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小兵张嘎好句短句(小兵张嘎的好句子赏析)

小兵张嘎好句短句(小兵张嘎的好句子赏析)

本文目录一览:

嘎子,加油

在这个“多元”“包容”的时代,哈利·波特、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早已成为今天年轻人追捧的新的英雄,在他们身上确实可以看到正义、善良与勇敢,然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些是别人的故事。我们也有值得自信的文化,比如嘎子这样承载着民族与历史记忆的小英雄,他不该湮没在发黄的记忆与喧嚣的现实中

我第一次接触《小兵张嘎》,是通过看电影。上小学那会儿跟着爷爷奶奶住在部队大院,每逢节假日,大院里的礼堂都会放电影,放得最多的自然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我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在银幕上认识了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英雄。

那个时候看电影,是能够真正看进去的。老式礼堂的环境远不如现在的影院这么安逸,然而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大家都极为珍视那仅有的一点儿文化娱乐,在看电影的时候自然极为专注,人人都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那时的电影,由于制作技术所限,没有华丽的特效去抓观众的眼球,故事的编排与演员的演技就成了作品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也正因此,很多经典片段成为观众一辈子的记忆。

我一直记得电影里的这个片段:为了掩护八路军伤员撤离,嘎子的奶奶被敌人抓住,被反捆着押到村里的场地上。狼烟四起的村子,狰狞丑恶的鬼子与伪军,沉默却难掩愤怒的村民百姓。面对鬼子队长皮笑肉不笑的“劝诫”,奶奶的眼神里满是不屑与厌恶,睙都不睙他一眼。就算被恼羞成怒的敌人用枪托狠砸,甚至最后被气急败坏的鬼子队长枪杀,她的倔强与尊严也只允许她咬紧牙关,不吭一声。此刻,这位地地道道的中国北方农村的普通劳动妇女,浑身上下透着崇高与壮烈。这一切被躲在人群中的嘎子看得真真切切,他心中该是一种怎样的悲愤与痛苦!然而那会儿,我的心中只有一种感觉:怕。

能不怕么!跟嘎子一样,我从小跟奶奶生活。“奶奶”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意味着整个世界。我在懵懂间第一次意识到,坏人会毫无顾忌地让你失去生命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人,然而你并没有能力去保护那个人。嘎子那种孩子式的无能为力的悲愤,让同为孩子的我感同身受,也让我看到了英雄成长路上所必经的磨难。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革命文艺”似乎与自己渐行渐远,那个机智勇敢又嘎里嘎气的小八路也埋藏在了记忆深处。直到最近,重温小说《小兵张嘎》,我又一次心潮澎湃。透过字里行间再去看原先那位机智勇敢的小八路,我突然发现,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用自己与周围人的亲身经历塑造了他;而他也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表达了作者与时代的期许。

且看作者笔下的嘎子,处处就是个嘎小子,却又处处不是个普通的嘎小子:

嘎子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理想。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鬼子打跑”,打走了鬼子,还要坐火车、开飞机、开轮船,用飞机保卫家园,用小火轮送杨大妈下天津卫。

嘎子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又超越自己年纪的勇敢。他一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初生牛犊不怕虎,鬼不灵一战,为了引鬼子主力进包围圈,敢以身犯险深入虎穴,绝无惧色。

嘎子有属于自己天性的担当。带着玉英从杨大叔家出走投奔八路军,怕二老伤心,借故支开了他们,不仅临行前备足了柴火和水,还用画笔告诉二老自己的去向,里外里透着善良与嘎劲儿。

嘎子经受了种种锤炼。冒充送鸡蛋的勇闯敌人大院,然后择机选点,用狗尾巴拴鞭炮的嘎办法,引诱鬼子伪军中计。仅凭这一点,“小侦查员”实至名归。

嘎子获得了成长与升华。从缴获第一支枪开始,上缴枪,再得枪,藏枪,准备再次上缴,到最终因功授奖配上了枪。“枪”成了嘎子内心情感与愿望的象征,而最终配枪,也让嘎子实现了从一个嘎小子到少年英雄的成长。

