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关于城市和树的句子唯美(关于城市和树的句子)

关于城市和树的句子唯美(关于城市和树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筑生态之城 树“两山”范例

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南山城区。易双宝 摄

推开湾区之窗,摊开深圳地图,塘朗山下、西丽湖傍,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登高望远,蜿蜒美丽的大沙河像一条“绿色飘带”将深圳市南山区南北两个区域串起,构建出山水相依、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质。

“和美”新典范。大沙河畔,市民于生态长廊河绿道或漫步或骑行,河道中不时还有划艇爱好者的身影。人才公园中,“一湖一岸四轴”画出一片滨海花园城市风光,“深爱人才,圳等您来”与园内游人互映成景,水面波光粼粼,映射而出的是公园与城市交相辉映、人才与城市共同繁荣的人文气息。内伶仃岛上,猴戏林间,鹰击长空,谱写了一支音画流动的孤岛动物交响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风景如万花筒般于南山各处铺展。

金融“碳”新路。绿色金融惠企行动正于8月火热进行,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南山区产业集群向低碳、绿色方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截至8月15日,80余家企业已提交申请,深圳市燃料电池、半导体、服装、工程建设、制冷等行业领域协会均积极参与。在“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绿色金融”成为南山区构建两者高水平转化的重要环节。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下称“南山管理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1310”部署,深入推进美丽南山生态建设,锚定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南山生态新范例。

撰文:谷政宇 张海林

夯基垒台 18条环保措施助力高质量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和配套政策支持。南山区作为全国首个经济发达城市中心区“两山”基地,如何以高质量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产业、人才入驻,打好惠企纾困“组合拳”,助力辖区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塑造南山企业“绿色核心竞争力”,急需政策支持。

3月1日,南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南山区生态环境助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下称《若干举措》),从持续强化审批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生态环境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落实技术帮扶资金补贴、服务企业促发展三大方面,推出18条具体措施,助力南山高质量发展。这是南山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区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也是南山区夯实生态本底,守护绿水青山,以高质量生态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在持续强化审批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若干举措》提出,南山区实施重大项目审批台账管理、压缩环评审批时限、实施“中午夜间噪声施工许可”即来即办、“区域环评+清单承诺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调配和替代5项措施。其中,在压缩环评审批时限方面,报告表、报告书审批时限分别从法定30个、60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内。

“提高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这是辖区内企业共同的呼声,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南山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压缩各类审批事项的办理时限,能让办事企业切实体会到南山区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审批事项“放管服”改革,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举措》提出,南山区计划完成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域环评,发布管理清单,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域范围内实施“区域环评+清单承诺制”,指导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域各评价单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境准入及环境管理,对于未纳入《深圳市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重点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名录》的建设项目,实现承诺即开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区域环评管理清单的发布,将进一步落实深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推动实现从生态“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转变。

优化执法服务,助力企业纾困。在推进生态环境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方面,《若干举措》提出,南山区将推行差异化监管执法、预告预警式执法、说理式执法,实施“观察期”制度、减免责清单制度,健全公开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建立环境信用修复便捷通道,开展企业环境管理帮扶指导8项具体措施,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清单承诺类”企业实施豁免环评手续。截至2023年7月,南山管理局已作出21宗信用修复决定,有效保障了辖区企业的合法权益。

其中,在推行差异化监管执法方面,南山区计划对污染源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对非重点一般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加大对正面清单管理的企业正向激励,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不随意进入现场检查和增加检查频次。

此外,南山区还将开展企业环境管理帮扶指导。对有帮扶需求的重点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按“一企一策”指导企业落实环保要求。

在落实技术帮扶资金补贴,服务企业促发展方面,《若干举措》提出了4项具体措施,“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其中,对达到《南山区政府投资类建设项目落实碳排放全过程管理实施指引》要求的社会投资类建设项目,按照项目实际建安工程费用的4%给予项目补贴,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

南山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山区将坚定落实《若干政策》提出的各项举措,主动对接企业的具体需求,落实企业申报流程、审核程序、专家库及评价机构管理、监督管理等工作,更好发挥扶持政策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南山区产业结构优势,选取南山区特色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企业/产品应用示范。

