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用不拘一格造句子30字怎么写(用不拘一格造句子30字)

用不拘一格造句子30字怎么写(用不拘一格造句子30字)

本文目录一览:

不拘一格的句子,走心励志,值得一读

一、 还是感觉应当为自己期待的那些事物努力一下,哪怕这力量微不足道,哪怕岁月迢迢。

二、 希望生活中琐碎的苦恼,以及别人借着玩笑丢过来的讽刺和轻视都不必消磨你的心意,咬咬牙,再坚持一下。不懂得拒绝的人,即便把自己累死,也不会获得别人真正的尊重。因为在那些习惯麻烦你的人眼中,你帮别人也都帮了,又不是只帮他一个。

三、 你往往会感觉累,是由于你说的比做得多,欲望大过本领。想要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想要顺其自然却又没法理所当然。

四、 请把人生的意义用三句话演绎给我听。既来之则安之,自得其乐,知足常乐。有时想一想,最大的可悲莫过于长大。从此,笑不再纯粹,哭不再彻底。

五、 不必奢求轻松的生活,要有力量和能力去征服全部的挑战。

六、 你无需那么优秀,拿得出手就行。有干劲满满的事业,有光明正大的爱情,有一二精致的喜好,过着并不窘迫的日子。我愿心里有光,目所及处全是善良。假如可以这样,不太成功也可以。

七、 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衰。三分靠运,七分靠己,努力过就好,尽了心就行,结果不是最终的目的,过程的感受,才是最真的感悟。

八、 生活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力全是公平的,不必每日去埋怨为什么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是自己没有努力的去生活

九、 当你又瘦又漂亮,脑子里又有智慧,钱夹里全是自己挣的钱,别说这个月你好一点儿,全世界都会对你好一点儿!

十、 背上背包,戴上耳机,卸下平日里全部的伪装,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寻的却是自己。

十一、 许多 时候,我们应当过得更加真实一些,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只有这样,才会活得自在,过得坦然。人们常取笑别人,但那样是无知的,在取笑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心中瞧不起你。我们听过无数的大道理,却仍过不好这一生。生命是一场遇上,有的人,有一些物,一旦遇上,便一眼万年。别着急,慢一些,你想要的,你想遇上的,时光都会赠予你。

十二、 只低头走路的人见到大地的厚重,却忽视了高空的高远;只抬头走路的人,见到高空的广阔,却忽视了脚下的艰辛与险峻。

十三、 人生路上,没有谁可以替你挡风遮雨,只有自己,才是你躲雨的屋檐。请不要说我变了,因为我没变,只不过懂得了,别人如何对我,我就该怎样去对待别人。

十四、 连孩子都知道,想要的东西,要踮起脚尖自己伸手去拿。因此不必什么都不做,还什么都想要。

十五、 若想彻底认清自己,不妨多注意一下别人在气急败坏时对你所说过的话,毕竟气话就是失控的真心话。

十六、 你往往活得累,在于你,只有心理上的不断自责,没有行动上的立即改变。人与人之间,除了亲人的关系,其它温暖的关系全是上帝给你额外的宠爱。

十七、 时间会告诉我们,简单的喜欢最长远,平凡中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

十八、 选一种姿态,让自我活得无可替代,没有所谓的运气,仅有绝对的努力!不能十全十美,但可以独一无二。

十九、 人生的坚强,不是期望每一缕阳光都能将自己照亮,而是在绝望的时候,懂得为自己开一扇窗。

二十、 爱闹情绪的人都渴望存在感,故意说反话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要知道,那些别扭又违心的嫌弃,全是我说不出口的喜欢。

二十一、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二十二、 你看多可惜,我们每个人从陌生开始,故事的最后又难免变成熟悉的陌生人。人生全部猝不及防的相遇,都好像是蓄谋已久的离散,运气都用来相遇,陪伴就成了奢侈。

二十三、 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现在想要的以后你都会有。

二十四、 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是那些每日过日子却不知道要做什么的人。如果你想做的事情比你拥有的时间还多,你就不会是不快乐的人。

