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比喻水的句子有哪些作用是什么意思呀(比喻水的句子有哪些作用是什么意思)

比喻水的句子有哪些作用是什么意思呀(比喻水的句子有哪些作用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不同的“水”不同的内涵,在人物水墨画中“水”的价值

当代中国画坛常常谈论“当代水墨”,而鲜有提及“当代笔墨”这一概念的。2015年,在北京“笔墨精神与水墨问题”研讨会中,众画家将“中国水墨”与话语权,与笔墨与水墨、传统与当代等相关的话题一并讨论,可想而知其间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待发掘。

一 、水墨的“水”与笔墨中的“水”异同

林容生认为,我们这代人的尴尬就是总是离不开传统,但是我们又不能很当代,身上有太多负担,所以无法彻底从作品中来呈现自己,所以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的作品既非传统,也不够当代。韩朝认为,笔墨不仅是技法和形态,它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精神价值。笔墨解决了观看、品读和精神导引几个问题。他觉得既含蕴传统笔墨精粹,又具有当代视觉感受和审美经验最好。无论传统还是当代,有个性的创作都有价值,各得其所,各美其美,通过交流互动,更上一层楼。毋庸置疑,水墨、笔墨中的“水”“笔”“墨”对于水墨画的创作而言都是必要的构成部分。

中国水墨画的“水性”与“笔性”既相互依存,也有一定的矛盾存在。相对而言,以“笔”为主导的墨偏向“写”,以“水”为主导的墨则趋为“泼”,两者既可分离,亦可兼顾,但本质上“笔性”表现与“水性”表现的矛盾及共存导致了水墨画发展路线的进一步分化。笔墨技法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偏重于用笔“变化”,这种“变化”不论是用笔的方法还是传统“书法入画”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难以脱离中国画传统的漫漫长路;“水墨”则侧重于当代表现性:水墨相对而言倾向用水用墨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是绘画性、艺术性、特殊性的,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但通常需要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认可以及群体心理上的共识。

在当代语境下,水墨人物画表现性的需求日益提升,由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实验水墨”为了将水墨画的优势、特点及表现力发挥至极,进一步发掘水墨画的表现性,这一时期水墨中“水性”的表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宾虹1948年时对王伯敏语“作画最忌者:死、板、刻、浊、薄、小、流、轻、甜、滑、飘、柔、艳。应做到:重、大、高、厚、实、浑、润、老、拙、活、清、秀、和、雄。”

当代水墨画所逐渐拓展而出的“渗、溶、渍、洇”等“水性”表现效果令笔墨语言更为丰富,而“水”的深度运用也延伸了水墨人物画画面表现一一“浑、润、活、清等水墨的表现特征无疑需要画家的主观处理以及“水”作用下笔墨的参与。这些形容表现的字大都为形声字且皆含“氵”旁。而在一个形声字中,形旁表示大体意义,声旁表示读音,可想而知这些用字皆与“水”有着极大的关联,且它们所具有的含义与本课题所谈及的相关内容十分贴切,故用来形容水墨语境下关于“水”的笔墨表现效果及画面特征尤为合适。

传统的大写意水墨画在笔墨运用上往往具备大开大合之势,用水量较多的同时,技法运用的过程中更为注重笔墨技法中对“水”的掌控;小写意的用水则次之,相对而言更为强调对笔墨中“笔”的运用。由上所知,当代水墨画对“水”特性的时代表述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创新,“水墨”、“笔墨”中的“水”特性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被重视,使“水”的运用程度不再局限于写意的“大小”几何,水墨人物画中“水”与“笔”的兼顾,令“水性”与“笔性”间的矛盾趋于缓和。综上而言不难得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若契合中国画传统精神,不能为了创新而消解传统笔墨的精髓,更不能一味排斥当代性的水墨表现手段。

“笔”和“水”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画家自己把握适宜的表达方式及程度,要赋予“水”、“笔”同等的价值,将“水”深入至笔墨技法的各方面以及水墨画面的整体表现中,令“水”赋予笔墨活性,令“笔”使水墨产生动势,关于“水”的运用才不会沦入技术化、制作化、媒介化,画家的艺术情感才有可能在画面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将传统绘画中笔墨的“笔法”作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根基,在“水法”中寻求关乎于画家情感表达的自我突破,两者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或许不失为当代水墨人物画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水墨人物画风格个性化的价值及内在冲突

以“水”为源,寻求水墨人物画的个人风格。

关于水墨人物画创作的风格个性化方面略有探索,但此探索对于笔者个人未来的绘画生涯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笔者水墨人物画风格个性化未来探索的模式及方向。其中“画吾自画”即是强调水墨画家的个性,画出自我的风格。当代,陈丹青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美学与美术的对谈”的讲座中提出了观点:“绘画已经‘过时’,中国现在不需要这么多画家。”

绘画风格的趋同,无疑会降低水墨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唯有探寻绘画风格的个性化,才能进一步突破水墨人物画固有技术层面所赋予的种种枷锁。

对于画家个体而言,水墨人物画个性风格表现到极致便可以成为画家的个人符号,个性化的笔墨语言也更有助于画家抒发思想与情感,与其个人的秉性相契合;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而言,具有个性的水墨人物画风格是稀有的,它既可以是时代现象的个性表述,也可以引发大众情感的共鸣;从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来看,推动其历史发展的水墨人物画往往是与众不同、独具个人绘画风格的。无疑,水墨人物画风格的个性化对于画家个体乃至当代水墨人物画的传承发展,具备极高的研究及实践价值。

结语

水墨人物画中关于“水”的研宂,其最终目的无外乎“艺术”二字。

水墨人物画“水”的运用与表现的过程中,由“水”与水墨风格的个性化的联系衍生出诸多相关问题:“水法”的独特应用与水墨人物画的个人风格是否具备强关联性;风格是属于个人情感表达下自然流露的特质,还是为了“风格”而风格化一一作为水墨艺术的“附属品”而存在;模仿风格、寻找风格的个人意义为何;水墨人物画的风格应更偏向于画家个性的体现,还是传统笔墨精神的继承?

简单一个比喻,竟能让诗词焕发生机,你学会了吗?

\r\r\r\r\r \r \r\r\r\r 第四篇 古诗词作品中的语句、命题与判断\r\r 一、“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谈语句、命题与判断的关系\r\r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有著名诗篇《羌村》三首,描写诗人久别回家后悲喜交集的情景和矛盾苦闷的心境。其中第二首是:

\r\r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r\r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r\r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r\r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r\r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r\r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r\r

其中“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两句,描写出幼子倚人情状,栩栩如生。正如《杜诗镜铨》引王慎中的评赞:“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然而,对这两句诗(主要是后一句“畏我复却去”)的具体理解上,历来诗家却存在着分歧。

\r\r

一种解释是:“复却去”的主语为“我”(即杜甫)。“畏”作“恐怕”讲。按此,整句诗的意思是:娇儿绕膝依依,怕我还要离开他们。由于杜甫此次回家,是因为至德二年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杜甫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南)探家,这其实无异于放逐。而杜甫此次回家的这样一种缺乏欢趣的心境,连孩子也觉察到了,“早见此归不是本意,于是绕膝慰留,畏爷复去”(金圣叹语)。

\r\r

另一种解释是:“复却去”的主语是“娇儿”。“畏”作“畏惧”解。按此,整句的意思是:娇儿由于怕我,又悄悄地离开。描写出娇儿初见面时亲热又害怕的样子。这是否意味着杜甫长年在外,娇儿知其为父,初见时亲热,但终感其陌生而又离开呢?由此而表现出的作为父亲的诗人的悒郁和沉重,不也令人嘘唏、叹惜么!

