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关于孝的成语和句子大全(关于孝的成语和句子)

关于孝的成语和句子大全(关于孝的成语和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文化讲究的父慈子孝,长存孝悌之义,播撒仁爱之心!

去哪里寻求为国效力的忠臣?答曰必须到孝子家里才能找得到。

古人信奉孝敬父母者必能为国效力,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所以想求得忠臣一定要到孝子家去寻访。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大学》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所谓治理国家,国从哪里来?

从每一个人来。有两句话很对,“国者人之积”,每一个人单独的人累积起来就是国家;“人者心之器”,人是受自己的思想意识支配的。

人与人之间叫社会,很多家庭累积起来就是个国家,所以治国必先齐家,每个家庭自己先健全起来,这个国家就会自强起来,家庭不能自强这个国家就不会自强。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齐家之道,一个当家长当人家父母的,都要注意,父母这个关系扩充为天下人父母,就是国家元首,为地方的父母就是地方官。

“其家不可教”,你在家里本身不能起教化的作用,不能给家人做到值得效仿,你已经完了,儿女对你都不佩服,你的兄弟、晚辈对你看不上眼,你还有什么事业前途呢?如果说一个人把家庭都搞得一团乱糟糟,在外面还能把事情做得很成功,能教育别人,你觉得可能吗?所以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这个“出家”不是出家当和尚,而是说一个真有成就的人,他用不着离开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影响整个天下、国家、社会。

像我们农村出来,听说某先生学问好,道德好,肃然起敬,听到名字就受到影响了。

……

“孝者所以事君也”,一个人能够孝于父母,才有可能爱国家,爱上司下属;对父母都不孝,让他忠于别人很难。所以才有了中国文化中间的一句话,“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悌者,所以事长也”。

“悌”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感情,扩展开来就是爱同学爱朋友,就是现在讲的爱社会。

能够尊重比自己年纪大的,与同辈之间相亲相爱发展出的爱心,这个就是“悌”。

做人家长辈也要有一个道德,慈爱,人要养成慈祥、爱护人的精神,才能够领导大众,领导社会,光有威严没有慈爱不行。慈,就像长辈对晚辈的爱一样。

不要认为中国文化只讲孝,好像是信条,其实是相对的,中国讲究的是“父慈子孝”,对父母也是有要求的。

“孝”成语知多少?

“孝”成语知多少?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一定的意义,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成语,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传统文化传承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比如:父慈子孝

出自:《礼记·礼运》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又比如:长幼有序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长幼有序,夫妻有别,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最近我们学堂准备推出大型国学讲座,灵动中国--《孝经》公益行活动,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还是“孝”。

我们简单的来几个与孝有关的成语,与大家共同分享:

1、风木之思: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

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3、伯俞泣杖:伯俞,一位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4、割骨疗亲:股,就是大腿。是指古代的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5、拽布拖麻:犹言披麻戴孝。

6、忠孝两全: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7、彩衣娱亲:身穿彩衣逗父母开心,比喻孝顺父母。  

8、慈乌反哺:比喻子女报答亲恩。

9、菽水承欢:指子女能克尽孝道,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10、大杖则走:杖即木棍;走就是逃跑意思。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

11、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12、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13、孝思不匮:匮,缺乏的意思。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4、孝子爱日: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

15、入孝出悌: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很多经典中含有很多孝的故事,大家不妨留言说一说。

重阳节,看看我自创的孝亲敬老、祖慈孙孝等180个关于孝的成语

孝养俭葬、哭孝恨晚、哭孝已晚、梦中尽孝、孝亲敬老、敬老慈幼、尊长敬老、慈幼孝老、母慈父爱、孝子乖孙、祖慈孙孝、子孝孙乖、亲慈子孝、孝老慈幼、养老孝终、孝心亲情、养恩亲情。---这些是自评9分的。

儿孝孙乖、乖孙孝儿、乖孙孝子、敬老爱幼、孝儿乖孙、女孝儿乖、儿孙竞孝、慈母孝儿、爱子孝亲、慈幼孝亲、慈父孝子、慈父乖儿、慈母孝子、儿孝媳乖、敬天孝亲、妻贤子孝、死后来孝、偷桃孝子、孝儿乖宝、孝儿乖女、严父慈母、养子望孝、以孝报恩。---这些是自评8分的。

