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不计个人得失的句子简短(不计个人得失的句子)

不计个人得失的句子简短(不计个人得失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解析:宠辱不惊?不计个人得失以安天下为任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者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

若:作“乃”字或“则”字讲。

吾:“我”或“我们”讲。

所以:可译为“……的原因”。

宠爱:常指喜爱、偏爱的意思。这里指卑下,无欲无求的意思。

(导读)

本章告诉我们。既要正确对得荣辱,以无为的心志视荣辱如平常,同时强调重视身体如同生命,看淡荣辱,不患得患失,不计较个人得失,把重视身体与托付天下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无私心无私利的人,才能安天下太平,委以重任。

【译文】

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好像都是受惊不安。重视大患,就好似重视自己的身体。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无为得到它会感到自然如常,有为得到它就会惊慌失措。耻辱,是羞愧的,得到它就会惊恐万分。就像这就叫作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个身体;倘若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身体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托付于他。

【解析】

一、宠辱若惊怎么理解?大道本无宠辱之别,更无分别之心。大道存在于宇宙和天地及万物等之中。人类也存在于万物之中。既然大道存在于人类,人类不能离开大道而独立存在。就应该遵守大道规律才能长久长存。人类之所以有宠辱观念存在。是人类在从事简单劳动开始,渐渐的产生了语言,并创造文字符号,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和文字记载。正因为人类在实践中开发了人的大脑和思维,文字出现,语言产生,就开始产生荣辱、善恶、美丑、好坏、对错等区别的人类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产生,一方面规范了人类的行为有了界限,对人类秩序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另一个方面也加速了人类观念行为矛盾分化。本章老子所讲的荣辱,可以分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大道无边无界无形无痕,大道是有自然法则和运行规律的。所以大道无荣辱之别。第二,之所以把荣辱在本章内讲,其目的是让人们明白大道本无荣辱之别,如人类产生了荣辱观,老子引导人类正确对待荣辱现,不计得失,要淡化影响耗人的心志的表象东西,既要不被表象所诱惑,又要保持不被荣辱惊慌,始终保持平常心态。度过短暂的人生,让人生无常,变得有惊不慌,有荣不骄不傲。

二、如何理解贵大患若身?因为人是有身体的,因身体的存在,正常人会担心身躯会出现问题。第一,不重视自己身体的人,也不会关心他人的身体健康。这样的人既不能委以重任,更不能做好任何事情。正是这样的人,在他自己心目中自己可有可无。他人也可有可无。更不会关心人类生存和安全。看似,无心无为心态好,其实质是一个不可重用之人。第二,看待自己身体如同生命一样的重视,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付于他。第三,爱自己身体如同生命的宝贵,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交托于他。第四,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因此,老子认为,没有必要视荣宠为宝贝,也没有必要视耻辱为洪水猛兽,两者没有必然的界限,并非势同水火,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如果善于正确对待,耻辱就会变成荣宠的垫脚石;如果不善于对待,荣宠就会变成耻辱的前奏。正确对待荣辱,就能豁达处世,不至于为荣辱所羁绊。

本章告诉我们。既要正确对得荣辱,以无为的心志视荣辱如平常,同时强调重视身体如同生命,看淡荣辱,不患得患失,不计较个人得失,把重视身体与托付天下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无私心无私利的人,才是坚守大道之人。

当今世界利益之争己造成地球高度澎涨,部分西方势力把利益看待比人生命更重要,插手他国事务,无道无法,视生命如朽木,加剧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动荡和地区不安等,这些乱作为行为严重超过大道的底线,这是高压式血腥掠夺,带给人类不是一时的灾难,而且加速人类生命代价,给地球承受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令人痛心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