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用清晰可辨造一个句子怎么造(用清晰可辨造一个句子)

用清晰可辨造一个句子怎么造(用清晰可辨造一个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仿宋体:经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仿宋体!你们对仿宋体有了解吗?如果不熟悉也没关系,我会给你们解释一下。仿宋体是一种以汉字为主要设计对象的字体,在中文印刷和书写中广泛应用。它具有经典的风格和现代的特点,将传统和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标题中的关键词——经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仿宋体是源自于宋朝宋体的发展而来,它保留了宋体的经典之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它的字形端庄、工整,笔画饱满而有力,给人一种稳重和清晰的感觉。与此同时,仿宋体还融入了现代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技巧,使得字体更加美观、时尚。

仿宋体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字形设计和排版效果。每一个字形都经过精心的计算和调整,使得每一个笔画更加协调和谐。仿宋体的字形规整而统一,使得整篇文字的排版效果非常美观。无论是在印刷品上还是在电子屏幕上,仿宋体都能展现出清晰而动人的视觉效果。

与传统字体相比,仿宋体的现代特点体现在细节的处理上。它的字形略微修饰过,线条更加流畅,笔画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这些微妙的变化使得仿宋体在现代环境中更加适用。无论是用于宣传海报、书籍排版还是网页设计,仿宋体都能为作品带来一种独特的格调和品味。

仿宋体也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可视性。它的字形清晰,每一个笔画都有清晰的边界,使得文字在阅读时更容易区分。同时,在小字号的应用场景下,仿宋体的字形依然清晰可辨,不会模糊或失真。这使得仿宋体成为了许多文本排版的首选字体之一。

除了在字体设计方面,仿宋体也在文化传承和文化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字体,仿宋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中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仿宋体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为现代创作注入了独特的美感和思考。

仿宋体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是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它通过保留传统字体的经典之美,又在现代社会的审美环境中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仿宋体的出现,使得我们在使用字体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重视和欣赏仿宋体的美丽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留意并使用仿宋体字体,无论是在办公文档、设计作品还是个人创作中,都能感受到仿宋体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字体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为字体表达和文化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增加大家对仿宋体的认识和理解,让大家更加了解经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欣赏和运用仿宋体的美丽,感受中文字体的独特魅力和时尚风采。加油!

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

图①:修复后的汉简。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供图

图②:郎佳子彧创作的面人作品《护书人伏生》。

施 芳供图

图③:金塔寺石窟里的悬塑飞天。

王供图

总书记在考察“一馆一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

文化传承离不开具体的人。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和努力,让那些文物、考古遗址、传统手艺重焕光华。本版刊发4位文化文物工作者的故事,分享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进程中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动人篇章。

——编 者

30余年修复10多万枚简牍

本报记者 田豆豆

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周四刚刚出差返回湖北荆州,周五接待前来考察的外省文物专家,周六又要赶往机场,长沙、成都、兰州、南京……哪里有简牍急需修复,哪里就有方北松忙碌的身影。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习以为常。“我一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在外地跑,有时一天能接六七十个电话。”方北松淡然地说。

方北松是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知名竹木简牍文物修复专家。据统计,全国80%左右的饱水简牍都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由于各地待修复的简牍太多,荆州文保中心干脆在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了7个工作站,但依然供不应求。

走进简牍工作室,首先看见的是由保鲜膜覆盖的两座湿润“小土山”。“这就是简牍刚出土的样子。竹木简牍是有机物,比青铜器、陶器、瓷器等无机物更容易腐朽。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竹木简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能在地下保存至今,靠的是饱水缺氧的环境。文物出土后与空气接触,氧化风险高,表面变成漆黑一片,上面的字迹就无法辨认了。”方北松说。

许多简牍进入工作室时,已是黑色,甚至变得柔软糟朽,轻轻一碰就可能断裂、粉碎,修复后恢复了竹木本色,字迹清晰可辨。“这就是修复工作的神奇,其中最关键的是脱色、脱水两道工序。”方北松笑着介绍。所谓脱色,就是将竹木简浸泡到化学药剂中,让竹木恢复本色,却对墨迹无损。所谓脱水,是通过药剂将竹木简中饱含的水分子置换为其他分子,让简牍能够脱离水环境,且更加稳定、坚固。

能实现目标且不伤害简牍的化学药剂是什么?进行化学反应时,药剂的浓度、配比及环境温度多少才最合适?

