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用更造句子一年级上册(用更造句子)

用更造句子一年级上册(用更造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爸爸:儿子,用“更更更”造个句子;结果儿子造的句子绝了。

视频加载中...

绝了!真聪明这孩子

六年级内容7—比较级更…的

younger更年轻的,older更年长的,taller更高的, shorter更矮的,更短的 longer更长的, thinner更瘦的, heavier更重的, bigger更大的, smaller 更小的, stronger更强壮的

重点句子:

1.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那是这个厅里最高的恐龙。

2. It's taller than both of us together. 它比我俩加起来还高。

3. How tall are you? 你有多高?

4. I'm 1.65 metres.我身高1.65米。

5. What size are your shoe? 你穿多大号 的鞋?

6.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 你的脚比我的大。我穿37号的鞋。

7. How heavy are you? 你的体重多少?

8. I'm 48 kilograms. 我体重48千克。

口语交际:

A: Look! That's the tallest dinosaur in this hall. 瞧, 那是这个厅里最高的恐龙。

B; Yes, it is. How tall is it? 是啊,它有多高呢?

A: Maybe 4 metres. 也许有4米吧。

B: Wow! It's taller than both of us together. 哇,它比我俩加起来都高。

A: Look! There are more dinosaurs over there! 快看,那边还有很多恐龙。

B: They are all so big and tall. 它们都又高又大。

A: Hey, this dinosaur isn't tall! I'm taller than this one. 嗨,这个不高啊。我都比它高。

B; Oh, yes. How tall are you? 是的,你有多高?

A: I'm 1.65 metres. 我身高一米六五呢。

二.

A: Those shoes in the window are nice! Let's have a look. 橱窗里的鞋子好漂亮啊, 我们看看吧。

B;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 ,Mike? 迈克,你穿多大的鞋子?

A: Size 7. 7码的。

B: Size 7? That's so small. 7码? 那也太小了吧。

A: In china I wear size 40 shoes. 在中国我穿40码的。

B: Oh, your feet are bigger than mine. My shoes are size 37.哦,你的脚比我的大,我穿37的。

A: Really? You look taller than me. 是吗?你看起来比我高啊。

B: But I think you are heavier. How heavy are you? 不过我想你比我重,你多重?

A: I'm 48 kilograms. 48千克。

B: Yes, you're heavier, I'm 46 kilograms. 就是比我重。我46千克。

崇文:又到一秋蝉鸣时(散文)

又到一秋蝉鸣时

(散文)

作者/崇文

早上立了秋,后晌凉飕飕。

一年的秋天,在夏天的余热还在发飙的档口,随着一声声高低清脆的蝉鸣猝然而至。不信,听一听那些燥热的树叶下,此起彼伏的鸣叫,早已响成了一片。

秋天的特征,就是以秋蝉的歌声来证明的。但秋蝉的鸣叫只是渲染了秋天的气氛,还不足以渲染秋天的成色。而能装扮金秋美丽景色的是瓦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深黛的草木和一座座果园里那些压弯了枝头,散发着香甜的味道,呈现出橙红或者金黄色彩、向人们颌首致意的各种果实。

但最能证明秋天景色的,当然还是映入眼帘的一片片,一块块在秋天成熟了的庄稼。

当南国滚烫的天空还在涌流着火焰,当应季而生的秋蝉贸然闯入又无法承受高温蒸烤的煎熬,只能一个个躲在茂密的树叶之下,无奈地、有气无力地发出一丝丝长鸣之时,生长在北疆川原沟谷里的大秋作物,按照时令的安排,已经把熟透了的沉甸甸地色彩,以各种姿态带进了这个季节。

大片的金黄色的玉米,黄豆,和糜谷;一块块紫红色的高粱和荞麦等等,这些晚秋成熟的庄稼,都是北方地区在秋季里的主要农作物,也是农民在一年的收成中,除了夏收之外的又一个收获期。这就是名至实归的秋季了。

尽管在北方的秋季,白天照样灼热难耐,但在收获的季节,农民则是希望天气越热,温度越高才是最有利的收获时机。因为,天气晴好太阳毒辣,空气干燥,收割回来的庄稼易于打碾晾晒,不会发霉变质。所以,每到收获庄稼的季节,就会发现,阴湿的天气下,除非收割时间紧迫而外,农田里几乎是见不到收割庄稼的人。而在天气晴朗,太阳高照的时间里,每个家庭几乎都是全家出动,所有地块里都是收割庄稼的人。

西北地区的霜冻来的比较早。在收割时,就要先一步把容易被霜冻(霜冻的出现,最初出现的是水霜,随着气温下降和寒冷的加剧就变成了冰霜)打落的庄稼,比如荞麦和糜谷等,在霜冻到来之前抢收回来。至于玉米这是一种耐冻作物,它是不怕霜冻的,更不会 随便脱落。记得有一年还没过中秋节,我们那里就降了一场厚厚的大雪。雪停天晴后,人们穿着棉袄,带着棉帽子棉手套,去雪地里割玉米,又在雪地里掰玉米。金黄色的玉米棒子,堆在洁白如玉的雪地里,一黄一白格外耀眼,格外壮观。

