是一夜未曾入眠了。这清醒状态的描写,正好逼出下片的感慨。另一个印象便是它方寸烦乱,“频欹枕”的“频”字,表明他在床上是辗转反侧,五内俱热。后来干脆不睡了,但内心仍不平静,表现在动作上便是“起坐不能平”。他到底为什么,这恰恰是词人不喜道破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这两句是说,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荣华富贵的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过片之后,全属抒情。这也许是最一般最普遍的人生感慨了,但对于不同的人,其中包含的人生体验之具体内容,则可以是各各不同的。此即《维摩经》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后主词所以能引起后世众多读者的共鸣,原因也在于此。这两句中的“漫”(作空解)、“算来”,表现出一种空虚、疑惑、迷惘感,是很传神的。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末两句是说,最醉乡梦里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主人公无法摆脱人生的烦恼,却是因为他太清醒,太执着。最后两句,说穿了便是一醉解千愁,可词人换了个比喻性的说法——“醉乡路稳”,则其反面是醒者行路之难,故云“此外不堪行”。

全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李煜后期作品的特色:情感真实,清新自然。尤其是这首词,作者对自己的苦痛毫不掩饰,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写出,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现实感,虽然思想情调不高,但艺术价值不低。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