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论语中关于智的内容(论语中体现智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智的内容(论语中体现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名著中关于“智”的语句及详细解释,做人做事,都要“智”为先!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简释]不要总担心自己不被人所知、别人不理解自己,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哪!这句话强调不要追求名声、不要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重要的是要学会了解别人、懂得别人。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荀子· 性恶》)

[简释]不了解这个人的儿子,看看和这个儿子交往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这个君主,看看是什么样的人围绕在君主身边,就可以明白了。这句话是说,通过一个人的交往圈,就可以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 公孙丑上》)

[简释]高出他的同类所有人,超越他所属的那个群体。自从有人类民众以来,从未有过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这是孟子称颂孔子的话。后来有“出类拔萃”一词语,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智慧才能超过他的同类人。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清]彭端淑《为学》)

[简释]恃:倚仗。人的聪明、敏捷,这种脑子灵的特点,既可以倚仗这一点成事,但又不可以仅仅依靠这一点;如果仗着自己聪明、机灵而不去学习,就是自取其败了。

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 天论》)

[简释]技艺高超的人不会去做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不许可的事情;有大智慧的人不会脱离主客观条件去胡思乱想、盲目行动。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唐]李白《梁甫吟》)

[简释]虎变:老虎皮毛更新后更显光彩,意指变化巨大。非常贤能的人变化多端,一般人看不出来无法预测,这种人在展现英才之前看起来也跟普通的人差不多。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先秦]屈原《卜居》)

[简释]黄钟:黄铜铸的乐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这里比喻有德才的贤士。瓦釜:用黏土烧制成的锅。这里比喻无德无才的人。黄钟被砸毁、弃置一边,而泥土制的锅却敲得和打雷似的。这句话比喻有智慧有德才的贤士被摈斥、弃置不用,甚至被迫害毁灭;而一些无德无才的庸碌之辈、奸佞小人却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墨子· 修身》)

[简释]真正有智慧的人心如明镜十分明白却不过多言语,努力做事却不邀功争赏,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唐]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简释]睫:睫毛,长在眼睑上下边缘的细毛。对长在自己眼边的睫毛眼睛总是看不见,道就在自己身内又何必到身外去追求呢。近在眼前的反而常常熟视无睹,最应该感激的反而最容易淡忘,内部的优秀人才总被忽略、漠视。诗句作者表达对友人张祜的同情和慰勉,实际上也指出和批评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和心理现象。

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周易· 系辞下》)

[简释]幾:细微的迹象;苗头;征兆。作:行动;措施。俟:等待。君子发现某种事情的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绝不等到明天。这句话是说有智慧的君子对信息、征兆、机遇等具有敏锐的悟性和鉴别力。这在现代社会或许更是一种重要的智能。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 天论》)

[简释]错:通“措”,搁置,放弃。君子重视自身内在的智慧和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去仰仗、指望天命,所以天天进步;小人放弃自己的努力,专去指望天命的眷顾,所以总是退步。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 万章上》)

[简释]罔:蒙蔽。君子可能会被人用看似合乎情理的方法欺蒙,别人却难以用违反常理的诡诈愚弄他。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因而认为君子因坚信道理和情理的方正而受蒙骗,仍远比虚伪的小人利用诡诈而一时得逞好得多。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尽心上》)

[简释]引:指拉开弓。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君子引导人,如同射手拉开了弓却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道路的中央,有能力的便跟着做。这句话指出那种善于引导的人,自己先做出样子启发别人思考,引导别人学习和参与。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荀子· 大略》)

[简释]瓯臾:瓦器,这里指坑洼的地方。知:同“智”。滚动的圆球掉到凹陷坑洼处就会停止下来,流言蜚语传到了有智慧的人那里就会止住,不会再继续流传。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窥祸于未萌。([晋]陈寿《三国志· 钟会传》)

[简释]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有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汉]桓宽《盐铁论· 忧边》)

[简释]知:同“智”。聪明人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智慧的人会按照世事变化的情况而制定法则和策略。这句话指出了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与时俱进,反对因循守旧,主张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而适当调整政策。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汉]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简释]明察的人能远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见到它的出现,智慧的人能在危害未形成之前就避开它;祸患本来多半隐藏在暗蔽之处,发生在人们疏忽大意的时候。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汉]班固《汉书· 艺文志》)

[简释]其:指先秦诸子。辟:驳斥;排除。先秦诸子各家学说,虽然分殊,互相驳斥就像水火一样,却是既互相消灭又互相产生。仁与义、敬与和也是相反的,又都是互相补充促成的。这句话指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构成了一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的良性互生共荣的学术生态。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唐]顾况《行路难三首》之二)

[简释]醍醐:古时指从牛奶中提取的酥酪上凝聚的油;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把醍醐浇到头上能使头脑清凉舒适,犹如灌输最高的智慧能使人彻底醒悟。诗句比喻以高明的意见教导人,会使人受到极大启发,犹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宋]苏轼《洗儿》)

