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有哪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有哪些(论语中关于俭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共读,俭近仁

【共读内容】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导读学者】

孙福万:国家开放大学 教授

王心竹: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 教授

【共读笔记】

孙福万:

这一章很简单。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由于对自己节制和约束而犯过失的事是很少的。”

钱穆的解释:“约,检束义。收敛,不放纵。着实,不浮泛。凡谨言慎行皆是约。处财用为俭约。从事学问事业为守约。鲜,少也。”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云:“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

周人尚简。我们知道,孔子说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所以孔子是肯定简约,而反对奢侈的。

周人尚简的例子,如《周易》既济卦九五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一般认为,这里的“东邻”指的是商人,“西邻”指的是周人。牛是大牢,杀牛祭祀,当然是奢侈;而禴祭则是一种简单的祭祀。

王心竹:

俱不得中,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

《正义》也说:约即俭也。奢则不孙,俭则固,二者俱不得中,而约可以免忧患,故其失鲜。

在当夫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中,也能读出二者虽俱不得中,但相较宁选俭和约的意思来。

《表记》中有“俭近仁”之说

孙福万:

@王心竹 俭近仁!

此章之义,清赵佑《温故录》结合《周易》的解读很是精妙:“贲尽饰,受以剥。节当位,受以孚,君子损益盈谦,与时消息,于谦得六爻之吉,于丰廑日中之忧。天道人事,未有不始于约终于约者。约而为泰则无恒,泰而能约故可久。”这里提到了《周易》的贲卦、剥卦、节卦、中孚卦、谦卦、丰卦,认为天道人事均以“约”为吉,为美,为可久。

王老师提到“俭近仁”,让我想起了杨绛先生的一篇短文《俭为共德》。

崔圣:

@孙福万 [强][强]可见,易道即人道也。

孙福万:

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贴一下吧。

余辑先君遗文,有《说俭》一篇,有言曰“昔孟德斯鸠论共和国民之道德,三致意于俭,非故作老生常谈也,诚以共和国之精神在平等,有不可以示奢者。奢则力求超越于众,乃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之精神,非共和之精神也。”(见《申报》一九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近偶阅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续笔》,有《俭为共德》一文。有感于当世奢侈成风,昔日“老生常谈”今则为新鲜论调矣。故不惜蒙不通世故之讥,摘录《俭为共德》之说,以飨世之有同感者:

“俭,德之共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公传家集训俭篇》云……‘俭,德之共也’;顾仲恭《炳燭斋随笔》有言云,‘共之为义,盖言诸德共出于俭。俭一失,则诸德皆失矣……’凡人生百行未有不须俭以成者,谓曰‘德之共’,不亦信乎!”

赵佑为什么说“贲尽饰,受以剥”?在《周易》中,剥卦紧跟贲卦之后。《序卦传》云:“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所谓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乃人生之常理也。

崔圣:

@孙福万 虽乃旧文,亦可鉴今人之奢。

李伟东: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孙福万:

赵佑又为什么说“节当位,受以孚”?在《周易》中,中孚卦紧跟节卦之后,《序卦传》云:“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能守节,是诚信的表现,所以后边就讲的是中孚卦,孚就是诚信的意思。所以,俭约,又和诚信相通。

赵佑还提到“君子损益盈谦,与时消息,于谦得六爻之吉,于丰廑日中之忧”,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如谦卦六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是唯一的三爻吉、三爻利的卦,俗称“六爻皆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撙节谦虚所致也。

又丰卦《彖》曰:“日中则 昃,月盈则食”,所以赵佑讲“于丰廑日中之忧”。也是反对“满”和“盈”的。

崔圣:

看来,谦虚、俭约乃德之本也!

孙福万:

现在中国人能吃饱饭了,小贫乍富,胡吃海塞的事多了,贪财贪权的多了......都是犯了“满”“盈”“奢”的错误,所以身体的疾病、社会的疾病、自然的疾病越来越多......能不慎乎!

丁跃伟:

谦卦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孙福万:

总之,理解本章,不能将“约”简单化。此处之“约”,不仅指“俭约”,亦指“检束”“收敛”“约束”“节制”“谦卑”等等。人生在世,以能自我约束,顺天应人为贵,故约之义亦大矣!

王心竹:

窃以为,孔刘二人的解释还是深得夫子之意,俭奢、约泰等俱不得中,但二者相较,宁俭勿奢。何以之后多倡俭,而不讲得中,在于现实奢靡之风太过肆虐,故讲俭是对病的药。

孙福万:

@王心竹 王老师归纳得好~[抱拳]

崔圣:

究其原因,都是犯了忘其谦虚、俭约之诲,而失德之骄奢之病。

张楠:

由奢引发的悲剧 现在例子也太多太多

馬震宇:

约失 vs. 过失。

崔圣:

@王心竹 ,“俭奢、约泰等俱不得中,但二者相较,宁俭勿奢。何以之后多倡俭,而不讲得中,在于现实奢靡之风太过肆虐,故讲俭是对病的药。”总结得好[强][强]

刘国庆:

谢谢各位老师的导读,我说几句自己的看法,请各位师友指正

关于“约”字的涵义,朱熹引谢良佐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汪绂《四书诠义》: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以约则鲜失,敬慎不败也。

谢汪两位先生,都把约解释为约束,而不仅仅是节约,节俭。

但问题是,约束是个动作,还需要有约束的形式因,即约束成什么样子呢?论语中有其他章节,做了更为完整的论述: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约束的“形式因”是“礼”,即要把自己约束到合乎礼。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颜渊 》)

作为孔子的大弟子之一,有子在孔子去世后差一点做了儒门的“掌门”,完全继承了孔子以礼为本的修身路线。《学而》中说: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里的“以礼节之”,就是“约之以礼”,“小大由之”,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约之以礼”,才是“约”的内容。

礼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规范,因而,要修身就需要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磨练。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事上磨练”。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传习录》下)

王阳明认为“格物”,不是静坐观察,而是事上磨练。做事应当怎样就怎样,而不是除了做事的心,另有一颗心。而做事就是要和人合作才能做的,事上磨练,就是在合作中体会如何合作,事上合作熟了,自然而然规范也就出来了,“礼”也就守住了。

王阳明强调事上磨练,是因为当时有另一派的修身功夫,即以朱熹为主主张静坐的功夫。王阳明认为主敬则是放纵,不是“约”。“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约束的反义词是放溺,阳明认为“静坐读书”也是“放溺”。但静坐读书,已成宋儒修身的基本“工夫”。如《宋元学案》中记载,有人曾经向程颢求教学问之道,程颢的答案就是“且静坐”。同书还记载了南宋大儒陆九渊对学生的教导:“学者能常闭目亦佳。”他的学生“遂学静坐,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乃自吟道:“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岂不快哉!”

