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知错能改的文言文句子(知错能改文言文句子)

知错能改的文言文句子(知错能改文言文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别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丁观鹏画《文殊菩萨圣象》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

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这个小地方在哪里,后世就很难考据了,只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讲话,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难与言”,这个文字用得非常妙。是说这个地方的人地域观念太强吗?或者说统统都是浑蛋吗?很难说是什么意思。总之,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人,名声是不太好的。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大家莫名其妙。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尤其大家将来出去,在政治上领导的机会多。讲到中国的民族性,有一部书,是顾亭林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前面曾说过,明亡以后,顾亭林是始终不投降的。不过他高明,不投降当然清朝要嫉妒,可是他有本事,自己不投降,教学生到清朝作官,这样也可以由学生保护他不投降,可是他自己在地下做策反的工作。他也很有钱,到一个地方娶一个太太,生了孩子又走了。他娶许多太太生许多孩子,他有他的道理,因为反清复明是要灭族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要留一个根。他走遍天下,就写了这部书。每个地方他都去看了,尤其是各省的军事要地,都去看了。所以后来成为研究中国地理、研究中国地方政治思想必读的书。

第二部书是顾祖禹写的《读史方舆纪要》,也是研究政治地理、军事地理最重要的书,现在读来还有价值。这两部书合起来称为《二顾全书》。当年凡是留意国家天下事的,尤其是研究军事的人,都要读的。在这部书当中,对于每一省先有一个总评,而且对地方性、民族性写得很清楚,所以不妨找来研究。说到这里,就感到我们中国的确每个地方的民性各有不同之处。所以古代将领带兵,对于何处的兵适于冲锋,何处的兵适于后勤,何处的兵适于陆战,何处的兵适于水战,都大致要有个了解。所以清中兴的湘军、淮军各有不同优点。政治也是如此。但是要注意一点,尽管地方民俗各地不同,但万一有外力入侵的时候,一定团结一致,先把外来的侵略驱逐了再说。地方性有如药材,某种药产在某一地方,别地产的就不行。像当归这种药,台湾也在培植生产,可是它的药效就差。当归最好的是甘陕出产的秦归,其次是四川出产的,差一点点。现在研究阿里山气候土质和甘陕一样,但种植出来的当归,药效始终还是有问题。所以由于地理的关系,各地出的植物不同,出的人物个性也不同。因之古代出去当地方首长的,对于这一县的县志,这一省的省志这类资料,都应该先知道,当然能够读一下《读史方舆纪要》更好,可以多一层了解。

地方性的观念,常深植人心。人往往因为地域观念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个人的评价。经常会听到:“嗳呀!他是某地方人!”好像某一地方的人统统都是罪大恶极似的,连孔子的学生都是这样。孔子接见了互乡一个年轻人,“门人惑”,这三个字多严重?学生们都奇怪,怀疑老师怎么和这个地方的人讲话。到底孔子与众不同,他告诉学生们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唯何甚”,孔子对学生说,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隘的胸襟和态度?孔子在骂学生,我们自己也要反省:有时我们觉得某人不好,当他真的做了好事,我们仍不愿认为他好,人的心理往往会有这种毛病。“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说,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不就好了吗?如果说昨天有一点错误,今天即使有了好的表现,却仍不以为然,那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朋友,也没有一个人才可用了。所以这一段是说教育的态度,也是说自己度量的培养。

◎ 本文摘录自东方出版社(简体):南公怀瑾先生著《论语别裁》。本平台只作转载,版权归先生子女所有。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人为何要用“莫大”这个词来形容?