[简释]人们养育儿子都希望自己儿子聪明过人,我也算是聪明的,却被聪明所误,一生遭遇坎坷。诗句指出“聪明”是一个人成长和有为的好条件却不是唯一条件,并暗讽官场一些无能之辈却忝列高位;作者借对儿子的期望和告诫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激愤。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 性恶》)

[简释]心辩知:心智聪明。一个人即使有美好的素质和聪明的心智,还是需要找到高贤的老师并师从他,选择良好的友人并结交他。这句话指出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本身有较好的禀赋素质外,还需要有良师的教导和益友的互助。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先秦]《尉缭子· 十二陵》)

[简释]谨慎小心要表现在防微杜渐上,聪明睿智要表现在处理大事上。这句话提出了考察、判断一个人是否谨慎、是否有智慧的标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杂说四· 马说》)

[简释]伯乐:春秋时秦国人,以善于相马著称。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产生并自在着,但伯乐这样的人却不是常有的。指出善于识别人才者能发现杰出人才;杰出人才是常有的,能发现和使用杰出人才的人却不常有。

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韩非子· 观行》)

[简释]尧: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王;后来以尧与舜泛指圣人。即使有尧帝那样高的智慧,如果没有众人的辅佐,他那巨大的功绩也建立不起来。这句话指出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再有智慧、有本事的人也需要别人的相助,才能有所成就。

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宋]苏洵《审敌》)

[简释]只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思考,就会狭隘以至愚蠢;为天下人谋取利益的思考,就会开阔、全面而智慧。这句话指出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应该有正确全面的大局立场和观点。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就会十分狭隘而受到羁绊;如果从广大民众的利益去考量,就能清醒、开阔、正确。

哲人覩未形,愚夫闇明白。([三国]应璩《杂诗》)

[简释]哲人:明达有智慧的人。覩:同“睹”;看见。闇:同“暗”,光线不足。明达有智慧的人在事情还没有显出形时就看出来了;愚笨的人对明摆着的事情还看不清。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第三十三章》)

[简释]能认识别人是智慧,能认识自己才是明白人。能胜过别人叫作有力量,能克服自己弱点才是真正的强大。对任何人来说,识人、识己都很重要、也不容易做到;特别是有自知之明,并能克服、改正自己的弱点和缺点,“战胜自己”,是更重要、也更不容易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子罕》)

[简释]知:同“智”。明智的人内心不惑乱,仁爱的人内心不忧虑,勇敢的人内心和行事不恐惧。“智、仁、勇”是孔子要求君子具有的三种美德和境界。孔子认为一个达到了“智、仁、勇”境界的人,就可以做到不惑、不忧、不惧了。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卫灵公》)

[简释]知:同“智”。孔子认为,某件事应该对某人说却没有对他说,这是“失人”;某件事不应该对某人说却对他说了,这是“失言”。明智的人既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待人、说话,总是那么恰当、稳妥、有分寸的。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

[简释]知:同“智”,聪明。聪明的人脑筋灵活喜好水,仁厚的人心眼实在喜好山;聪明的人能活动,仁厚的人常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厚的人长寿。孔子指出了聪明人和仁厚人的各自特点和二者的不同点。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 尽心上》)

[简释]知:同“智”,智慧。智慧的人没有什么事不该知道的,但常常是急于当前的重要事务;仁厚的人没有不去爱的,但是务必先去爱亲人和贤人。孟子这句话指出了聪明人和仁厚人处世为人的各自的重点和特点。

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先秦]吕尚《六韬· 龙韬· 军势》)

[简释]有智慧的人抓住战机绝不错过,灵巧的人毅然决断而不犹豫。这句话指出作战指挥必须抓住有利战机,采取果断行动。在这句话前面曾指出战事中“犹豫”的危害:“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犹豫。”

智者弃其所短而采其所长,以致其功。([汉]王符《潜夫论· 实贡》)

[简释]其:原意指物。聪明的人舍弃物品的短处,利用它的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这句话也可引申理解为每个人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优势和缺点,“智者”之所以是“智者”,就在于能有自知,并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抛开短处、改正缺点,从而取得绩效和成功。在这句话原文后面还有一句话:“明君用士亦犹是也。”(明智的君主使用士人和人才也应该像这样啊!)这个道理在古在今、在各个层级的用人中,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汉]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

[简释]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从“知”到“智”:《论语》中的知己与成己

个人德性的修养一直是儒学关注的中心,梁启超认为儒家哲学中心思想“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中庸》提出的“成己成物”也是这个意思。所谓成己,就是成就自身的德性,在儒家学说中个人德性的成就不是无根据的,而是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实现的。

