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赞扬项羽的唯美句子短句(赞扬项羽的唯美句子)

赞扬项羽的唯美句子短句(赞扬项羽的唯美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分别写了一首咏项羽的诗,均成千古名作

项羽,既是是一个不朽的历史人物,也是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古典的诗歌、绘画、戏剧等领域中,西楚霸王项羽,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咏叹项羽的诗作何止千百,而其中,非常著名且影响力极大的诗人,有三个人,分别是杜牧、王安石、李清照。

项羽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项羽的失败也令人唏嘘,他既是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又是愁情百转的多情儿郎,他神勇无敌又重情重义……

项羽形象

项羽虽然在楚汉战争中失败了,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但是由于霸王别姬、不愿东渡乌江等事迹,让后人传颂千年。人说成王败寇,成者为王,败者为贼,但是项羽却是一个例外,人们赞美他、叹息他、敬佩他,他像一颗耀眼的明星,被后世无数次地品评着。

今天,我们选取了咏项羽极其著名的三首诗,来分别品味一下,在不同人眼中的西楚霸王!

一、卷土重来未可知?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项羽兵败后,来到乌江之滨,乌江亭长曾劝说项羽,江东地方虽然小,但是也有数十万人众,而且江东父老也愿意继续扶持项王,希望项王可以赶快过江。

但是,项羽拒绝了,他选择了自刎。本能逃生的项羽,因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选择了自杀,一代伟业,从此戛然而止。

但胜败本是兵家常事,假如项羽能够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他是否能够东山再起?这成为了无数人想象的对象。其中,以唐朝杜牧的《题乌江亭》影响最大,诗曰: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是杜牧非常著名的一首咏史诗,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项羽兵败的看法,他认为:项羽应当渡过乌江,然后再整旗鼓,回来和刘邦再决雌雄。

这个观点,和这首诗,都非常著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项羽应当忍辱负重,渡过乌江,以便与刘邦再争天下。杜牧本人便具有军事才能,所以他的看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在后世,也传唱极广。

杜牧像

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此处便不再过多讲解。后来,宋朝的大改革家、诗人王安石,似乎有点针锋相对的意思,针对杜牧这首诗,写下了一首《乌江亭》,在诗中对项羽兵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二、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是政治家,诗词文章也写得漂亮,亦是千古风流人物。王安石对杜牧的回应是:你错了。所以他写下这首《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开篇便为我们论定了一个事实:兵疲。

王安石认为,经过了七年的战争(反秦三年,楚汉战争四年),项羽的士兵,已经疲劳到了极点,他们不愿意也不想再打仗了。接着一句又说,垓下一战,项羽的败局意味着天下大局已定,刘邦实力大增,项羽已经回天乏术了。所以再要东山再起,那实在太难了。

王安石像

末两句更是道出了一个更加警惕的句子:由于兵疲、势定,江东子弟已经不可能像当初那样,再追随项羽重整山河了!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暴秦已经被推翻了,仗已经打得够多了,现在人们渴望的是和平、是安定、是休养生息,而不是战乱。

王安石的这个论调,可以说也是极具见识,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项羽能否东山再起,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

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李清照,显然是跳出了东山能否再起的争论,而是从气节、人格上,来吟咏项羽,她在著名的《夏日绝句》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首句中的“人杰”,指的是人中豪杰。此处用了汉初的一个典故:汉高祖刘邦,曾经夸赞他的开国功臣张良、萧何和韩信,说这三个人全是“人杰”,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取得天下,是因为能够任用他们。

第二句中的“鬼雄”,是鬼中的英雄,是从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中化出的。

前两句,其实是高度赞美了项羽的人格,而后两句说的是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所以李清照认为,人活一世,就应该像项羽那样成为人中豪杰,就算是死了,也应当是鬼中英雄!到现在人们之所以仍然思念项羽,就是因为他不愿意独自渡过乌江,而是宁死不屈,英雄本色!