秋天的天气很短,下午不到六点钟,我们那里就已经天黑路暗。但致力于农事的庄稼人,天黑收工,摸夜回家,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事。

去山上收割一块成熟的荞麦或者是糜谷,太阳落山前要把收割的这些庄稼都全部集中在一起,并摞码成摞。紧做快赶,原来离山边还有一竿子高的太阳,在一眨眼间,就像被人拴着绳子拽下去了一样,霎时不见了踪影,夜幕在瞬间就像一块黑纱一样笼罩了整个天地。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这才在黑漆漆的土地上,寻摸到自己的行囊和工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摇摇晃晃地像一个个幽灵似的向着村子的方向移动而去。

而在此时,趁着太阳下山后夜幕降临的凉爽和惬意,蛰伏在林间树梢上的秋蝉,就像打了似的卯足了劲、鼓圆了它的肚子,精神抖擞地长呼短叫,伴随着下工人踉跄的脚步,一路回到了家中。

放下手里的工具和行囊,坐在房檐下,卷一支旱烟卷叼在嘴里,一边乘凉一边休息。耳蜗里塞满的全是秋蝉的吱吱声,那是门前大槐树上的精灵们一唱一和地在高声鸣叫。在它们昂扬顿挫的大合唱中,困顿至极了的庄稼人,嘴里叼着早已熄灭了的旱烟卷,却背靠着房墙打起了鼾声……

而树上叫兴正浓的秋蝉们,好像要把睡意正酣的人故意吵醒似地,你方叫罢我发声,一个劲地一声比一声叫的高。

自嘲“脆皮”大学生,骨子里是对生活的乐观 | 新京报快评

“脆皮”大学生话题引发关注。图/网络视频截图

近日,“脆皮”大学生、“脆脆鲨”等词条走红网络,成为继“发疯文学”、“清澈的愚蠢”之后又一个被大学生们主动对号入座的新“标签”。

“因辅导员不批假气到心脏疼住院”、“分手emo(emotion的缩写,常常用于表达个人低落情绪和内心挣扎)导致呼吸性碱中毒”、“憋笑至鼻动脉破裂”……在# 脆皮大学生 #相关话题下,一群大学生们不请自来,争相分享自己的奇葩经历,描述活灵活现、画面感极强。

当代大学生真的就这般“脆弱”了吗?当然不是。

大学生们一边在社交平台上晒着特种兵式的旅游行程,高呼“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一边却在现实中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看病就医,自嘲“脆弱的人先享受病假”。这多少有点“不搭”的感觉,恰是大学生群体最真实的一面。

诚然,一些大学生确实存在长期熬夜、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的问题,但与其说这是年轻一代生活上的“坏习惯”,不如说是外部环境压力与内部心态转变双重作用下的症候。

一方面,随着学历的水涨船高,大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形势都在形成新的挑战。为了卷绩点而泡图书馆继续“高中式学习”,为了使简历更具竞争力早早在公司与学校间往返奔波。外部环境的加速迭代引发了大学生的心理焦虑,而无形的精神压力又以一张张病假条的形式悄然具象。

另一方面,“享受当下”的思想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共识。忙碌的白天结束后,夜晚便是难得的休闲时光,朋友圈里那句大火的“只有晚上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或许正为他们长期熬夜的原因作注。

因此,正如“清澈的愚蠢”是大学生自嘲走出象牙塔后在社会与职场格格不入一样,所谓“脆皮”大学生同样是他们以自我调侃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脆皮”并非“脆弱”,而是“脆弱但有韧性”,面对生活设下的“小圈套”,他们以嬉笑怒骂的“大心脏”分享出来,一笑置之,本质上仍是一种拥抱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玩笑归玩笑,大学生们也并没有将这场“脆皮”大学生分享会当成一种单纯的乐子,而是多多少少也在学习爱护自己的身体,对网友善意的叮嘱和建议从善如流。

而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谓是煞费苦心。如有的学校将学生课外锻炼打卡与体育课成绩直接挂钩,并要求里程不低于2个马拉松;更有学校明文规定“学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想方设法让久坐的大学生走进操场、体育馆、健身房。

事实上,那些被分享出来的“脆皮”大学生的例子大多已经治愈,或者并无大碍已经处于恢复期。他们的分享,权当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大家一起笑一笑说不定还有利于康复,大家的热议或许也能帮助他们缓释焦虑,以脆弱打败脆弱,收获笑对难关的力量。

不管是在自习室挑灯夜战的“卷王”,还是在假期快乐赶场的“特种兵”,抑或是不时“光顾”医院的“林妹妹”,都是大学生真实且鲜活的样子。

无论是“离奇”受伤经历的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大家都可以在这些俏皮的视频和图文里,拾起脆弱的权利,原谅“倒霉”的自己,从“脆脆鲨”变成“大鲨鱼”。

撰稿/王亭苏(大学生)

编辑/迟道华

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