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村庄人们的句子有哪些(描写村庄人们的句子)

描写村庄人们的句子有哪些(描写村庄人们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夜读丨暴雨中的河南,到处都是温暖而有力的双手

文/民生周刊

河南下了一场暴雨。

刚开始,大家还觉得这场暴雨不久就会过去,结果到了傍晚,雨依然倾盆而下,城市、农村一片汪洋。

一条条的求助信息,越看越揪心。乡村被洪水冲击,裹着黄土和泥沙,所到之处,房屋、车辆被通通卷走;城市内,雨水倒灌地铁,正要回家的人们被困在车厢里,人们踮着脚、抻着头等待救援;街道上,有人被困车内,有人则被困车顶,来不及转移的行人抱团在水里艰难行走,水位已经漫过胸口……

河南境内,多条高速封路,高铁火车停运,部分车次甚至滞超过30个小时。但在灾害面前,我们又从来不曾绝望……

暴雨险情突发,河南武警总队官兵第一时间紧急投入抗洪救险。军绿色的卡车急速驶来,看到这一场景的人们,放心了:面对灾害,这一波我们稳了!

7月20日晚上8点左右,被困地铁车厢两小时的乘客,在救援人员进入后,成功得到救援。晚上11点50分,被困的150多名幼儿园师生在消防官兵的努力下,终于被成功救出。值得一提的是,被营救的小朋友全都不哭不闹地配合着消防叔叔们的营救。

这个时候,我们的子弟兵依旧没有休息。午夜十分,郑州二七区路口道路积水最深处,有一百多人被困,积水达到腰间,消防员前往救援。如此生死时速的情况下,消防员细节地发现有位老人手部刚刚做完手术,为避免伤口感染,特意将他扛到了安全地带。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7月21日凌晨4时许,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迅速调派365名消防指战员,携带舟、艇、无人机等相关装备星夜驰援河南,参加抗洪抢险救援。

“胡辣汤”挺住,“热干面”来了!有网友说,看到这条新闻时,泪猛地一下直打转。疫情之时,河南向南赶赴;大水之中,武汉往北驰援。

除此之外,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1800名指战员紧急奔赴河南。

中国人,从来都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危难中的逆袭,尽显中华英雄儿女的风采!

郑州陇海中路段因地势原因水流湍急,过路行人手挽手形成“人墙”一起过马路;暴雨淹没商场地下室,商场工作人员和市民排成一排,嘴里大喊着口号,齐心协力将被困人员逐个拉了出来;一名女子即将被大水冲走,身边的其他路人都朝她奔去,不顾洪流将她救回……

暴雨中的河南,到处都是温暖而有力的双手,到处都有扶危解难的力量。

遇到灾难,郑州所有的酒店都在降价。郑州一民宿老板紧急开放50家分店供人避险,他说:“我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出一把力。”

当天的郑州图书馆彻夜不闭馆,为附近的被困人员提供热水和休息场所。有一所幼儿园因为地势较高没有受灾而成为了一个避险点,园长马上发出通知,收留了路过的60多人。

花园公路一家电影院对外开放,收留了上千名无法回家的市民。无论地方大小,这能够遮风避雨的一方天地,就是夜晚中最温暖的港湾。

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的团结温暖、守望相助,永远都是那么震撼人心。相互搀扶,相互帮一把,是这座大水肆虐的城最让人感动的场面。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你们在前方奋战,后方请放心地交给我们!”大批爱心企业,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扛起了企业的担当!

还有郑州街边的一个包子铺,老板把包子放在外面,说:“包子不卖,谁饿了就拿。”风雨摧残,让人又冷又饿,一个包子,让人温暖,给人希望。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举手之劳”、“雪中送炭”。

山东一名小伙带着自己的摩托艇和物资,准备出发驰援河南。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几名好友。

与此同时,各地的网友们也都在积极地为受灾同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网络上,网友们自发地转发求助信息、汇总救援队信息、分享自救互救方法、核实信息真假来源、跟进救援后续进展……大家都在尽可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只为了救一个人,再多救一个人。

也许我们的力量很微小,但是汇聚起来就是点燃前方道路的明灯。星火相传,足以成燎原之势!

据报道,截至21日下午17时,面对郑州的天灾,已经有200万人共捐款4千万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不是口号,而是根植于我们骨子中的信念!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灾难就一定会过去。

想起鲁迅曾说过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们的人民,就是最好的人民!我们的国家,就是最好的国家!

我们齐心协力,一起过关!

主播:吴强演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有声小说作品《战天》等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新华网、有书(ID:youshucc)、李月亮(ID:bymooney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编辑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古诗词里的乡村夏日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宋·孙觌《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沿着环绕村落的溪边小路行走;“知了,知了”,声声蝉鸣,居高声远,清澈如洗;“咕呱,咕呱”,久违的蛙声,玉润珠圆,豁达热切。这是我从小走过的路,是儿时梦想与欢乐遗落的地方!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宋·陆游《幽居初夏》

走在溪边村路上,花草清香沁人肺腑。宛如走入诗境,升腾起一缕悠悠古意。

黄昏雨点如菽大,乍停乍作耿胸臆。

三更已后遂滂沱,忧思千村一朝涤。

——宋·宋荦《喜雨》

当一场畅快淋漓的夏雨光顾乡村时,溪边田野里,庄稼那无拘无束的身姿很是显眼。谷穗秀齐了,纤秀飘逸;株株玉米秸秆间露出几缕粉色的玉米须,你追我赶地结出胀鼓饱满的玉米棒,让田野更显生龙活虎。

野香袭荷芰,道性亲凫鹥。

——唐·皎然《奉和陆使君长源水堂纳凉效曹刘体》

乡民多临水而居。明镜般的水面上群鸭游弋,小鸭亦步亦趋,跟着母鸭咿咿呀呀,荡起了一池涟漪,打破了小村的宁静。亭亭玉立的荷叶上,露珠晶莹欲滴,暗香疏影。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一溪荷花,清雅而妩媚,像一位明媚皓齿、楚楚动人的羞涩少女,伫立碧波,美得令人窒息。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倒影在小河里的歪脖子柳树没了踪影,喜欢泡在溪水避暑的水牛已没人再喂养。但入夜,“一钩淡月天如水”(宋·谢逸《千秋岁·咏夏景》)。星光闪烁溪水中,成片的蛙鸣就像舞动的腰鼓声,铺天盖地响起来。枕着呱呱蛙声入眠,便有诗样的美梦入怀。

