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圣经 勤奋(圣经上关于勤奋的句子)

圣经 勤奋(圣经上关于勤奋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佚名《殷其雷》

《殷其雷》

【先秦】佚名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译文

听那隆隆的车声,在南山的阳坡震撼。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听那隆隆的车声,在南山的边上响起。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听那隆隆的车声,在南山的脚下轰鸣。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注释

殷:声也。雷:喻车声。遑:闲暇。题解:妇人盼望远役丈夫早早归来。

赏析

《毛诗序》关于此诗的主题,不仅今文学派的三家无异议,而且后来的解诗者也无大的争论。虽然所思念的对象不必如《毛诗序》之泥定为“大夫”,但从诗中所称“君子”来看,则这位行役在外者当是统治阶级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据毛传与郑笺,前一“斯”字指君子,后一“斯”字指此地。朱熹承袭此说,释为:“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诗集传》)而严粲释云:“言殷然之雷声,在彼南山之南。何为此时速去此所乎?”(《诗缉》)从上下文看,后一种说法更为顺理成章。感叹之后,女主人公又转念为丈夫设身处地着想:只因为了公事,才不敢稍事休息。想到丈夫一心为公事奔忙,故而接下去才有“振振君子”的赞叹。毛传与郑笺均释“振振”为信厚。朱熹亦承此说。姚际恒《诗经通论》云:“盖振为振起、振兴意,亦为众盛意。”而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训“振振”为“振奋有为”,似更切合情理。这样“振振”一词就成了称扬其夫君勤奋有为的赞语了。女主人公作出这样的赞叹之后,却发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表明女主人公虽然明白丈夫是为公事奔走,但还是希望他能早早归来。这种转折实质上表现了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诗序》称“劝以义”,就是着眼于其理的一面,以张扬其伦理教化的意义,但忽视了其情的一面,而且是此诗的主要一面,因而受到后人的质疑。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批评了《诗序》的这一偏颇:“按诗‘归哉归哉’,是望其归之辞,绝不见有‘劝以义’之意。”崔述的《读风偶识》也称:“今玩其词意,但有思夫之情,绝不见所谓‘劝义’者何在。”然而“绝不”云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失之偏执。还是朱熹概括得好:“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诗集传》)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称此诗“既劝以大义,又望其生还,可谓得情理之正者也”,诚为中肯之论。

此诗以重章复叠句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复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逗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诚如胡承珙所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诗经后笺》)“遑”、“息”、“居”三字则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忠于职守、不敢懈怠的态度。此诗的每一章虽只寥寥数语,却转折跌宕,展示了女主人公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起伏的复杂心态,活现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堪称妙笔。初读此诗会不得要领,或以偏概全,产生上文所述的岐见,因而姚际恒会这样批评朱熹:“夫冀其归,可也,何必美其德耶!二义难以合并,诗人语意断不如是。”殊不知诗作为心灵的自白,断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推理,可以说诗人之语正当如是。此诗之妙正在于其上下不一的语意转折,在否定亦复肯定中呈现活的心灵。此外,此诗的语言简洁朴素,齐言中又有长短相错,模拟说话的声口,在一唱三叹中倾吐衷情,颇为传神。

疫情中的普希金与波尔金诺之秋

作者:刘亚丁(四川大学教授)

1830年的秋季对普希金是不同寻常的。是年5月他与有“莫斯科美女”之称的娜塔莉娅·冈察洛娃订了婚,其父将家乡的波尔金诺村相赠作为结婚之礼。普希金8月31日离开莫斯科,前去波尔金诺。他到达之际,由于霍乱流行,邻村已经被封锁,四处都设立了检疫站。诗文隐现于普希金与冈察洛娃的两地书里,绘就波尔金诺之秋,集聚了精神新生的井喷能量。

