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描写军人友谊的句子唯美(描写军人友谊的句子)

描写军人友谊的句子唯美(描写军人友谊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朗吧丨军人的友谊

收听鹏程主播温情朗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的一生,成长、成熟和孤独都要经历。秦羽安发现这个道理的时候已走过十几年的军旅生涯。

部队的生活使人们常常处于流动状态,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职业属性也不允许他们囿于一时或一事。秦羽安已不记得经历了多少次的任务变动、职务变动、工作变动,但有一点一直没变,不论搬家如何频繁,地域如何改变,矢志军旅的意愿和笃定前行的决心未曾改变。

强大的内心需要强大的指引,女军医苏小蝶就是贯穿他军旅生涯始末的人,至少目前是这样的。苏小蝶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本身就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她谈吐得体,举止端庄,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军校里学的医学专业,军校毕业后工作不久便成为官兵心目中的“知心大姐”。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的原因,使她与战友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亲近,“知心大姐”俨然成为部队生活中最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秦羽安入伍八个月后,参加团部组织的庆“八一”建军节主题演讲比赛时认识了这位久仰多时的姐姐,苏小蝶也是参赛选手。后来,他们一同被选为后勤建设解说员。认识她的时候,秦羽安只是一名列兵。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秦羽安逐渐向她敞开了心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不愉快总要与她分享。他说:“正是因为这位姐姐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让我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找到了无穷的动力。她给予的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句你很优秀,便使我忘却了那些因坎坷经历而形成的切肤之痛。”一年后,秦羽安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同年八月,他又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获得了三等奖。他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喜悦,眼神里似乎也有即将离别的不舍。那些年,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秦羽安上军校之前使用的定制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了军校之后,他们便失去了联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这句话去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了。只是短暂的交集,秦羽安心里却深深地记住了这位不那么熟悉的姐姐。她永远不会知道,三年后,秦羽安重新联系上她时的心情——激动得像个孩子。他说:“如果我不是通信连的战士出身,我一定不会把团总机的电话记得分明;如果我打过去的电话,不是认识我的老班长接的,他也一定不会冒昧地将她的联系方式告知我;如果我的电话再晚一年或半年打过去,部队的调整改革定使我于茫茫人海中无法那么及时地寻觅到她的足迹……”苏小蝶说她曾去过秦羽安所在的学校调研,也想过去找他,但是联系不上。秦羽安听了心里是莫名的心酸,甚至还幻想着带她去吃学校里最畅销的干锅鸡和鲜美的烤鱼。但部队生活就是如此,给人以无限的不确定性,身处其中的人也更善于从不确定中汲取确定的力量,你来我往中也奠定了革命友谊的纯粹与坚固。秦羽安军校毕业后,经历过无数不同岗位的历练。这个贯穿了他军旅生涯始末的姐姐,依然还在时不时隔空给他投递着信心和动力。秦羽安心里也始终相信,这世间的美好与苏小蝶环环相扣。或许,这就是军人之间的友谊吧,总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哪怕只是一句别来无恙就能让人精神一振,哪怕只是一句安慰或鼓励就能让人坚定信心,永不言弃。

END主播:葛鹏程作者:武警新疆总队 查日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朗吧》征稿启事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投稿邮箱:wjxinmeiti@163(注明《朗吧》栏目投稿)值班电话:010-68794420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监 制:姚洪华主 编:王 文、赵冰晶编 辑:李 楠邮 箱:wjxinmeiti@163电 话:010-50978383(外线) 0201-678383(内线)

难忘的岁月,永恒的友谊——庆祝入伍五十周年战友联谊会致辞

难忘的岁月,永恒的友谊

——庆祝入伍五十周年战友联谊会致辞

作者 马兴坤

五十年前的那个冬天,

我们同乘西去列车,

奔赴塞外边关。

怀揣着美好的梦想,

回应着时代的召唤,

进入茫茫戈壁滩。

从此,我们领略了什么叫“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

千里无人烟”。

从此,我们伴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露宿风餐。

从此,我们的命运就连上了尖端大业,

我们的青春就注入了中国航天。

我们以“扎根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豪迈气概,

投身于洲际导弹和新一代卫星的会战。

敖包山下,

踩满了我们的足迹;