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

——宋·杜汝能《丝瓜》

村里的土坯茅草房,篱笆院墙,早已被砖瓦平房和小楼代替。乡里人家还是习惯在院中搭上瓜棚遮阳乘凉,丝瓜、苦瓜、葫芦任它肆意攀爬。花开时节,蜂飞蝶舞,俨然一幅意趣盎然的夏景图。

若从人家门前经过,常常可以看见红砖砌的高大院墙顶上,碧绿的瓜蔓密密地纠缠着,宽大的绿叶丛中,浮着朵朵烂漫的花儿。乡民依然喜欢在窗下门前种些蜀季花、凤仙花、晚饭花、月季花等。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宋·毛滂《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这让乡下的每一个夏季变得绚丽多彩,要多诗意有多诗意!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唐·元稹《小暑六月节》

金圣叹这样写自己居住处:“入门先见空地一片,大可六七亩许,异日瓜菜不足复虑。不亦快哉!”农家珍惜每一寸土地,推开院门,几乎家家院子里都会辟出块块小菜畦。

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

——南北朝·沈约《行园诗》

一个个紫乌乌的椭圆茄子,光滑可爱,隐藏在密密的茄叶下浅笑。骄阳里的十几株辣椒,泼辣在墙角下,青碧的辣椒恬静地挂在矮枝上,几只早早变为紫红的辣椒,风铃般点缀在绿叶丛中。紫色豆角花眉开眼笑,那一嘟噜一嘟噜长短不一的豆角挤在豆架上“显摆”。软红香艳令人垂涎的西红柿重得须搭架支撑,突然间一根顶花带刺、青翠欲滴的黄瓜映入眼帘,还有那割过一茬又一茬仍肆意生长的韭菜……

走进夏日农家的小院里,就如阅读桐城派名家戴名世的文章:“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令人喜悦不已。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宋·苏轼《浣溪沙》

绕着村中小巷转一转,闲置的农机车斗上,彩瓦搭建的临时棚子上,墙旮旯的草垛上,牵牛花、瓜蒌纤细的藤蔓与南瓜粗藤蔓纠缠着,藤蔓延到哪儿,花儿就开到哪儿。红黄粉白蓝各色曼妙可人的花儿,点缀在繁密的绿瀑布般叶子间,浓郁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宋·邵雍《山村咏怀》

村口老槐树那葳蕤枝叶间升起几缕淡淡的炊烟,树下说书人那鼓板声,虽已远逝,却音犹在耳,祖父颤巍巍地摇晃着大蒲扇的影姿,清晰如昨。夏日的阳光洒满幢幢新建的楼房,让古老的村子焕发出了别样青春。

鸡鸣桑树颠,犬吠深巷里。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村街绿树枝丫间斑鸠鸣唱,喜鹊嬉闹,墙缝里虫儿低吟浅唱;还有母鸡下蛋的欢叫,雄鸡的啼鸣,与深巷的几声犬吠,此起彼伏。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宋·饶节《山村杂颂》

乡村,犹如唢呐吟唱的一曲古老歌谣,质朴悠扬的曲调,演绎着最美的人间烟火。这一幅风光旖旎、生态宜居、舒适悠闲、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随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声飘散,洒落在沧桑岁月的深处……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散见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

山上的生活/冯爱霞:庭院深深,心之所向,便是远方

庭院深深,心之所向,便是远方

冯爱霞

庭院,它像一个时间容器,装满了童年记忆;它像一个空间房子,盛满了生活哲理,以时间拥抱四季深情,以空间收纳身心疲惫,是生活之向往。

也许每个人心底,都有一方梦想之地,不用气派,不用奢华,方寸之间,可以舒心;一物一什,可以惬意。遍植各色异草,种上应时花木,春有海棠,夏照榴花,秋听栖枫,冬落寒梅,装满对生活的理想,承载诗意的远方。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它像一幅画,让我产生无限的向往。阳光透过芭蕉叶,暗影稀疏,猫咪跃过湖石,翻过墙根,不觉日暮。待到三月,可在屋檐下听雨,落在青砖上滴答的声响。院外车马喧闹,院内清雅静谧。

喜欢鲁迅的《朝花夕拾》:采桑椹,捉蟋蟀,夏时纳凉听蝉,寒时雪中罗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方庭院,藏着童年最美的回忆。

时光仿佛回到童年,娘家的老宅展现在眼前。刚离休的父亲,像失了业一样,端详着空荡荡的大院,露出了笑脸,“院子空着可惜了,种菜种树吧,自足自给。”于是,种下了地瓜花、月季花、菊花,香椿树、樱桃树、山楂、石榴,树下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随着时令的更迭,种下韭菜、香菜、白菜、萝卜和大葱。墙根搭上架子,种上丝瓜、黄瓜、吊瓜,东墙边用砖头、木棍、油纸搭成了鸡窝和兔笼。两棵葡萄藤蔓,缠绕在高高的架子,浓密叶片形成了天然凉亭。更有趣的是,盖得鸡窝像小房子,有门有窗,有楼层,还养了几只兔子,一只羊。每天晨曦,年轻人上班,爸爸就牵着山羊到郊外山上,羊儿养的膘肥体壮。每当看到爸爸去放羊,我就绕道走,因有同学说,我爸像个“农民羊倌”,为此还和同学吵的脸红脖子粗。“我爸是军人老干部,才不是农民呢......”

我放学到家,看到老爸正打扫羊圈,气便不打一处来,说出了心中的怨。父亲说:“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种田养家畜,才有了我们一日三餐,谁瞧不起农民,就是忘本。”看着他生气的样子,我的话憋了回去。

羊儿成年后,老爸翻山越岭,还到乡下给这只母羊找了个公羊,几次“相亲相爱”,我家的羊儿竟生了两只可爱的羊宝宝,等羊宝宝会吃草后,就被爸爸的老朋友要走了。羊奶自然成了我的饮料,好喝极了。

一天傍晚,月朗星稀,一只萤火虫飞到窗前,我惊喜地大气不敢喘,双手合笼。这时,从窗棂传来了父母的对话,妈妈说:“你的辛苦,终于见成效了,你看霞儿喝着羊奶都长高了。”爸爸说“是呀,孩子不爱吃饭面黄肌瘦,医生说喝羊奶好,这才下决心养了这只母羊。”我怔住了,泪水打湿了眼眶,缓缓张开手掌,萤火虫飞向了月亮的方向。

那时的家园,春看花开,夏纳藤凉。秋享果菜乐,冬盼鸡兔香。爸爸的藤椅、蒲扇和收音机,妈妈的眼镜、针线盒,成了最美的回忆。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霞光,温暖着院落,妈妈呼唤开饭的声音,是最动听的乐曲。光阴似水,随着父母的远去,连同欢乐的庭院都消失了,但它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里。

