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佛家关于贪欲的句子简短(佛家关于贪欲的句子)

佛家关于贪欲的句子简短(佛家关于贪欲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道德经:贪欲,是遮挡一切本质的障碍

贪欲,会遮挡人生的一切幸福。

一位法师一辈子积德行善,讲经说法,有很大功德。

年龄大了,快要圆寂之时,有两个小鬼来捉拿他,这个法师对两个小鬼说:“我们商量一下,我出家一生只做功德,没有修持,你给我七天时间打坐,修行成功,我先渡化你们两人,再渡化阎王。”

那两个小鬼当即就答应了,法师放下平常德行,一上座,万念放下,什么也不做,三天之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片光明。

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只看到一片光明,却找不到法师,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个小鬼着急的说:“大和尚,你说话要讲信用呀,你说你先度我们两个小鬼,要不然我们回地狱要去坐牢的。”

法师无我相之后什么也听不见,也不管。

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这时发现一片光亮处有一丝黑影,这个时候才知道,和尚有一丝凡尘未了,所以有黑影。

原来,这个和尚功德很大,皇帝曾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就像唐僧的钵盂和袈裟一样,这个法师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放不下这两个宝贝,特别喜欢。

这两个小鬼就化作两只老鼠,一个啃袈裟,一个啃紫金钵盂,和尚知道了之后心念一动,光没有了,本身便现出来了。

小鬼就将这两个和尚抓住,和尚听了缘由之后,生气的把紫金钵盂摔在地上,而两个小鬼也就此开悟。

人生修行,修的就是自己的念想,贪欲更是人生修行的一大障碍,他不但阻挡了自己修行的道路,还模糊了一切人生的本质。

从人生的本质来看,平淡便是福,岁月静好便为乐,但是一个深陷贪欲中的人,却永远看不清当下的平淡为福,反而将平淡视作为糟糕。

过度执着于那些未曾达到的欲念之中,心有欲念,内心必然不能平静。

人与人的层次不同,追求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很多人总在过度祈求未得到的人生。

有追求有进取心并不是坏事,但是他们却让自己的欲望高于自己当下的“应得”,总是贪求自己能力之外的结果。

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是贪求得到,生出妄心,而痛苦和人生灾祸皆缘于此。

如同《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也始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也起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行也从脚下开始。

所有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欲求都可以追求,但是要顺应外在客观规律,先积累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当内在涵养足够的时候,你想要的世界便自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如果背离了这一个规律,欲念不但不会出现,自己还反被欲念所吞噬,欲念反而成枷锁,忽略了最基本的形成过程,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这样的人生便是舍本逐末的愚昧。

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而大多数人只看到贪欲,而忽略了本质规律。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已,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任凭别人去追名逐利,但不因他人醉心于名利而去疏远他,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但不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迷惑,身心皆逍遥自在的人”。

人生,认清自己很重要,过度贪求自己应得之外的事物,就是因为看不清自身而生的妄念。

心有执念,人生便得一枷锁,所有过度执念的事情,都会让自己感觉到痛苦。

只有认清自身状态,不陷入于迷雾之中,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牵累,得以去除妄念,人生便得以清醒。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道德经:贪欲,是遮挡一切本质的障碍

贪欲,会遮挡人生的一切幸福。

一位法师一辈子积德行善,讲经说法,有很大功德。

年龄大了,快要圆寂之时,有两个小鬼来捉拿他,这个法师对两个小鬼说:“我们商量一下,我出家一生只做功德,没有修持,你给我七天时间打坐,修行成功,我先渡化你们两人,再渡化阎王。”

那两个小鬼当即就答应了,法师放下平常德行,一上座,万念放下,什么也不做,三天之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片光明。

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只看到一片光明,却找不到法师,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个小鬼着急的说:“大和尚,你说话要讲信用呀,你说你先度我们两个小鬼,要不然我们回地狱要去坐牢的。”

法师无我相之后什么也听不见,也不管。

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这时发现一片光亮处有一丝黑影,这个时候才知道,和尚有一丝凡尘未了,所以有黑影。

原来,这个和尚功德很大,皇帝曾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就像唐僧的钵盂和袈裟一样,这个法师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放不下这两个宝贝,特别喜欢。

这两个小鬼就化作两只老鼠,一个啃袈裟,一个啃紫金钵盂,和尚知道了之后心念一动,光没有了,本身便现出来了。

小鬼就将这两个和尚抓住,和尚听了缘由之后,生气的把紫金钵盂摔在地上,而两个小鬼也就此开悟。

人生修行,修的就是自己的念想,贪欲更是人生修行的一大障碍,他不但阻挡了自己修行的道路,还模糊了一切人生的本质。

从人生的本质来看,平淡便是福,岁月静好便为乐,但是一个深陷贪欲中的人,却永远看不清当下的平淡为福,反而将平淡视作为糟糕。

过度执着于那些未曾达到的欲念之中,心有欲念,内心必然不能平静。

人与人的层次不同,追求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很多人总在过度祈求未得到的人生。

有追求有进取心并不是坏事,但是他们却让自己的欲望高于自己当下的“应得”,总是贪求自己能力之外的结果。

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是贪求得到,生出妄心,而痛苦和人生灾祸皆缘于此。

如同《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也始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也起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行也从脚下开始。

