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列宁的句子100字以内(描写列宁的句子100字)

描写列宁的句子100字以内(描写列宁的句子1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对一位初中生的诗歌《列宁》的几点评语

【按】

上周到京,偶遇三里屯语文特级教师毕于阳先生,他是讲授鲁迅作品课文的专家。目前参与初三至高三一贯制教学试验。毕老师看重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告诉我好些学生的故事,说有学生爱好俄罗斯历史,并给我发来一位杨姓同学的长诗《列宁》(没有授权不便说学生的名字),要我指导。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1】

这是一个初三学生的习作,却有着历经沧桑成人般的想法。虽然视野尚不够宽阔,但充满原本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对那段历史的专注。

例如:辛比尔斯克、伏尔加河、喀山、圣彼得堡、西伯利亚、彼得格勒、顿河、图拉、高加索,摩尔曼斯克——这些在今天中国青少年中极少有人知道的俄国城市、河流,被写进了诗中。

还有将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卡尔、弗里茨(弗里德里希的爱称),将列宁称为伊里奇,这都是专注的结果。

【2】

如果对这首290行、2200多字的诗歌进行分类的话,大约这是一首用简体字、普通话语境创作的【政治抒情诗】。

这一类诗显然政治为主、抒情为辅。那么,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抒情?什么是政治抒情?

李白在长安写过一批【政治抒情诗】,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等清平调,还有《永王东巡歌》。人们可以从中知道这个唐朝诗人是怎么把政治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

共和国也出过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等善写【政治抒情诗】的大诗人。他们又是怎么用白话文、繁简体字把政治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

贺敬之写《三门峡歌》,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向“黄河之水‘手中’来”,最终表露出“社会主义——我们来”的政治主题。

艾青写《我爱这土地》递进他的政治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高尔基是俄国革命的当事人。他写过散文诗《海燕之歌》,革命的主题被恰到好处地时隐时现。

因此,建议杨同学读一读这些大家的作品。注意!是【读】,而非【浏览】。读明白【主题】在这一类诗歌中隐性的重要作用。

【3】

在【政治抒情诗】中,往往“思想”纲举目张的纲。杨同学不是十月革命的当事人,也没深入过俄罗斯,所读有关俄罗斯的历史书籍显然非开放性著作,思想自然被禁锢。

比如:日俄战争是简单的“把俄罗斯的孩子/成批成批送进绞肉机”吗;比如“他踏上来到德国的火车/他来到了德国”,为什么是德国?不是法国英国?仅仅是从“从德国带来了/主义的种子”吗?须知主义理论的诞生地是在法国英国啊。

从俄罗斯→苏俄→苏联,再回到俄罗斯,绝非简单的“俄国人民迎来了/苏维埃/给予人民希望”,而是激荡的历史转折与人民选择。作者在已知今天俄罗斯状况,以及“十月革命”前因后果的前提下,回望一百年前的俄国,其应该更加理性,倾诉应该更加准确,议论应该更加恰到好处……

要想理性、准确、恰到好处,恐怕当下的路径只有一条:读更多的客观历史的书。并且不仅仅读教科书,而是要扩大书籍范围。宽阔自己的视野。

【4】

诗歌的写作手法也涉及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尤其是长篇诗歌。《列宁》一诗写他革命一生,是列宁传。作者显然使用了这四种写作方法,诗中“他诞生了……他继承了……他成长了”是叙述;“罪恶的子弹/从刽子手的枪里射出”是描写;“精神/引领人们前进的精神/信仰/成就他一生的信仰”是议论;“布鲁塞尔/在这座城市”是说明。

但当这四种写作方法出现在同一首诗歌中时,需要作者考虑其中的逻辑关系。比如:作者按列宁一生顺序而写,那么在他人生哪一个阶段该叙述?哪一个阶段该描写?都需要智慧地结构好。在这篇诗歌中显得随性,有人物成长逻辑,但缺乏写作逻辑。

比如:仅仅有“光荣的十月”这样的句子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因为“炮声”才是十月革命成功基础。

也可以想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句子怎么就成了名句呢?

【5】

诗歌的语言要求相对其它体裁更加凝练和更加有意境,且避免概念化。

现在这首诗语言不够凝练,列宁哥哥那段像一根鱼刺,插在一首原本完整的诗歌之中。还有类似“他回来了/回来了/伊里奇回来了”的句子,以及大量的“的”字和“了”字。试着删去一些“的、了”,句子也许更加有力量。绝大多数的“凝练”都是作者“提炼”的结果。

诗中类似“资本家/资本主义/呸/毒蛇/猛兽”、“战斗/斗争/革命”、“一个十足的伟人/一个革命的导师”的概念性句子不少。显然与作者读过的充满概念性的同类文章有关。

脸谱化+没有底线的颂扬,往往是缺少意境、概念化的根源。除非出于阶段性政治目的。否则,“谎言说一千遍”最终是成不了真理的。俄罗斯如今实行的就是“资本主义”,遍地都是“资本家”。

相信杨同学并非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仅仅是读了俄国历史有感而发。这就更加需要注意自身“价值观”“世界观”问题。

【6】

诗歌是文学作品,当然允许虚构、夸张、无中生有等。但是,当你面对一个革命领袖,虚构、夸张、无中生有都应该张弛有度。比如:诗中写列宁去世:“俄国大地上/孩子们/像老人般庄严肃穆/老人们/却像孩子般痛哭”,显然夸张了,甚至虚构了。但具备文学的真实,有美的意境。

而“他继承了卡尔的思想/继承了弗里茨的品行”、“用你的学识\你的成就/用你的信仰/你的思想/救救俄罗斯吧”就显得夸张过度。

而在诗歌写作中,还需要有灵机一动产生灵感的句子。这首诗中缺乏这样的句子。缺少处于洋溢着青春期的少年才能写出的句子。

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在描述什么是【诗】时指出:“用语言把你的心走过的路说出来,就是诗啊。”请杨同学自问,这290行文字真的是你的心走过的路吗?

