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俞敏洪(俞敏洪)

俞敏洪(俞敏洪)

本文目录一览:

俞敏洪的两个孩子都在国外长大,现在他后悔了

老俞是个实在人。一般搞教育的专家,在教育方面决策出现失误一定不会说出来。他却很坦然。在一次采访时,俞敏洪直言不讳,把两个孩子从小送出国,他觉得挺后悔的。

老俞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22岁,儿子16岁。女儿幼儿园的时候就被他送去了加拿大,儿子则在加拿大出生。

俞敏洪让孩子从小在国外长大,说起来跟他的工作有关。

他在教英语过程中,发现通过高考学英语的年轻人,哪怕是北大、清华毕业来新东方教书的老师,说起英语也始终不够纯正。作为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老师,俞敏洪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让孩子在国外长大,英语就不可能不好了。

果然,孩子们的英语确实不错,可老俞遇到了新问题,两个孩子的中文都不行。说和听还凑合,读和写简直就一败涂地。老俞心想,我自己就是老师啊,中文不行就补课呗。他从小就每周给儿子至少开两个小时小灶,专教中文。奈何中文这东西学起来可比英语难多了。

老俞说,两个孩子的中文,不管他如何卖力去教,总是教了忘,忘了教。尤其是默写词语,总是今天会了,明天又忘了,反反复复,就是学不会。

俞敏洪的儿子读到高一的时候,中文程度只相当于小学三年级水平。女儿稍微好一些,但跟同龄人始终还是相去甚远。

老实讲,这是俞敏洪的一个失误。他在看到大龄学生学英语,造成英语始终不地道的时候,就该想到,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学中文也可能遇到像他们学英语一样的困境。

根据脑科学研究报告,每个孩子在最初学习语言的时候,都会选择一门语言作为自己的“思维语言”。所谓“思维语言”就是孩子在思考的时候使用的语言。一般来说“思维语言”就是孩子的强势语言,也是母语。

“思维语言”之外的语言被称为“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比起母语,总是会有一些差异。这也就是为何俞敏洪觉得中国人学英语会“差口气”,国外长大的孩子学中文,也总是容易词不达意的原因。

哪怕是双语宝宝,也会有选择“思维语言”这个过程。双语宝宝开口的时间一般会比其他宝宝晚一些,就是在选择自己的“思维语言”。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比较容易学会的语言作为自己的“思维语言”。

我有个朋友,嫁给老外后生了三个混血宝宝。每个宝宝小的时候,她都拼命对他们说中文,希望孩子能说中文。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我有一次陪她一块儿教老二说中文。我俩努力指着眼睛教她说“眼睛”,却敌不过她爹轻飘飘一句“eye”。对于小宝宝来说,“眼睛”的发音实在太难了,“eye”要简单10倍不止。

俞敏洪现在回过味来,开始后悔,应该让孩子在中国长大。因为中文学习难度比英语要大,能流利说英语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可是能真正做到中国通的老外却是凤毛麟角。

俞敏洪说,如果时光能倒流,他认为最好的双语融合方式是让孩子在公立学校至少读到小学四年级。因为中文如果不经过大量的读、写训练,作文是写不好的。等打下一定的中文基础后,再进入英语环境,就能做到真正的中西结合了。

其实现在从小学英语的中国孩子,英语流利的也很多。当年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送一双儿女出国的老俞,实在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俞敏洪还说,中国孩子在考试上下的功夫太多了。现在他的儿子在国际学校竞争也很激烈。他的儿子每天学到晚上12点,早上6点就起床。就为了能申请到一个好一点的大学。

当年俞敏洪创办新东方的时候,GRE满分2400分,能考1800分,学生就申请到哈佛这样的学校。后来新东方长期研究考试套路,现在GRE满分都大把,2300分以下,申请好大学基本就没戏了。

说到底,亚裔学生这些年申请名牌大学越来越难,新东方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老俞分享了两个教育心得,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第一,他说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

跟别人比,容易迷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总是跟别人比,内心容易始终处在焦虑之中。只有学会以自己为坐标,跟昨天的自己作比较,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第二,要始终保持上进心。

这一点我也比较认同。这就是乔布斯说的:“Stay foolish,stay hungry”,始终不满足,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一个孩子能始终保持上进心,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