弱水河畔,

洒遍了我们的血汗。

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那如火如荼的岁月至今难忘,

那辉煌壮丽的图景仍时时浮现眼前。

宽阔的发射场,

神秘的地下室,

我们在那里刻苦攻关,

把洲际导弹射向太平洋,

让颗颗卫星飞向太空,载誉回还。

如诗如画的胡杨林,

我们在那里捡柴、放牧;

茂密娇艳的红柳丛,

弱水河边的冲积地,

我们在那里开荒生产;

让山东大白菜、大葱安家,

让不毛之地变成了“南泥湾”。

营区周边的硬砂板,

我们在那里种植防风林,

让沙枣树、钻天杨阻挡风沙的蔓延。

漆黑的锅炉房,

我们在那里挥汗如雨,

让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冬依旧温暖。

前沿的y号小点,

我们在那里千里遥测,

时不时还打上几颗探空火箭。

特装修理车间,

我们在那里车钳钣焊,

砂轮飞转、电花耀眼、车床飞旋,

让百米高塔安然无恙,

千岗万件正常运转。

团部东南角的气象站,

我们在那里观云测天,

大球套小球飞高极限,

一次次准确预报锁定了窗口时间。

是我们把e号的土屋变成了砖瓦房,

是我们让塔架、发射台的设备改观,

是我们把运送火箭、卫星的狗熊车驾驶,

是我们把纵横地下的管道修缮。

是我们加注燃料为火箭供血,

是我们确保通讯联络不间断。

是我们把成吨的卫星、火箭高高吊起,

是我们一次次冒着危险清洗槽罐。

是我们在食堂里“热饭热菜热心肠”,

是我们供水、供电、站岗、放哨彻夜不眠。

是我们送医送药到一线,

救死扶伤保康建。

是我们热心助人传帮带,

让优良的传统、精湛的手艺、精良的技术不失传。

是我们,呕心沥血搞科研,

让设备的精度、速度、准确度达到空前。

我们用饱蘸血泪的亲身实践,

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青春的血汗,浇灌出累累硕果,

希望的金线,连接起劳苦和艰难;

勤奋和智慧,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坚守和执着,装订着辉煌的诗篇;

骆驼背上的梦,包藏着喜怒哀乐,

发射架上的歌,唱出了我们的精神、业绩、价值观。

我们的作为得到了组织的充分肯定,

我们的表现得到了首长的大力称赞。

“山东兵能干”

一时成为发射站的口头禅。

于是,

我们中一批又一批立功受奖,

一个又一个入党提干。

后来,

我们这批兵竟然撑起了发射团的半个“天”。

80年代初期,

我们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基层主官。

随后,

发射中队、卫星中队、设备营都曾由我们执掌,

甚至统领了司政后机关以至于后来的新发测站。

还有十多名兄弟先后被选送到西昌、二炮,广州、落区、济南,

顺理成章的成了骨干,

在那里各自撑起了一片天。

再后来,

我们中走出了数名军、师高干,

其中有举世闻名的飞天将军司令员。

关键时期他临危受命,

率千军万马奋力攻关。

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十战十捷,十美十全;

让艘艘飞船、颗颗卫星遨游九天。

他还指挥了我国少有的特别试验,

使我军增添了新的杀手锏。

尽管随着岁月流逝,时光飞转,

我们先后离开了那个神奇的地方,

或三年,或五年,或十年,

或二十年、四十年,

可无论时间长短,

我们个个都有自己的贡献。

或士兵,或班长;

或志愿兵,或军官;

或专家,或高干;

或将军,或司令员,

我们人人都是航天大厦的一块好砖。

我们把青春留在了戈壁滩,

军营给了我们坚强、智慧和勇敢。

退役后,大家的优良作风没有变,

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力争先。

工作标兵,劳动模范;

先进个人,种田状元;

致富能手,优秀党员;

科长局长,处长县官;

书法大家,企业高管;

作家诗人,优秀军转;

......