朱熹对于静坐极为推崇,留下了许多赞赏静坐的言论。他认为静坐有两个功效:

其一可以静心,是求学问道的入门功夫。朱熹曾说:“入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己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还干脆对学生郭得元明示:“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那么,为什么要将静坐视为入学功夫呢?朱熹的解释非常简单明了,他认为只有通过静坐,使内心安定,方能探究万物之理:“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

其二静坐对于身心健康有益,是养生的好方法。朱熹自述:“中年以后,气血精神能有几何?不是记故事时节。熹以目昏,不敢著力读书。闲中静坐,收敛身心,颇觉有力。”又说:“某今年顿觉衰惫,异于常时,百病交攻,支吾不暇。服药更不见效,只得一两日静坐不读书,则便觉差胜。”可见,朱熹在中年之后,身体状况不太好,容易疲劳,时常患病,特别是视力下降很厉害,他时常通过静坐的方法收敛身心,甚至于胜过服药的效果。

最早脱离以礼为本的路线的,是朱熹推崇的,后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是汉人结集的《礼记》中的一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把“节”认为是人性本有,而不是人从事上磨练而来,不是人和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的产物,而且进一步把人性归之为“天命”,就把“礼”的共同性不当简化为个体性。既然是个体生命中已经有的,当然不需要“起而行”,只需要“坐而论道”就可以了。

对于把公共的“礼”归为个人心性,因而以静坐读书为修养方法的宋儒,提倡实学的颜元批评说:

“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

“今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 笑者,此岂男子态乎?”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颜元自己主办的漳南书院,其办学宗旨可见其亲笔书写

的“习讲堂”中堂的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

漳南书院的教育内容,是颜元提倡的所谓三事、六府、三物。而六艺教育是最主要的内容。其课程设置,与当时其他书院完全不同,但与现代的大学有类似之处。分别设有: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谙战法,并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诸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孙福万:

@刘国庆 主要是国庆兄联想能力强,话题四处勾连,故成其汪洋恣肆之文~佩服![抱拳]

刘国庆:

@孙福万 谢谢孙老师。我觉得把“约”解释成“节俭”也是通的,向您学习了[强][强][玫瑰][玫瑰]

孙福万:

您介绍静坐之利与弊的部分很好~

王心竹:

刘老师讲的很好[强][强],我觉得以检束内心理解约,与以俭来理解约,可否看作一种内外关系,检束内心,自然会达到俭。这里,刘老师引入礼,并引以礼节之,我[微笑]深以为然。

关于朱子之讲静坐,我曾有一段小文,贴出来,供批评。

刘国庆:

主要是我怕过于强调“约”,会抑制生命的绽放,所以想把对“事”的空间留出来,留一片自由探索和开放的天地,所以多说了几句。@孙福万 老师见谅

@王心竹 谢心竹老师,诚望拜读,[玫瑰][玫瑰][玫瑰]看来“抛砖引玉”这个成语不虚啊。

王心竹:

在修养工夫上,朱熹对“静坐”等修养方法也有所汲取。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涵养须用敬”及“格物需穷理”的方法,提出了“居敬以涵养”和“格物穷理”的敬义夹持的修养方法。居敬功夫旨在涵养道德心态,坚定道德意志;穷理功夫旨在究明道德知识。对于“居敬涵养”,他说:“示喻主敬之说,先贤之意盖以学者不知持守,身心散漫,无缘见得义理分明,故欲其先且习为端庄整肃,不至放肆怠堕,庶几心定理明耳。”他还说,涵养、致知、力行这三方面,虽然是相互贯通,缺一不可的,但要先以涵养做起,次之为致知,再次之为力行。既然以涵养为首,即意味着三者间必须以“敬”为本。而所谓“敬”,朱熹之解与程颐相近,就是教人自知提撕此心而不要放逸无归,他谓之“提撕”,“常惺惺”。而所谓“提撕”、“常惺惺”,都是出自佛家用语。但对儒佛“惺惺”之不同,《朱子语类》载:

问:“昔有一禅僧,每自唤曰:‘主人翁惺惺着!’《大学或问》亦取谢氏‘常惺惺法’之语,不知是同是异?”曰:“谢氏之说地步阔,于身心事物上皆有工夫。若如禅者所见,只看得个主人翁便了,其动而不中理者,皆不管矣。且日父子天性也,父被他人无礼,子须当去救,他却不然。子若有救之之心,便是被爱牵动了心,便是昏了主人翁处。若如此惺惺,成甚道理!向曾览《四家录》,有些说话极好笑,亦可骇!说若父母为人所杀,无一举心动念,方始名为‘初发心菩萨’。他所以叫‘主人翁惺惺着’,正要如此,‘惺惺’字则同,所作工夫则异。岂可同日而语!”

这里实际是说“惺惺”所指向的对象“心”,在儒佛两家那里的内涵是极为不同的。在儒家那里,心是有伦理道德内涵的,因此,“惺惺”此心是要做实际工夫的,如要通过忠君、孝亲、爱民等实际的行为来“常惺惺”、“提撕”此心。而佛家之心,是抽去了伦理道德内涵的空心,因此,他们所谓的“惺惺”是没有工夫可做的,或者说,他们所做的工夫与儒家的是迥然不同的。

而在主敬的具体实践方法上,朱熹对静坐亦有所肯定。他认为通过静坐,定其本原,而使人有个安顿处。“今人皆不肯于根本上理会。如‘敬’字,只是将来说,更不做将去。……看来须是静坐。”他告诫弟子郭得元说:“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

对朱熹所谓的“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说法,清儒颜元就从非儒本佛的角度提出强烈质疑:“朱子‘半日静坐,’,是半日达么(按:即达磨)也:‘半日读书’,是半日汉儒也。试问十二个时辰,那一刻是尧、舜、周、孔乎?宗朱者可以思矣。”颜元此处是站在以理学为虚学的基础上,对朱子之静坐提出批判。但朱熹其实一再强调其所谓的静坐与佛家之静坐是不同的,他说:“虽静坐,亦有所存主始得。不然,兀兀而已。”即静坐并非兀然而坐,而是在静坐时专一有所主,此所主,即体察圣贤之理, 因此,当弟子问:“不拘静坐与应事,皆要专一否?”他答道:“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莫令走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及其有事,则随事而应;事已,则复湛然矣。……”即儒佛之静坐:一个是块然独坐,免除一切酬酢;一个是静坐与待人接物、酬酢万事的毫无捍格。而且,在朱熹看来,如果特地将静坐做为一件工夫来做,就成佛家的坐禅了。