生态保卫 扑身一线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23年上半年,南山区PM2.5平均浓度为19.3微克/立方米,臭氧累积评价浓度为138微克/立方米,AQI达标率为97.2%。2023年1—6月,南山区优良河长比例为90.5%,高于考核要求12.4个百分点,主要河流大沙河达到地表水Ⅱ类,西丽水库水质达湖库Ⅲ类,近岸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辖区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不断攀升,厚植了南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方面,体现人们对建设美丽家园的期盼。月亮湾片区“恶臭异味”的改善过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片区聚集了发电厂、南山水质净化厂等市政配套企业,妈湾港、月亮湾码头等若干港口码头,以及各类生产型工业企业,呈现出涉气污染型企业分布多、监管难的特点,且局部区域地理环境复杂,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各类污染物的聚集均会导致臭气影响群众生活。

群众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呼声在哪里,生态环境工作就在哪里开展。南山管理局迎难而上,通过实地走访社区工作站、小区居民等方式了解恶臭扰民的时间段和发生规律,深入了解各企业的各生产环节,分析臭气排放的特点,制定“一企一策”实施精准治理。以南山水质净化厂为例,南山管理局对整改厂区进行全面排查后,南山水质净化厂投入2.2亿元实施全厂升级改造,大幅降低了臭气排放量,实现清洁生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而噪声扰民问题,更是很多辖区居民平日关切的重点。南山管理局于今年中高考期间,打响了“禁噪守护战”,联动辖区相关单位多措并举,共同守考护考,为两考“降噪”。

此外,建筑工地一直以来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发生地与核心管理地,如何提升辖区工地绿色管理水平、增强环境监管效能、促进环境质量稳步向好,南山管理局用一场绿色工地动员大会作出“绿色答卷”。

6月2日,深圳市南山区2023年创建绿色工地动员大会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及相邻地块项目召开。该项目严格落实建筑工程扬尘、噪声防治要求,在加强文明施工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探索,不仅采用创新技术建成大跨度防尘、降噪智能“天幕”系统,有效解决了基坑范围内的扬尘问题,缓解了施工现场扬尘外溢情况,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现场配合采用旋转高压水枪降尘方式,达到了快速抑尘效果。项目还灵活运用新型防尘降噪措施,致力于打造南山区“绿色工地”模范。

携手共建 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南山管理局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着力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携手辖区各街道、社区以及居民代表探索“党建+政企居”“党建+生态环境基层共建共享”等方式,把群众的环境诉求从“纸面上”落到“心坎上”,为持续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良好共建氛围。

绿色南山,党建引领,让天空更蓝,环境更清新,南山人一直在努力。南山管理局党组牵头成立恶臭异味治理工作小组,针对“臭气扰民”问题,一方面以党建促治理,加强涉恶臭企业监管,并指导企业实施细化臭气防治工作,督促企业在达标排放基础上,对臭气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另一方面,以党建护民生,为实时掌握治理的效果,高效解决群众的诉求,南山管理局联动辖区人大代表、街道办、社区工作站等单位畅通“政企居”三方沟通渠道,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履责、群众参与,以真诚态度和科学分析及时做出回应,及时消除辖区群众的环境安全顾虑,恶臭类环境投诉数量连续3年下降。

今年5月以来,南山管理局深入辖区8个街道、16个社区,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走访活动,以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形式,围绕社区人居环境、卫生状况、绿化情况等辖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问题进行起底调研,共收集3200余份有效入户调查问卷,近千条有效意见建议,并在7—8月走进街道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基层社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居民满意提升等工作的开展。

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会持续推进相关单位与社区居民代表座谈协商,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调查研究形成常态、达到长效,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南山区加大推动生态环境公众参与,全力打造新时代环境宣教共建共享新格局。整合辖区各类环保宣教资源,引导环境教育基地、自然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联动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连续6年面向全市学校师生和家长开展南山区自然艺术季系列活动,累计超过20万人次关注,约1500人次、60多家学校和机构直接参与,先后获得第九届梁希科普奖、广东省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并入选第四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积极搭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桥梁,推动妈湾电厂、南山能源生态园等环保企业开展公众参观科普活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进社区,坚持全民共建共管绿色生态家园,组织社区党委、养护单位、居民代表成立环保义工监督队,创新推行物业管理进河道、排水管理进小区,2408个小区纳管移交。

截至当前,创建环境教育基地省级4家、市级8家,自然学校国家级2家、市级5家,以及绿色企业、医院、社区、家庭124个,国家和省、市绿色学校111所,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共识和实际行动。

