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描写掌门的句子唯美(描写掌门的句子)

描写掌门的句子唯美(描写掌门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铁肩柔情担道义——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下)

雎剑波

写在前面的话: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父亲去世19周年。虽然老人家离开我们多年,然而我梦里千回见到他,平常时时想到他,想起父亲的人生故事和艰苦经历,想到他一生植根于火热的生活环境,教书育人,热爱劳动,勤俭持家,躬身践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的故事。为此,从今天开始,我分上下两部分撰写这篇回忆文章,旨在将父亲的人生经历呈现给后代儿孙,谨以此文表达对老人家的纪念。

(1992年5月,父母游览兵马俑博物馆。)

(接上部分)

8. 胸怀大爱——时刻牵挂是兄弟

再次想起清明节凌晨所做的关于父亲三兄弟的梦。在这神奇的梦境中,我梦见父亲三个老弟兄同时出现在老院子的旧居大窑里。父亲给我的是一个背身,三爸影影绰绰地站在父亲身旁。二爸走出窑门,慢腾腾地在一块不规则的门蹲石上坐下,身着一件灰暗陈旧的圆领汗衫,大约是因为冷,缩作一团,我正想着到哪里给他找件衣服披上......

虽说是在梦境,虽说窑洞相当破旧,他们的处境非常窘迫,然而就是在那样一种环境中,三个老兄弟依然抱团取暖,站在一起,这正是冥冥中我对父辈兄弟相互尊重、团结互助良好德范的认可、佩服与怀念。

受儒家思想熏陶影响,父亲的兄弟姐妹有着良好的处事习惯,互相之间有着亲密融洽的关系。长兄关心爱护弟妹,弟妹尊重服从长兄,大事小情商商量量,迟早见面亲亲热热,大家始终就是一家人,亲密和谐的大家庭氛围总是在每个人心头萦绕,让人时刻感到大家庭的温暖。从小到大,我从没见过父亲兄弟姐妹之间有不睦的事情,从来没见过他们红过脸拌过嘴,甚至连高声说话都没听见过。父亲曾不无骄傲地对我说,我们弟兄相处得很好,你二大三大对我很尊重,见面不叫大哥不张口。

(1987年8月,父母与作者及雎璋在老家。)

水有源树有根,万事万物发展都有其内在脉络。良好的家风与一个家族传承和养成的习惯不无关系,与一个家族掌门人的带领示范不无关系,正如俗话说的是脉气的好坏。父常见了弟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弟妹对他尊重有加,言听计从。二爸有事没事就来家里转转看看。三爸性情刚正,干啥直来直去,眼里从来揉不得沙子,但在父亲面前总是和颜悦色,满面笑容。有时候三爸送点水果茶叶过来,一进窑门,父亲总是第一时间拿出烟袋递过去,看着老兄弟俩在一个烟袋里装烟的温馨场景,我的心里总是涌上一股暖流。

在我家,爷爷去世早,二爷一辈子不大管事,父亲把长兄为父的责任担在肩上,把两个堂妹的前程看得和自己的子女一样重要。1961年大姐和三姑初中毕业,到县上考完试,一起去赵镇中学,在父亲那里住了一天,第二天两人要回家,父亲骑着自行车,把大姐往前带一段,回过头再去接三姑,就这样往返送行,乐此不疲!

那一年,大姐所在的南坊中学两个毕业班总共考了一个高中生,教学质量可见一斑。父亲说赵镇考了80多个,母亲建议父亲带大姐去赵镇上学,父亲说那一定要把三姑带上。那年我们分了家,大姐感到母亲身体不太好,家里缺劳力,加上一大家子一开学,她们四五个人每人10元钱的学费,加起来相当于父亲两个月的工资,家庭负担重父亲压力大,就不想上学了。开学后在南中上了一周的大姐给父亲写了封信,说了自己的想法,父亲只好回信说你自己决定吧!那年大姐辍学了,15岁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力。

(1997年8月,父亲老弟兄三人在老家谈笑风生。)

父亲一生情深意长,时刻牵挂着本家兄弟。多年前有一个心愿,就是回趟临潼老家,看看老地方,见见本家人。2000年初夏,我陪同父亲和二爸回临潼铁炉塬雎家堡,看了老家的新村子,见了他的姑表弟,一起吃了一顿饭,坐在炕头促膝交谈。父亲详细询问家族发展和人员生活状况,用笔记下雎氏五代发展史,回到家后认真疏理出来,成为我们今天了解老家脉络的依据。

父亲与水平老张家舅表弟和米仓的姨表弟情同手足,常来常往,过去逢年过节,都是亲自骑车子去走亲戚,表兄弟之间越走越亲情份很重。

人心都是相对的,感情都是相互的。父亲处处关心大家,大家事事爱护父亲。2003年父亲大病中,大姑二娘和三娘时不时前来探望,坐在炕边说东道西拉家常。大姑和三娘老喜欢说到“大嫂”——我母亲的往事,父亲很认真地听着笑着,露出开心的神情。一次,80岁的大姑抚摸着父亲的头发对三娘说:“你看人家大哥这头发多好,一点儿不少,还这么黑!”大姑饱经风霜的脸庞笑成一朵花儿,露出孩子般单纯的神情,爽朗的笑声富有感人的穿透力,老兄妹亲密无间的感情溢于言表。

(1999年,父亲与二姐雎刺梅在西安。)