朱熹还认为,静坐不仅可以用来收敛心神,专注专一,从养生的角度而言,还可以养神以健体,他在致黄子耕的信中即言:“病中不宜思虑,凡百可且一切放下,专以存心养气为务。但加趺静坐,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下,久自处温暖,即渐见功效矣。”这里所说的“加趺静坐”,也是佛家的禅定方法。对这一方法,佛家有谓:“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而所谓“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中”,天台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初坐禅时,心粗乱放……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佛家认为“注心脐腹”还能治病,“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对此方法及其效果,佛经中多有记载。

只有一部分讲到静坐[害羞]

这也是我一再想强调俱不得中的原因之一[偷笑]

刘国庆:

@王心竹 我和您的看法差不多,也是认为“礼”便是“中”。

崔圣:

看来朱熹对佛教及佛家禅坐是相当熟悉的。但他并没有追求佛教通过禅坐修心进入般若境界,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是借用禅坐静虑等法门获得凝神聚思以深察之之心得。这个清颜元所处佛道发展成熟时期,竟然如此寡闻!即使佛家亦需把握定慧间的法门,况朱子静坐不是枯坐,而是静而定,定而慧(知),在定慧间求真知也。

刘国庆:

@崔聖 崔老师看来还是认为静 而定, 定而慧 的

崔圣:

这是被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

馬震宇:

哪有顺序呀[捂脸]

刘国庆:

我是相信“事上磨练”的

崔圣:

松静定慧是必须的次第。

馬震宇:

常人常法 无恒无恒法

事无恒事 法无常法 ,事上琢磨。[耶]

东方未白:

静是共法,哪家都有,差别在宗旨,“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事上磨练,也是共法。有的人是悟前积累,有的人是悟后起修,不可一概而语。《大学》所示修法,纯是儒家的,南怀瑾先生的以禅修解大学,是解偏了的。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杨伯峻译文】

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

【注释】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两个意义:(甲)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荀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

【论语正义】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孔曰:“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

o正義曰:“約”即“曾子守約”之約。趙氏佑《溫故録》:“《賁》盡飾,受於《剝》;《節》當位,受以《孚》。君子損益盈謙,與時消息,於《謙》得六爻之吉,於《豐》厪日中之憂。天道人事,未有不始於約,終於約者。約而爲泰則無恒,泰而能約故可久,《曲禮》曰:‘敖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皆言約之道也。”武氏億《經讀考異》:“此凡兩讀,‘以約’爲句,‘夫之者鮮矣’爲句,又‘以約失之者’爲句,‘鮮矣’爲句,並通。”

o注:“俱不”至“憂患”。

o正義曰:注謂約即儉也。奢則不孫,儉則固,二者俱不得中。而約可免憂患,故其失鮮。《易 象傳》:“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避難。”《表記》:“子曰:‘夫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義與此文相證。

【论语注疏】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孔曰:「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

【疏】「子曰」至「鮮矣」。[表情]正義曰:此章貴儉。鮮,少也。得中合禮,為事乃善。設若奢儉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是以約致失者少也。

【论语集注】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鮮,上聲。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

「特稿」《论语易解》3.04“礼,与其奢也,宁俭......”

【原文】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回答:“问得好啊!礼,与其繁文缛节,宁肯节俭大方;丧事,与其治办周到,宁肯过于哀戚。”

【注释】

(1)《朱注》:“林放,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

(2)《杨注》引《礼记·檀弓上》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可以看做‘与其易也,宁戚’的最早的解释。”

(3)《钱解》:“易字有两解,一平易义。如地有易险,行于平易之地,其心轻放,履险则否。人之居丧,其心宁戚毋易。另一解,治地使平亦曰易,故易有治办义。衣衾棺椁一切治办而哀情不足,是亦不足观。故曰宁戚。”

【解读】

此章接上章之义,讲礼之本在于人心之仁,而不在于外表之形式。以文、质关系言,与其繁文缛节,不如质朴节俭,并举丧礼为例,与其治办周全,不如心之悲戚;盖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以文灭质的事,所在多有,故夫子借林放之问而批评之。

朱子说:“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四书集注》)除了文、质关系,这里还涉及到了“中”与“不及”的关系。换句话说,孔学之礼,首先是强调以仁心为本为质,同时还强调要适中适度,不及与过度都是其所反对的;“俭”或为不及,“戚”或为过度,但因其合乎礼之本质或发心为善,比“奢”和“易”要好,因而受到肯定。

有意思的是,《周易》于礼,同样强调以俭朴为上。如既济卦九五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祭祀时杀牛是大祭,而禴祭作为夏时的祭祀,仅为薄祭,此处作者明显认为薄祭才是有福的。

更有意思的是,小过卦《大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这里无论言辞还是涵义,几乎和《论语》此章完全一致!小过卦(

)下艮上震,艮为山,震为雷。程颐说:“雷震于山,其声过常,故为小过。天下之事,有时当过,而不可过甚,故为小过。”(《程氏易传》)人生在世,孰能无过?然过有大小,有善之过与恶之过也。“君子不罹于恶,而难免于过……此人之情也。人情所不免者,圣人不禁。”“所谓‘行过乎恭’者,恭之过,而胜于不恭。‘丧过乎哀’者,哀之过,而胜于不哀;‘用过于俭’者,俭之过,而胜于不俭。” 这是因为,“不及恭者,其行必肆;不及哀者,其丧必苟;不及俭者,其用必滥,是恶也。虽曰未过,而害甚于过;君子宁取其过,不为不及。”(《易经证释》)所以此三者之过,是善之过,亦为小过;然世人“恭哀俭多不及”,唯“过之而后中”(《周易折中》引赵彦肃语),故此实有“矫枉过正”之意,亦美事也。

《论语易解》作者,孙福万教授,1964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现为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1986年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哲学、教育学及远程教育研究及教学工作,曾在英国、比利时、马来西亚等国及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或机构访问或学习,并在本校负责哲学引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学、教育学等课程教学。著有《远程教育哲学导论》、《敝帚集》,《远程教育百词辨析》、《远程教育概论》和学术论文多篇。

孙·教授的《论语易解》是他潜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是一部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以《易》解《语》,以《语》证《易》的学术性著作。书中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书的重点在于对《论语》的解读部分,书中大量汇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部很好的学术性参考资料。同时,对《周易》和《论语》的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好,我就说到这,隆重向您推荐孙福万教授的《论语易解》。

《论语易解》学而 第一篇(索引)

《论语易解》为政 第二篇(索引)

「特稿」《论语易解》3.0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特稿」《论语易解》3.02“三家者以《雍》彻......”