在小时候看电视剧时,每当看到剧中的大反派改邪归正之际,总会有一个世外高人站在那里用十分高深的语气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在当时总觉得这句话只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辞,因为就算再好的金玉良言,听多了之后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免疫效果。不过随着后来接触到的古文越来越多,这句话的出处也终于被翻了出来。

原来它是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中,晋文公与臣子士季的对话: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不过在当时看来,这句话无非是古人为了达到劝人向善的目的,而故意说出的夸张性语句。尤其是“莫大”这两个字,充满了非常明显的夸张意味。

晋文公

更何况《左传》书中记载的晋文公,也并没有真正改过自新,只是顺口说了一句:“我知道错了!”但是事过之后却依然和从前一样昏庸无道,最终被自己的臣子刺杀身亡。

了解到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之后,这句话的可信度,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打了一个非常大的折扣。就像那美丽的童话一样,所有的期盼都很美好,但实际效果却总是无法如人所愿。

可是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名言,真的只是一句善意的欺骗吗?如果真是如此,又为什么会被世人经常挂在嘴边上,难道所有人都喜欢自欺欺人不成?

真实的情况当然不可能是这样,那些想法只是年少时的片面性理解,远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初的晋文公虽然没能改过自新结下善缘,但是却并不能因此而否认知错能改的良好效果。

一个人从犯错到知错再到改错,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逐步完成,才能达到最终“善莫大焉”的结果。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今天咱们就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历,来讲述这个问题。

人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把能力用错了方向

在《西游记》的初始阶段,尚未改邪归正的孙悟空,其实一直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自从在菩提学院进修完成之后,他的人生便如同开挂一样突飞猛进,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快速成长为妖族中的一代王者。

不过由于没有人在思想上对他加以正确引导,这个能力超群的后起之秀,终于在放纵的情况下误入歧途。关于他犯错的事迹,在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赘述,毕竟强闯地府大闹天宫的故事已经讲过太多遍,老生常谈只能浪费大家的时间。

总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孙悟空当时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良好的规划,空有一身本领,却不知道该用在什么地方,到头来终究走上了一条极其叛逆的道路。但是从反方向来看,这些事情也印证了他的能力,已经超过了天庭中的大部分神仙,这一点的确无可否认。

而他之所以会一路错下来,是因为还不曾认识到自己的方向已经发生了错误。人们在犯错时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问题,所以才会一直坚持铸成大错。

在这个时候越是有能力的人,犯下的错误也就越严重。比如孙悟空如果没有惊人的战斗力,也就难以完成大闹天宫的壮举。所以说犯错也是能力的一种体现,只是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难以对世界和社会造成积极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判断方式,对错属于概念的范畴,代表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而能力则是一种绝对值,代表着一个人的自身价值,至于是正值还是负值,完全取决于用在哪个方向。如果用在正道上就会发挥出正能量,反之则会形成具有危害性的负能量。

那么与此同理,对于犯错之后的孙悟空,应该被否定的是之前的人生方向,而不是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说他之前能够闯下多大的祸,改邪归正之后就能够发挥出与其相等的作用。

因此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弃恶从善。

知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要想让一个曾经犯下严重错误的人,重新走上正确的方向,需要让他真正认罪悔改,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而不能像古时候的晋文公那样,只是说说而已,那种自欺欺人敷衍了事的方式,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真正的知错认错,是将外在变化作用的内心上,并且打动对方心灵使其从本质上发生改变的过程。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最狂妄的时刻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在此之后又忍受了500年的孤独寂寞与痛苦煎熬。

想必看过八六版《西游记》的人,至今依然能够记得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后的画面,特别是配上那一段动人的插曲,属实令人唏嘘不已。

当初意气风发的美猴王,早已不复那种威风的模样。身边长满野草,头上落满青苔,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年复一年的雨雪风霜,已经让他落魄的不成样子。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年大闹天宫时犯下的罪孽过于深重,所以必须遭受这些苦难作为惩罚。

这段时间不仅是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更是对内心的洗礼,对精神的改造。长达500年的反思,足以让他认清从前的错误,看清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正因如此,在观音菩萨路过五行山的时候,他才会心甘情愿的皈依佛门,答应保护取经人远赴西天。

如此结果正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那句经典台词:

“真正的权利不是滥杀无辜,而是你本可以杀死他,你却告诉他,我饶恕你。”

如来佛祖等人拥有掌控孙悟空命运的权利与能力,但却不以惩罚为目的,而是为了使其在得到惩罚之后改过自新。不过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关键点,人只有在经受过足以打动内心的事情之后,才会产生思想上的变化,拥有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的可能。