为此,我常想拥有一个小院,在院子里种花、草、树。希望在节假日,住小院里,睡到自然醒,树荫下,一壶,一杯,一蒲扇,一碟瓜,三两友人,蝉鸣阵阵,微风习习,渐见晚霞满天,流萤飞转,炊烟袅袅。晨光看叶芽萌发,暮色点烛照红妆,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

有时也痴痴地想,在月明,山秀,风清中,如果能够“渔樵于江渚之上”,或禅定于“空山明月”下,或“躬耕陇亩”中,也许是件洒脱超然的事,于是产生出一种,滋养心灵的缕缕神往。陶渊明爱菊,其东篱下菊亦幽幽;郑板桥画竹,其门庭外竹也萧萧;白乐天之筑室香山、杜少陵之栖隐草堂。我们是凡人,拥有以庭院,即可安放心灵。

老公猜透了我的心思,就在乡下老家宅基地上,建起了四合院。院外,田野一碧千里,流水潺潺,院后背靠山岭,空气晚来秋。每至晨时,当白鹭飞过,已入画三分。

院外有湖,依水而建,将嶙峋山石,散落岸边,星点错落,以效古人之法,又暗合山水之意。遍植蒲草、荻花、隐隐绰绰,一番田园意境,油然而生。小院之中,有茅屋茶室,陶瓷茶具,汲山间清泉,备于炉中,起火,烧炭,煮茶,继而茶香清冽,甘爽可人。茶室间置以屏风,外植以竹林,一清澈水池中,鱼戏荷叶间,周边磊以怪石,并有春之梨,可赏月白;有夏之榴,可观脂红;有秋之枫,可倚霜花;有冬之梅,可待落雪……满目之间幽静深邃。于此间,此身可安,此心亦可隐。闲暇时,偶约几位友人,读书、品茶、赏花、畅聊……红尘的喧嚣与嘈杂,便过滤在这闲雅之中,变得静心安详。待至畅怀之处,不觉日色已暮。书房在二楼,爬墙虎爬满轩窗,窗外竹影婆娑交错,檐下芳草萋萋,案上摆书卷,有砚台、笔墨、宣纸,记得老公公生前,酷爱书法,常屏声静气,挥毫泼墨。

暑期度假,来到庭院,摆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呈上瓜果、点心、茶饮,用质朴的食物,慰藉平淡的心境。村子里,鸡叫、鹅鸣、狗犬声、牛羊声,再加上村民的吆喝声,汇成了动听的晨曲。入夜与天幕垂沉,看月影、星光、山形,别有一番画图。寒假时来,有茶当酒暖身,暑天来时,有风入户纳凉。

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庭院,是因为院子里,可以种几棵树,辟一汪水,缀以花木、顽石、修竹、盆景,便生出一番小山水的情致。以石代山,以泉代水,虽不出城廓,已得山水之乐。仅一方院子,就能把建筑、山水、草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延伸。朝有日光,夜有暮色,有山可望,有水可濯,一方天地,不似人间,胜似人间。院子把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精神追求,浓缩在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中,交融汇合,合璧生辉。

春天来时,登高可以观山景,出院可以看农人种菜。有一空地,我也用锄头有模有样地翻地,种上韭菜,从种下的那一刻,就成了我的牵挂,载着期待,仿佛听到它们钻出土壤的声音。远处有一亩稻田,可以看见农民们正在插秧,一排排秧苗随着微风起舞,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油画。

秋天来时,山路上到处是低矮的野山枣,每一棵都像挂着明艳艳的红珠珠。吃一颗,酸甜可口,唇齿萦绕,满口都是山野的味道。山楂更是风情万种,探出头来摇曳招摇。山中景物,都有情感的,再美的山色,也需要人类对大自然的珍爱和保护。

山鸟突然会从身边飞过,留下一串叫声划过旷野。我们走累了,坐在山石上,躺在草地上,谈天说地。仰头看到几颗栗子树,挂着刺猬般的栗子果,惹人喜爱,心生欲望,想摘下几串玩耍,无奈树高,难以实现,正巧遇到主人,一大叔正在农忙,“大叔,我们想要付钱,摘几个栗子。”城市生活方式的思维,总是以为用钱才可以交易。“你们尽管摘吧,不要钱。”大叔憨厚的声音里,透出淳朴与真诚。

大叔拿出一根长竹竿,我们以为用竹竿去打,大叔摆摆手,随即在竹竿顶端,劈开十多公分口,然后用粗糙的大手,在竹竿的裂缝处,放上一段小木棍,形成一个三角形状,再用麻绳缠住。“你们可以夹住栗子的小枝头,连带栗子一起弄下来。”真是庄稼人的智慧,就地取材,方法从实践中来。我们很方便地摘下了栗子果,回家挂在墙上,如一件带刺的艺术品,远观而不可亵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居于山野之间,享受静谧的时光,摒弃钢筋水泥的喧嚣,身无所役,心无所累,大抵为世人奢想。我们从自然而来,向城市走去,又希望返璞归真,追寻一方心灵净土,去打理一片菜园,浇灌几株果蔬,以最平静的心态,贴近自然的生息,体会生活之纯美。

陈丹青曾问木心:“怎么成为艺术家?”木心回答:“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艺术家,但我们可以有一颗艺术的心。

庭院深深,心之所向,便是远方......

冯爱霞,笔名小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浙江桐乡市作协会员、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作品在《人民日报》数字、《浙江工人日报》《山东工人报》《中国经济报》《青年文学家》《西部散文选刊》《农村大众》《鲁中晨报》《黄海晨刊》等国家、省市级纸刊、网站发表,征文朗诵摄影数十次获省市及全国奖项。征文获莒县庆祝建党百年一等奖、山东金融文学庆祝建党百年二等奖、全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二等奖、第一届青未了散文奖、香山杯美丽中国文学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奖等。有系列作品收编多家文选、诗集及《中国当代优秀作家散文选》《胶东散文十二家》等。

壹点号天街小雨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大散文|天地共造化 遗世古村落

天地共造化 遗世古村落

文|紫苏

悠悠华夏文明,美了五千年。星罗棋布的古村落,像散落于光阴的长河中那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更像是浩淼烟波里的一朵朵浪花,流连在岁月的岸边,将倾世之沧桑,温温柔柔的诉说......

