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漫画诅咒别人的句子有哪些(漫画诅咒别人的句子)

漫画诅咒别人的句子有哪些(漫画诅咒别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人性漫画:死亡诅咒

来源网络

漫画《告白诅咒》,会暴头的诅咒,如何破解

作品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侵删

酒精解说:

男主中了被告白就会暴头的诅咒,但最后男生主动先告白,成功破解了被告白的诅咒...

恐怖咒语——埃及美后的夺命追魂咒!

“谁要是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恐怖的一句咒语。这句咒语的创造者就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最有权力的女人诺弗雷托托王后。

诺弗雷托托王后出身名门,美貌与智慧并重,她的丈夫是第十八王朝赫阿那顿法老(约前1353年~前1337年在位)。其丈夫还在世时,诺弗雷托托王后就已经和文夫平起平坐,文夫去世后,诺弗雷托托王后则成了埃及的实际统治者。新即位的9岁新王图坦卡蒙虽然不是她的儿子,却是她的女婿,所以权力依然不会旁落他人。

图坦卡蒙很短命,年仅19岁就暴毙了。在安葬图坦卡蒙时,诺弗雷托托王后命令祭司在祭室里刻下咒语:“谁要是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图坦卡蒙安静地躺在帝王谷里,一睡就是三千多年。

1891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来到埃及,发誓要找到沅睡在地下的古埃及法老陵墓。1917年,卡特开始做发掘准备工作,主要是细致地勘探帝王谷的地形,收集以往考古学家遗留下来的相关资料,以及寻找合作伙伴和资助人。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卡特带领数十名考古工作人员开始发掘工作。在经过数次挫折后,他们终于在1922年11月获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图坦卡蒙的墓葬。

打开一道道墓道石门后,卡特和考古队员们彻底沉浸在那些奢华的陪葬品带来的震撼之中,谁也没把“谁要是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句咒语当作一回事。所有人都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自的工作,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他们打开。

1923年3月,这次考古行动的资助人卡纳冯勋爵在发掘墓道里被一只有毒的蚊子叮咬了左脸颊,当时他并不在意。第二天早上,卡纳冯勋爵刮胡子的时候,不小心割破了毒蚊子叮咬的疙瘩,他依然没当回事。但是很快,伤口便感染了,并且很严重,卡纳冯勋爵被紧急送往开罗的医院救治。医生虽然对卡纳冯勋爵使用了各种当时能找到的特效药,但还是阻挡不住卡纳冯勋爵病情恶化的趋势。

两个月后,卡纳冯勋爵痛苦地离开了人世。勋爵的女儿说,父亲临死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喊道:“我完了!我完了!我听见了他呼唤的声音,我要随他而去了!”随后,在护士的惊叫声中,整个开罗城的灯光竟然同时神秘地熄灭了,直到5分钟之后才重新亮起。同一天,追随卡纳冯勋爵多年的爱犬也在伦敦狂吠着死去。6年后,卡纳冯勋爵的妻子伊丽莎白也因为被神秘的虫子叮咬后死去,其受伤部位与文夫完全吻合。

其实在卡纳冯勋爵去埃及之前,就有位记者转达了一位读者对他的警告:千万不要进那座陵墓,否则你会疫病疫病缠身,死在埃及!

后来,检验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医生说,图坦卡蒙木乃伊的左脸颊上有道疤痕,与卡纳冯勋爵被蚊子叮咬之处竟然完全相同!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都不由得想起了当初在墓室里看到的那句咒语 一谁要是打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恐怖的气息开始在每一个“打扰”了图坦卡蒙安宁的人心中蔓延开来。

卡纳冯勋爵死后不久,考古队员阿瑟•梅斯毫无征兆地死在开罗一家旅馆里,正是卡纳冯勋爵发病前住的那家旅馆。接着,看望过勋爵并进入墓室的勋爵好友乔治•古尔德也因突如其来的高烧而死去。

试图借助X射线技术确定法老死因的科学家阿奇博尔德•里德在刚回到伦敦开始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时也莫名死去。曾在墓室里拍过照片的摄影师弗兰克•莱顿在双眼变瞎后也死去。参与发掘的埃及考古学家怀特在给朋友写信说“法老在对我施加诅咒”之后,也绝望地自杀身亡。1929年,直接从事挖掘工作的理查福尔也猝然离世。

接着,灾难找上了这次考古活动的领导人卡特。卡特当初曾从图坦卡蒙陵基里带回家一个花瓶,瓶子上刻着“凡碰到法老墓的人必死”。花瓶转到卡特父亲手里,不久,卡特的父亲跟人说,他好像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萦绕在耳边,很像是法老的诅咒。最终,无法忍受那种恐怖声音的老卡特选择了跳楼自杀。