这些事情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威胁,也可能是生活中的苦难,亦或是其他方面的触动。但是从最初的犯错到后来的认错,中间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坎坷,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孙悟空如果不经受那500年的磨难,恐怕也无法成功得到蜕变。

所以说知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有些人能够通过反思改过自新,但也有一些人撞的头破血流,却依然不知悔改。毕竟天下之人千千万万,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况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且概率也无法确定,因此最终能够选择弃恶从善者,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一个真正改错之后的人,究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孙悟空作为知错能改的典型例子,他的前后反差自然也十分明显。最初时的他无法无天狂妄到了极点,下至幽冥十殿阎君,上到九重天上的玉皇大帝,无不对其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

但是从五行山下出来以后,孙悟空明显老实了不少,既没有去找如来佛祖报仇,也没有到凌霄殿上再折腾一遭。他按照观音菩萨当初的指示,拜西天取经者唐僧为师,一路降妖除怪保护着对方。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能力去造福天下苍生,譬如帮助乌鸡国王重新登上皇位,帮助祭赛国僧人脱离苦海,帮助凤仙郡解决旱灾等等。

这也正像上文所说,能力只是一种绝对值,本身并没有好坏善恶之分,主要在于如何运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孙悟空的金箍棒也是一样,既能扰乱三界,也能除恶扬善。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例子,可以用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首领,如果他也能够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样及时改邪归正,放弃称霸全世界的念头。那么这个世界上又会减少多少无辜的伤亡,避免多少人间惨剧的发生,倘若这个假设成真的话,是不是一种莫大的善缘呢?

但是只可惜历史容不得假设,已经发生的事情根本没有如果。如今也只能用这样的设想,来论证知错能改的影响,希望可以给世人做出一个正确的引导。人心本来皆向善,只因欲望入歧途,若是能够迷途知返,便是一件莫大的善举。

因为当那些人悬崖勒马,回首走向善途的时候,改变的其实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他们的能力越大,能够影响的范围也就越广,普通人的转变可以改变一个家庭,君王的转变可以改变整个国家,甚至改变世界。

同样的能力用在不同的方向,便会造就不一样的结果,一善一恶可谓天壤之别。一个人的改变,可以换取如此之大的善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古人诚不我欺。

感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也解开了另外一个疑惑。

此前常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对于这句话,许多人都持有反驳的态度:倘若放下屠刀就可以立地成佛,那岂不是从侧面引导人们去做冷酷无情的屠夫吗?

不过如今看来,那样的理解明显过于偏激,而且也偏离了原来的意思。这句话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实有着异曲同工的道理,放下屠刀的屠夫,与皈依佛门的孙悟空也都代表着同样的形象。

这两句话都是在劝导人把作恶的能力用来行善,放弃原来的那些恶念,转而用自己的能力去回馈世界。譬如古语有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他若能够在关键时刻用善良代替愤怒,放下那一把悬在心中的屠刀,天下苍生也就可以因之得福,避免一场残酷的杀戮。

如此也就能够非常形象地体现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真正含义。古人之所以要用“莫大”这两个字来形容,其实并不存在夸张的成分,更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是一种非常贴切而又实际的陈述,不管对于什么身份的人来说,只要能够认清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加以改正,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甚至可以从毁灭的边缘走向重生。

对此的确应该由衷地说上一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结语

人生在世都有犯错之时,或许是因为无心之失,也或许是由于欲望的驱使。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改变那些已经犯下的错误,但是却可以做到过而改之,尽力去弥补曾经的过错。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像《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知错能改拥有一个美好的结果。而不要如《左传》书中提到的晋文公,在错误中走完整个人生。这两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在眼前,至于今后应该怎么做,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答案。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语文》三下之40《见善则迁》

jiànshànzéqiān

40.见 善 则 迁

jiànshànzéqiān,yǒuɡuòzéɡǎi。

见 善 则迁①,有 过 则改。(《周易》三下p84[日积月累])