「特稿」《论语易解》3.03“人而不仁,如礼何?”

论语史鉴:这里的“俭”字,没几个人能正确理解!

第一篇第10章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前511年—前430年),古人称呼别人的字表示尊敬。“亢”字有多种读音,表达的意思不同,读音也要跟着改变,如不卑不亢(kang),亢(kang)奋,亢(gang)爽,亢(gang)直。

陈亢字子禽,所以“亢”字应该跟禽有关系,有个成语叫做“引吭(hang)高歌”,其中的“吭”字是指鸟的喉咙,鸟属于禽类。春秋时期,“吭”和“亢”通用,所以“亢”应该读成hang,第二声!

陈亢在《论语》中出现过三次,其中两次跟子贡对话,一次跟孔子的儿子孔鲤对话,没有跟孔子对话的记录。

在《史记》中记录的孔门72贤人中,没有陈亢的名字,所以,陈亢应该不是孔子的学生,有可能是子贡的学生。但东汉时期的经学家郑玄却认为陈亢是孔子学生。

周灭商后,周公推行“兴灭继绝”的仁政,派人寻找炎帝、黄帝、尧舜、还有夏商的后裔。为他们建立国家,以延续圣贤的支脉,并都赐予公爵爵位(最高爵位),成为周朝的客卿。

陈亢的二十代先祖妫(gui)满就是被周公找到的虞舜的后裔,被封于陈地,建立陈国(河南东部及安徽部分地区),周武王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后来妫满被尊称为“陈胡公”,是陈姓,胡姓,满姓始祖。

妫姓还分化为田、袁等姓,以至于现在姓妫的人十分稀少,全国不到两千人。

陈亢是陈国人,后因为陈国内乱,陈亢逃到顿子国(今河南项城县南顿镇)避难,陈亢在鲁国时做过单父(今山东菏泽市单县)宰,孔子周游列国时,他有跟随,到了卫国后,他留下来在卫国从政。

陈亢为政主张无为而治,明代学者顾龙裳写有《公堂清燕》诗:“缅想鸣琴治邑时,雍容雅化坐无为”,就是写陈亢在卫国当官的时候,专施德化不用刑罚、公堂抚琴、“无为而治”的情景。

陈亢的哥哥陈子车(齐国大夫)因病去世,他嫂子跟家大夫商量举办殉葬礼,陈亢极力反对说:“殉葬不合周礼。如果真要殉葬的话,你最适合,因为哥哥在世时,是你奉养的啊。”后来他们再也不敢提“殉葬”的话了。

现子禽墓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北杨庙乡子禽墓村内。

 夫子:古代对饱学之士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 抑:按也。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个人用手把另外一个人按下致其下跪。原意为压住,如曹植《与吴质书》:“思欲抑六龙之首”。延伸为压制,克服,约束。如《晋书-桓伊传》:“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

“抑”还有贬损之意,如《汉书-董仲舒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抑”还可以作为选择性连词,指或者,还是。如《大戴礼记-五帝德》:“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后延伸为或者,“抑”也可以作为转折连词,如诸葛亮的《草庐对》:“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这里的“抑”是选择性连词,或者,还是的意思。

 与:赐予也,一勺为与。会意字,金文从手,从口(表示器物),会意为一双手把器物交给另外一双手之意,简化了的“与”字由“一勺”组成,“与”的原意为赐予,给予,后延伸为“和”,“赞许”等意,如“与虎谋皮”等。

“与”还有表示疑问的意思。“与”读第四声的时候有“参加到某件事情之中的意思”。如“参与”。

 俭:约也。形声字,原意为自我约束,不放纵,如《易经》中有:“君子以俭德避难”,意思就是君子凭借自我约束的德行躲避灾难。

俭,后延伸为节省,简朴。”俭”还有为人低调、低姿态、不炫耀的意思,如:俭貌。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顺与之弗为喜,非夺之弗为怒,沉静而寡言,多稽而俭貌,曰质静者也。”其中的“多稽而俭貌”,意思就是多稽首,态度谦恭低调。

本文中的“俭”就是俭貌之意,很多人都只知道“礼貌”,不知还有“俭貌”,怎样才算俭貌呢?

比如:在穷人面前,尽量不要摆阔,不提自己生活有多富裕。在病人面前,尽量不要显摆自己有多强壮。在有丧事的别人家里,衣着尽量不要太光鲜,不能说笑等。总之,尽量不要把自己优越的一面到处展现。

现在的人很少提“俭貌”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炫耀,喜欢攀比,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社会变得浮躁。

全文理解为:

子禽问子贡:“为什么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人民的生活状况,是问了别人,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他老人家为人温和,善良,恭敬,俭貌,谦让,别人自然会把政事以及其他各方面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他和别人听到政事、民情方式不同的原因!”

前面几章提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主忠信”等,那么如何与“生人交”呢?这章给了我们答案:温,良,恭,俭,让!其中的“俭”字不能理解为节俭,因为节俭不节俭都是自己的私生活,和“生人”交往无关。

孔子提倡节俭,但他不赞成不分场合,不看情况地乱节俭,他曾说:“俭则固”,意思就是太过节俭就不“活”,比如有些人际交往,不该节俭的就不能节俭,否则就“固”了。

贵族孔子

明朝无名氏的《孟母三移》中提到:温良恭俭让之德,五者乃圣德光辉!

作为世界历史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是鲁国人,但其先祖却是宋国人!是殷商贵族后裔!