9. 舐犊情深——父爱伟大重如山

1965年,二姐上初二时,发现视力不好,父亲立马决定暑假带她去西安看病。当时交通不便,到县上才有公共车。那天三更时分,父亲骑上自行车,带上二姐,带着母亲事先准备好的小包裹,里面装着馒头,从南坊起程,赶天亮骑行70里路,到达礼泉,然后搭车前往西安。

到西安后,父亲带着二姐一连跑了大小四个医院,诊断结果一致,说是近视需要配镜。父亲一再要求医生给开些药,人家开了两支眼药水,花了不到一块钱。此时天色向晚,父女二人就在钟楼西北角的旅店住了一宿。第二天,他们先去东大街西北眼镜行配了一副眼镜,交了8块钱的眼镜钱和邮寄费。那是二姐头一回去西安,父亲高高兴兴地带她逛了兴庆公园,第三天才返回南坊,一周后顺利地从南坊邮局拿到眼镜。

父爱重如山。在我们五姐弟中,每个人都认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是最多的。其实父亲在每个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付出了很多很多。在文化学习方面的付出是首要的。有一年,父亲为了给大姐买一本《现代汉语字典》,多次拜托在书店工作的康二叔帮忙。字典买到后,父亲亲自给大姐送到学校,成为她学习的宝典。当时学习工具书很难买,古汉语字典买不到,大姐就曾借别人的字典抄了一大本。

(1995年8月,父亲与孙子们围坐在南坊镇老家院子。)

大姐工作后,父亲一直在身后默默地提供支持与帮助,多次将订阅的《语文学习资料》装订成册带过去,指导搞好教学。为了减轻大姐的家务负担,让她一门心思开展教学,先后把孙奇、孙勇接到南坊,照顾两个外孙直到上了小学四五年级。

有一年,大姐参加县上在二中组织的教师暑期学习,同期有一位父亲在赵镇中学教过的学生。他说:“你看你爸我的雎老师的相貌、所作所为像谁呀?周总理!”不待大姐回答,他脱口而出。他对父亲的评价让大姐永记心中,大姐一直以我们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骄傲和自豪,她也多次感慨地说:“如今孙奇孙勇有出息,都是伯和妈的功劳,我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伯和妈给予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农村人都穿的是用老布缝制的布袜子,脚面上有条缝,袜筒又宽又低,就像戏台上小生穿着的那样,很土气很古老的样子。1961年,父亲在赵镇中学教书。快过年了,父亲从学校回来,神秘地把6岁多一点的三姐叫到跟前说,今儿有个好东西给你,把眼闭上它就会出来。三姐照着做了睁眼一看,是一双枣红色的长统棉线袜,那时叫洋线袜子。三姐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双袜子穿了好几年,烂了补,补了穿,小姑娘的爱美之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一个儿女一条心,在父亲心中,哪个儿女都一样。1972年前后,我上三四年级,父亲好像在赵镇学校教书,每个星期天回来都要带点小礼物。那时,我第一回吃到了毛栗子,那么新鲜,那么神奇,美味至今留在嘴边!有一个夏天的周末,父亲回来把自行车撑在窑门口,笑眯眯地从挂在车把上的提包里给我掏出一双空气鞋,亮黑色,鞋面是个大交叉,前边是个鱼嘴状,穿上洋气又好看,我很喜欢,一连穿了两三年。

1979年,南坊乡要在全乡公开招考一批民办教师。得知消息,父亲急忙从学校回到家动员哥哥参加考试,他说“你刚复课一年,虽然高考失利,但这次又给了你一个机会,一定要把握好!”随后,他直奔大队书记王清发家,请求大队优先推荐。王书记愉快地答应了,父亲回来将喜讯告诉哥哥,要求他抓紧准备,说完就推上自行车出了门。此时,他还操心着另一个人,就是我未来的嫂子,他要尽快去水平村给她家传递这个消息。那次成功的努力,让哥哥夫妻二人一起走上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走向成功的道路,成就了一生的光荣和幸福生活。

(2000年,父亲与孙子在一起。)

10. 生活俭朴——点滴小事见精神

父亲一生不打牌不喝酒,没有多少嗜好,最大的爱好就是抽烟。他的烟瘾很大,但基本不抽纸烟,几十年来一直抽的是旱烟,主要是旱烟便宜不花钱,劲儿大。逢年过节为了招待来客,往往要买2元钱一条的工字牌雪茄烟,有几年在供销社工作的舅舅每年要给父亲送几条。他抽的旱烟全都是自家地里种出来的。那些年,在崖壁的场畔里,果园的大树下,上半院子的花园子,每年都要见缝插针地为自己种上几坨坨旱烟,有时甚至是几株。

每到仲夏,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的旱烟也长老了。父亲手握磨得发亮的镰刀,弓下身子抓住粗壮的烟草,一根一根地割下来,随着清脆的声音,一股清香而刺激的气味扑面而来。收割的烟草放到北窑门口的台台上,在大太阳底下曝晒三五天,一碰兹啦兹啦作响的时候,就可以炮制了。先是用手折,然后用棍子击打,再用手搓,基本上成为细末状后,用筛子簸箕分级分类,叶状的分为一类,烟干分为一类,收藏在纸箱子里,差不多够享用一年。我经常觉得放在窑洞里头纸箱的旱烟严重受潮了,父亲还在抽。