二十五、 在最美的年华,做最喜欢的事情,别辜负了美好时光。借时光之手,暖一处花开,借一方晴空,拥抱梦想。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负责那一刻的开心,负责随之而来的无边无际的后悔和难过。

二十六、 可以忘了受过的伤害,但别忘了它给你的教训。

二十七、 你要把温柔跟可爱藏起来,留给值得和喜欢的人。

二十八、 你舍不得买的东西,大多数是你喜欢的,不敢表白的人,也全是真心爱着的。可往往最后的结局是,没买喜欢的东西,也错过了爱的人。

二十九、 不必悲观地认为自己很不幸,实际上比你更不幸的人还许多 ;不必乐观地认为自己很伟大,实际上你只是沧海之一粟。

三十、 请记住一个真理,无论对谁,太过热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龚自珍为什么写“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生隐痛,不得不说

大家熟悉龚自珍,大都是从他的《己亥杂诗》始,尤其那首为清朝不重视人才而发的愤懑之诗,诗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此诗,在万马齐喑的时代发出了特别响亮的异声,故诗一出,即让龚自珍名扬天下。

为什么会万马齐喑?因为贫穷落后的清王朝不但思想保守,而且愚蠢固执,对新事物排挤,文字狱盛极一时,龚自珍因此还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的痛句,可见当时朝廷上下和思想界的贫乏和僵化,对待异己的恶劣和凶狠。

那么,龚自珍为什么要写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大唱反调的诗句呢?其原因,我想除了对落后的清朝朝廷讽刺和劝告之外,还与他的一段仕途经历有关。

龚自珍(1792年-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杭州人,清代作家、诗人、思想家,同时亦为改良主义先驱者。

龚自珍的出身极佳,既是世代为官之家,又是诗礼簪缨之族。其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显赫一时;父亲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江苏按察使,官居三品。

龚自珍不仅父系显耀,其母亲一族,更是文化世家,他的外祖父段玉裁是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段玉裁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那本大部头工具书——《说文解字注》,其书内容丰富,思想精深,领一时之风气,成为后代文人必备的工具书。他的母亲段训,擅长诗文,有诗集名世。

出身这种文化丰厚的家族,龚自珍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他13岁就写作《水仙花赋》《知觉辨》等,15岁作诗,19岁填词,23岁作《明良论》,有“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这种惊人之论。

在才学上,龚自珍是很自负的,外祖父段玉裁也十分欣赏这个外孙的学问,曾赞扬他的文章“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

龚自珍生于乾隆末,长于嘉庆时,逝于道光朝。经过三代,清朝也自盛而衰,直到洋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送来了,国家屈辱,百姓涂炭。

龚自珍看到国家受到欺凌,却仍固步自封,踯躅不前,内心既痛苦,又不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故虽然才高八斗,但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然多有愤愤之语、刺时之诗,甚至有很多不容于世俗、道德和朝规的言行,因此而影响命运,阻挡仕途。

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前途唯有科举一途,龚自珍更不例外。他从18岁开始,多年间曾参加四次乡试后,才终于考上举人,随后,进京参加会试、殿试,名列三甲第19名,尽管中了进士,名次却是很后的了。

依他的才学和名声,名次本来不会这么落后的,却因为书法不好,差点儿名落孙山,之所以名次考得这么后,不是因为才学,而是因为字写得差。

字是一个文化人的敲门砖,那个时代的人更是如此,重书法甚过诗文,特别是在考试中,尤其是在皇帝亲自审阅的殿试中,书法最好的,往往高居一甲、二甲,书法不怎么样或者很差的,即便文章再好,都有可能黜落。

龚自珍手札

皇帝选才,喜欢字写得漂亮的,如同选妃喜欢外表好看的。因为经过府试、乡试、会试,过五关斩六将,那些考生个个都是人才,进入殿试的,更是了不得,谁比谁文章差多少,尤其是之乎者也之类的马屁文字,谁又比谁好多少?所以,那些仰望圣意的考官,自然会选字好的送给皇帝看,那些字写得不好,管他什么不世之才,只能靠后,甚至落榜。

