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师说中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师说点明全主旨的句子是)

师说中总结全文点明写作目的的句子(师说点明全主旨的句子是)

本文目录一览:

师说及赏析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学习。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赏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悟。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参考资料:古文文献网

《师说》思辨性阅读建议

《师说》出自大手笔韩愈之手,流传很广,对《师说》的理解几乎形成了定论,批判性阅读需要勇气。用传统方法教学,课堂肯定沉闷。统编教材把《师说》编在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交流中,旨在通过思辨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积极思考,学生参与度会大增,课堂气氛会活跃。

思辨性阅读《师说》有这样几个环节:利用注释、字典初步读懂课文内容;从议论文的角度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对《师说》的传统解读;参阅“有关韩愈及《师说》的拓展性学习资料”;师生一起就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前面三个环节是对文言文传统教学的继承,后面两个环节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下面谈谈如何对论点、论据、论证进行质疑。

为了让课堂讨论、辩论深入而有效,教师要编印“有关韩愈及《师说》的拓展性学习资料”。因为在课堂上,学生不方便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查阅资料,所以老师编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阅读。这些资料放在学生了解《师说》的传统解读后分发,学生自然会把《师说》的传统解读和相关资料的观点进行对比提出质疑。有了这样的准备,讨论、辩论的效果就会好得多。这些资料包括:1、韩愈写《师说》时学习“古道”、遵从儒道的情况。2、“狂人”韩愈的性格。3、有关《师说》缺陷的文章。4、有关《师说》主旨探究的文章。

思辨性阅读就是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论述类文章首先就是对论点提出质疑。

1、有人说文章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从理性的角度看,这句话有无问题?

这句话是真实可信的吗?如果提出一个反例,这个论点就不成立。这里说的老师指什么老师?指传授技能的巫医百工吗?如果是这样,这个说法还有可能站得住脚。从全文来看,韩愈说的老师指传“古道”或者儒道的人。儒道产生之前的人怎么有给他们传授儒道的老师呢?

这个观点比较武断。

2、思考句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述的合理性。

论点逻辑性要强,重要的是表述论点的概念要清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有任何含糊。严格地说,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概念不能并列,如果把这三点并列起来看作是教师的职能更不恰当。传道是教师的职能,授业无非就是教授儒学经典,这是履行“传道”职能的方式;“解惑”更是授业过程中必须做的具体事情。所以,这三个概念的外延彼此有交叉,并列不太恰当。

当然,这可能是我们没有准确翻译这个句子所造成的。今天,我们认为的教师的职能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与原文意思有很大出入。

3、在“古之学者必有师”之后补充一句话,使之可以统帅全文。

这句话如果这样说或许能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宜有师。补充后的句子意思与韩愈的作文意图相符,韩愈谈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择师标准,批评不从师学习的风气,例说孔子从师学习等都可以理解成是对“今之学者宜有师”的阐述。

论据支持论点,对论据提出质疑,能深入解读文本。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符合论据的客观性要求吗?

魏晋门阀制度施行,贵族官员不思学习,从师学习的风尚缺失。唐代科举制度发展起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也不从事学习吗?从后文来看,巫医乐师百工仍然在从师学习。作者对唐代从师学习的情况所做的判断缺乏客观性。

韩愈的判断是客观的,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社会从师学习的情况。韩愈是说学习“古道”、儒学之道的风气没有了。唐代统治者重视佛教,轻视儒教。一些走科举道路的人只为功名,很少从师学习“古道”、儒道,更不说深入研究了。文章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童子之师”与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不是一样的,他说的老师在这里有特定含义,指那些传“古道”、儒道的人。所以,文章说的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也是指从师学习“古道”、儒道的风尚不流传很久。韩愈要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这个说法你相信吗?

相信。如果有人谈到从师学习的问题,士大夫完全会嘲笑他们,要么笑话他们不顾及面子求教,要么笑话他们有拍马屁之嫌。“群聚”二字,有所夸张,但这恰恰表现作者对士大夫这种行为非常不满。这种现象是唐代社会存在的,也可能是韩愈亲眼看到的现象。

不完全相信。这种现象在唐代有可能存在,但是不一定是普遍存在的。个别现象不是普遍存在的,不能由个别现象得出普遍性结论。论述类文章的事实必须真实可信,才有说服力。用“群聚”一类的夸张性词语叙述事实,除非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才可以。

论据要能说明观点,论证要严密。思辨性阅读就是要针对文章的论证提出质疑。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吗?

中心论点统帅全文,如果认为这句话是中心论点,第二段、第四段的内容都应该删去,因为这两段根本没有论述古代求学的人有无老师的问题。

2、用小孩从师学习识字阐述成人应该从师学习古道,有说服力吗?

从表面上看,孩子学习认字跟成人学习道是一样的,二者都是谈学习的。如果士大夫要求孩子学习认字,自己却不学习认字,确实能推出士大夫糊涂的结论。其实,韩愈不是要批评士大夫不学习认字,而是要批评他们不学习古道。学习认字与学习古道相去甚远,识字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士大夫学习识字,并且具备了这方的能力。学习古道涉及人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学习古道的态度就不同。也就是说有的人可以学习古道,有的人可以不学习古道。士大夫要求小孩学习认字,自己不学习古道,这是两件事情,并不构成矛盾关系,不能由此推出士大夫糊涂的结论。

3、有人认为不能由孔子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推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怎么看?

确实不能由孔子的话推出这个结论。这句话意思是同行的几个人中,各有其长处,各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从逻辑上看,它不能得出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其实,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话说的,意思是孔子之所以向郯子、苌弘等人学习,是他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师道观。郯子、苌弘等人不及孔子贤,孔子却向他们学习,由此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以上的分析可能存在纰漏,但是只要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就是有意义的。分析事物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尽恰当,但是我们不追求结论的一致性,因为世界上的答案是多元的。这样做的价值在于培养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