在美丽的金都招远,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名曰张星镇,她背靠群山,依山傍水,兼具了山的豪情和水的妩媚。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夜不闭户,是真真正正的世外桃源,九个风情迥异的古村落遗世而独立,美的不可方物!

古村第一美:建筑之美

张星镇古村众多,拥有数千座保存完好的百年老房,有的甚至整个村子都一直保持着最原始、最完整的古朴风貌。都是独具胶东特色的四合院。基于这里多山,山上多石多树,人们便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这一天然恩赐。所建造的房子,除了房梁用木头搭建以外,其他的原料一概都用石头。石头做成的干垒墙,无需水泥灌浆勾缝,就那样很自然地堆叠在一起,浑然天成。经风沐雨几百年如今依然安然无恙;长石条和小石子混搭铺就的农家院,质朴,素净,每走一步都感觉到来自大地的那种坚实。街巷自然也是石头的,老辈人都叫做胡同。这里的街巷是极有趣的,有“棋盘街”“磨盘街”“碾子街”“石条街”百米胡同、槐树胡同、单人胡同、门楼胡同、拐角胡同,双人胡同等;每个村里都有几口圆形古井,石头从下到上层层垒起,清清的井水倒影出蓝天白云,神奇的是数百年来竟不曾干涸;祠堂与关帝庙在当地人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建筑风格上更是充满了智慧和虔诚。屋脊上都有鲜明的胶东特点的“五脊六兽”等神兽庇佑着,门楼上的砖雕,木雕,石雕精美而严谨。图案最多的是莲花,还有松鹤延年,八仙过海以及各种字体的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的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渴望。上院村的王大官的木雕,在当时堪称一绝,据说当年黄县巨富丁小伍慕名前来定制一口“寿材”,王大官用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日夜赶制,不仅外面做的非常考究,里面更是匠心独运:前面盘着两条龙,而且是大龙套小龙,两边雕刻了“二仙献桃”,里面雕刻的是“八仙庆寿”。王大官空前绝后的奇妙构思与雕刻技艺在十里八乡迅速传开,让人叹为观止。据传丁小伍员外看后非常满意,大手一挥给了一年的工银,王大官是实实在在的匠人,不肯多收,争执到最后还是按照半年给付的银子,因此事后来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很可惜王大官自己家里反倒没有留下这些珍品,如今村里好多门楼上还有他的木雕,王月同老人家门上还有他的手迹:左边是“鹿鹤同春”,右边是“刘海戏金蟾”,最能展现他技艺的“凤穿牡丹”图,历经岁月的侵蚀如今也只剩一个轮廓,牡丹与凤凰都不见了。村里的老人们当年都见证过那两只栩栩如生的凤凰穿越开放的牡丹花的神奇,想想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美!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品,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先辈们早已洞穿,鹿谐音“六”“鹤”代表“合”,“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六合同春,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而刘海戏金蟾,寓意着大富大贵财源广进。一个几百年前的普通民间匠人,他的心里究竟藏了多少知识?一个普通人家的门楼都如此考究,那么室内该是如何一番精致呢?这个村里像这样的门楼有很多,足以证明这个小山村当时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很富庶。才能孕育出有如此见功力的匠人。很可惜人们对于这种精湛的民间技艺的传承缺少了认知与衔接,好多东西失传了,让人不禁扼腕。

同样让人心怀崇敬的,还有古村的“拐角街”,由于是山村,地势不平,房子都是依山而建,街面都是七弯八绕的“拐角街”,同样顺势而建的还有拐角墙,沿着街面的地势,有的拐了一次,有的则需要拐两次甚至三次,怎么拐要完全依据街面地理位置的实际走向而决定,也正是这顺势的一拐,拐的巧妙,拐的睿智,拐的与公用街巷秋毫不犯,最大程度的节约了空间,颇有当年张廷玉的“一封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胸襟和气度。你有我有大家都有,这别开生面的一拐,彰显了先辈们谦逊与礼让的博大胸怀,“拐角街”也从另一个角度更好的诠释了先辈们的品格与修养,祖先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许多弯,该拐还是要拐的,如同这岁月长河的一叶扁舟,总会千回百转,柳暗花明!

匠人的故事里折射着高贵的品格,拐角街里蕴藏着先人的襟怀!这样的墙,这样的街,面对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瓦,每一树,每一石,我们都心怀敬畏,心怀感恩,不是吗?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有几百岁了,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故事,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是比金子还要尊贵的品德!越是走进古村,越是敬仰她,好像你与她对视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用心去虔诚膜拜!

古村第二美:饮食之美

民以食为天,这是从远古传下来的真理,博物馆描述猿人生活的画面,都是绘着腰间绑着兽皮的女人拨弄篝火,准备食物,足可见美食对于人类,先于其他一切。所以无论从爱自己还是爱他人的角度想,“食”都是一件大事,一个不爱做饭的女人,像风干的葡萄干,可能更甜,却失了珠圆玉润的本相。而山里女人,个个都是天生的美食家,不然怎么会又那么多美食代代传承?民间土谣曰:“井眼店的饼 龙凤峡的面,上院的饺子 石棚的饭,徐家的地瓜鱼金不换,川林家的包,场的粥,丛家的豆芽,姜家的肉,栾家河的粉丝吃不够……”

从一颗颗小小的绿豆到一根根长长的银丝,听着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豆子那么坚硬,粉丝那么柔软,你可知道需要多少人多少天的默默付出吗?一颗豆子要4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这一华丽蜕变啊!我们的祖先,究竟是怎样的奇思妙想,才能完成这一伟大发明呢?真的是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啊!粉丝以其细腻爽滑,开胃健脾而颇受大众青睐,台湾女作家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沙漠饭店”一节中也表达了对粉丝的喜爱,三毛做了粉丝煮鸡汤,用筷子挑了一根粉丝给荷西吃,荷西问是什么这么好吃?三毛说: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所以荷西以后就常常吃这“春天的雨”。

如果您以为古村的特产只有粉丝,那就大错特错了,同样有着传奇色彩的是上院的“古泽”,“古泽”是本土话,就是咱们常说的“饺子”。上院的饺子那不是一般的饺子,那是白狐帮王美哥包的饺子,非常的小巧精致。据说这上院饺子很有灵气,女人吃了赛仙女,男人吃了赛神仙!