龚自珍才学当然是一流,但他的字在那些新科学生中,却是比较差的了。到底才学是高的,名气也是大的,所以,还是列入了进士之列。但是,龚自珍却气死了,为何?因为一甲、二甲不但名声好,将来的发展好,关键是,前二甲进士可以分到翰林院,当翰林,三甲的就无望。然而,哪个读书人的理想不是中进士、点翰林?龚自珍更是如此。于是,未能点翰林,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和隐痛。

对于没有点翰林,龚自珍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他去拜访叔叔龚守正。叔叔是高官,任礼部尚书,礼部正是主持会试的部门。他正和叔叔交谈的时候,门人报说有个门生求见,此人是新点的翰林,叔叔就让龚自珍移步里间等一下。

与门生一阵寒暄后,龚守正问门生最近干啥,门生说在家临帖练字,这个尚书一听高兴起来,夸奖门生说这就对了,无论哪次考试,字好是第一,如果字好,点翰林就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里间的龚自珍听到了叔叔的话后,隔墙笑道,翰林学问,不过如此!弄得门生羞愧万分,叔叔更是索然大怒,把侄子喊出来教训了一通。

龚自珍表面上是说话无忌,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对点翰林一事始终不能放下。

龚自珍奚落新翰林,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其实还有一层,更像吃不到葡萄,也觉得葡萄分外的甜。因此,对没能点翰林一直耿耿于怀的龚自珍,后来干脆把家眷们集中起来,女儿、儿媳、妻子、小妾、甚至婢女,让家里所有的女眷都去练习书法,而且专门练习应付考试的馆阁体,经过很长时间的练习,她们几乎都成了女书法家。

(补充一个段子:龚自珍的老婆何吉云的书法特别好,龚自珍参加内阁中书考差(清朝经考试而分派到各省份去担任学政或主考官的考试制度)时,有人对内阁中书徐星伯说,如果龚自珍考上了,那一定是有帮忙。徐星伯说,龚自珍不能写小楷,一定考不上,但如果是他夫人来考,倒很有希望。)

从此,每当有人说起翰林了不起时,龚自珍就会非常不屑地说:

“翰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家女辈个个书法一流,无一人不可入翰林!”

鄙夷愈狠,爱之愈深。41岁的时候,龚自珍终于在《跋某帖后》老实说道:

“余不好学书,不得志于今之宦海,蹉跎一生。回忆幼时晴窗弄墨一种光景,何不乞之塾师?早早学此,一生无困厄下僚之叹矣!”

可见,因书法不好而影响仕途,成了龚自珍永远的痛,悔恨终生。

所以,龚自珍的诗作中,才会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句子。

言语想考高分?这15组近义成语辨析要背熟

【第一组】

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循序渐进

【词义】

1. 按部就班: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2.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3.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第二组】

真知灼见、远见卓识、不刊之论、不易之论

【词义】

1. 真知灼见:真正知道,确实看见。也指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高明的见解。

2. 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3.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4. 不易之论:易,改变。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第三组】

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拘一格、别具匠心

【词义】

1. 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形容敢于革 新、勇于创造的精神,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2.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3. 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第四组】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词义】

1.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2.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3.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

4. 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第五组】

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嚣尘上

【词义】

1.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有各的看法。

2. 众说纷纭:意思是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3. 莫衷一是:形容一群人在对问题的看法上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 没有一致的看法。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

【第六组】

天花乱坠、眼花缭乱、纷繁芜杂、林林总总

【词义】

1.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2. 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3. 纷繁芜杂:指多而杂乱,没有条理,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或者是事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

4. 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第七组】

等量齐观、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相提并论

【词义】

1.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2. 同日而语: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相同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于否定式。

3.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4.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第八组】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词义】

1.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2. 蜻蜓点水:形容做事不深入、不仔细。

3. 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4.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第九组】

截然不同、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天差地别

【词义】

1. 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2. 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3. 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抵触。