\r\r

可见,上述这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成立的。不过,据《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上册的编者看来:“从杜甫对子女的一贯慈爱、从杜甫回家居留的短暂(六月至七月)以及娇儿的一般心理等来揣摩,前说或许更符合原意,与下面‘忆昔’句也似更连贯。”(见该书上册,第251页)

\r\r

但不管如何,上述两种解释既然都是说得通的,可以成立的,那就表明这两句诗表现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表达着两个不同的命题或判断(前句表示一个简单命题、表达着一个简单判断:“娇儿畏我还要离开他们”;后句表示为由两个肢命题组成的复合命题、表达着一个复合判断:“娇儿因惧怕我,而又离开我”)。这就涉及语句同命题、同判断之间的关系问题。

\r\r

概略地说,命题总是一个语句,而判断作为一种思想总是要通过语句来表达的。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命题,从而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具体一点说,命题不是一般的语句,而是一个有真假的语句。因此,它主要表示为一个陈述句,而判断就是这种语句即命题所表达的思想。基于上述这样的关系,所以,不仅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示命题、都表达判断,而且,不同的语句可以表示同一个命题、表达同一个判断,而同一个语句也可以表示不同的命题、表达不同的判断。前述我们所举“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的后一句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正表明它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命题,表达两个不同的思想,即不同的判断。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是常见的。

\r\r

比如有这样两句诗:

\r\r

庭前花未发,阁下李先生。

\r\r

如果我们把后一句单独地抽出来,那么,它所表示的命题、表达的判断就是不确定的。既可以表示或表达“尊称为阁下的是李先生”这一命题或判断,也可以表示或表达“楼阁下的李树先开了花”这一命题或判断,从而,同一语句具有了不同的含义,表达了不同的思想。这是一种语句歧义的现象。语句有歧义,一般地说,在科学论著中,是应当避免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即具体的语言环境,通常指引文中的上下文,有时也指说话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等),原本具有多义的语句也是可以确定其具体含义,从而避免其歧义的。如“阁下李先生”一句,如联系其上下文,放在“庭前花未发”一句之后,它自然就只有一种解释(表示阁下的李树先开了花),从而只表示一个确定的命题,表达一个确定的判断。

\r\r

至于在文艺作品中,适当地保留某些语句的多义性,在我看来,或许更能丰富语句的含义,增加读者多方面的想象,似乎并非是毫无意义的。“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这样的诗句,不正具有这样的作用么!

\r\r 二、“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谈语句与命题的区别与联系\r\r

唐代诗人王维写有题为《相思》的脍炙人口的绝句一首:

\r\r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r\r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r\r

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系唐玄宗时的著名歌唱家。天宝之乱后,曾流落江南。杜甫曾著诗《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谓“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可以为证。本诗作者正是借写“红豆”(一名“相思子”)以抒发自己思念朋友(李龟年)之情。

\r\r

诗的首句“红豆生南国”,点明了红豆产地的“南国”即南方,也正是诗作者所思念的友人的所在地,以此引发出后文的相思之情。第二句,“春来发几枝?”以发问的口吻进一步寄托诗作者的思念。第三句,“愿君多采撷”祈望友人多采红豆以寄托友情,珍视友谊。第四句“此物最相思”说明红豆最能寄托友人间的相思之情,因而是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呵!总之,全诗围绕红豆,借咏物而咏情,诚挚感人而又朴素无华,读之令人动容。

\r\r

在这里,我们想着重提出的是:这首仅由短短四句组成的五言绝句,从语法学的角度看,却正好依次表示了四种不同的句型:陈述句(“红豆生南国”),疑问句(“春来发几枝”),祈使句(“愿君多采撷”),感叹句(“此物最相思”)。而这四种句型正好是按语句的功能和作用而对语句作出区分的全部句型。由此,我们也就不难发现:诗人是多么巧妙地运用着这多种不同的句型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诚挚情谊的!

\r\r

其次,分析这四种句型,也可有助于我们去弄清语句同命题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r\r

所谓命题是指一个有真假的语句,比如“地球的气候在变暖”“并非闪亮的东西都是金子”等等。通常所谓的判断,是指人的思维中用来对事物(指思维对象)的情况作出某种断定的一种形式。而对事物情况的断定总是存在一个是否符合事物实际情况的问题,因而总是或真或假的。人们把这种在思维中作出的判断、断定用语句表达出来,就成为命题。这就表明,所谓命题是一个有真假的语句,也就是表达判断的语句,而不是所有的语句。

\r\r

按此,也就不难看出:在句子的上述四种句型中,由于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事物情况的,而它的陈述总是或真或假的。比如,“红豆生南国”这个陈述句陈述了红豆的生长地情况,而且是一个陈述了红豆生长地的实际情况的语句,即是一个真语句,因而它表示的就是一个真命题。反之,如果有人说“红豆不生长在南国”,它陈述的就不是红豆的实际情况,因而是一个假语句,也就是一个假命题。也就表明,陈述句是直接表示命题的。

\r\r

疑问句是对事物情况表示疑问、提出问题的一种语句。由于这种语句没有对事物的情况作出断定,只是提出了待回答的问题,所以,就疑问句本身而言,它是无所谓真假的。比如,“春来发几枝?”只是对红豆树到了春天会生发几枝这一事物情况表示了疑问,提出了问题,而没有作出任何肯定或否定的陈述,所以,这种语句本身是没有真假的,因而,一般说来疑问句是不直接表示命题的。不过,有的疑问句,比如反诘疑问句,(如:“难道吸烟还有什么好处吗?”)这是一种不疑而问,即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了某种断定(如前述反诘疑问句就表达了“吸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这一断定),因而,它是有真假的,故这类疑问句是表示命题的。

\r\r

祈使句是表示某种请求或命令的语句。由于这种语句提出的目的不在于表达对事物情况的某种断定,而只是表示某种请求、提出某种命令,因此,一般地说,祈使句是没有真假的,因而是不表示命题的。比如,“愿君多采撷”只是表示一种愿望、请求,而这种愿望、请求可能存在的只是是否合适的问题,是否适当的问题,而不存在什么真假的问题(我们一般不会说“愿君多采撷”这一请求本身是真的还是假的,而只说它是适当的还是不适当的),所以,祈使句一般是不直接表示命题的。

\r\r

同样,感叹句作为一种抒发某种感情的语句,也是不直接表示命题的。因为,写出这种语句的目的,或者,这种语句所承担的功能或作用并不在于陈述事物的某种情况,不在于表达某种断定,而只在于抒发某种感情,所以,它本身也是无真假可言的。比如,“此物最相思!”只是表示诗作者借物寄情的一种感慨、一种感情,(“红豆是最相思的呵!”)而不在于直接陈述和断定事物(比如“红豆”)的某种情况(“是否是最相思的”),所以,它本身并无真假可言,因而,也就不表示命题。

\r\r

当然,我们说后述三种句子并不表示命题,都是直接就它们自身的功能、作用而言的。如果进一步分析,比如从语句的预设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那也不能说它们就毫无真假可言、因而与命题毫无关系的。比如说,“春来发几枝?”这个疑问句之所以是一个有意义的疑问句,在于这个疑问句至少预设了这样一些命题:“红豆树是有生命的”“它在春天是会发枝的”。否则,如果红豆树不是植物,不具有生命,或者,红豆树虽然是植物、有生命,但“它在春天不会发枝”,即其预设是假的命题,那么,“(红豆树)春来发几枝”的问题就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假问题。就此而言,所以我们说疑问句也不是完全没有真假问题的。祈使句、感叹句的情形与此类似,就不再多说了。至于什么是预设的问题,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某些篇什中再作出分析和说明。

\r\r 三、“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谈“诗无达诂”的逻辑根据:同一诗句可释为表示不同命题\r\r

初唐诗人王勃有题为《山中》的五言诗一首:

\r\r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r\r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r\r

本诗描写诗人在江边的山中,遥望高风送秋、黄叶纷飞的情景,禁不住生发出久客之悲、思归之念。正如《唐诗鉴赏辞典》的本诗赏析者所说:“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与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的‘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r\r

但从赏析者的这段话里,我们又不难看出,当其认为“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时,他是将“长江悲已滞”一句理解为诗作者谓自己留滞蜀中(“长江”理解为泛指巴蜀地区)已久的意思。按照这样的理解,本句中作者所悲叹凝“滞”的对象即为诗作者“自己”。而该句所表达的命题应为:“诗作者悲叹自己滞留巴蜀已久。”