都曾出现在我们中间。

我们没有辜负部队的培养和期望,

我们没有违背自己的初心和诺言,

在新长征路上踩出了闪光的脚印,

把人生的句号画的圆圆满满。

分手后,尽管我们各奔东西,

可心相连,情相牵,

兄弟滋味依然。

无棣,阳信,庆云,

东营,滨州,济南,

淄博,青岛,北京,广州,

十星连坐,结成情感的条链,

而沧桑岁月又把它组成美丽的花环。

如今,

我们都已年逾古稀,

当年地毛头小伙都步入了老年。

可戈壁滩上结下的友谊,

却像高高的胡杨树一样光彩斑斓,

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

就如同我们执着的信念。

当然还有,

巴丹吉林大漠锻造出的意志和气魄,

也会伴随我们直到永远,永远。

(2023年8月)

作者简介:马兴坤,山东阳信县人,1971年3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入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20年,历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委等职务。先后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防科工委评为“全军部队优秀政治教员”、“科工委部队优秀政治教员”。1992年转业到山东省滨州市,历任滨州地区商业局纪委书记、职教办主任,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中工报》《科工委后勤》《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渤海论坛》《滨州纪检》《滨州党史》等报刊发表通讯、散文、诗歌数百篇。

朗吧丨军人的友谊

收听鹏程主播温情朗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的一生,成长、成熟和孤独都要经历。秦羽安发现这个道理的时候已走过十几年的军旅生涯。

部队的生活使人们常常处于流动状态,居无定所,四海为家,职业属性也不允许他们囿于一时或一事。秦羽安已不记得经历了多少次的任务变动、职务变动、工作变动,但有一点一直没变,不论搬家如何频繁,地域如何改变,矢志军旅的意愿和笃定前行的决心未曾改变。

强大的内心需要强大的指引,女军医苏小蝶就是贯穿他军旅生涯始末的人,至少目前是这样的。苏小蝶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本身就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她谈吐得体,举止端庄,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在军校里学的医学专业,军校毕业后工作不久便成为官兵心目中的“知心大姐”。岗位职责和工作性质的原因,使她与战友们的关系更加融洽亲近,“知心大姐”俨然成为部队生活中最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秦羽安入伍八个月后,参加团部组织的庆“八一”建军节主题演讲比赛时认识了这位久仰多时的姐姐,苏小蝶也是参赛选手。后来,他们一同被选为后勤建设解说员。认识她的时候,秦羽安只是一名列兵。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秦羽安逐渐向她敞开了心扉,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不愉快总要与她分享。他说:“正是因为这位姐姐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让我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找到了无穷的动力。她给予的哪怕只是一句问候,一句你很优秀,便使我忘却了那些因坎坷经历而形成的切肤之痛。”一年后,秦羽安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同年八月,他又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获得了三等奖。他迫不及待地与她分享喜悦,眼神里似乎也有即将离别的不舍。那些年,通信技术并不发达,秦羽安上军校之前使用的定制手机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到了军校之后,他们便失去了联系。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这句话去形容他们再贴切不过了。只是短暂的交集,秦羽安心里却深深地记住了这位不那么熟悉的姐姐。她永远不会知道,三年后,秦羽安重新联系上她时的心情——激动得像个孩子。他说:“如果我不是通信连的战士出身,我一定不会把团总机的电话记得分明;如果我打过去的电话,不是认识我的老班长接的,他也一定不会冒昧地将她的联系方式告知我;如果我的电话再晚一年或半年打过去,部队的调整改革定使我于茫茫人海中无法那么及时地寻觅到她的足迹……”苏小蝶说她曾去过秦羽安所在的学校调研,也想过去找他,但是联系不上。秦羽安听了心里是莫名的心酸,甚至还幻想着带她去吃学校里最畅销的干锅鸡和鲜美的烤鱼。但部队生活就是如此,给人以无限的不确定性,身处其中的人也更善于从不确定中汲取确定的力量,你来我往中也奠定了革命友谊的纯粹与坚固。秦羽安军校毕业后,经历过无数不同岗位的历练。这个贯穿了他军旅生涯始末的姐姐,依然还在时不时隔空给他投递着信心和动力。秦羽安心里也始终相信,这世间的美好与苏小蝶环环相扣。或许,这就是军人之间的友谊吧,总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哪怕只是一句别来无恙就能让人精神一振,哪怕只是一句安慰或鼓励就能让人坚定信心,永不言弃。