为深入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升辖区居民生态文明素养,南山管理局在部分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生态文明红色读书角”,旨在携手社区打造环保宣传的红色阵地,以倡导辖区居民争做环保政策宣传者、绿色行动实践者与生态环境监督者,培养群众生态环境建设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城市治理的方向。在南山,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被放在了民生优先领域,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是最好的见证。南山管理局会继续加强和企业、社区、群众的互动,携手兄弟单位、基层社区、市民朋友共画生态保护“同心圆”,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南山标杆,唱响生态文明建设主旋律。

链接

南山出台全国首个区级

综合类绿色低碳扶持措施

发布首批

绿色低碳

评价标准

南山区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绿色发展上当标杆。

2022年12月9日,南山区发布了全国首个区级绿色低碳综合性扶持政策——《南山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扶持措施》,该措施也是深圳首个支持绿色低碳企业及产品、绿色低碳项目、绿色低碳管理、绿色低碳活动等的综合性扶持措施。

“南山区产业结构优、电气化程度高,对于企业、产品的评价也要与时俱进,需要建立更完善、更全面、更多维的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尤其要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明确的评价规范。”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31日,由南山管理局牵头制定的三项绿色低碳评价标准《绿色低碳企业评价技术要求》《绿色低碳产品评价 光储充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绿色低碳产品评价 抗菌剂》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代表着全国首批绿色低碳评价标准出台,填补了我国企业和产品领域绿色低碳评价标准的空白。

据了解,6月16日,南山区已正式开通相关资助项目受理渠道。符合多项绿色低碳发展扶持措施的同一企业,最高可获150万元资助。渠道开通以来,南山管理局深入深圳市电池、半导体、服装、建设工程、制冷等行业协会开展绿色低碳专项扶持政策宣讲,截至8月15日,已受理80余家企业申报,200余家企业咨询。此外,近零碳试点项目、绿色电力购买及碳普惠低碳场景等项目也将陆续开通受理。资助项目将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绿色金融多管齐下,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激励辖区产业集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南山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合南山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专项扶持措施,对纳库的绿色低碳企业予以奖励,将有效引导“产业绿色低碳化,绿色低碳产业化”,鼓励企业主动披露组织/产品碳排放等环境信息数据,服务辖区企业靶向性绿色低碳转型,实现技术监管和精准扶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引领产业集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为全国提供先行示范的南山范例。

河桥驿,款款深情连理树

大通河奔腾过万千岁月,浩门雪浪翻卷着群流碧水。长河万里浪花万朵,山川千流清溪千条,汇聚成大通浩荡,从河桥驿清水东流一泻千里。

河上桥,桥边驿,驿外连理树千枝尽缠绵。深情相望千百年,风里连,雨里牵。婆娑夜影,朦胧月光,当头丽日,夕阳余晖,看过烟云,见过刀光,听过马蹄声疾,闻过血雨腥风,依旧笑沙沙;经过沧桑,沐过风霜,留着伤痕,插着箭簇,拴着情丝,煨着桑烟,伫立千载,坦然风云变幻。

蒋家坪上五千年,你捏土为陶,我捉笔画彩,漩涡纹、水波纹、三角纹、网格纹,纹着开天辟地,纹着文明肇始,纹着男耕女织,纹着天象初识。

乐山坪上鼓韵起,你打鼓来我跳舞,对天舞对地舞,对神舞对人舞,舞个地老天荒,舞个山欢水笑,舞得山川回响,舞得蛮荒远逝。

对视河流清镜,你矫健我柔美,你爽朗我含羞,你的枝条撩动我的矜持,你的叶片吹奏我的心曲。马背上你去建功沙场,纺轮上我万线织情,河水起波澜,扰破水中月镜中花。

生灵的惟艰,剑光的凌厉,离别的伤感,相思的凄苦,刻进树的年轮,皴裂的树皮写满征伐,写满悲痛。依然傲立,挺拔身姿再向苍天问道。

羌笛声里幽怨低泣,胡笳节上沉吟哀叹,长鞭打落层层叶,送别折断条条枝。走的,一骑飞尘;来的,停留瞩目。

连理树,送走日月星辰,送走春花秋月,送走惨淡时光,送走悲欢离合。

连理树,迎来时代荣光,迎来满目春风,迎来万千工匠,迎来轰鸣机声。

历史的新篇,让连理树老树发新枝,让古驿站旧貌焕新颜。

那座建了毁,毁了建的桥,终于飞虹跨两岸,双曲如月弓。大河之上天堑变通途,车飞马龙,宏图大桥,大展宏图。

八宝川里八宝生辉,冶金谷里炉火纯青。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农田水利热火朝天,厂房连片,烟筒高耸。铝业龙头,昂扬着奋战之姿;火电重企,赋能光明动力。居山沟、创一流,精神可叹,山川动容。