父亲爱抽烟,也会抽烟,很享受抽烟的感觉。悠闲的时候抽烟是修心养性,忙碌的时候抽烟是加油鼓劲。看他抽烟十分有趣。在大窑里住的时候,一般是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抽,后来母亲在南坊古会上买了一对沙发,放在炕头上,他便坐在那里抽。

(1990年,全家福。)

从炕边拿来烟锅,在地上梆梆梆地弹两下,噙上烟嘴呼呼呼地朝外吹两口疏通烟管,尔后在铝合金罐头盒做成的烟盒里装上烟草,用拇指或火柴盒压实,划一根火柴,把烟锅嘴一歪点着。在明亮的火光照耀下,他的脸上呈现健康的神色和生命的活力,此时再深深地吸一口,一脸的愉悦和满足,赛过活神仙。

如果坐在离烟盒较远的地方,一般是用吊在烟锅上的烟袋装烟。拿出烟锅,解开烟袋上的松紧,将烟锅伸进去,左手抓烟袋底,右手两个指头捏住烟锅杆,眼睛看着远方,手不停地在里边挖呀挖,等烟锅拿出来时已装得满满当当,平平整整。

抽烟的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工具。父亲常用的是那种农村多见的铜头瓷嘴长烟锅,约摸20厘米,铜头被擦得闪闪发亮,烟嘴淡绿或灰白,掂到手里沉甸甸的。这个烟锅与一个见棱见角的小茶壶,一台二姐买回来的桔红色的收音机,是父常使用的几个物件。

父亲爱抽烟,是名符其实的老烟民,但他充分认识到抽烟的危害,坚决反对抽烟。他常对我们说,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染上这个毛病改不了,你们不要学。在父亲的提醒和教育下,我们从小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平时抽烟不多也提醒自己不要抽烟成瘾,到如今终于没有养成这个嗜好,没有沾上这个不必要的麻烦,应当归功于父亲始终如一的教育引导。

(1965年,最早的全家福。)

11. 诗书启后——读书照亮子女路

读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家长,一个教育世家,父亲深谙其中的道理,充分认识到上学读书对成功人生的重要性,不论多难,不论多苦,都决心让知识照亮每个子女的人生之路,坚定不移地供给我们上学读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困难,农村教育落后,老百姓生活紧紧巴巴,一般的农村人供给子女上了高小就达到了目标。尤其是受重男轻女思想余毒影响,农村人一般不供女孩子上学,中峰三队解放前后出生的女子,上过学的能否占到四成?好一点的家庭,女子上两三年学,认几个字,会写自己名字也就辍学回家了,女子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没有几个。

在这方面,父亲主意很正,想得很开,决心不让一个子女落下。1962年他调到南小工作,三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毫不犹豫地领着她到学校报了名,成为背巷同年同岁5个女子中入学第一人。

斜对门董彩婷他爸说:“这人疯了,我一个女子都上不起学,你还供三个女子念书?”面对这种情况,亲戚邻人既羡慕又嫉妒!尽管那时一学期学费只有5毛钱,而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生活最困难的时期,这5毛钱也得省吃俭用攒下来呀!

(1992年,父亲兴致勃勃地游览兵马俑博物馆。)

有父亲的支持鼓励,三姐暗下决心争口气,好好学习。在南小上学的五年,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从二年级开始就当上了中队长,还当了学习干事、班长,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五年获得的奖状贴满了北边窑的半边墙,到家里来串门的人看了赞不绝口!

就这样父亲坚定支持两个姑姑三个姐姐上学读书,最后使姑侄五人全都达到较高的文化程度,为她们跳出农门、参加工作,实现人生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成了南坊雎家的一个亮点,在周围乡村影响很大。

二姐是雎家人老几辈第一个大学生,以父亲的理想追求可以想见,得知这个喜讯的一刻,他是多么的高兴和自豪!1972年暑期前夕,县教育局的同志通知父亲,二姐被西安医学院录取,通知书已经到达县上时,父亲有些不相信,以为别人在跟他开玩笑。原因是二姐在县百货公司上班己有三年,考试复习期间她怕别人有看法,悄悄复习,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家里人,心里想如果考不上就权当没这回事。

当年,礼泉县商业系统只有两个工农兵报考名额,一个是一名退伍军人,一个是二姐。当时二姐白天照常上班开会,晚上熬夜找材料下功夫复习,周末找曾在中学给她代过课的三个老师辅导,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苦尽甘来金榜题了名!终于证实二姐即将跨入大学了,父亲一时竟然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表达喜悦的心情,他在南坊街上转来转去,最后买了一条粉红色线提被面,还花了2元钱买了一双刚兴起的天蓝色尼龙丝袜,做好了上学的一切准备。到9月初,父亲亲自将二姐送进省城的大学校门。

(2002年9月,父亲与二爸大姑在一起。)

二姐上西安医学院期间,父亲竭尽所能,全力支持。入校第二年,父母说学校住的地凉,没有家里的热炕,怕她受冻,买了棉花,扯了蓝笔叽面料和格子布,寄到西安,嘱咐她做了件列宁式棉大衣,穿在身上暖在心上!在校3年11个月,父亲每月要寄10元钱,从未间断。二姐觉得家里人多花销大,多次叮嘱父亲不要寄了,但阻拦不住。当时父亲一月也就挣40多块钱,家里在其他方面节省着花,但在二姐上学方面从来没有抠过!那时国家给每个学生每月17.5元的伙食费,加上家里寄的钱手里很富裕,同学们对她都很羡慕。