理想、担当、奋斗、锤炼、成长、升华,这些平素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字眼,构成了我面前这位小英雄的肌理。几十年大浪淘沙,从铅字到影像,从意象到形象,正是这诸多期许,让《小兵张嘎》成为新中国老中青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小兵张嘎》没有华丽的描写,更没有描写华丽。它就是用一个生长在华北大平原、吃大平原麦子长大的农家男孩儿的成长经历,向我们诉说了那段烽火岁月中每一个革命者都可能会有的心路历程。尽管已经过去了六十年,现在读起来,仍然能够感觉到行文之间那股浓浓的烟火气,让人熟悉,让人踏实。《小兵张嘎》描写的就是生活。无论是短暂的岁月静好,还是经年的烽火连天,它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农村最普通最基层的每一天。

其实,《小兵张嘎》也有属于自己的华丽。嘎子用他自己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语言,向所有读者展示了那段苦难岁月中平凡而壮美的画卷。从这幅画卷中,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痛苦却铿锵的脉搏,能听到微弱但不屈的声音,能看到吃力但坚实的步伐,更能看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那个时代的民众的群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展示历史的创造者,展示创造的成就与荣耀,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华丽呢?

让人欣慰的是,在这个新时代,仍有无数跟嘎子一样有理想有担当的小伙伴们,正在奋斗与锤炼中成长,谱写着属于自己时代、自己青春的芳华,我想,激励他们的,一定有那些用自己的信仰、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去谱写自己故事的英雄。

嘎子从没忘记他的初心,也从没忘记他的使命,而他的故事,也会让他在新时代的小伙伴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嘎子,加油。

(作者:赵亦彭,系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9年7月19日15版),原内容有删减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王远方

本期编辑:邢妍妍 孙岱

红色经典|读《小兵张嘎》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小兵张嘎》这本书,张嘎的机智聪明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书中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中平原白洋淀边上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名叫张嘎的孩子的故事。少年嘎子从小失去父母,和奶奶相依为命。他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下河摸鱼上树掏鸟样样都行。当他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撤退被日本鬼子杀害,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后,为了给奶奶报仇,他参加了八路军,当上一名小侦查员,此时的他又变成了机灵顽强的小英雄。第一次遇到“敌人”, 嘎子就勇敢得用那把木头枪去吓唬罗金保。在配合侦察排长罗金保执行任务时,嘎子机智、勇敢,遇事不慌。他多次参加战斗,还缴获了敌人的手枪。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嘎子面对刁钻的敌寇,斗智斗勇,巧计诈敌,用鞭炮搅乱了敌人,使战斗大获全胜,不但救出了老钟叔,也为奶奶报了仇,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战士。

读了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历史上也有许多像张嘎一样的小英雄,如:雨来、王二小。这些小英雄大多和我们年龄相仿,他们小小年纪就踏上了革命的道路,遇到事情能勇敢、冷静,认真思考,而我们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少爷,遇到事情总是怕苦怕累,对父母充满了依赖。战争年代,那时的环境那么艰苦,他们几乎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和谐的时代,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我们要向小英雄们学习,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长大用智慧去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莱阳市实验小学 五(4)班 于梓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全国人大代表李树建:奔向“诗和远方”,豫剧要做先锋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 袁晓强/图

文旅融合,才能奔向“诗和远方”。如今,单纯的景点观光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需求已经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转变。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的豫剧,如何在文旅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说,根植中原沃土的豫剧文化不但“出彩河南”还“出彩中国”,不但“出彩豫剧”、还“出彩戏曲”,因此,强化文旅融合,发挥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尤为重要。

用好历史故事,用活文艺作品

“发挥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就要用历史故事提升文旅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李树建说,今年要抓住建党100周年的契机,以豫剧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建党主题文旅精品,讲好党的历史故事。