1988年,方北松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来到荆州博物馆文物修复室工作。荆州博物馆挖掘、整理、收藏了大量文物,尤以漆木器、青铜器、简牍和丝织品闻名,这些方北松都修复过。为了更好地修复简牍,他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在2002年前后找到了竹木简牍脱水、脱色的最佳方法和最佳药剂。这两项技术相继荣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荆州文保中心从荆州博物馆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事业单位。在方北松的带领下,中心完成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湘西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等重要文物抢救项目,专业修复人员也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50多人,服务对象遍及20多个省份。

中心有那么多技术人才,方北松为啥还经常“上一线”?“修复并不是套用化学公式那么简单,即使同一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状况也各不相同。”方北松说,就好像做菜,同样的菜谱、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普通人和专业厨师做出来,味道会不一样。

“保存状态较好的竹木简牍我们可以按工序修复,但碰到‘疑难杂症’还是得请教方主任。”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说。他指着电脑中的图片举例:“看,这简牍已经朽得像一根根头发丝一样了,怎么复原?”这是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一座汉墓出土的简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由于早年遭遇盗焚,竹木已经炭化,一碰就可能粉碎,字迹更无法辨认。

据不完全统计,在尚未整理的定县汉简中,80%已发生弯曲变形,其中20%变形严重。2020年接手修复任务后,荆州文保中心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联合攻关,经过科学细致的清洗、复形、封护,简牍上的字迹终于依稀呈现,专家依靠红外拍摄技术拍出了较为清晰的文字照片。“炭化简牍极度脆弱,仅如何把它们‘抚平’,方主任就指导我们试验了70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让它们恢复柔韧的特殊材料。”史少华说。

30多年来,方北松修复了10多万枚简牍,无一枚毁坏,迄今都保存良好。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从出土时的初期保存到开始修复,中间往往还有一段时间,对于竹木简牍、纺织品、纸张等有机质文物而言,这段时间特别“难熬”,有文字消失乃至本体消失的风险。“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方北松说。

“识骨寻踪”的欣喜

袁 靖

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动物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从业40多年的动物考古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预研究到第一、二、三阶段的研究,我都在一线,担任技术、生业与资源课题的负责人,现在是第五阶段的专家组成员,继续跟进。但我的本行其实是通过骨头、遗物这些第一手资料,一点点拼凑出古人生活的侧面,这是一种很多人难以理解的浪漫,我们称之为“识骨寻踪”。

这项工作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和细致。我们按照房址、墓葬、窖穴、灰坑等遗迹单位,收集肉眼可见的动物遗存;同时,抽取遗迹的土样进行过筛,因为有些动物骨骼十分细小,很容易漏掉。随后,用水将动物遗存表面的土清洗干净,使遗存上残留的特征点和痕迹尽量显示清楚,这对于后续的鉴定和研究非常重要。接下来,还要对破碎的骨骼进行重新拼接。拼出来的动物骨骼越完整,获取信息就越迅速、可靠。

完成这些基础工作,就可以进行鉴定、测量,确认这些骨骼属于什么动物,是动物的哪个部位,以及动物的年龄、形体、雌雄,骨骼上有没有病变和人工痕迹等。这样,我们就能了解遗址出土的动物种类、数量、年龄结构等信息,继而探讨古人获取肉食的方式是渔猎还是饲养,动物是否被用于祭祀与随葬、是否作为劳役或骑乘的工具等。一块小小的骨头,可以透露出很多秘密。

以马为例。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大量使用家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马与这两件事捆绑极深。商周时期的祭祀场所经常发现马骨,但两者埋马、用马的态度很不一样。商朝人埋马基本是一匹一匹整齐摆放,而在周朝遗址马骨却经常杂乱分布,这反映了商周马匹获取模式的不同。商朝人所在的黄河下游地区没有马场,需要从西北或北方征集、进贡而来,因来之不易,使用时就很珍惜。周朝人居住地靠近甘青宁地区,获取马匹容易得多,使用起来就相对随意。