父亲生活十分节俭,很少考虑自己,但对子女疼爱有加,一定要让子女过得体面不受作难,想方设法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条件。1976年初,二姐在陕南安康实习,父亲在斟酌再三没舍得给自己买块手表的情况下,花了75元,给二姐买了一块“熊猫牌”手表,寄到安康。事前父亲从没提过这事,二姐突然拿到寄件,发现是块手表,盒底还压着一张小纸条,信还未看已泪流满面,心里想以后该怎样做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由于时运不佳,三姐虽然与高考失之交臂,但在这件事上,父亲给予坚定的支持和鼓励。 1973年底,三姐高中毕业后,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她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愉快回乡劳动;由于多才多艺,工作积极,1974年11月代表南坊公社参加了县上“学唱革命样板戏”文艺调演,饰演龙江颂主角江水英获得好评; 1975年初,任南坊公社团委副书记,出席了县团代会、群英会,期间由县团委推荐,参加县文化馆小戏创作故事调讲培训班,并到咸阳地区汇演取得成功;1976年被县组织部选调,参加农村“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1977年,同其他4位同志赴石潭公社西店头大队开展“基本路线教育”喜结硕果,1977年8月以石潭工作队仅有两个名额的“先进工作者”,被县计委招为计划内副业工,分配到县百货公司中山路门市部工作。

恰巧就此时,即将结束,冰封十年的中国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临了,当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神州大地。此时,三姐才刚刚在百货公司上班一个多月,考不考试顾虑重重。怕考不上惹人笑话,又怕因考试丢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选择了后者。

(1990年2月,南坊镇雎家全家福。)

父亲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没打招呼,直接把三姐初高中课本装了一纸箱,捆得严严实实,放在南坊到礼泉的班车上,托人捎下来,用无言的行动支持她高考!三姐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一看,最上面放着一纸条,写道:我知道你很忙。抽时间看看书,能参加高考更好。有父亲的支持鼓励,她重新点燃了冲刺高考的,而且报了名。然而,在单位请假未得到批准,一天天地开会学习,加班加点开展业务训练,基本上没有时间复习功课,一眨眼便到了高考之日,最终因为准备不足,十分遗憾地放弃了高考的机会。

只要子女在学习工作上出了成绩,父亲就像获得功勋奖章一样荣耀和自豪,这比给他买什么礼物都让他高兴!我永远记得八十年代初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1980年9月3日10时许,我站在大窑门口,看见父亲一脸笑容,大步流星地从坡坡上走下来,因为走得快白衫衣的下摆都被风掀起一个角。还没到坡底,父亲就高扬着手里一个大信封和一张纸,兴奋地对我说:“剑波,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几十年来,那幅场景一直定格在我的面前,那个声音始终回响在我的脑海!那是父亲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父亲对我们光明前程的由衷赞美!

(1992年2月,又一张全家福。)

12. 立德树人——言传身教德为先

父亲是严父,更是胸怀慈母心的良师,在子女教育方面讲方法讲时机,注重因材施教。大姐从小性格软弱,胆小怕事,父亲遇事从没责怪过她,更没有大声喝斥过。有一年端午节,在场上晒麦子,大姐不小心把一个大木勺弄坏了,生怕大人骂都不敢回家吃饭。父亲知道后安慰她说,那木勺子原来就有伤,坏了就坏了。

“君子养心莫于诚。”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德树人首先要教育子女做一个思想正派、诚实守信的人。1977年,哥哥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豆腐房做豆腐,兼管账务。一天,他担水时,把脱下来的外衣顺手放在司养室的水窖旁,等倒水回来发现装在衣服口袋里的钱和粮票被偷了。这可怎么办呀?

28元钱,5斤多粮票,这是刚卖完一座豆腐的全款啊!他一连几天心神不宁,愁眉苦脸。父亲知道后没有简单地批评他,而是循循善诱做工作,弄清原因讲道理,让他别着急。后来,父亲从家里拿出钱和粮票,让他给生产队全数赔上,并说这就是花钱买教训,以后小心谨慎就是了。事后哥哥很自责,心想这可是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啊!从此,父亲的形象在哥哥心中变得更加高大。

(1995年7月,父亲与孙子在一起。)

1983年,是哥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三个年头,他被调到下土东小学并任村小负责人。一天,父亲徒步来到学校说:“你大姐家要盖房,我想让你去北牌帮几天忙。为了不耽误孩子的课程,你看我顶替你上课行不行?”

父亲从教近40年,刚刚退休,是全县有名的优秀教师。哥哥征求村上董书记的意见时,董书记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不行呢?哥哥从大姐家帮忙回到学校,土东村的群众见他都直夸父亲,说为了不耽误学生雎老师还替你上课,真不愧是受人尊敬的老教师!雎家人在南坊街道受尊敬,这回我们才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听了诸多赞美的话,哥哥为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无比骄傲,这件事情对他立足土东学校打开工作局面奠定了基础。

在工作上大力支持,在事业上言传身教。南坊小学是父亲工作生活的主要单位,在南小住过4个地方,从东往西,依次是座东面西的小窑洞,座北朝南的小窑洞,座北朝南的大窑洞,最西面的小平房。哥哥刚刚进校时,在南小同父亲同住座东面西的一孔小窑洞,父子俩同吃住、同工作,一起批阅作业、一起备课学习,经常到深夜,在工作中时常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接受鞭策鼓励。

