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晋楚城濮之战名句(晋楚城濮之战常考句子)

晋楚城濮之战名句(晋楚城濮之战常考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左传》描写战役:晋楚城濮之战,叙事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本文乃“国天韵手绘教程视频”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矛盾纷繁复杂,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它上承夏、商、西周的统一王朝,下启列国并立、群雄争霸的局面。这时,先前铁板一块、神圣统一的帝国,成了五颜六色的碎块,盘根错节的古代宗法制度开始分结解纽。伴随着礼崩乐坏、王室衰微, 日益强大的诸侯们再也按捺不住称霸的野心,于是,中原大地上呈现出一派刀光剑影、肇鼓动天的征伐景象。

《左传》以其娴熟的驾驭文字的技巧,展现了一幅幅错综纷纭、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而晋楚“城濮之战”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之一。

晋楚两国何以会爆发这场大战呢?这要从当时诸侯列国的形势说起。自春秋第一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霸业凋落,而晋、楚两国逐渐强盛,羽翼日丰。

此时的楚国,国力雄厚,领土广袤,内有贤臣辅佐,外有陈、蔡等国归附,大有囊括中原之势;而晋国则在晋文公重耳及手下谋士的苦心经营下,蒸蒸日上,已露峥嵘之相。为填补齐国衰落后遗留的霸权真空,晋楚两国磨刀霍戳,等待时机。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为争夺宋国而拉开了惊心动魄的城濮之战的帷幕。

宋国位于中原腹地,是晋楚争霸的要冲,谁征服宋国,谁就占据了向外扩张的前沿,所以宋国对于晋楚两国就显得十分重要。泓水之战后,宋迫于楚的强大而与之结盟,后见晋日益强盛,转而投入晋的怀抱,这就招致了楚率蔡、陈、郑、许等国之师对它的征讨。

宋寡不敌众,求救于晋。晋国的君臣们认为这是“取威定霸”的天赐良机,意欲出兵,但鉴于晋当时的实力尚不足以与楚正面抗衡,所以决定采取攻曹伐卫,迫使楚国从宋撤军的战略。

晋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于第二年春出师。曹、卫很快溃败,但迫使楚国从宋撤军的目的并未达到。宋再次向晋告急,这使晋文公左右为难。《左传》对晋文公的心理作了描述: “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

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中军统帅先轸献上一条妙计:让朱贿赂齐、秦两国,请它们出面调解,并扣留曹、卫国君,把曹、卫的部分土地分给宋国。楚和曹、卫是盟国,其国土被分,必不肯接受齐、秦的调解,这样就会惹恼齐、秦两国,促使它们加入晋的阵营。于是晋就采用“喜赂怒顽”的外交手段,离间了齐、秦与楚国的关系。楚成王见形势于已不利,急令主帅子玉从宋撤军,子玉却拒不从命,坚持要与晋军决战。

这是为何呢? 《左传》在此之前,记述这样一则故事:子玉任楚国令尹之初,曾在口地训练军队。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鞭打了七个人,又用箭穿了三个人的耳朵以示惩罚。训练结束后,大夫们纷纷前来向前任令尹子文道贺,称誉他举荐了一位贤才。唯独一个叫口贾的人不以为然。子文问其原因,口贾说: “你让我贺你什么呢?子玉刚愎自用,狂傲无礼,不仅缺乏理政的才能,连统兵打仗恐怕都难以胜任。”

显然,子玉之所以坚持同晋交战,是想借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回击口贾等人的批评。《左传》记述这一情节,意在说明楚国用人不当,导致城濮之战楚军溃败,同时也使行文前后呼应,结构谨严,显示了《左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的特点。子玉攻宋不下,晋军又不前来交战,情急之中,子玉采取了激将法。

他派人同晋谈判,提出楚国退兵的条件:晋复卫成公王位,归还曹国土地,楚即释去宋国之围。楚国的意图是要激怒晋国,使其南下与之交战。而晋则将计就计,再次施用离间计。晋私下允诺曹、卫恢复其国家,条件是脱离楚国,并扣留了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诱使其放弃围宋,北上与晋决战。

楚军果然中计。子玉率军气势汹汹地逼近了晋军驻地。晋军则后退三舍,以骄其军。双方在城濮摆开了决战的阵势,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一触即发。傍晚,楚军使者到晋营下达战书,晋军慨然应战。这段情节, 《左传》描述得甚为精彩:

