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麻雀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怎么写(麻雀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麻雀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怎么写(麻雀的外貌描写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家乡的麻雀(散文)

家乡位于鲁中丘陵之地。田野沟壑纵横交错,物产丰盈。众多麻雀们乐居为家园。这样来看,麻雀是我的故友同乡。

家乡的麻雀,也称家雀。离不开故土。世代居家觅食生活,飞不高,迁不远。

我也称呼她为野雀。春秋之季,庄稼茂盛,籽粒丰满,野雀们群居山高处,林密处,草深处。飞起时漫漫成片,浩浩荡荡,阵容很大,速度急遽,飞不远就落下。警觉异常,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群鸣而起,如一群打劫的“响马”,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又极善躲藏。静悄悄的麦田,偶起几声弱弱的虫鸣。若有人振臂竭力一呼,定会有一群群麻雀仓皇而现,落慌而逃,“忽然惊散寂无声”。

又极善伪装。荆棘枝上,灌木树杈,麻雀筑巢于此。巢穴简陋,细长的杂草盘织成碗状,敝口。底部紧密,或有羽毛,树叶,草絮,不走近细看,很难发现。如有刚孵出的幼雀,老麻雀定会在近处徘徊盘飞,舍命守护。

麻雀有时又极狡黠。金黄色的稻谷及将成熟收割。假的稻草人已吓她不住。深秋时会见麻雀饱食稻谷后,栖在稻草人肩头。一会儿又一圈一圈绕飞,最后傲立于稻草人头顶,叽叽喳喳地讥笑着……

麻雀长相极平凡。灰褐色的绒毛覆著全身。土黄色的尖嘴边杂生几簇长虚毛。头顶微有一撮棕色的尘毛,又柔又细,似一团小小的绒球。最亮的是眼睛,黑色莹亮,炯炯有光,时刻警醒似的转动。伸展开黑粟色相间的翅膀,象一把迎风展开的纸面团扇。最漂亮的是土褐色尾巴,娇傲翘立,如旗幡在风中抖动,昂扬。

麻雀是鸟中的劳苦大众。平凡朴素,粗俗自私。满身乡村气,烟火气,入不了大雅之堂。

麻雀亦是鸟中的乡里巴人。为了裹腹足饥,整日忙忙碌碌,辛勤劳苦。但她恋家,持家,爱家,哺喂幼雀,堪为鸟中的楷模。

丰收的时节过去,麻雀们从田野中迁回村庄,可称为家雀。“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沿屋檐低飞,从枝头急冲而落。或在横空的电线上一字列开,似是一条长线上钉了一粒粒灰色的纽扣。或在枯瘦的枝干上高低错落,交头接耳,俯首弄姿……

家雀结巢于檐下,墙洞。一般不入屋舍。如同她不吝于囚在花格笼中的画眉,或者桎于漂亮鸽舍中的家鸽。麻雀是自立的,自由的,不受嗟来之食,无赞美之语所媚。不避风雨,不奢安稳,自强,坚韧。挣扎于世间角落,奋发于风雨的缝隙。

家乡渐渐长大。有些人成了人中凤凰,人中雄鹰,飞离了家乡。但众多留守家乡的人和家乡的麻雀们一起坚守这方热土,无比热爱这方养育我们的土地,生生不息。无论是炙热还是严冬,无论是雨雪还是狂风,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旱涝侵蚀。我们共呼吸一缕晨风,同欣赏一轮明月。

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

麻雀是家乡之人。浓情于水,悲喜与共!

壹点号 一粒微尘(孟宪议)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最常见的鸟类:麻雀,背后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心酸故事

之前我们说过,在2001年申奥成功时,麻雀以最高网络选票成为了国鸟的代表。很多人表示这是一种智慧,也有人表示不可思议:麻雀这东西,在以前明明是“四害”的一种,现在怎么翻身当国鸟了?

到现在为止还有一部分人对麻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它是一种害鸟,犹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实际上麻雀现在已经升级成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想而知这些年我们都对麻雀和环境做了些什么。

真实的麻雀到底是怎样的?“老家贼”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现在野外的麻雀,生活现状如何,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野生鸟儿?麻雀对人们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麻雀的世界。

初步了解麻雀大家族:麻雀这个名字的由来

麻雀(拉丁学名Passer),隶属于鸟纲下属雀形目文鸟科,我们日常中说的麻雀,实际上是泛指麻雀属。

实际的麻雀,可是货真价实的鸟类中的庞大家族:它们有27种之多(另一说法35种以上)。

这27种麻雀,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们比其他广泛分布的鸟类能适应的环境更多,在俄罗斯北部也有麻雀的存在。在我国,生活着5种麻雀,分别是:

树麻雀山麻雀家麻雀黑胸麻雀黑顶麻雀

其中家麻雀分布最为广泛,除了城镇和村庄外,它们还会出现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西北部甚至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600米的区域。绝大多数麻雀为留鸟,有少量家麻雀的亚种在冬天也会迁徙到印度北部。我们平常见到的麻雀,大多为树麻雀:最显著的特点是头部两侧呈现白色,耳部有一块黑斑,非常醒目。