《村姑小姐》插图

1995年版《村姑小姐》电影剧照

普希金对处于疫区莫斯科的娜塔莉娅十分担心。10月下旬,他给她写信:“您,我的天使,10月1日您仍留莫斯科,莫斯科已然瘟疫横行。”更早一点,10月4日他在给她的信里说:“家父致信说,您9日还在莫斯科!家父亲致信知会我,我之婚礼已搁置。岂不令我自缢?我还要告诉您,从卢科扬诺沃到莫斯科有14个隔离站。”在11月18日的信中他写道:“家父近日知会我:您已转嫁他人。”各种传闻令普希金心绪不安,他恨不能驰骋快马,速回莫斯科,跑到娜塔莉娅身旁。11月初他果然乘马车到了第一个封锁点——弗拉基米尔省的斯瓦斯列伊卡,驿站长向他要通行证,他拿不出来。驿站长告诉他:上峰有令,凡非公差一律禁行。他还被告知,回莫斯科要经过5个隔离区,每个隔离区须隔离14天。他怏然折回波尔金诺,致信省里,希望得到波尔金诺非疫区的证明,让他可以返回莫斯科。他的信泥牛入海,毫无回音。他只能在诗歌中倾诉惆怅和相思。在《道路的愁怨》一诗中,普希金写道,“要么鼠疫摄走我,/要么严寒化我为枯骨/……/地点依旧,/是马斯尼茨卡亚街的道别,/思念乡村,思念未婚妻,/回味闲暇时光”。草稿中街名乃是尼基茨卡亚街,即娜塔莉娅寓所所在之地。这样看来,一行“思念乡村,思念未婚妻”道及彼时的心境,连接莫斯科与波尔金诺,告别时向往乡村,此刻在波尔金诺则心系娜塔莉娅。

对肆虐横行瘟疫的畏怖,对无良墨客谣啄的厌倦,对未婚妻身体和变心的忧虑,没有让普希金抑郁崩溃,枯坐终日,无所事事,反而激发出他的灵感与。困居波尔金诺短短三月,他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都有不小斩获。论写诗,普希金彼时已然名播四方,迹近霸主,他却尝试写起小说来,完成了《别尔金小说集》,含《射击》《大风雪》《棺材商人》《驿站长》《村姑小姐》五个短篇;戏剧写了四个小悲剧,由《悭吝骑士》《莫扎特与萨莱里》《瘟疫流行时的宴会》《石雕客人》构成;他还完成了诗歌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两章,一首叙事长诗《科隆纳的小房子》,一首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还有近三十首抒情诗。在这些作品中,爱情与哲思似影如风,挥之不去,让普希金写出了情感激荡文思泉涌的诗文。

普希金

波尔金诺的地理空间是狭小的,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普希金却在文学领地拓展空间,精神的扩展和深化、形式的创新和探索在三个月内成效可观。在抒情诗写作中,有《英雄》《魔鬼》等对当时情境作出回应的作品,也有回应宵小之辈对其攻击的《我的家世》《附记》。坎壈于波尔金诺的焦虑,在普希金《哀歌》中似乎以极端的形式喊了出来:“朋友,我还不愿意了此一生;我要活下去,好可以思索和痛苦。”在此诗的结尾,作为哀歌又流露出凄婉的慰藉:“也许,对我忧郁的生命的夕阳,/甚至爱情会以临别的微笑而放光。”这是普希金对娜塔莉娅绝望中的期冀,这也是普希金的自我抄袭,《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连斯基写给恋人的诀别书的末两句摆在那里,普希金来了个偷势不偷句。在普希金的波尔金诺诗作中,也有极轻快的,如童话诗《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贪心的神父雇巴尔达当长工,他们约定一年的工钱是巴尔达弹神父三个脑瓜蹦。神父想赖账,让巴尔达去魔鬼那里收年贡,巴尔达用智慧从魔鬼那里收到了年贡,终于教训了贪婪的神父。这是普希金对保姆阿林娜·罗昂季耶夫娜当年讲的故事的回忆和歌诗性铺陈。

在戏剧领域,普希金先前已经写出将历史公案与人性复杂相扭结的作品《鲍里斯·戈都诺夫》,他在波尔金诺之秋写的四个小悲剧,尽管是旧瓶装新酒借用前人的题材,但它们承载了普希金对戏剧新可能性的摸索。可以把四个剧本看成内在统一的四幕悲剧(尽管别林斯基认为四部各自为政),这是诗人复杂内在世界的外化,仿佛20世纪存在主义思考的问题在这里已预先触及了,这是向死而生的最直接的沉思。《悭吝骑士》是贪欲过头伤子灭己的悲剧,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毁灭。面对灾难,《鼠疫流行时的宴会》比较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其一为青年男女的青春放歌,其二为东正教式的灵性慰藉。在此剧中普希金扬弃了公元988年皈依东正教以来某些人士的路数——压抑和弃绝感性生活以期获得灵魂的安宁,他肯定尘世中现实生命本身的价值,吟唱了强健的生命之歌。它是总结性的,人在死神的威逼下,摆脱了神的庇荫,大胆地站立起来。