所有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欲求都可以追求,但是要顺应外在客观规律,先积累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当内在涵养足够的时候,你想要的世界便自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如果背离了这一个规律,欲念不但不会出现,自己还反被欲念所吞噬,欲念反而成枷锁,忽略了最基本的形成过程,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这样的人生便是舍本逐末的愚昧。

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而大多数人只看到贪欲,而忽略了本质规律。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已,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任凭别人去追名逐利,但不因他人醉心于名利而去疏远他,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但不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迷惑,身心皆逍遥自在的人”。

人生,认清自己很重要,过度贪求自己应得之外的事物,就是因为看不清自身而生的妄念。

心有执念,人生便得一枷锁,所有过度执念的事情,都会让自己感觉到痛苦。

只有认清自身状态,不陷入于迷雾之中,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牵累,得以去除妄念,人生便得以清醒。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道德经:贪欲,是遮挡一切本质的障碍

贪欲,会遮挡人生的一切幸福。

一位法师一辈子积德行善,讲经说法,有很大功德。

年龄大了,快要圆寂之时,有两个小鬼来捉拿他,这个法师对两个小鬼说:“我们商量一下,我出家一生只做功德,没有修持,你给我七天时间打坐,修行成功,我先渡化你们两人,再渡化阎王。”

那两个小鬼当即就答应了,法师放下平常德行,一上座,万念放下,什么也不做,三天之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片光明。

两个小鬼第七天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只看到一片光明,却找不到法师,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这个小鬼着急的说:“大和尚,你说话要讲信用呀,你说你先度我们两个小鬼,要不然我们回地狱要去坐牢的。”

法师无我相之后什么也听不见,也不管。

两个小鬼就商量怎么办呢,这时发现一片光亮处有一丝黑影,这个时候才知道,和尚有一丝凡尘未了,所以有黑影。

原来,这个和尚功德很大,皇帝曾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金缕袈裟,就像唐僧的钵盂和袈裟一样,这个法师什么都放下了,唯独放不下这两个宝贝,特别喜欢。

这两个小鬼就化作两只老鼠,一个啃袈裟,一个啃紫金钵盂,和尚知道了之后心念一动,光没有了,本身便现出来了。

小鬼就将这两个和尚抓住,和尚听了缘由之后,生气的把紫金钵盂摔在地上,而两个小鬼也就此开悟。

人生修行,修的就是自己的念想,贪欲更是人生修行的一大障碍,他不但阻挡了自己修行的道路,还模糊了一切人生的本质。

从人生的本质来看,平淡便是福,岁月静好便为乐,但是一个深陷贪欲中的人,却永远看不清当下的平淡为福,反而将平淡视作为糟糕。

过度执着于那些未曾达到的欲念之中,心有欲念,内心必然不能平静。

人与人的层次不同,追求不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很多人总在过度祈求未得到的人生。

有追求有进取心并不是坏事,但是他们却让自己的欲望高于自己当下的“应得”,总是贪求自己能力之外的结果。

没有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只是贪求得到,生出妄心,而痛苦和人生灾祸皆缘于此。

如同《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大树也始于微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也起于一筐一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之行也从脚下开始。

所有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欲求都可以追求,但是要顺应外在客观规律,先积累自己的德行和学问,当内在涵养足够的时候,你想要的世界便自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如果背离了这一个规律,欲念不但不会出现,自己还反被欲念所吞噬,欲念反而成枷锁,忽略了最基本的形成过程,一味的去追求结果,这样的人生便是舍本逐末的愚昧。

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而大多数人只看到贪欲,而忽略了本质规律。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已,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任凭别人去追名逐利,但不因他人醉心于名利而去疏远他,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但不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迷惑,身心皆逍遥自在的人”。