天南海北的建设者,肩负使命而来,谱写传奇,续写辉煌。南国水乡,一线城市,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青年学生,设计大师,能工巧匠,转业战士,纷至沓来,带着坚定执着,带着热血真情,带着知识文化,带着精品图纸,支持大西北,建设新工业。

乘上火车,坐上汽车,坐上马车,千里奔来,描绘蓝图,加紧施工。

驾着马车,拉着架子车,带着铁锨,四周村民围拢而来,拉土挖基,卖力苦干。

河桥驿,歇息梦的驿站,安置心的驿站,接续干的驿站。头枕大通河涛声入梦,遥寄思乡的心曲。仰望连理树的浓荫,比翼蓝天比奉献。

安家扎根,志存大通,做个地道的西北人;工业崛起,丰碑矗立,做个功成有我的筑梦人。

连理树,连着民族融合的悠悠长河,连着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连着山高水长的千里支援,连着强国有我的踔立奋发。

连理树,理出改换山河的万丈斗志,理出强工业的时代华章,理出乡村振兴的和美风景,理出西部高原的绚烂明珠。

连理树,根深叶茂,枝叶相拥,款款深情,诉唱振兴高歌,摇曳时代雄姿。

连理树,阅尽驿站过往,伴着河声注历史。

连理树,凝视征程铿锵,续写耀辉向未来。

散文丨庭院幽幽 秋意浓浓

庭院幽幽 秋意浓浓

文/张启荣

中秋节前夕,去一书友家串门。一路上,秋风习习,白云悠悠。目之所及,一片片淡黄的树叶,带着遗憾,心怀留恋,飘飘飖飖,翩翩落下,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去完成它更伟大的使命——“化作春泥更护花”。

行至书友家门口,车未停稳,就被那一抹浓浓的秋意所吸引。院子里那高大雄伟、姿态古朴的柿子树,枝干虬曲苍劲,树皮粗糙皲裂,树叶正在由绿变红。

满树的柿子,有的独占枝头,孤傲清高,不畏不惧;有的三三两两挤在一起,抱成一团,和谐相处,温馨如意。有的树枝耐不住寂寞,伸出墙外,风流倜傥,情趣横生。那真是满院秋色关不住,几枝柿子出墙来。

微风吹过,树枝摇摇曳曳,树叶“沙沙”作响。黄绿色的柿子在密密层层的叶子之间,时隐时现,煞是好看,令人垂涎。

我疾步走向大门,想进院子看个究竟。远远地就闻到了桂花浓浓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推开大门,最先迎接我的是一只“热情好客”的小狗,“汪汪汪”地“热烈欢迎”,它过度的“热情”也着实让我“激动”了一下。

书友听到小狗的“欢”叫,急忙从屋里走了出来,握手相迎。然后,一前一后走在通往堂屋,用碎石板铺成的“单行道”上,悠游自得,怡情悦性。小路不长,却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觉。

一块块大大小小、三角六棱的石板,散乱而巧妙地相互穿插在一起。错落有致,措置有方,于杂乱中显露出一股书法的灵气和飘逸。这不正是郑板桥“乱石铺街”的书法艺术风格吗?

来到了他的堂屋前,最抢眼的是放置在奇石“花架”上的桂花。树根盘龙交错,树干弯弯曲曲。枝叶繁茂,色淡香浓,正可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它低调素雅,迹远品高,也应该是一个人修养的最高追求吧。

满树的桂花一簇簇,一团团,密密匝匝;黄澄澄,金灿灿,赏心悦目。静静地在浅浅的秋天里悄悄绽放,默默地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让人不由得俯下身子,给她来一个零距离的“接吻”。闻一闻,馥郁芬芳;嗅一嗅,神清气爽。哇!这是秋天的味道,这是秋天给大自然的杰作。