龙凤峡的面,当地人称“龙凤面”,小龙女给夫君做的“龙凤呈祥面”,在当地传为美食,逐渐演变成今天的面条了。宽的是龙面,细的凤面,您可以点龙面,可以点凤面,还可以点龙凤面。一个碗里的两束面条缠绕起来,寓意着缠缠绵绵,相爱到永久。

场的“粥”,补气的黄芪粥,鲜嫩的山蘑粥,芹菜虾仁粥,栗子粥,高粱粥,红豆薏米粥,玉米粥,小米粥,杂粮粥等等。最爱吃界沟姜家的“扣碗肉”,总会让人想起“望儿山”的动人传说,吃着香喷喷的扣碗肉,想起那位天天盼儿归来的慈母,好有爱好窝心啊!

太多太多美食了,都是山里人农家院里和山上土生土长的食材,绝对纯绿色,纯天然,零污染,暖胃养身又养心。更有山里人祖传的手艺自家腌制的佐粥伴侣“红咸菜”,浓浓的家的味道再度刺激你的味蕾,更不用说古村里的槐花包子,山麻楂菜包子,山菠菜,山芹菜,山蘑炖小鸡 ....... 土碗土菜大火炕,让你找回儿时的记忆,乐不思归。

古村的第三美:民宿之美

古村的民宿是最像家的民宿,“菊儿山舍”保留了原本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这里有太太太奶奶陪嫁的衣柜、桌椅、座钟;有太太太爷爷用过的烟斗、、草鞋;有太奶奶的用过的小针线笸箩,太爷爷听过的收音机;爷爷儿时穿过的虎头鞋和小肚兜.....这些颇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大都有了一层厚厚的包浆,倍显古老与亲切。奶奶的大襟长袍还在,做工那个精美,针脚那个匀称,素朴自然的美到极致,游客们都喜欢穿这天青色长袍拍几张靓照,留下一份属于古村的美好记忆,当古朴与现代邂逅,演绎出一种时空交错的美并且毫无违和感。暮色四合的时候是古村最美的时候,温馨的灯光映着雕花的木窗,盘腿坐在大土炕上跟老奶奶剪窗花;亦或一个人在灯下读几页书,吟几阙词,都是极美的。晨起,听窗外啾啾的鸟鸣,采一束带露的山菊,顺手别在发间,那小小的雏菊便馨香了你如花的笑靥......换了时空也就换了心境,当你把自己从喧嚣都市放逐到这古村里,你才能感觉到,此刻的自己仿佛是开春的那一枚细草,秉承了大自然的恩养,接足了厚重的地气,傲娇的挺拔在天穹下,深深的扎根在大地里。

古村的第四美:民艺之美

古来灵秀地,必有灵秀人。古村盛产石匠、木匠、瓦匠、粉匠等匠人,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木雕、石雕、砖雕、根雕作品。北方人的传统主食是馒头,于是自然而然派生了当地流传最广,也最受青睐的面塑。馒头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谁也没有见过龙和凤凰,可是山里人却做出来“龙凤呈祥”的面塑,从开始简单的喷洒一点点红颜色发展为借助毛笔进行描绘,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从而使作品更臻于完美。逢年过节、新人大婚、盖房子上大梁、孩子满月百岁、老人庆寿等,种类繁多,形状各异,色彩绚丽,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除了面塑,草制品也是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必备的一门手艺,古老的年月里,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物质。那时候,从穿到用基本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山里人不缺柴不缺草,于是就地取材,山草和玉米皮什么都能做,草鞋草帽草蓑衣,草草帘子草席子,柳条筐子篮子藤条椅子等,都是靠一双双勤劳的手编制出来的,所以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那绝对是在生活实践中所顿悟的真切体会。

根雕绝对是山里人的专利,树木是大山的子孙,也是大山给山里人独特的馈赠,很多千年古树的根深埋在山里,村人挖出来,删繁就简,因势造型,不需要做过多的粉饰,有的雕刻成一只振翅欲飞的老鹰,有的是老人头像,有的是婀娜的舞女,有的是涅盘的凤凰,有的是喜上梅梢......看到,想到,手到,心到,山里人就是凭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完成心中对艺术的追求,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是一点不假。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根雕作品,你不禁会由衷的感叹:高手在民间啊!

古村的第五美:文化之美

那时候,没有汽车泊油路;那时候,山里人一辈子不出大山;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那时候,人们习惯用宣纸和毛笔表达情感,纸要自己叠自己裁,墨也要撸起袖子自己研。在古村有很多老爷爷,衣着朴素,生活极简,但他们的陋室里,却摆满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五百多岁的老槐树胡同里,贴着的春联也是由村民自己来写自己来撰-----“盛世国槐传美名,古老村落共筑梦”,或许从专业的对联角度讲未必工整,或许从书法的角度讲未必超凡,但对于这些没有进过课堂,没有出过大山的老人来讲,这就是最伟大的作品!对联既写出了本村的胡同文化特色,又紧扣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老人们能如此心系家国,襟怀天下,实在难能可贵!“奎壁映鸿福,芝兰散清香”,是七十多岁的林春生大爷的手笔。简陋的四合院里,非常的干净素雅,卧室内墙上挂了一副字: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怀念远人的五言绝句,也是与山有关。

大意为:亲,我想你了,在这个秋意微澜的夜里,想你的时候出去散个动感小步,感叹这没有你的薄凉的夜晚,遥想着此刻你幽居的山中或许正掉落松子了,此刻,你也还没睡吧?一首清新的小诗,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山里人连收藏的字也是与山有关的,可见他们对于山的感情是多么深厚!古老的小小村落里藏龙卧虎,爱读书,爱书法,爱生活,一辈子没有离开这川里林家,一生没有停止过对书法的爱好与追求!你可以物质贫乏,但是不可以精神贫乏。哪怕一生执着于一个梦,哪怕一生这个梦都没有尽头,只要你一直在追梦的过程中,你就是幸福的,至少不会灵魂空虚。不是吗?小小村落,让人敬由心生!

戏曲,戏曲是山里人的精神食量,不知从何年何月起,在农忙之余,人们开始自导自编自演,每个村里都有自己的戏曲文化,但就规模和流传时间来讲,首推丛家大戏和栾家河大戏。丛家大戏以京剧为主,内容多是取自三国,什么“捉放曹”,“空城计”,“三请诸葛亮 ”“失街亭”等都是村里人的拿手好戏。尤其是正月里,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锣鼓喧天,好戏连台。丛家大戏那时候还经常受邀去黄县演出。北栾家河大戏与丛家大戏不同,北栾家河大戏不仅有京戏,他们的吕剧也颇受老百姓欢迎,什么伴奏服装道具舞美化妆的,都是村里人合作分工的,什么“小姑贤” “双玉蝉”“龙凤面”“借年”“姊妹易嫁”啦,谁都能随口来一段儿,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里,先辈们把艰涩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九个古村落,阐述万千风情,走进古村 ,走过这石街石巷,走过一路感动,触摸这石墙石房,感受百年沧桑,也正是这一面面老墙,一条条老巷,一座座老房,成就了今日之风景,散发着昨日之风情,惟愿这小巷不老,容我遥寄乡愁,惟愿这老街常在,容我把爱深藏,爱这古村老巷,爱这古树老井,爱这深情不语的群山,爱着这宁静祥和的家园!