采集好动物遗存,通常可以进行碳14年代测定、古DNA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碳14测年确认遗存的绝对年代,是保证后续研究科学性的基础。古DNA分析能够提供被测试样本的遗传信息,包括物种、性别、谱系、血缘关系、表型特征等,对研究动物的起源、演化和杂交等问题大有帮助。锶同位素分析可以判断动物的居住地变化,动物一般不会主动长途跋涉,其迁徙也反映出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是进行古食谱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揭示了古代先民对不同动物的喂饲方式以及主要家养哺乳动物的起源和驯化过程。对陕西雍山血池遗址出土马匹进行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有些马的食物以碳3植物为主,有些以碳4植物为主,这可能与它们征集自不同地区有关。动物肋骨的代谢速率最高,因此,肋骨同位素比值代表了其生前最后阶段的饮食情况。血池遗址的一匹马,肋骨碳同位素比值高于其他骨骼,因此可以推测,它在最后阶段被喂食了大量粟、黍等碳4植物草料。这种推断在史料中也能找到支撑,《周礼》记载,从各地征集来的祭祀动物,宰杀前要在特殊场所中饲养一段时间。

在我看来,这些分析就如同破案的侦破手段,掌握得越多,获得的信息就越充分。当然,也能收获更多的欣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本报记者杨雪梅采访整理)

老手艺也能火起来

郎佳子彧

在许多人眼中,捏面人不是一项热门的职业。但我觉得,身为非遗传承人,就应该把职业、责任、爱好结合起来,坚守下去。

经常有人问我: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干吗要去捏面人?实际上,我在北大学习艺术就是为了更好地捏面人,这是我儿时以来的一个梦想。

“而我所最爱的,还是一小组一小组的旧北京街头小景……”作家冰心曾在《“面人郎”访问记》中夸赞“面人郎”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面人郎”就是我的爷爷郎绍安,他曾带着面人走出国门,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爷爷的作品《司马光砸缸》一直被家人珍藏,历经90多年依然色泽明艳、栩栩如生。

我出生于1995年,3岁时就在父亲指点下开始学习捏兔子、猪、蛇等动物。年龄渐长,我尝试捏坐姿小娃娃,却总是捏不好手部。我反复揣摩,一遍遍练习,整整两年才突破难关。到12岁,我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完整作品了。

面人源于汉代,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面人郎”制作手法更加细腻,从武将头盔上的花纹、衣服褶皱的颜色,到旗子上的字迹图案、场景中的雕梁画栋,再到人物的眼睫毛、双眼皮、头饰发髻,活灵活现、制作精良。

在许多人眼中,捏面人不是一项热门的职业。父亲也曾说,不一定要把这当作职业,只要把手艺传下去就好。但我觉得,身为非遗传承人,就应该把职业、责任、爱好结合起来,坚守下去。

坚守不代表固守传统,老手艺也有新玩法。除了传统题材,我喜欢结合热播的电视剧、动漫以及社会热点,创作更多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2021年,我在网上看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医护人员的照片,她们新剪的短发、脸上的口罩印痕,深深触动了我。我决心创作一个面人,致敬这些可爱的人。怎样才能既不丢掉传统的美感,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呢?我苦苦思索,最终决定将医护人员和京剧中巾帼英雄穆桂英的形象融合在一起,并将面人命名为《巾帼》。

可爱俏皮的“冰墩墩”“雪容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桀骜不驯的“黑眼圈”哪吒,又“燃”又帅的灌篮高手……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我把作品放到网上,并逐一介绍创作过程。2020年8月,我在网络平台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至今已发布188个作品,有了200多万粉丝。“三英战吕布”是我们祖孙三代都很喜欢的题材,我用3D扫描技术把它转化成数字藏品,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欣赏并传播,年轻人非常喜欢。