1869年达格梅茨基写了歌剧《石雕客人》,1879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写了歌剧《莫扎特与沙莱里》,1904年拉赫玛尼诺夫写了歌剧《悭吝骑士》。四个小悲剧没能出现在19世纪的戏剧舞台上,而是在1959年和1962年分别呈现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戏剧舞台上,1979年被拍成电影。

《别尔金小说集》将各种风格汇为一书,为俄国小说开辟了多条路径。《村姑小姐》为浪漫田园诗。两家贵族是冤家,老死不相往来,其中一家的小姐丽莎隐姓埋名,扮作村姑阿库丽娜,与另一家的公子阿列克赛邂逅,他们暗中相会,一来二去,到后来阿列克塞才知道阿库丽娜的真实身份,最终他们结成之好。《射击》为军旅小说。主人公是军官西尔维渥,在叙述者看来他很像怪人,枪法极好,行为乖张,似乎视生死为儿戏,曾两次不杀侮辱自己的人。他终究未落一般俄国贵族军官快意恩仇的窠臼,小说结束时,叙述者的交代不带情感色彩:“听人说,希腊人亚历山大·伊卜西伦季起义的时候,西尔维渥率领了一队希腊独立运动的志士,在斯库立亚纳城战役中牺牲了。”主人公循了普希金精神导师拜伦的前轨,生命同样别样地闪现与寂灭。《棺材商人》颇有哥特小说的风致,结尾处棺材商人卜洛哈洛夫的特殊宴会,米·布尔加科夫百年后写《大师与玛格丽特》时承接余绪,写出了沃兰德的魔宫之会。《驿站长》寄托现实主义的民间情怀,驿站长卡明斯基成了俄罗斯文学中小人物系列的兄长。

В.哈利泽夫和С.舍舒诺娃合作出了研究《别尔金小说集》的专著,他们认为:诞生于普希金转折期波尔金诺之秋的《别尔金小说集》,是他小说最早的成功的例证。这个小说集产生了普希金本人探索的另一路向,它也开启了俄罗斯小说的另一个时期,它是成熟的古典主义小说的新篇章,预示了19世纪俄罗斯长篇小说的产生。在《俄国长篇小说史》中,Б.艾亨鲍姆认为,《别尔金小说集》与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由多篇短篇小说构成一个大作品,是俄国长篇小说的发端。

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是普希金创作道路的转折点,是俄国文学道路上一个十字路口旁的驿站。

娜塔莉娅·普希金娜

小悲剧《莫扎特与沙莱里》演绎了沙莱里毒杀同行莫扎特的传说,在普希金笔下,这是利欲过头灭友伤己的悲剧。其实这出戏看点不仅在于它揭示了杀人者的悲剧性,更可观的是折射了被杀者和作者本人的悲剧性。普希金没有拘泥于史实与传说,而是把自己的作品浸润在对人性、艺术和天才等问题的深刻感悟和表达之中。

在剧本中,莫扎特具有太阳的炽热、火山的狂躁、诗歌的,沙莱里则不乏月亮的阴鸷、冰峰的冷峻、散文的枯燥,要让他们在奥地利宫廷的小小的乐坛里相安无事,怕也不易。难怪沙莱里仰天长叹:“为什么上天不把神奇的天赋、不朽的才华拿来奖赏我的热情和勤奋……却用它使一个疯子和懒汉的智能大放异彩?”其实,这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欧洲版本。认真探究起来,他们的性格里全然包含了不同的艺术天分和艺术素养,更揭示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职业精神。对音乐,沙莱里是认真、执着的,“把旋律搞得毫无生气:分析乐谱犹如解剖尸体,用数学的方法检验和声”。沙莱里是匠人,在音乐中,他索取,他追求回报,他期待以自己并非卓越的作品去博得殊荣和嘉奖。莫扎特是艺术家,他“鄙视一切物质利益”,“献身于唯美的艺术”,他可以从创作和演奏音乐本身中得到满足和慰藉,而不必期待,甚至也毫不在乎世人的褒贬臧否。音乐于沙莱里,是职业,是饭碗,因而对威胁到他饭碗的人,他动怒,使狠招,下毒手。音乐于莫扎特就是一切,就是生命。除音乐以外,俗世的肮脏龌龊、尔虞我诈他浑然不知:敌人给他酒里下毒,他却为与敌人的友谊而干杯,因而稀里糊涂成了阴谋的祭品。在那嫉贤妒能的时代,天才的普希金莫非是要借莫扎特来“夫子自道”一番?是呀,普希金所坠入的人生陷阱、悲剧结局都能佐证,即使他已敏锐地料定了自己与莫扎特会有同样的宿命,但是由于他那幼稚和率直的诗人天性,他无法、也不屑去解决它。这是悲剧作家的人生悲剧,活生生的性格悲剧。