武王伐纣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先后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并按照功劳大小,血缘,地域等分为五个爵位来定尊卑等级:公,侯,伯,子,男。

除了这些,周公还提出“兴灭继绝”的仁政,就是对前代圣王后裔进行分封,并全部都尊为“公爵”(共八个),而不是赶尽杀绝。这就是周公让孔子折服的原因之一,也是后世称周公为“元圣”的理由之一。

纣王的儿子武庚被安排在商朝旧都殷地(今河南安阳)继续管理商朝遗民。并在其周边设三个国家(邶,墉,卫)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三监”的国君分别是:霍叔,蔡叔,管叔。

纣王有个太师叫做箕子,是个巫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商朝灭亡后,箕子不愿做周朝臣民,他带上一群人马,漂洋过海来到朝鲜半岛,开疆拓土,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做朝鲜。

司徒梅伯被封于今天湖北的黄梅县(伯爵),梅伯成为梅姓始祖。

纣王的哥哥微子被封在现在的河南商丘市(兴灭继绝中,商汤的代表),叫宋国,为公爵,宋国人也是以商朝遗民为主。到了宋缗公(宋国第五位国君)时,生长子弗父何,缗公去世后,其弟宋炀公不顾周礼规定的嫡长子继位制而自立,后被弗父何弟弟鲋祀所杀,公子鲋祀杀叔叔炀公熙后,依周礼应该由弗父何继位,但弗父何不就,让位于弟弟鲋祀。史称“弗父何让国”。

弗父何被封为宋国上卿,他的食邑在栗(音li,在今天的河南夏邑县),弗父何回到食邑后,生宋父周。诸多史料称孔子是圣人之后,其中的圣人指的就是弗父何。

孔子以上世系顺序如下: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睾夷——防叔——伯夏——叔梁纥——孔子。到了防叔时,防叔因避乱由宋奔鲁……

商朝贵族姓“子”,孔子姓“子”,孔氏,“子”姓延伸出了几十个氏,后人逐渐用氏代替了姓,如今全国姓“子”的人大约只剩三万人左右(包括少数民族),“子”姓成为稀有姓氏。

周代实行“世卿世禄制”的人才选拔机制,即“世袭制”,但有条件的:五代后要降一级,卿降为大夫,大夫降为士,士降为平民(很多都不到五世就被贬为平民),这就是“五世亲尽”的意思。

到了孔父嘉时,已经五世了,所以孔父嘉只是大夫了,官至大司马。宋穆公时,孔父嘉被任命为托孤大臣,和太宰华父督(宋戴公之孙,华姓、督姓始祖)不和。

有一次华父督见孔父嘉的妻子魏氏非常美艳,欲谋夺其妻,周桓王十年,华父督找了个借口杀死了孔父嘉,并夺其妻,途中,孔父嘉妻子魏氏自缢身亡。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因恐于华父督的迫害,防叔逃至鲁国定居。防叔的孙子、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将军(和狄虒弥,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勇士,他高大威猛(孔子身高达1米9,被称为“长人”),力大无穷,曾只身托起城门,让将士安全通行。

孔父嘉被杀是孔氏家族的大事件,所以从孔子开始,以“孔”为姓(氏)。

孔子年轻时多次回宋国考察殷礼,为他后来的思想和学说的形成,奠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礼经》记载:“孔子,少居鲁,长居宋”,唐朝时期,在河南夏邑县就建有“孔子还乡祠”!

宋真宗时期,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由曲阜迁居于此,对孔子还乡祠进行修复扩建,金代,又立杏坛碑于大成殿之前。其后,历代都有修复,扩建孔子还乡祠。

论语与修养|节俭让生活过得更优裕一点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人,节俭十分重要。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根据兴亡的史实,总结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节俭,兴;奢侈,亡。

春秋时期,戎国使者由余出使泰国,秦穆公是一个有雄心的君主,不安心秦国偏居西北一隅,他向由余请教国家兴亡之道:“古代君主使国家兴盛和覆亡的原因是什么?”由余回答说:“勤俭能使国家兴盛,而奢侈会使国家倾覆。”

秦穆公忙问其中的道理,由余说:“尧做天下之主的时候,每天用瓦罐盛饭盛水,天下部落没有不服从他的领导。尧把天下让给了舜,舜吃饭逐渐讲究起来,用木雕的碗吃饭,人们觉得他奢侈了,有13个部落不服从他的命令了。舜把天下禅让给禹后,禹更比舜更讲究了,制作了各种精美器皿供自己使用,结果有33个部落不再服从他的命令了。往后,君主骄淫奢侈,以至招来灭亡。”秦穆公听他由余的话,连连称是。

孔子也主张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他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在这里,礼指的礼仪。要完成礼仪,需要一些必要的形式。比如,孔子十分看重的祭祀,一定要有祭品,以表示庄重敬畏。

周礼规定,每月初一那天,诸侯要到祖庙里祭祀,到后来,诸侯逐渐就遵守这个规定了。鲁文公有4年不行告朔礼,但是,祭祀用的“饩羊”还是要送到祖庙里献上的。

子贡是个实用主义者,他认为,既然国君不亲自举行告朔礼了,何必还要献羊?既麻烦,又浪费,不如把献羊也省了算了。

孔子则认为,献羊是一种形式,其形式的背后隐含敬畏。没有了形式,礼就会被彻底地废弃了,他就对子贡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告诉子贡,必要的形式还是要有的。

形式是内容的体现,完美的仪式需要物质的铺排,但是,孔子并不认为场面越宏大,物资越浪费,就是敬畏。必要的形式要有,但是太奢侈豪华,就背离了事情的初衷,变成了纯粹的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孔子即使重视礼的形式,也反对奢侈浪费,与其奢华失去了礼的本义,不如节俭一点,只要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就行了。他是这样说了,也是这样做的。

子贡总结孔子的品德是“温良恭俭让”,节俭是他显著的品德之一。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渊不幸早逝,他的同学厚葬他,虽然孔子十分伤心,但是,他极力反对他们这样做,他相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的颜渊是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的。

这是人与事,虽然离我们很远,优秀的品德无论多久远,也不会过时,对于普通人同样适用。

对于不富裕的人来说,节俭会使财富积少成多。英国有句名言“节俭是致富的秘诀。”发财之路有两条,一条是开源,一条是节流。如果开源的能力不强,或者没有开源的门路,又不知道节俭,只能是穷上加穷。相反,经济上虽然不很富裕,但懂得过日子不易,凡事能节省就不浪费,也会因节俭而致富。节俭就是你的智慧,让你富贵。

对于富人来说,大多数人也不是一夜暴富的,很多也是一点点积攒起来的。虽然富有,如果不知节俭,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纵使有金山银山也不够挥霍。

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写了一本有关上海滩富人的故事书《保富法》,其中记载了一个大富翁的故事。有人问他是如何发到如此的大富?他说,没有别的法子,只是积而不用。这位老翁,也是正当营业,并未取非分之财。