这是因为,用好历史故事是当今开展红色旅游、用足红色资源的关键一招和有效之举。有内容、有情感、有细节的故事,是最直接、最具象、最近距离见人、见事、见精神的载体。要用豫剧生动的语言、用真实的情感、用心用情用功、心入身入情入,讲述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广大参观游览者在听了故事后能真正产生共鸣、激发认同,让游客的心灵受到洗礼。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唐宫夜宴》等文艺作品火爆之后,相关联的景点迎来旅游热潮。这启示我们,应抓住文旅融合优势,更多用活文艺作品,充分发挥豫剧剧目和故事的感染力、传播力,以切实提高旅游的品质、提升旅游的形象。”李树建说,以河南为例,景区可以联合豫剧等演出团体创作并演出戏曲情景小品、折子戏、大戏、少林武术、太极拳等,等让人耳目一新的文艺作品。同时,以献礼党的百年诞辰为重点,创作更多像《红灯记》《朝阳沟》《常香玉》等的戏曲作品和《刘胡兰》《小兵张嘎》《鸡毛信》等儿童剧,并将观看其演出纳入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影响力,为外树河南形象、内强河南精神、发挥豫剧在弘扬黄河文化中的先锋作用做贡献。

建设戏曲古镇,培育“驻场演出”

“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开发戏曲主题古镇”是李树建的另一个建议。

李树建说,戏曲主题古镇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发展旅游,更要扩大古镇产业链,构建古镇旅游经济圈,可以增强古镇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增加古镇的就业率。产业可以扩散在古镇所辖的农村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融入其中,这对统筹镇村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可建设常香玉、马金凤、杨兰春古镇和旅游景点,用豫剧大师的名字影响力宣传河南。

与此同时,要扶持一批演艺企业,抓好一批演艺剧目。将豫剧等传统文化演艺与都市旅游深度结合,努力把各类文艺演出培育成为都市旅游品牌产品,培育更多的“驻场演出”剧目。

“如《朝阳沟》《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卷席筒》等优秀剧目,均已具备这种水准以及能力,尝试一个剧目成立一家专业表演经营公司,甚至建设一个专用剧场,深耕开发,长期经营,如同国外某些优秀剧目一样,一个剧目能够演出10年乃至20年,将剧目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开发和经营,形成城市品牌效应。”

有了驻场演出,就要坚持天天有戏。而要坚持天天有戏,肯定困难重重。因此,李树建建议,政府补一点、剧场让一点、观众买一点,演员少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能做到这五点,驻场演出就可以持续下去,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旅游的品牌项目,也为培育戏曲城市观众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邀请广受观众欢迎的网红剧种、网红艺术家进行驻地展演,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会友打卡,并开通“抖音、快手”等直播渠道,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持续“圈粉黏粉”。

建设人文景观,融入日常生活

打造戏曲文化博物馆,是很多戏曲人的心声,李树建一直为此鼓与呼。

以河南为例,豫剧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符号,豫剧博物馆可以成为河南戏剧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的良好名片,也是吸引游客前来河南进行戏曲文化旅游的最佳旅游地。但截至目前,包括郑州在内的河南重要城市均没有一座专业的豫剧博物馆。

“围绕豫剧经典故事、人物、著名艺术家等建设主题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人文景观,挖掘提炼戏曲人物故事精髓,如常香玉大师抗美援朝捐献战斗机,还有很多当时的珍贵资料和实物。同自然美景完美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旅游景观,充分地让游客去接触,去体会,把这些该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精华,让这些植根于群众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李树建说,豫剧不仅要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更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使老百姓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存在,这样戏曲文化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一是利用戏曲脸谱制作各种纪念品、伴手礼。二是传统戏曲中的特色道具和服饰制作成纪念品。三是把文创故事设计到产品中,增加文创设计种类,以’匠心’精致精良每一件文创商品,重视创意、重视细节、注重实用功能,以’实物’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华戏曲文化,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光彩。”李树建直言,做好戏曲文创开发的前提,则要加大豫剧文创人才的培育力度 ,唯此才能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太行风 | 《小兵张嘎》:抗日英雄出少年

