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古代女子伤心的句子简短(形容古代女子伤心的句子)

形容古代女子伤心的句子简短(形容古代女子伤心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汉服之美,风雅一生,一醉千年

汉服之美,风雅一生,一醉千年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

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困夏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

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族自古就是个相对内敛的民族,

对美的追求不是极致的细腻

就是低调的奢华,

加上纺织业的相对发达,

绫、罗、绸、缎、丝、帛、锦、绢 ......

每个时期的不同营造了

不同的让人惊叹的服饰之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夜峦钟鼓,香山白府,

寄情一镜红尘信,不枉人间。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无边愁绪系苍天,

琵琶声残歌亦残。

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

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

这和中国历来的

“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

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

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

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

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

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

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

“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

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

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然而,时至今日,

这些流传出去的服饰传承依旧,

我们有着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服饰

却在时光之中渐渐沉寂。

满清入关后,

下令汉族剃发易服,

统一换上满清服装,

至此拉开了汉服文化

至今三百多年断代的帷幕。

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

汉服更成了一种尘封的历史记忆。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实,

汉服并非都是大家印象中

宽袍大袖的样子。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的区分,

我们印象中宽袍广袖的一般指礼服,

而常服则可以是

广袖,中袖,窄袖,

甚至连无袖的都有

常服中有一种裋褐(或武术服),

就是劳动人民穿着的,

在袖口等处做了紧身处理,

以便于劳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东风拂落千万株,侬在花间依杯宿。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绵绵青丝,使君多情。

彤管在意,念念不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汉服之美 ,一梦千年...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仙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小暑已至。

浅衣绣新绿,晓风青踏门。

春来仍觉困,花期不待人。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花自染风去,佳人端淑来。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华夏民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

汉服,也必将回归我们的生活之中。

也许,这就是一个民族

传统服饰的魅力所在。

来源:手艺门 ID:soyimen

唐诗七言“闺怨诗”16首:古时女子的悲喜,活在诗词里的芳华

闺怨诗是汉族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门类。它是以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悲秋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的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伤、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

古时的女子,囿于礼法,总是活得很辛苦,很悲凉,也很令人唏嘘叹惋。

我们无法穿越时光,回到古代,去感知她们的悲喜,去抚慰她们的哀愁,但我们有诗词。

我们的诗词,让无数古时女子在诗词中活了过来,灵动鲜妍地展现于我们面前,带给我们别样的美与哀愁。当忧伤远去,她们也永远地活在诗词中,成为那抹月华,温柔,静谧,美好,且永恒。

七言唐诗“闺怨诗”16首,哪首是你心中永恒的芳华?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名句欣赏】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文简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在明媚的春日,精心梳妆后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相思顿起,悔不该叫夫君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最悔不当初的闺怨情。

———·寂寞空庭春欲晚·———

《春怨》

刘方平「唐」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名句欣赏】

寂寞春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诗文简译】

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浅言浅语】

◆命运里的孤独,在那“寂寞空庭”的无奈。最深曲幽寂的闺怨情。

———·春入眉心两点愁·———

《春词》

白居易「唐」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名句欣赏】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诗文简译】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孤寂小楼,将点点春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她斜靠着栏杆,背向着鹦鹉,不知什么忧心的事困扰了她,久久没有回过头来。

◆孤独小楼,重重叠叠都是愁。最伤春伤别的闺怨情。

———·深锁春光一院愁·———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唐」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名句欣赏】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诗文简译】

精心描好妆容,缓缓走下阁楼,庭院深深,春光虽好,却也是只添愁。来到庭院中数着那开得正艳的花朵,蜻蜓飞到了玉簪上头。

◆春庭闲无事,抬头数落花。最百无聊赖的闺怨情。此诗是刘禹锡为友人白居易的《春词》创作的一首和诗。

———·雁声远过潇湘去·———

《瑶瑟怨》

温庭筠「唐」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名句欣赏】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诗文简译】

秋夜床席冰冷,梦难做成,长空澄碧如水,夜里云絮轻轻地飘荡着。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夜已深,只余下明月洒着清辉。

◆月夜清寒梦难留,瑶琴声里几度秋。不必言怨,而怨已深。最清寒孤冷的闺怨情。

———·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夕》

杜牧「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名句欣赏】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文简译】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躺卧着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当花盛开在高门庭院,只余下“轻罗小扇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孤独岁月。最仰望无声的闺怨情。

———·银筝夜久殷勤弄·———

《秋夜曲》

王维「唐」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名句欣赏】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文简译】

秋露初生,一轮秋月刚刚升起,她罗衣已显单薄,却懒得更换别的衣裳,夜阑更深时,还在殷勤拨弄着银筝,原来是害怕空房寂寞,不忍进屋睡觉。

◆相思情深,寂寞难寝,心怯空房,殷勤弄筝。最以曲陈情的闺怨情。

———·昭阳殿下捣衣声·———

《长信怨·其一》

王昌龄「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名句欣赏】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诗文简译】

金井边的梧桐秋叶已经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霜露深重。熏笼玉枕已经没了颜色,一如容颜的憔悴,静卧床塌,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寂寞深宫,形孤影单、愁肠似结,卧听宫漏。最倾吐不尽的闺怨情。

———·一汀烟雨杏花寒·———

《苏溪亭》

戴叔伦「唐」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名句欣赏】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诗文简译】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倚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燕子还没有归来,春天来得晚了些呀;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暮春之景,怨别之情。无端的怅惘和不尽的哀愁。最料峭凄寒的闺怨情。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夜曲》

张仲素「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名句欣赏】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诗文简译】

计时的漏壶在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洒下淡淡的月光,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轻云月色下,秋虫整夜鸣,征衣未寄出,可否不飞霜?最悠思绵绵的闺怨情。

———·飞花入户笑床空·———

《春怨》

李白「唐」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名句欣赏】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诗文简译】

此时他骑着黄金羁马头的白马,奔驰在辽东半岛,我则在绣帐锦被,万籁俱寂,只有春风陪伴。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落花乘着春风飞入室内,仿佛在嘲笑我,怎么只有一个人?