他活到了80多岁才死,遗产有3000万元;子孙10房分了家,每房子孙都有300万。可是后代子孙不知珍惜,在上海滩十里洋场大把花钱,不过10多年,就富翁一辈子攒下的钱财挥霍一空。

正如希腊谚语所说的,“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现代社会的三大毒药之一就是消费主义,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主张无穷的消费享乐,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吃饭本是为了生存,不只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演变成餐桌上浪费;穿衣本是为了遮羞保暖,变成了穿名牌才上档次,衣柜里塞满了衣服,却觉得没有可以穿出门的衣服;房子本是为了遮风避雨,现在是越大越好,大到空而不当……

现代人都说很累,累的背后是房奴、车奴、孩奴,这一系列奴的背后是超标准的生活享受,人们能够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放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远远超出了人的生存需求,现代人的焦虑很就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造成的。

深受现代物质之苦之累了,人们开始反思,发现许多的东西并不是生活所需,其实,人的需要很简单。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提倡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要求断舍离,不该要的东西不要。

其实,这就是节俭的生活方式。做事情和为人要节俭,并不是说该吃的不吃,该喝的不喝,那是吝啬不是他人,节俭是既要满足生活需求,又尽量不奢侈浪费,生活有所节制,不要过分,超过了生活的度。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人的需求永远都不会有满足的时候,而工业化生产又能不断地创造出不同的消费需求,如果你追逐消费的时尚性,永远跟不上时尚的步伐,一步步地引导你向前,你就得不断地向前跑,能不累吗?

如果我们回归极简的生活,不追求奢侈的生活,就不用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而拼命地奔波;不过度消费,也不会为过多的无用东西而花费金钱;想通了生活的意义,就会适当节俭,使生活不至于捉襟见肘,生活就会优裕起来,人就从容一些,优雅一些。

#头条品书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论语》共读,俭近仁

【共读内容】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导读学者】

孙福万:国家开放大学 教授

王心竹: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 教授

【共读笔记】

孙福万:

这一章很简单。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由于对自己节制和约束而犯过失的事是很少的。”

钱穆的解释:“约,检束义。收敛,不放纵。着实,不浮泛。凡谨言慎行皆是约。处财用为俭约。从事学问事业为守约。鲜,少也。”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云:“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

周人尚简。我们知道,孔子说过:“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所以孔子是肯定简约,而反对奢侈的。

周人尚简的例子,如《周易》既济卦九五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一般认为,这里的“东邻”指的是商人,“西邻”指的是周人。牛是大牢,杀牛祭祀,当然是奢侈;而禴祭则是一种简单的祭祀。

王心竹:

俱不得中,奢则骄溢招祸,俭约无忧患。

《正义》也说:约即俭也。奢则不孙,俭则固,二者俱不得中,而约可以免忧患,故其失鲜。

在当夫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中,也能读出二者虽俱不得中,但相较宁选俭和约的意思来。

《表记》中有“俭近仁”之说

孙福万:

@王心竹 俭近仁!

此章之义,清赵佑《温故录》结合《周易》的解读很是精妙:“贲尽饰,受以剥。节当位,受以孚,君子损益盈谦,与时消息,于谦得六爻之吉,于丰廑日中之忧。天道人事,未有不始于约终于约者。约而为泰则无恒,泰而能约故可久。”这里提到了《周易》的贲卦、剥卦、节卦、中孚卦、谦卦、丰卦,认为天道人事均以“约”为吉,为美,为可久。

王老师提到“俭近仁”,让我想起了杨绛先生的一篇短文《俭为共德》。

崔圣:

@孙福万 [强][强]可见,易道即人道也。

孙福万:

在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了,贴一下吧。

余辑先君遗文,有《说俭》一篇,有言曰“昔孟德斯鸠论共和国民之道德,三致意于俭,非故作老生常谈也,诚以共和国之精神在平等,有不可以示奢者。奢则力求超越于众,乃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之精神,非共和之精神也。”(见《申报》一九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近偶阅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续笔》,有《俭为共德》一文。有感于当世奢侈成风,昔日“老生常谈”今则为新鲜论调矣。故不惜蒙不通世故之讥,摘录《俭为共德》之说,以飨世之有同感者:

“俭,德之共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司马公传家集训俭篇》云……‘俭,德之共也’;顾仲恭《炳燭斋随笔》有言云,‘共之为义,盖言诸德共出于俭。俭一失,则诸德皆失矣……’凡人生百行未有不须俭以成者,谓曰‘德之共’,不亦信乎!”

赵佑为什么说“贲尽饰,受以剥”?在《周易》中,剥卦紧跟贲卦之后。《序卦传》云:“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所谓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乃人生之常理也。

崔圣:

@孙福万 虽乃旧文,亦可鉴今人之奢。

李伟东: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孙福万:

赵佑又为什么说“节当位,受以孚”?在《周易》中,中孚卦紧跟节卦之后,《序卦传》云:“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能守节,是诚信的表现,所以后边就讲的是中孚卦,孚就是诚信的意思。所以,俭约,又和诚信相通。

赵佑还提到“君子损益盈谦,与时消息,于谦得六爻之吉,于丰廑日中之忧”,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如谦卦六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是唯一的三爻吉、三爻利的卦,俗称“六爻皆吉”。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撙节谦虚所致也。

又丰卦《彖》曰:“日中则 昃,月盈则食”,所以赵佑讲“于丰廑日中之忧”。也是反对“满”和“盈”的。

崔圣:

看来,谦虚、俭约乃德之本也!

孙福万:

现在中国人能吃饱饭了,小贫乍富,胡吃海塞的事多了,贪财贪权的多了......都是犯了“满”“盈”“奢”的错误,所以身体的疾病、社会的疾病、自然的疾病越来越多......能不慎乎!

丁跃伟:

谦卦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孙福万:

总之,理解本章,不能将“约”简单化。此处之“约”,不仅指“俭约”,亦指“检束”“收敛”“约束”“节制”“谦卑”等等。人生在世,以能自我约束,顺天应人为贵,故约之义亦大矣!

