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用历历在目写一句话(历历在目造一个句子)

用历历在目写一句话(历历在目造一个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每天解锁一个成语小故事之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的典故,出自唐代杜甫《历历》诗。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比喻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也用来指远方的景物看得很清楚。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经历了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时期,在位四十多年,先后用过两个年号,一个是"开元",共二十九年;另一个是"天宝",共十五年。李隆基在开元年间,年轻有为,励精图治,使唐王朝在开元时期达到兴盛的顶点。这就是史家所称的"开元盛世"。

开元年间的唐玄宗,像贞观时期的唐太宗那样,一是能任用贤才,二是勇于纳谏。据说,有一次唐玄宗照镜子,发现自己为为国事操劳有些消瘦了。身边有的人就挑拨说:你让韩休这个人当宰相以后,陛下就比以前瘦了,为什么还要用他呢?玄宗说:"我虽然瘦了些,天下人却一定胖了。萧嵩这个人来奏事,我说什么他听什么,当时倒省心,可他走后我却很不放心。韩休常同我争辩,他走后我却能放心地睡觉。"

然而,唐玄宗却没有将这种盛世延续下去。在他统治的后期,特别是到了天宝年间,玄宗得了杨贵妃之后,便迷恋于享乐宴饮的腐朽生活,不愿再理朝政。

这时有个叫李林甫的宰相,阴险狡诈,掌握了大权,弄得朝政败坏,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虽然李林甫只当了十七年宰相,于天宝十一年病死了,可接替他的却是杨国忠,情况更是日益变坏。天宝十四年的十一月,终于爆发了安禄山的大叛乱。

正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诗人杜甫,目睹唐玄宗开元与天宝两个时期的变化,亲眼看到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回想起"开元盛世"的情景,无比感慨地写下了这首《历历》诗: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

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无端:无故,这是讲的反话,是一种幽默的讽刺;盗贼:指安史之乱;西江:指川江从西来,故谓之西江;秦城:长安,也叫北斗城;郎:杜甫自称,即检校工部员外郎。

诗的大意是:唐玄宗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时候,开元盛世几乎可以与"贞观之治"媲美;那时候的太平景象,一桩桩、一件件都清楚分明的还在眼前。谁想到这位天子却无缘无故地变得坏了,招来了安史之乱,弄得天下大乱,转眼间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我现在蜀江上的巫峡,心中仍然怀念着北斗边上的长安城。要说让我终身做个检校工部员外郎,是不会甘心的,我已经卧病好几年了。

后来,人们便把"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这两句诗,简化引申为"历历在目"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