◆月下西山烛尽燃,落花飘谢笑空床。最无声诉说的闺怨情。

———·秋霜欲下手先知·———

《寒闺怨》

白居易「唐」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名句欣赏】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诗文简译】

寒月深沉,屋内清静,珠帘外梧桐树影婆娑,我还没有睡,拿着剪刀载缝衣服,忽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冷起来了,这才随即想到,是秋深了,要下霜了。

◆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在秋霜欲下,冬衣未成之时,内心的思念更甚。最清冷孤寂的闺怨情。

———·庭前时有东风入·———

《代春怨》

刘方平「唐」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名句欣赏】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诗文简译】

暮春时节,独守空闺,每天都有几只残莺陪伴着叫个不停;卷起珠帘,目之所见草木繁茂,春色无边。庭院里时时有东风吹入,千万条杨柳随风全都向西飘摆。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最忧思万缕的闺怨情。

———·回廊四合掩寂寞·———

《日射》

李商隐「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名句欣赏】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诗文简译】

阳光照射到纱窗上,春风叩响了门扉,无聊赖地搓弄着香罗帕,愁看春光匆匆如流水。空落落的庭院回廊四合,锁满了一园寂寞,只有一只绿鹦鹉,面对着盛开的红蔷薇。

◆只闻鹦鹉之声,却不见当年之人。回廊四合,锁满了一园寂寞。最伤感落寞的闺怨情。

———·春日偏能惹恨长·———

《春思二首 其一》

贾至「唐」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名句欣赏】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文简译】

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开得烂漫,李花的香味飘得很远都是,可偏偏春风无情不肯吹走我满腔的愁绪,反而把我的愁思引得很长很长。

◆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再怨春日把恨引长,漫漫无休。这是最消除无计的闺怨情。

———·月在梧桐缺外明·———

《秋夜》

朱淑真「宋」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名句欣赏】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诗文简译】

秋气清凉,夜晚辗转无眠,剪了很多次烛花,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从梧桐缝里看,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梧桐窗外月,影下竹席凉。梧桐缺处,忧思满怀。最酸楚失落的闺怨情。

古时女子不易,活得很辛苦,而现代社会的你,希望活得更加洒脱,更明媚,更快乐。

[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

中国古诗文中的女子代称类说

中国古诗文中的女子代称类说

文/激浊扬清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对女子的代称、别称。这些对女子的代称、别称散见于诗词曲赋中,形象凝练,鲜活生动,文雅妩媚,多姿多彩,美不胜收,让人印象深刻!了解这些对女子的代称、别称,对于增强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大有裨益。

本文试就中国古诗文中常见的对女子的别称作简要分类解说,以与同好者共赏。概言之,我国古诗文中对女子的代称、别称,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用服饰代称女子

1. 裙钗/金钗

本指裙子与头钗,因古代女子著裙插钗,因此借以代称女子为“裙钗”或“金钗”。用例如:

《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现代诗人柳亚子 《香凝夫人属题画集·再赋两律》之二:“茫茫宙合今何世,粥粥裙钗此最贤。”/ 北宋 柳永《夜半乐》:“竞斗草、金钗笑争赌。”南宋 刘克庄《贺新郎》:“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元朝 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归田》:“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

另,钗是簪的一类。钗不过是两个细尖(很像叉子)的簪罢了。簪为单股,钗为双股,称之钗股,簪后来稍稍演变就是钗。富贵人家的女子,所用之钗多是以金子制作的,称之为“金钗”;贫穷人家的女子,则用荆枝代作,称之为“荆钗”。

2. 巾帼

本指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饰物,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蜀汉丞相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用例如:

明朝 沉璟 《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新中国老一辈革命家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现在人们赞誉女子不逊于男子的重要作用时还常说:“巾帼不让须眉。”

3. 红袖

本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借以代称女子。出自南朝•齐•王俭 《白紵辞》:“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用例如:

唐代 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唐代 杜牧 《南陵道中 / 寄远》:“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元代 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4.红袂

红袂,犹红袖。本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借以代称女子。用例如:

唐朝 白居易《秦中吟·五弦》:“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前蜀 韦庄《小重山》:“卧思陈事暗消魂。罗衣湿,红袂有啼痕。”宋朝 苏辙《记岁首乡俗寄子瞻·踏青》:“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5.翠袖

翠袖,本义为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借以代称女子。用例如:

北宋 晏几道《清平乐》:“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南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明朝 何景明《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6.红翠

“红翠”为“红衣翠袖”或“红巾翠袖”的省称。借以代称女子。用例如:

北宋 柳永《鹤冲天》:“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北宋 张先《蝶恋花》:“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7.红裙

本指妇女穿红色的裙,借以代称女子。用例如:

唐朝 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唐代 万楚《五日观妓》:“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宋朝 苏轼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红裙欲先去,长笛有余哀。清歌入云霄,妙舞纤腰回。”宋朝 施德操《北窗炙輠》卷下:“或人厚我,使红裙传觞,盘列珍羞。”明朝 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尊有绿蚁,座有红裙,与你痛饮一回何如?”