4. 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 一样。

【第十组】

望洋兴叹、望而却步、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词义】

1.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 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向后退缩。

3.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4. 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第十一组】

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不一而足

【词义】

1. 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

2. 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4. 不一而足:形容同类的事情很多,不可尽举。

【第十二组】浩如烟海、恒河沙数、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巨细无遗、汗牛充栋

【词义】

1.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2. 恒河沙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人们用该成语来形容数量很多。

3.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4.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5. 巨细无遗:大小都没有遗漏。

6.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第十三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吉光片羽、风起云涌、炙手可热、长盛不衰

【词义】

1.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2. 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3. 吉光片羽:常用来喻指残存的艺术珍品。

4. 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5. 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6. 长盛不衰: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

【第十四组】

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计其数、举不胜举、不可胜数、数以百计

【词义】

1. 不胜枚举: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2. 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3.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4. 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5. 不可胜数:数不过来。

6. 数以百计:释义为数量多。

【第十五组】

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无忧无虑、四平八稳、精益求精、孜孜不倦

【词义】

1. 心无旁鸯: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2.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3.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4. 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 缺乏创新精神。

5.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6. 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小伙伴也可以关注【公考鸭】公众号,鸭弟弟每天会推送重要资讯给大家!带大家追着公考新风口!

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六晚上,老姨、姐领着淘淘来我们家。

老姨这次回沈阳复诊是母亲陪她来的,母亲住在我家,老姨住在姐家,本想周末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不想周五晚上她们顺道来我家了。

大家就是一起聊家常,因为淘淘上小学六年级,晚上还有一节课外辅导课,话题就转到孩子的教育上面。

首先提起的,就是小石头的反抗精神。小石头刚会走路,我们带他到楼下玩,小石头手里拿着他喜欢的玩具,刚走到楼前的,几个大人正带着两个小孩玩,其中一个是小石头的玩伴欣欣。我们自然就和欣欣的父母打起了招呼,就在这时,另一个小孩子,看上去要比小石头大一些,大约三、四岁的样子,走了过来,伸手要去拿小石头手里的玩具。这种情况我很犯难,如果不是认识的人,自然我会拒绝把玩具让给他,除非玩了一会熟络了,而且小石头在玩别的玩具的时候。但这里面有我认识的人,估计还要再聊一会,于是我想问一问小石头要不要把玩具让给那个小哥哥看看。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才想到的问题,当时我脑子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怎么直接来“抢”东西了?随后本能的上前伸手要护住小石头,接下来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石头紧紧的攥起两个小拳头,眉头紧锁,整个脸部都显得“狰狞”,就在那个小孩子的手即将碰到小石头的玩具的一瞬,小石头上身前倾,“啊”的大喊了一声。那个小孩子应该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阵势,一下子就被小石头喊懵了,一动不动的站在了原地。他的妈妈连忙拉回了他说道:“怎么能抢弟弟的玩具呢?”听到这句话,那个小男孩随即哇的哭了起来。

我们急忙道别,然后拉着小石头继续前行,走出一段距离,我望向小石头妈妈,发现她也在看着我,脸上是骄傲的表情。

作为80后的我们,从小的教育一定会有“孔融让梨”这一课,换言之,如果我遇到上面小石头遇到的情景,父母会劝我让出玩具,我也会不舍的给他,至于那个小孩子是否有所感激,我不抱有期待。

因为孔融让梨虽然是一个鼓励分享的好故事,现在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爱占便宜的人总能得利,接受教导的人总是吃亏。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进入社会后,我们越来越发现这种选择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相左,也与现在的社会规则相左。每每做出这样决定,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幸福,多有收获,反而是不快乐的。

因此,我和小石头妈妈更多的时候是让小石头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我们再给予适当的建议,而不是用所谓的“思想品德”去过分约束他,强迫他。

现在的教育理念应该从以往的机械性填鸭,唯一答案式教育向个性化、特色化转变。古人早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局,而已经成为世界强国的我们,不是应该更加开放、包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