\r\r

然而,也正如前述本诗的赏析者所指出的,由于“诗无达诂”,在一定范围内,理解也可因人而异。《百家唐宋诗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一书对本诗第一句的评解,就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与前述理解相反,该书的评解认为:“这里的‘滞’,非谓诗人留滞巴蜀,应是用凝滞之本义指水。”即谓江水凝滞,东去缓慢的意思,以此反衬第二句中的“念将归”的急切心情。按此,“长江悲已滞”一句中作者所悲叹的对象就为“长江”之水,而本句所表达的命题即应为“诗作者悲叹长江水凝滞”。由此,对同一诗句有不同的理解,就使同一诗句所表达的命题的谓项有着不同,从而使之表达的命题也就不同。

\r\r

那么,“长江悲已滞”一句所表达的命题的主项如何呢?在我看来,由于本诗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它所抒发的是诗作者的急切盼归的客旅愁情。因此,本句就其所表达的命题而言,其主项都只能是“诗作者”本人。即无论其“悲已滞”者如何,都是诗人自己在“悲”。这一点,不同的赏析者、评解者,大体上是没有异议的。分歧之处仅在于诗人所悲滞者为何,即本句所表达的命题的谓项为何上。如前所述,正是在这一问题上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才使这同一诗句表达着两个不同的命题谓项,并从而表达着两个不同的命题。

\r\r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较为赞同后一种,即《百家唐宋诗新话》一书评解者对此所作的解释,也就是较为赞同该书对这一诗句所表达的命题(思想内容)的理解。因为,正是这种理解和解释,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那种离家万里而归心似箭,虽江水奔流不息但犹悲其凝滞的急迫心情,真实而透彻地揭示和显露了出来。

\r\r

也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历来所谓的“诗无达诂”是有其逻辑根据的。这根据就是:同一诗句,人们可按自己的不同理解而对之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使之表达着不同的命题,具有不同的意味及不同的艺术意境。至于谁的理解更符合诗句的原意,更为贴切、适当,见仁见智,有时确是难以判断的了。

\r\r 四、“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谈语句的预设\r\r

唐代诗人王维有《杂诗》(其二)一首:

\r\r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r\r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r\r

这是一首寓真情于平淡的小诗。作者用近似白描的写法,把一个异乡客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朴实而亲切。

\r\r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表现了离乡游子急于了解家乡情况的急迫心情。而家乡窗前的寒梅,可能正是游子对家乡魂牵梦绕之所在。于是,“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通过对寒梅是否开放、梅花是否显露的独自提问,表现了游子深切而挚诚的思乡情怀。读之,真使人回味无穷。

\r\r

由此也不难看出,诗的最后两句,特别是“寒梅著花未”一句,乃是全诗点睛之笔。它集中寄托了一位异乡客的思乡之情。而这一个句子却是一个疑问句,它用提问的形式,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分析这个句子的预设,可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到这一点。

\r\r

在释《红豆》诗时,我们已经提出,一个疑问句就其本身而言,由于其没有表示对事物情况的任何肯定或否定,所以,它是没有真假的,从而是不表示命题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疑问句是与真、假毫无关系的。一个有意义的问句,也就是一个能够成立的问句,总是以其具有的相关真命题为前提的,这就涉及语句的预设问题。

\r\r

什么是预设呢?通俗地说,就是指一个语句真假(就陈述句而言)或有意义(就疑问句、祈使句等而言)的前提。比如:“小王不再抽烟了”,和它的否定“小王还在抽烟”这两个语句(都为陈述句),都是以“小王曾经抽过烟”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无论是讲“小王不再抽烟了”还是讲“小王还在抽烟”,都谈不上谁真谁假,因而是没有意义的。就此而言,“小王曾经抽过烟”就是这两个互相否定的句子的预设。再如,前诗的最后一句“寒梅著花未?”这一疑问句之所以成立或者说有意义,就在于它预设了“寒梅是会开花的”这一前提。没有这一预设,即如果“寒梅是会开花的”是一个假命题,那么提出“寒梅著花未”就是无的放矢,毫无意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出:虽然疑问句一般是不直接表示命题的(因其没作出断定,因而是没有真假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与命题、与真假毫无关系的。原因就在于,一个有意义的疑问句总是有其预设的,而其预设总是一个真命题。

\r\r

也正因如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寒梅著花未”这一疑问句的预设的分析而进一步意识到,前诗中所谈到的那位异乡客,其家中的寒梅必然是年年吐芳送香的,再加上他或许有着对寒梅的某种特殊偏爱,想必在家时总是年年离不开观赏这寒梅吐芳的美境的。因此,远方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浓浓真情,就形象地表现为对“寒梅著花”的思念,从而,一句“寒梅著花未”的提问,也就很自然地集中地寄托了思乡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r\r

自然,不仅仅是陈述句、疑问句是有预设的,祈使句、感叹句同样也是有预设的。比如,“请你开门”这一祈使句之所以是有意义的,能够成立的,至少在于它预设了这样一个前提:“(所指的)门是可以打开的”,即“门是可以打开的”是一个真命题。否则,如果说话者所处的具体场合根本没有门,或虽然有门,但却是打不开的,那么,“请你开门”这一祈使句的提出就是毫无意义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设想:即使在说话者所处的具体场合里是有门可以打开的,但受话者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指有门,并是可以打开的),那么,“请你开门”这一祈使句的提出也是没有意义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所说的预设主要是一种语用预设,即关系到语言的使用者和语境的预设,它主要存在于人们的交际活动之中,并在事实上是指说话者的预设。稍准确一点说,所谓语用预设是指:一个说话者在说出某一句话“B”时预设命题“A”,只有当他在说出这句话“B”时认为“A”当然真,而且也假定了听话者同他一样认为“A”当然真,而且,“B”是否成立或有意义,是以“A”为前提的。

\r\r

我们且再以《红豆》诗中的“愿君多采撷”一句为例稍加说明:这一祈使句显然是以红豆树上的红豆成熟后可以采撷为其预设的。所以如此,不仅在于“红豆树上的红豆是可以采撷的”这一命题既是诗作者认定其为真的,也是被其思念的友人同样认定为真的,而且,“愿君多采撷”一句正是以之为前提的。

\r\r

也正是因此,我们也才肯定地说,虽然祈使句(表示命令、愿望的语句)的主要功能不在于对事物情况作出陈述和断定,因而,是并不直接表示命题的,但是,通过对其预设的分析表明,它并不是同命题的真假毫无关系的,就此而言,也可以说它是间接地表示命题的。

\r\r 五、“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谈古诗中的疑问句\r\r

中唐诗人皇甫冉曾写有一首题为《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的诗。诗云:

\r\r

门外流水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r\r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r\r

这是一首全用疑问句写成的诗。疑问句简称问句,是语句按功用区分的一种重要句型。它是一种仅仅提出问题、提出疑问而未作任何断定的语句。不过,从我们上面抄录的诗中不难看出,用它所写成的诗确具有为其他类型语句(如陈述句、命令句、感叹句)所不具有的特殊修辞意味和表现功能:它不仅透过一句一句的提问婉转地描绘出作者友人所居云山的主要自然景色,而且,也把诗人对好友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朴实、自然而真切地表达出来,读来真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不已。

\r\r

这种全用问句写成的诗,在北宋诗人王安石那里也有一首。其题为《勘会贺兰溪主》:

\r\r

贺兰溪上几株松,南北东西有几峰?

\r\r

买得住来今几日,寻常谁与坐从容?