8.红妆

亦作“红粧”,本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借以代称美女。如果说“裙”“钗”“袖”“袂”等是以局部的服饰代称女子,那么“红妆”则是以整体的盛妆代称女子。用例如:

唐朝 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宋朝 周密 《齐东野语·尹惟晓词》:“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元朝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你送了我这一场,休了俺那红粧,弃了俺那儿郎。”清朝 洪升《长生殿·传概》:“ 马嵬驿 ,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9.石榴裙

石榴裙,本义是唐代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的一种色如石榴之红的服饰款式。后用以代指女子容貌美丽。俗语中说男人被美色所征服,称之为“拜倒在石榴裙下”,至今仍在鲜活地用着。用例如:

唐代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唐代 万楚在《五日观妓》:“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五代·前蜀·韦庄《赠姬人》:“莫恨红裙破,休嫌白屋低。”

二、用化妆品代称女子

1. 红粉

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以代称美女。用例如:

唐朝 孟浩然《春情》诗:“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唐朝 李商隐《马嵬》诗二首之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现在词汇里还活跃着“红粉佳人”“红粉知己”等词语。

2.粉黛

原意指女子化妆用的和青黑色颜料,后代借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用例如:

唐朝 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朝 郑谷《海棠》:“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五代 顾敻的《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

三、用姿态、容貌代称女子

(一)“蛾”(“娥”)字系列女子代称

“蛾”,本义指蚕蛾,因其触角又长又细又弯,故用来形容女子的眉毛,后来成为美貌女子的代称。自《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后,形成了一系列带“蛾(娥)”字的代称女子的词语:“蛾眉”“青蛾”“黛蛾”“翠蛾”“娇蛾”“双蛾”“玉娥”等。

1. 蛾眉 / 娥眉

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此“蛾眉”原本比喻女子细长弯曲而美丽的眉毛,借以为美人的代称。娥眉,女子细长而弯的秀眉,代指美女。用例如:

南朝• 梁•高爽《咏镜》:“初上凤皇墀,此镜照蛾眉。言照长相守,不照长相思。” 宋朝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南朝·宋·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未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宋朝 苏轼《渚宫》:“飞楼百尺照湖水,上有燕赵千娥眉。”清朝 李渔《风筝误·艰配》:“满皇都娥眉几千。”

2.青蛾 / 青娥

青蛾,本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借以指美丽的少女。青娥,指美女。用例如:

前蜀 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却愁宴罢青蛾散, 扬子江头月半斜。” 宋朝 晏殊《木兰花》词之七:“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 唐朝 王建《白纻歌》之二:“城头乌栖休击鼓,青娥弹瑟白纻舞。” 唐朝 曹松《夜饮》:“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元朝 李材《海子上即事》:“少年勿动伤春感,唤取青娥对酒歌。” 明朝 夏完淳《青楼篇与漱广同赋》:“ 长安大道平如组,青娥红粉娇歌舞。”

3.黛蛾 / 黛娥

黛蛾,犹黛眉,本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借以代指美女。黛娥,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宋朝 葛长庚《麻姑赋》:“黛娥歌宾云之曲,玉妃舞紫茸之茵。”

4.翠蛾 / 翠娥

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借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薛逢 《夜宴观妓》:“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清朝 纳兰性德《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唐朝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宋朝 梅尧臣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金带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清朝 孙枝蔚 《采莲歌》:“多少游人看翠娥,船归羞和采莲歌。”

5.娇蛾 / 娇娥

娇蛾,意思是蛾眉。指美人。娇娥,即“娇蛾”、“蛾眉”,指美人;美貌的少女。用例如:

唐朝 温庭筠《舞衣曲》:“藕肠纤缕抽轻春,烟机漠漠娇蛾颦。”宋朝 仇远《眼儿媚·谢家池馆占花中》:“娇蛾聚翠寻春梦,衣上泪痕重。” / 《敦煌曲子词·云遥集杂曲集子》:“幸因今日,得睹娇娥。眉如初月,目引横波。”明朝 唐寅《美人对月》:“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明朝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绣户珠帘,时露娇娥半面。”

6.双蛾

双蛾,即女子的双眉,借以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李白《春日行》:“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唐朝 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二:“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唐朝 白居易《酬刘和州戏赠》:“双蛾解珮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7.玉娥

指美貌的女子。用例如: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群音类选·宁胡记·六宫写像》:“仙媛摹形,玉娥写影,钦承勅旨来中禁。”

需要注意分辨的是,“玉蛾”一词,意思并非喻女子,而是喻雪花。用例如:元朝 薛昂夫 《端正好·高隐》:“须臾云汉飘白蕊,咫尺空中舞玉蛾。”

(二)“颜”字系列女子代称

1.红颜

本指妇女美丽的容颜,借以代指美女。用例如:

唐代 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明朝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汉关。”清朝 吴伟业 《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朱颜

本义为红润美好的容颜。多借以代指年轻美女。用例如: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四:“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南朝• 梁•简文帝 《美女篇》:“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明朝 叶宪祖 《碧 绣符》第七折:“欲觅佳姻,须索放还,强羁留,空絮烦,算除非为觅朱颜。” 清朝 方文 《王抑之招集斋中有赠》诗:“翠幙出朱颜,清讴发皓齿。”

3.玉颜

玉颜,意思是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用例如: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南朝·宋·鲍照《拟古·拟》:“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唐朝 王昌龄《长信秋词》之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三)“娇”字系列女子代称

娇,本义:美好可爱,妩媚可爱。中国古诗文中有大量包含“娇”字的女子代称。如:

1.娇娃

娇,美好可爱;娃,①小孩子,②旧称美女;娇娃,指美丽的少女。用例如:

唐朝 刘禹锡《馆娃宫》诗:“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太夸。”元朝 无名氏《杂剧·玉清庵错送鸳鸯被》第二折:“可怜我这没照觑的娇娃,早唬的来手儿脚儿软剌答。”明朝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自幸玉堂贵客,恰逢金谷娇娃。”