【7】

一个中国少年写一个外国领袖,且全然不涉及自己的祖国。这是件很难的事。他所有对外国领袖的认知大约都是从政治书本上得到的,并且对俄罗斯文化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弃主观视角,而从一个少年仰望英雄的客观角度去写,也许会写的更加自如。如果杨还能结合自己的祖国——中国,也许会流露血液里面的真情。要知道,列宁去世时,在他帮助下成立的中国已经两岁多哦。

另外,日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深受其害的是中国人。而列宁回国发动十月革命的大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诗中,历史背景尚有混淆处。

综上,尽管杨同学思想还稚嫩、用词尚概念、节奏有缺乏、意境亦不够,少有让人读来热血沸腾、豪放流泪的句子,历史知识也不十分清晰。但瑕不掩瑜,一个中学生用抒情方式写列宁一生,将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时的欧洲政治大变局,通过一个具体人物来呈现有多么不易,想必杨同学已有体会。我以为,只要就此专题深入下去,假以时日很可能绽放绚丽之花。但请切记,人一生实现目标的方式很多,一般讲,考上大学是实现目标的捷径。在这条捷径上,教科书内容又是获取分数的最重要部分。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天天向上!

以上文字供杨同学参考,也请毕老师指正。我愿意写下这些文字,是强烈感觉到:少年不可欺!

高尔基的特写《列宁》

[俄罗斯]H.盖尔泽伊-卡皮查

马家骏 译

《列宁》是高尔基著名的“回忆录”里的一篇特写。《回忆录》是一本体裁别致的书。这里边描写了一些伟大而杰出的人物,高尔基同这些人很接近,或者同他们有真挚的友谊。高尔基在回忆这些人的个别生活插曲、话语、演说,回忆自己同他们的交谈时,复制了读者可以鲜明感到的活生生的人物面貌,这些人物象是活现在你面前似的。

高尔基的《回忆录》并不是只描写这些人的生活或者生活个别阶段,也不仅是他们的鉴定或照相,而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复制,这些形象具有不可重复的独特性,是在他同周围世界和人们的联系中,在他的斗争与探索、愿望与工作中,以及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来的。

同时,高尔基在《回忆录》中,以巨大概括力量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人的形象。这些形象反映了伟大的俄罗斯人民所固有的丰富精神世界和崇高的人格特征。高尔基在众所周知的、现实本有的人的肖象中创造典型时,显示出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在《回忆录》里所复制的一些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们的画廊中,特写《列宁》占有完全特殊的地位。

所有写列宁的作家里,高尔基第一个写出了有巨大艺术意义的作品,这作品比后来一切有关写列宁的文章都领先。

高尔基本人和列宁很亲近,列宁不但是他的朋友和导师,而且还是他在生活创作途程中所寻求的那种理想、想象和大写的“人”的化身。高尔基在自己的特写中真实地再现了列宁独有的特征,具体的容貌,同时在他身上显示了人类向往和可能创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对高尔基来说,列宁是一个积极的英雄和理想的活生生的人物。这篇关于列宁的回忆录是高尔基创作的一个顶峰。我们在课堂上虽然只研究特写的某些片断,但教师顶好从全部作品里引用补充材料来说明它。

特写《列宁》中并没有连续性的情节(这是全书的一般特点),只是勾画了一系列个别场面的轮廓,有时这些场面之间也甚至很少有联系。因此,必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高尔基表现肖象特征所用的独特手法上,非常认真仔细地、缜密地研究作品本文,探讨每个字的含意;应该让学生了解在缺乏故事情节的情况下,高尔基在这篇幅不大的作品中,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我们时代里创造历史的人的面貌的,是怎样成功地刻划了人民的喉舌、领袖、热忱的革命家、卓越的雄辩家、光辉而深刻的思想家的形象的。

高尔基显现了在不同生活关头、不同环境中,同不同人们交往中的列宁。那怕每个不大的场景,也都给我们揭示了列宁的任何新的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列宁多方面的个性。

人们不仅都详细了解列宁的活动,而且也了解他的生活。所以一提到列宁的形象,读者会自然而然地同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联想起来。每个人都在各种书里读到过列宁,也不只一次地看到过他的肖象。但是高尔基给我们的,毕竟是艺术的活生生的列宁的风貌,它使我们每个人都充满奋发的思想。

H·K·克鲁普斯卡雅①给高尔基的信中写道:“我得到了您关于伊里奇的回忆录——这很不错。伊里奇活在您心中。伦敦代表大会②一段非常好。一切正确。回忆录的每一句话都激起了人们类似的回忆。看得出您是极力热爱伊里奇的。谁要是不热爱伊里奇的话,那他就不能这样写。伊里奇永生。”③

高尔基在特写中力图创造一个新时代的领袖的形象,这个时代是人类从前所不知道的。他展示了一个与人民密切相联的和为广大群众热爱与理解的领袖列宁的形象。

高尔基成功地表现了把伟大领袖和真正存在的新型人物两方面不可分割地统一起来的形象——大写的“人”。

在普通人列宁的风貌中,我们看到的又是一个最伟大的政治活动家,世界无产阶极最伟大的领袖,一个因了他的名字而决定人类历史新时代的人,这个人是“生活意志和坚强理性的一个最大体现者”④。构成列宁独有的个性特点、揭示他作为普通人而却带有作为领袖的风格的,是凭借了另外的方面:能说明他作为全世界劳动人民领袖的品质,能把他塑造成大写的“人”的那些特殊的东西。

