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家人当自己是傻子的句子怎么说(家人当自己是傻子的句子)

家人当自己是傻子的句子怎么说(家人当自己是傻子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请不要把任何人当傻子,否则你就是最大的傻子

聪明和傻子,看似两个极端,一个褒义词,一个贬义词。其实,我不仅仅如此字面解释。成语大智若愚,装疯卖傻等,都是赞扬傻子精神,世界上没有真傻子,倒是有很多假聪明。

拿我来说,在亲戚邻居眼里就是一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知人情世故的二愣子。我不喜欢玩虚的,不喜欢虚荣浮华,不喜欢溜须拍马,不喜欢吹牛炫耀,我就是我自己,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

有一次,过年去舅舅家拜年。一大家子人说说笑笑,互相寒暄,不知道从哪一刻起,我变成了话题的讨论对象。一群老妈子当我面议论我,大致意思是:不会说话,没有嘴,都多大了也没对象,真替他发愁,咋办呀!

听到这里,我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房间,随后听到一句,你看,坐着半天也没说一句话,是不是傻子呀。其实,我很想反驳怼回去,仔细一想还是算了,我月入过万,我工作蒸蒸日上,我不是真找不到对象,看看你们那些家过得怎么样吧,还有时间议论我的事,咸吃萝卜淡操心。话说夏虫不可语于冰,蚍蜉不可语于海,人前人后说曹操,随他去吧。

卡尔荣格说: 你生命的前半辈子或许属于别人,活在别人的认为里。那把后半辈子还给你自己、去追随你内在的声音。

现实就是这样,活在别人眼里的自己是很累的,也很虚伪的。我只为我自己,为我的家人,别人说的随便听一听,做最真实的自己。

争论会让自己坐实了别人的话语,不言不语做自己,真正帮你的人,不会当面接你短处,不要在乎那些虚伪势利人的眼光,每天为自己心中的目标而活,而奋斗!

大学时,有一个特别愣的同学。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傻子,助学金,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他从来不去争,谁爱拿谁拿,有那个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更好。

临近毕业,那些经常拿奖学金,助学金的三好学生都在慌忙的找工作,都是一群眼高手低的人,最终也没能找到比较心满意足的好工作。

然而,那个被人戏称傻子的同学却被一家央企招聘走了,瞬间成了所有人眼中的神。同学们这时候才顿悟,平时争的头破血流的学生会,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等,毕了业一文不值。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只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俗话说满腹诗书气自华。

人生一辈子,区区几十载,要多为自己而活,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敬畏生活,认真做自己。

世界上没有傻子,有的是迷之自信,自以为是的假聪明。认真对待身边的人,尊重每一个人的想法,尊重每一个人的决定。

请不要把别人当傻子,否则自己就是最大的傻子。

为什么爸妈宁愿相信外人,也不肯相信我

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_______________

老爸抽了几十年烟,每次回家你都要提醒他该戒烟了,但他从来不听,还给你列出一大串抽烟也长寿的名人名单。

直到远亲家的表弟学了医,拜年时提醒了他一句,他乐呵呵地说好。

老妈总喜欢在手机上点开来历不明的小广告,还喜欢在街边扫码下载App换鸡蛋、牛奶,每次你都告诉她不要贪小便宜,她从来不听,还说你不会过日子。

直到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里宣传反诈知识,她才肯把手机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卸载,换成国家反诈中心App。

你感到无语:这不是早就跟你们说了几百遍了吗,为什么我说没用,非要外人说才管用呢?

为什么爸妈宁愿相信外人甚至陌生人,也不肯相信子女呢?

爸妈在乎的不是事情对错,是自己对错

这是因为,我们理解的沟通,和爸妈理解的沟通,并不在同一水平上。

这个“水平”并不是指有高低的知识水平等,而是“对事”或“对人”的水平。

我们日常和同事、朋友沟通一件事时,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是就事论事的,这样才能达成一个共识,或者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对事”水平的沟通。

但也有时候,我们会从讨论事情渐渐变成“人身攻击”,尤其是在吵架的时候,我们会很容易脱口而出指责别人,比如“你怎么总是这样不理性”“你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等。这就是“对人”水平的沟通。

我们和爸妈沟通时,其实很容易从“对事”沟通变成“对人”沟通,因为爸妈总把事情的对错和人的对错牢牢捆绑在一起。如果我们的道理和爸妈的观念相符,那还好;一旦我们的道理是反对爸妈的行为、观点的,他们就会觉得我们是在否定他们,接下来的沟通就会是“小崽子翅膀硬了”等“对人”的沟通了。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没法和爸妈讲道理,他们是不会相信“小崽子”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和爸妈的身份角色有关。我们小时候,他们常常是不容置疑的权威。即便在我们长大后,他们仍然习惯把我们视作需要事事听从的小朋友,而无法和我们像同事、朋友那样沟通。而考入医学院的远亲、社区工作人员,这些人的身份自带权威感,爸妈在这些人面前也变成了“小孩子”,就会更听劝了。

爸妈如果继续逞强,子女不妨示弱

爸妈这样看重自己的权威角色,以至于听不进我们的反对意见,那我们就没法和爸妈沟通,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上当受骗甚至身体受损了吗?倒也不是,只是我们要换种角色。

当我们想劝爸妈时,我们其实也会不自觉地转换角色。想想我们那时的言语和语气吧,是不是也说过“你怎么不听劝”这样的话,透露出“这都是害人的,傻子才信”的轻蔑呢?在说这些话时,我们仿佛在扮演家长、老师的角色,想要教育他们。这时的爸妈自然也不会甘心当“孩子”“学生”,不会听我们的话。