到了1929年,和图坦卡蒙墓发掘工作有关的人已经有22个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几十年后,就在人们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的时候,一个小说家想写一部关于图坦卡蒙咒的书,结果刚刚动笔就无缘无故地死去。

这些人真的是死于图坦卡蒙的诅咒吗?很多人都这样问。不少科学家对此持严重怀疑态度。对于上述二十多位相关人士的死因,有的科学家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是死于不可承受的“心理压力”,有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是死于放射线的辐射,也有的科学家认为他们是死于尸毒或其他古埃及毒药。

但被最多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他们死于致命真菌,这些真菌都是存活在法老墓里三千多年的生物,当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开启后,考古和挖掘人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陵墓,结果就被致命真菌侵入身体。

而现代医学设备根本无法检测出三千多年前的致命真菌,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应对之法了,所以导致那些感染者一个个死去,看起来像是中了法老的诅咒。

但是这种致命真菌说,同样很难令所有人信服,因为这种说法连卡纳冯勋爵死时罗马全城突然断电5分钟,以及他的狗在同一时间于伦敦哀嚎死去这样的巧合也解释不了。

还有,卡纳冯勋爵的夫人也是和勋爵一样被蚊虫叮咬而病死,且两人伤患处完全相同,难道这也仅仅是巧合?是致命真菌的态作?

还有,没进过陵墓内的卡特的父亲以及那位小说家不可能也是感染了致命真菌吧?总之,疑问实在是太多了。

内容源于浣尘子的异象之惊世预言,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其他内容。

“我要死了!”家长在著名童装上发现大量“邪典图案”,毛骨悚然

有网友爆出,在自家孩子衣服上发现了很多令人感到不适的恐怖图片和文案,经过调查得知,这居然还是一家著名品牌出的童装。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从多个角度进行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人与事物对于未成年人来说都是一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

尤其是在日用品的设计方面,如果设计师故意传达有恐吓甚至邪典性质的文字与图片,肯定会引发未成年人的不安的,这也让家长们忧心忡忡。

有一位家长就发现,自己给孩子新买的童装上印有大量的恐怖文字、诅咒话语和血腥图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家长在著名童装上发现大量“邪典图案”,成年人看了都毛骨悚然

没有家长不希望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在衣服的选购上也是如此。

有一位家长在网上购买了某一国产名牌童装旗下的衣服给孩子穿,但是衣服到手之后,家长却被衣服上的图案给吓出了一身冷汗。

只见这件童装上印着“Welcome to hell”,翻译过来就是欢迎来到炼狱,好家伙,一件童装上印着这种话语是几个意思?

可是随后家长发现,欢迎你来到炼狱还不算啥,这个品牌童装的各种图案设计完全可以用“邪典”二字来形容,是能把成年人都吓到不敢说话的程度。

不信你看,这件衣服的图案还有疑似中世纪酷刑、车裂、五马分尸、万箭穿心等诡异的景象,撒旦和骷髅头的标志更是无处不在。

仔细一看,还有暗示感更强烈的话语,比如“Let me touch you”,翻译过来就是让我摸摸你的意思,这句话放在孩子的童装上又是几个意思?

不少家长都因为网络上的图片而回家翻找了自己给孩子买的同品牌衣服,随后发现了更了不得的东西。

在其他衣服的印花上,还出现了枪决印第安人、种族大、小孩从高楼上跌落、身上插满了箭,对爸爸妈妈说“我要死了”等画面。

还好穿这个品牌的衣服的孩子们还小,但是谁能保证这些孩子穿的衣服不会对别人产生暗示,让孩子们受到身心伤害呢?

再说了,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印满诅咒、血腥、邪典图案的衣服度过童年呢?这让我们再次不得不重视起来衣服设计方面的功能性问题,也期望官方能给一个合理的答复。

著名童装的回应丝毫没有说服力,衣服的功能性问题再次受到重视

这件事在网络上发酵了一段时间之后,衣服的生产商,也就是著名的童装品牌只是简单发表了一个留言,在网友看来丝毫没有说服性,也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措施。

可能有人会感到不理解,一件衣服上的图案与设计有什么大不了呢?又能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家长们会不会是在小题大做了呢。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在教室里,老师穿了一件印满脏话的衣服来上课,学生们会怎么想?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让我摸摸你”的衣服,站在一个极有可能犯罪的陌生人旁边,将会发生什么?简直是细思极恐。

错误的设计就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没有洗白的机会,如果是放在发达国家,这种衣物设计足以可以让家长去法院上告赔偿了,因为衣服的图案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意义和功能性。

哪怕是成年人的衣物上,也很少印有这种印第安人,带有强烈种族意识的图片,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三观尚未养成,如果他们真的把衣服上的图案当成了一种潮流,后果将不堪设想。

笔者观点

文化的影响力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孩子都浸泡在这种影响力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我们不应该忽略和小看这些印着邪典图案的童装,就像我们不能任由印有不良内容的刊物在学校里四处传播一样。

但是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希望这个大品牌能够不负消费者的期望,趁早出来解决一下这件事吧。

今日话题:你觉得童装上印的这些邪典图案有问题吗?