列宁的内在精神和他的外部面貌是相融合一致的。在外貌、服装、平常的举止、风度中就存在着那构成他个性特质的东西。那没有特别表现力的外部面貌特点或者内在标志,在特写里是不多的。作者不是只作表面细节的描述,而是创造有特征的肖象。

“但是这个秃头的,用喉音卷着‘P’的、结实的、强壮的人,一只手摸着那苏格拉底⑤式的前额,另一只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闪亮着他的一双灵活得惊人的眼睛,立刻就谈到《母亲》这本书的缺点……”(第4页)。高尔基就是这样在伦敦代表大会上见到列宁的。作者几乎不止一次地重复这种肖象特征,谈到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时期时,他说:“矮胖、健壮,长着苏格拉底式的前额和一双洞察万物的眼睛”(第39页)。高尔基多次重复“苏格拉底式的前额”、“洞察万物的眼睛”、“闪耀着敏锐的目光”、“眯缝着闪亮的眼睛”,并且多次写出列宁独特的姿态“头向后仰,又偏到肩上,手指插在两掖下的背心里面……”(第39页)。

从这类很多构成普通人列宁的独特特性和他能把所有人的心吸引到身边来的特性,可以了解作为政治活动家和群众领袖的列宁。

高尔基描写在伦敦代表大会初次相遇的列宁的肖象时,说:“总之,这整个人是太朴素了,在他身上感觉不到有丝毫‘领袖’的风度”(第3页)。正是这种被一系列其他材料复杂化了和加强了的纯朴,成了有特殊决定意义的东西,它使高尔基后来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列宁的政治活动和作为领袖的列宁的面貌特征。作者写道:“他是朴素的和率直的,就像他所说的话一样”(第2页)“一九一八年秋天,我问索尔莫夫的一个工人德米特里·巴甫洛夫:在他看来,列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呢?“‘朴素。像真理一样朴素。’”(第18页)

列宁作为普通人,他身上所有的这种特征,也是作为一个领袖具有的,他表达了最崇高的真理:“第一次我听到把极其复杂的政治问题讲得如此地简要。”(第14页)

列宁带给人们了最伟大的真理,这真理是朴素的和为群众所理解的,列宁对群众说来,是真正的“自己人”。

高尔基引用了一个第一次见到列宁的工人的话:

“‘……要说有另外的一个人,使我一见就爱,就像爱他一样,——我却不相信!’

“另外的一个工人微笑着,添加道:

“‘这是我们的人!’

“有几个反对他:

“‘普列汉诺夫才是我们的人。’

我听见一个中肯的回答:

“‘普列汉诺夫是我们的师尊、我们的老爷,而列宁是我们的领袖和同志。’”(第17页)

高尔基着重指出,列宁在任何时候也不脱离群众:“我想象不出还有另外的人这样高出于人群之上,而能不受野心的蛊惑,对于‘普通人’始终表示深切的关怀。”(第28页)他为群众利益而活着,“他的思想,像罗盘的指针一样,总是指向劳动人民的的阶级利益。”(第19页 )

高尔基讲到了为列宁的言词所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印象,并且拿别的演说家的演说与他的演说对照。在列宁的话语里没有惯常的演说家式的框子与修饰,它是朴素而纯洁的。列宁的话以铁的逻辑的思想的不可克服的真理征服了听众。高尔基并没有引用列宁的话语,他却不止一次讲到列宁是怎样说话的,话语如何使听众信服。在通过列宁语言特点揭示列宁的思想伟大、有力和正确时,高尔基提到了他的姿态和听众的反应。

高尔基写到:他被列宁的话语所“吞没”了,“坐在我背后的人们兴奋地‘私语着’”(第15页)。“他并不想编造漂亮的词句,他把每个字眼都明白说出来,毫不费力地表达出它精确的含义。”(第14页 )“他的每个论证都是自自然然地发展的,都是凭着它本身所包含的力量发展的。”(第15页)

列宁所讲的真理如此单纯,如此恳切,它是无可争辩的确凿,好像他说话“不是出于他自己,而是实在按照历史的意志。”“他的一只手伸向前面。稍微往上抬起,手掌好像是在衡量每一个字眼,筛去敌对者的词句,而用一些重大的原理去代替它们,证明工人阶级有权利和义务走自己的道路,不要落在自由资产阶级后面,甚至不要跟自由资产阶级并肩同行,——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同凡响,而且从列宁口里说出来,好像不是处于他自己,而是实在地按照历史的意志。”(第14页)

“有时候,好像他灵魂里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从眼睛里迸出火花,一些充满着力量的语句在空中闪耀。他的谈话总是使人们在肉体上也感触到不可抗拒的真理。”列宁“站在讲台上,仰着头,把明亮的清晰的语句投掷在静悄悄的人群中,在渴求真理的人们的热切的眼睛里。

“这些语句总是令我想起铁屑的寒冷的光辉。

“从这些语句里异常朴素地显出了那极其完美的真理的塑象。”(第38页)

高尔基不止一次地重现了列宁的思想,这思想纯朴、明晰、可理解、极合乎逻辑,同时也是英明的、最深广的,这思想由精确、鲜明、纯朴、简练的语言所表达出来。列宁的语言的真理力量是如此博大,好像可以看见和可以感触到一样。

高尔基在《回忆录》中讲到列宁作为领袖、革命家、社会活动家的无穷的精力,“他的超人的工作能力很令我吃惊。”他“是一个比他以前的任何人都更知道阻碍人们依照自己的习惯过活的人。”(第37页)这既是政治家、舵手、领袖的不可遏制的精力,又是列宁作为普通人表现在多方面个性中的必不可缺的本性。高尔基谈到他鲜明表现出的生活信心,“他不论做什么都关注着的那种青年的热忱。”(第37页)

