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边城孤独的句子简短(边城孤独的句子)

边城孤独的句子简短(边城孤独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当你读懂了沈从文的《边城》,人生没有什么不能释怀的

汪曾祺曾经这样评价《边城》:“它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

小说中,沈从文借翠翠的爱情故事,描绘了美轮美奂的湘西“桃花源”,令无数人心生向往。

然而在浓郁的湘西风情背后,是沈从文饱蘸生活的辛酸,勾勒出负重前行的众生相。

爱而不得,生活艰辛,天灾人祸……重重苦难交织成一张诡异的大网,将人们笼罩其中,肆意蹂躏。

生而为人,谁又能逃得过命运这张大网无情的摆布?

翻开这本薄薄的书,百年前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扣人心弦。

老船夫的伤痛,翠翠的心事,天保的死亡,让我们感叹人生无常,生而不易。

面对命运的百般摧残,人们用尽所有力气,与之搏斗。

直至越过苦难的山丘才发现,那些过不去的种种艰辛,终如梦幻泡影,没有什么不能释怀。

1

释怀苦难

故事发生在川湘交界处一个叫“茶峒”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小溪,溪边有白塔,塔下有人家。

70多岁的老船夫和孙女翠翠就生活在溪边,靠管理渡船为生。

老船夫为人忠厚实在,但好人命运多舛,从未得到老天的厚待。

15年前,老船夫的独生女儿,在一次歌会中和茶峒军人相识相爱,两人偷尝禁果后,女儿怀上了孩子。

女孩未出阁就有身孕,这将被当地民风所不容。

军人想带着船夫女儿远走高飞,但又觉得逃跑会玷污了军人的名誉。

思来想去,他们相约以死殉情,共赴黄泉。

军人首先服毒自杀,女儿待生下孩子后,也殉情而亡。

面对女儿的尸骨,老船夫痛苦欲绝,一瞬间整个人都失去了光泽。

可一转头看到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只好强忍心中的悲痛,擦干眼泪。

他抱起婴儿,如同当年抱着刚出生的女儿一样,希望如一点点火光,在他心头点燃,支撑着他重新振作起来。

本应安享晚年的他,再次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一面努力挣钱,一面无微不至照顾着孩子。

过度的劳累压弯了他的背,日夜不分的操劳让他更加苍老。

但对老船夫而言,只要看着这粉雕玉琢般的孩子慢慢长大,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云雾消散,他那颗沉寂绝望的心,也跟着慢慢释怀。

看过十分扎心的话:

苦到极处,就是辣,就是痛,全身的血液仿佛为苦水所浸泡,每一根头发稍都苦得蜷缩起来。

人间极苦之事,如同一次次晴空霹雳,落到老船夫的周围。

它们将老船夫的安稳日子撕碎,打得他措手不及。

但最终,老船夫还是在生活的废墟间,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书中,苦难除了向老船夫伸出魔爪,还一次次兴风作浪,制造无数悲剧:

舵主顺顺家的大儿子天保为了弟弟,放手爱情,却意外淹死;

顺顺小儿子傩送满腹怒怨,与相爱的人渐行渐远;

失去儿子的顺顺,也如同被抽去了生命的脊梁,终日失魂落魄,

苦难像是多米诺骨牌,只需一点外力,便殃及全盘,无人能幸免。

然而,即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人们还是擦干眼泪,将苦难搁置一旁,全身心投入新的生活。

傩送开始外出跑码头,顺顺则一头扎进忙碌的事务中……

人们放下悲伤,将过去所有苦难清零,跌倒又挣扎爬起,踉跄前行。

正如老船夫所说告诉翠翠的那样:“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不吃这样的苦,就会吃那样的苦。