让年轻人产生兴趣,愿意关注学习,是非遗传承的关键。我与几位朋友一起成立了工作室,从事非遗的推广传播和文创产品开发,希望让更多老手艺活下去、火起来。

(作者为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守在美丽的石窟边

刘国虎

日复一日观察,我有了许多新发现,对文物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如今,面对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我都能说出一些“道道”。

“后悔吗?”常有人这么问我。

到金塔寺石窟担任管护员,我是主动请缨。2001年,我23岁,退伍返乡,在甘肃张掖市马蹄寺管委会工作。金塔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朝开窟以来,历经1600多年,是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因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这里一直没有固定的看守者。2006年,我主动申请到金塔寺石窟工作。我记得,一辆皮卡车把我送到了工作站。车走之后,下起了雪,我的守窟生涯就此开启。

金塔寺石窟距离张掖市80多公里,在祁连山深处的悬崖上,需要登上240级近乎垂直的台阶才能到达。石窟共有东、西两窟,为中心塔柱窟,四壁顶部绘壁画。塑像大部为北凉原作,元代重修。塑像均采用悬塑手法,各具形态,特别是东窟一层龛楣两侧的飞天,作凌空飞舞之势,是洞窟艺术珍品。这也是国内仅有的大型悬雕彩塑飞天,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研究价值。

守窟人的艰辛,超出了我的预料。冬天晚上气温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把所有衣服都穿上,再压上棉被,也挡不住寒冷。早上起来,鼻孔旁边都是冰碴子。一人独居,没水没电,手机只有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才有微弱信号。日常生活给养要到24公里外购买,一条便道坑坑洼洼,骑摩托车来回一趟,就得一天。

每天,我要步行4公里山路,逐一检查洞窟。如果发现有岩体开裂、塌方渗水、壁画剥落等情况,就及时向管委会汇报。十多年来,我用贴纸条做记号的“土办法”标记了很多不易察觉的岩体细小裂缝。2019年,金塔寺石窟启动数字化采集,我陪同采集人员守在一线,脚手架移动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有人来参观时,我会组织他们分批进入,控制窟内人数,交代注意事项并全程陪同,尽力排除对石窟不利的因素。闲暇时光,我喜欢去附近的牧民家聊天,向乡亲们宣传文物保护知识。久而久之,每当发生什么险情,或是发现有闲杂人员在附近活动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前些年,管委会提出给我调岗。考虑再三,我递交了一份继续留下的申请书。这么精美的艺术,很多人想看都看不到,能一直守在它们身边,是一种幸运。记得第一次进入石窟时,我什么也看不懂。当时,金塔寺的研究材料很少,我通过翻阅资料,与附近石窟作对比,向专家学者虚心求教,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悬于壁间的飞天高鼻深目,体格壮实,衣带似随风而动。以前,我站着看这些飞天,总觉得他们上身长、腿短,比例不太协调,姿态有点别扭。直到有一天,我蹲在地上,仰头一看,飞天仿佛正飞身扑向我的怀中。我恍然领悟,这就是古人跪拜的位置,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看到飞天最美的一面。日复一日观察,我有了许多新发现,对文物的感情也愈加深厚。如今,面对每一尊雕塑、每一幅壁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我都能说出一些“道道”。

近年来,工作站的条件越来越好。2014年,工作站更换窗户,做了外墙保温,2018年又通了网络,信号满格,和同事们沟通不掉线,我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石窟还装上了电子安保系统,坐在电脑前,通过监控视频就能巡护一次。

一晃18年,和家人聚少离多。在我眼里,儿子仿佛是“蹦着长大的”,每次见面,我都发现他又长高不少。一次,我带儿子到工作站,他帮我打扫栈道时说:“以后,我想成为和爸爸一样的守窟人。”我笑了:“你看,这洞窟多美啊!”