列宁很仇视人类的不幸,这是“不可调和的,无止境的”敌意,他确信人们能够把一切可恶的东西从身旁铲除掉,高尔基在着重指出这点时说:“我要把他的性格的这个基本特点叫做唯物主义者的战斗的乐观主义。”(第31页)

列宁作为改造生活和摧毁旧世界恶势力的所有劳动者的领袖,在他孜孜不倦的斗争中,他是“生活意志和坚强理性的一个最大体现者”(第1页)。列宁作为普通人,对生活和它的欢乐同样也充满了这样的爱,表现了对生活的多方面的兴趣。列宁是“一个很好的同志,愉快的人,对于世界上的一切有着强烈的无穷尽的兴趣,对于人们怀着异常温和的态度。……他的兴趣的广博不能不令我吃惊。”(第27页)“他能以同样的热情下棋,看《服装史》,跟同志们争论几点钟,钓鱼,在南方太阳晒烫了的加波里⑥石道上散步,赞赏金黄色的金雀花和渔人们的肮脏的孩子。”(第39页)高尔基还指出列宁很喜欢托尔斯泰和悲多芬的作品。

高尔基怀着异常爱戴的心情谈到列宁的惊人的才干和传染性的笑:“我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能像伊里奇这样笑得带有传染性的人。而且令人很奇怪的,是看见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主义者,一个对于伟大社会悲剧的必然性看得如此清楚和感觉得如此深刻,对于资本主义世界抱着毫不妥协和动摇的憎恨的人,居然会像小孩似地笑,笑得呃着喉咙,流出眼泪来。其实,要这样地笑,就得具有一个伟大、坚强、健康的心灵。”(第23页)“他的笑是富有魅力的。是一个人的‘真挚的’笑”(第28页)。意大利的老渔夫讲到列宁时说:“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能够这样地笑。”(第28页)

据高尔基说,他所认识的人都怀着这种爱和赞颂口吻谈到列宁:“他有种磁力吸引着劳动人民的心灵和同情。”(第28页)高尔基由列宁对人们态度表现了他的异常的人道精神、温存、关怀、同情心以及同时带有的严肃的原则性。“凡是空闲下来的一分钟、一点钟,列宁都消磨在工人中间,讯问他们的最细微的生活琐事。”(第16页)他对工人却异常关心,这令我很吃惊。”(第17页)“……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关心自己,可是仔细地注意同志们的生活。”(第49页)“……这正是真挚的同志出自内心的注意,正是平等的人们相互间热爱的情感。”(第55页)

列宁——这是创造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的典型的领袖,他不能不是有最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高尔基表明,列宁热爱俄罗斯人民并以他们为骄傲:“我往往看出他的这个夸耀俄国艺术的特点。”(第52页)他以这种自豪与称赞的口气谈到“伟大的人物”——托尔斯泰,以为“欧洲有谁能够同他并列呢?”(第52页)列宁认为比起加波里的渔夫来,“我们的渔夫们工作得灵巧些。”(第53页)

为了新世界胜利,同敌人进行斗争,需要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坚贞、严峻与不调和性。列宁注意了这一点,他不仅能爱,而且也能恨。“不能恨就不能真挚的爱”(第30页)。

高尔基成功地表现了如此英雄的思想,在列宁的形象里,集中了伟大的革命精力和最深刻的人性。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在日常生活里他是一个很好的同志,是对周围生活怀着不倦的兴趣而又有生命活力的欢乐的人;在个人关系上他是温柔的,诚恳的;既是苏维埃国家的英明而有意志力的领导者,在讲坛上又是一位热情的演说家——这—切都是他:列宁,领袖,导师,工人的朋友,“他灵魂里的不可制服的力量从眼睛里迸出火化。一些充满着力量的语句在空中闪耀。”(第38页)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人物的性格肖象,同时也是有巨大综合力的艺术形象。在这个形象里概括了典型的东西,它组合了具休的、真正存有的人的特征,体现了全体人民及其发展中最完整、最重要、最独特的特点。一切构成列宁独有的特性,并不常是偶然的个人品质。他身上表现了无穷尽的伟大人民的各种力量和品质。

像列宁这样的人是不多的。这样的特性与品质在他身上是集中了的、鲜明地体现出的,并且构成“列宁式”的人。有时只作为胚胎散布在全体人民中间的大量的东西,这回从千百万人身上取出来赋予他,全集中在列宁身上。

列宁的事业是不朽的。高尔基确信:“符拉基米尔·列宁死了。他的理性和意志的继承者们是活着的,并且胜利地工作着,……”(第63页)

高尔基给我们写下了一个时代的卓越的证明,写下了一部有巨大意义的艺术作品。把彼此结合起来对学生有深刻教益:他们应由此感到真正的自豪,因为人类伟大的英雄符拉基米尔·伊里奇是俄罗斯人,而伟大的俄罗斯人民作家马克西莫·高尔基在自己不朽的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形象。

(译自《高尔基作品教学法》,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出版社,

列宁格勒,1956年,第3版。

译文原载《语文函授通讯》1959年第1期)

[译者注]

①娜杰什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雅(1869-1939)是列宁的夫人。

②伦敦代表大会,指1905年4月召开的俄国社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高尔基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会见了列宁。

③《高尔基全集》(俄文版)第17卷,第474页。

④所引特写《列宁》的本文,均见曹葆华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以后只在行文中注明页次。

⑤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的哲学家。

① 加波里,是南意大利的一个海岛。第一次革命失败后,列宁和高尔基都在这里住过。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对一位初中生的诗歌《列宁》的几点评语

【按】

上周到京,偶遇三里屯语文特级教师毕于阳先生,他是讲授鲁迅作品课文的专家。目前参与初三至高三一贯制教学试验。毕老师看重学生语文素养教育,告诉我好些学生的故事,说有学生爱好俄罗斯历史,并给我发来一位杨姓同学的长诗《列宁》(没有授权不便说学生的名字),要我指导。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