国,不可无英雄。

英雄的火种,播撒在红色的土地上,尤其要撒向孩子们的心中。红色经典,既是播种机,又是空气、土壤和阳光。

小时候物质匮乏,文学读物更是可遇不可求。幸好,那时村里偶尔会放露天电影,就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我看到了电影《小兵张嘎》。

那是个初夏的晚上,夜空中繁星点点,银幕上的影像十分清晰。老式放映机胶片盘转动发出的“吱吱吱”声中,我和小伙伴们身心溢满了幸福感。嘎子哥陪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惊心动魄的夜晚:打鬼子、锄汉奸、堵烟囱、卖西瓜……这些情节,像用小刀刻画在我的心壁上,从此永远无法磨灭。

多年以后我才逐渐懂得,这种非同寻常的、长久的影响力,源自这部电影的文学母体——河北作家徐光耀的红色经典小说《小兵张嘎》。

小说《小兵张嘎》封面。

把“英雄梦”种进心田

仰望过高山,便不甘作一抔黄土;见识过江河,便有了溪流奔腾的心声。电影《小兵张嘎》和作家徐光耀,把一个拥有阳光色彩和温度的梦,种进了一代代少年的心田。

徐光耀是河北雄县人,出生于1925年。1938年7月,13岁的徐光耀参加了八路军,他经历过许多战斗,从“红小鬼”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由于表现优秀,很快加入了中国。后来,徐光耀结合部队里那些机智、勇敢而又顽皮、倔强的小八路故事创作了小说《小兵张嘎》。

1963年底,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小兵张嘎》摄制完成并在全国公映,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之后久映不衰,好评如潮。电影对《小兵张嘎》的再创作,又把这部作品的影响推向了高潮,使更多人认识了嘎子,这部电影也成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红色经典影片。

记得电影《小兵张嘎》在村里放映后的第二天,村里的孩子都变成了“小嘎子”。我虽然在淘气这方面比不过伙伴们,但脑海中嘎子的形象太过清晰,那张稚气又坚毅的脸庞总是进入我的梦里。我梦见自己和嘎子一起投奔了八路军;我梦见老钟叔给我俩每人发了一把沉甸甸的小手枪;我梦见自己将黄澄澄的子弹压入枪膛,跟着嘎子去打鬼子……终于,十九岁那年的冬天,我怀揣着这个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嘎子梦”入伍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成为英雄。对少年的我来说,《小兵张嘎》里的山那么高,田野那么美,甜甜的井水和温暖的土炕,还有嘎子和他的伙伴,一切也都是真真切切的。

在嘎子的督促中,我带着与他一样的理想,咬着牙一路向前奔跑。这一跑,就在军营里跑过了十六年!连部宿舍西头有间小小的图书阅览室,有报纸、杂志和很多文学书籍,我在一篇文章中终于又遇到了“小兵张嘎”。那篇文章不是嘎子的故事,而是讲这部中篇小说的作者、作家徐光耀的成长历程。

那时候我才知道徐光耀十三岁便参加了八路军,令我这个“新兵”敬佩不已。更拨动我心弦的是,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没上过几天学的徐光耀,竟然抱着一本老式四角号码字典,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他屡次投稿,屡次石沉大海,却依旧痴心不悔、执着前行,终于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振奋人心、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

这正如他在自述中写到的:“我走上文学之路,是由于生活的刺激,加上对敌人的仇恨、对人民斗争精神的热爱。”

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逆境中诞生的小英雄

创作《小兵张嘎》时,徐光耀正处于人生的低谷。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徐光耀多次参加战斗,但他在艰难的战争岁月里,始终守护着自己的文学梦。徐光耀曾到华北联大文学系插班学习,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文坛名家,并在他们的影响和教导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旅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