其实,李清照的这首诗,虽然是在歌颂项羽,但是从李清照的遭遇来看,其中也夹杂了对于南宋统治者和丈夫懦弱的批判。南宋偏安一隅,丝毫不顾惜北方的百姓,导致很多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丈夫曾经临战脱逃,这让李清照觉得十分羞愧。所以,李清照的这首诗中,充满了爱国和高昂气概。

另外,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也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价值取向,那就是:活就要活得精彩,就要为国建功立业,就算是死也要重于泰山,成为后人纪念的英豪。

其实,除了这三首之外,像刘克庄的《项羽》、贺铸的《题项羽庙三首》、陆游的《项羽》、施钧的《项羽庙》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咏项羽之诗,感兴趣的,不妨找来读读。

这三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对项羽,你又是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他是西楚霸王,临死前写下一首千古名作,短短4句令人叫绝

说到西楚霸王项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我事思想兵家四势的代表人物,作为历史上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项羽成为了古往今来很多人心中的真英雄。清人李晚芳更是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垓下歌》,便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写下的一首举世皆知的绝命诗。

所谓“绝命诗”,即临死前的诗作。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类,或洒脱,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或豪迈,如李白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或悲慨,如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总之,根据不同诗人的不同境遇,绝命诗的情感基调也不尽相同。但项羽的这首《垓下歌》却比较复杂。

概括来说,就是既洋溢着叱咤风云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有睥睨天下的自信,又有为人渺小的叹息。虽然说项羽的这首诗,篇幅只有短短四句,但是每一句都可以说是诗人的肺腑之言,且震撼人心。那么项羽是如何在这首诗中表现自己复杂的感情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开篇之句“力拔山兮气盖世”,即力量大到可以拔山,气概高出当代之上。显然,这句诗塑造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力拔山”,着重表现的就是这位英雄的武力。而“气盖世”,则指品德、能力、风度等很多方面均超出了当世之人。由此可见,项羽这里把自己叱咤风云的豪气,睥睨天下的自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中间两句“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意思是说由于天时不利,所骑的乌骓马不能再向前行进了,只好徒说该怎么办呢?这两句诗一方面是暗中表明了项羽所面临的绝境,已经无路可进、无路可退。也就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另一方面,则可以看作是项羽的反省。他深知有了乌骓马的配合,才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也深知自己单人独骑就能打天下,这是他的自信。但一个“奈何”,却说明项羽在面临绝境的时候,知道了自己虽然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但是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就没有了别的选择。一种为人渺小而叹息的意味便油然而生。

当然,我们都知道项羽的失败是有着多种原因的,这里就不作详细说明了。最后“虞兮虞兮奈若何”,便是项羽知道自己要死后唯一忧虑的事,即陪伴他东征西讨的妻子虞姬的命运。也就是说,项羽不在意自己打下的事业烟消云散,但会在意妻子在他死后的命运。这是独属于项羽的深情,它包含着无比深沉、刻骨铭心的爱。

据说虞姬听罢项羽的《垓下歌》,便和了一首《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命的诀别,然后便自刎身亡。虞姬的这首诗后来也被认为是五言诗始祖,但也有人认为当时不可能存在五言诗,应为后人杜撰。但不管怎样,项羽与虞姬的结局是无比悲壮的。

综观西楚霸王项羽的这首诗,它透过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表现出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迸发出来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总的来说,他是西楚霸王,却写下一首举世皆知的绝命诗,句句震撼人心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后人惋惜和赞扬英雄项羽的十首诗词

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垓下歌》,大意是: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怎奈我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虞姬》:秋风里响起四面楚歌,像花儿一样的美人死在了军帐中,眼中有两个眸子(比喻帝王气概)的将军是个盖世英雄,却泪洒乌江。

《项羽庙》:千年百年的兴盛衰亡不能浪费,废除荒野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家园, 你我不分姓名不分家世,眼里只有你,和世界无关。为卿起舞,直至流年尽头。

《咏项羽》:于季子用这首诗,概括了项羽一生中做的重大事件。在称项羽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壮烈之举的同时,于季子诗里着重追寻其失败原因,对其败亡表示深深的惋惜与同情。

题乌江亭 (一):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惋惜他负气身亡。

题乌江亭 (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夏日绝句: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祭西楚霸王之墓:诗人自称是项王的江东旧部,即那著名的八千子弟之一。两千年来,几经轮回,历久不忘。我是您的江东余部那个老王啊,抱来了琵琶,为你弹奏一曲慷慨激昂的“十面埋伏”.通篇诗文对仗工整,感情充沛,既抒发了自身怀才不遇的强烈不平,又对其身具如此本领却不幸失败的项羽深致惋惜之情。

无名:这是后人赞扬项羽赞扬项羽宁死也不苟且偷生的精神的诗。大意是我想起年少时手持宝剑征战沙场,可谓腥风血雨,回望历史的成败,现在想想都已成空。现在我年事已高,再想像年少时持剑征战沙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对着苍天流泪、干笑。在后人看来项羽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了至高境界,使中华民族的精髓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