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孔子包容性句子摘抄大全(孔子包容性句子)

孔子包容性句子摘抄大全(孔子包容性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中庸》“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中庸是至高的智慧,很少人做到

中庸之道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智慧,孔子说,中庸之道是人类最高的智慧,“知者过之,愚者不及”,那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中庸的思想呢?今天我们来聊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古籍经典《中庸》的思想,前面我们用几期内容来详细介绍了第一章的内容,接下来今天我们开始分享《中庸》的第2-5章的内容。这几章的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庸思想的重要性。首先,中庸不仅仅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至高的实践智慧。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至极的境界,很少人能始终一直奉行。

曾仕强老师说,中庸就是合理;林语堂老师说,中庸就是度,看起来都很难把握,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践行中庸之道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庸的智慧是来自于对大自然万物的观察,来自于对古人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某个拥有超高智慧的人的凭空想象和设计。所以,要践行中庸之道,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理性原则和实践智慧。我们知道人是有理性的,在理性上,我们希望一切事情的变化都是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就像物理世界的运动变化一样,具有高度的确定性,理性原则是对现实的抽象,抽象成为一条条结构清晰,逻辑一致的标准和原则。

在哲学家林语堂看来,这是一种“数”的思维,是一种追求精确性和确定性的思维方式;而中庸之道是一种“度”的思维,是一种保持不确定性,保持动态调整的一种实践智慧,它追求不是精确性,而是合理性。理性原则和实践智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以人的理性原则为参考的,而后者是以实践结果为参考的,根据反馈来不断调整,这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思维。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游泳,在任何一本教如何游泳的书里面,都会告诉你各种规范的标准动作,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手臂应该如何摆动,呼吸应该如何调整,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一套标准的,但是光知道这些标准,显然不能帮助你学会游泳。要学会游泳,你需要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没有一套客观的绝对标准,你不能看一本书就可以学会游泳。

你可能说,这不就成了没有原则和标准了吗?其实不是,只是我们对原则的不同理解。在理性的领域,我们以理性为原则,而在实践的领域,我们以最终的实际效果作为参考,同时也有一个底层原则,比如自然法则。

比如吃的太饱和吃的太少,对身体都不好,而唯有恰当的饮食才是中庸之道,才是符合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的,因为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身体好,而不是符合某个饮食博主给出的菜单;再比如过度锻炼身体和完全不锻炼身体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保持适度的锻炼,才符合中庸之道。而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一个人的自然规律,而符合这个自然规律,人才会生活得更好。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吃播,大吃大喝,很多人为了博取眼球,单手批木棍,一根手指做俯卧撑,铁砂掌,一阳指等等,这样的人可能最后都会烙下一身的病根,这些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因为这不符合自然规律,超出了人的自然承受能力。

其实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自然之道是类似的,庄子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著名的“螳臂挡车”,螳螂以为自己的力气很大,用自己的手臂去阻挡飞驰的车轮,结果可想而知。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但这套自然规律并不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或者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实践互动中,这是我们践行中庸之道,要明白的第一个前提:理性原则和实践原则。

虽然他们都是某种原则,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一样。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的话,中庸之道是一种超越了人的理性的实践智慧。中庸思想的基本假设是,世界是变化的,并没有一套一劳永逸的标准可以指导每一个行为,或者换句话说,这种变化规律是我们人所无法完全掌握的,所以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太自以为聪明和愚笨都是不可取的。庄子说“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总之,人的能力、知识是有限的,我们自以为的聪明,在大自然面前其实是非常渺小的。

而中庸思想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放弃某种主观的预设,而去符合一个更大的自然秩序。在古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和谐共生的系统,大自然内在的这种秩序,中庸称之为“和”,道家思想称之为“道”。这种自然秩序有一个最高的目的,那就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万物和谐共生。所以,中庸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让我们学会了,放弃自身主观性的预设,不要只站到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要把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系统中去思考和实践,最终实现和大系统融合。

另外,我们可以把中庸思想看成一种系统思维,在系统论里面,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个层次:要素、关系和目的。所以,当我们运用中庸思想的时候,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在一个系统中的位置,进而找到系统的最终目的,当然还要找到系统内部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当你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是选择一家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公司,还是选择一家工资不高,但成长性更好的初创公司。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选择放大一个更大的系统。