END主播:葛鹏程作者:武警新疆总队 查日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朗吧》征稿启事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投稿邮箱:wjxinmeiti@163(注明《朗吧》栏目投稿)值班电话:010-68794420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监 制:姚洪华主 编:王 文、赵冰晶编 辑:李 楠邮 箱:wjxinmeiti@163电 话:010-50978383(外线) 0201-678383(内线)

杨志河:塞外榆林战友情(散文)

七月烈日炎,

塞外古城远。

战友聚会地,

边关胜景揽。

驼城塞上风,

风云越千年。

同感漠上云,

心底是高原。

二连队战友当晚在榆林饭店《塞上饭庄—夫子庙店》相聚

塞外榆林古称“上郡”,又称驼城,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朝成为九边重镇之一,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这也是榆林后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明史》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

榆林不愧为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气势雄伟的古长城、有威镇一方的镇北台,还有无数的古战场、烽隧、军事遗迹。这一切无不说明这里曾经上演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惨烈战争场面,有过多少英烈为国捐躯沙场,也有多少钢铁猛士镇守边关,他们默默奉献一生,值得吾辈铭刻于心。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充满了豪气、霸气、侠气,最符合军人的英雄气质,应该是我们每个有血性的军人所向往的地方。

这次原139师高炮二连战友联谊会,是一次真正军人友情的相聚,纯洁而动人,真挚而高尚。从发起到完成,非常顺利圆满,这是多少年战友情深的凝聚力,也是军人号召力所在。虽然已经都是退役多年,有的年过半百,有的身体不适,有的抱病参加,只因为老部队一声召唤,虽远必到。崔连长从山东聊城携夫人千里迢迢,乘飞机,转火车赶来,而且夫人身体瘦弱多病,有些活动不能参加,远的路途经不起颠簸,看着实在让人动容。有的从遥远的四川前来,只为了见一面战友,此后便匆匆赶路去福建,参加侄女的婚礼。更多的战友是从周边省份的甘肃、宁夏、陕西来的,他们放下手头急事,都是奔着战友情而来,为着这座英雄的城市而来。这就是军人的行动风采,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放弃那份人间真情。

驻地就选在榆阳区,凌宵宾馆。这里是榆林古城墙的精华所在,古城的中心地带,有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在这里一字排开,与城南的凌宵塔、城北的镇北台遥相呼应,素有南塔北台中的古城,六楼骑街之名的美誉。可见在地点的选择上,榆林的战友们煞费苦心,做足了功课。

雄关古刹,燕京牌匾斜挎。在榆林的多天里,我每天驻足古城墙脚下,看千年历史风云变迁,如读厚重的古城沧桑岁月,似乎听到金戈铁马之声不绝于耳。日升日落中看凌宵塔巍峨,俯瞰古城大地壮观,那是多美的景象,心中顿生豪情。回来时,我情不自禁吟诵出:登长城仰观鸿濛景,城墙脚下落叶飞。晚风吹拂尘与沙,塞外人在天涯。又云:广漠大川朔风起,掀动八荒搅天地。万里长城风雨后,美丽剪影夕阳地。