\r\r

同前诗一样,本诗通过四个问句,亲切地询问了友人移居后的种种情况。从移居地的自然风光如何,到友人移住新居的时日多少,以及在新居处是否有人从容对话等一一问及,把作者对友人的亲切关怀与思念之情表露得朴实、自然而真诚。

\r\r

从上述两首诗的介绍中不难看出,用问句写成的诗确实较之用其他句型写成的诗是别有韵味,也别有意味的。这一点,也正是古代诗人们所以在他们的诗作中常常运用这种疑问句来抒发他们感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我们所以要对我国古诗词中的疑问句作一些逻辑分析的重要原因。在本篇中,我们将首先对疑问句的组成即逻辑结构,作一点简要的分析。

\r\r

以前述两首诗为例,它们分别运用了四个问句,各自提出了四个不同的问题。它们所提问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显然各不相同,但是,作为疑问句它们却有着相同的一般结构:它们都是由“问式”和“题设”这两部分所构成的。所谓“问式”是指提问的方式,它包括问号和问词。问号是用来标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问词是标示问句的疑问的语词,如一般问句中的“吗”“呢”以及前述两首诗中“何处”中的“何”,“几度”“几株”中的“几”,“谁家”“谁与”中的“谁”等等。所谓“题设”是指问句中除了问式以外的其余部分。如“今天去图书馆吗?”问句中的“今天去图书馆”,“你为什么不读点古诗词呢?”中的“你不读点古诗词”。用前述两首诗的诗句来说,如“门外流水何处?”中的“门外流水”,“贺兰溪上几株松”中的“贺兰溪上的松”等等。可见,题设可以是一个句子(如“今天去图书馆”),也可以是一个语词(如“贺兰溪上的松”)。

\r\r

问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同类问句中,其问式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问式看作是问句的“常项”;相对问式而言,则可以把题设看作是问句的“变项”。任何一个问句,都是由这两部分所构成的,这就是问句的一般逻辑结构。按照这个结构,我们就可以对古诗词中那些涉及问答的诗句,包括有问无答或有答无问的诗句作出分析,由问以推答或由答以推问,并对包括古诗词在内所运用的各种问句进行归类,从而对之作出进一步的逻辑分析。

\r\r 六、“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谈由问推答和由答推问\r\r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有一首题为《山中问答》的小诗:

\r\r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r\r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r\r

本诗一题作《山中答俗人》,可见,诗的第一句乃是“俗人”的提问:诗人(“余”)为什么要住在这青翠苍绿的山中呢?对此,诗人“笑而不答”。第三、四句写山中有桃花随水漂流,向深远的地方流去,那儿好似“非人间”的世外桃源。此两句虽不是对首句的作答,但实际上已是诗作者在心里作答了,只不过这内心的作答可能不是为俗人道吧!因此,本诗看似淡雅悠闲,其实却表现出李白的愤世嫉俗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从问答的角度而言,这可以说是一首有问无答之作。

\r\r

与此相反,唐代诗人贾岛有题为《寻隐者不遇》的小诗一首,直接表现出的却是有答无问。贾岛诗云:

\r\r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r\r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r\r

首句写明“松下问童子”,但问的什么却并未写明。而第二和第三、四两句却又分别都是童子的答问。故本诗虽用问答方式写成,但全诗无一问句。所以,这是典型的有答无问。

\r\r

但不管是有问无答,还是有答无问,由于问与答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我们总是可以由问而推知其答,由答而推知其问的。比如,就李白诗而言,既然首句提出的问题即包含的问句是“问余何意栖碧山”,那就表明该问句的“题设”为“余栖碧山”,问词为“何意”,即何事、为什么等等。可见,该问句属问句“x——类”的“为什么A?”型结构的问句。按此,该诗的第二句虽然表明作者对此问题是“笑而不答”,但其第三、四两句对“碧山”的描绘,实际上表明了作者所以愿意“栖碧山”的原因,因而,可以推知它们实际上是第一句所提问题的回答。而就贾岛诗而言,既然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是对第一句“松下问童子”的回答,那么,按照这一回答(“师傅采药去了”),与之相应的问词必然是“何处”“哪里”之类的语词,其题设则应是“师傅去了”,这样,把二者联系起来即为问句:“你师傅哪里去了?”反过来说,“师傅采药去了”也正好是对这一问句的明确对答。按这样的方法,由该诗的第三、四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为童子的答问,再联系第二句的回答即可推知其第二个问句是:“你师傅到什么地方采药去了?”

\r\r

不难看出,这里的由问推答和由答推问,都是以问与答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其根据的,所以,它是人们不难推知和想象到的。也正是因此,作者在诗中就能做到最大限度的用语的省略,全诗也由此而显得更加含蓄、简练而意味隽永,发人深思。

\r\r 七、“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谈对疑问句的逻辑分析:问句的分类\r\r

唐代诗人王维和李白分别写有下述小诗各一首:

\r\r

山中送别 王维

\r\r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r\r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r\r

哭宣城善酿纪叟 李白

\r\r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r\r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r\r

两首诗都从生活中选取了看似平凡的素材,寓深厚、真挚的离别和怀念之情于朴实、自然的语言之中,读来令人深思、令人动情。而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皆是一个问句:前诗描写主人公在刚刚送别故人后的日暮关门时,才将本应在送别时提出而又未能提出的一个悬念,从内心深处流露出来,形成了一个疑问句(或简称“问句”):明年春草再绿时,“故人是否归来呢?”后诗描写主人公为了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故作痴语地提问:老师傅!你已去漫漫长夜的“黄泉里”,而我李白还活在人世,你在幽冥中酿出的老春好酒,又将“沽酒与何人”呢?

\r\r

很显然,这两个问句所问的(即要求回答的)具体内容多不相同,但作为疑问句它们却有着相同的结构:它们都是由“问式”(提问的方式。其中包括问号和问词:类似“吗”“呢”“谁”“还是”之类的语词)和题设(问句中除了问式的其余部分)这两部分构成的。在同类问句中,其问式相同,可视为问句的“常项”;相对于问式而言,题设(可以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或语句……)可视为问句的“变项”。题设和问式就形成了问句的一般结构。

\r\r

按照问式的不同,对疑问句可以进行一定的分类。比如,“王孙归不归?”和“沽酒与何人?”这两个疑问句它们不仅题设各不相同,它们的问式也是不相同的。前句属于问句中的“是——否”类型,可称为“是——否问句”,具有“A吗?”(其中“A”表示题设,“吗”为问式)的问句结构。这是疑问句的一种主要类型。前面我们谈语句的预设时,曾分析过王维的《杂诗》一首,其最后一句“寒梅著花未?”也属此种类型。

\r\r

后句“沽酒与何人?”则属问句类型中的“x——类”问句。比如,李白有《子夜吴歌》四首,现录其中的《秋歌》一首:

\r\r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r\r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r\r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r\r

李白另还有《春思》一篇,诗云:

\r\r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r\r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r\r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r\r

前诗最后两句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虏,而使丈夫能罢征回家?后诗最后两句所提出的问题是:当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时,诗的女主人公申斥春风,为什么要进入罗帐?显然,提出这两个问题的疑问句,明显不是属于前面刚分析过的“是——否”型的疑问句,而是属于“x——类”的疑问句,它是具有“A什么?”“什么A?”“A谁?”“谁A?”“什么地方A?”“A什么地方?”“A什么时候?”“什么时候A?”“A怎样?”“怎样A?”“A多少?”“多少A?”“A为什么?”“为什么A?”之类结构的疑问句,通称x——问句。显然,在李白前述两首诗中,前诗的疑问句是属于“什么时候A?”的疑问句;后诗的疑问句是属于“A为什么?”的疑问句。而贾岛《剑客》一诗谓:

\r\r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r\r

今日把示看,谁有不平事?

\r\r

其最后一句提问的疑问句,显然又是属于“谁A?”的疑问句。而前述“沽酒与何人”则显然属于“A谁?”的疑问句。

\r\r

除上述外,疑问句还有一种类型,即选择问句的类型。比如,南宋诗人家铉翁有题为《寄江南故人》的小诗一首:

\r\r

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

\r\r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

\r\r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一剪梅》(袁州解印)一词的上阕中写道:

\r\r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r\r

前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夕是梦到钱塘呢还是梦到巴蜀?”后一首词一开始就通过陌上行人对词人“下车上马太匆匆”的惊奇,而提出了一个问题:“府公很快就被革职罢官(词作者刘克庄是一个关心民族命运、渴望为国立功的人。但在腐朽的南宋年代,他的仕途却充满曲折。刘克庄在嘉熙元年,即公元1237年,出任袁州知府,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是诗使人穷呢还是文使人穷?”