在东边与桂花遥遥相对的是一棵带着洋洋喜气的枫树。其叶如花,别致风雅。一片红叶一片景,装点了庭院,渲染了秋天。它是秋天的约定,是献给秋天别样的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你看,那一片片鲜红的枫叶在秋风中轻轻地摇动,像一盏盏闪烁的明灯,把幽静的小院装扮得奔放热烈,红红彤彤。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的,秋天的枫叶如花似火,把秋天描绘得如诗如画,壮观神圣。

门东旁的那棵石榴树,枝叶扶疏,果实累累。一个个拳头大的石榴,像倒挂在树枝上的球形小口花瓶,在瑟瑟的秋风中颤颤巍巍,左右不定。光闪闪,亮晶晶,红里透着黄, 黄里泛着红,像朝阳,似晚霞,烈烈轰轰。

“东榴金,西榴银,南榴北榴出贵人。”千百年来,石榴树被视为吉祥树,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石榴多籽,人们因此而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人丁兴旺,儿孙满堂。子子孙孙排成行,一代更比一代强。

院子东南角的露天厕所上另有一番风景,上面几根腐化的木棒横搭在乱石墙上,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树枝横七竖八地散落在木棒之上。长势旺盛的丝瓜秧,拥拥挤挤,纵横交错,发疯似的在上面蔓延着,遮住了整个厕所的上空,形成了⼀个天然的凉棚。一个个丝瓜秧头,昂首天外,一路向上,一路向前,以坚定的自信和无言的行动,给人以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正能量。

嫩黄的丝瓜花在葱葱绿绿的叶子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与秋风耳语,与蜂蝶嬉戏,俨然一个个洁身自好的姑娘,娇嫩嫩、俏滴滴,楚楚可人。急不可耐的丝瓜头顶黄花,落落大方地展示着修长的身材。像一群绰约多姿的少女,妖妖娆娆,百媚千娇,秀色可餐。

还有那和丝瓜缠缠绵绵,丝丝缕缕的秋米豆,一串串白的似雪、粉的像霞、紫如葡萄的花,和扁扁的、月牙似的米豆角,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你挨着我,我靠着你,亲密无间,以它独有的姿色,装扮着萧瑟的秋天。

“万美之中秋为最,春华秋实心何求?”墙头上的葫芦、南瓜……菜畦里的茄子、黄瓜……小院不大,秋色如画。像一个成熟的半老徐娘,风情万种,含蓄蕴藉,让人迷了眼、醉了心。

【作者简介】张启荣,山东临沂罗庄人。中国乡村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协会员、临沂市书协会员、临沂高新区作协副主席、临沂高新区书协副主席、罗庄区作协会员、罗庄区书协理事、罗庄区文史研究员。

壹点号真言贞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古树话长安丨800岁高龄古楸树成小雁塔重要景观标志

韩愈在诗《庭楸》中这么形容楸树:“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楸树别名梓桐、金丝楸,干形圆满,通直高大,树皮灰色纵裂,树冠宽大,叶大荫浓,作为西安优良乡土树种,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广为种植,因生长快,材质好,有人将它誉为\"北方杉木\"。

在西安市小雁塔院内众多古树中,有一棵几百年生的古楸树,非常珍贵,5月11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荐福寺,了解这棵雁塔古楸的故事。

西安市现有古楸树6株

小雁塔院内古树众多,沿着正门进入,在院内大雄宝殿南面记者见到一大片古树群,这棵百年古楸就位于古树群中,主干粗壮,笔直向上,旁支较少,树叶茂盛碧绿与周围的古槐相映成趣,阳光从树叶间泻在树干上,显得尤为古雅苍劲,葱茏秀丽,树的四周还插有之前脱落的枝干,一旁指示牌显示,古楸树树高18米,胸径345厘米,树龄800年,属于一级保护古树。

据西安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小雁塔院内建档古树名木共计9株,分别是8株国槐和1株楸树。其中7株国槐和1株楸树为一级古树,1株国槐为三级古树,“多年来,这些古树经我们园林工作者的悉心呵护,长势良好,根深叶茂,已经成为小雁塔园区内重要的景观标志。”

楸树在西安城乡为常见树种,但古楸树却很少,记者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林业局)获悉,西安市现有古楸树6株,其中周至县1株三级,长安区4株三级,碑林区小雁塔1株一级。

古寺、古塔与古树相映成趣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朱雀大街西安博物院)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1961年3月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的荐福寺,古寺、古塔、古树相映成趣,站在古楸树下眺望远处的小雁塔,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小雁塔都要接待上万名游客参观,来自各地的游客从小雁塔下经过,穿行于古树群中,仿佛能透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古树,窥见当年的风景。