王心竹:

窃以为,孔刘二人的解释还是深得夫子之意,俭奢、约泰等俱不得中,但二者相较,宁俭勿奢。何以之后多倡俭,而不讲得中,在于现实奢靡之风太过肆虐,故讲俭是对病的药。

孙福万:

@王心竹 王老师归纳得好~[抱拳]

崔圣:

究其原因,都是犯了忘其谦虚、俭约之诲,而失德之骄奢之病。

张楠:

由奢引发的悲剧 现在例子也太多太多

馬震宇:

约失 vs. 过失。

崔圣:

@王心竹 ,“俭奢、约泰等俱不得中,但二者相较,宁俭勿奢。何以之后多倡俭,而不讲得中,在于现实奢靡之风太过肆虐,故讲俭是对病的药。”总结得好[强][强]

刘国庆:

谢谢各位老师的导读,我说几句自己的看法,请各位师友指正

关于“约”字的涵义,朱熹引谢良佐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谓约。”

汪绂《四书诠义》:约者,束也。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皆所谓约。以约则鲜失,敬慎不败也。

谢汪两位先生,都把约解释为约束,而不仅仅是节约,节俭。

但问题是,约束是个动作,还需要有约束的形式因,即约束成什么样子呢?论语中有其他章节,做了更为完整的论述: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约束的“形式因”是“礼”,即要把自己约束到合乎礼。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颜渊 》)

作为孔子的大弟子之一,有子在孔子去世后差一点做了儒门的“掌门”,完全继承了孔子以礼为本的修身路线。《学而》中说: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里的“以礼节之”,就是“约之以礼”,“小大由之”,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约之以礼”,才是“约”的内容。

礼是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规范,因而,要修身就需要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中磨练。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事上磨练”。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

(九川)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传习录》下)

王阳明认为“格物”,不是静坐观察,而是事上磨练。做事应当怎样就怎样,而不是除了做事的心,另有一颗心。而做事就是要和人合作才能做的,事上磨练,就是在合作中体会如何合作,事上合作熟了,自然而然规范也就出来了,“礼”也就守住了。

王阳明强调事上磨练,是因为当时有另一派的修身功夫,即以朱熹为主主张静坐的功夫。王阳明认为主敬则是放纵,不是“约”。“ 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

约束的反义词是放溺,阳明认为“静坐读书”也是“放溺”。但静坐读书,已成宋儒修身的基本“工夫”。如《宋元学案》中记载,有人曾经向程颢求教学问之道,程颢的答案就是“且静坐”。同书还记载了南宋大儒陆九渊对学生的教导:“学者能常闭目亦佳。”他的学生“遂学静坐,夜以继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乃自吟道:“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岂不快哉!”

朱熹对于静坐极为推崇,留下了许多赞赏静坐的言论。他认为静坐有两个功效:

其一可以静心,是求学问道的入门功夫。朱熹曾说:“入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己定,虽不免逐物,及收归来,也有个安顿处。”还干脆对学生郭得元明示:“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那么,为什么要将静坐视为入学功夫呢?朱熹的解释非常简单明了,他认为只有通过静坐,使内心安定,方能探究万物之理:“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

其二静坐对于身心健康有益,是养生的好方法。朱熹自述:“中年以后,气血精神能有几何?不是记故事时节。熹以目昏,不敢著力读书。闲中静坐,收敛身心,颇觉有力。”又说:“某今年顿觉衰惫,异于常时,百病交攻,支吾不暇。服药更不见效,只得一两日静坐不读书,则便觉差胜。”可见,朱熹在中年之后,身体状况不太好,容易疲劳,时常患病,特别是视力下降很厉害,他时常通过静坐的方法收敛身心,甚至于胜过服药的效果。

最早脱离以礼为本的路线的,是朱熹推崇的,后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是汉人结集的《礼记》中的一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把“节”认为是人性本有,而不是人从事上磨练而来,不是人和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的产物,而且进一步把人性归之为“天命”,就把“礼”的共同性不当简化为个体性。既然是个体生命中已经有的,当然不需要“起而行”,只需要“坐而论道”就可以了。

对于把公共的“礼”归为个人心性,因而以静坐读书为修养方法的宋儒,提倡实学的颜元批评说:

“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

“今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 笑者,此岂男子态乎?”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颜元自己主办的漳南书院,其办学宗旨可见其亲笔书写

的“习讲堂”中堂的对联:“聊存孔绪,励习行,脱去乡愿、禅宗、训诂、帖括之套;恭体天心,学经济,斡旋人才、政事、道统、气数之机”,

漳南书院的教育内容,是颜元提倡的所谓三事、六府、三物。而六艺教育是最主要的内容。其课程设置,与当时其他书院完全不同,但与现代的大学有类似之处。分别设有:

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

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兵法,攻守、营阵、陆水谙战法,并射、御、技击等科。

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诸文等科。

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

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

帖括斋:课八股举业。

孙福万:

@刘国庆 主要是国庆兄联想能力强,话题四处勾连,故成其汪洋恣肆之文~佩服![抱拳]

刘国庆:

@孙福万 谢谢孙老师。我觉得把“约”解释成“节俭”也是通的,向您学习了[强][强][玫瑰][玫瑰]

孙福万:

您介绍静坐之利与弊的部分很好~

王心竹:

刘老师讲的很好[强][强],我觉得以检束内心理解约,与以俭来理解约,可否看作一种内外关系,检束内心,自然会达到俭。这里,刘老师引入礼,并引以礼节之,我[微笑]深以为然。

关于朱子之讲静坐,我曾有一段小文,贴出来,供批评。

刘国庆:

主要是我怕过于强调“约”,会抑制生命的绽放,所以想把对“事”的空间留出来,留一片自由探索和开放的天地,所以多说了几句。@孙福万 老师见谅

@王心竹 谢心竹老师,诚望拜读,[玫瑰][玫瑰][玫瑰]看来“抛砖引玉”这个成语不虚啊。

王心竹:

在修养工夫上,朱熹对“静坐”等修养方法也有所汲取。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涵养须用敬”及“格物需穷理”的方法,提出了“居敬以涵养”和“格物穷理”的敬义夹持的修养方法。居敬功夫旨在涵养道德心态,坚定道德意志;穷理功夫旨在究明道德知识。对于“居敬涵养”,他说:“示喻主敬之说,先贤之意盖以学者不知持守,身心散漫,无缘见得义理分明,故欲其先且习为端庄整肃,不至放肆怠堕,庶几心定理明耳。”他还说,涵养、致知、力行这三方面,虽然是相互贯通,缺一不可的,但要先以涵养做起,次之为致知,再次之为力行。既然以涵养为首,即意味着三者间必须以“敬”为本。而所谓“敬”,朱熹之解与程颐相近,就是教人自知提撕此心而不要放逸无归,他谓之“提撕”,“常惺惺”。而所谓“提撕”、“常惺惺”,都是出自佛家用语。但对儒佛“惺惺”之不同,《朱子语类》载:

问:“昔有一禅僧,每自唤曰:‘主人翁惺惺着!’《大学或问》亦取谢氏‘常惺惺法’之语,不知是同是异?”曰:“谢氏之说地步阔,于身心事物上皆有工夫。若如禅者所见,只看得个主人翁便了,其动而不中理者,皆不管矣。且日父子天性也,父被他人无礼,子须当去救,他却不然。子若有救之之心,便是被爱牵动了心,便是昏了主人翁处。若如此惺惺,成甚道理!向曾览《四家录》,有些说话极好笑,亦可骇!说若父母为人所杀,无一举心动念,方始名为‘初发心菩萨’。他所以叫‘主人翁惺惺着’,正要如此,‘惺惺’字则同,所作工夫则异。岂可同日而语!”