知与智

“知”是儒家学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依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统计,《论语》中“知”字共118见。在《论语》中“知”字多以“了解”“知道”为义,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赏识、任用”的意思,如“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知”也有“知识”的意思,如“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此外,“知”通“智”,有“聪明”“智慧”的含义,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十分重视作“智”解的“知”,将其与仁、勇并列为“三达德”。

荀子对“知”与“智”作了明确区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种观点认为“知”是认识能力,“智”是认识结果。除荀子外,儒家其他学者也对“知”这一概念进行了研究和解说。例如,北宋张载将“知”分为“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并认为“德性之知”要高于“闻见之知”。可见,含有“智”意味的“知”既是一个认知范畴,也是一个道德范畴。

近代以后,随着西方知识论等学说的传入,人们开始用西方的“知识”(knowledge)来反观儒家的“知”这一概念,认为“闻见之知”对应“知识”,而“德性之知”更接近“智慧”“德性”和“道德”。因此,许多学者在讨论时就用“知”表示“知识”以及“知道、了解”等含义,用“智”表示“智慧”以及作为一种德性的知。在“知识”与“德性”“智慧”,“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之间所作的这种区分为我们研究《论语》中的“知”与“智”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视角。“在儒家看来,智慧是在人格成就不同层次上实现出来的对人性和周遭世界的自觉。所以,人格的成就对于‘知’来说是先在的。”为知求知是知之次,为德求知才是知之本。从“知”到“智”的过程就是由“闻见之知”向“德性之知”的转化过程。

智者不惑

《论语》中孔子直接言说“知”(智)的地方约有14处,大概分三种情况。其一,用以说某人聪明、有智慧,如“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其二,单独论“知”(智),最典型的是樊迟两次问“知”(智)。其三,以“知”论“知者”,并将其与“仁”作比较,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正因为孔子常将“知”(智)“仁”并举,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论语》或者整个儒家思想中,“知”这一概念不仅是知识论或认识论范畴,更是人学范畴或道德概念。

樊迟两次问“知”(智),孔子第一次回答“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对此注解:“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也就是说,智者能够区分可知和不可知,所当知和所不当知,致力于人道之所当知。樊迟第二次问“知”(智),孔子答“知人”,樊迟没有听明白,孔子进一步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朱熹在《朱子集注》中指出:“爱人,仁之施。知人,知之务。”又引“曾氏曰:‘迟之意,盖以爱欲其周,而知有所择,故疑二者之相悖尔。’举直错枉者,知也。使枉者直,则仁矣。如此,则二者不惟不相悖而反相为用矣”。与仁者爱人相比,智者知人有所择,能够分辨直枉并举直错枉。从孔子两次对问“知”(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辨”是“知”(智)的一个重要内涵,也就是说“智”本身包含着辨别的认知判断能力。《论语》中孔子两次言“知者不惑”,皇侃《义疏》引孙绰曰:“智能辨物,故不惑也。”与此一脉相承,孟子曾明确将“智”界定为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他说:“是非之心,智也。”又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从智者知人的角度来看,“辨”不仅是明辨是非,更重要是“辨己”。《荀子》讲“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 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这里,孔子实际上指出了“智”的三个渐进层次,即“使人知己”“知人”“自知”。虽然在樊迟问“知”(智)时,孔子回答“知人”,但实际上“自知”的知己才是“知人”的最高层次,也是“智”的重要内涵。

这两种意义上的“智”之所以成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德性,与“仁”有关。如前所说,《论语》中对“智”的论述大多“仁智并举”。所谓“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仁智关系中,“智主要是作为达仁的手段而存在的,这也就是说在中国知或智具有更鲜明的德性意味,其重点不在于强调其认知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对自然方面的认知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从“辨”与“知己”两个角度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对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的清晰认知,意味自身有了“智”这种德性,在认识自己的同时成就了自身德性,也即实现了知己成己。

知己成己的关键是诚

知己成己的过程就是从认知的“知”到德性的“智”,“自我认知不仅是理性的分析判断,更是一种实践意义上的成己”。从“智”所具有的认知和道德实践两层含义,可以理解儒家的“知己成己”的一体性。“由于假定对自我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改造自我的行动来实现,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的知,就不仅是反映和理解,而是塑造和创新。认识自我同时就是完善自我。”

虽然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能够成就自我的德性,但是“知己”终究不等于“成己”,那么这个一体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如何成就自我的德性,《中庸》给出了答案——“诚”。“诚者自成也”,《中庸》认为,“作为总领性的观念指引,‘诚’超越了一切具体的道德品质,或者说为一切具体的道德品质奠基,使这些具体的道德品质成为可能,惟‘诚’才可以实现人性之‘成’。”《荀子》中也讲“君子养心莫善于诚”。那么,“诚”是什么呢?