我还独自漫步古城内的十里商街,牌楼古朴,店铺林立,商家叫买之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

到城内的大街小巷走过,市区中心地带政府容许各类商家做小生意,把街道摆得满满的,人们在欢声笑语中穿梭,并没有影响市容。这是一座有温度有情感的城市。到了夜晚,我们在驻地偌大的凌宵广场走过,看人们载歌载舞,跳大秧歌,唱民歌,在夏日的酷暑里,这里就是市民们悠闲纳凉的好去处。那份热闹和欢乐的声音,沸腾了古城。

这是这座古城独特的生活韵味,豪放而真实,远离了战火,和平时代的榆林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美丽富足,让我们这些初来乍到者心生羡慕。

这是崔秀吉连长在致辞

7月14日联谊活动正式开始。要知道战友们相聚的场面总是那样荡漾,热情似火,总有一股子难以住的情感在涌动上演。

相见总关情,话题是当年。大家诉说当年友情、回忆青春年华的美好时光,怀念共同经历的军旅生涯,共同塑造的军营辉煌,还有军营对人生的淬炼,情感的升华,共同追求的坚定理想信念。大家共同的记忆是:军人的使命就是奉献,军人的青春为祖国而绽放,军营是每个军人一生的荣耀。

从见面的第一天起就是情感爆棚的追光时刻。从见面拥抱的开始,到相互诉说离别之情,想念之切的场面同样令人感动。当然寒暄之后就是问候身体、家庭、工作情况,那份关心和关爱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没有半点虚假客套。战友相聚不是比谁混的好,谁的地位高,谁的钱多,谁能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没有炫富的作派,没有勾心斗角的暗算,大家相互称作兄弟,难忘那份生死相依的关系,那份纯真的兄弟情谊。

还记得吗,当年的帅哥们早已是满头华发,就如翻看一张张老照片,勾起一幕幕美好的回忆。过去了那么多岁月,我们都不再年少,几十年时间的沉淀,使我们的战友情谊更加深厚、更加甘醇、更加甜美、更加真诚。一声战友,一世兄弟,永远珍藏在心间,老战友,愿大家一切安好。

联谊活动在《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的嘹亮歌声中响起,那曾经军营中的那一首首老歌,顿时激荡了我们的胸怀。要知道,这些告别军营的老战士们,有的在军事训练中夺得过奖章,有的参加过著名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荣立过赫赫战功;有的在地方建设中再立新功,都是好样的,响当当的军中男儿。只是在军歌中他们又找到了那份,那份感动。

当晚榆林饭店《塞上饭庄—夫子庙店》,是最为耀眼的场所,吸引着就餐人的目光。由余允革主持,介绍活动安排事项。当崔秀吉连长满怀地致辞,一下子把我们拉进当年火热军营生活中。“老战友们,屈指算来,我们离开军营已经有三、四十年了,今天我们在古城榆林欢聚一堂,要真诚感谢余允革为代表的三位战友,他们为这些活动辛勤的付出。”大家掌声起,表示感谢。

“今天的相聚,我们的情感大幕就从那个难忘的地方----秦岭脚下拉开。在那半截山坡之上,有一片桃花盛开的树林,还有一面爬满鲜花的围墙,那里就是我们可爱的军营。”二连的营区有多美丽,他用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出来。

“在营区东南角上,就是高炮二连驻地,两排营房东西建,一排白杨遮云天,营房内有篮球场、训练场、车库、炮库,还有我们经常呵护的营区美丽精致的小花园。就在这片小小的军营里,我们苦练杀敌本领,为祖国站岗放哨,把自己锻造成合格的军人。那里有流过的汗水,经常响起铿锵的步伐,嘹亮的军歌,还有战友们的笑语喧哗,都是曾经的青春梦想。也是我们怀揣梦想远航起飞的第一港湾。许多战友走出军营,踏上社会的广阔天地,还有部分战友留在部队继续战斗,更多的战友默默告别军营,从此开始艰辛的人生旅途。”战友们有多可爱,他真情给予了回答。