孝心亲情、慈父孝儿、代友尽孝、父仁母慈、寒门孝子、亲恩孝报、穷家孝子、贤父慈母、孝儿孝女、孝感人间、孝感天地、孝亲报国、孝养厚葬、孝子偷桃、养儿望孝---这些是自评7分的。

挨家尽孝、传递孝道、慈孝人家、慈孝之家、儿孝女乖、夫贤子孝、父慈子良、乖儿孝妇、归国尽孝、教子以孝、尽孝跟前、敬孝终老、廉洁忠孝、略尽孝心、女孝孙乖、抢亲争孝、尚存孝心、守孝送终、提倡孝道、贤臣孝子、孝亲养老、孝顺乖女、孝心尚存、孝忠守节、孝子献桃、孝子远游、孝子忠臣、兄弟竞孝、养儿图孝、一尽孝心、娱亲乐孝、娱亲孝子、远方慈母、忠臣孝子、忠孝传家、忠孝教子、忠孝良民、忠孝人家、自幼孝顺、最是孝顺---这些是自评6分的。

报恩尽孝、变法尽孝、赤诚孝子、慈疼怜惜、慈言善事、慈言善语、村中孝子、代夫尽孝、得享孝心、感人孝子、乖囡孝子、鬼敬孝子、回家尽孝、节烈忠孝、尽尽孝心、尽孝报恩、尽忠守孝、宽容慈让、力行孝道、母子慈孝、难得孝心、穷苦孝儿、人间孝子、人伦孝道、人子孝心、捎来孝心、守节孝忠、堂前尽孝、天命孝顺、天祐孝子、天子孝亲、膝前尽孝、贤良孝子、孝道传家、孝儿绕膝、孝感亲恩、孝感人神、孝名远传、孝男孝女、孝心可慰、孝心满满、孝心人情、孝子贤臣、幸得孝子、兄弟争孝、养子图孝、以孝训子、忠国孝亲、忠孝节烈、最孝乖儿、大孝之人、幸得孝儿、慈海母爱、廉洁忠孝---这些是自评5分的。

我觉得,天生、教导、思维、性格这四点最能决定孝或不孝,以及孝的程度。孝心孝心,孝从心而发,表现于两眼、言语,然后是行为。眼乖言顺,尽心尽力,即是孝顺。

人的孝首先有很大的成份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善良或有孝心。所以一个人能不得有孝顺的儿女或孙子孙女,有很大的程度是一种运气,可遇不可求。

不过,从自己和配偶,己方和配偶方祖辈的过往、传统、家风可以有一些可能性预见,特别是一些好得突出或者坏得突出的,

容易遗传。人不仅身体在生物学上有遗传现象,在品性、道德、性格、习气等非生物学上也有遗传现象。

家教家教,什么样的家教最重要?

不是认字数数,不是琴棋声乐、不是数理化,也不是胎教,甚至不是教做人处事,

而是关于孝的教育,及孝心的培养。

并且这个教育在儿童少年时最具成效,到成年后就晚了。

就是说,在儿童少年时可塑性最强,好教育,18岁后,就连思想也是逐渐硬化成型,改变起来较难了。

养子望孝,养女望孝。父母养子女,一会望子女过得好,二会望子女能有孝心。

至于怎样培养孝心,我觉得一是亲情、二是欢乐、三是故事、四是训练。

一、亲情。把亲情用眼神、言语、美食、衣物表现出来,让儿女感受到,印在儿女的记忆中。

二、欢乐。通过游戏、玩闹、共享让欢乐足够。因为我发现不管友情、亲情还是其它的情,所有感情其秘密一是纽带,二就是欢乐。一起有过足够多的开心和欢乐,有过足够多的愉悦记忆,就会,也才能形成程度不一的感情。

三、故事。

儿童喜欢听故事,而且是最好的听众,又可爱又不挑节目,更不挑漏洞。

所以在儿童时期,多讲一些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给儿女听,对父母子女来说都一定会受益一生。

