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描写写书法的句子优美段落(描写写书法的句子)

描写写书法的句子优美段落(描写写书法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书法创作训练100名句,学书必藏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 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72)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73)山谷擘窠书,学《 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74)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7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76)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7)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78)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7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80)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81)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

(82)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83)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85)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86)小 心布置,大胆落笔。

(87)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88)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89)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90)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91)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92)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93)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94)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95)颜柳得庄严之貌,而失之板。

(96)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97)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98)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100)赵孟 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

用书法撰写名言警句,字体精美,话语精辟,赏心悦目,顿悟智慧

前言:

欢迎您来到清雅阁,清雅阁的创办之初就是传播中华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我们将始终秉持创作优质书画内容,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敬请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参与都是我们创作优质内容的强大动力。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书画原创首发头条,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书法艺术是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通过书法艺术的特殊表现力很容易让观众闹记于心,我们利用书法的魅力已经向广大书友展示了很多中国的名言警句,圣人之言等等,而对于外国人的仿佛还没有出现过,对此我们专门做一期世界经典名言警句,富有正能量的话语,进行书法宣传。让书法更加精彩。这些开启人类智慧的语句,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这些正能量的话语,给你启迪,对你有用。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世界伟人催人奋进的名言行书欣赏

中国书法最美200字,汇聚千年精华!

今天为大家整编极具学习价值的216个字,相当可观!全部来自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名作,它们或笔法精湛,或结字险绝,或俊逸,或秀美,非常难得!相对适合读帖或单字选临,不过适合在入门后研习。当然,对于初学者而言,建议先收藏保存好。整编不易,难得好“肥料”,赶紧收藏吧!

大家在垒实了一定书法基本功后,可以尝试单字“选临”,如果能把上面这些漂亮的字写熟练了,想必书法之笔法和结字就更具火候、更上一层楼了。

书法这十大细节,诗意从中来

1、草书不见横画

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纵向感。可用虚、细线替代。

2、处处留,处处行

忌由过快行笔产生平拖、干笔、粗细等败笔现象,而是要有“行处皆留驻,留处皆奔行”之气韵。

3、浓墨有骨,淡笔有形

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

4、有板有眼,亮点醒目

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中间一行是重点。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

5、美丽的长线条

长线条的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

6、浓而不肥、不肿、不沉

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7、细笔有力

细笔运笔或单字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8、快慢有致

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9、笔笔清楚

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

10、提按讲究,八面出锋

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中锋侧锋并用,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注意以上十大细节,必能让你在书法创作中提升自己的气韵。

书法创作训练100名句,学书必藏

(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4)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5)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6)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7)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8)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9)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0)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1) 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18) 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25)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

(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29)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

(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31)书贵熟后生。

(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

(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38)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

(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

(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

(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54)字越小越要清晰,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

(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

(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

(57)唐代诸贤,运笔有静躁之分,立体有夷险之别,实则殊途同归,无所分别。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板滞;欲其圆,易油滑。此中消息,最宜微会。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可说。

(62)颜书极神妙,以深墨重笔效之,辄不合度。问:神妙何在?曰:凡学人所不能到处,即其神妙处。

(63)学汉魏晋唐诸碑帖,须各各还他神情面目,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迨纯熟后,会得众长,又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64)古碑无不可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65)李北海书,每字上半右边皆极欹,至末画两边放平。欹故峭,平故稳,不独北海为然,北海其尤显者也。与其肥也宁瘦,与其肆也宁谨。

(66)褚书高明,欧书沉潜。学欧不成,刻鹄类颊鹜;学褚不成,画虎类狗。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68)汉隶为篆、楷中间过脉。《石门颂》篆意多;《西狭颂》楷意多。

(69)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71)书家无篆圣、隶圣,而有草圣。盖草之道千百万化,执持寻逐,失之愈远,非神明自得者,孰能臻于至善耶。

(72)颜书贵端,骨露筋藏;柳书贵遒,筋骨尽露。

(73)山谷擘窠书,学《 鹤铭》,瘦劲清栗,真出铁石手腕。

(74)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

(7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76)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7)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78)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79)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

(80)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苟且。

(81)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

(82)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

(83)初学书,先须大书,不得从小。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85)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86)小 心布置,大胆落笔。

(87)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88)篆字必须正锋,须用饱笔浓墨为之。

(89)学篆字必须博古,古器之款识,神气敦朴,可以助人。

(90)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91)未曾从事于汉隶,而欲识晋唐楷法,恐数典忘祖,终不济事。

(92)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晋人法度,难以揣摩,唐人法度,历历可数。

(93)智永、世南得宽和之量,少俊迈之奇。

(94)欧阳得秀劲之骨,而乏温润之容。

(95)颜柳得庄严之貌,而失之板。

(96)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97)过庭得逍遥之趣,而失之俭散。

(98)旭、素得超逸之兴,而失之怪。

(99)米元章书得纵逸之致,惜时有谐笔。

(100)赵孟 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