\r\r

显然,这两个问句也是提问的内容虽然不同,但作为问句的类型却是相同的。这是不同于前述两类疑问句类型的另一种问句类型,即选择问句的类型,它具有“a还是b?”的问句结构。

\r\r

以上是从逻辑学的角度对问句所作的一种常见的划分(即分类)。这种划分同目前语言学界对问句所作的划分(将语句分为“是非问”“特指问”和“选择问”)[2],大体上是一致的。区分和熟悉这些问句的类型,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诗词中所运用的问句的内容,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丰富内涵和艺术手法,无疑是会有一定帮助的。

\r\r 八、“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再谈对疑问句的逻辑分析:问句的预设和回答\r\r

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题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名诗一首,诗云:

\r\r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r\r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r\r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r\r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r\r

这是苏轼按照其弟苏辙(字“子由”)写的一首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原韵而写成的和诗。诗的前四句写了一段议论。一个人为了谋生,或为了读书、应举、做官,总免不了到处奔走。这像什么呢?像南迁北回的鸿雁,脚爪踏在雪泥上虽然偶然留下了爪痕,转眼又飞走了,那留下的爪痕又哪能都记着呢?人们后来形成的用以比喻行踪无定、偶然到达和相遇的“雪泥鸿爪”这一成语,就源于此。

\r\r

后四句诗应和了其弟诗中的怀旧之情。苏辙在《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中有注云:“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但现在老僧已经故去,只留下埋葬骨灰建成的新塔。而当日题写在墙上的诗句,也因墙壁破坏而无由得见了。暗应了前四句中“雪泥鸿爪”的意思。于是,诗的最后二句,又以追忆往事提问:子由弟还记得吗?那一年,我和你骑马过崤山,在二陵之间颠颠簸簸地走着,谁知骑的马死了,只好改骑驴子,路长人困而驴子又不停地嘶叫。这种情境,你还记得吗?诗人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他弟弟记取以往的艰辛,蓄积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气,更加奋发前进。

\r\r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短短八句诗中,有六句是直接或间接地同疑问句的提出或回答相关的。比如,第一句是用问句提出了问题,第二句则是对问句的回答;第三、四句和七、八句则分别是问句的提出和对问句题设的说明。按此,我们就可以对疑问句作进一步的逻辑分析,从不同角度来弄清疑问句在逻辑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重要特征:

\r\r

一、疑问句本身未作出断定,因而不表示命题,也不表达判断,是没有真假可言的。

\r\r

从前述的各个例句可见,一切疑问句都只是提出疑问。提出了问题(比如:“人生到处知何似?”这一问句只是提出了“人生四处奔走像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而并未对所涉及的问题作出任何断定。既然没有作出断定,当然也就没有因断定而出现的真或假,因此,疑问句也就不表达判断,不表示命题。这是疑问句有利于陈述句的一个显著特点。

\r\r

二、疑问句是有预设的,而预设总是由一个陈述句所表示的命题,是有真假的。

\r\r

什么是疑问句的预设呢?我国著名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曾举例说过:“问句也有预设的问题。‘他到哪里去了?’预设他去某处。‘谁做这件事?’预设有人做某种事情。”由此可见,问句的预设是问句成立即有意义的一种前提,它是用陈述句表示的、隐藏在问句中的某种思想,有了这个前提或这种思想,问句的提出才是有意义的。就此而言,预设是问句被提出和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r\r

比如,前诗中“往日崎岖还记否?”这一问句的提出暗含着“往日曾经有过崎岖行程”这一陈述句及其所表示的命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这一问题提得是否正确,即是否有意义而能否成立,关键就取决于这一暗含命题的真实性。如果这一命题(“往日曾经有过崎岖行程”)本身是假的,或不是预先知道的,那么,“往日崎岖还记否?”这一疑问句的提出就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提问“他上班了吗?”总是预设着“他是有工作的”这一命题。而且,只有“他是有工作的”这一命题是真的,预先知道的,提出“他上班了吗?”这一问句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如果“他从不上班”,即“他是上过班的”这一命题为假,提出“他上班了吗?”就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不正确的、不合适的。

\r\r

这就是说,疑问句本身虽然是没有断定、从而没有真假的,但是,作为疑问句成立和有意义的必要条件和前提的预设,都是有所断定的,是一个命题,因而是有真假的。

\r\r

三、疑问句是有回答,也就是有答案的。

\r\r

用疑问句提出问题,总是要求有回答、有答案的,比如:前述苏轼诗中的第二句“应似飞鸿踏雪泥”就是对诗的第一句所提问题的回答即答案。自然,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从逻辑上说,无非三种情况:(1)可能答案。这是指能够满足问句提问要求的各种答案。比如,就“是……否问句”而言,可能答案是对问句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问“今天下雨了吗?”其可能答案是:“是”或“不是”;就“选择问句”而言,可能答案是对问句中提出的至少肯定或否定其中一个题设的答案。如问“今天在下雨还是没下雨?”其可能答案是:“今天在下雨”或“今天没有下雨”;就“x——问句”而言,可能答案是对问句中的问词作出回答的答案。如问“你去哪?”(其问词为“哪”)其可能答案是:“我想去图书馆”,或“我想去书店”等等。(2)真答案。是指其答案是问句的可能答案,并且是一个真命题。如问句“今天星期几?”“星期一”到“星期日”各天均是其可能答案,但如回答为“今天星期一”,而且当天确实是星期一,那么,这一答案就是一个真答案。(3)假答案。是指答案为问句的可能答案,但却是一个假命题。如问句“现在是黄梅季节吗?”其可能回答为“是”或者“不是”,但如实际情况是,虽然下雨天多了一点,但却不是黄梅季节,而对此回答为“是”,那就是一个假答案。

\r\r

由此不难看出,问句总是有预设和答案的。而问句的预设和答案是有真假的。但预设的真假和答案的真假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二者的关系仅在于:预设真,问句才有可能的答案;预设假,问句则无可能的答案。

\r\r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疑问句同用陈述句及其所表达的判断和命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这差别就在于:疑问句本身只是对事物情况提出了疑问,而没有对之作出断定,因而,它不表达判断,也不表示命题,从而也就无真假可言;然而,疑问句是有预设的和答案的,而其预设和答案都是由陈述句所表达的判断和命题,因而,也都是有真假的。就此而言,疑问句又同判断、命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既区别而又联系的现象,正是疑问句的主要逻辑性质之所在。我们只有把握了疑问句这一逻辑性质,才能真正深刻理解疑问句并进而对之提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答案,也才有可能对古代诗词中的疑问句所表达的思想有较深入而确切的理解。

\r\r 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三谈对疑问句的逻辑分析:问句的回避、回驳和回问\r\r

唐代诗人王建,有题为《十五夜望月》诗一首:

\r\r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r\r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r\r

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照耀得“中庭地白”的月色和鸦鹊栖宿的寂静,望着深夜秋露打湿了的庭中桂花,想到人们都会在这中秋团圆佳节里,凝神注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但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身上(“谁家”即指“谁”,“家”是语尾助词)?全诗用这样一个疑问句结尾,把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现得更加思绪绵绵、委婉动人。从我们前面对疑问句的分类来看,这个疑问句(“秋思落谁家”)显然是属于“A谁?”的“x-类”疑问句。

\r\r

对问句的逻辑分析,除了要弄清其必然有预设、有答案之外,还必须弄清问句的回避、回驳和回问等问题,以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使用问句和回答问句。

\r\r

什么是问句的回避呢?如果一个语句表达的命题是某问句的预设所蕴含的命题,那么,该语句即是某问句的回避。比如,“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句的预设是“秋思要落在某家”,而其回避就是:“秋思要落在某家”,或者“秋思要落在它该落的某家”。(后述这两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是为该问句的预设“秋思要落在某家”这一命题所蕴含的。即问句预设的命题真,则问句的回避必真)可见,所谓问句的回避,通俗地说,即对问句所提出的问题貌似回答,其实未作回答。