2.娇娘

娇,美好可爱;娘,对年轻女子的称呼;娇娘,意思是娇媚的姑娘,指美丽动人的少女。用例如:

唐朝 李贺 《唐儿歌》:“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注:对值,犹匹偶。)元朝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这娇娘恰便似嫦娥离月殿,神女出巫峡 。”明朝 无名氏 《霞笺记·逾墙得喜》:“朱楼里会娇娘,似春风燕子逢刘盼,暂醉佳人锦瑟旁。”

3.娇姝

娇,美好可爱;姝,美女;娇姝,释义为美人。用例如:

明朝 朱有炖《风月牡丹仙》第一折:“娘子莫是东邻,北舍娇姝,春情荡漾,游戏於兹。”清朝 洪升《长生殿·神诉》:“这的是艳晶晶霓裳曲里娇姝,袅亭亭翠盘掌上轻躯。”

4.娇姿

本意指美丽的姿容,用以指指美女;女子。用例如:

元朝 汤式 《湘妃引·有所赠》曲:“三般儿寄语娇姿。昏迷着无明无夜,凄凉得半生半死。团圆是何日何时。”元朝 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展转自寻思,定要娶娇姿。”

5.娇娆

娇娆,意思为柔美妩媚。也作“娇饶”。用以指美人。用例如:

唐朝 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一本作“娇娆”。明朝 沈鲸《双珠记·助恶谋奸》:“一自遇娇娆,相思日夜熬。”

6.娇艾(jiāo ài)

“艾”是美好的意思,“娇艾”是指美貌的少女。用例如:

清朝 孔尚任《桃花扇·逃难》:“受千人笑骂,积了些金帛,娶了些娇艾。”

7.娇冶 [jiāo yě]

本义指艳丽、妖媚,后指美女。用例如:

明朝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绿林此日逢娇冶,红粉如今遇险危。”

8.娇倩

“娇”为娇小美好可爱;“倩”为美丽;娇倩,代指少女。用例如:

宋朝 陈允平《过秦楼》词:“虚蠹春华,为谁容改芳徽,魂飞娇倩。”清朝 袁于令《西楼记·之任》:“想念西楼娇倩,生死相期,一朝打散如浪萍。”

(四)“姣”字系列女子代称

1.姣人/ 佼人

姣,貌美;姣人,意为美人。佼人,意同“姣人”。用例如:

汉朝 桓宽《盐铁论·殊路》:“毛嫱,天下之姣人也,待香泽脂粉而后容。” 三国·魏·曹植 《七启》:“然后姣人乃被文縠之华袿,振轻绮之飘飖,藏金摇之熠耀,扬翠羽之双翘。”/ 《诗·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2.姣姬

姣,貌美;姬,古代妇女的美称;姣姬,意为美女。用例如:

《文选·宋玉〈高唐赋〉》:“其少进也,晣兮若姣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李善注:“如美人之举袖望所思也。”宋朝 李纲《次韵王尧明三绝句 》 其一:“春风初入牡丹枝,国色天香艳姣姬。”宋朝 李廌(zhì)《相逢行》:“想像彷佛若神遇,果见姣姬拾翠羽。”

(五)“姝”字系列女子代称

1.姝丽

姝,美女;丽,美丽;姝丽,意为美女。用例如:

宋朝 柳永 《玉女摇仙佩》:“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明朝 沉德符 《野获编·妇女·窦氏全印》:“ 姜脱死归郡,才两阅月,复买一姝丽,时议遂大薄之。”清朝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抵家,母睹姝丽,惊问为谁。生以姨女对。”

2.妍姝

妍,美丽;姝,姝,美女;妍姝,意为美女。用例如:

唐朝 刘得仁 《长门怨》:“争得一人闻此怨, 长门深夜有妍姝。”

3.明姝

明,明艳,明媚;姝,美女;明姝,意为美女。用例如:

唐朝 李白《于阗采花》:“乃知汉地多明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4.玉姝

玉,本义是指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名词),用以比喻洁白或美丽(形容词);姝,美女;玉姝,美女,多用于形容娇美柔弱的女子。用例如:

唐朝 黄滔《成名后呈同年》:“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宋朝 陆游 《十二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赋二绝句》之一:“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笺。”

(六)“妖”字系列女子代称

1.妖娆

妖,妩媚艳丽动人之意。妖娆,形容妩媚多姿,借指娇媚的女子,亦作“妖饶”。用例如:

三国· 魏·曹植《感婚赋》:“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 赵幼文 校注:“娆, 宋 刊本《曹子建文集》作‘饶’。”唐朝 法宣 《和赵王观妓》:“桂山留上客,兰室命妖娆。”宋朝 张孝祥《鹧鸪天》:“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清朝 李渔《怜香伴·请封》:“尽咱们掠了金钱,掳了丝缣,夺了妖娆,方显得勇冠华夷,威行近远的中山年少。”

2.妖艳

妖艳,借指妖娆不庄重的女子。用例如:

隋朝 卢思道《美女篇》:“ 京洛多妖艳,馀香爱物华。”《旧五代史·皇甫遇王清等传论》:“惑妖艳以丧其命,因醇酎以亡其身。”明朝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妖艳春秋首二姜 ,致令齐卫紊纲常。”

3.妖冶

本义为妖媚而不庄重,指艳而不正,借指美女。用例如:

汉朝 张衡 《七辩》:“鼙鼓协吹,竽籁应律,金石合奏,妖冶邀会。”晋·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之二:“京室多妖冶,粲粲都人子。”晋·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陈妖冶以娱心,湎醽醁以沉醉。”

4.妖姬

妖姬,意思是美女。多指妖艳的侍女、婢妾。用例如: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五一:“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南朝 陈后主《玉树花》:“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唐朝 韩愈《龊龊》:“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清朝 李渔 《比目鱼·孤威》:“娶美妾,蓄妖姬,也知道耗损精神。”