(1992年5月,作者陪同父母游览兰州黄河铁桥。)

有一天,哥哥踏进教室准备授课,突然发现父亲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不禁有些紧张。心想学校并没有组织听课,父亲咋一个人坐在后面准备听课呢?他鼓起勇气告诫自己,一定要讲好这堂课。

那堂课讲授的是小学语文第九册《飞夺泸定桥》,他从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怎样夺桥等几个方面认真讲解,十分投入。课后回到窑洞,父亲认真地问了几个问题,直截了当地批评说,你把语文教成了政治。父亲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讲起,告诫儿子,语文教学旨在从字、词、句子、语法等多方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听故事。父亲一席话让儿子茅塞顿开,深受启发。在后来的工作中,他认真揣摩,仔细体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乡镇主讲中受到好评。

(青年时代的父亲)

13. 思想解放——漫漫人生领路人

1966年11月,毛主席发动,号召革命大串联。在父亲的支持下,二姐被选为南坊中学两位进京的学生代表之一,并成功进京,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的接见。这个消息在全县全乡成了头条新闻,左邻右舍非常羡慕,都夸雎家女儿了不起有出息!家里多年珍藏着一张二姐的照片,左臂戴着袖章,右手捧着红宝书,端端正正地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飒爽英姿。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家庭的光荣记忆。

受二姐的影响,三姐跃跃欲试。很快机会来了。南坊小学开始在六年级挑选优秀学生,组建红小兵长征小分队,去西安串联。正上小学五年级、刚满11岁的三姐找到父亲,要求参加活动。父亲说你还小,明年再说吧。

三姐用手捂着泪流满面的眼睛跑出了办公室,正巧被进门请示工作的陈应谦老师看见,问娃咋咧?父亲说了缘由,陈老师说你是学校领导,就破个例吧!娃是五年级班干部,优秀学生,破例选拔完全是可以的。知女莫若父。三姐从小自立自强,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经过一天的思考,父亲同意了,把她叫到跟前说你去吧,我支持,随即给了5斤粮票3元钱。父亲思想开放想得远,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让三姐到外面去经风雨接受锻炼。

1966年11月中旬的一天早上5点左右,学校紧急集合。在父亲和全体老师家长的欢送中,一支由许良玉和张国俭老师带队,最大不到13岁的30多个红小兵组成的长征小分队,雄纠纠气昂昂地出发了,踏上徒步去西安串联的征途!

三姐年龄小,个头小,站在队列最前头。她上身着红底黑点带三角牙的罩衣,裤子是兰士林布做成的,脚蹬白网鞋,大姐给她剪了小辫。她身背扎得四方四正的小被子,肩上斜挎着军用黄挎包,带子上拴着一个白糖瓷缸,一条白毛巾,左胳膊用扣针别了红底黄字的“红小兵”袖章,义气风发,斗志昂扬,一副神气活现的革命小将的样子。走到大门口,她一回头,看见父亲正朝这边看过来,便嘴一噘头一扬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1992年5月,父母游览兰州黄河岸边留影。)

红小兵长征小分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抄小路急袭,乘小船渡河,一天行程70华里,于晚上11点到达设在礼泉县老剧院的接待站,次日马不停蹄地奔赴咸阳,待了两天,参观了颇有声誉的国棉七厂和第二印染厂,后来坐了一列闷罐车到了西安,受到设在东大街鸡市拐土产公司接待站的热烈欢迎。

好多外地来西安串联的大学生都住在这里,热闹的很。一批从东北刚来的大学生见车上下来了一批红小兵,呼啦一下围上来,其中一个热情地对三姐说,咱们做个朋友吧!她点点头腼腆地笑了大哥哥教她们学唱“毛主席著作像太阳,字字句句闪金光…”一起举行革命歌曲大合唱,几天里她们就像在梦中一样,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人民搪瓷厂,去了钟楼、大雁塔、小雁塔,革命公园等好多好地方。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她们还没待够没待好,就说要返回了,三姐想西安好东西这么多,一定要给父母带些礼物回去。说来真好笑,她转来转去,最后听说醪糟好吃,就买了一斤,装在白搪瓷缸里。卖醪糟的阿姨用塑料袋和绳子封了口,替她将搪瓷缸装在黄挎包里,她这才放心地和大家坐上了回南坊的班车!

父亲带领教师学生在街道迎接红小兵长征小分队,场面壮观令人难忘。回家后,三姐第一时间把挎包里的醪糟拿出来给母亲吃,母亲吃了一口说好着呢,接着父亲尝了一下,说西安的醪糟就是好!说得三姐心里乐滋滋的。参加这次串联,三姐走出了封闭的小山沟,一步跨进西安城,开眼界长见识,留下许多美好记忆,受到诸多启迪教益,这个经历成为丰富多彩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亲的职业是教师,是传道解惑的领路人。教人者必先自律,这一方面他是榜样,是弘扬尊老爱幼美德的典范。1958前后,父亲在赵镇中学教书,每月仅能步行回来一次,这个日子就成了全家的期待。那时三姐刚记事,她记得父亲每次回来布兜兜里只背一样东西,就是从赵镇街道给爷爷买的一包点心或天鹅蛋,用黑麻纸包装,一次只买4个,每个上面都有红方块字。爷爷就住在北边大窑里,炕头上有个漆红色的小炕桌,上着锁,他每次取出点心品尝时,都把手伸到炕边叫三姐香一下。三姐闻着点心真香,但从不要着吃,她知道这是父亲买给爷爷的。