而且,这个时期正是母子父女亲情的黄金时期,故事外的心情互感效应最易调动。

这一点我体会最深,小时候我妈就是讲了许多关于母子和孝的故事给我听,每个故事讲过都不知要有几十遍,我至今仍记忆在心,我认为这对我在孝方面的影响是明显和深刻的。

四、训练。就是在儿童时期有意识地让小孩做一些孝敬父母的行为,我认为这样也会在一个人幼小心灵中留下种子一样的记忆,长大后这粒种子可能会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立地参天。

所以,这四点是父母可以做、值得做、也不难做的。

而现实中,可能不少父母在这四点上踩过坑。

比如在儿女上忽视亲情,让亲情缺乏或者淡漠。

甚至是反面的无情辱骂,或者无人残害,给儿女的欢乐和美好回忆太少,反而是在心灵中留下太多不愉快、甚至恐惧的、恶梦般的回忆。

这样的父母,没有报应是侥幸。

但也有很多情况,是父母倾注的亲情够多,给过的欢乐也够多,也已经尽了力,无可指责,或者说没有问题,可以称为合格,但仍遇上儿女不孝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在儿女上,确切地说是儿女在一些思维上有错误。比如:

1.没有意识到是已经是自己需要容让包涵父母了,而不是倒过来;

2.没有意识到父母已经不是青壮年,心智、思维能力、甚至认知都有退化变化弱的现象,父母可能在看问题,做事情,对待人上会不如从前,而自己可能无意识中还把父母停留在壮年的记忆中,把父母当成象自己一样思维清晰的青壮年。

3.没有意识到,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曾经的幼稚、弱小、脏乱、啰嗦、需求、渴望、犯错、甚至叛逆,可能是把这些在二十年中当成可爱、乐趣、享受、欢乐和人生,原谅容忍过自己二十次,还是三十次,而自对父母的落伍、无助、邋遢、话多、需要、渴望、小错小过是怎样的反映,可能是忽视、厌烦、不耐烦、嫌弃、小气、斤斤计较、有错必责,有过必怨,有需无视,有唤无应……等等等等。父母对子女,倾注的多半是不计回报的投资,供吃供住供读书,付出不可计数,而子女对父母,一般很难想到回报,或者回报得太少太少。

陪伴对父母十分重要,不在父母的身边,父母的诸多情况、喜忧、愁困、病痛、不便、烦难等自己根本感知不到,做梦也梦不见,更别提日常近距离观察父母衰老的变化、疾病的初症、健康观念的灌输等等。所以,没有陪伴父母,是很大的缺席或忽视。陪伴父母,最重要的是言行用情孝顺,照顾用心细致,至于供给,尽力尽责,问心无愧即可。

健康知识。有些健康知识对父母很重要或者很有用,自己要了解一下,用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不断地给父母灌输。比如重大疾病预防排查、补钙防摔防骨质疏松、三高控制、血管养护、防卒中、防心肺感染、打流感肺炎疫苗,等等。不要对父母的健康病患不知不懂、不问不查、不顾不管,忽视冷漠。也不要对父母的疾病情况毫不知情,甚至在需要把一点钱用在父母上时,那钱就变得重若千斤,疼如割肉。

总之,天下之大,什么样的父母都有,也什么样的子女都有。父母和子女,都有做得伟大感人到禽兽不如的千百种情况。从因素上看有天生善恶、后天教育、思维误区三种情况。父母和子女在这一范围角色内的表现,都可用百分制,从尽情、尽心、尽力三方面来打分,尽情是给予的情感与欢乐之多少,尽心是用心细致的程度,尽力是付出以供给的贫富,三方面打分,求平均值,可用来自我审视,也可用来评价他人。有的可能90分,有的可能80分,有的可能就不及格,什么情况都有。

重阳节,看看我自创的孝亲敬老、祖慈孙孝等180个关于孝的成语

孝养俭葬、哭孝恨晚、哭孝已晚、梦中尽孝、孝亲敬老、敬老慈幼、尊长敬老、慈幼孝老、母慈父爱、孝子乖孙、祖慈孙孝、子孝孙乖、亲慈子孝、孝老慈幼、养老孝终、孝心亲情、养恩亲情。---这些是自评9分的。