子玉使斗勃请战,曰: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來枝对曰: “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患,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楚使的话,态度狂傲而不失礼仪;晋方的答辞,委婉含蓄中透露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大战一触即发,而交战双方的使者却依然用温文尔雅的语言表达决战的要求和应战的态度,为决战前夕的紧张气氛,带来一丝舒缓的情调,也使行文有了张弛相间的节奏。

第二天决战开始,晋军首先击败了由陈、蔡两队组成的右军,接着晋采用疑兵之计,佯装溃败,诱敌深入。楚军中计,遭到晋军的前后夹击,左军大部被歼。楚军统帅见左右两军崩溃,急忙收兵退出战场。这样,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而结束。城濮之战,使晋国声威大振。以前与楚结盟的国家纷纷转向晋国,连周天子也亲往祝贺。晋文公由此登上了霸主的地位。

《晋楚城濮之战》作为《左传》中的名篇,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对城濮之战这样复杂战事的叙写,作者能够做到委婉周详,有条不紊,事件环环相扣,结构谨严而又层次清晰。作者首先从交战之前的状况入手,晋国接到宋国的求援请求,分析了形势,决定攻曹、卫,以解宋国之围。

接下去写楚国子玉率师与晋军的接触,如何锐意求战,而晋文公则退避三舍,以骄其兵。再写到具体战斗中,对方的阵势、进攻的方法等等。最后是战争的结果,从晋军缴获的战利品,到楚国子玉被迫自杀的结局,以及这次战争对当时整个时局的影响,都作了明确的交代。全篇不过两千余字,而将一场波及数国、震撼华夏的大战,交代得清清楚楚,纤毫悉备。这种叙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参考资料

《左传》

城濮之战:晋国和楚国第一次大战,还诞生了一个成语!

退避三舍,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汉语成语,指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对于“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处为: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回晋国,并和楚国展开城濮之战时,晋军果然“退三舍以辟之”。其中,就诞生“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城濮之战来说,是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结果谁赢了呢?

首先,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周王室衰微,诸侯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与此相对应的是,本来可以和楚国较量的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陷入到内乱中,因此失去了霸业。在此背景下,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 ,也即这是城濮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在城濮之战中,楚国和晋国都是三军的规模。当然,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军,一般是指上中下或者左中右三军。

一方面,就晋国三军来说,即先轸为元帅,统率中军,郤溱辅佐,狐毛统率上军,狐偃辅佐。栾枝统率下军,胥臣辅佐。另一方面,楚国也是三军,即令尹子玉以若敖之六卒统率中军。子西(斗宜申)统率左军。子上(斗勃)统率右军。楚的仆从国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对于楚国来说,还拥有郑国、许国、陈国、蔡国等诸侯国的协助,可谓声势壮大。为此,在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重耳遵照和楚国的约定,选择了“退避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就是主动退让九十里。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因为“退避三舍”,晋国才避开了楚军的锋芒,使其骄纵轻敌。在此基础上,晋军避强击弱,先是集中兵力击溃了楚国的右军;再用佯败之计,敌深入,而后夹击,使楚国左军溃败;最后,晋国大军迫使楚国将领子玉收兵。由此,凭借着战术上的合理运用,晋国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的失败,正是因为战术不如晋军灵活机动,缺乏清醒、明确的认识。并且,对于楚国大军中的陈国、蔡国等诸侯国的军队,在斗志上比较涣散,成为晋军进攻中的突破口。

最后,对于晋国来说,能够取得城濮之战的胜利,也和晋文公重耳存在直接的关系。对于晋文公来说,早年的颠沛流离,让自己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身边的贤臣良将,如先轸、狐偃等人为城濮一战称霸的运筹和胜出起了极大的作用。反之,楚成王对子玉的出战不坚决加以制止,再加上子玉等楚国将领的轻敌,所以吃到了这场败仗。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河南郑州西北)朝觐周王,会盟诸侯,向周王献楚国俘虏四马兵车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由此,这意味着晋文公正式接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又一位霸主。而对于晋国和楚国来说,城濮之战正式拉开了晋楚争霸的帷幕。

文/情怀历史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晋楚城濮之战:可以公报私仇但绝不报恩,退避三舍是为了管理对手

城濮之战

文/减水书生

图/来源网络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前632年, 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之战。

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大阵仗,因为决定了晋楚谁能称霸的大问题。

所以,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就是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要争做中原霸主。