(1992年5月,父母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

14. 心系未来——儿孙前程放心上

作为书香门第、教育世家,儿孙们的成长进步一直是父亲最操心、最尽心的事,也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

“八十老爱的是小。”到了孙子辈,他操的心就更细了。1990年12月21日,父亲给我的来信中写道:“璋儿现在上一年级,几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二名。蕊蕊长得比以前结实了,整天闹着念呀写呀的。他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闷了,和他们逗一逗就好了。”那时,他孙子7岁,孙女只有5岁。

翻阅父亲来信,他常常把大量篇幅用在叙述孙辈的学习成长事情上,家孙外孙,每个孙子都少不了。信中多次叮嘱我们,要保姆带好心心。雎璋上大学期间,每次暑假刚放学父亲就一直念叨,问璋璋什么时候到家,假期有多长?因为父辈的言传身教,雎家后代有品德、有知识、有能力、有出息,成为大家的榜样,为方圆数十里乡亲所津津乐道。

父亲肩上担着大家长的责任,不但关心儿女的未来前程,而且把侄子侄女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为他们人生的掌舵领航。那年四哥高考落榜,情绪低落,行为偏执。三娘从南头院子上来,一脸愁容,急坏了的样子。她说:“哥,咋办呀!你侄儿说话不听嘛,一晚上一灯油地熬着,我看把娃能学成瓜子了!”父亲安慰她说:“娃已经尽力了,让他把思想放开。天下的路千万条,行行都能出状元。我给娃再说说。”四哥受到父亲的开导教育,转变观念,放开眼界,次年参军入伍,考上军校,终圆大学梦,铸就了成功人生,令人赞叹!

(2002年,父亲与重孙在一起。)

2002年前后,父亲到县上,和二爸在二姐家里吃饭,讨论关于小霞就业的问题。父亲讲,县医院和二姐隔壁的王学林大夫的儿媳,是小霞幼师同班同学,在县幼儿园工作。有一天,王大夫在房门口和父亲闲谈,谈及雎姓提到小霞,父亲说小霞是我侄女,现在没就业。父亲问及王大夫县幼儿园人员编制,有无可能进人,人家表示愿意帮忙。父亲把二爸叫过来,专门商谈。

到晚境,父亲把自己的身体和疾病看淡了,把孙辈们的成长进步放在心上,不时提及他们的学习和未来。2003年过八十大寿时,特意吟诵当年作的一首诗——《元旦示诸孙》:“人生七十古来稀,爷爷今年八十一。一生平庸无建树,老大伤悲悔不及。但愿儿孙有志气,努力攀登进步梯。不与庸人论享受,敢和英雄比功绩。骏马奋蹄喜路远,大鹏展翅恨天低。自古将相本无种,自信自强当自立。胸怀斗志勤为贵,狠抓当前好时机。争分夺秒惜寸阴,锦绣前程在等你。”其中体现的是严以律己的风骨和谦虚谨慎的胸怀,饱含着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1992年5月,临潼旅游纪念。)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替旧人。春去秋来,日升日落,岁月在四季轮回中不可逆转地走向新生,曾经风华正茂的一代人终久要衰弱老去成为历史。2004年古历七月初七日,父亲离开了我们,走完82年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旅程。雎氏后代只有谨记教诲,牢记嘱托,自强不息,勤奋工作,有所作为,才能不辜负老一代的殷切期望,走出美好的人生之路,创造幸福的未来生活。

作者简介:雎(ju)剑波,陕西咸阳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陆军学院,1984年5月调入人民军队报社,历任编辑、主任编辑、处长,2016年5月退休。军旅生涯37年,从事专业新闻工作33年,大校军衔,高级职称。出版过个人文学、新闻作品专辑,主编出版5部专业书籍,在中央、军队和地方各类报刊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有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网站。现居西安市。

Priest《六爻》可以写进作文的句子,上头

Priest《六爻》可以写进作文的句子,上头!《六爻》是P大写的修仙玄幻作品,其实是情感流,很多语录都很动人。《六爻》经典语录,仿佛甜只有一瞬,苦却苦了很多年!

这世上,伤人最深也不过“无能为力”四个字。

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真的是很忧伤的事。而这世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想做却做不到,但是又不甘心,这才是最折磨人的。

千头万绪,不必言明,你已经是我红尘中牢不可破的牵绊。

这句话也太感人了吧,不仅可以写进作文,也可以用来写情书,但是要改一改。“牵绊”这个词本身就让人心动,人世间如果能有牵绊也是很幸运的事,说明你遇到了让人放在心上的人。

几百年匆匆如浮光掠影只得这一点滋味,尝得他神魂颠倒。甜是百花酒的甜,苦是他三魂附在铜钱中,看扶摇山野草萋萋,再无人种花时的苦。仿佛甜只有一瞬,苦却苦了很多年。

这句话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这摩奥喜恶手法,夸张却又通过比喻让我们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不至于虚无缥缈。而且这句话辞藻华丽,非常动人。最后一句话更是触动内心的柔软。

哪里有七情六欲,哪里就有水深火热。活着的滋味不外乎如是。

我超级喜欢这句话啊,七情六欲就是水深火热的源头,人啊,欲望满身。可这就是人类!悲伤是你自己的,快乐也是你自己的,凡次种种才组成了我们。生活从来一言难尽,活着更是如此。