儿孝孙乖、乖孙孝儿、乖孙孝子、敬老爱幼、孝儿乖孙、女孝儿乖、儿孙竞孝、慈母孝儿、爱子孝亲、慈幼孝亲、慈父孝子、慈父乖儿、慈母孝子、儿孝媳乖、敬天孝亲、妻贤子孝、死后来孝、偷桃孝子、孝儿乖宝、孝儿乖女、严父慈母、养子望孝、以孝报恩。---这些是自评8分的。

孝心亲情、慈父孝儿、代友尽孝、父仁母慈、寒门孝子、亲恩孝报、穷家孝子、贤父慈母、孝儿孝女、孝感人间、孝感天地、孝亲报国、孝养厚葬、孝子偷桃、养儿望孝---这些是自评7分的。

挨家尽孝、传递孝道、慈孝人家、慈孝之家、儿孝女乖、夫贤子孝、父慈子良、乖儿孝妇、归国尽孝、教子以孝、尽孝跟前、敬孝终老、廉洁忠孝、略尽孝心、女孝孙乖、抢亲争孝、尚存孝心、守孝送终、提倡孝道、贤臣孝子、孝亲养老、孝顺乖女、孝心尚存、孝忠守节、孝子献桃、孝子远游、孝子忠臣、兄弟竞孝、养儿图孝、一尽孝心、娱亲乐孝、娱亲孝子、远方慈母、忠臣孝子、忠孝传家、忠孝教子、忠孝良民、忠孝人家、自幼孝顺、最是孝顺---这些是自评6分的。

报恩尽孝、变法尽孝、赤诚孝子、慈疼怜惜、慈言善事、慈言善语、村中孝子、代夫尽孝、得享孝心、感人孝子、乖囡孝子、鬼敬孝子、回家尽孝、节烈忠孝、尽尽孝心、尽孝报恩、尽忠守孝、宽容慈让、力行孝道、母子慈孝、难得孝心、穷苦孝儿、人间孝子、人伦孝道、人子孝心、捎来孝心、守节孝忠、堂前尽孝、天命孝顺、天祐孝子、天子孝亲、膝前尽孝、贤良孝子、孝道传家、孝儿绕膝、孝感亲恩、孝感人神、孝名远传、孝男孝女、孝心可慰、孝心满满、孝心人情、孝子贤臣、幸得孝子、兄弟争孝、养子图孝、以孝训子、忠国孝亲、忠孝节烈、最孝乖儿、大孝之人、幸得孝儿、慈海母爱、廉洁忠孝---这些是自评5分的。

我觉得,天生、教导、思维、性格这四点最能决定孝或不孝,以及孝的程度。孝心孝心,孝从心而发,表现于两眼、言语,然后是行为。眼乖言顺,尽心尽力,即是孝顺。

人的孝首先有很大的成份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天生善良或有孝心。所以一个人能不得有孝顺的儿女或孙子孙女,有很大的程度是一种运气,可遇不可求。

不过,从自己和配偶,己方和配偶方祖辈的过往、传统、家风可以有一些可能性预见,特别是一些好得突出或者坏得突出的,

容易遗传。人不仅身体在生物学上有遗传现象,在品性、道德、性格、习气等非生物学上也有遗传现象。

家教家教,什么样的家教最重要?

不是认字数数,不是琴棋声乐、不是数理化,也不是胎教,甚至不是教做人处事,

而是关于孝的教育,及孝心的培养。

并且这个教育在儿童少年时最具成效,到成年后就晚了。

就是说,在儿童少年时可塑性最强,好教育,18岁后,就连思想也是逐渐硬化成型,改变起来较难了。

养子望孝,养女望孝。父母养子女,一会望子女过得好,二会望子女能有孝心。

至于怎样培养孝心,我觉得一是亲情、二是欢乐、三是故事、四是训练。

一、亲情。把亲情用眼神、言语、美食、衣物表现出来,让儿女感受到,印在儿女的记忆中。

二、欢乐。通过游戏、玩闹、共享让欢乐足够。因为我发现不管友情、亲情还是其它的情,所有感情其秘密一是纽带,二就是欢乐。一起有过足够多的开心和欢乐,有过足够多的愉悦记忆,就会,也才能形成程度不一的感情。