在苦难中看开释怀,在磨砺中学会坚强,你才能拨云见日,走出生活的阴霾。

2

释怀孤独

老船夫的家位于四面翠竹之间,故老船夫为外孙女取名“翠翠”。

祖孙俩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倒也算安稳。

白天,老船夫带领翠翠在青山白水间,摆渡来往行人,忙碌而充实。

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老船夫常常会陷入无尽的思念之中。

月光如洗,虫鸣啁啾。

老船夫点起烟,烟雾弥漫开来,他似乎看到了离开的老伴,死去的女儿,还有无数的老友在向他招手……

巨大的孤独如同漫天夜色,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可生活再孤独,他还是要努力往前赶路。

老船夫尽量把生活安排得丰富有趣,打发无聊的日子。

他养了一条小狗,爷孙俩常常牵着狗,晒晒太阳,或者唱着歌谣,清冷的生活慢慢变得热气腾腾。

和翠翠一起生活久了,笼罩在老船夫脸上的阴霾,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知足的笑容。

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孤独。

就像翠翠一样,从未得到过父母之爱的她,在某个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婴儿。

书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没有父母的庇护,她就像失去羽翼护佑的小鸟,战战兢兢,对外人充满了戒备。

直到确定外人没有恶意,翠翠才放松了警惕,恢复如常。

因害怕而产生的孤独感,翠翠可以向老船夫倾诉,可是,少女的相思之苦,她却无人可说。

在无数个黄昏,她茫然四望,看不到心上人,她感觉整个人笼罩在凄凉的薄雾中,孤单而绝望。

在书中,我们还看到,在热热闹闹的生活背面,人们的孤独如影随形。

老船夫的朋友,孑然一身,无聊时就找老船夫喝上几口,借着醉意沉入梦乡;

傩送想念翠翠时,只能对着青山,放声歌唱,排解相思。

原来在这茫茫世间,每个人都是一叶扁舟,独自漂泊,悲喜自渡。

古语云:“世间之法,独生独死,岂复有伴。”

孤独是生命的底色,每一个人都是奔走其间的独行客。

纵然我们有好友相伴,亲人相随,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忍受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当孤独如潮水般袭来,抵抗与害怕只会让自己越发觉得无助。

与其害怕,不如将孤独看作久未谋面的朋友,与它和平共处。

端起生活的杯盏,携手清风明月,对影三人。

在孤独中修行,不断地调整与更新,你终将遇见一个坚不可摧的自己。

3

释怀无常

《佛说无常经》中说:“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生活中的无常,如一双无形的大手,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破坏现世安稳,将人们推入意想不到的深渊。