更喜欢这安静了,多想在这安静里,不语不言,静守尘念,更喜欢这朴素了,多想在这朴素里,描红洗砚,墨语清莲......

作者简介:紫苏,女,1974年出生于山东招远,服务于金融行业,热爱古典文学和现代散文,业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现为招远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

壹点号胶东散文

农村风光优美段落

被柳树环抱的农家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痴。夕阳余晕透过层层枝叶撒在这红

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几只燕子在空

中掠过,地上鸡鸭在门前散步觅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暮

霭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宁静的夜。人们都沉浸在

这恬静的气氛中。

窗子下,是一块大大的田方格子。临近公路边的是一片茂盛的芒果林子,

林子的尽头是一条不大的小溪,可以说是小得可怜,用这条溪的水来灌溉林子,可

管用啦!接连着的是一片大大的草地,绿草如茵,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更美,美丽的

牵牛花开在草地上,引来了美丽的彩蝶,别有一番家乡特有的风味。草地上靠边的

有一座农舍。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黑暗笼罩着田方格子。农舍开起了灯,那橘红

色的灯光就像一双神奇的眼睛。

春天,我走进乡村。乡村里,有些人家在屋后种一些竹。嫩绿的叶,青翠

的竿,一片片,一枝枝,投下绿绿的浓阴。春雨洒过后,我到那绿绿的竹林走走,

看见竹笋成群地钻出来。偶然,还看到母鸡率领着鸡群在竹林觅食。

此时的小村也已成了白雪的世界.白白的屋顶,无暇的地面,没有一丝尘

埃,洁白,纯净是这里唯一的主题.置身其中,好象真的来到了一个梦幻的国度.

雪地了里,孩子们堆起了两个大大的雪人,戴着草帽,拿着扫帚,守护着这片属于

他们的世界,心被净化,思想也变得天真而浪漫。看着地上浅浅的脚印,不由得浮

想联翩:是谁来过这里?是美丽的白雪公主,还是善良的小矮人?在这如梦如幻的

夜晚王子和公主在玉树下相依相偎该是怎样幸福......

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色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

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条条红绸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

悠地飘向远方。霞光落在里面,太阳也掉进里面,“扑通,扑通!”几条赤黑的鱼跃

向水中,太阳碎了!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圆了。

秋天,我走进乡村。田野,是乡村农民辛苦耕耘的地方。现在,瓜果成熟

了。一棵棵小青菜嫩得要滴水儿。和小青菜挨着的是大冬瓜,大冬瓜身上到处是白

灰,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铠甲。还有红得似火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

上,我看见直咽口水,真想一口气吃几个。与瓜果做邻居的是金灿灿的稻谷,微风

吹过,它们齐刷刷地向我招手。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景画。

生机盎然的春色惹人喜爱,奇花斗艳的夏季固然迷人,果香飘溢的仲伙值

得赞美,银装素裹的北国之冬着实壮观,乡村的黄昏。然而,我却爱乡村的黄昏,

不只因为它有醉人的风姿,更因为它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最美的还要数乡村的小路。小路旁种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

白的,紫的,五颜六色,常常引来许多蜜蜂。小路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形状千姿百

态,美丽极了。小路弯弯曲曲地向前沿伸着。小路的尽头有一个小湖。小湖的水真

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小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石;

小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早晨,踏着露珠的痕迹,迎着朝阳的气息,闻着扑鼻的芬香,听着鸟儿的

歌唱,拎着鱼竿,来到清清的小河旁,坐着石凳,学着姜太公和鱼儿嬉欢,心里是

那般的坦荡无私,毫无杂念;乘着火辣辣太阳的脚步,再次踏上原来的路,回到乡

村大伯家,吃着香喷喷的乡村饭,心里有说不出的舒畅!

月亮像一颗稀有的珍珠,镶嵌在天上。月光像一片轻柔的白纱,将村子包

围起来,整个村庄都沐浴在这柔和的月光里。月光在田野里流动,一切都那么安

静,似乎整个世界只剩下它那沉稳的心跳和轻轻的脚步。

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它似一壶老酒,将屋后的树、竹,田野里的庄

稼灌醉,它们摇摆着,发出欢快、活泼的“沙沙”泼的“沙沙”声。田野里,蛙声、虫

声此起彼落,一浪高过一浪,“呱呱呱”“嗡嗡嗡”,连提着一闪一闪灯笼萤火虫也来

凑热闹。远处传来几声狗叫,牛脖子下的铃铛“丁零叮零”作响,多么好听!这是一

首独一无二的生物交响曲。

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白玉镜子,把光辉洒满全村。周围是一片寂

静:树、竹、庄稼的酒醒了,不再发出任何声音;青蛙和虫也停止叫喊了;购不叫

了;牛脖子下的铃铛也不响了,这首独一无二生物交响曲结束了。月光下只有那娇

嫩的花儿在开放,浓郁的花香在飘动。这份独一无二的寂静中,隐藏着一股独特的

乡村气息。

乡间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辉,驱赶着;一

群群牛羊走在归家的路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羊羔和一头头活泼的小牛犊跟在它们母

亲的后面在尽情地撒着欢。几个淘气的孩子坐在牛背上哼着乡村的小调;也有的孩

子用鞭子驱赶着那些调皮的牛羊。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

曲”,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满乡土味的小路上。

夏天,我走进乡村。小溪缓缓地流经乡村。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波澜壮

阔,也没有西湖的水平如镜,但却有着独特的美丽。小溪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

见水里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小溪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被周围的树木浸染过。这

时,这里充满着欢乐的孩子笑声,有的在游泳,还有的在泼水,我也在游戏水中。

夕阳西下,夜晚来临了。乡村的夜晚不像白天那么闷热,我搬了把椅子坐

在院子里。一丝丝凉风吹过,夹杂着少许花草芬芳的香气扑面而来。在这黑色的夜

晚里,萤火虫是最惹人注目的.,它们一般在潺潺的小溪边活动,一闪一闪的,非常

好看,特别是在这浓黑的夜晚里,更显得它的突出。

田野里,美在那里跳舞!春天,田里禾苗绿油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绿精灵在跳舞。转眼秋天到了,田

野里一片金黄,一阵微风吹来,层层梯田翻金浪,沉甸甸的稻穗摇摆着身躯,仿佛

一个个黄精灵在舞蹈。你看,农民伯伯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得不可开

交,有的弯腰割稻子,有的踩着脱谷机,还有的载着满车金灿灿的谷子往家赶.…..