“曾经的莲花寺,曾经的秦岭山,曾经的渭河水,曾经的关中大平原,都是我们脚步到达的地方,都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首往昔,我们也曾经青涩过,那是该有的成长,也曾经懵懂过,那是青春少年的模样,我们把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军营,把赤胆忠心献给了祖国,敞开心肺对天说,我们问心无愧,对得起祖国!”军营热血男儿,献身祖国保家卫国,是无尚光荣的事业。

“而今,我们都已白发苍苍,子孙满堂,大多数战友都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承担着一定的任务,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祝福退休的永葆童心,快乐生活,祝福经商的生意兴隆,财源广达,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常联系,多交流,友情常在。”这一美好的祝福,留住了时光,忘记了距离,只有美好心声在耳旁回响。

此后,每个人都向大家汇报了这些年的工作、生活、家庭变化情况,让战友们放心,给以真挚的问候。友情之声在大厅久久回荡。

这里是绿色军营

来到榆林就要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品尝美食,饱览风土人情。三位战友安排条理分明、细致周到。

历史上的榆林饱受风沙之苦,如今已经成了塞上绿洲,穿城而过的榆溪河静静流过市区,两岸杨柳葱郁,碧波荡漾,鹭翔鸥飞。大片的红碱淖波平如镜,游人如梭。天不能净沙,得假手于人。人不能靠天,得自驾草木,骑风沙怒马,种福泽于胯下,夹稳了大漠。这里人们改造山河的雄心可见一班。

当地战友向我们说起榆林,满是自豪之情,如数家珍。白于山、无定河、统万城、镇北台、红石峡。以前还有那可怕的600多万亩流沙的恣肆,如今绿色羁绊止住了毛乌素沙漠攻城略地的黄色脚步。在榆林的多天里,我们却并没有遇到想当然的风沙,每天上午只有强劲的干燥风吹过,感到很惬意。榆林如今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崛起的现代化工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的富有浪漫情怀的边塞古城,值得一游。

带我们参观明长城。明长城横贯榆林市境,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全长880公里,其在榆林境内的城墙自东接神木县高家堡边墙入境,经由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保宁堡,西接横山县波罗堡出境,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座。

我们站在城墙上,漠风猎猎,视野开阔,听导游讲介:这一段明长城修建之精美,无与伦比。墙顶内侧有砖砌的女墙,外侧有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都有降望口,下有射洞,墙面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榆林城区古长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设一小军城,供驻防军队居住。在小军城上还筑有凸起于城墙的台子,用于巡逻、放哨、瞭望。可见古代人修筑城墙的精密构想、伟大巧作,让我们这两现代军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们来到城内的镇北台参观。榆林镇北台,气势磅礴高耸庄重,誉万里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奇观。站在红土山之巅,眼前的景象就像一尊伟岸战士的青铜雕像,凝视大漠孤烟黄河惊涛。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观。这里有可歌可泣的昨天,也有光彩灿烂的明天,处处遗留着铮铮铁骨,意气风发的气象。

最后来到城北的红石峡。峡谷长约350米,东崖高约11.5米,西崖高13米。凿石为渠,引水西下与无定河合流的榆溪河,穿过青翠峭拔的两岸峡谷直达城西。我们在参观时时常驻足在这里,认真细看红石峡东西崖壁历代驻守榆林的文人、武将的题刻,是那样的令人震撼,由此可见榆林“九边重镇”的过往辉煌。