这里实际是说“惺惺”所指向的对象“心”,在儒佛两家那里的内涵是极为不同的。在儒家那里,心是有伦理道德内涵的,因此,“惺惺”此心是要做实际工夫的,如要通过忠君、孝亲、爱民等实际的行为来“常惺惺”、“提撕”此心。而佛家之心,是抽去了伦理道德内涵的空心,因此,他们所谓的“惺惺”是没有工夫可做的,或者说,他们所做的工夫与儒家的是迥然不同的。

而在主敬的具体实践方法上,朱熹对静坐亦有所肯定。他认为通过静坐,定其本原,而使人有个安顿处。“今人皆不肯于根本上理会。如‘敬’字,只是将来说,更不做将去。……看来须是静坐。”他告诫弟子郭得元说:“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

对朱熹所谓的“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说法,清儒颜元就从非儒本佛的角度提出强烈质疑:“朱子‘半日静坐,’,是半日达么(按:即达磨)也:‘半日读书’,是半日汉儒也。试问十二个时辰,那一刻是尧、舜、周、孔乎?宗朱者可以思矣。”颜元此处是站在以理学为虚学的基础上,对朱子之静坐提出批判。但朱熹其实一再强调其所谓的静坐与佛家之静坐是不同的,他说:“虽静坐,亦有所存主始得。不然,兀兀而已。”即静坐并非兀然而坐,而是在静坐时专一有所主,此所主,即体察圣贤之理, 因此,当弟子问:“不拘静坐与应事,皆要专一否?”他答道:“静坐非是要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莫令走作,闲思虑,则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一。及其有事,则随事而应;事已,则复湛然矣。……”即儒佛之静坐:一个是块然独坐,免除一切酬酢;一个是静坐与待人接物、酬酢万事的毫无捍格。而且,在朱熹看来,如果特地将静坐做为一件工夫来做,就成佛家的坐禅了。

朱熹还认为,静坐不仅可以用来收敛心神,专注专一,从养生的角度而言,还可以养神以健体,他在致黄子耕的信中即言:“病中不宜思虑,凡百可且一切放下,专以存心养气为务。但加趺静坐,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下,久自处温暖,即渐见功效矣。”这里所说的“加趺静坐”,也是佛家的禅定方法。对这一方法,佛家有谓:“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持手足,心亦不散。”而所谓“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中”,天台宗《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初坐禅时,心粗乱放……所谓系心鼻端脐间等处,令心不散。”佛家认为“注心脐腹”还能治病,“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对此方法及其效果,佛经中多有记载。

只有一部分讲到静坐[害羞]

这也是我一再想强调俱不得中的原因之一[偷笑]

刘国庆:

@王心竹 我和您的看法差不多,也是认为“礼”便是“中”。

崔圣:

看来朱熹对佛教及佛家禅坐是相当熟悉的。但他并没有追求佛教通过禅坐修心进入般若境界,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是借用禅坐静虑等法门获得凝神聚思以深察之之心得。这个清颜元所处佛道发展成熟时期,竟然如此寡闻!即使佛家亦需把握定慧间的法门,况朱子静坐不是枯坐,而是静而定,定而慧(知),在定慧间求真知也。

刘国庆:

@崔聖 崔老师看来还是认为静 而定, 定而慧 的

崔圣:

这是被实践证明了行之有效的。

馬震宇:

哪有顺序呀[捂脸]

刘国庆:

我是相信“事上磨练”的

崔圣:

松静定慧是必须的次第。

馬震宇:

常人常法 无恒无恒法

事无恒事 法无常法 ,事上琢磨。[耶]

东方未白:

静是共法,哪家都有,差别在宗旨,“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事上磨练,也是共法。有的人是悟前积累,有的人是悟后起修,不可一概而语。《大学》所示修法,纯是儒家的,南怀瑾先生的以禅修解大学,是解偏了的。

——<参考资料>——

资料编纂:【論語滙】志愿者

【杨伯峻译文】

孔子说:“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这种事情总不会多。”

【注释】约——《论语》的“约”字不外两个意义:(甲)穷困,(乙)约束。至于节俭的意义,虽然已见于《荀子》,却未必适用于这里。

【论语正义】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孔曰:“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

o正義曰:“約”即“曾子守約”之約。趙氏佑《溫故録》:“《賁》盡飾,受於《剝》;《節》當位,受以《孚》。君子損益盈謙,與時消息,於《謙》得六爻之吉,於《豐》厪日中之憂。天道人事,未有不始於約,終於約者。約而爲泰則無恒,泰而能約故可久,《曲禮》曰:‘敖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皆言約之道也。”武氏億《經讀考異》:“此凡兩讀,‘以約’爲句,‘夫之者鮮矣’爲句,又‘以約失之者’爲句,‘鮮矣’爲句,並通。”

o注:“俱不”至“憂患”。

o正義曰:注謂約即儉也。奢則不孫,儉則固,二者俱不得中。而約可免憂患,故其失鮮。《易 象傳》:“天地不交否,君子以儉德避難。”《表記》:“子曰:‘夫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乎。’”義與此文相證。

【论语注疏】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孔曰:「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

【疏】「子曰」至「鮮矣」。[表情]正義曰:此章貴儉。鮮,少也。得中合禮,為事乃善。設若奢儉俱不得中,奢則驕佚招禍,儉約無憂患,是以約致失者少也。

【论语集注】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鮮,上聲。謝氏曰:「不侈然以自放之謂約。」尹氏曰:「凡事約則鮮失,非止謂儉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