我是最会讲教育的宝妈,关注我,带你看最新、最劲爆、最有趣、最有深度的教育热点解析!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祸人殃世的毒言当禁——三类“毒言”小考

毒言(包括毒舌、舌毒、恶口、恶语)二字,各种辞书都当作贬义词注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则作为多义词使用,在有些地方还成为十足的褒义词。

说起毒言,不可不提毒字。毒字可谓根深底厚,自有文字记载它就现身于甲骨文中。它主要是指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对思想有毒害的事物。自古以来,我国研究毒的学问说得上是博大精深。动物界的“五毒”: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矿物中的“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磁石和矾石;人品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性格上的“五毒”:怒、恨、怨、恼、烦;中医讲的“五毒”:寒、湿、气、血、痰。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吃、喝、嫖、赌、抽的“五毒俱全”之说。

毒言二字,据发掘的《秦墓竹简》记载,我国早在战国晚期就将毒言列为一种罪名。竹简中记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丙),因为诅咒别人(宁毒言。注:宁字在这里为语气助词),而被公士甲等二十人抓起来起诉到县廷。民间早已广泛流传着“舌毒猛于蛇毒”“毒言诛心”“口舌是招祸之门,灭身之斧”等说法,可看出毒言的酷烈程度。如今,我国刑法所立的犯罪类型中,虽未毒言二字,但凡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毒言恶语,都分别列入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权利罪的类型,具体以煽动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罪、煽动恐怖活动、侮辱、诽谤、诬告陷害、报复陷害等罪名惩处。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转,在民间,在文人们的字里行间,毒言逐渐成为相当宽泛的概念,既囊括了粗野、刻薄和恶毒等贬性内涵,又赋予正义、豪壮、戏谑等褒性和中性新义。值得玩味的是,有些所谓毒言是带引号的;还有,同样一个贬义词的毒言,不同的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却有恶语和善言之别。鲁迅先生将“他骂的”奉为“国骂”,这三个字应该是货真价实的脏话、毒言了。蛮有意思的是,先生在《论“他妈的!”》一文末尾中说到,在他家乡将这句脏话“简直已经醇化为现在时行的‘我的亲爱的’的意思了”。

根据使用毒言者的不同用意,所涉及的不同对象,以及所用毒言的不同感彩,笔者试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带喜气、带正气和带恶气的毒言。

(一)带喜气的“毒言”,戏谑打趣,调节心绪

在亲朋好友或文人墨客之间,常常把善意的毒言毒诗作为一种凑趣逗乐的工具。通过调侃逗趣,诙谐戏谑,斗舌相怼,互黑互恶,来切磋诗文,交流情感,活跃气氛。

苏轼可称是文人中的毒诗高手。他作诗调笑额头高、眼窝深的小妹:“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当然,小妹也不示弱,当即以两首诗回怼,其中一首曰:“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借以讥讽苏轼的脸长额头宽。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苏轼还惯用“毒诗”去“黑友”,他以诗文嘲讽好友张先,八十岁娶十八岁的小老婆是“老牛吃嫩草”:“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他还作诗调笑惧内的文友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由此创造了“河东狮吼”的典故,后来被世人用来形容妒妻悍妇。

还有一种稀奇的现象,古时有些文人竟以“恶言”二字自嘲自黑,将自己的诗文称作恶诗恶语,借以表示自谦。宋代杨万里、王之道和喻良能三人,都将各自赠给友人的诗文以恶语相称:“题诗只恶语,差胜不题诗”,“恶语岂堪酬妙句,粗餐曾不餍常珍”,“好酒未容千日醉,恶诗不必万人传”。

带喜气的“恶言”交流者,一般性情洒脱,诗文狂放,互怼者之间交谊深厚,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多有共同语言,可说是“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他们以恶诗恶文相怼,无疑为相互际会平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二)带正气的“毒言”,针砭时弊,伸张正义

凡带有正气的“毒言”,实为善言,忠言,铮言,金言,厉言。为了报国仇民恨,为了伸张正义,运用斥叱,讽刺,驳斥,反诘等句式,同外寇、、政敌或论敌展开论战。

最早见诸文字的著名“毒言”,当属《诗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以老鼠作比,痛斥统治者的虚伪,文辞铿锵有力,堪称骂人最露骨最直接的檄文。

鲁迅先生被谥为“骂人专家”“语言杀”。其实,早在1927年发表的《“意表之外”》一文中,先生就明言“ 我的杂感常不免于骂”。先生还认为“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