欢乐的梦精灵在农民的心里跳起了丰收圆舞曲!

天上是流水融融的春季,而人间却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有了雪的装

扮,冬日里的树一下生动了起来.晶莹剔透,宛然是冰雕做的树干,水晶做的枝

叶.清冷,高贵,俨然是嫦娥门前的桂树,在今夜遗落到了人间.惊叹留在心间,

不敢高声言语,生怕一不留神,惊动了玉树,化作满地的碎片。

太阳羞着红脸溜下了山下。夜幕降临了,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像一块发亮

的云母石出现在天边,皎洁的月光散落着,变得像铺上一层看不见的纱巾,如此可

爱!又像梭子一般地穿过云层,慈爱地观看着人们。公路上,路灯闪动着它橘黄色

的灯泽,在夜里为人们引路。各种汽车从公路上疾驰过,在身后刮起一阵卷起的灰

尘。汽车闪动着前面车灯,这车灯似乎比什么都更亮。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反光

在对面的泛差蓝色幽米的玻快只得闪离。

吕梁精神:望不穿的大山深沟,说不尽的不屈故事

来源:光明日报

吕梁精神:望不穿的大山深沟,说不尽的不屈故事

报 纸杂 志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作者:本报记者 周晓菲 李建斌

在河套平原大拐弯后,黄河一头撞上吕梁山,掉头与其并行一路向南,出壶口,过风陵渡,向东而去,浩浩荡荡。

纵贯山西全境的吕梁山,还有东西两侧流经的汾河、黄河,共同孕育了这片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吕梁,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撤地设市的历史尚不足20年;这也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见证了“三家分晋”“红军东征”,碛口古镇骡马运输队的马蹄声、最先从石楼县传出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雪》穿越时空,久久回荡在表里山河的上空。

就是这片黄土遍布、山峰耸立、沟壑纵横,完全算不上富足的土地,在烽火岁月和艰苦建设年代,锻造出宝贵的“吕梁精神”。当地人这样概括从他们脚下的土地中生长而出的精神之花: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2017年6月,在山西考察工作的总书记来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郑重地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他动情地说:“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都说伟大源自苦难。吕梁山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贫困痕迹是如此之深刻。然而,一代代吕梁儿女与恶劣的自然和发展环境做斗争,不服也不屈于“命运的安排”,凭着一股子劲儿,一点点搬走贫困的大山,向着更明亮处坚定前行。

1.为信念,至死不渝

吕梁山脉西隔黄河与陕北相望,是由晋入陕的门户。表里山河的地形构成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山这片“天地之脊骨”,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方委员会机关所在地。

1936年初,同志、彭德怀同志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境内,“以发展求巩固”。这次东征历时75天,但只在吕梁境内就有3000多人加入红军,筹集到30余万银圆,极大缓解了陕甘根据地经济困难的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之后,信仰的力量在集结,信仰的火炬熊熊燃烧。

在联合国所谓“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山西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艰苦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人们磨炼出异于平常的豪爽和悍勇。他们倔强的脊背似乎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只要有一束希望之光扫过,便迅即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不顾一切去追逐希望。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条件十分艰难、斗争极其险恶的情况下,从这里分别通向晋东南和延安的“钢铁走廊”何以能突破敌人的重重分割与封锁,成功运送1000多吨重要战略物资;

这或许可以解释,在抗日战争的“反扫荡”中,当地民众何以能创造出那么多攻击敌人的“土办法”,与日军殊死搏斗;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这里会涌现出临终前大义凛然喊出“怕死不当”的英雄刘胡兰,为何这里会写下“养兵十万、牺牲一万”的历史悲壮。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经《晋绥日报》报道后,同志挥笔疾书写下这八个大字。直到今天,人们仍震撼于她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山药蛋派’作家马烽和西戎以吕梁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为基础,写作小说《吕梁英雄传》,展现了吕梁人民浴血奋战、威武不屈的斗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吕梁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杀敌的写照。这部小说也一度成为吕梁的代名词,是对吕梁精神的生动诠释。”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梁明德说。这部小说自1946年出版以来,多次重印,印数保守估计超过200万册。

革命时期,为了风展红旗,刘胡兰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建设时期,为了拔掉穷根,梁宝们将“小我”无限压缩,与贫穷这个敌人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山西,名字中带“垣”的地方,多是坐落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山峦之上的小村庄。梁宝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石楼县灵泉镇薛家垣正是这样一个地方。1986年,上海第一座地铁车站动工兴建,而在薛家垣,点灯依旧用油,吃水依旧靠担,出山依旧靠腿。

“我们土山上没理由修不出路,就是用手刨也要刨出一条路来!”誓要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的梁宝,不要命了似的“榨干”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时间,不信穷命、不存侥幸。28年过去了,薛家垣电通了,水通了,路通了,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22倍,但梁宝却因罹患肺癌不幸去世。患癌期间他仍不忘工作,被乡亲们赞誉为“当代吕梁英雄”。

在刘胡兰的家乡文水县刘胡兰村,为纪念她而建造的刘胡兰纪念馆,60多年来已陆续接待1600多万人前来参观。刘胡兰纪念馆馆长任应福介绍说:“70多年来,刘胡兰的英名与事迹深深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是激励我们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距它将近200公里处的薛家垣,庭院种植、光伏发电等多元产业让村民更富、乡村更美。“事业需要发展,精神需要继承。从刘胡兰到梁宝,他们活着是一面旗帜,逝去是一座丰碑,这种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会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辜负村民的期待,不辜负前人的牺牲与付出。”薛家垣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梁珍说。

2.识大局,倾力奉献

2018年6月,一列车厢内外印着“蔡家崖号”字样以及八路军卡通敬礼形象的火车开进吕梁兴县蔡家崖村,带动老区驶入发展红色旅游的快车道。

作为革命老区,这里曾是中央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晋绥分局、八路军120师和晋绥军区、晋西北行政公署所在地,被誉为“小延安”。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吕梁儿女奋起反抗,他们拿起大刀、步枪、火枪,与装备精良的日寇伪军进行战斗,谱写了一曲不朽的“吕梁英雄传”。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吕梁地区伤亡人数便达9.8万余人,占晋绥边区伤亡总数的近40%,吕梁人口由40万减少到25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主义信仰的贺昌、“一身赤胆为革命”的张叔平等仁人志士。他们将个人的生命和财产置之度外,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像一盏盏明灯,给今天的人们以光亮。