麻雀的所有品种都以棕色为主,黑斑交杂,所以在中国“麻雀”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本的意思就是“长了麻子脸的雀”,这也符合我们根据外形命名的特点。

麻雀的拉丁学名Passer本意是“雀”,大部分麻雀亚种的拉丁学名含有尾缀Saturatus,这个单词的拉丁文本意为“多色的”。麻雀英文名Sparrow,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个词有点耳熟?没错,在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的名字就是Jack Sparrow,原意为小个子的人,其实这个单词,有古灵精怪灵敏机巧的意思,这就非常符合麻雀的性格了:

它们灵敏、机警、聪明、适应能力极强,种群稳定,家族庞大,叽叽喳喳吵吵闹闹。还是蛮符合杰克船长的形象的。

麻雀被列为四害,然后就迎来了悲催的鸟生

说到麻雀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提一个鸟届的冤案:在建国之初,我们国家把麻雀和苍蝇、蚊子、老鼠一并列为了四害。之所以麻雀被我国列为了四害,这事就要从我们上世纪50年代刚刚重点发展农业说起。

每个国家建国之初,大力发展的第一个项目必然是农业项目。而麻雀成为四害之一的重要原因就是三点:

麻雀的食性复杂,以谷类为主食。麻雀野生数量庞大。麻雀出没于乡镇和农村居多。

这就直接让麻雀引祸上身了:它们和老鼠一样成为了丰收季节最大的祸害。在生产能力低下的五六十年代,成千上万只麻雀对一片庄稼造成的减产伤害是非常明显的,平均算下来,我们当初的粮食因为被麻雀破坏而造成的减产能达到20%-30%以上,农民深受其害。

于是各乡镇就开展了灭鸟灭鼠行动,甚至还专门布置了捕鸟任务。于是,轰轰烈烈的捕杀就降临到了倒霉的麻雀头上,在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出台完善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这就苦了麻雀了:你会发现直到90年代末,仍然可以在街边看到油炸麻雀这个小吃。那时候的麻雀,在人们眼里除了是害鸟就是一种食物。

那时起,麻雀被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老家贼”!

人们成群结队,用捕网捕捉麻雀,这一捉就整整捉了50年!在这50年的时间里,国内野生麻雀数量锐减了50%-60%,直到1989年3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份《野生动物保护法》,大家依旧没有意识到这个错误。

在90年代已经解决基本温饱,开始人人步入小康社会后,对麻雀的捕杀还在持续中。麻雀的死亡在80年代后就不仅仅因为捕杀了,开始出现了以下两种:

因为农药开始大面积普及,野生的麻雀吃下有农药的浆果和谷物意外死亡,那时候买来的种子里都是掺着农药的(为了防止地下害虫)。宠物猫饲养开始流行,但并未规范,没有绝育和家养的概念,导致猫咪数量极速上升,散养的猫咪成为城市和乡镇中的麻雀最大的天敌。

野猫的数量上升,导致了麻雀生存环境更加危险,因为猫咪的食物中,有60%的哺乳动物和25%的鸟类。麻雀的数量在90年代后,又开始了直线下降,直到90年代末,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突飞猛进,关于动物和农业的研究开始出现成绩,大家终于意识到了一件事:事情好像不是这么简单。

被捕杀50年的麻雀,一翻身可不得了:直接进入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在90年代末期,我国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环保意识都在迅猛上升,动物学家和农业学家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怎么“老家贼”越来越少了?都看不到了?

这时候,野生麻雀数量锐减这件事才算正式进入大家的视野,人们意识到:麻雀并非是一种害鸟。

国内机构开始完善,学者们开始对各种野生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人们发现:麻雀在养育雏鸟时,飞到庄稼地里不是去破坏庄稼的,而是去寻找害虫带回家喂雏鸟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麻雀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鸟,它们偶尔啄食谷物,也是为了果腹迫不得已的呀!

于是在99年我国开始修订动物保护法,终于在2000年,新出台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二级保护动物列表中麻雀赫然在目!

从此:老家贼是害鸟这个说法开始渐渐烟消云散,麻雀也没想到,曾经人人喊打的自己,怎么就一跃变成二级保护动物了?现在不要说再去捕杀食用麻雀,就连见到受伤的麻雀,大家都要积极救助,转送到当地林业局照料后放生。

从2000年开始,麻雀的种群数量已经开始渐渐恢复,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一个悲观的观点:麻雀已经不可能恢复到最壮大的时期了,现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麻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麻雀全球范围内的数量减少,也引起了世界的重视,根据法国自然博物馆对1989年-2001年野生鸟类观察显示的数据,山雀科鸟类数量全球范围内下降了59%!世界组织终于看不下去了,于是很多关于麻雀的形象被搬上荧幕,开始教育孩子们从小善待野生鸟类。