在一块清代的石碑前,工作人员介绍,从石碑的内容和布局,可以见到前人在建造荐福寺时是如何规划的,“古树群这块区域原本布局应该是一片槐树林,至于这棵古楸到底为什么会在这里,相关资料并没有记载,我们猜想会不会是种子意外飘落,就此扎根。”

几百年来,这棵“意外”的古楸树就一直伫立在荐福寺内,与小雁塔和其他古迹一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在不破坏古树原有风貌前提下进行系列修复

因为生长年岁长,古楸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给主干加装了金属圈,“与古槐不同,在槐树修复过程中,我们会给树的枝干加支撑,防止断裂,而这棵古楸它笔直高耸,枝干较少,之前主干树皮出现脱落,因而我们用金属圈将树皮包起来,防止树身开裂。”同时,为确保古树生长,工作人员在古树根部树冠投影面积内的土壤范围开挖复壮沟,沟内填有复壮基质、各种树枝和增补营养元素。确保根部土壤营养及良好的渗水性与通气性。

除此外,记者还发现古楸树心有黑色痕迹,工作人员说这是清腐后填充的仿腐涂料,这样做既进行了修复又不破坏树的原有风貌,“并且之前去腐过程中清理出一些坏死的枝干,我们就把它插在树旁边,这样不仅完整的保存了古树的全貌,又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围栏。”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院内这些古树,2017年11月西安博物院正式启动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工程,历时一个月,通过去腐、除虫、补洞、支撑、美化等工序依次对古树进行复壮施工,目前9棵古树均长势良好,为古朴的荐福寺增添了色彩。

华商报记者 杨芷瑶 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遮阴蔽阳、减少噪声、美化市容,行道树——为城市增绿 给生活添彩(美丽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

豆科槐属,树冠宽广,枝叶繁茂,常见行道树和庭荫树。喜光,喜干冷气候;耐盐碱,耐烟尘;深根性,生长快,寿命长。

复羽叶栾树

无患子科栾树属,夏日黄花,秋日红果,适合南方地区作为庭荫树、园景树及行道树。喜光,喜温润湿热环境;抗烟尘;深根性,生长快。

长白松

松科松属,树干通直,树形优美,适合东北地区作为绿化树种。喜光,极耐寒冷,喜干燥土壤,适生于沙地;生长速度较快。

核心阅读

在城市绿化中,行道树不仅在遮阴蔽阳、减少噪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为城市勾勒出独具特色的绿色脉络。

从南方的姹紫嫣红到北方的成行绿荫,在不同地区,对行道树的选育和规划有哪些“讲究”?从小小树苗到片片葱郁,如何实现对城市树木的有效管护?

又是一年春来到。

摊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地图,一眼便看见,围绕城市的环城高速被百米宽的行道树绿化带“包裹”。往里看,行道树簇拥着城市的主干道网络,形成骨干绿道。更细微处,仍是细密的绿色,填满了交织的次干道和毛细道路。

“在我看来,行道树是观察城市绿化的一个窗口,圈定了整个城市的绿化空间。”银川市园林管理局二级调研员钟建元自大学毕业就从事园林设计工作,至今已近40年。

兼顾景观、生态等功能,为城市圈定绿化空间

行道树,即种在道路两侧以及分车带,为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道路生态景观的树种。从办公楼下到马路两旁,各式行道树为城市披上了美丽衣衫。

“行道树以‘线’的形式连接城市中‘点’‘面’式的绿地,承担着绿色廊道的功能。”钟建元说,如今,银川市共有近30万棵行道树,守护着绵延1550公里的城市道路,不仅在遮阴蔽阳、减少噪声、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串联起城市绿地,勾勒出绿色生活空间。

在江苏省南京市,龙蟠中路3公里长的景观大道上,香樟、枇杷、桂花等植物新叶萌发,渲染出深深浅浅、不同层次的绿意。到了6月,香花红叶紫薇还会泼洒出大团红色;时至10月,乌桕缤纷的红、黄色叶片随风摇曳,更将为这里添上一分迷人气息。“树漂亮,树荫下面也舒服。”南京市民孙女士说。