1958年初,徐光耀开始动笔创作《小兵张嘎》,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小说和剧本的写作。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没有地方发表作品,只能将书稿暂时收藏起来。

千钧重负,压不垮坚硬的磐石。

1961年秋天,《河北文学》的编辑张庆田到保定组稿,在保定市文联遇到徐光耀,便向他约稿。徐光耀于是把小说《小兵张嘎》交给了张庆田,很快就发表在《河北文学》(1961年11月、12月合刊)上。小说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强烈反响,广受好评。徐光耀没有想到“嘎子”活了起来,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红色经典。

《小兵张嘎》就这样在逆境中诞生了。多年以后,我心底那根文学的琴弦被它轻轻地拨动,发出铿锵声响。

196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单行本。《北京晚报》也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连载。除了小说,《小兵张嘎》的电影文学剧本也发表在《电影创作》(1962年第6期),后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此外,1963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小兵张嘎》连环画,让“张嘎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电影《小兵张嘎》引导我投身绿色军营。作家徐光耀和小说《小兵张嘎》从暗夜航行到望见灯塔的文学旅程,让我看见一股力量、一个方向——我要像这位前辈那样,以文学为武器,拿起纸和笔,用文字去记录火热的军营生活。

尽管当时我的文字是稚嫩和笨拙的,但这些稚嫩而笨拙的文字,却像一团团火焰,将我军旅生活的每一天都烘烤得温暖、热烈。少时相遇的那张稚气而坚毅的脸,和创造“他”的那位勇气非凡的作家,时时刻刻鼓舞着我一次次面对投稿后的泥牛入海、焦灼企盼,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的回信。

电影《小兵张嘎》剧照。

身边的“张嘎子”

2010年,我脱下军装,离开了军营,在恋恋不舍中,融入了保定这座古城。在保定,我去过华北明珠白洋淀,走进过白洋淀的嘎子村。那时我还不知道《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竟然离自己这么近,那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居然在文学的道路上会一路走到今天。

当地老乡告诉我,“嘎子”确有其人,真名叫燕秀峰,1924年出生在白洋淀,五岁时,他的父母相继离世,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慢慢长大。燕秀峰十三岁时,日寇侵占了白洋淀,从小无拘无束奔跑着长大的他,胆子大、人机灵,总能想出办法捉弄鬼子兵。游击队发现了燕秀峰的本领,让他当了一名小通讯员。后来,他成长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成为白洋淀地区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

但这位“嘎子”,并不完全就是徐光耀笔下的“小兵张嘎”。

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原型的探究,一旦深入其中,我们常常会被出乎意料的惊喜震撼。徐光耀和燕秀峰一样,故乡都在白洋淀地区,同是十三岁参加了八路军。只不过,在抗日烽火中,徐光耀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文艺战士。他笔下的“嘎子”,有自己的影子,却不单单是他自己,而是无数小小年纪参加革命、性情很嘎很顽皮、遇事总能想出妙主意、对敌人极为痛恨的爱国少年的集合体。

《小兵张嘎》之所以那么吸引人,人物性格那么鲜活,人物塑造那么经典,正因为融合了众多少年英雄的特点——赤橙黄绿青蓝紫合为一体,当然迸射出的光芒更加夺目!

“……我喜欢的性格就是嘎子的性格,于是我回想这辈子碰到的那些嘎子,想一条就在桌子上记一条,嘎人嘎事记了很长的单子,哪些是幼稚的,哪些是进步的,哪些是成熟的,把嘎子放在战争环境中进行排列调整,嘎子的形象在我脑子里活蹦乱跳,后来写成了《小兵张嘎》。”徐光耀曾如此回忆这部他自己最看重、最喜欢的作品。