【1】

这是一个初三学生的习作,却有着历经沧桑成人般的想法。虽然视野尚不够宽阔,但充满原本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对那段历史的专注。

例如:辛比尔斯克、伏尔加河、喀山、圣彼得堡、西伯利亚、彼得格勒、顿河、图拉、高加索,摩尔曼斯克——这些在今天中国青少年中极少有人知道的俄国城市、河流,被写进了诗中。

还有将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卡尔、弗里茨(弗里德里希的爱称),将列宁称为伊里奇,这都是专注的结果。

【2】

如果对这首290行、2200多字的诗歌进行分类的话,大约这是一首用简体字、普通话语境创作的【政治抒情诗】。

这一类诗显然政治为主、抒情为辅。那么,需要明白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抒情?什么是政治抒情?

李白在长安写过一批【政治抒情诗】,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红艳露凝香”等清平调,还有《永王东巡歌》。人们可以从中知道这个唐朝诗人是怎么把政治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

共和国也出过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等善写【政治抒情诗】的大诗人。他们又是怎么用白话文、繁简体字把政治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

贺敬之写《三门峡歌》,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引向“黄河之水‘手中’来”,最终表露出“社会主义——我们来”的政治主题。

艾青写《我爱这土地》递进他的政治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高尔基是俄国革命的当事人。他写过散文诗《海燕之歌》,革命的主题被恰到好处地时隐时现。

因此,建议杨同学读一读这些大家的作品。注意!是【读】,而非【浏览】。读明白【主题】在这一类诗歌中隐性的重要作用。

【3】

在【政治抒情诗】中,往往“思想”纲举目张的纲。杨同学不是十月革命的当事人,也没深入过俄罗斯,所读有关俄罗斯的历史书籍显然非开放性著作,思想自然被禁锢。

比如:日俄战争是简单的“把俄罗斯的孩子/成批成批送进绞肉机”吗;比如“他踏上来到德国的火车/他来到了德国”,为什么是德国?不是法国英国?仅仅是从“从德国带来了/主义的种子”吗?须知主义理论的诞生地是在法国英国啊。

从俄罗斯→苏俄→苏联,再回到俄罗斯,绝非简单的“俄国人民迎来了/苏维埃/给予人民希望”,而是激荡的历史转折与人民选择。作者在已知今天俄罗斯状况,以及“十月革命”前因后果的前提下,回望一百年前的俄国,其应该更加理性,倾诉应该更加准确,议论应该更加恰到好处……

要想理性、准确、恰到好处,恐怕当下的路径只有一条:读更多的客观历史的书。并且不仅仅读教科书,而是要扩大书籍范围。宽阔自己的视野。

【4】

诗歌的写作手法也涉及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尤其是长篇诗歌。《列宁》一诗写他革命一生,是列宁传。作者显然使用了这四种写作方法,诗中“他诞生了……他继承了……他成长了”是叙述;“罪恶的子弹/从刽子手的枪里射出”是描写;“精神/引领人们前进的精神/信仰/成就他一生的信仰”是议论;“布鲁塞尔/在这座城市”是说明。

但当这四种写作方法出现在同一首诗歌中时,需要作者考虑其中的逻辑关系。比如:作者按列宁一生顺序而写,那么在他人生哪一个阶段该叙述?哪一个阶段该描写?都需要智慧地结构好。在这篇诗歌中显得随性,有人物成长逻辑,但缺乏写作逻辑。

比如:仅仅有“光荣的十月”这样的句子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因为“炮声”才是十月革命成功基础。

也可以想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句子怎么就成了名句呢?

【5】

诗歌的语言要求相对其它体裁更加凝练和更加有意境,且避免概念化。

现在这首诗语言不够凝练,列宁哥哥那段像一根鱼刺,插在一首原本完整的诗歌之中。还有类似“他回来了/回来了/伊里奇回来了”的句子,以及大量的“的”字和“了”字。试着删去一些“的、了”,句子也许更加有力量。绝大多数的“凝练”都是作者“提炼”的结果。

诗中类似“资本家/资本主义/呸/毒蛇/猛兽”、“战斗/斗争/革命”、“一个十足的伟人/一个革命的导师”的概念性句子不少。显然与作者读过的充满概念性的同类文章有关。

脸谱化+没有底线的颂扬,往往是缺少意境、概念化的根源。除非出于阶段性政治目的。否则,“谎言说一千遍”最终是成不了真理的。俄罗斯如今实行的就是“资本主义”,遍地都是“资本家”。

相信杨同学并非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仅仅是读了俄国历史有感而发。这就更加需要注意自身“价值观”“世界观”问题。

【6】

诗歌是文学作品,当然允许虚构、夸张、无中生有等。但是,当你面对一个革命领袖,虚构、夸张、无中生有都应该张弛有度。比如:诗中写列宁去世:“俄国大地上/孩子们/像老人般庄严肃穆/老人们/却像孩子般痛哭”,显然夸张了,甚至虚构了。但具备文学的真实,有美的意境。

而“他继承了卡尔的思想/继承了弗里茨的品行”、“用你的学识\你的成就/用你的信仰/你的思想/救救俄罗斯吧”就显得夸张过度。

而在诗歌写作中,还需要有灵机一动产生灵感的句子。这首诗中缺乏这样的句子。缺少处于洋溢着青春期的少年才能写出的句子。

南开大学叶嘉莹先生在描述什么是【诗】时指出:“用语言把你的心走过的路说出来,就是诗啊。”请杨同学自问,这290行文字真的是你的心走过的路吗?