麻雀和人们的渊源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李白《空城雀》,是从唐朝就流传下来的诗句,古有诗人写诗,到了现代麻雀也会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周杰伦的歌曲《七里香》李荣浩的《麻雀》都是典型代表。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鸟类中和人类关系最亲密的除了燕子,就是麻雀了。

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炎热的夏天它们在枝头雀跃,冰雪覆盖的冬天也不能阻止它们搏击长空,麻雀短小精悍,几百只成群结队,团结聪明,它会出现在你的窗台上,出现在你家院子里,出现在你窗外的晾衣架上,出现在家人们玩的麻将牌上……

它们虽然胆小机警,但是却不怕人:和燕子一样,它们非常期待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汽车尾气和噪音,都不能把它们在城市中驱赶走。

很多人一提到鸟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麻雀:所以它也在2001年代表中国,被投票成为了08奥运会的国鸟代表,力压丹顶鹤和朱鹮等热门珍稀鸟类。

到现在,麻雀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早已经不是人人喊打的情景了,相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基础鸟类的,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害鸟还是益鸟,仔细想一想,还不都是人为下的定论吗?其实,麻雀根本也没做错什么,也没做对什么:它们破坏粮食也好,捕捉害虫也好,仅仅是出于生存本能;就好像人们当初捕杀麻雀,仅仅是出于保护庄稼而已。

麻雀没有错,人也没有错,自然界是自私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存活下去的权利,每一个物种也有按照食物链进行捕猎的权利。

也许在社会日渐文明的当下,野生动物们终归有一天会真正被重视,自然生态有一天会彻底回归,到那时候:窗外的麻雀,又可以成群结队在电线杠上多嘴了。

更多鸟类知识,记得点击关注。

回乡拾趣丨洞庭湖的麻雀

洞庭湖的麻雀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欧阳倩

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其实也不尽然。

在我的老家岳阳县,放眼望去,鸟类单一,基本是麻雀。

麻雀长相普通,麻雀麻雀,身上都是“麻麻色”。没有亮眼羽毛,没有标志性身体部位。甚至简单得不好分辨雌雄,都是一般个头一般羽毛。在动物界中,这种“长相”应该算是“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

麻雀爱热闹,总是成群结队地挤在一处电线上。时不时,互相“挤兑”,换换“排位”。偶然不知从哪飞回的麻雀,在电线上停留几秒,叽叽喳喳地分享某些“信息”。然后,几只麻雀突然扑腾翅膀,往树丛边飞去。不出3秒,旁边的鸟也“反应”过来,往同一方向飞去。也有些年来体衰的,还站在电线上环顾,没来得及跟上“节奏”。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闰土的父亲传授了捕麻雀的方法。先用谷子吸引麻雀,再用绳子控制竹筛,搞“偷袭”。我看这样的场景,现在应该是极为少见了。一是好像湖南的冬天越来越热,大雪覆盖,鸟类没有食物可寻的情况甚少;二是,小城镇人越来越多,留给麻雀“独处”的树林森林越来越少。现在的麻雀经常是在马路边寻食物,丝毫不怕人。

敢在街边觅食,或许是他们“艺高鸟胆大”。有时,你看到麻雀在街边啄些什么,小脑袋一深一浅的。你以为它全神贯注地在进食,蹑手蹑脚地走到它身边,再悄悄挪前些,想出其不意地抓它——还没等你弯下腰,它“噌”地飞走了,还不带回头看你的。

人们常用“洞庭湖的老麻雀”来代指岳阳人,这有几层意思。

一来是形容岳阳人像麻雀一样精明,警惕性高。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敏锐察觉,继而迅速调整自己的策略。这也称得上是一种处世智慧。

二来就有点“小得意”了,岳阳人经常挂在嘴边:“我们洞庭湖的老麻雀,啥风浪没有见过?”些许自信,些许旷达。

我倒觉得,岳阳人身上有着像麻雀一样的刚烈。麻雀是世界上稍有的不可豢养的鸟类。你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的选择是不吃不喝,把自己饿死。“不自由,宁勿死。”这样烈的性格,融入在岳阳这片土地里。

这样的刚烈之地,适合培育刚烈之人。屈原不是岳阳人,但他在被贬谪后流放到岳阳,沿洞庭湖四处流浪。他心忧楚国的灭亡,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组织勤王匡复故国,却不被人理解,也无法成功。扬天长问,悲愤难平,最后竟选择抱石投河。晚年漂泊至此的杜甫,贫困潦倒,但烈性不改。登岳阳楼,还在想着“戎马关山北”,不禁“凭轩涕泗流”;所见之景,也不纠结个人得失,而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在民族大义面前,岳阳人倔强、刚硬,从不退缩。以岳阳为中心,东有平江的与解放军将军群体,西有华容的进士与文官群体,南有湘阴、汨罗,北有临湘的文人学者群体。

左宗棠、郭嵩焘、仇亮、陈嘉佑、任弼时、何长工、、张震等岳阳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英勇奋斗、至死不渝。在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有60名岳阳籍干部被授予将军军衔,其中上将3人,中将12人,少将45人。

——这是偶然吗?不,这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