《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解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因此,“诚”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真实无妄。《论语》中虽然没有“诚”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不重视“诚”。在面对自我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诚”,“言汝实知之事则为知之,实不知之事则为不知”,既不知而隐曰不知,也不不知而妄言我知,以“诚”知己为“智”,才能成就自身的德性。

除了真实无妄,“诚”的第二层含义是“真实拥有”。与儒家具有两层含义的“诚”相似,特里林在《诚与真》中区分了“真诚”与“真实”,真诚就是公开表示的感情与实际的感情之间的一致性,即社会中的“我”和内在的“自我”相一致,一个真诚的人,就是一个忠诚于自我的人。但是我们所要忠实的自我是什么?这就出现了真实性问题。面对自己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认识自我时的真诚态度。但更进一步讲,所 “知”所“成”的这个“己”还需要是真实的“自己”。因此,以“诚”来实现知己成己,还需要反躬自省的修养功夫。

德性之知是道德主体自我意志的呈现,因而必真不假。但“德性之知虽然是道德主体与生俱来的不假修为的自知之明、自知意识,但如果我们不进行反躬修己的学思功夫,道德主体所拥有的德性之知,最多不过是始燃之火、始达之泉,终必在日常生活中消亡殆尽”。《论语》中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都指通过这种反躬自省的方式来成就自身的德性。总之,“智”意味着不仅真诚地去认识自我,并且认识真实的自我,通过这种人格的用“诚”之法,在认识自我的同时成就自身德性。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乔欢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天天论语笔记89 其智可及,愚不可及

【原文】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疯卖傻。他那种聪明智慧别人是可以做得到,但他那种装疯卖傻的行为别人就做不到了。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知名的贤的大夫,名俞,武是他的谥号。宁武子经历卫懿公、卫文公和卫成公三朝。卫国懿(yì)公是个好逸恶劳、不理国政、玩物丧志的国君。宁武子隐匿民间不出仕。卫文公复国后宁武子出仕为官,并一直做到卫成公时期。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邦有道”他就聪明;“邦无道”,他就显得愚蠢。他的智慧其他人或许是可能有的,但他装傻的能力一般人恐怕难以做到。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卫懿公好“鹤”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宫廷花园里处处养鹤。他认为鹤身体洁白、羽毛丰满、红头长颈、能鸣善舞,是一种吉祥长寿的鸟类。卫懿公将所养之鹤像大臣一样分封各种官位,按品位给予俸禄,对养鹤之人也给予很高的俸禄和官职。他一心爱鹤、养鹤,对老百姓的饥寒疾苦,边关的军事防御从来不闻不问。

卫懿公好鹤误国,北狄攻占了卫国的朝歌城,宁武子带着家人随逃难的人群一路东奔。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文公复国,宁武子开始出仕,并得到卫文公的重用。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取赞许的态度。

“邦有道”如何如何,“邦无道”如何如何,这样的语句在《论语》中还很多: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在孔子看来,“邦有道”就应该“不废”,应该“谷”,应该“危言危行”。如果“邦有道”你还是个“贫且贱”之人,说明你没有能力抓住时机去服务朝廷,服务人民,自己就应该感到可耻!而在“邦无道”的时候,就应该“免於刑戮”、应该“危行言孙”,要谨慎小心为人,要避免自己遭灾。这时候出仕为官助纣为虐的行为是可耻的,国家无道时取得“富贵”也是可耻的。但不管邦有道,还是邦无道,都应该像史鱼一样保持为人正直。“言行”都应该“如矢”。孔子夸赞史鱼的正直,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他的言行也像箭一样直。

孔子的为官之道是要看清形势的,一个人估计形势的能力是其为官的基础,总之是要分清形势、帮扶正义、逃避邪恶、逃灾免难。还记得《公冶长》中孔子对南宫括的评价吗?这个见风使舵的南宫括不但得到了孔子的褒扬,还因此被孔子选做了侄女婿。他还夸奖蘧伯玉是一位真君子,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辞退官职把自己的主张收藏在心里。

本章孔子充分肯定宁武子的行为。当国家有道时,他就尽显聪明,当国家无道时,他就装傻装糊涂。宁武子的行为完全符合孔子的为官之道,所以孔子才会赞叹道,宁武子的那种聪明智慧别人是可以做得到,但他那种装傻装糊涂的行为别人就难以做到了。

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现代的意思是愚蠢得别人都比不上,形容极其愚蠢。这个成语现在基本上是用来骂人的狠话,跟孔子的原意几乎完全反过来了。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在形势不利的时候的为了躲避灾祸的装疯卖傻行为。

跟上一章的“三思而后行”一样,碰到这样的成语,我们不必纠结,照现代意思去使用好了。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很多词语的意思都跟创造这个词语的时候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正常的演进过程。约定俗成好了!

道客村曰:

邦有道时尽显智,

邦无道时则装愚;

学智乃是容易事,

能学愚者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