纵使普希金再天真率直,他也能看出无才无德者的行为逻辑。在《莫扎特和沙莱里》中,对于自己的平庸,沙莱里不是反躬自省、再图发奋,而是迁怒他人,因而妒火中烧,怒不可遏,直至当面投毒。在自家的棋盘上把后、车、马等都丢弃后,卒子自然而然就会充当老大,这就是沙莱里犯罪的内在动机。在短短的剧本中提到了两起杀人案:莫扎特问及博马舍杀妻的传闻,沙莱里回忆起米开朗基罗杀模特的旧案。这些凶杀好像只是偶然提及,似无深意,但一而再再而三,就暗示杀人不是一种孤立的、偶发的行为。在圣经传说中该隐是种地的,亚伯是牧羊的。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贡物和亚伯,看不中该隐的贡物和该隐,该隐就把亚伯杀了。于是沙莱里就变成了新时代的该隐,愤而毒杀了自己的同行。沙莱里之杀人,只是某类人病态基因的定时性显现。

在《莫扎特和沙莱里》中,还有一个看点不可错过:莫扎特的《安魂曲》与他的夭亡及沙莱里的阴谋之微妙关联。黑衣人、阴谋、毒药、死、安魂曲,或隐或显地沉浮在莫扎特对沙莱里说的每句话中。这些台词可谓句句谶语,字字机锋,当认真玩味:“听说博马舍毒死过人……他可是个天才,如同你我一样。而天才和邪恶——水火不相容。”仿佛他已经看穿了沙莱里的阴谋,识破了他的毒计。然而,这只是觉而不悟:虽然其神已觉,但其智抵死不悟。换言之,第六感官已有感应,但是却没有能够上升到意识层面。他依然天真,热心而真诚地同沙莱里干杯,毫不在意地喝下了其炮制的毒酒。莫扎特生前最后的创作就是《安魂曲》。悲耶,欣耶,悲欣交集。

普希金对忌妒与大器、匠人与天才、毁灭与创造的深究,夯实了的《莫扎特与沙莱里》的内核。

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是普希金勘世察人的去处。

1830年在波尔金诺的金色秋天里,年届而立的诗人普希金以一出凄婉的诗剧作了披肝沥胆的忏悔。《石雕客人》是情欲过头伤及己身的悲剧。若更深入探讨《石雕客人》的创作缘由及精神内涵,则会发现,唐璜,其实是普希金用来自我清算的精神弟兄,忏悔风流过愆,洗清灵魂垢染,然后坦然面对妻子。

在普希金的剧本里,描写了唐璜的两次艳情,一次是同劳拉的旧情复燃,第二次则是对安娜夫人的狂热追求。唐璜在前面依然不失花花公子的本色。自从见到安娜夫人后,唐璜对她的情感则一往情深,真挚感人,仿佛这个花花公子一夜间已经脱胎换骨。他一改油腔滑调,开始对安娜夫人真诚地吐露心迹:“但从我爱上您的那个时候起,我才懂得了短暂的人生的价值;只有从我爱上您的时候起,我才懂得了‘幸福’二字的含义。”在这种真诚的爱的激励下,唐璜向安娜夫人忏悔了两宗罪,其一是“长久地沉湎于声色”,另一宗是他是杀死她丈夫的罪人。若非真挚相爱,唐璜怎么会如此倾心吐胆。