吕梁山大沟深、坡陡地瘠,十年九旱。面对生存困难、自顾不暇的艰苦条件,吕梁儿女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保证根据地的粮食需求,彰显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

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至1945年,晋绥边区人民共缴纳公粮1686.35万公斤,晋绥根据地支援中央的经费一般要占到边区财政的50%~60%,而吕梁几个专区则占到了70%。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在投身抗日战争、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人刘少白主动将自家土地和多余住房交给政府;牛友兰先后捐资35000块银圆,捐粮两万多公斤,以及大量棉花、布匹等物资,这几乎是他的全部家产……吕梁儿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取得革命胜利贡献了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作为晋绥边区的腹心地区,承担了供给中央和西北财政、物资等支出的主要任务。1947年9月至11月,为西北野战军运送粮食281万公斤。1947年10月24日,为西北野战军筹备运送棉衣6.5万套、棉鞋16万双、棉被2500床。

1949年春,随着我军解放城市的增加,接管干部严重不足。根据的指示,吕梁区域先后抽调1087名区级以上干部,组成1套地级班子、5套半县级班子、23套区级班子分赴陕西、青海、宁夏、四川、云南、湖北、福建等地开展工作。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点亮了全国一半的灯”。而吕梁作为山西重要的能源产地,煤铁产量居全省前列,默默支撑着中国速度。

一串串数字,彰显了吕梁人民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胸怀与格局,诠释了吕梁人民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书写了吕梁人民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党的以来,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号声响起,全员集结。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吕梁儿女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干出一番天地。

人们记住了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为了成立杂粮合作社带大家致富,自己贴钱给农户送白面的小米经纪人贺虎平;从来没有过农村工作经验,最后却被村民拽住不让走的机关干部李玉昌等。这些扎根基层、为脱贫攻坚事业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展现了弘扬吕梁精神决战脱贫攻坚的勇气和担当。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党员干部的职责使命。”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说。

截至2020年2月底,13个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全部脱贫摘帽,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第一次摆脱了区域性绝对贫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吕梁闻令而动,10家医院的34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加入山西支援湖北医疗队,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人们感动于白衣战士们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也向谱写新时代吕梁英雄传的他们致敬。

3.搏未来,不懈创新

头上扎着帽子,腰间围着汗巾,挥起镢头准备向下刨去;旁边的人压低上身,像纤夫一样拉着犁。看着这座雕塑,耳边似乎能听到“嗨哟”“嗨呦”的号子声。

这座名为“一百把镢头闹革命”的雕塑,坐落于吕梁山东麓汾阳市一个叫作贾家庄的村庄。

20世纪50年代前,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四分之三的耕地都是湿泽盐碱地。在创办合作社初期,眼看着因为雇不到足够数量的牛,要误了农时,贾家庄的后生们索性撸起袖子自己干,100多个劳动力披星戴月干了4天4夜,终于按时完成春耕。

人可以被贫穷打倒一时,但不能一直被贫穷按在地上摩擦。说话都如石头叮当脆响的吕梁人,知道穷则思变的道理。

倔强的贾家庄人憋着一股劲儿,坚持23年改碱治水,开展农机具改革运动,搞集体经济办水泥厂、开焦化厂,愣是把一个“春天返碱白茫茫,夏天雨涝水汪汪”的不毛之地改造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沃土良田,让一穷二白的山窝窝蜕变为亿万富村。就在前不久,贾家庄将“2020年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的荣誉收入囊中。

贾家庄的奋斗及蜕变,是吕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攀登发展高峰的一个缩影。但对于“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吕梁来说,蜕变之路似乎要艰难得多。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地下接近50%的煤炭储量,让吕梁轻而易举就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市域GDP多年保持省内第一。然而,当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随着煤炭产业迎来动荡,吕梁发展短暂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省内排名一落千丈。

长期“一煤独大”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均衡、观念及思想上的路径依赖和较为薄弱的发展基础,这些曾经被繁荣所遮蔽的问题,一项项“顶”上台面。自此,痛定思痛的吕梁开启了又一段艰难的创新求索历程。

5年前,在层层重压下,吕梁开始了“9换1”的调整,并咬牙承受转型的阵痛。所谓“9换1”,就是重新结合本地实际,聚焦并利用铝工业、现代农业、白酒产业集群、光能产业集群等优势,加速经济转型,突破“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2018年,吕梁非煤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到52.4%,工业结构实现反转。

如果说“9换1”是吕梁创新发展迈出的第一步,那么“挖数据”“培训护工”就是创新发展的第二步。

稳定的地质机构、山区低温的环境以及丰富的煤炭资源,让吕梁成为数据灾备中心的理想选址,而数据中心的落地以及一大批相关人才的聚集,又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近水楼台的便利。

如何让大量的贫困人口、富余劳动力有事儿干,有好日子过?培训后助力他们走出大山去就业!吕梁市各级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从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到跟踪服务,一条龙全包,随着更多护工走出大山实现就业,“吕梁山护工”的牌子也越来越响。

“我们打造‘吕梁山护工’品牌,不是为了品牌而品牌,而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实实在在地就业,并且通过一个人的就业,实现全家人的幸福、全家人的脱贫。”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说,“‘吕梁山护工’成为吕梁脱贫攻坚三大品牌之一,是吕梁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承者,是吕梁的自豪。”

回溯历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并不缺少创新的基因。1937年,人刘少白创办兴县农民银行,这是中国红色金融史上股份制银行的首次尝试;改革开放初期,下辖的离石区率先搞起了包产到户,是山西省内最先实行这一政策的地方;1992年,吕梁率先在全国进行了“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拍卖,开创了山区小流域治理的先河……

正如2019年2月在全市上下开展的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主题的大讨论所取得的共识,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摒弃僵化保守、打破思想藩篱,才能真正求变求新、赶超发展。眼下,吕梁虽然已经摘掉了穷帽,但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旧待解,“资源诅咒”仍未彻底破除,脆弱的生态仍不时发出警报……虽然已经翻过一座又一座山,但在前方等待吕梁人民的,还远不是坦途。

“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几十年间,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无数人对吕梁心驰神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吕梁人民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让这片土地升腾起更多的希望和魅力。

(本报记者 周晓菲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