鲁迅先生骂人的“毒言”,犹如“匕首”和“投枪”,直击政府和社会上的恶势力。比如,他对侵华日寇的骂语是“张大吃人的血口,吞了东三省了”;他作诗表达对镇压的政府的愤懑:“ 泪揩了,血消了;屠伯(夫)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 ”;他讥讽欺凌下层而跪添恶主子的恶势力:“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他怒斥革命队伍内部的变节者:“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他驳斥侮辱革命中殉难烈士的奴才们:“ 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你看,先生用屠夫、哈儿狗、蛀虫和苍蝇等恶词,既形象又尖刻地痛骂了各种丑类,真是解气又解恨!至于在同当时著名文人的论战中,先生使用的诸多不带脏字的“毒言”,也是“棉里藏针”“柔中带钢”,一言中的,力透纸背。

知名的鲁迅研究学者房向东先生,曾出版过专著《鲁迅与他“骂”过的人》,影响巨大。他指出:鲁迅的价值,在于他的“骂人”文章给我们提供了社会典型、大众的灵魂和时代的眉目。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陈漱渝先生也写过《鲁迅骂语》一书,概括了鲁迅先生“骂人”八大技巧:“正对要害,一击致命;不留情面,常取类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旁敲侧击,以退为进;预设埋伏,小题大做;嬉笑怒骂,冷嘲热讽;品题贴切,形象生动;揭穿假面,现其原形。”

鲁迅先生的“毒言”和骂语,以辛辣的讽刺、直白的怒骂,剑指旧政府的残忍,针砭社会上的腐朽邪恶之气,一针见血,直击命穴,就连一些挨过他骂的论敌,也很敬佩先生的正气、血气与胆气。

对于鲁迅先生犀利而深邃的笔锋,笔者借用明代朱诚泳的诗句表达:“挥毫顿觉神鬼泣,嬉笑怒骂皆文章。”

(三)带恶气的毒言,蛇毒蝎针,祸人害已

汉代王充在《论衡·言毒篇》中尖锐地指出:“小人之口,为祸天下。小人皆怀毒气”,“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谗夫之口,为毒大矣。”

有些心怀鬼胎,居心险恶者,出于其祸国殃民和害人的罪恶企图,不惜使用造谣中伤、诬陷侮辱、诋毁诽谤等杀人不见血的“凶器”,或扰乱人心,制造混乱,或挑起事端,欲置某人于死地。这是货真价实的毒言:毒言藏有祸心,舌毒甚于蛇毒。

据有关专家介绍,蛇毒是一种致死率相当高的剧烈毒素。眼镜王蛇一次释放的毒素,半小时之内足以杀死一头大象,人类更是没什么抵抗能力。而蛇毒与毒言相较,毒言之毒甚于蛇毒。君不见,有人在争吵过程中,因恶语相加,气得对方突发心梗或脑梗,当即倒地气绝身亡。在个别网暴事件中,也是由于网暴者在要害问题上的几句毒言,催促欲跳楼投河自尽者瞬间丧命。

难怪社会上早有这样的说法:“生死荣辱,系于一言”!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普及化,各种违法违规的不良现象明显增多,网骂网暴事件屡有发生。还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在网上推销“骂人宝典”和“骂人话术生成器”,可谓助纣为虐。今年初,公安部部署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推出“今日辟谣”专栏,中国互联网也建立了联合辟谣平台。尽管如此,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各级网信办主要网站平台仍受理网民举报、**、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670.4万件,环比增长14.4%、同比增长32.7%。由此可见,网乱现象仍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清网任务还相当复杂且艰巨。

辨别是不是毒言,毒到什么程度,不仅要看是否破口谩骂,用词是否歹毒,更要看用心是否恶毒,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对象,说了什么样的话,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比如,据网报载,甘肃庆阳一个小女孩,欲跳楼轻生,消防队员冒着生命危险拉住了女孩的手。不料,数百名看客中不时有人狂呼“你倒是跳啊!”“你快跳完,我还要干别的事”,还有人丧心病狂地说“不是想成为网红嘛,快点跳”。在狂乱的呼喊和口哨声中,女孩猛然从消防队员手中挣脱双手,一跃而下,当场死亡。你看,从字面上看,看客未喊一个脏字,但正是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却似从阴毒心肠中喷发出的胜过蛇毒的毒汁,成了小女孩的“催命符”。

心无妄念,口不妄言。大量反面教训告诉人们,舌毒出自心毒,心毒不除,舌毒难消。只有撕破“嘴毒心善”“急不择言”“言不由已”三块遮羞布,老老实实地修心正观,纯正口德,才能真正做到口吐莲花,言之成理,也才能使话语的受众心悦诚服,倾心交往,从而促成礼尚往来的和谐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