在写与安娜夫人交往的第三、第四场里,唐璜再未曾有过原来的轻薄之举,他对安娜夫人始终尊称为“您”。更动人心魄的是,当“唐璜”向“安娜夫人”倾诉衷肠后,石雕客人突然出现,夺走了“唐璜”的生命。这里固然有对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结局的借鉴:改邪归正的浪子却因为原先的孟浪受到了惩罚,惩罚降临于改过之际,其训导意义由此而彰显。这一暴亡也是瘟疫在作品中的投射,还有“唐璜”对自己诺言的履践:“死算得了什么?为了幽会甜蜜的一瞬,我虽一死也心甘情愿。”唐璜死的时候还一往情深地呼唤着“安娜”,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这出悲剧中,对女主人公安娜夫人的描写也是非常有光彩的。被唐璜的一片痴情感动时,安娜夫人发乎情,止乎礼,竭力想保持自己的冷静和矜持。她对化名为杰戈的唐璜说:“听您说话,我都感到有罪——我不可能再来爱您,寡妇必须对自己亡夫忠诚。”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女主人达吉娅娜对追求她的奥涅金说:“我至今爱你,但是我既然嫁了别人,就要对他忠诚。”安娜夫人与达吉娅娜的表白何其相似。

创作《石雕客人》,描写唐璜的改邪归正,宣泄着1830年秋天普希金对未婚妻娜塔莉娅的真挚忏悔。先前普希金向她求婚,几经波折,终被应允。当时未来的岳母要普希金回答几个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他过去生活不羁,他是否有能力使单纯的娜塔莉娅幸福?普希金在当时的一篇日记中写道:“结婚,就意味着我要放弃我的独立,我的奢侈习惯,我那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我的孤单和寻花问柳的性格。”困居波尔金诺让普希金与他热恋的娜塔莉娅天各一方:婚期在即,所谓伊人,如在云端,白露未晞,秋草萋萋,道阻且长;若有不测,多半是劳燕分飞,阴阳陌路。因此普希金通过《石雕客人》向娜塔莉娅所作了真诚忏悔。四个小悲剧中,普希金生前只有此剧没有发表,当然更无从演出,大概因为这是他向未婚妻作的心灵告白,与旁人无干,所以他不愿意公之于世。32年后,1862年9月,列夫·托尔斯泰三十有五,这位闻名遐迩的作家正忙于婚事,一天他无声无息地将自己的日记本交给未婚妻索菲娅·安德列耶夫娜。《石雕客人》,就是普希金打算交给娜塔莉娅的“日记”。

1830年的波尔金诺之秋,是普希金倾恋述情的去处。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27日13版)

圣经故事三则

圣经故事新编(三则)次贵明

(一)浪子回家

一个财主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孝顺,勤劳,持家;小儿子忤逆,懒惰,啃老。

一天,自以为已经长大的小儿子要求分家单过,对父亲说:“父亲,请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

父亲虽然对好逸恶劳的小儿子放心不下,但见他心意已决,无奈答应为他们分家。

父亲以为从未出过远门、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小儿子会守家在地的持家,打算暗暗监视他,关照他,以免他不务正业,走上邪路,耗尽家业。

但没料想到小儿子分家不几天,就将分得的家产全部变卖,带着全部所得,到外地谋生,以摆脱父亲的管束,唠叨。

俗话说,儿大不由爷,更何况忤逆的小儿子呢?父亲拿他没有办法,只得任由他远走高飞,祷告祈求上帝保佑他勤劳,富足,平安。年迈的父亲偷偷地塞给他一些银两,含着眼泪目送小儿子远去的背影。

小儿子到外地后,并没有像父亲所期望的那样安身立命,勤俭持家,而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聚一帮狐朋狗友吃喝嫖赌,打架斗殴,无恶不作,不几年就耗尽所有。恰逢那地方遭遇饥荒,小儿子就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无奈去投靠当地的人。因他毫无所长,就让他到田里喂猪。由于食不饱腹,他常常偷拿喂猪的豆荚充饥。

手不能拿、肩不能挑的小儿子,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哪里承受得了喂猪这等又脏又累的活计?哪里能过得下这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穷苦生活?