就像老船夫的生活一样,他刚刚从失去女儿的痛苦中平复下来,命运却开始新一轮的刁难。

翠翠长大了,出落得越发标致,越来越像她的母亲,这令老船夫忧从中来。

他害怕翠翠重蹈母亲覆辙,所以迫切希望在有生之年,给翠翠找到一个稳妥的归宿。

老船夫相中了舵主顺顺的大儿子天保,而天保也非常中意翠翠。

然而令他们不知情的是,两年前,天保的弟弟傩送早已邂逅翠翠,两人暗生情愫。

兄弟二人喜欢上了同一个女孩,为了公平竞争,他们采用当地唱歌的风俗一决高下。

夜色降临,兄弟俩走上山头,作为哥哥的天保将首唱权让给了弟弟。

可当弟弟清亮的嗓音一开口,哥哥就知道自己输了,于是果敢地选择放手。

他成全弟弟,离开茶峒,继续外出跑船。

就在我们以为傩送和翠翠好事将近时,命运却没有让人如愿。

一次跑船时,天保意外落入水中,被大水冲走淹死。

天保的死,犹如对弈时,突然被抽走一个关键棋子,最终让全盘崩溃。

弟弟傩送自责因为抢走了哥哥天保所爱,让哥哥外出跑船,死于非命,于是再也不敢和翠翠进一步发展。

翠翠本该拥有的美好爱情,也因此却如断了线的风筝,音信全无。

不甘心的老船夫前去打听,结果触动了天保家人心中的隐痛,天保家人待他十分冷漠厌烦。

吃了闭门羹的老船夫,郁郁寡欢,失望而回。

回来的那天晚上,攒满一肚子失望和委屈的老船夫突然死了。

老船夫死后,两家人的关系有所缓解,开始相互走动。

舵主顺顺和翠翠约定,等弟弟傩送回来后,就上门向翠翠提亲。

可是左等右等,傩送始终没有归来……

爷爷离世,感情不顺,无常接踵而至,将孱弱的翠翠推至崩溃的边沿。

然而,她没有像母亲那样以死逃避,而是用柔弱的双手,接过老船夫的桨,继续摆渡附近乡邻。

翠翠平静地接受残酷现实,释怀人生无常,用心经营着每个平凡的日子。

她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付出,最终受到乡邻的尊重和支持。

有句话说:“风无定,人无常,人生如浮萍,聚散两茫茫。”

人这一生,如同一个无法彩排的故事,即便排好了节目单,也扛不过突然而至的反转和泥沙俱下的现实。

这世间,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结果往往黯然神伤。

太多的生离死别,爱恨悲苦,在我们周围悄悄上演,令人撕心裂肺,无可奈何。

诗人鲁米曾说:“别搅动浑水,你的灵魂会澄清,你的砂砾会沉淀,你的痛苦会治好。”

无常是混沌的生命之河,你越是执着地搅动它,排斥它,它就会越加浑浊不堪。

不如不予理会,将它搁置一边,待之慢慢沉淀,直至清澈见底。

当你修得一份笃定从容,哪怕人生的风雨再大,你也能闲庭信步,渡过所有痛苦。

书里的结尾写道,傩送离开后,翠翠一直在摆渡,也一边望向渡口。

翠翠心里想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然而傩送再也没有露面,让我们心存幻想和遗憾。

其实,纵观生命的本质,不正是由若干大大小小的遗憾编织而成吗?

无法预料的苦乐悲喜,冷彻入骨的孤独无常,未能说出的爱,等不到兑现的诺言……如一座座披着城堡的囚笼,吸引着人沉沦。

与其沉溺不前,不如放下所有执念,恭送往事渐行渐远。

古人云:“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忘记苦难,看淡孤独无常,不为失去的踌躇不前,不因过不去的烦恼挣扎。

当我们释怀所有,就会发现,那些沉重的过往,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徽章。

正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种种辛苦,构成了你我这不一样的烟火。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边城》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

一条官路,一个地方,一条小溪,一座小塔,一户人家,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

文笔和画风清新朴素,这是沈从文的《边城》,这个看上去简单的故事,要想真正读懂,恐怕还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难题,就连沈从文的次子沈虎雏都这样说:“我不大理解他,没有人完全理解他。”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他自称“乡下人”,以“乡下人”的视角进入现代文学领域,创作出了大量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20世纪末,香港《亚洲周刊》曾组织全球最著名的华人学者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边城》名列第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汉学家马悦然曾经透露,沈从文原本应该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只可惜他在颁奖之前去世了。因为按照传统惯例,诺贝尔奖只能颁发给在世的人,所以沈从文错过了。马悦然的做法其实严重违背了诺贝尔奖的保密原则,但是他说自己愿意为了沈从文而打破这个规则。为什么一个偏僻山村的老人、少女、黄狗的故事,会成为30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边城》何以能在20世纪的一百部中文小说中脱颖而出呢?

2022年12月28日,正值沈从文诞辰120周年,西西弗书店联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携全新纪念典藏版《边城》回归,并诚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作专文导读,带我们走近文学大师沈从文,一起回到那条让他魂牵梦绕的河上,解读“乡下人”笔下的哲思。

沈从文的乡愁乌托邦

故乡,是写不腻的。乡愁,是许多作家化不开的文化情结。沈从文的乡土作品所呈现的大多是被诗意化、浪漫化了的乡土世界,这是沈从文小说的特点,也是人们对沈从文的小说回味无穷、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沈从文出生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自古以来,苗、瑶、峒(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是这里最早的主人……秦汉数百年间,这里已是苗族、土家族主要活动范围,当无可疑。是他们最早开发湘西,创造了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文明。