实际上如果你站到自己人生这个系统来看,你可以想想,你的人生追求和目的是什么?你是一个追求拼搏的人,还是一个追求稳定的人,一定找到你的参考系统,所作出的选择就不一样。总之,站到一个大的系统中,以始为终去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就和某个系统的最终目的具有了一致性。当然,人生的各种选择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生处无数个系统中,不存在绝对理性的完美选择。一个人有自己的理想,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你的任何选择都应该融合与某个更大系统的目标。关于如何在系统做出明智的现在,如果感兴趣,后面我可以做几期关系系统决策思维的内容。

总之,真正做到中庸,需要极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关键,不在于眼前非此即彼的取舍和折中,而在于从系统看,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始终关注更大的系统的目标,而采取和系统目标相一致的行为,这才是践行中庸之道的根本。中庸之道,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心中有一个更大的原则。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中庸》“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中庸是至高的智慧,很少人做到

中庸之道是2000多年来的中国智慧,孔子说,中庸之道是人类最高的智慧,“知者过之,愚者不及”,那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如何运用中庸的思想呢?今天我们来聊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古籍经典《中庸》的思想,前面我们用几期内容来详细介绍了第一章的内容,接下来今天我们开始分享《中庸》的第2-5章的内容。这几章的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庸思想的重要性。首先,中庸不仅仅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至高的实践智慧。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至高至极的境界,很少人能始终一直奉行。

曾仕强老师说,中庸就是合理;林语堂老师说,中庸就是度,看起来都很难把握,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践行中庸之道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庸的智慧是来自于对大自然万物的观察,来自于对古人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某个拥有超高智慧的人的凭空想象和设计。所以,要践行中庸之道,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理性原则和实践智慧。我们知道人是有理性的,在理性上,我们希望一切事情的变化都是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就像物理世界的运动变化一样,具有高度的确定性,理性原则是对现实的抽象,抽象成为一条条结构清晰,逻辑一致的标准和原则。

在哲学家林语堂看来,这是一种“数”的思维,是一种追求精确性和确定性的思维方式;而中庸之道是一种“度”的思维,是一种保持不确定性,保持动态调整的一种实践智慧,它追求不是精确性,而是合理性。理性原则和实践智慧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以人的理性原则为参考的,而后者是以实践结果为参考的,根据反馈来不断调整,这是一种动态的系统思维。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游泳,在任何一本教如何游泳的书里面,都会告诉你各种规范的标准动作,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手臂应该如何摆动,呼吸应该如何调整,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一套标准的,但是光知道这些标准,显然不能帮助你学会游泳。要学会游泳,你需要做的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没有一套客观的绝对标准,你不能看一本书就可以学会游泳。

你可能说,这不就成了没有原则和标准了吗?其实不是,只是我们对原则的不同理解。在理性的领域,我们以理性为原则,而在实践的领域,我们以最终的实际效果作为参考,同时也有一个底层原则,比如自然法则。

比如吃的太饱和吃的太少,对身体都不好,而唯有恰当的饮食才是中庸之道,才是符合正常的新陈代谢规律的,因为你的最终目的是要身体好,而不是符合某个饮食博主给出的菜单;再比如过度锻炼身体和完全不锻炼身体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保持适度的锻炼,才符合中庸之道。而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一个人的自然规律,而符合这个自然规律,人才会生活得更好。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吃播,大吃大喝,很多人为了博取眼球,单手批木棍,一根手指做俯卧撑,铁砂掌,一阳指等等,这样的人可能最后都会烙下一身的病根,这些都是违背中庸之道的,因为这不符合自然规律,超出了人的自然承受能力。

其实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自然之道是类似的,庄子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著名的“螳臂挡车”,螳螂以为自己的力气很大,用自己的手臂去阻挡飞驰的车轮,结果可想而知。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但这套自然规律并不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或者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实践互动中,这是我们践行中庸之道,要明白的第一个前提:理性原则和实践原则。