(作者为金塔寺石窟管护员,本报记者王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6日 第 20 版)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酷暑“烤”验?不惧

酷暑“烤”验无所畏惧

服务民生全力以赴

连日来,夏日热浪席卷不断,高温天气持续不退。警服湿透、皮肤晒黑,公安民警顶酷暑、战高温,始终坚守在烈日下、最前沿,保障交通要道、校园周边等事关国计民生重要点位,全力以赴护航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安全。

7月8日,交通晚高峰阶段,江苏常州地表温度超过50摄氏度。在当地规模最大的客运站武进汽车客运站BRT公交站附近,常州武进交警坚守岗位指挥交通,汗水浸透了警服。孙志德摄

7月10日,炎炎烈日下,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边检站执勤民警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对出入境列车进行边检查验。胡富国 摄

7月10日,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京港边检站民警执勤归来,脱下防护服后,全身已被汗水浸透。贾子扬 摄

上海边检:开通“绿色通道”为航运企业“解暑降温”

进入七月,热浪席卷申城,上海市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预警,在海港码头、机场机坪等处,地表温度不时突破50摄氏度。坚守在口岸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迎着热浪直面疫情防控、高温酷暑等多重考验,全力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7月7日上午,伴随轰鸣的汽笛声,一艘国际船舶缓缓停靠海外高桥六期码头。烈日炎炎,码头地表温度逼近55摄氏度,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外高桥边检站民警解艾和张凌俊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前置查验点紧张有序地为船员办理入境边检查验手续。隔着防护服,两人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防护服内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后,贴在身上又黏又痒。“老张,咱们这可是又免费蒸了一次桑拿啊。”解艾向老搭档打趣道。1个多小时后,完成边检查验手续的两人脱下防护服,此时脸上印着深深的口罩勒痕,眼睛因护目镜上汗水的滴入布满血丝。

天气热,码头作业一样“火热”。随着上海经济加快恢复重振,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整车进出口平台,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为助力国产汽车出口跑出“加速度”,燃起“新热度”,外高桥边检站全程开启“快捷通道”,不断优化“全流程、全闭环、非接触”边检查验流程,实现国际航行船舶到港、靠港、离港“零等待、零延时”验放通关。6月以来,累计为62艘国际航行滚装轮和1300余名随船船员提供安全高效的出入境边检通关服务,保障码头6月整车出口7万余辆,环比增长超18%。

伴随着气温持续高位运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国际货邮航班量也在持续走高,目前日均已超200架次。

7月8日,高温炙烤下的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地表温度已逼近55摄氏度,上海边检执勤民警的防护罩里挂上了汗水。钱凤翔摄

“既要保障机坪安全,还要确保自身安全。”7月6日13时,负责机坪24小时不间断巡检的上海机场边检站民警王振富与同事一边互相检查防护装备、叮嘱防疫安全,一边将航司申报信息又核对了一遍。此前,搭载高端仪器和化工产品等物资的一架航班抵达浦东国际机场。王振富和同事根据航司申报信息,迅速开通“绿色通道”,通过信息系统为直接往返机组人员免办边检查验手续,借助科技手段对该航班进行清舱检查。尽管停机坪热浪滚滚,56岁的王振富还是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沿旋梯而上,侧身挤进狭小密闭的机舱,核查人员、货物信息,不放过任何查验细节。检查完毕,王振富防护服里的衣衫早已浸湿,豆大的汗珠挂在黝黑的脸庞上,顺着面颊往下流,但是,防疫条件下不能擦汗。在王振富和同事全程监护下,该航班满载近百吨机械设备和电池材料等货物,离港飞往国外。

“天气炎热,我们主动靠前一点,确保航班快速通关,这也算是为航运企业‘解暑降温’了。”王振富说完,驱车前往下一个执勤点,等待下一架航班的到来。连续执勤2个小时、机坪巡查30余公里、查验货邮航班5架次后,王振富和同事终于脱下防护服。他用被汗水浸泡得有些褶皱发白的双手把防护服规整地卷起,尽量压缩其与外界的接触面,降低疫情口岸传播风险。随后,他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甩掉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水,笑着说:“我们平时多巡查、多流汗,口岸安全才能有保障。”

银川交警:护学安园不停歇

连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各地持续高温,最高达39摄氏度。期间,银川交警护学工作一刻也没停。