“小兵张嘎出自我内心,我写我自己理想的那种性格,嘎子是我理想中的孩子。”人们常说这个是“嘎子”原型,那个是“嘎子”原型,但徐光耀说,这当中没有一个是完全对应的原型。他创作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平常交朋友、体验生活时,都喜欢找调皮捣蛋的,因此积累了不少“嘎人嘎事”。“嘎子是我生活的储存。”《小兵张嘎》之父的这句概括,生动说明了什么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

文学老兵始终“在场”

白洋淀文华苑的嘎子村,忠实再现了小说以及电影《小兵张嘎》中的诸多场景。

一进村,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嘎子”——一尊汉白玉的嘎子雕像,头上包着当年淀区百姓常用的白头巾,伫立于一盘石碾上,右臂高扬,似乎在向身边的小伙伴宣传抗日思想,又像是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似曾相识的场景,将我的思绪又带回小时候那个夏夜:银幕上,嘎子为躲避敌人搜查,把手枪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其实,镜头一带而过,并未将他爬树的过程展现出来,但我分明看到了嘎子从树上下来后,冲我咧嘴一笑,那个嘎劲儿、心里的踏实劲儿,是那么真实。我再次意识到:原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将虚构的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产生跨越时空距离的精神影响力。

对于这部抗战文学经典而言,被我们铭记的,并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情节,还有故事背后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牢记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苦难和民族奋起,并非为了仇恨,而是珍惜和平的体现。徐光耀将抗日战争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影响,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来形容。作为战争的亲历者,那个弥漫着血与火的时代,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徐光耀始终扎根生活的厚土,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记录抗日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之情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昂扬斗志。他说,在文学写作中,写作者不应该只顾惜个人内心,还需要关注时代和国家的命运,反映“大生活”。他巨笔如椽,对烽火历史给予文学记录,塑造出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英雄形象,让我们通过他的作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今年春天,我曾走进保定学院,参观那里新建不久的保定作家群文学馆。在保定市文联也有一个保定作家群纪念馆,位于文联书画院的小四合院内。

保定作家群,作为新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学现象,值得人们关注:梁斌、孙犁、徐光耀等众多经过战火洗礼的作家,皆从保定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因此,保定学院建起的这个主题文学馆,面积不大,内涵却极丰富。

就在这间保定作家群文学馆中,我在众多熟悉而璀璨的名字中,在那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手稿和各种版本中,再次发现了“小兵张嘎”。

这是一本三十二开、1964年版的电影文学剧本。在近六十年的岁月长河中,它已被时光浸染上了沧桑,像一块灰黄的旧羊皮,也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老面孔。

但是,封面上“小兵张嘎”这四个字,却让“年近花甲”的书本,显得那么顽皮、倔强和可爱,似乎没有玻璃柜的遮挡,它就会自己一页页地舒展开来,将你我再次拉入那个精彩、迷人、跌宕起伏的世界,与“小兵张嘎”一起去杀鬼子、夺,和小胖墩摔跤,跟着老钟叔卖瓜,一起去收拾胖翻译官……徐光耀笔下仿佛创造了一个时间停驻的魔术世界,他把爱国主义和英雄梦想播撒在无数孩子和读者的心里,让一段红色历史再也不惧岁月的冲刷。

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后,我才知道,徐光耀先生不仅在保定市文联工作过,并且和我一样也做过文学编辑。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温暖,仿佛命运有根无形的线,牵引着我找到砥砺前行的道路。

时代巨变中,“小兵张嘎”带来的热血传奇,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这是一部散发着恒久艺术魅力的文艺经典,它似乎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带着一张淳朴、坚毅而不失幽默的面孔登场,为人们带来一个属于所有孩子的“小英雄的世界”。

徐光耀十三岁参加革命。嘎子十三岁加入了抗日队伍。二十年后,徐光耀写出了《小兵张嘎》,把“嘎子”的故事传遍中国。是先生在书写过往的自己,还是“嘎子”在演绎曾经的先生?这个问题,读者自有答案。

而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徐光耀用自己的文字,将英雄的火种播撒进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内心,燃起炙热的红色火焰。(尚未)

(感谢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