虽然他们都是某种原则,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一样。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的话,中庸之道是一种超越了人的理性的实践智慧。中庸思想的基本假设是,世界是变化的,并没有一套一劳永逸的标准可以指导每一个行为,或者换句话说,这种变化规律是我们人所无法完全掌握的,所以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太自以为聪明和愚笨都是不可取的。庄子说“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总之,人的能力、知识是有限的,我们自以为的聪明,在大自然面前其实是非常渺小的。

而中庸思想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放弃某种主观的预设,而去符合一个更大的自然秩序。在古人看来,大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和谐共生的系统,大自然内在的这种秩序,中庸称之为“和”,道家思想称之为“道”。这种自然秩序有一个最高的目的,那就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万物和谐共生。所以,中庸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让我们学会了,放弃自身主观性的预设,不要只站到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要把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系统中去思考和实践,最终实现和大系统融合。

另外,我们可以把中庸思想看成一种系统思维,在系统论里面,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个层次:要素、关系和目的。所以,当我们运用中庸思想的时候,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在一个系统中的位置,进而找到系统的最终目的,当然还要找到系统内部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当你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是选择一家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公司,还是选择一家工资不高,但成长性更好的初创公司。我们经常会面临这样两难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选择放大一个更大的系统。

实际上如果你站到自己人生这个系统来看,你可以想想,你的人生追求和目的是什么?你是一个追求拼搏的人,还是一个追求稳定的人,一定找到你的参考系统,所作出的选择就不一样。总之,站到一个大的系统中,以始为终去做出选择,这样的选择就和某个系统的最终目的具有了一致性。当然,人生的各种选择是非常复杂的,一个人生处无数个系统中,不存在绝对理性的完美选择。一个人有自己的理想,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你的任何选择都应该融合与某个更大系统的目标。关于如何在系统做出明智的现在,如果感兴趣,后面我可以做几期关系系统决策思维的内容。

总之,真正做到中庸,需要极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关键,不在于眼前非此即彼的取舍和折中,而在于从系统看,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始终关注更大的系统的目标,而采取和系统目标相一致的行为,这才是践行中庸之道的根本。中庸之道,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心中有一个更大的原则。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我看孔子的中庸之道

我认为孔子的中庸之道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包容性:体现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方面。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共同完善,而不是虚伪的包容。另外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新的高度。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但是,孔子的思想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比较与西方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来说,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具有较浓的人性意味的性情中庸,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是建立在求知基础的理性中庸。另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德性并非是先天本有的,而是在后天的行为习惯中形成获得的,孔子则认为作为一种至德中庸实际上是“仁”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与实现。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博学,慎思,审问,笃行对于实现中国梦,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存在消极因素。正如匡亚明先生所说:"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上只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和阻碍变化现象,因为孔子的中庸思想妨碍个性的明朗化。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过分强调中庸,就不利于实现这一伟业。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扬中国文化最优秀的部分。

孔子认为只有尧能效法天道的宽广和包容

孔子在颂扬舜与禹时还只是就“有天下也而不与”这一个方面,而对于尧帝,可以说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论语.泰伯篇》记载,孔子是这样颂扬的,“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唯尧则之”,朱熹的注释为“唯,犹独也。则,犹准也”,准则的意思,就是唯有尧能与天相似,达到同一准则或水平了。对于“则”还有另外一种看法,认为应该是效法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包容和宽广。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对于天道的至高无尚都是没有异议的,而且儒家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意思就是天道是最公平的,总是会站在良善一边,也就是好人有好报的意思。这一点与道家有所不同。故我个人认为将“唯尧则之”理解为只有尧帝能效法天道更合理。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相传尧帝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一事吧。

“荡荡乎”一词所形容的尧帝宽广的心胸,朱熹的注释为“荡荡,广远之称也”,广大的样子。尧帝为政期间能广纳谏言,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文章”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写文章,朱熹的注释为“文章,礼乐法度也”。相传尧文治的功绩,主要在于制定了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尧的领导下制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进步。尧还制定了礼仪制度,法度修明,礼乐明备。到了晚年,禅位于舜,开创了禅让制,成为千古圣人。

孔子这句话的译文可以理解为,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天道最大,只有尧能效法天道。(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创立的文明多么光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