\r\r

什么是问句的回驳呢?如果一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是某问句的预设的否定命题(即矛盾命题),那么,该语句即是某问句的回驳。比如,“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句的预设是“秋思要落在某家”,而其回驳则是:“秋思不会落到谁家。”正如我们有问句:“小王戒烟了没有?”其预设是“小王是抽烟的”,其回驳则为:“小王根本不抽烟”。可见,所谓问句的回驳,通俗地说,就是对问句成立的前提(即预设)的否定。

\r\r

什么是问句的回问呢?如果一个语句是对某问句的问词的提问,那么,该语句即是某问句的回问。比如“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句的问词是“谁”,其回问则为:“什么谁?”或者“‘谁’指的是什么?”问句的回问是人们对较为复杂的问句中的问词不完全理解的时候,或者,故意拖延回答的时候常常用到的。比如,有人问某人“近来怎么样?”而某人可能出于对该人的提问不完全明白(如,不知对方是问自己身体怎样,还是工作、婚姻方面的问题怎么样),或不愿直接作答,便针对其问词“怎么样”而回问说:“什么怎么样?”或“‘怎么样’是什么意思?”等等。

\r\r

以上可见,为了正确掌握和使用疑问句,弄清问句的回避、回驳和回问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疑问句,从而提高我们的日常交际(言语交流)水平,是有一定重要作用的,就是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含有疑问句的古典诗词的艺术创造手法和内容来说,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r\r 十、“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对疑问句的逻辑分析举隅\r\r

南宋词人辛弃疾写有名为《木兰花慢》的诗一首,采用屈原《天问》的手法,从“月落”着笔,对月提出了一个个问题:

\r\r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r\r

按词所提问题的顺序:第一个问题是:今晚的月亮多可爱呵,它晃晃悠悠地要走向何处呢?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为回答第一个问题而提出的:是另有一个人间,在我们这边落下的月儿又在它们的东面升起呢?还是那浩荡的清风把这中秋明月送往那天外的广阔宇宙中去了呢?第四个问题是:月儿似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到地面,是谁用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呢?第五个问题是:月宫里的嫦娥至今犹未出嫁,又是谁将她留住了呢?

\r\r

接下来的问题是:有人说月亮游经海底,可无从去查问根由,这真使人发愁。真害怕大海中的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里的玉殿琼楼。月经海底时,月中的蟾蜍(虾蟆)固然因其会游水而不用担心,但那玉兔如何能解脱海水的沉浮呢?如果海水对这一切(玉殿琼楼、虾蟆、玉兔)都没有伤害的话,那么月亮又如何会渐渐亏缺而变成弯钩的模样呢?

\r\r

词人在这里任凭想象的快意驰骋,把关于月亮的各种神话传说,巧妙地编织起来,对月亮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饶有风趣而又耐人寻味的问题,使人不仅感受到词中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形象的艺术魅力,也领略到其中所显示的词作者的聪明睿智的思想光辉和艺术才思。

\r\r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本词大量使用问句,因而较多涉及问句逻辑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关于问句中问题的分类问题,问句预设的真假问题,关于问句的回答、回避和回绝的问题,以及依据问题间可能存在的真假关系而进行推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在前面对疑问句进行逻辑分析时,已作过初步介绍。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些初步介绍对《木兰花慢》一词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再作简要的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将会有助于我们对本词中各个问句所包含的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从而也会有助于对全词深邃而丰富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r\r

我们先分析该词的第一句。这无疑是一个疑问句,它所提出的问题是:“今晚的月亮晃晃悠悠地要走向何处呢?”这是属于问句类型(分类)中的“x——问句”,其中“x”表示任一时间、地点、对象等等,就本句而言,“x”表示“走向的地点”。而这一问句所以能成立的预设,则至少有以下几条:

\r\r

(1)“宇宙中有一个被称为月亮(月球)的东西(天体)。”

\r\r

(2)“月亮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的。”

\r\r

(3)“宇宙中有着月亮可以移动、去留的广阔空间。”

\r\r

没有这些预设(它们都表现为真的陈述句)作为前述问句的前提条件,该问句就是没有意义的,不能成立的。自然,上述这几条预设就现代科学意义而言,不能说都是完全真实的,从而,这一问题(指“今晚的月亮……要走向何处?”)的提出并非是完全准确的。但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和条件下,仅就人们的肉眼观察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们(指前几条预设)是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的。显然,稍作这样的逻辑分析,我们就不难领略到隐含在这一问句后面的词作者的另一些卓越思想。

\r\r

其次,词的第二和第三问句所提出的问题,是基于对第一个问句提出问题的两个不同的回答而形成的问题(“是另有一个人间,在我们这边落下的月儿又在它们的东面升起呢?还是那浩荡的清风把这中秋明月送往那天外的广阔宇宙中去了呢?”)就问句的逻辑类型而言,这属于选择类的问题,具有“a或是b”的结构。它们当然也是分别各有其预设的(由于这一问句是在第一个问句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第一个问句的那几条预设,也可视为本问句的预设,这里不再详谈了)。而透过对这些预设的分析,我们也就可以进一步领略到在这些问句后面所隐藏着的词作者的更深邃的思想。

\r\r

再次,该词所提出的第四、五两个问题分别是:“月儿……不会掉到地面,是谁用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呢?”“月宫里的嫦娥至今犹未出嫁,又是谁将她留住了呢?”这两个问题是词作者当时还不具备有关万有引力等宇宙空间知识的条件下提出的,但他把对月亮永浮天际原因的大胆探索同关于月亮的神话的浪漫想象结合在一起,仍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当然,从今天已达到的科学水平来看,这两个问题无疑都是不成立的。因为,它们各自的预设(如前者预设:“月球可以用长绳把它系住”;后者预设:“月亮里有一个月宫”“月宫里有一个叫嫦娥的人”“嫦娥还未出嫁”等等),都是一些虚假的命题。因此,在当前科学水平的条件下,对这两个问题不可能有问句的真回答,只能采取问句的回绝(亦称“问句的回驳”)。所谓问句的回绝是指:当一个语句x是与问句q的预设相矛盾的语句,即是对问句预设的否定,那么,语句x就是对问句q的回绝。比如,就上述两个问题的第一个问题而言,问句的回绝是:“月球根本不可能是用长绳系住,才永浮天空的”;对后一个问句的回绝是:“月亮里没有什么月宫”,或“月宫里没有什么叫嫦娥的人”等等。

\r\r

词中提出的其他问题,大多与上述问题基本类似,在此不一一分析了。仅此可见,对问句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是有助于我们对问句的更深刻理解和正确回答的。就本词而言也是有助于我们对该词所体现的深邃睿智的理解的。

\r\r 十一、“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谈诗句中的反事实条件句\r\r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有题名为《赤壁》的名诗一首:

\r\r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r\r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r\r

“赤壁”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相传为三国时吴、蜀联军火烧魏军之处。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借此处发现的一件古物——一支折断了的铁戟,经一番磨洗,发现它确系六百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来抒发他对前朝人、事的感叹。第三、四句,则根据那次战争的战况进行设想:如果当时不是东风给周郎以便利,使之能借东风火烧魏军水寨,而使魏军大败,那么,魏军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吴蜀就有可能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会“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三国演义》中孔明诵《铜雀台赋》中语)了。于是,诗人由此推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r\r

显然,杜牧诗中这一设想并不是历史事实。即:“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一条件不是事实(并不存在这一条件),“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依赖于前述条件而成立的推断也不是事实(并未出现“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情况)。但是,这两句之间的条件关系——广义的因果关系却是成立的。因为,如果其中第三句所表述的条件能得以存在的话,那么,第四句所表述的情况也就必然存在。这就是说,这第三、四两句确实是构成了一个条件句,相应地确实是表达了一个条件命题,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然而,如前所述,这一条件句却是一个其前后件所断定的情况都不存在(即都不是历史事实,因而其值均为假)的条件句,所以,人们就通称这种条件句为“反事实条件句”,它所表达的命题就是一个反事实条件命题。

