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很有风骨的句子怎么说(很有风骨的句子)

很有风骨的句子怎么说(很有风骨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八首恢宏诗词,吟尽天下“文人风骨”!

中国文人敢舍生就义,且死不旋踵;能苟且忍辱,成千古文章,这是属于他们的矜持与自重,是他们的一身风骨,是千百年后仍能为人称道的高尚品德。

一、《梦游天姥吟留别》

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这一生于仕途都不大得意,上不赂,下不贿,还敢开罪皇帝的宠臣,他心中有江河湖海,天地山川,还有过人的才气,怎能对权贵奴颜婢膝,曲意逢迎。

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清朝已是大厦将倾,在风雨飘摇中求生存,可恨上位者不作为,一味退让求和。林则徐因广州战败被遣戍新疆伊犁,他明明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可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他抛却小我利益,只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国家无论如何,依然是我爱的祖国。

三、《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陆游纵使被贬,弥留之际还在挂念未收复的国土,可见心中大义。

四、《龟虽寿》

汉.曹操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纵然已五十七岁高龄,依然壮心不已。

五、《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纵观古今,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可又有几个人能够像他这般,真正做到不愿“以心为形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纵使清贫,可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怀揣着自己的理想。毅然辞掉官职,走进自然,拥抱属于自己的田园。

六、《鹤冲天》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柳永表面浪荡不羁,实则是世间最清醒的人,他蔑视权贵,做自己的白衣卿相、桃花庵主,那短小精悍的语句中存的一节傲然脱俗的风骨,是放自己一条生路。

七、《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托物言志,以竹自比,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八、《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个女子灵魂深处的呐喊,不加修饰,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做人的风骨(深度好文)

山有雄浑,水有灵秀,人也该有风骨。

做人的风骨,不是倔强的脾气,不是强有力的肩膀,而是为人的品相和处世之道。

风骨是什么呢?仙风道骨的修炼,心如止水的平常,抑或是力求完美品行的道德标签。

文心雕龙一书中对风骨一词是这样描述的。“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词,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正,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

将文人品行与行文该具备的节操表达的淋漓尽致。千年修文章,一世学做人,千古经典的名句也从实践中得来。

碧草萋萋,虽残败却依旧风骨铮铮;青青翠竹,挺拔虚空,却谦逊坚韧;梅花傲雪,凛寒绽放,却不畏惧严寒雨雪,具有高洁的灵魂,成为世人追求完美人生的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

世间事,不如意十之八九,顺意者无非一二,更何况这难能可贵的品格风骨。诗有魂,且兼风骨。

国画大师郑板桥的竹,中通茎直,不枝不蔓,虽笔挺虚空,却谦卑挺拔,不失风雅。竹之风骨,暗喻于人,世人真的做到未免太少。

诗人李白的经历人生起起落落,写下无数诗篇,而其怀才不遇,罢官退隐,辞去仕途的率性,亦诗仙风骨。

禹为治水,三至家门而不入,心怀家国百姓,舍弃小家为百姓解疾苦,亦为风骨。

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骨是不媚俗流的大雅,风骨是淡泊名利的气节,风骨,是大隐者陶渊明的不求名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情怀。幽居归隐。逃避市井,世外桃花源置神世俗的洒脱。

试想,陶公卸下一身负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无人企及。归隐于依山傍水之所,终年松柏青青,郁郁葱葱,居山水田园,月下独酌,采菊修篱,自给自足,不为名利所扰,不为世俗所困,怡然自得,彰显其风骨铮铮。

斗胆自嘲,大隐者的风骨和气节难以效仿,这个世界上美丽的容颜却也无数,有风骨的人和真实的灵魂却少之甚少。

多的是卑颜屈膝的献媚,随声附和的讨好,那些拍马屁跟风的丑皮囊多如牛毛,争先恐后的吹捧大有人在,让局外人看得作呕,当局者浑浑噩噩走进迷途。

常说,做人要有品德,才不失风骨。风骨何物?拜金主义者拾得贵冠喜形于色;理想主义者的幻梦破碎后,捶胸顿足感叹世事的悲凉;现实主义者的生活,沟沟坎坎趟过,有了骨感,风骨二字早就淹没在柴米油盐中,不知所踪了。

谁都想好好活着,过自己的小日子,即便平庸。就像此刻,口口声声大谈风骨,却又苟延残喘的活着,终日疲于奔命,丢了尊严,少了洒脱,只剩下一副皮囊,脑壳里空空,塞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市侩,诗和远方早就成了奢望。如此活着,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只剩悲凉。

这铮铮的风骨掷地有声,人人效仿,败给了现实,只换来了凄凉,随流水落花匆匆而去,洒下一地忧伤。

做人的风骨,只有流着泪水微笑,扬起头颅伪装坚强,碎了一地的月光,无品无相。

20句最有骨气的千古名句,一字一句皆气节,总有一句写进你心里

人生在世,有的人天生懦弱、没有人性;

而有些人无论生在何时,都充满正能量。

他们不会为了自己,去伤害别人。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高尚之人与龌龊之人的区别。

今天分享20句最有骨气的千古佳句,愿我们都如绝唱里所言,拥有高尚的品质和节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自身的安全,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要轻。

每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造就了他们用死实现的愿望也就不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怎么可能为了讨好别人而让自己难过呢?

