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三峡中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句子是什么(三峡中的描写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三峡中描写三峡总的特点的句子是什么(三峡中的描写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月考理解性默写考点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月考理解性默写

1.《三峡》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三峡》中,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三峡》中,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三峡》中,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我们想到《三峡》中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 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12.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的三季代表景色(每空四字),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3.《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三峡》中,从色彩的角度对三峡景色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5.《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相照应。

16.《三峡》中,描写山峰上生出许多怪树的一句是:绝巘多生怪柏。

17.《三峡》中,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8.《三峡》中,用比较的方法来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9.《三峡》中,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三峡》中,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中考课内文言文秘籍之《三峡》

三峡

一、文学常识

作者:《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二、文言词语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一词多义】

[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词类活用】

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

【常见短语】

[略无]毫无。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亭,正当。 [夜分]半夜。[荣]茂盛。[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良,很。 [属(zhǔ)引]连续不断。属,连续。引,延长。

【其他词语】

[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襄(xiā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回]回旋。[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成语: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三、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结构提纲

总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侧重写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分特点:(1)夏:水涨流速,交通断绝。

(2)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3)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重写水:四季不同,风景各异。)

四、理解性句子:

1、春冬写三峡水清澈静景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景的句子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2、写江水暴涨,速度之快的句子:至于夏于襄陵,沿溯阻绝。

3、从侧面描写山高峻的句子: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4、用夸张、比喻手法突出江水流疾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6、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7、写三峡全景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避日。

8、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及其给作者的感受是:青荣俊茂,良多趣味。

9、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1、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2、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3总括春冬之景的四个字:清荣峻茂。

五、问题:

1、请找出作者描写三峡两岸青山的有关词语,并说明山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这一特点?

“连、无、阙、重、叠、隐、蔽”,连续不断,遮天蔽日

三方面来写山 :1)山本身的状态。2)用天和日来衬托山势之高。3)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情景来表现山势之高。

2、作者开篇就写三峡的山势有何目的?

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连峡窄,则水不得外泄,水的流量大,有山势才有水势,这为下文写长江水势作了铺垫。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三峡风光的?有什么特点?

山和水,写山连绵不断、隐天蔽日,中间狭窄的特点,写水是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来写。

4、三峡的水不同季节景象各有什么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夏季:水涨流急,湍急凶险。春冬:水素潭清,风景秀丽。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5、三峡的景色可以有一个美字来概括,在不同的季节中,你能概括出它们不同的美吗?

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6、第四段中能点明季节的是哪个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个季节?突出了此时三峡的怎样的特点?

霜,寒林、肃涧、长啸的高猿以及渔歌,凄清肃杀。

7、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侧面表现了渔夫生活的艰辛。

8、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是什么?

作者通过对三峡的山水,表达了对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9、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10、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作用?

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其作用是移情入景,以情感人。

11、“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13、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14、请用简要的词语分别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

夏季江水险急,春冬季节景色秀美,秋季则显得凄异

15、作者写三峡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它景物衬托,请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还写了怪柏、草、树、瀑布、涧等景物,并抓住这些景物的特征,运用酣畅的笔力,自然贴切,既让读者身临其境,又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共鸣。

16、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7、作者只有“清荣峻茂”四季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

清清的江水跳跃着,闪动着粼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峻挺拔,野草密密青青。

18、作者描写春冬之景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什么特征?

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突出了春冬之时三峡景物的”清荣峻茂”,即水清,木荣,山高,草茂之特点.

19、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本文多用四字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20、“绝献多生怪柏”,这里写“怪柏”有什么好处?

“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间投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机盎然。

21、本文写景很有特色,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如: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和季节的特点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月考理解性默写考点

初二语文上册《三峡》月考理解性默写

1.《三峡》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三峡》中,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三峡》中,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三峡》中,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三峡》中,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7.《三峡》中,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8.《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我们想到《三峡》中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三峡》中,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 315 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在《三峡》中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12.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的三季代表景色(每空四字),春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夏;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秋: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3.《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三峡》中,从色彩的角度对三峡景色进行描写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5.《三峡》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相照应。

16.《三峡》中,描写山峰上生出许多怪树的一句是:绝巘多生怪柏。

17.《三峡》中,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8.《三峡》中,用比较的方法来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9.《三峡》中,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三峡》中,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1.《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2.《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文言文《三峡》

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沾:打湿。

裳(cháng):衣服。

赏析

  郦道元的《三峡》(选自《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两百字的篇幅就描写出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景色。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古今异义

1、或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虽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消失)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鸣叫。

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特殊句式

1省略句(三峡)两岸连山省略定语“三峡”。

2省略句(两岸)重岩叠嶂省略主语“两岸”。

创作背景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从小喜爱游览山川河流,并搜集当地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创作《水经注》四十卷。此篇文章即是从中节选出的,是作者记录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和四季风光所作。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