【注释】

①善:好,美好。迁:改变,转变。

【说说意思】

见到好的就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就要及时改正。

【诵读点拨】

我们要有一颗永远向上、永不满足的心,要使自己不断进步,见贤思齐,吐故纳新,让我自己变得更美好起来。

【拓展阅读】

过而不改①,是谓过矣②。(《论语》三下p84[日积月累])

[注释]

①过:犯过错。

②是:这。过:过错。

[说说意思]

犯了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谈谈理解]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正确的态度是勇于承认错误,寻找原因,并加以改正,以求以后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背背练练]

人谁无过?过而能( ),善莫大焉。——《左传》

改过不吝,从( )如流。——苏轼

(三下p84[日积月累])

改 善

2020初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孙权劝学》

【文学常识】

㈠作者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㈡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基础知识】

㈠字音字形。(20个)

⑴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

⑵孰(shú)若孤;

⑶即更(gēng)刮目相待;

⑷肃遂(suì)拜蒙母〖半身不遂(suí)〗

㈡重点字词

㈠重点字词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仕途。

古今异义

古义:推脱。(蒙辞以军中多务);

今义:美好的词语。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义:重新;另外;

今义:更加。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博士

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古义:靠近,文中引申为从事;

今义:就。

一 词多义

但当涉猎 (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 (动词:当,正当)

见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

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自以为大有所益 (很)

大惊曰 (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年长)

㈢注释及翻译

初,权谓吕蒙⑵曰:“卿⑶今当涂⑷掌事,不可不学!”蒙辞⑸以军中多务⑹。权曰:“孤⑺岂欲卿治经⑻为博士⑼邪⑽!但⑾当涉猎⑿,见往事⒀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⒁鲁肃过⒂寻阳⒃,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⒄才略⒅,非复⒆吴下⒇阿蒙(21)!”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2)刮目相待(23),大兄(24)何见事(25)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⑴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⑵[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安徽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⑶[卿(qīng)]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⑷[当涂]当道,汉权。

⑸[辞]推托。

⑹[务]事务。

⑺[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⑻[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⑼[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⑽[邪(yé)]语气词,后写作“耶”。

⑾[但]只,只是。

⑿[涉猎]精略地阅读。

⒀[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⒁[及]到,等到。

⒂[过]经过。

⒃[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⒄[今者]如今,现在。

⒅[才略]才干和谋略。

⒆[非复]不再是。

⒇[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21)[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

(22)[更]重新。

(23)[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2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5)[见事]知晓事情。

【翻译详解】

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⑶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⑷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⑸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你说你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

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益处。

⑺蒙乃始就学。

【译】吕蒙于是开始从事学习。

⑻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到了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评议天下的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⑼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吕蒙说:“与有抱负的读书人分别才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⑽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鲁肃)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整体感知】

㈠写作特色

1.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学习,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其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2.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文章中心:

文章开篇写孙权劝吕蒙学习时,从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功用入手劝说,吕蒙借事务多推托。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作对比驳斥他的托辞,说明没有理由不去学习。文章开篇写吕蒙找理由不学习,后来从鲁肃的话中可揣测吕蒙曾无“才略”,与后文吕蒙的表现、鲁肃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学习带给一个人的巨大转变。

3.侧面烘托

鲁肃的惊叹,“拜蒙母,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㈡劝说艺术

1.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

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2.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

读书可以丰富学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等。

㈢人物形象

⑴孙权:善于劝学,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礼贤下士,现身说法,既对属下严格要求,又含有殷切的期盼,不失人主身份。

⑵吕蒙:聪明好学,知错就改,进步快,说话幽默。

⑶鲁肃:敬才爱才。

㈣开放试题

1.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

“三日”是概数,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2.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3.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①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③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

4.文中蕴含的道理:

①开卷有益,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增长知识。

②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③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④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积累文中出现的称谓语:

①爱称:卿(多用于君对臣,也可用于夫妻、朋友之间)。类似的还有"爱卿"。

②自称:孤(王侯的自称)(古人称呼自己常用谦称)。类似的还有"朕"、"寡人"。

③敬称:大兄(多用于朋友辈)(古人称呼朋友宾客常用敬称)。类似的还有"兄台"、"贤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