游行结束之后,崔秀吉连长填词一首<榆林印象>:古长城上镇北台,极目千里御敌外。红石峡中南北风,亦神亦仙修情怀。凌宵塔下新时代,历尽沧桑幸福来。是为纪念。

榆林称为塞外驼城

听榆林朋友笑说:榆林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其实榆林的美食也是十分诱人的,让你欲罢不能。

我们在榆林的日子里,时常深入里巷,考察民俗,看到那光洁个大而驰名的榆林洋芋,大开眼界。也品尝了北草地人爱吃的炒米、奶茶、酪饼、酥油、黄米饭,西三边人爱吃的燕麦炒面、荞剁面、羊羔肉、搅团,又寻摸饱餐了一回东南面人爱吃的豇豆钱钱饭、揪面片。子洲“果馅”,米脂“驴板肠”,绥德“黑粉油旋”,镇川“干炉”,佳县“马蹄酥”,榆林“炸豆奶”,神木“粉皮”,清涧“煎饼”,府谷“果丹皮”也在数难逃;羊杂碎、粉浆饭、拼三鲜麻汤饭,也品咂再三。过后给榆林简约而生动的定位:“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边塞的美丽,时尚的新风。

在和榆林人打交道中,看到他们淳朴乐哈的性格。他们玩草原人的纸牌,骨牌,在公园悠闲地唱道情,耍的可美了,也浪极了。但要是一本正经地继续和他们聊下去,他们便会忽然嘴拙起来,尤其是说起自己的好来,个个都口羞得紧。

在榆林的生活中,快乐最重要。如同日子即过即逝,好似鸡毛蒜皮随风而去,压根就没有往心里去过。偶尔有人问起,慌慌地往心里一看,空茫茫,什么都没有。这里人们心目中,只有米脂县的英雄李自成,定边县的豪杰张献忠等,才配得起在榆林老乡的记忆里烟浓雾视,载沉载浮的格局。所以,有故事的人和没故事的人的故事,就是他们的故事。

这次活动最隆重的安排是在内蒙鄂托克旗嘎查村。这里是著名歌唱家腾格尔的故乡,腾格尔就是家乡的代言人,他的童年、少年成长的故事在这里到处传扬,人们非常喜爱家乡出了这样一个大名人。所以,这里是歌的海洋,是绿色的家园,人人都会唱歌,尤其喜欢唱腾格尔的歌。开餐厅的主人是夫妻俩,他们经营着牧家乐、种植农场、养殖牛羊、家禽,一年有近四百多万元的收入,可谓是早已富起来的新型牧民代表。

我们在巨大的毡包中品尝正宗蒙古大餐,接受献哈达的最高礼节,倾听如泣如诉的悠扬长调,那是莫大的人生享受。当那香甜的奶茶、奶酒、酸奶、各式蒙族特色的菜品,摆上宽大的圆桌,让我们看着大开胃口。还有那烤全羊,手把肉、风干肉、炖羊蹄、炖血肠,看着诱人,吃着美味。这是一桌子好不丰盛的大餐,多谢主人的精心安排。吃着美食,听着悠扬的歌声,我们都陶醉其中。

军人相聚的地方,必须有歌声。崔连长让全军著名笛子独奏家、参加过国庆节现场军乐团大型演奏活动的二连老兵康生乐出场。他现在转业到地方文工团工作,经常参加外出演出,也带教音乐人才学习班,是二连的大才子,也是大家喜欢的歌唱家。他一出场,一首《扬鞭催马送粮忙》就征服了大家。这个曲子是七十年代的精典,他吹的欢快、热烈、饱满,一下子把大家带入到那美妙的音乐享受之中。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博得大家热烈掌声。

这天的活动用了将近十五个小时,虽然旅途十分疲劳,但大家情绪高昂,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歌声此起彼伏,这是让我们值得记住的一次游行。

战友相聚在榆林,四十余载倍感亲。军歌嘹亮赛当年,豪情铸就军营梦。忘不了当年的火热军营情,忘不了你的热情善良,忘不了你的才华横溢。青春的军营旋律,曾经让我们牵手共舞,战场上我们生死相依,生活中我们相扶相帮,天地变,我们的容颜在改变,沧海桑田,苦乐岁月,唯愿珍重!