沈从文

沈从文生长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其中苗族居多。当地的苗楚文化正是滋养他重要的精神源泉,同时他的身上还清楚地打上了传统老庄道家文化的烙印,身处现代的环境,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又使他的作品不可避免的染上现代性的因素。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诸种因素的融合、交锋使沈从文思想多元而复杂。尽管沈从文没有直接参与苗族人的生活,但他生于此长于此,听到许多关于苗族的传说与掌故。《边城》中沈从文将故事讲述的背景选在远离现代工业社会、带着前现代原始自然生存状态的湘西苗族社会。

在他讲述的故事中无不把生活在前现代社会保持生命本真的苗族作为讲述对象,将他们身上诚实、勇敢、热情的民族特质及民俗文化经验写进故事里。沈从文在《烛虚·长庚》中写到:“我正感觉楚人血液给我一种命定的悲剧性。”可见湘西当地的苗楚文化是沈从文重要的精神背景,滋养着沈从文构建起他的文学世界,而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神巫文化和极具浪漫气息的诗性文化。沈从文对于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去到北京后沈从文也一直以“乡下人”自称。创作《边城》时,沈从文正处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的人生得意阶段。1933年,新婚不久的沈从文住在北京西安门内达子营一个单独小小院子里,院中墙角有一枣树和一槐树,沈从文曾为这个小院起了个名字叫“一槐一枣庐”。秋日的阳光从树枝间筛下,沈从文伏在院中的一方红木小桌,提起笔,开始写他的《边城》。在《边城》创作期间,离开故乡十余年之久的沈从文有次重返家乡,途径沅水辰河流域,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原有淳朴的民风、健康的人性,快要消失殆尽,来自现代社会的一股尚金钱尚物质尚利益的飓风吹向边城,人们不再相信鬼神的同时,也泯灭了做人应具备的义利是非取舍观。

▲外封:硫酸纸,以“半透明”的特质再现湘西特色扎染的晕染效果

这次返乡路上的所见所闻给了他极大的震动,此时的沈从文,在都市生活十余年,接触到了都市社会中形形的人群。在沈从文眼中,都市的现代化,所谓的文明,反而是民族文化的退化;乡村的原始、自然与淳朴,才应是理想的人生状态、民族的灵魂和精神。

边城里的人性美,沈从文的“希腊神庙”

《边城》中描写的是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的边地茶峒风光,既有青山绿水,也有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百态,作者在《边城》中塑造了两个摆渡人的角色,翠翠和她的外公。在《边城》中,最突出的人性美就是翠翠与傩送的纯真爱情。翠翠是温柔且贤惠的女子,沈从文形容她是“在风日里长养着”,翠翠每日接触的青山绿水使她的眼睛澄澈,受大自然的熏陶,从不对生活中的事物动气,也不对生活发脾气。翠翠如同美神一般,并没有固定的形象,以不同的美丽姿态出现于作品中。翠翠的形象与周围的自然是相关的,青山、绿水、竹篁和白塔,都使翠翠的生活超凡脱俗,小船上承载着翠翠的少女梦,在白塔下翠翠与外公相依为命,她不羡慕富贵,也不嫌弃贫穷,在生活中不偷懒,也甘愿清贫、乐于助人,可以说翠翠身上体现着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展现着勤劳、善良、朴实的特点。在沈从文的笔下,翠翠外公是一个极具展现力的角色,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性格特征,他善良、老实、本分、憨厚且忠诚,几十年的摆渡生涯让他甘于清贫,从清贫中寻找快乐,他乐于助人却从不索取回报。

