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弟子规劝谏的句子怎么写(弟子规劝谏的句子)

弟子规劝谏的句子怎么写(弟子规劝谏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学而第一》第十一章 劝谏细行 不违不怨

《论语·学而第一》第十一章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在父亲在世时,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过世后,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如果没有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了孝道。”劝谏父母时,要细心观察,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也不能心生怨念。如果父母有好的行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如果父母有不好的行为,我们也不应该完全顺从他们,要从善如流。孔老夫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要顺从父母的意愿,还要遵循道德准则。

《论语》中,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子女要经常劝谏父母,如果父母不听从,也要保持恭敬,不能违抗父母,更不能心生怨念。”

“几”是微小的意思,父母也会犯错,当他们犯错时,我们要及时发现并及时劝谏,不要等到父母犯下大错才后悔。

因此,“事父母几谏”是一种孝道,如果父母不听从劝谏,我们应该保持恭敬,不能违抗父母,更不能心生怨念。我们应该继续寻找机会,用柔和的方式劝谏父母,直到他们改正错误。

《弟子规》中也有类似的内容:“父母有过错,要劝谏他们改正。如果他们不接受,也不要生气,要保持恭敬,不要抱怨。如果多次劝说无效,可以流泪哭泣,但不要怨父母。”

道理和《论语》中的内容相似。父母犯错时,我们要尽力劝说他们改正,要用柔和的方式,让父母在愉悦中接受劝谏,不要让父母生气。如果父母不接受,我们也不要生气,要保持恭敬,继续寻找机会劝谏。

孔老夫子认为,孝顺父母不仅要顺从父母的意愿,还要遵循道德准则。

如果父母去世了,我们要为他们守孝三年,不能改变他们的事业和做法。但是,这个事业和做法必须是无害的。

《弟子规》随意压缩《劝学》任性删减 戒尺上文章错误不少

“褚”错印成“诸”

“昝”错印成“咎”,“麹”错印成“魏”

“邰”错印成“台”,“鬰”错印成“郁”,“郤”错印成“却”

随着时代发展,旧时私塾先生管教学生的戒尺如今成了摆在桌上的规劝文具,不少戒尺还印刻了名言名篇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然而,记者发现,许多戒尺上印制的名言名篇错误不少,极易误导孩子。

《弟子规》背了三年竟是错的

婷婷刚上幼儿园时,妈妈就挑了一把刻有《弟子规》的戒尺摆在家中。一旦婷婷犯错,就要把戒尺上的《弟子规》背一遍。然而,就是这段戒尺文字闹出了笑话。婷婷上一年级后,发现课本里的《弟子规》与戒尺上的并不一致,每当老师要求背诵,婷婷都很难纠正背了3年的错误版本。

记者发现,原本360句的《弟子规》在这把戒尺上被压缩为86句,这86句也不是节选自某一部分,而是将无规律的句子杂糅在一起。婷婷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弟子规》是按照“总叙、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的顺序编写的,有其内在逻辑,戒尺中胡乱编写的《弟子规》只会误导学生。

耿女士家的戒尺上印的是《劝学》,但少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开头的第二段,直接跳到第三段后又省略了中间的很大篇幅。如此随意删减,经典文章全乱了。

商家知道有错却说介意勿拍

记者在网上搜索“戒尺”后发现,市面上售卖的戒尺在10元左右,销量很大,有的月销量超过3.5万件。戒尺上多印刻《劝学》《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名篇,但它们就像是一个模板做出来的,连错误也几乎一样。除了上文提到的错误类型,错别字也能找出一堆,如将“褚”印成“诸”,将“昝”印成“咎”,将“卞”印成“卡”等。

记者向卖家建议能否跟厂商反映改正这些错误,得到的回复却是:“介意勿拍”。

专家:教学用品不容出错

东城区一重点中学班主任杨老师告诉记者,“由于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辨别能力,很容易被错误的信息影响,一旦形成错误认识很难纠正,所以老师和家长一定要警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的知识性错误。”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方晨晨表示:“错误信息带给孩子的不只是认知的偏差,还会直接误导孩子的三观。”他提到,不仅是戒尺,还需要注重文具上、网络上传递的一些错误信息,避免错误信息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实习记者 鹿杨)

七、学习《弟子规》,八句话说出了怎样去孝顺父母。

原文:

亲爱我,孝何难,

亲恶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孝:孝顺。 恶: 讨厌。 方:才。 贤:可贵。 过:过失。 谏:劝解。 怡:使动用法,使快乐。 柔:使动用法,使轻柔。

这八句话的意思是:

当父母喜欢我们的时候,做到孝顺是不难挺容易的事,而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我们一样的孝顺,这才是最可贵的。

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该劝说他们,使他们改正。劝说时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注意方式方法。

这段中,告诉了我们怎样去孝顺父母。在父母喜欢宠爱我们的时候,要孝顺父母,而且在这样的时候孝顺父母是件挺容易的事; 在父母不喜欢我们,甚至总是批评指责我们的时候,也要孝顺父母,在这样被指责批评的时候还是一样的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的。

在父母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子女的要劝说他们改正。但在劝说他们改正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神情,我们的态度语气,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态度诚恳。这才是对父母的孝顺,对父母应有的态度。

感言:

父母老了,眼睛花了,记忆力退化拿东忘西了,说话言不由衷唠唠叨叨了,走路步履蹒跚跟不上儿女了,需要儿女照顾了,在这样的时候,儿女如果还能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不嫌弃父母,这样的孝顺才是难能可贵。现在的子女有好多都是动不动就以和父母有代沟为借口,对父母不尊重,对父母疾言厉色,弄得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唯唯诺诺、谨小慎微的。

所以学习《弟子规》让人受益匪浅。

故事一 孝顺如一的庞氏

姜诗是东汉时候的人,他娶了一个姓庞的女子为妻。庞氏每天都到十里外的江边打水,然后回来做婆婆爱吃的红烧鲤鱼。

有一天,因为风很大,所以庞氏打水回来晚了,姜诗因此怀疑她怠慢了母亲,一气之下把妻子赶出了家门。可是庞氏心里却始终惦记着婆婆,于是她寄居在邻居家中,辛勤地纺纱织布,然后把卖布赚的钱都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她的婆婆。

庞氏这种孝顺的优秀品质,一直被人们所称颂。

故事二 白起和儿子

时期,有一位富家子弟,名字叫白起。此人从小娇生惯养,交了一帮狐朋狗友,成为当地一大公害。其父对其咬牙切齿,然而也无可奈何。

后来,白起成家娶妻。他的妻子天生聪颖贤惠。有一次她劝说丈夫不要行恶,不料,白起却对她拳脚相加,自此,妻子便不敢再提及此事了。

白起的儿子叫白景,生得十分可爱。白景慢慢长大,也懂事了,他意识到了父亲的行为不妥。由于受到母亲的教导,白景聪明善良,他深以父亲的行为为耻。

这天吃晚饭时,父亲满面笑容,心情甚佳。白景见这是个好时机,就语带稚气地对父亲说:”爸爸,我以后要做爸爸这样的人,真威风,爸爸你说好吗?“这话一出,让白起大吃一惊,想到这样一个可爱的儿子,要做了自己一样的浪荡子弟,这实在可怕!从此,白起便改过自新,一家人过起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