茫茫人海,天涯海角,不知道你在哪里,感谢战友曾经的真诚陪伴,珍惜战友这份美好的缘分,祝福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说明:原139师高炮二连战友联谊会,战友来自天南地北,为了共同的友情相聚,非常圆满,值得记住。

军旅情,战友情,首首诗词连着情,聊呈薄礼诉衷情

军旅情 战友情 首首诗词连着情 聊呈薄礼诉衷情

献给建军节

一生大幸是当兵,

战友军团梦里萦。

结辑诗词和对子,

聊呈薄礼诉衷情。

参军50年感怀

强国强军理念升,

雄师鼎力助龙腾。

铸成警世干将剑,

不为复仇图复兴。

长相思-回原驻地参加战友聚会

战友情,难忘情。万水千山枉自横,欣然走一程。

离军营,想军营。驻地重回美梦成,青春忽又生。

战友回吉林驻地合影

老兵聚会回老营

今忆从戎到老营,

满怀感慨景中生。

防风大树皆新植,

列阵高楼尽再成。

绕柳云浮游子意,

钻天杨动故人情。

于斯奉献终无悔,

没咱国家能太平?

刘涛彩412团旧址留影

412团特务连旧址留影(新韵)

英雄连队荡军魂,

牵动老兵回访心。

今日营前喜留影,

好从此处忆青春。

不悔当年我是兵(新韵)

悠悠岁月水流东,

不悔当年我是兵。

困苦危难磨铁骨,

摸爬滚打践初衷。

华年铸作金汤固,

白首迎来盛世荣。

假若能谋身后事,

孙携帅印为国兴。

何孔德创作的以于庆阳、李先树为原型的水粉画《生命不息 冲锋不止》

采桑子.读李先树我的军旅生涯和奋斗历程

勇为救死扶伤者,见证英雄,自也英雄。血染沙场赫赫功。

军人气质精神在,奋斗无穷,奉献无穷。入骨基因分外红。

咏湘莲叶赠战友李先树

自涌无穷碧,

亭亭不待嘉。

风来纵翻转,

一意衬红花。

为412团特务连战友吉林聚会撰联:

(一)

回驻地,忆眉梢扬志,荡军魂,壮军威,大展青春风采;

会故人,看鬓角飞霜,言国旅,谈国器,犹存铁血情怀。

(二)

共忆学英雄,尚存生命便冲锋,红色基因融骨血;

同谈为壮士,凡遇危难皆出彩,盾牌理念写春秋。

英雄连队老战友再次聚会

和平时代御狼烟,

同把中华顶作天。

红色基因红骨髓,

亲如手足永相怜。

题于庆忠与战友合影

接过英雄那杆枪,

青春旗帜共飞扬。

今朝聚会同回首,

虎跃龙腾话战场。

英雄连队老战友聚会对酒吟

常忆英雄队,

心中故事鲜。

青春燃壮志,

铁血铸佳篇。

万里军魂绕,

千秋虎气传。

重逢圆美梦,

当醉艳阳天。

欣赏老班长登山视频

惊看壮士古稀年,

似虎如龙一马先。

脚底生风峰俯首,

青春气震九重天。

重到吉林北山

曾来望远美无边,

手握钢枪责在肩。

今日相邀铁兄弟,

重回也享太平年。

清平乐-纪念老战友回驻地聚会一周年

终成美愿,驻地重相见。昔日青春凝利剑,

同忆飞思无限。

扬镳各跃西东,岗位自学英雄。回到营前合影,一群逐梦雕龙。

战友:刘涛彩

上述资料与图片均用《军旅之声》公众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