▲内封:沈从文亲绘画作,图案烫金

《边城》中展现的人性美还体现在人们淳朴的乡情中,小说描绘了一个比较理想化的完美社会形态,人和事在这个环境中变得更加质朴和单纯,人们在纯朴的人情中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社会地位和金钱财富之间的差异,富人与穷人之间相处和谐,是一样的豪爽与慷慨,他们都能够救人之急、心地善良。边城中生活的富人顺顺,掌管着当地的码头,却不以自己的财富自居,也从不盛气凌人地对待身边的人,更不贪恋财富。顺顺为人明事理,讲求公平公正,而且豪爽大度,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他能够慷慨地救济别人,只要来向顺顺求助,他都会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沈从文在《边城》中侧重表达了劳动人民身上勤劳、勇敢、正直的品德。有读者评价《边城》太过于理想化,但这些理想化的元素又是生活中真实显现的。沈从文一直宣称要建一座希腊神庙,神庙里面供奉的就是人性。在《边城》中我们处处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真实。沈从文推崇自然人性,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是最美的。沈从文曾说道:“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的创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建造“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内文:80g 纯质纸,手感细腻,护眼易读

《边城》正是沈从文建造的“希腊小庙”,里面充满着人性美。当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狂热地追求无产阶级文学和革命文学时,沈从文却背转向一边,极少刻意表现人物的阶级性,而强调要向人类远景的凝眸。

荡漾着的意境

正是这些温暖的人、淳朴的民风创造出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边城》,取小说的形式,却充满诗意的内涵。沈从文的小说有着鲜明的独特品格,有人认为,这种独特品格就是“诗性”,《边城》实质上被认为是一部“诗化的小说”“散文化的小说”。有学者就评价沈从文的文字流露出唐宋气质,在叙述时突显着魏晋风骨,行文中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他的语言里有很多文言成分,包括文言的词汇和文言的句法,如“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另外,《边城》的行文注重骈散结合,长短句错落有致,如“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这种表达格调古朴、句式简峭,深得唐代山水小品之精髓,极富古典韵味。

▲随书赠品:湘西小笺(水纹纸)、设计师手绘PVC透明书签

《边城》没有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却用充满典雅美、通俗美和修辞美的“诗性”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田园情调和浓郁湘西特色的风俗画。就如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评价的那样:“《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充满着典雅美、通俗美、修辞美的“最好的语言”,使得整部《边城》散发着山川万象的灵气,荡漾着诗的意境,每每翻阅,都能让人回味无穷。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沈从文曾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写道:“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分,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的文字风格,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当读者踏入那片画中一般的土地,溯流而上,三丈五丈深的潭水也能一眼见底,潭底的白石子,花石子明明白白地被白日映照着,游鱼仿佛空游无所依。两岸的高山深翠,桃花杏花里必掩映着近水人家,读者踏足其中,处处都是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美,能够净化人心。

正因沈从文来自那条河上,智慧与文字皆脱胎于水,珍藏纪念版《边城》在装帧设计上亦以水为意向:护封采用硫酸纸,以“半透明”的特质再现湘西特色扎染的晕染效果,呈现如水般流动的朦胧质感;内封选用沈从文亲绘画作,配以烫金工艺;内外封重叠时,隐约可见湘西小城的山岚雾霭,片片小舟悠然荡漾在汤汤的沅水之上沈从文说,《边城》写的是“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起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就让汤汤的河水漫过文字,让故事带我们回到那条河吧,回到“茶峒”那座小城。

《湘行散记》

1934年的冬天,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匆匆赶回湘西,在回乡的船上,一边给妻子写信,一边校对着刚刚完成的小说《边城》。出发前,他与新婚妻子张兆和约定,每天都要她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湘行书简》这组书札,便是践履这一约定的产物。后来的《湘行散记》便是根据这些书信积累的素材写成的。沈从文利用《湘行书简》所记录下的素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熟知的事物加以裁剪、补缀,使之脱离了书信的随心所欲,产生了浓厚的文学意蕴。在“山水诗”和“物产志”的背后,是沈从文对生命深沉的爱。本书也是沈从文诞辰120周年纪念典藏版,由西西弗书店联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文转载自西西弗书店微信公众号编辑:徐玮一审核:胡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