三、故事。

儿童喜欢听故事,而且是最好的听众,又可爱又不挑节目,更不挑漏洞。

所以在儿童时期,多讲一些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给儿女听,对父母子女来说都一定会受益一生。

而且,这个时期正是母子父女亲情的黄金时期,故事外的心情互感效应最易调动。

这一点我体会最深,小时候我妈就是讲了许多关于母子和孝的故事给我听,每个故事讲过都不知要有几十遍,我至今仍记忆在心,我认为这对我在孝方面的影响是明显和深刻的。

四、训练。就是在儿童时期有意识地让小孩做一些孝敬父母的行为,我认为这样也会在一个人幼小心灵中留下种子一样的记忆,长大后这粒种子可能会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立地参天。

所以,这四点是父母可以做、值得做、也不难做的。

而现实中,可能不少父母在这四点上踩过坑。

比如在儿女上忽视亲情,让亲情缺乏或者淡漠。

甚至是反面的无情辱骂,或者无人残害,给儿女的欢乐和美好回忆太少,反而是在心灵中留下太多不愉快、甚至恐惧的、恶梦般的回忆。

这样的父母,没有报应是侥幸。

但也有很多情况,是父母倾注的亲情够多,给过的欢乐也够多,也已经尽了力,无可指责,或者说没有问题,可以称为合格,但仍遇上儿女不孝的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在儿女上,确切地说是儿女在一些思维上有错误。比如:

1.没有意识到是已经是自己需要容让包涵父母了,而不是倒过来;

2.没有意识到父母已经不是青壮年,心智、思维能力、甚至认知都有退化变化弱的现象,父母可能在看问题,做事情,对待人上会不如从前,而自己可能无意识中还把父母停留在壮年的记忆中,把父母当成象自己一样思维清晰的青壮年。

3.没有意识到,父母是怎样对待自己曾经的幼稚、弱小、脏乱、啰嗦、需求、渴望、犯错、甚至叛逆,可能是把这些在二十年中当成可爱、乐趣、享受、欢乐和人生,原谅容忍过自己二十次,还是三十次,而自对父母的落伍、无助、邋遢、话多、需要、渴望、小错小过是怎样的反映,可能是忽视、厌烦、不耐烦、嫌弃、小气、斤斤计较、有错必责,有过必怨,有需无视,有唤无应……等等等等。父母对子女,倾注的多半是不计回报的投资,供吃供住供读书,付出不可计数,而子女对父母,一般很难想到回报,或者回报得太少太少。

陪伴对父母十分重要,不在父母的身边,父母的诸多情况、喜忧、愁困、病痛、不便、烦难等自己根本感知不到,做梦也梦不见,更别提日常近距离观察父母衰老的变化、疾病的初症、健康观念的灌输等等。所以,没有陪伴父母,是很大的缺席或忽视。陪伴父母,最重要的是言行用情孝顺,照顾用心细致,至于供给,尽力尽责,问心无愧即可。

健康知识。有些健康知识对父母很重要或者很有用,自己要了解一下,用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不断地给父母灌输。比如重大疾病预防排查、补钙防摔防骨质疏松、三高控制、血管养护、防卒中、防心肺感染、打流感肺炎疫苗,等等。不要对父母的健康病患不知不懂、不问不查、不顾不管,忽视冷漠。也不要对父母的疾病情况毫不知情,甚至在需要把一点钱用在父母上时,那钱就变得重若千斤,疼如割肉。

总之,天下之大,什么样的父母都有,也什么样的子女都有。父母和子女,都有做得伟大感人到禽兽不如的千百种情况。从因素上看有天生善恶、后天教育、思维误区三种情况。父母和子女在这一范围角色内的表现,都可用百分制,从尽情、尽心、尽力三方面来打分,尽情是给予的情感与欢乐之多少,尽心是用心细致的程度,尽力是付出以供给的贫富,三方面打分,求平均值,可用来自我审视,也可用来评价他人。有的可能90分,有的可能80分,有的可能就不及格,什么情况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