人生,认清自己很重要,过度贪求自己应得之外的事物,就是因为看不清自身而生的妄念。

心有执念,人生便得一枷锁,所有过度执念的事情,都会让自己感觉到痛苦。

只有认清自身状态,不陷入于迷雾之中,这样的人生才不会被自己的欲望所牵累,得以去除妄念,人生便得以清醒。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佛教故事: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编者按:如果要你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献出来,你会怎样?请看今天凤凰网佛教的《佛教故事》,想要身心清净,家庭幸福,远离苦恼,修行人不仅要用布施度悭贪,而且要“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这样才能早日获广大福德自在。《法句譬喻经·卷三》曾记载了一段国王进行财布施,而佛陀为之行法布施的殊胜事迹,一起来看看。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去。奇怪的是,国王如此布施了数日,珍宝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佛陀知道国王宿世积福,度化因缘成熟,于是变化成外道修行者前往该国。国王知道有行者远来,便出来接见,寒喧作礼后,国王问:“你来此地,有何请求吗?可以直说,不用客气。”行者回答:“我从很远的地方来,想跟国王化缘珍宝,建造屋宅。”国王听了,告诉行者:“没问题!你就自取一撮珍宝吧。”行者取了一撮珍宝,走了七步,又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疑惑地问他:“你为何要放回去呢?”行者回答:“这撮珍宝变卖后,只够我建盖房舍而已,日后要再娶妻就不够用了,所以不如不取。”国王一听,说:“这还不简单,那你就取三撮珍宝吧。”于是行者取了三撮珍宝,走了七步后,还是回头将珠宝放回原处。国王又问他:“你为什么又不要了呢?”行者回答:“这三撮珍宝只够我娶妻,没有剩余的钱可以购买田地、奴婢、牛马,既然无法满足我的欲望,还不如放下。”于是国王又应允他取七撮珍宝。

行者走了七步,还是又退还回去。国王再度询问原因,行者回答:“我娶妻后会生儿育女,子女从出生到嫁娶,一切所需难可计量,所以我决定还是不要罢了!”国王听了,大方地说:“不要担心,我将所有的珍宝都布施给你,你就不需再为将来烦忧了。”行者原本已要接受国王的供养,但想了想还是拒绝国王的好意,准备告辞,国王疑惑地问:“你为何不接受我的供养呢?”行者说:“本来我是想要乞取珍宝,好令生活充裕无缺。但我深入思惟,却发现人生苦短,万物无常,若是追逐财物,贪求五欲,妄计未来,只是徒增忧苦,一日比一日烦恼,还不如放下这些贪欲,精进修行,勤求佛道。所以我再也不需要任何珍宝了!”国王听了行者的话,心开意解,也愿意皈依佛教。

于是,佛陀恢复本貌,腾升虚空,现光明身相,为国王说了一首偈语:

“虽得积珍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不善像如善,爱如似不爱,以苦为乐相,狂夫为所厌。”

国王与大臣见到佛陀如此端严的光明瑞相,又听闻佛陀微妙的开示,法喜非常,纷纷求受五戒,当下即证须陀洹果。

禅语10句,写尽人间贪嗔痴欲!

人心皆有欲,有欲就生贪。事情不如意,嗔心似火燃。痴迷障道性,自缚自系缠。贪嗔痴断了,就得大自在。

0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金刚经》

你的所言所行,所经历的一切,不就是如同梦幻一样吗?像清晨的露珠和天空的闪电,转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人生短暂,放眼天地宇宙,几十年的光阴也在朝暮之间,不必执着于眼前的梦幻泡影了。

02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金刚经》

过去的因果已经结成,未来的因果谁又知道?连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你所察觉到的“现在”,其实也是虚幻不真的。

当你没有想过去发生的种种难堪,也没有为未来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而担忧,也没有刻意强调现在要去做什么。

只是安静听春风吹拂树叶的声音,看阳光洒落地面的光影,在这一瞬间,脱离了过去心,脱离了未来心,也脱离了现在心。

03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

宇宙万物,在佛法上讲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既然是在因缘和合而生,那在未生之前就本来没有此物,在既灭之后也没有此物。在此物生后灭前,只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个幻想而已。

无须执着于事物的假象,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达到转迷为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04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佛典》

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

这是禅宗的境界,佛学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0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

眼睛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

《法华经》有一重要譬喻——“化城喻”,有一队商旅要到远处去取得珍宝,畏惧荒无人烟的恐怖道路,队伍有一位智慧高师幻化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供人们休息,渐渐地人们沉迷安逸,早忘了寻求珍宝的使命。

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虚幻的表象的时候不被迷惑,便算大智慧了。

06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六祖坛经》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心静,便见万物波澜不惊。

0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偈》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佛性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即是如此,也没有什么红尘俗世,更没有尘埃可污染,一切皆是空,包括空本身。

菩提只向内心寻,何苦在世事中苦寻?

任时光穿梭,自修得禅心似水。

08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

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佛说四十二章经》

人的忧愁从爱欲而来,从忧愁中又产生了恐惧,如果放弃了情爱,烦忧和恐惧又从何而来呢?

众生之所以会不断的产生各种忧愁恐怖,无外乎为情爱。

世间有一句自嘲的话说,你爱了,你就先输了。

只要是动了情执,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受制于他人,事实上是受制于自己的那一念爱染和贪执。

09

恶习结业,善习结果。

——《地藏经》

随恶作恶积恶业,随善行善结善果,都是个人的境遇所致。

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谁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善恶一念之间,但是所做所为都种下善恶的种子,等待时机,因缘和合而触发。

10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

人的本性觉性是清净的、与生俱来的。

本性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你的本心就是佛,只需用心去体验,其实顿悟就很简单了。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