寒风刺骨的长夜里,饥肠辘辘的他想起了他家宽敞的房屋,丰盛的饭菜,温暖的被褥,想起了疼爱他的父亲,自言自语地说:“我父亲有那么多的雇工,那么多的钱粮,我岂能在这里过猪狗不如的生活?我要回到父亲那里去!”但想到他当时不听劝告,执意离家时的不孝不义的情景,顿觉悔恨交加,无地自容,不可饶恕。

“父亲,我得罪了上天,又得罪了你,我不配做你的儿子,求你把我当雇工吧!”他祈求远方的父亲原谅自己的不孝不义,收容他这个不肖逆子。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远远看见狼狈不堪的小儿子,年迈父亲的心软了、碎了,跑上前去抱住小儿子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父子俩的眼泪交织在一起,哭声连成一片。

“父亲,我得罪了上天,又得罪了你,我不配做你的儿子!”小儿子重复着他忏悔的心声。

慈善的父亲并没有责备儿子,却吩咐仆人说:“把上好的狍子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父亲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解释着他盛情款待小儿子的理由:“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

父子俩相拥相依,快乐无比;仆人们翩翩起舞,祝贺他们的久别重逢。

从田里劳作回来的大儿子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好生纳闷,问仆人是咋回事。当知道原因后不满地对父亲发牢骚说:“我服侍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旨意,你并没有给过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家业,他一回来,你倒为他杀猪宰羊,一应俱全。请你给我个合理的说法!”

“大儿啊,你常与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父亲亲了大儿子的嘴,耐心地解释着,安抚着。

多年不见面的同胞,彼此怨恨全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的老父亲破涕为笑了!

编后记: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不成器的子女所付出的关爱远远胜于其他子女,但这些子女却不理解,不感恩,不回报,甚至反而上演惹父母伤心落泪、悲不欲生。愿这些人幡然醒悟,感恩图报,善待父母。

(二)十锭银子的回报

有一个贵胄要外出一段时间,便召集他的十个仆人安排工作。他把十锭银子均分给他们,并吩咐说:“你们拿这银子去做生意,等我回来给我交差。”

他回来后,询问他们做生意赚了多少钱。

头一个仆人回报说:“主啊,我拿你的一锭银子做生意赚了十锭银子。”

主人闻之甚喜,夸赞说:“好!良善、智慧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去管十座城。”

这个仆人不胜感激,深躬致谢。

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啊,你的一锭已经赚了五锭。”

主人闻之亦喜,夸奖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

这个仆人心满意足,鞠躬言谢。

第三个仆人得意的讨好说:“主啊,你的银子原封不动地在这里,我把它包在手巾里妥善地保存着。我本来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这个仆人以为主人要赏他管一个座城,等候主人的奖赏。

不料,主人却勃然大怒,斥责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回来的时候,连本带利要回来呢?”

主人甚怒,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收回他这一锭来,给赚十锭银子的人。”

旁人不解地问:“主啊,那个人已经有十锭了,而且还得了十座城,为什么还要给他呢?”

主人回答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

“下一个!”主人厉声喝道。

“我……我拿银子购置房屋了。”第四个仆人,怯生生地低声道,任由主人发落。

主人愤怒地说道:“你这个中饱私囊的混账东西!重责五十!”这个仆人鲜血淋漓,哭爹喊娘。

“这是企图逃跑的家伙,他将你的银子挥霍完了!”家丁把另一个仆人踹倒在主人跟前交由主人发落。

“让他以工代罚,终生为奴。”主人怒不可遏,气的直跺双脚,直喘粗气。

编后记:

常言道:力气越攒越少,金钱越存越多。将闲置的资金用于投资,以钱生钱,保本加利;或将多余的资金存入银行,既解决了别人燃眉之急,又能获得相应利息,这是宜人益己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钱财的合理运用与否,其结果迥异。正如人们所言: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受了穷。

(三)十个童女

天国里有十个童女,五个愚拙,五个聪明。

一天,他们奉命去迎接新郎。

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足够的油;聪明的不但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

在新郎来临之前,她们都打盹、睡觉。

半夜,管家招呼她们说:“新郎要来了!你们快快上路迎接!”

那些童女们闻声就都起来收拾灯。

半路上,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抱歉地回答说:“分给你们,我们的油也就不够用了,谁去迎接主人,岂不都挨训受罚吗?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

她们去买油的时候,恰好新郎到了。

那聪明的恭恭敬敬、明明亮亮地迎接郎,新郎赏赐她们共进早餐。酒菜丰盛,主仆同乐,其乐融融。

那愚拙的买油回来求主人开门:“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

“我实话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新郎——她们未来的主人,生气地回绝她们,继续莺歌燕舞,把酒言欢。

寒风中,愚拙的五个童女望门兴叹,悔恨交加。

编后记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事要考虑周全,准备充分,才能事半功倍,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