小弟敢点火,大哥就敢火烧中原

战争是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大战争要真得爆起来,还得有导火索。

因为战争毕竟是要死人的,大战争就要死很多人,这是谁都不想看见的,所以大战得有导火索。

这个导火索就是齐鲁之战和宋成公。

齐鲁之战是点火的事,齐国打鲁国,鲁国便向盟友楚国求援,这件事就把楚国大军招到了中原地区。

宋成公就是点火的人,本来楚大哥替鲁小弟扛扛事儿就过去了,但是他整了一个大幺蛾子,让晋楚之间非打不可了。

宋国本是主动臣服了楚国的,但这时候宋成公看晋文公威名大震,便在齐鲁战事之时,背楚投晋了。

这对晋国是好事,对晋文公更是大功绩,崛起的晋国多了一个盟友,野心勃勃的晋文公收了一个小弟。

但是,这对楚国可不是好事儿,所以正在齐鲁交战的楚国大军、一分为二,一路继续为鲁国扛事,一路围困宋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

有点火的事、有点火的人,你们这些小弟这么不消停,那就只能等晋楚两个超级大国火烧中原了。

晋楚之战,只欠一个主角登场,这个主角就是援宋的晋队。

主公想称霸,大臣们也得敢言战

晋国内乱,晋文公重耳了流亡了将近20年,才回国继位,这时的晋文公已经62岁。

但是,老当益壮,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晋文公都是老辣精准。

几年时间,晋国便取代齐国成为中原诸侯翘楚,后起之秀晋文公有了挑战楚成王的资本。

楚围宋都睢阳,到底救还是不救?

晋文公重耳很犹豫,毕竟楚国已经彪悍了好多年,整个周室诸侯,楚成王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救宋,就要与楚打仗;不救,就会失信诸侯。

晋文公和晋国朝堂,需要下一个决心,做一个战略选择。

取威定霸,在此一举。

先轸,时任晋国下军佐,他的这句话掷地有声,晋国必须得去救宋,必须得跟楚国干这一仗。

齐国已经不行了,只能欺负一下弱邻鲁国,此时的中原诸侯需要一个主心骨。

晋国是大国,上升势头正猛,就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再韬光养晦了。

所以,晋国要称霸,就得抓住这次机会,干他一仗,示强诸侯,才能霸主天下。

于是,晋国大军整装待发,晋文公要挑战楚成王的霸主地位。

老大与老二打架,倒霉的永远是小三儿

要争霸中原,就得救宋伐楚,但晋国与宋国之间,却不是一路坦途,隔着曹国、卫国这两个小诸侯。

恰恰不巧的是:曹国和卫国,他们都是楚国的盟友属国,都是楚成王的小弟。

要救宋伐楚,晋文公就必须越国征战。

远离本土、深入敌境,容易腹背受敌,此是兵家大忌。

怎么办?

于是,晋国君臣要“管理”他们的对手楚国大军:不能越境抵宋与楚军大战,而是要调动楚军进入曹、卫与晋军大战。

所以,晋国君臣的作战谋划就是一个超前版的“围魏救赵”

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楚军攻打晋国的小弟宋国,这是楚成王将了晋文公一军,逼着晋国越国征战。

但是,晋国也可以反将楚国一军,那就是攻打楚国的小弟:曹国和卫国,逼着楚军到曹、卫决战。

所以,老大与老二打架,倒霉的永远是小三儿。

晋楚大战,战场既不在楚国境内,也不在晋国境内,而是在齐、鲁、宋、曹、卫等一众小三儿的国境里。

城濮之战,先遭殃的是宋国,国都睢阳被围,这是给晋国当小弟的代价;而其次遭殃的便是曹国和卫国,这是给楚国当小弟的代价。

而晋国大军和楚国大军,还在隔空怒视着,他们的刀兵和怒火就已经加在了这些小三儿身上。

而这还没完,两强争霸,小三儿们还要继续倒大霉,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战场之上很重要,但战场之外同样重要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晋楚之间,肯定是伐不了谋了,因为争霸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必须战场上见分晓,但却可以伐交。

而在伐交的这个问题上,晋文公处处先机。

先说与惹事的宋国。

宋成公点火惹事,于是晋楚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宋国就得费点儿辛劳。

国都睢阳被围,宋国当然求救于晋,而晋师却远水不解近渴,但是晋国的“大国谋略”却被使者传递给了宋成公,让宋国给齐国和秦国送礼,请他们出面调停。

宋国做到这些,将会得到从曹、卫两国分出的土地,也就是宋国不白送礼。

于是,齐、秦出面调停,虽然没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齐国和秦国已经站在了晋国集团一面,晋国争到了强国支持。

再说倒霉的曹国和卫国。

几战下来,曹、卫便就被晋军灭了、国君也被抓了,但灭国还得诛心,你们得表明态度,那就是与楚国绝交。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敢不答应?