此外,“婵娟”“尤物”“美人”“佳人”“丽人”“佳丽”“佚女”“逸女”等词语,均是用姿态、容貌代称女子的。

1.婵娟

婵娟,本义形容姿态美好的样子;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出自《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用例如:

唐朝 方干《赠赵崇侍御诗》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宋朝 王安石《送春》:“万家笑语横青天,绮窗罗暮舞婵娟。”清朝 孔尚任 《桃花扇》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清朝 洪升《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婵娟。”

2.尤物

尤,特别突出;尤物,指容貌艳丽、特别漂亮的女子(指绝色美女)。有时含有贬意。用例如: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杨伯峻 注:“尤物,指特美之女。” 唐朝 陈鸿 《长恨歌传》:“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於将来者也。” 清朝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世兄有福,消此尤物。”

3.美人

美人,容貌美丽、相貌出挑养眼的人。多指女子。用例如:

战国《六韬·文伐》:“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唐朝 顾况《悲歌》:“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清朝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女宠虽为患,过终在男子。范同叔云:‘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

4.佳人

佳,本义为人样子美好;佳人,指美貌的女子,或者是有才的女子。用例如:

《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唐朝 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宋朝 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踏飞龙。”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右壁箇佳人举止轻盈,脸儿说不得的抢。”

5.丽人

丽,好看、漂亮、美丽、秀丽、明丽、绚丽、富丽、丽质等;丽人,指美貌的女子。用例如: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唐朝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朝 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

“丽人绮阁情飘飖,头上鸳钗双翠翘。”

6.佳丽

指貌美的女子。用例如:

晋朝 陆云《为顾彦光赠妇》诗之一:“佳丽良可美,衰贱焉足纪。”唐朝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宋朝 柳永《尉迟杯》词:“宠佳丽,算九衢红粉难比。”金朝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适来佳丽,是崔相国的女孩儿,十六七,小字唤莺莺 。”清朝 纳兰性德《齐天乐·洗妆台怀古》:“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

7.佚女

佚,通“昳”,美。 佚女,美女。用例如:

《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王逸 注:“佚,美也。”南朝·梁·沈约《拟风赋》:“时卷瑶台翠帐,乍动佚女轻衣。”

8.逸女

“逸女”同“佚女”,即美女。“逸”字兼“超绝”意。用例如:

《汉书·扬雄传上》:“初累弃彼虙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艺文类聚》卷七九引三国·魏·杨修《神女赋》:“惟玄媛之逸女,育明曜乎泉庭。”元朝 孙仲宣《交友赋》:“望瑶台之逸女兮,见虙妃之便嫣。”“虙妃”,也写作“宓妃”。

四、以“玉”喻美女(“玉”字系列的女子代称)

美玉,晶莹剔透,润泽纯洁,高雅尊贵,人所共赏。以玉来喻女子是中国古诗文中的传统,尤其是唐宋以来,形容女子像玉一样美好的词语大量出现。形成了“玉”字系列的女子代称,如:“玉人”“璧人”“玉奴”“玉真”“玉童”“玉儿”“玉仙”“玉蛾”“玉姝”“玉颜”“玉容”“玉颊”“红玉”“软玉温香”等。

1.玉人

玉人,容貌美丽的人。代指美貌女子,也可指美貌男子。

需要说明的是,起初尤其在魏晋时期,“玉人”是形容美貌男子的专用名词。用例如:

《晋书·卫玠传》:“﹝ 玠 ﹞年五岁,风神秀异……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世说新语.容止》记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不过,唐朝之后,“玉人”就渐渐地多用来形容美貌女子啦。用例如:

唐朝 贾岛《登田中丞高亭》:“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谁似莫相和。”唐朝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南宋 谢枋得《蚕妇吟》:“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唐朝之后,也偶有用“玉人”形容美貌男子的用例。如:唐朝 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此处的”玉人”,指的就是男主人公张生。常常见有人不加细察,错误地将它理解成指代美貌女子崔莺莺,以致以讹传讹,实在让人嗟叹!不可不详察焉。

2.璧人

犹玉人,称赞仪容美好的人。指美貌女子,也可指美貌男子。用例如:

清朝 曾朴 《孽海花》第四回:“公坊名场失意,也该有个钟情的璧人,来弥补他的缺陷。”/ 《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 ,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玠别传》:“( 玠)龆龀时,乘白羊车於 洛阳 市上,咸曰:‘谁家璧人?’”

3.玉奴

泛指美女。用例如:

宋朝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元朝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鸾笙。”

明朝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玉真

指美人。用例如:

宋朝 晏殊 《玉楼春》:“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朝 晏几道 《玉楼春》:“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5.玉童

指美貌少女。用例如:

唐代 李白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对舞青楼妓,双鬟白玉童。” 宋代 苏轼 《菩萨蛮·杭妓往苏迎新守杨元素》:“玉童西迓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萧瑟。”

6.玉儿

指美人。用例如:

北宋 毛滂《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南宋 石孝友《如梦令》:“秋气著人衣,斗帐玉儿生晕。”

7.玉仙

意思是仙女,美女。用例如:

唐朝 杜牧《瑶瑟》:“玉仙瑶瑟夜珊珊,月过楼西桂烛残。风景人间不如此,动摇湘水彻明寒。”唐朝 刘兼《春夜》:“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元朝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8.玉蛾

美貌的女子。用例如: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群音类选·宁胡记·六宫写像》:“仙媛摹形,玉娥写影,钦承勅旨来中禁。”

9.玉姝

玉姝,意思是美丽的,美好的,柔美的。多用于形容娇美柔弱的女子。用例如:

唐朝 黄滔《成名后呈同年》:“名推颜柳题金塔,饮自燕秦索玉姝。”宋朝 陆游 《十二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赋二绝句》之一:“玉姝眉黛翠连娟,弄翰闲题小碧笺。”

10.玉颜

玉颜,意思是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用例如: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南朝·宋·鲍照《拟古·拟》:“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唐朝 王昌龄《长信秋词》之三:“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1.玉容

玉容,意思是指女子姣好的容貌。代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唐朝 方干 《陪李郎中夜宴》:“遍请玉容歌白雪,高烧红蜡照朱衣。”

12.玉颊

美丽的脸颊。多指女子容颜美丽。用例如:

唐朝 戴叔伦 《早春曲》:“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鸞镜中影。” 金朝 刘迎 《张萱戏婴图》:“犀颅玉颊宁馨子,雾鬢云鬟窈窕娘。” 清朝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雪儿玉颊善歌舞,当筵一曲飘红裾。”

13.红玉

红色宝玉。常以比喻美人肌色。用例如:

唐朝 施肩吾 《夜宴曲》:“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五代 和凝《麦秀两岐》:“凉簟铺斑竹,鸳枕并红玉。”后晋 毛熙震《南歌子》:“腻香红玉茜罗轻,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 宋朝 吴文英 《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緑。”

14.软玉温香(也作“温香软玉”)

软:柔和;温:温和;香、玉:女子的代称。软玉温香:形容女子美貌过人,身材香软,肌肤细腻。用例如:

元朝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旁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明朝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九:“可怜嫩蕊新花,拍残狂蝶;却恨温香软玉,抛掷终风。”

五、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成的对极品美女的代称

1.倾城/倾国

倾城倾国(倾:倾覆),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用于形容女子美貌非凡。用例如:

东汉 班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汉朝 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三国·魏· 阮籍《咏怀诗》:“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唐朝 李商隐《北齐》:“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宋朝 苏轼《咏温泉》:“虽无倾城浴,幸免亡国污。”明朝 梁辰鱼《浣纱记·家门》:“三载羁囚,归把倾城相借,得报吴讎。” /

南朝·梁·何思澄 《南苑逢美人》诗:“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唐朝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齐贤 注:“倾国指妃子。”唐朝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唐朝 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宋朝 张孝祥《蝶恋花》:“倾国倾城恨无语,彩鸾祥凤来还去。”明朝 梁辰鱼 《浣纱记·泛湖》:“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2.惊鸿

原指惊飞的鸿雁,比喻美人体态轻盈,后作美女的代称。用例如:

唐朝 刘禹锡《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诗:“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宋朝 张先《天仙子·观舞》词:“惊鸿奔,风袂飘颻无定准。”南宋 陆游《沈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花魁

本义为花中的魁首。喻指绝色佳人。用例如:

明朝 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些富豪公子,慕其容貌,都备着厚礼求见……求诗求字的,日不离门。弄出天大的名声出来,不叫他美娘 ,叫他做花魁娘子 。”明朝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小道该死,冒犯花魁,可怜见小道则个。”现代作家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七:“省识三郎肠断意,马嵬风雨葬花魁。”

4.绝色

指极其美丽的女子容色。亦借指绝顶美貌的女子。用例如:

东晋 王嘉《拾遗记》:“常与爱姬四人,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元朝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 王嫱 ﹞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艳丽,真乃天下绝色。”

5.殊色

“殊”即特别出众。“殊色”指特别美丽的女子。用例如:

唐朝 李朝威《柳毅传》:“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观之,乃殊色也”。清朝 余怀《板桥杂记》序:“珠市者,间有殊色。”

6.国色

指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的女子。用例如:

战国·齐·公羊高《公羊传·僖公十年》:“骊姬者,国色也。”何休 注:“其颜色一国之选。”西晋 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此外,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别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是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而形成的对绝色女子的代称。现在人们夸赞女子漂亮,还常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语。

沉鱼:代称西施。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女子叫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有一天她去河边浣纱,站在河边,清澈见底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得她更加美丽,河中的鱼见到她的美丽身影时,都忘记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从此西施“沉鱼”这个代称开始传下来。

落雁:代称王昭君。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送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王昭君就得了“落雁” 的代称。

闭月:代称貂蝉。

在三国时期,王允的女儿貂蝉有一天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刚好王允瞧见,为了宣扬自己女儿的美丽,他就说月亮见到他女儿时都要躲在彩云后面,从此貂蝉就得了“闭月”的代称。

羞花:代称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玄宗李隆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妃。有一天杨玉环在花园游逛时,无意间触碰到了面前的一棵花,没想到那颗花花瓣立刻就收缩起来。原来她触碰到的是含羞草,这时候刚好有个侍女看到这情形,便恭维杨玉环说,花儿比不过杨玉环的美丽,害羞低下了头。从此,杨玉环就得了“羞花”的代称。

六、以花代称女子

今人常常用“貌美如花”来形容女子容貌,其实,我们的古人早就有用花来代称女子的习惯。在中国古诗文中存有许多以花代称女子的词语。如:

1花/娇花

中国古诗文中,常常直接以“花”“娇花”喻美人。用例如:

唐朝 李白《长相思·其一》:“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唐朝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娇花巧笑久寂寞,娃馆苎萝空处所。”

2.国色天香(牡丹)

国色天香(也作“天香国色”),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雍容华贵、香色出众,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据传,唐代 李正封《牡丹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唐明皇李隆基看了十分欣赏,就说杨贵妃“国色天香,人似花容”。此后,牡丹就有了“国色天香”的雅称,并成为对女子最顶级的誉称。用例如:

唐朝 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宋朝 范成大《与至先兄游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诗:“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明朝 汪道昆《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你看那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明朝 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值十娘梳洗方毕,纤纤玉手,揭起舟傍短帘,自泼盂中残水,粉容微露,却被孙富窥见了,果是国色天香。”清朝 秋瑾《精卫石》:“虽非国色天香艳,秀目修眉樱口鲜。”

另外,唐朝 李白《清平调·其三》也是以牡丹代称女子的著名诗篇。诗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此诗中的“名花”指牡丹,更是以花喻人,指杨贵妃。“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

3.解语花

解语花,指善解人意的花,喻指聪慧可人、善解人意的美人。典出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唐明皇称杨贵妃为“解语花”。

据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自此,“解语花”成了善解人意的美女的代称。用例如:

南宋 赵彦端《鹧鸪天》:“清肌莹骨能香玉,艳质英姿解语花。”元朝 乔孟符《金钱记》第一折:“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明朝 唐寅 《花月吟效连珠体》之九:“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清朝 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一个娇娃解语花,绮窗亲课秋宵读。”

4.芙蓉(玉芙蓉)

在古时,“芙蓉”为荷花的别称,“出水芙蓉”,指刚露出水面的荷花,意为清新自然,不加雕饰。后来人们用“芙蓉”代指美女。

历代的文人骚客赋予了“芙蓉”许多美好的寓意,它被誉为清新自然,不假雕琢的象征,所以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一方面可以赞美她们的容貌,另一方面也在赞美她们纯洁的品性。用例如:

唐代 李白《妾薄命》:“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宋朝 方千里 《浣溪沙》:“面面虚堂水照空,天然一朵玉芙蓉。千娇百媚语惺憁。”宋朝 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

5.海棠

海棠花,有着“国艳”“花中神仙”的美誉。因其花大色艳,被古人用来形容美丽女子。

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杨贵妃比作海棠花。故而海棠花被称为“美人花”“女儿棠”“百花之尊”“花之贵妃”。又据宋朝 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从此“海棠”也有了美女佳人的意思。这在后代诗文中时有所见,用例如:

宋朝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苏轼《戏赠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此系苏轼嘲笑好友词人张先的调侃之作,据说张先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海棠”指的是红颜少妇,“梨花”指的是白发的张先。)

清朝 刘廷玑《在园杂志》载:有年春天刘廷玑到淮北巡视部属,过宿迁民家,见到“茅舍土阶,花木参差,径颇幽僻……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想起了一首关于老人纳妾的绝句: “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注:“扶鸠”,拄着雕有鸠鸟装饰的拐杖,代指年纪大的人。鸠鸟,象征着长生不老。《周礼》记载:“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意思是说汉代以后,因为没有了专门捕鸠鸟献给老人的罗氏了,就只好取鸠鸟长寿吉祥之意,在手杖之首饰以鸠鸟,送给老人。)

6.桃花

中国古诗文中,以“桃花”喻女子,始自《诗经·周南·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清代姚际恒评论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其后,中国古诗文中以“桃花”喻女子的用例大量出现,如:

三国 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唐朝 崔护《题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朝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唐朝 顾况《桃花曲》:“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宋朝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7.梨花

梨花,冰身玉肤,凝脂欲滴,妩媚多姿,借以喻女子。

梨花的花语是纯真,代表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但是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在中国古诗文中,有以“梨花”喻女子的传统。用例如:

唐代 白居易《长恨歌》写杨贵妃的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金朝 元好问的《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金朝 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明代 王世贞 《玉蝴蝶·拟艳》:“记得秋娘,……启朱唇、含风桂子,唤残醉、微雨梨花。”

8.豆蔻

豆蔻,又名草果。高丈许,秋季结实。产岭南。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用例如:

唐朝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最早用例)宋代 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七、以仙女代称美女

人们俗语夸女子美丽漂亮时,常说“美若天仙”之语,良有以也。在中国古诗文中常用仙女来泛指美女,形成了许多对美女的代称。例如:

1.仙子

原指仙女,后比喻容貌颜色的女子。用例如:

唐朝 白居易《长恨歌》:“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前蜀 韦庄《春陌》诗之一:“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五代 阎选《临江仙》:“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 ?”

2.虹女

据南宋 曾慥《类说》卷四十引 焦潞《稽神异苑·虹化为女子》:“《江表录》:首阳山有晩虹﹐下饮溪水﹐化为女子。明帝召入宫﹐曰:‘我仙女也﹐暂降人间。’帝欲逼幸﹐而有难色﹐忽有声如雷﹐复化为虹而去。”后人便用“虹女”代称美人。用例如:元朝 杨维桢《花游曲》:“水天虹女忽当门,午光穿漏海霞裙。”

3.玉女

玉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出自《神异经·东荒经》:“东王公 恒与一玉女投壶。”

另,《列仙传·卷上·萧史》云:“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玉女”于是成为仙女的代称,后来又逐渐成为年轻美女的代称。用例如:

《吕氏春秋·贵直》:“ 惠公 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 高诱 注:“玉女,美女也。”宋朝 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到晚后乘龙车凤辇,去三十六宫二十四苑闲游,有多少天仙玉女。”宋朝 无名氏《临江仙》:“乐奏箫韶花烛夜,风流玉女才郎。”宋朝 无名氏《满庭芳》:“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

4.嫦娥

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又名恒我、姮娥、常娥、素娥,羿之妻,因偷吃了不死药而飞升至月宫。载于西汉《淮南子·览冥训》。

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被描绘成绝世美女。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曾把宠妃张丽华比作嫦娥。白居易《邻女》诗曾用白日嫦娥夸赞邻家少女不可多得的容貌:“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红楼梦》第四十六回:“自古嫦娥爱少年”(意思是自古以来,美貌少女都爱慕年轻英俊的男子。“嫦娥”代指美貌少女。)