\r\r

反事实条件命题同现代逻辑的实质蕴含在逻辑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实质蕴含的蕴含式“p→q”,只要其不出现p真而q假的情况,它就总是真的,而不问“p”与“q”所表示的命题之间是否有意义上的条件关系。而反事实条件命题的前件与后件之间总是存在一种条件关系的。其次,由于反事实条件命题的前件总是违反事实的,亦即总是假的,因此,如果用蕴含式来予以解释的话,那么,反事实条件命题就总是真的(因为前件为假的蕴含式,不论其后件的真假,其值总是为真),而这显然是同人们所面对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因而是难以为人们所接受的。所以,用实质蕴含来解释反事实条件命题是不适宜的。

\r\r

反事实条件命题常用于人们用来表达某种设想或假想,用以阐明某种事理,或进行某种揭露。

\r\r

比如:同属唐代诗人的罗隐写有《金钱花》诗一首:

\r\r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r\r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㔉将。

\r\r

其中的第三、四句所表述的当然都不是事实,所以,它们构成了一个反事实条件句,表达了一个反事实条件命题。这一命题是说:“金钱花”作为一种“占得佳名”的花,如果它真的是金钱而可以收藏的话,那么,那些豪门贵族出于对金钱的无限贪欲,必然会毫不怜惜地要将它全部掘尽砍光(第四句中的“㔉”音“竹”,即掘、砍之意)。显然,诗人正是通过这一反事实条件句,对豪门贵族贪得无厌的本性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揭露。

\r\r 十二、“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谈反事实条件句在交际中的运用\r\r

唐代末年的著名诗人罗隐,一生皆不得意。从28岁起就考进士,一直考到55岁,考了十次以上,始终未被录取。后来,他投奔在浙江一带割据的吴越王钱镠,担任过钱塘令等官职。钱镠称王后,定都在今天的杭州。当时赋税繁重,连鸡蛋、鱼都要纳税。西湖中捕鱼的渔民每天需交鱼数斤,叫做“使宅鱼”。罗隐看到这种现象后很不满意,一直想加以劝谏,但未有合适机会。

\r\r

一次,罗隐陪着钱镠清谈。附庸风雅的钱镠指着墙上挂的一幅《磻溪垂钓图》,请罗隐在画上题一首诗。罗隐借此机会,题下了下面这首题为《题磻溪垂钓图》的七言讽刺诗:

\r\r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r\r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r\r

据说,钱镠看到罗隐题的这首诗后,自感愧怍,就下令把“使宅鱼”这项捐税免征了。这是为什么呢?

\r\r

原来,罗隐所题《磻溪垂钓图》画的是姜太公在磻溪(今陕西宝鸡东)钓鱼的图画。传说商末时,姜子牙曾用直钩在离水面三尺的空中钓鱼,嘴里还念道:“负命者,上钩来。”他当时并非真的是在钓鱼,而是在等待有作为的君主来任用他。后来,周文王果然发现了他的才能而予以重用,并最后由其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而建立了周朝。罗隐的上述七言诗乃是就此有感而发的。诗的大意是:吕望(姜子牙)当年施展雄才大略,用直钩去钓一个国家的谋略谁能相比。假如他现在还生活在西湖上,那也是逃不掉要交纳“使宅鱼”的捐税的。

\r\r

很明显,罗隐在此无疑是借题发挥,用诗中第三、四句所表述的一个反事实条件命题(“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所表述的条件命题,是一个前后件均违反事实,即均为假但前后件的联系却能成立的条件命题。这类条件命题通称为反事实条件命题)来说明即使像姜子牙这样具有雄才大略的名相,即使他是用直钩钓鱼,假如他现今仍生活在西湖上,那也是必须交纳“使宅鱼”这种税的。以此用姜子牙的名望,特别是用他的直钩钓鱼(根本就钓不上鱼)的传说来讽刺收缴“使宅鱼”税的不合理性。这就难怪钱镠读过此诗后总算还有点良知而不得不下令免除这种捐税了。

\r\r 十三、“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谈反事实条件句在议论中的运用\r\r

唐代诗人于僨写有五言诗《辛苦吟》一首:

\r\r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r\r

窗下投梭女,手织身无衣。

\r\r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r\r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r\r

诗的前四句以浅显明白的诗句,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不幸境遇:在垅上扶犁耕种的男子,理应有饭吃,但却“腹长饥”;在窗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但却“身无衣”。即就情理而言,“扶犁儿”和“投梭女”应当有饭吃、有衣穿,但就事实而言,他们却“腹长饥”“身无衣”,这种通过对比情理与事实而出现的巨大反差,无疑是对封建社会的本质及其腐朽性的有力揭露和鞭笞。

\r\r

后四句是说:我希望燕赵一带地方的美女,都变成面貌丑陋但德行贤惠的“嫫母”,如果能够这样,她们的笑就不值钱了,那种传说燕赵出美女、一笑值千金的挥霍现象不再有了,这样,“家”“国”自然也就富有了。

\r\r

不难看出,前四句对封建社会劳动者无衣食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揭露,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避免这种不合理现象,使“家国”富起来,而使“扶犁儿”有饭吃,“投梭女”有衣穿呢?作者的设想是:杜绝那种使美人锦衣玉食、一笑千金的穷奢极侈的靡费现象,劳动者也就有可能逐步富裕起来。而这在当时固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它却让人们从这种设想里,意识到了正是封建上层社会的奢侈享乐,造成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本诗的意图和意义之所在。

\r\r

很明显,作者的设想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主观愿望和假设,因此,由其所形成的一个条件句(如果“燕赵姝”都能“化为嫫母姿”,那么,“一笑不值钱”而“自然家国肥”了)只能是一个反事实的条件句。其所表示的命题也就只能是一个反事实条件命题。《辛苦吟》一诗也正是通过这种反事实条件句及其所表示的反事实条件命题,而对封建的上层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笞。正因此,在许多诗歌中,特别是在人们的日常思维、论证中,反事实条件句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r\r

比如,唐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其二)一诗中,也有这种反事实条件句的运用:

\r\r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r\r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r\r

本诗作者认为,许多人谈论隋亡的原因时,都把它归咎于运河(汴河是其中的一段)。作者却不以为然,因为迄今为止,千里河运不正依赖于它而贯通的吗!由此,作者进一步设想:“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即如果没有隋炀帝“水殿龙舟”之事发生,那么,同夏禹相比,隋炀帝的功业也不差多少。而由于“无水殿龙舟”之事发生这并不是历史事实,而让隋炀帝同夏禹论功劳的大小这也不是历史事实,但前者与后者之间的条件关系却是成立的。所以,这一条件句显然是一个反事实的条件句。诗作者正是运用了这一反事实条件句,对“尽道隋亡为此河”的论调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辩驳,显示了作者对运河,以致对隋炀帝的历史功过,有着高出前人一头的眼光。

\r\r
\r

为什么河水是绿色,海水是蓝色?