【7】

一个中国少年写一个外国领袖,且全然不涉及自己的祖国。这是件很难的事。他所有对外国领袖的认知大约都是从政治书本上得到的,并且对俄罗斯文化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弃主观视角,而从一个少年仰望英雄的客观角度去写,也许会写的更加自如。如果杨还能结合自己的祖国——中国,也许会流露血液里面的真情。要知道,列宁去世时,在他帮助下成立的中国已经两岁多哦。

另外,日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深受其害的是中国人。而列宁回国发动十月革命的大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诗中,历史背景尚有混淆处。

综上,尽管杨同学思想还稚嫩、用词尚概念、节奏有缺乏、意境亦不够,少有让人读来热血沸腾、豪放流泪的句子,历史知识也不十分清晰。但瑕不掩瑜,一个中学生用抒情方式写列宁一生,将19世纪与20世纪交汇时的欧洲政治大变局,通过一个具体人物来呈现有多么不易,想必杨同学已有体会。我以为,只要就此专题深入下去,假以时日很可能绽放绚丽之花。但请切记,人一生实现目标的方式很多,一般讲,考上大学是实现目标的捷径。在这条捷径上,教科书内容又是获取分数的最重要部分。只有好好学习,才可能天天向上!

以上文字供杨同学参考,也请毕老师指正。我愿意写下这些文字,是强烈感觉到:少年不可欺!

阮一帆 谢然: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及其当代启示

编者按:列宁用“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即党性、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对于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党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意识形态理论与工作方法;要坚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精神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运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聚焦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命题、关键课题和难点问题,不断创新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全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夯实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和21世纪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充满艰巨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才能透过迷雾抓住关键,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列宁从理论角度提出了“科学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当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新时代我们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列宁科学阐述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与时代背景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即理论必须同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做出了科学阐述,其理论背景在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时代背景则是俄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时代特征。这两个背景并非恒定、静止的,而是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与发展特征,这正是推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从理论背景来看,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两个概念的解耦,是列宁深入发掘和运用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与建设性的重要促进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学说对于意识形态是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本人更是将资本主义的虚假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相对立,并予以严厉批判。集中体现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列宁生前并未得以出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更多是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影响。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不再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专有产物,而认为它是构成一般社会结构的五个因素之一。马克思所批判的实质是“虚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其虚伪性来自资本主义而不是意识形态本身。列宁基于上述语境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他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思想内核与意识形态中性论的语境相结合,从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从阶级革命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从科学性与革命性两个角度论证了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必要性;他对意识形态建设性和功能性的发掘,则论证了运用意识形态来推动革命与建设的可行性。

从时代背景来看,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与俄国革命的进程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说来,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经历了建立期、成熟期和完善期。其中,对《宣言》的翻译和对民粹主义的批判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建立的标志。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般意义上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首要问题就是用什么思想指导革命。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之中,民粹主义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其主张却愈发向着极端且盲目的方向发展。对于列宁个人来说,他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成为了一名主义者,并完成了对《宣言》的翻译。他从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现状入手对民粹主义进行了评判,从而论证了俄国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而不仅仅是进步人士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斗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领导权和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此期间,列宁尚未具体阐发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但明确把握了“阶级斗争”和“革命领导权”两个核心的问题,这也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根本和根源所在。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党性和革命性的观点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初步成型。

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成熟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此时,无产阶级政党已经成为俄国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而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唯心主义和修正主义仍是阻碍俄国革命进程的重要问题。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潮、以伯恩施坦主义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对俄国革命进行干扰。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在批判伯恩施坦主义的《怎么办?》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性。这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列宁继承并且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核心,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关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内核。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完善,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以反思“战时主义”制度、推行新经济政策为完善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列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也根据具体的革命形势而调整。在与唯心主义、修正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列宁以大量批判性的文章对这些错误思想进行了驳斥。如此一来,保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掌握传媒渠道就成了重要的实践问题,因此列宁非常重视报刊工作。然而报刊发行受到沙俄政府的严密管制,无产阶级报刊受到书报检查制度的严重打压。如《真理报》就在其发行的两年内被迫更名八次之多,并最终被彻底关停。为此,列宁在多个场合提及主办党的机关报的主张,积极组织群众运动来争取出版自由。沙俄政府最终在1905年被迫取消了对报刊的出版前审查,这是十月革命之前俄国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国内建设时期,由于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形势的转变,列宁认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列宁强调通过说服、教育、利益整合等方式来动员和组织群众。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根据具体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使之符合俄国革命与建设的需要。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

列宁虽然没有发表集中阐述其意识形态理论的著作,但在其大量著作中对意识形态的主体、斗争对象和实践目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以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以一切资产阶级和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斗争对象,其实践目的是运用意识形态来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党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体,兼具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完全等同的。“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1党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一旦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相脱离,那也就必然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强调其“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的革命领导地位,并坚持“不这样便不能实现无产阶级”的观点2。列宁提出,任何试图消弭、淡化意识形态主体阶级性的思想,其本质就是宣扬放弃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放弃阶级斗争和革命道路,其结果只能是葬送革命前途。“只要人们还没有学会透过任何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诺言,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那他们始终是而且会永远是政治上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品。”1他进一步指出,革命的领导权绝不是所谓“微不足道的误会”,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并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就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的‘阶级斗争’。”3这是列宁对党性原则的特征进行的最好概括。意识形态的党性不仅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更要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这也是列宁主义在实践上极为鲜明的特征之一。这种组织性不但体现在列宁要求“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4,也体现在列宁长期致力于建设一个先锋队性质的革命家的政党,而非伯恩施坦所主张的那种全民性质的政党。无产阶级先锋队立足于群众,并通过高度有效的组织把无产阶级整合成革新历史与现实的力量。“它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5