5.巫娥

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后泛指美女。用例如:

元曲《风雨像生货郎担》:“劝不醒痴迷楚子,直要娶薄幸巫蛾。”元朝 张可久《折桂令·赠歌者秀英》:“倾城倾国越西子梨梨枣枣,行云行雨楚巫娥暮暮朝朝。”明朝 刘基《题江村风雨图》:“龙母鲛绡云半湿, 巫娥贝阙夜深开。”

6.玉真

①谓仙人。用例如: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灵位业图》:“玉清三元宫 ……右位, 太上玉真保皇道君。” 唐朝 张籍 《灵都观李道士》:“泥灶煮灵液,扫坛朝玉真。”

②特指仙女。用例如:

唐朝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再到天台访玉真 ,青苔白石已成尘。” 清朝 吴伟业 《楚云》诗之一:“十二峰头降玉真 , 楚宫祓禊采兰辰。”

③泛指美人。用例如:

宋朝 晏殊 《玉楼春》:“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深,入破舞腰红乱旋。” 宋朝 晏几道 《玉楼春》:“玉真能唱朱帘静,忆上双莲池上听;百分蕉叶醉如泥,却向断肠声里醒。”

7.玉京人

指仙女。亦泛指美人。用例如:

宋朝 周邦彦 《法曲献仙音》:“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八、以人名代称女子

1.西施/西子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后人尊称其“西子”。当年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娶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使其迷惑而忘政。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泛五湖,逃之夭夭。后来就用“西施”或“西子”泛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宋朝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元朝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

2.丽姬

古美人名。后亦泛指美人。用例如:

《穀梁传·僖公十年》:“晋献公伐虢 ,得丽姬 。”《庄子·齐物论》:“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陆德明 释文:“丽姬 , 晋献公之嬖,以为夫人。” 唐朝 李商隐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邹颠蓐发软, 丽姬眉黛浓。”

3.丽娟

汉武帝刘彻所宠爱的宫女名。后多泛指美女。用例如:

东汉 郭宪《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清朝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之四:“封矦志愿何时毕,多用黄金取丽娟。”

4.丽华

丽华,一个专属于美女的名字。十分巧合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取此名字的著名女子,皆天生丽质,先后嫁给了皇帝,备受宠爱。她们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皇后阴丽华,南朝后主陈叔宝的爱妃张丽华,北周皇帝宇文赟的皇后杨丽华。后来,人们便用“丽华”作为美貌女子的代称。用例如:

唐朝 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唐代 万楚《五日观妓》:“西施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谁道五丝能续命,却令今日死君家。”

5.谢娥

谢家美女。泛指大户人家的美女。用例如:

唐朝 韩琮 《题商山店》:“ 商山驿路几经过,未到仙娥见谢娥。” 前蜀 韦庄 《叹落花》:“ 西子去时遗笑靥,谢娥行处落金钿。” 南唐 张泌 《浣溪沙》:“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

6.碧玉

原为人名,姓刘,唐代 杜佑《通典·乐典》称,碧玉是晋宗室汝南王司马亮的姬妾,汝南王宠爱过甚。因碧玉出身平常人家,后以“小家碧玉”代称小户人家的美貌少女。用例如:

唐朝 万楚《五日观妓》:“西施漫道浣春纱,碧玉今日斗丽华。”宋朝 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碧玉歌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宋朝 陆游《无题》:“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明朝 范文若《鸳鸯棒·慕凤》:“小家碧玉镜慵施,赵娣停灯臂支粟。”

7.萧娘

萧娘,即姓萧的女子,后以“萧娘”为女子的泛称。出自《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云:“宏受诏侵魏,军次洛口,前军克梁城。宏闻魏援近,畏懦不敢进。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北军歌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武。'” 言宏怯懦如女子。

另,南朝以来,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用例如:

唐朝 徐凝《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

分无赖是扬州。”唐朝 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宋朝 周邦彦《西园竹》:“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清朝 金农 《与陈学士壮履晚食戏成》诗之一:“漫道萧娘纤指同,熏人辛味出柈中。”

8.窈娘

“窈娘”本为女子名,是唐武则天时左司郎中 乔知之婢女。窈娘貌美,善歌。后为武承嗣所夺。乔知之愤痛成疾,作《绿珠篇》以讽。窈娘得诗,悲惋自杀。后借以指美女。相应的,“窈窕”“窈窕娘”均指美女。用例如:

宋朝 梅尧臣《隐堂》:“曲房有窈窕,空白事眉额。”元朝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雾鬓云环窈窕娘,绣球打中状元郎。”清朝 金农《兔垸之阴有野花色如退红每迎朝阳而开惜未及日昃则飘谢矣因成》:“暂沾朝露领朝阳,镜里朱颜似窈娘。”

9.绿珠

绿珠,人名。为晋代 石崇爱妾,相传本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梁氏女,美而艳,善吹笛,后为孙秀所逼,坠楼而死。后诗文中泛指美女。用例如:

唐朝 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宋朝 姜特立《次杨元会白莲二首·月为精彩雪为肤》:“月为精彩雪为肤,翠盖迎风漾绿珠。我欲褰裳赊一顾,能回玉面向人无。”宋朝 刘克庄《观社行》:“展乌丝栏拥小玉,设锦步障盛绿珠。”

10.徐娘

徐娘,本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语出《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用例如:

唐代 刘禹锡《梦扬州乐妓和诗》:“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宋代 吕胜己 《鹧鸪天》:“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卢郎年少时。”明代 沈春泽《病中送春二首》:“带雨携愁泪满襟,芳春飘泊最沈吟。去随流水无心问,别向空床有梦寻。浅紫深红踪迹远,微风细雨路歧深。浑如执手临南浦,肠断徐娘碧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