“最开始,我们在行道树的种植中常常是‘有什么种什么’。现在,我们对行道树的选择日益多元,从美化环境、遮阴蔽阳到减少噪声、固碳释氧,方方面面的功能都会统筹考虑,努力让行道树发挥更多作用。”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园林和景观院院长李平介绍。

从乡土植物中选育良种,兼顾安全、美观

3月的银川,气温逐渐回升。银川市园林管理局绿化二处副主任周润福蹲在马路边,拨开金叶榆的枝条,紧盯底下漫延的水流。眼瞅土壤冒出细小泡泡,水慢慢浸下去,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从事园林管理工作20多年,周润福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路边的一棵棵行道树。“西北的树最渴水,春天土壤一解冻就得先浇‘头水’。‘头水’浇好了,4月份抽芽开花就不成问题。”周润福告诉记者,行道树的选育有诸多要求,要林荫大,能遮阳;要树干笔直,对建筑无妨碍;要耐高低温,耐盐碱,生命力顽强……而在缺水的西北,最重要的就是树木的抗旱能力。

这样的树木哪里找?“往村里看,乡亲们房前屋后种什么,我们路边就种什么。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乡土树种。”周润福回答。目前,银川市已种植了30多种抗旱性较强的乡土树种,其中,杨树、柳树、榆树、槐树占了多数。

乡土树种应用到城市绿化中,不仅适应性好、易成活,更有着巨大的改造潜力。

在银川市西夏区的行道树选育苗圃中,一棵白蜡长得格外高大,枝条则收束成齐整的球形。“虽然是本地常见的树种,但在选育中,我们仍会根据需要定点培养。”银川市园林管理局创城办主任姚加佳介绍,选育后的白蜡更高,树冠更浓密,抗逆性更强,更能适应城市建设需求。如今,经过后期选育的沙枣、刺槐、白蜡等树种已经进入银川市,成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道树伴着道路生长,不但要种得活,更得种得安全、美观。“更多元化的树种选择,一方面是为了美观,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则是为了道路安全。”李平解释,过于单一的景观容易造成驾驶疲劳,缺乏层次、过于茂盛的树枝树杈,还会造成司机安全视距受限等问题,“通过树种色彩的变化,使路边景观更具层次,有效避免了因过于单调而引起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在一些道路交会点,移除了长势密集的部分乔灌木,既突出场地文化特征又可满足道路安全视距要求”。

从枝杈到根茎,让树木在城市有序生长

种植在“钢筋水泥”间的行道树在为行人带来绿荫的同时,也难免会与其他市政设施、建筑等产生“矛盾”。

“我们接到电话跑到现场一看,头都大了。”山西省太原市园林局绿化管理科科长李擘至今对几年前的一幕记忆犹新。当时,一排整齐的行道树,从分枝点附近被人砍掉。经过了解,原来是正在旁边进行电力管网施工的工作人员干的。“因为树枝枝杈太密,影响到旁边的管线施工,就被人砍掉了。”如今说起来,李擘还是忍不住直摇头。

“不只架空电线,以前,到了夏天,一些路段繁茂的树枝会遮挡附近住户的房屋采光;晚上路灯比较高的地方,过于茂密的树冠还会遮挡灯光。”太原市园林局规划建设科科长王耀波说。

“对于这些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由专人对树木进行定期修剪。”李擘告诉记者,通过定期整形修剪,不但可以让大型行道树干扰城市上方架空设施、遮挡公共交通标志或影响居民采光等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还可以提高树冠的通透性,并通过控制树木高度、平衡树木根冠比等,降低树木倒伏风险,有效保障行人安全、交通安全。

修剪树枝是一门技术活。“我们提倡‘强枝强剪,弱枝弱剪’,通过专业手法达到让行道树美观、有序、健康生长的目的。各区园林部门按照属地原则,成立专门养护队伍,对范围内的行道树进行常态性修剪。”李擘说。

枝杈需要谨慎修剪,若遇上道路改造、地下管网维护,则更考验各地的智慧与能力。

“行道树是一座城市的‘门面’,特别是其中的大树与古树,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更关乎未来。树与路,都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王晓俊说,在城市发展与道路建设中遇到大乔木或古树名木应该尽量避让,或者道路从旁边绕行,或者通过市政与绿化设计整合的办法将树木保留在绿化带中——要统筹考虑的确不易,但也正是对这些“难题”的解答过程,展现着地方政府部门决策的魄力与尊重自然的智慧。

图表资料来源: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提供人:林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