先锋队政党的组织性又是以党的先进性为前提保证的。回顾列宁革命生涯早期理论批判的对象,可以发现主张建立全民政党的经济派,与之前的俄国民粹派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对于“群众自发”的观点的非理性的信奉。民粹派相信精英史观,但在政治叙事上却以、人民为合法性的来源。这使得他们在打着“”的旗号宣扬政见的同时,也被“”所绑架,不断向着更极端的方向加速滑落。而经济派同样把群众的自发主张看做最先进的,于是自满于松散无组织的斗争活动,却使革命陷入危险的境地。这两种迥然相异的政治派别所具有的相近的群众观,也正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对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时髦的政治派别施加的影响。这使得经济派与民粹派的活动纲领都无法建立一个具有先锋队的政党来组织群众。无产阶级的政党既然要在组织上领导群众,首先就必须要在思想上领导群众,在意识形态上凝聚群众,而不能仅仅迷信于群众的自发性或者单纯地把人民群众当作是某种政治宣传的元素。只有在思想上能够领导群众,才能有效地组织群众,并抵御错误思潮假借着的侵袭。

意识形态的党性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对俄国革命的思想领导,确保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组织性与高度先进性,进而确保了意识形态的主体与革命领导力量的一致,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发挥革新现实作用的基本前提。

(二)科学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他指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6这就明确了科学的意识形态与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思想的根本不同。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具有辩证的、发展的科学性,必须能够随着历史条件的演变而与时俱进地保持与客观真理的一致。一种意识形态要广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能正确地指导实践,离不开其科学性。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取代旧的意识形态而一度盛行,也是因为其符合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规律。而他们最终的衰弱和消亡,也归因于他们不再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规律。

列宁认识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是保持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必要前提。他认为,唯物主义如果失去了自然科学,就失去了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而科学如果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则无确地解释新的科学发现,从而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走向的歧途。马赫主义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盛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量子物理和相对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发现带来了新的科学疑难,使马赫主义得以借机披上“新科学”的外衣对唯心主义进行大肆宣扬。列宁从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批判了马赫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物质的消失”等科学前沿问题对马赫主义的具体观点进行了驳斥,并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马赫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根源。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是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的根源所在,而不仅仅是某些具体观点上与科学的结论取得一致。例如,列宁与马赫主义者就物质的消失问题上的论战,是建立在“以太”假说的基础上的。这一假说在当时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却在后来遭到了证伪: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思想体系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现实案例。但唯物主义认识论则具有方的性质,是对具体的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的抽象,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列宁后来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扬弃,既吸收了其辩证法思想的精华,也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这种改造正是立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与马克思对虚假意识进行的批判不同的是,列宁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消解了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并尝试将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也就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失去科学性,那首先它就是失去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必定会沦落为马克思所批评的那种虚伪且上下颠倒的意识,也必定无确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性,无法把无产阶级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在正确的方向上。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其他性质,无论是革命性、实践性还是党性,都必须要与科学性辩证地结合,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而党性、革命性、实践性,就是科学性分别在意识形态的不同方面上的具体表现。

(三)革命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之源

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的必然性。列宁对鼓吹所谓“超阶级”的“中立客观”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认为其本质上是一种粉饰阶级斗争的诡辩。他强调“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3,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是尖锐、直接且不可调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缓冲和中间地带。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是绝对必要且不能有任何松懈的。当时报刊媒体是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和宣传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直接战场。为了使无产阶级报刊在沙俄政府的管制之下正常运作,列宁重视借助工人活动的力量来争取报刊自由。“任何一种这样的报纸如果不从工人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吸取生命力,他是抗拒不了俄国警察的迫害的。”7对报刊自由的争取为列宁的批判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批判是列宁开展理论斗争最有力的武器,它在打击错误意识形态和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方面做出了贡献。在革命时期,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等以粉饰资本主义为本质的思潮不断试图消弭革命队伍的斗志。从新康德主义到经济主义,从伯恩施坦到考茨基,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借着形形的伪装不断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进行攻击。列宁以批判为武器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性进行捍卫。他在《非批判的批判》等著述中批判了消除主义等标榜客观与超越阶级的观点,指出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对阶级斗争的否定;在《怎么办?》等著述中强调政治斗争与暴力革命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国家与革命》《第二国际的破产》等论著中批判了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并强调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走向末路的帝国主义是实现主义的必要前提。这些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斗争,更为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资本主义从历史中出现的那一刻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对立便在同一时间被确立了下来。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仅仅是一部分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导致的,而是历史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时期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过程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过程。即革命并非是被革命家或政治家所“制造”出来的,而是在社会矛盾的作用下得以“发生”的。因而,说革命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之源,实际上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在历史客观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地产生推动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这种矛盾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壮大起到了决定作用。资本主义的矛盾呼唤具有革命性的意识形态,而革命性的意识形态又呼唤具体的革命实践。进而,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的节节胜利又不断提升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使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深入人心。

(四)实践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旨归

科学意识形态是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的。然而历史局限与历史现实是一体两面的,对历史局限的超越也就意味着对历史现实的脱离。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只能存在于意识之中而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否则其革命性也就无从谈起。进一步说,如果一个观念只有现实的形式,而没有在实践中被使用、其功能没有在实践中得以运行,那么这种观念也并不是完整的。如同马克思所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8那么,既然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就必须要在具体的历史现象被抽象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后,再将意识形态与具体的历史现实重新结合,将科学的意识转化为科学的实践。