水是无色透明的,但是我们经常会说“青山绿水”“水天一色”等词语形容河水或海水,那为什么本来透明的水,汇集成江河湖泊以后,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光,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简单的解释一下。

一、光的散射

光线照射到水面上时,会被水面反射或折射进入水中。当光线进入水中后,就会发生散射现象,即光线被水分子撞击后改变了原本前进方向而发生偏转。这种散射最终会将光线分散到各个方向,使得眼睛看到的光线不再是一个明亮的光源,而是整个水体中的光线。

对于海水和河水,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海水中的盐分浓度要高于河水,因此海水分子比河水分子更多,也更大,所以海水在散射光线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散射出来的光线波长较短,呈现出蓝绿色调;而相对来说,河水中的水分子相对较少,分子较小,在散射光线时所消耗的能量较少,散射出来的光线波长较长,呈现出绿色调。

二、光的吸收

除了散射,水中的颜色还受到光线在水中的吸收影响。水分子会吸收一部分光线,比如红色和黄色的光线被吸收得更多,而蓝绿色的光线则相对较少被吸收。因此,在海洋深处,红和黄的光线被吸收得更多,剩下的蓝绿色光线比较容易穿透水体,这就是为什么远离海岸线时海水呈现深蓝色的原因。

而河流由于水体浅、流动性强,周围的环境也比较暗淡,没有像海洋那样明亮的阳光,所以它们反射的光线相对较少,只有来自天空的光线折射进来,虽然水体本身吸收红和黄的光线,但绿色的光线在水中穿透能力相对较强,所以从我们的视角看到的河水呈现出绿色。

三、背景的影响

除了光的散射和吸收,水的颜色还与周围环境有关。例如,当河流在岩石和植被间穿行时,它会反射周围环境的颜色,这些颜色与水中自然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河水的颜色。

总之,海水呈现蓝色和绿色是由光在水中的散射和吸收造成的。而河水通常呈现绿色则是因为河水中水分子相对较少、散射的光线波长较长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原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不同水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也让我们的眼睛可以欣赏到这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运用了什么修辞?原文中的拟人句赏析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满意”一词是将沟水拟人化,描绘出了沟水顺畅地流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轻松惬意的心情。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此句出自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走月亮》一文,该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了童真童趣。文章通过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抒发了作者对阿妈深深的爱。

除了此句之外,此文中还有很多拟人修辞手法运用的优美句子,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1,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

这一句中的“淘洗”是人的动作,作者发挥了新奇的想象,将明亮而柔和的月亮,想象成是被人淘洗过的,充满了童趣的同时,体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柔软和纯洁。

“2,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里用“可爱”来形容小水塘,并且赋予水塘“抱”的拟人化动作,这是运用拟人的修辞,将小水塘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可爱,引人遐想。

“3,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秋虫唱着”运用的也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虫子拟人化,与后文中的夜鸟,鱼儿的动作相得益彰,这是作者回忆中的情景,体现出了作者对回忆的记忆深刻,说明这些回忆对作者而言印象深刻。

“4,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地,稻穗低垂着头。”

“稻穗低垂着头”一句将稻穗拟人化,描写出了稻穗沉甸甸的丰收情景,表达出在这种丰收的季节里迎接阿爸时的喜悦之情。

“5,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个句子中,作者运用拟人修辞,发挥想象和联想,将月亮和小星星拟人化,想象着月亮牵着小星星在天上走的情景,以月亮和小星星暗指阿妈和自己,给予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阿妈能够像美丽的月亮那样,长久地陪伴自己,“走着,走着……”,能够一直走下去,表达了对阿妈深深的爱。

以上这些就是针对《走月亮》一文中的拟人句的赏析分享,此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拟人的修辞手法,文章充满了想象力和童趣,作者正是借着这种想象力,将自己对阿妈深深的情感赋予其中,使读者在感受童趣的同时,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

夜思 | 好的比喻句,真的会让人记很久很久!

最近,又有不少网友讨论起“比喻”这门修辞,关于长比喻,作家余华说:

长比喻令人难忘,比如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就有一个很棒的长比喻,写到那个老太太回首往事,她释然了,茨威格是这样写的:压在她心头的石头已经滚落。这个比喻是很一般的,谁都会写,但茨威格又在它后面加了一句“滚落之后沉重地压在往事之上,使之不再复活”。这个比喻就很厉害了,滚落之后还要压,还是“沉重地”压着,完了还要再来一句“使之不再复活”,她想跟这个往事彻底告别了。这种长比喻的句子是很令人难忘的,它带出来的是一种画面,一个情节。

本文也来分享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长比喻”,看完只想说:人类不能没有文学哇!

20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长比喻”

01

形容爱情的到来:

我在情感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去又走过来,我也听到了,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直到有一天,这个脚步停留在这里。然后,门铃响了。(余华《第七天》)

02

形容欢欣的心情:

她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件包好的礼物,要她收藏,但不能窥视——然而,当她们来来回回散步时,她偷偷瞅了一下,那是一颗钻石,一件无价之宝,外面包上封皮,也许是宝石的光芒透射出来,那是神灵的启示!(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译者/孙梁 苏美)

03

形容不可为人道的隐秘心事: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04

形容让人厌烦的车轱辘话:

每隔几天,她就要把这套车轱辘话念一遍,俨如在直通线上往返的列车,每一个站点,每一个交叉路口,每一个泥沼他都了如指掌,也最清楚她会在哪个节点上得出结论,俨如列车庄严地驶入终点站。(弗兰纳里·奥康纳《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译者/于是)

05

形容紧张到极点的气氛:

他觉得就像抓住了一根葡萄藤的梢头,像打秋千一样往外一荡,飞到了万丈深涧的上空,就在荡到这最高点时,地心似乎霎时失去了引力,于是他就一直凌空挂在那里,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威廉·福克纳《烧马棚》,译者/蔡慧)

06

形容深深的疲惫:

有时你疲疲困困,你的心休息,你的生命匍匐着像一条假寐的狗,而一到有什么事情来了,你醒豁过来,白日里闪来了清晨。常常也是一涉即过,清新的后面是沉滞,像一缕风。(汪曾祺《邂逅》)

07

形容淡淡的喜悦:

一股淡淡的喜悦,像古井里莫名泛起的小水泡,在李善德心中咕嘟咕嘟地浮起来。十八年了,他终于在长安城有了一席之地,一家人可以高枕无忧了。(马伯庸《长安的荔枝》)

08

形容绵延一生的暗恋:

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译者/张玉书)

09

形容冬春之交的天气:

风犹豫不决,像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发出臭味的老人,不由自主地变得软烂,不由自主地发出春天的腥味。距立春还有半个月,城市却像患了感冒,为了应付换季而出现了隐隐的低烧。(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译者/薛舟)

10

形容生命的尽头:

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毛姆《作家笔记》,译者/陈德志 陈星)

11

形容零落的记忆:

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得因此污了赏鉴家的眼目。(鲁迅《忆韦素园君》)

12

形容漂泊的心情:

我仍搅着杯子,也许漂泊久了的心情,就和离了岸的海水一般,若非遇到大风是不会翻起的。(萧红《初冬》)

13

形容被折磨的心情:

她的影子正折磨着他身体的某个部位。那是一种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在他行走时构成障碍,就像鞋里进了一粒小石子。(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译者/范晔)

14

形容无法加入的对话:

经过片刻彻底的停顿后,被他打扰的交谈又会抛开他继续下去。他试图再次加入其他交谈,但这就好像不断和一个手套握手,而手套里面的手则已经抽走了。(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译者/周嘉宁)

15

形容渐渐模糊的遗忘:

看着这家人的房子逐渐从我视线中消失,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好像写了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是我又把它丢了,以后也永远不会再记起我写的是什么了。(雷蒙德·钱德勒《高窗》 ,译者/傅惟慈)

16

形容听不进去的话:

鸿渐(即《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麻,只知道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义,好比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钱锺书《围城》)

17

形容失去家人的痛: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只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杨绛《我们仨》)

18

形容别扭的自己:

他明白自己像是一株蕨类植物,只会用浅浅的根,贴住坚硬的地表,把最新生的芽,牢牢藏在最内里的地方,然后自己推挤自己,纠结蜷曲成一团苍老的大圆球。他很别扭,他有毛病,然而,他无法为此难过。因为他亦深知,对像他这样一株蕨类植物而言,那些在寂然的黑夜里,从自己孔隙源源冒出的,不会是眼泪那般单纯的东西。(童伟格《无伤时代》)

19

形容聪敏的头脑:

我想象着莉拉在楼下,关在她的房子里,静静听着我也能听到的声音。只有薄薄的一层地板把我们隔开,但她懂得按照自己的心情和方便,来缩短或拉远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有她潮汐一样运作的脑子,就像月亮抓住大海,让它起伏。(埃莱娜·费兰特《我的天才女友》,译者/陈英)

20

形容妈妈的爱:

对妈妈来说,整个世界就像一条没缝好的棉被,棉絮总是会漏出来。而她的担心就像针一样,要把那些可怕的裂缝一一缝起来。(罗伯特·麦卡蒙《奇风岁月》,译者/陈宗琛)

原文链接:好的比喻句,真的会让人记很久很久!

来源:公众号@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董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