宁可高傲地活着,也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了正义之事而牺牲。

也不愿丧失英雄气节,苟且偷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

在狂风暴雨里,才能看出草的坚强,在战乱年代,方能看出臣子们的忠诚。

品质是在考验里彰显的,人最真实的一面往往体现在苦难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倘若能报效祖国,死后依旧千古长存,青史留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体现。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作者以石灰石自喻,即使被折磨得体无完肤。

也要把清白的名声留在人世间就行。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即使现在死去,也毫无怨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活在人世间,就应该要做人中的俊杰,死了之后,也应该当鬼中的英雄。

这句诗语出惊人,直抒胸臆。

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义之气,读来让人震撼。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我本就知道,当我死后,世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唯一让我痛苦的是,我没能亲眼目睹祖国的统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假如龙城的飞将卫青还活着,又怎么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呢?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人们都应该如卫青大将军一般。

英勇杀敌,誓死不让敌军踏入我方一步。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

作为国家的子民,应该将报效祖国视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必非要活着回去呢?

爱国意识坚定,誓与国家共存亡。

假如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国家何愁不统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管刮什么风,都不能将竹子吹倒,也不能将其屈服。

作者托物言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

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櫱禅师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么会有扑鼻的香味。

人只要经历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才能获得成功。

希望每个人都如梅花一般,坚强、有韧性。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破了。

但如果挡不住敌人进犯,就绝不会回家。

这两句诗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

从而表达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精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男子汉大丈夫,为何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这句诗是一个泛问,也是自问。

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读后让人感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用于告诫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努力。

如果不能坚持,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要坚持不停,就算是玉石。

也可以雕刻出字。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这句话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我唯独喜欢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这句诗以莲花自喻。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和洒脱不羁的博大胸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警世贤文》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香气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想拥有不凡的才华或品质。

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之后才能得到。

结语

这些骨气十足的千古绝句。

希望可以警醒那些深陷泥潭、无法自拔的人们。

做人必须要有骨气和气节,如果没有。

那身体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而已!

共勉。

20句最有骨气的千古名句,一字一句皆气节,总有一句写进你心里

人生在世,有的人天生懦弱、没有人性;

而有些人无论生在何时,都充满正能量。

他们不会为了自己,去伤害别人。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高尚之人与龌龊之人的区别。

今天分享20句最有骨气的千古佳句,愿我们都如绝唱里所言,拥有高尚的品质和节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自身的安全,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的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的比鸿毛还要轻。

每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不同,造就了他们用死实现的愿望也就不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

怎么可能为了讨好别人而让自己难过呢?

宁可高傲地活着,也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

比喻宁愿为了正义之事而牺牲。

也不愿丧失英雄气节,苟且偷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

在狂风暴雨里,才能看出草的坚强,在战乱年代,方能看出臣子们的忠诚。

品质是在考验里彰显的,人最真实的一面往往体现在苦难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倘若能报效祖国,死后依旧千古长存,青史留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

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体现。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

作者以石灰石自喻,即使被折磨得体无完肤。

也要把清白的名声留在人世间就行。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即使现在死去,也毫无怨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活在人世间,就应该要做人中的俊杰,死了之后,也应该当鬼中的英雄。

这句诗语出惊人,直抒胸臆。

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义之气,读来让人震撼。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

我本就知道,当我死后,世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唯一让我痛苦的是,我没能亲眼目睹祖国的统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假如龙城的飞将卫青还活着,又怎么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呢?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人们都应该如卫青大将军一般。

英勇杀敌,誓死不让敌军踏入我方一步。

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

作为国家的子民,应该将报效祖国视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必非要活着回去呢?

爱国意识坚定,誓与国家共存亡。

假如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国家何愁不统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

不管刮什么风,都不能将竹子吹倒,也不能将其屈服。

作者托物言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

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櫱禅师

如果不经历冬天那刺骨严寒,梅花怎么会有扑鼻的香味。

人只要经历过艰苦摸索、禅机顿悟的境地,才能获得成功。

希望每个人都如梅花一般,坚强、有韧性。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破了。

但如果挡不住敌人进犯,就绝不会回家。

这两句诗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疆的过程和心情。

从而表达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精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男子汉大丈夫,为何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

这句诗是一个泛问,也是自问。

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读后让人感动。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用于告诫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坚持、努力。

如果不能坚持,即使是朽木也不能折断;要坚持不停,就算是玉石。

也可以雕刻出字。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

这句话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我唯独喜欢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这句诗以莲花自喻。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和洒脱不羁的博大胸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警世贤文》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的香气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想拥有不凡的才华或品质。

就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之后才能得到。

结语

这些骨气十足的千古绝句。

希望可以警醒那些深陷泥潭、无法自拔的人们。

做人必须要有骨气和气节,如果没有。

那身体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而已!

共勉。

「国学」17个成语,带你走近魏晋风骨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内容记录着魏晋名士的情趣风骨和逸闻轶事,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望梅止渴】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二童一马】

  指少年时代的好友。《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千里莼羹】

  旧时多作思乡之辞。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千岩万壑】

  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不舞之鹤】

  比喻名不副实。《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

【相煎何急】

  比喻自相残杀或迫害。《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竹头木屑】

  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割席分坐】

  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

  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华亭鹤唳】

  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蒹葭玉树】

  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

【醉玉颓山】

  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难兄难弟】

  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

【颊上三毛】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面如傅粉】

  形容男子美貌。《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食辨劳薪】

  形容识见卓越。《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来源:论语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