早在革命时期,列宁就重视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的动员功能。在《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中,他阐述了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再到无产阶级的发展路径。为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作用,他在《怎么办?》中主张用“灌输”的方法来武装工人阶级头脑,完成由工联意识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化。为了使工人阶级以正确的组织形式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列宁主张通过报刊员制度来联系地方工人组织,这种做法也显著改善了当时工人运动在经济主义影响下分散而缺乏领导的危险状况。他在流放期间为批判经济主义而作的《俄国社会人抗议书》,最终在普列汉诺夫及其他贵族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发表,并广泛传播,这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俄国的贵族、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等各个阶级之中开始拥有重大影响力的表现之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目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发生了转移。“我们的革命所以远远超过其他一切革命,归根到底是因为它通过苏维埃发动了那些以前不关心国家建设的千百万人来积极参加这一建设。”9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报刊杂志在动员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详细介绍模范公社的成绩,研究它们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它们经营的方法;另一方面,把那些顽固地保持‘资本主义传统’,即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10列宁多次指出要通过报刊杂志来发挥意识形态的组织和宣传能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他还高度重视教育和学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他要求整个教育事业,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即为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的精神”11。在《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中,还对学术斗争的任务和方略进行了专门论述。除了自上而下的灌输、教育以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基础,列宁还特别指出:“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主义。”12

三、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阐述的当代启示

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及其实践运用,为俄国夺取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在中国治国理政中的凝聚力功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科学阐述,对于创新发展意识形态理论、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方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首先,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党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与方法。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3。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特征与群众路线的统一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根本原则。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4。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从科学性的视角,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网络心理特点、网络舆论传播及其引导规律、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等进行深入研究,还应为意识形态工作策略、方法提供科学指导。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网络议题、思想舆论呈现出“多中心”的特点,个人和团体有机会成为部分人群的“局部话语领袖”,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话语份额。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这类“局部话语领袖”的网络影响力: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局部话语领袖”的思想引导,使他们发挥正面影响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意识形态)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5。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可以积极配置各级党政工团、各类人民团体网络话语平台,推动媒体融合,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其次,坚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品格,精神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彰显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时代特征。精神文化产品具有承载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影视、音乐、体育等为代表的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以其成熟的生产制作传播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同时也利用同质化的文娱内容来掩饰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解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斗争意识。一旦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失去群众基础,必将为滋生虚无主义、消除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提供土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创作导向,以更优质的、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宣扬主流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来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一方面,要扶持真正从精神到内容都优秀的文化产品,“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16。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错误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引导人民群众准确辨别和自发揭露错误意识形态。这需要对部分外来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中虚伪、错误的部分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斗争交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自信。

最后,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不断提升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凝聚民心,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让人民群众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工作,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求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过去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价值的理解多侧重于在斗争视域下,对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功能认识不够充分,在话语体系、传播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抽象、刻板、严肃的传统印记,这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方面还存在差距。可以借鉴列宁在报刊工作上的经验,在宣传上把抽象的“意识形态工作”具象化为相关的具体事务、方针与政策。当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这些具体事务、方针和政策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在社会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就能更深入理解和拥护意识形态工作,在精神需求方面就有更多的获得感。对意识形态实践性的发挥要以有策略的、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参考列宁在苏联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将利益整合、思想教育、组织动员三者结合,使人民群众自发地团结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注释:

1【1】【3】《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第48页。

2【2】《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5页。

3【4】【8】《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8页、第38页。

4【5】《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3页。

5【6】《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5页。

6【7】《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7页。

7【9】《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4页。

8【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9【11】《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42页。

10【12】《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2页。

11【13】《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4页。

12【14】《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7页。

13【15】《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4页。

14【16】《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1页。

15【17】《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

16【18】《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5页。

(作者:阮一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谢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学习与实践)

31张列宁的珍贵彩色照片,第三张是他妻子年轻时的样子

列宁及父母兄弟姐妹合影,坐在父亲左腿边的是列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列宁是他参加革命后的笔名,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对列宁的关注一百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有,这股热度甚至影响到美国。

本期老照片展示的是一列宁在工作,生活中的照片,有黑白有彩色,彩色照片为黑白后期上色照。

德兰/文

1891年,俄罗斯的萨马拉,21岁的列宁。

1890年,列宁的妻子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

1895年,列宁在圣彼得堡。

这一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年底被捕入狱,过了14个月的狱中生活。

1897年,列宁和"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部分成员。这一年他正式起了笔名"列宁"。

1917年,列宁在彼得格勒的陶立特宫发表演说。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消息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领导俄国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夏天,戴着假发的列宁。

1918年7月,列宁来到莫斯科大剧院参加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列宁的标准正装照,也是经常被当做巨幅画像悬挂的标准照。拍摄时间不详。

1918年8月28日,列宁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讲话。

1918年10月16日,莫斯科,列宁在克里姆林宫。

1918年,莫斯科,列宁在红场庆祝十月革命1周年纪念大会上演讲。

1918年10月,莫斯科,列宁在克姆林宫办公室看报。

1919年3月,莫斯科,列宁与国际代表。这一年在列宁领导下国际成立,总部设于莫斯科。

1919年的列宁。

1919年3月18日,列宁在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的葬礼上讲话。

雅科夫是苏维埃领导人之一,列宁将其称为一切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

1919年,列宁参加群众游行。

1919年,列宁的左膀右臂斯大林(左)和加里宁(右)。

加里宁是苏联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国家领导人。从十月革命到去世为止,一直担任苏俄和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1919年5月25日,列宁和军队代表在红场阅兵。

1919年5月25日,莫斯科,列宁在红场演说。

1920年3月1日,列宁和加里宁。

1920年7月19日,列宁在彼得格勒一次会议上讲话。

列宁正装照。拍摄时间不详。

1921年11月28日,莫斯科,列宁在他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会见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

1922年的列宁。

1922年秋,高尔基市,列宁和他的家人在一起。

1922年,散步中的列宁。

1922年的列宁肖像。

抱着小猫的列宁,这样的生活照并不多见。照片大约拍摄于1922年。

休息中的列宁。拍摄时间不详。

1924年,列宁逝世前几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