程潜从不曾苛责他这个掌门师兄任何事,他的态度从一而终——你行你就上,你不行我粉身碎骨也替你上。

程潜这个人,真的是非常好,他的情感厚重而浓烈。小铜钱又腹黑又可爱啊,最后那句话让人动容不已,让人觉得很有安全感。不怕踏空,因为身后有人依靠。

仲夏夜里蝉声四起,越发显得四下安宁,唯有夜空上一把银河如练,掬一捧光华万点,皎皎万岁春秋。 寒来暑往,枯荣明灭。

文字也可以这么美,到我写景的时候只有俩字“好看”,形容人的形容词也只有“好看”,总之在我这没什么是“好看”不能解决的,书到用时方恨少,P大的文笔是真好。

你一天到晚好吃好喝,除了败家就是臭美,鬼才可怜你! 我就是喜欢你,想要你!这还要我怎么说!

见过如此清奇的表白吗?程潜真是太可爱了,这个表白也太有特色了,超级喜欢啊。阅文无数,感觉自己表白“话术”都掌握了不少。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

杨过自创掌法之后,是否超越了郭靖?看郭靖发怒之后的表现就懂了

阅遍金庸笔下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将他们以时代背景的顺序排列,便不难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时代背景越向前发展,武林整体水平就越低。

在《天龙八部》时代,像是六脉神剑、火焰刀以及扫地僧的三尺气墙等神功都能做到“化气为形”,而“双雕”之中已不见这般神功,再往后清朝背景的故事中,武林高手用也就只是一些基础的拳脚刀剑武功了,如此看来,武林是一代不如一代。

(扫地僧剧照)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张三丰和张无忌就明显远超同时代高手,他们是堪比前辈高人五绝的存在,那么《神雕侠侣》中后期武功大成的杨过是否能超越他的伯父郭靖呢?

一、自创掌法的杨过

杨过是金庸笔下为数不多有自创神功之举的主角,确切的说,除了杨过之外,也就只有《越女剑》中的越女阿青自创出一套越女剑法,而那剑法其实应该算是阿青与白猿合创的,所以杨过的资质在金庸众主角中应该是独一档的。

别小看了这自创神功的能力,金庸可是强调过创武功的人要比学武功的人强的,而且恰恰是以杨过之口阐述了这一观点。

(杨过剧照)

原著道:“我何不综取各派所长,自成一家?天下任何武功,均是由人所创,别人既然创得,我难道就创不得?”他想到此处,眼前顿现大光明。须知练武与治学、技艺、创业,道理并无二致,若是依旁人门户,最高也只能到达中上的境地,一味抄袭模仿,终是难有大成。杨过理会到了这点,这才起始自二流高手进入第一流之境。”

当然,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学武功的人学的是顶尖神功,创武功的人创的也是顶尖神功,说创出三流武功的人比学一流神功的人强,那自然是不合理的。

那杨过创出的武功算是哪个档次的神功?

二、黯然销魂掌的威力

书中直至“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杨过才展示过自创的黯然销魂掌,在对阵周伯通的时候,老顽童的表现就印证了这套掌法绝对不弱。

原著道:“两人又斗半个时辰,周伯通毕竟年老,气血已衰,渐渐内力不如初斗之时,他知再难诱杨过使出黯然销魂掌来,双掌一吐,借力跃开,说道:‘罢了,罢了!我向你磕八个头,拜你为师,你总肯教我了罢!杨过师父在上,弟子周伯通磕头!’说着便跪将下来。”

周伯通是个武痴,此时他的武功水平已然登峰造极,与后来他成为五绝之首时已无差别,他却对杨过这黯然销魂掌性趣十足,甚至愿意下跪拜师,可见他十分认可杨过这套掌法,这掌法必然是一流神功。

(黄药师剧照)

而黄药师后来对这套掌法的评价也非常高,原著道:“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的雄劲而论,当世唯小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落英神剑掌便却输一筹了。”

黄药师自叹不如,唯有降龙十八掌能媲美,其实黄药师说杨过这掌法堪比他女婿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多少还有点儿偏袒自己的女婿了,你且看两人发力时的劲力就知道差距有多大。

三、发怒后的郭靖

郭靖在整部《神雕侠侣》的“十六年前”与“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武功是几乎没有变化的,他常年镇守襄阳,并未继续精进自己的武功,所以他在十六年前的一次表现也能够代表他后来的水准。

当时他带着杨过去全真教拜师,而杨过童言无忌是触怒了他,他在盛怒之下是对那石板拍出一掌,你看是何效果?

原著道:“郭靖大怒,顺手在石碑上重重拍落,厉声道:‘谁教你这般胡说?’他此时功劲何等厉害,盛怒之下这么一击,只拍得石碑不住摇幌。”

(郭靖、洪七公剧照)

人在愤怒的时候出手自然是不留余力的,而郭靖一掌下去,石碑也只是晃动而已,这说明什么?他的武功和洪七公刚传他功夫的时候没太多进步,当时洪七公就强调过:“你刚才这一掌,劲道不弱,可是松树一摇,就把你的劲力化解了。你先学打得松树不动,然后再能一掌断树。”

虽然此时打的是石碑,但道理是一样的,显然郭靖仍未掌握精要,而且光比力气,他也是远不如杨过的,你且看杨过出掌后是何威力。

原著道:“他十余年来在海涛之中练功,掌力倘若用足了,别说血肉之躯,纵然大树厚墙,也必一掌而摧。

(郭靖剧照)

杨过连血肉之躯都别说了,大树厚墙,都是一掌必摧,最大的大树有多大,最厚的厚墙有多厚,杨过的掌力就有多强!”