记者从银川市公安局交警分局了解到,近期,银川交警紧盯重点时段,突出学校、幼儿园周边以及校车、接送学生车辆通行集中的重点路段,最大限度地将警力下沉一线,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巡逻管控和执勤执法,“零容忍”严查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不按审核路线行驶,非载客车辆违法载人,社会车辆不礼让校车、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

同时,银川交警针对农村地区充分启动“两站两员”,在出村重要点位设置临时执勤点,在重点时段及时劝阻、纠正、查处非载客车辆接送学生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护学岗”作用,对接学校保卫人员、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有关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护学工作,及时发现纠正致乱致堵的交通违法行为、疏导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维护良好通行秩序。

此外,银川交警利用学生放学、上学的时间,进行精准宣传,现场与违法行为人签订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承诺书,并对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还将查处情况通报学校管理部门,由学校负责人将相关要求迅速发到家长微信群和各班级微信群,在炎炎夏日为师生出行送去平安。通过面对面宣讲与在线直播教育,银川交警为广大师生举办交通安全讲座,并与学生展开互动,送去“一盔一带”交通安全知识,倡导孩子们携手父母、学校共建平安校园交通环境。

芜湖赭山所:护考服务暖民心

7月9日,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2022年安徽省公正在进行。烈日下,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赭山派出所6名民警辅警顶着烈日在此值勤。

当天,芜湖气温持续走高,室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热人。为全力做好辖区考点安保工作,镜湖分局提前制定安保方案;按照“定岗、定人、定责任”的安保要求,赭山派出所部署18名警力分别在辖区3个考点执勤,及时处置突发警情,为考生提供暖心服务。

“民警同志,有一名女考生因高温加上紧张出现晕厥。”临近中午考试结束时,在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执勤的民警接到监考人员紧急求助。执勤民警立即随其赶到现场查看,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很快到达,民警协助对晕厥考生进行施救。待考生恢复知觉后,民警等人将其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做进一步观察治疗。

当日14时许,一名考生匆匆找到在芜湖市第三中学考点执勤的民警辅警,向他们求助:“我的身份证忘记带了,考试快开始了,回家拿肯定来不及。”“别急别急,我们马上为你办。”民警一边安慰考生,一边带他来到身份证临时办理点。经核实身份,民警为他出具临时身份证,又将他送回考点,前后不到8分钟。“谢谢你们。”看着民警忙前忙后满头大汗,该考生感动不已。

白河交警:警服粘在背上形成波浪状褶皱纹

7月9日,陕西安康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白河已连续3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但这阻挡不了人们出行的热情。

“您好,请出示行程码,配合疫情防控登记……”10时许,在下卡子疫情检查服务站值守执勤的白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涂辉坤示意一辆车接受检查。车辆还未靠近,热浪已扑面而来,豆大的汗珠从涂辉坤脸颊滑落,一同值守的交警柴正国的警服已湿透了。

下卡子疫情检查服务站位于十天高速公路出口,南来北往出陕入鄂的车辆会经过这里,是安康疫情防控的“东大门”,责任重大。执勤民警采取24小时“四班三运转”模式昼夜坚守,牢牢守护这一道省际抗疫防线,确保人车安全。

“滨河路狮子山‘丁’字路通拥堵,请立即处置……”当日12时许,城关镇地面温度高达60摄氏度,接到警情指令不到3分钟,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民警陈群和战友火速赶到现场,疏导交通。迅速疏导车流后,陈群发现造成拥堵的根源是部分摩托车乱停放,让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狭窄。为进一步疏通堵点,何毓婷等交警立即对乱停放的摩托车进行转移,20分钟内完成了这一工作。此时,交警们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警服粘在背上形成波浪状的褶皱纹,清晰可见。

当日,白河县交警大队大力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严查酒驾、电动车违法载人、车辆乱停乱放等违法行为,冒着烈日炙烤保畅通。

辛苦了!

作者:黄波 宫兴 石明明 苏婕 路瑶 海世梅 张红 胡楠 阮仕喜 程涛

来源: 人民公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