但如果我们继续扮演一个弱弱的子女角色呢?我们可以用求助的方式,委婉地提醒他们,比如假装自己进入了一个他们常遇到的那种骗局,来向他们求助,让他们在自己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了解这些行骗方式,自己今后就不会上同样的当了;或者假装自己身体不适,爸妈就会紧张地提醒我们、照顾我们,今后他们自己生活中也会注意这些了。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让爸妈接近更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又能满足爸妈当一个强势角色的心理需要。

另外,万一爸妈已经受骗或已经生病了,我们就更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了。想想我们小时候受挫、闹情绪时,我们是很难听进道理的,因为消极情绪会累积蔓延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即便是善意的劝解也可能被我们当成是对自己的不理解,甚至是恶意伤害。爸妈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时刻,他们希望获得的是情绪的共鸣、安慰、包容,所以,我们要先站在他们的角度,安抚他们的情绪,而不是批评教育他们。

其实,无论我们用什么方法和爸妈沟通,最核心的是让爸妈感到被关心和尊重。这也不只在我们意见不同、有事沟通时才需要注意,而是平时就应当注意的。比如,我们可以常常夸奖夸奖他们,就像他们曾经对待幼小的我们那样,做成了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值得肯定的。

爸妈的观念也许并没有那么容易改变,如果你运用了这些方法,但一时半会儿还是没有见效,也不用太焦虑,每一次他们愿意听我们把话讲完,都已经很棒啦。(殷锦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亲戚们这么对你,表面上看是对你好,实际是把你当“傻子”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会当中的人际关系杂乱复杂,并且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不同的人际关系背后可能还会隐藏着许多更加深的文化内涵。

这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常常强调个人需求以及感受,所以西方社会当中的诸多组织和群体,看似是由很多成员组成的,但他们彼此之间就像是分子和原子一样,功能类似、关系相同、距离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在中国的社会当中,我们会根据彼此之间的系纽带,而有序的调整彼此相处的模式。比如说对于在职场当中的人们来说,当人们看待别的同事时,往往会抛开同事这一层身份关系, 在别的方面去调整彼此的关系。

相处的学问在亲属关系当中体现得更加的明显。

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理论来解释,就是中国社会当中存在的差序格局。

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当中,如果你身边的亲戚经常以这样的话术去和你交流,虽然表面上是对你好,但背后其实是把你当成了傻瓜,所以一定要留心。

1.常常指责你和你的家人

这里所说的“家人”,指的是核心家庭的成员,一般而言就是一对夫妻以及他们的子女。

家人在国社会当中有多层的含义,因为这个“家”,一方面指的是一个大家庭或者是家族,另一方面也指核心家庭,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小家庭。

在我们与亲戚相处的过程当中,即便大家同属一个大家庭,但总是有一些亲戚会对别的小家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

这也是因为亲属关系的复杂表现形式:一方面彼此之间是由血缘或者是因缘关系来维系的,另一方面,其实彼此的关系也并不是特别的近,最多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相聚的机会。

这也就导致有些人很可能会对自己的亲戚表达心中的消极想法。比如说作为表亲的一些长辈,会在心情低落或者是喝醉酒这样的社会场景当中,对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晚辈表达一些消极的想法。

不要小看这样的行为。如果家中有亲戚,会当着面贬低你或你的子女,甚至是你的另一半,那就说明他对你们根本就没有尊重可言。

不管原本的关系多么的亲近,这样的行为长久了之后,对于你的家庭成员伤害是非常大的。

2.说得好听,却推卸责任

在大家庭成员之间,作为纽带来维系亲戚关系的,除了血缘和姻缘,一般还有一些必要的责任和义务。

比如在一些多子女家庭当中,赡养和照顾老人这样的义务,就会十分明显的影响亲戚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子女的年纪都比较大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亲戚常常在表面上说,照顾父母的事由他顶着、家里的事不论大小他都来负责、亲戚们之间只要关系好,什么都不用考虑......

但是一到了关键的时候,或者是需要其履行一定义务的时候,就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这就说明这样的亲戚是一种说得多、做得少的人,甚至他们是一种很要面子,同时比较势利的人。

与这样的亲戚交往时,一定要多加留意。因为连有亲密关系的亲人都采取这样的方式,说明他们的人品有比较大的问题。

3.常夸你,也常利用你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性格是比较会利用他人的。这样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表现出十分精明的样子。

这类人十分善于钻营人际关系,同时会在语言上去埋下许多伏笔。

他们在平时就十分善于去夸赞别人。当然,这样的夸赞背后的目的是要给他人留下一种好的印象,一旦家中有一些什么事情或者长辈有什么需求,第一时间就把平时夸赞的对象搬出来当救兵,自己则跑的远远的。

当事情完成的时候,他们又会适时的出现,表示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成功,与他们的引荐不无关系,甚至还妄图分一杯羹。

这样的亲戚说的轻巧一点,是过于贪婪;说的严重一点,其实就是人品有问题。在该付出的时候,看不到踪影,别人做出了成果,却又冒出来想要瓜分。

平时倒也还好,一旦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势必会把作为亲戚的你放在前面当“挡箭牌”。因此平时也要远离他们的“糖衣炮弹”。

不要单纯地以为亲戚就一定会对你好,人的性格是确定的,往往不会因为亲属关系就改变。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