所以从威力来看,郭靖若与杨过对掌,应该是会处于下风的,后期的杨过应该是超越了郭靖的,只是金庸碍于两人都是主角,才没让武功大成的二人一较高下。

武林本无“掌门”一词,“掌门人”究竟从何而来?

“掌门”或“掌门人”这个词太厉害了。掌,就是执掌、掌握;门,是门户、门派,是一大群人。从字面上看,“掌门人”就是执掌一个武林门派诸般事务的领袖,握有生杀予夺、发号施令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其实在武林,“掌门人”是虚无的。

近年来,“掌门人”一词的使用十分广泛,尤其在武术界,民间的拳种门派在选举负责人,确立传承人的时候,更成为少数人追求的名义。似乎“掌门人”一词历史悠久,也需要传承下去。是不是这样呢?除了新派武侠小说之外,“掌门”一词还有何出处,笔者孤陋寡闻,实在不知。甚望有识之士予以点拨。在尚未得到明示之前,本人且就“掌门”或“掌门人”一词姑妄论之。

影视剧中的掌门人

武林原无“掌门”一词

历史上有“掌教”一词,意指前清书院的主讲,“立学官所以掌教”。也有“掌固”“掌书记”“掌案”等官职名。而后生发出“掌柜”“掌班”“掌印”“掌权”“掌勺”“掌舵”“掌案儿的”等词汇。

这些个词汇都有个“掌”字,这个“掌”字,是执掌、掌握、主持的意思。由它组成的词汇,凡涉及人的,都是指主持人、当家人、领导人、主要操作者的意思。

旧时在武林门派和江湖帮会中执掌权力的人物没有“掌门”这个称谓。洪门称“大哥”“龙头老大”;青帮称“师祖”“师爷”或“老爷”“太爷”:义和团称“大师兄”;白莲教称“教主”“总教师”,那些小帮会团伙,称“大哥”的,称“老大”的,很随意。在镖局,镖局领导称“掌柜的”,占山为王的土匪头称“当家的”。各个拳种门派的主持人,则是称“师父”“师伯”“师叔”,上一代则称“师爷”“师祖”等等。没有“掌门人”这个称呼。

旧时的镖局,镖局中的领导称“掌柜的”

正史不见、江湖不见,那么在早期侠义小说中有没有这个词呢?您翻翻《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大八义》《小八义》……也没有这个词。倒是有“寨主”“庄主”“首领”“头儿”“当家的”诸般称呼。这是为什么呢?

“掌门”或“掌门人”这个词太厉害了。掌,是执掌、掌握;门,是门户、门派,是一大群人。从字面上看,“掌门人”就是执掌一个武林门派诸般事务的领袖,握有生杀予夺、发号施令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事实上,这种权力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从未在历史上的武林界出现过。客观现实也不会容许这种权力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出现。

倒是青帮,由于组织严密、势力浩大,加之大头目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的威望,会使地方上的青帮徒众臣服。然而在组织管理上,黄、杜、张的手也伸不到地方上去,威风只抖在上海滩等通商码头。洪门下属组织众多,各自都有独立性。除在起义时有统一号令,平时也是各自为政。

影视剧中的杜月笙

而武林门派,由于门派林立,同一种拳,相差几里地,练法就不一样。例如,形意拳有河南、河北、山西各派。同属保定地区的戳脚,饶阳、蠡县就不一样。翻子拳,河北雄县、蠡县、深县、曲阳差别很大。同属蠡县的翻子拳,相隔数里,就有不同练法,魏系(魏昌义、魏赞魁)、刘系(刘观澜)、王系(王枝国、王占鳌)的练法就有差别。

翻子拳

流派技术的不统一,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大门派。宗派的保守性、排他性又使得徒弟只认“师父”、“师爷”这一系,对于“师叔”、“师伯”的练法和管理都有可能不认同,怎么会产生能够统一号令的掌门人呢?

“掌门人”一词的由来?

“掌门人”这个词,是新派武侠小说创造出来的。它出现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人的作品中。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是以江湖恩怨为主。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爱国与的斗争、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是通过快意恩仇来表现的。武林门派的宗派性恰恰是江湖恩仇的基础。武林门派在江湖恩怨中的作用是增加生动性、曲折性,乃至神秘性。似乎天下武术就只掌握在这几大门派之中。

影视剧中的掌门人

新派武侠小说,如同成年人的童话,读者之众、影响之广,无法企及。于是“掌门人”一词也便堂而皇之地被武林人士拿来使用,似乎“掌门人”古来有之,而忘了:这不过是小说家杜撰的,由此可以看到武侠小说对武术界的影响。反之,武术流派也影响着武侠小说的创作。《三侠剑》写有燕青十八翻,燕青翻子拳也叫燕青十八翻,不知谁在谁先,可做一例。

武侠影视剧

当然,作为词汇,“掌门人”一词用来形容一下现实社会在某个领域成绩突出、独当一面的主持人,或是有着某种发明创造专利并领头推广的创始人,倒也无可厚非,有时还会让人感觉比较恰当,因为谁都理解那不是宗派头目。

转载自《武林丛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张大为

责任编辑: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