晋国大军还没抵达卫国,卫成公便赶紧重新站队,也要学宋成公、弃楚投晋。

卫成公

结果却是晋文公不同意,因为早前流落卫国的时候,卫国连口饭都不给,这是私仇,现在正好公报,于是先灭国、再降服。

还有招致楚军的鲁国。

晋楚干仗,作为楚国小弟的鲁国,当然要出兵相助。

但听到晋文公把卫国给灭了,鲁僖公当即吓破了胆,赶紧下令把带兵支援卫国的儿子召回国内,然后当众把儿子给杀了,而后马上献媚晋国:儿子不懂事,私自领兵与晋国为敌,所以我就把他给杀了。

鲁僖公如此表忠心,可见晋楚还未接战,晋文公的雄风就已经风靡列国了。

但是,楚国也不是好惹的,毕竟当了好多年的老大。

所以,楚成王也不会一个人在作战,他胁迫自己的一众小弟参战,郑国、许国、陈国、蔡国都得出兵,跟着去打晋国。

但是,在外交上,楚国已经败了下风,因为中原诸国已经心向晋国,关键的是秦国和齐国这两大强国的意见很重要,他们在观望,但其心也许了晋文公重耳。

伐兵之要在于管理对手,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楚之间,也是使者往来、诡诈权谋了一番,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仗还得打。

原因就是晋文公和楚成王,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

楚成王不是个简单人物,但也不能折了面子,知道晋文公不好惹,也得硬着头皮较量一番。

而楚国令尹子玉,早被晋文公的一连串伐交操作气得激动不已,誓要一战灭了晋国。

还是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仗在哪打?

是晋军越曹、卫进入宋国境内,征战楚国大军吗?这时候晋国已经灭了曹卫,兵临宋境。

还是楚军弃宋,进入曹、卫境内,决战晋国大军?这时候楚国大军还在包围着宋国都城睢阳。

正在此时,晋文公重耳要报恩了,他要退避三舍。

重耳流亡楚国期间,楚成王还算比较客气地收留了晋公子重耳。

但楚成王却是一枚老狐狸,饭不能让你白吃、房不能让你白住,他要公子重耳做出许诺:以后得知恩图报,现在就说怎么报答今日之恩。

楚成王谋深且脸皮厚,而晋文公也是计长且心肠硬,他既不许诺土地也不许诺称臣,而是说如果战场相见,我可退避三舍。

此时此刻,不正是好“报恩”的时候吗?

晋国大军退避三舍,早就气急败坏的楚军大将,才不管你什么退避三舍、退避一舍的,这仗必须打,那就打吧,于是领军进击。

晋国实现了最初的战略设计:伐曹、卫解宋围,在曹、卫以逸待劳,与楚大战。

于是,在卫国城濮,晋楚决战正式爆发。

晋国取得了完胜,但楚国不算完败

晋军八万,楚军十一万,双方都是规整的左中右三路大军,列阵对峙。

晋军主帅先轸统率中军,直面楚军主帅子玉的中军。

晋军狐毛统率上军,对阵楚军子西统率的左军。

晋军栾枝统率下军,对阵楚军子上统率的右军。

楚国毕竟是大哥,所以大哥打架必须得拉着一帮小弟,要不就失了大哥风范。

郑国和许国的军队,附属楚国左军;陈国和蔡国的军队,附属楚国的右军。

列阵概况,来源网咯

摆好阵势,那就开打。

没有奇谋、没有诡计,就是乱刀砍来、乱刀还回,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战争。

打仗和打架不一样,因为战争要复杂得多。

但是,二者还是有共通属性的,可以做类比分析。

中学时候,去打群架,没遇到打死人情况,甚至连轻伤都很少出现,但却可以分出。

的关键就是看两边、谁先出怂人,只要有一个人不想打了、不敢打了,逃跑了,那就分出来了。

一人逃跑、接着就是几人跑,再接着就是人多打人少,人少的一方,除非出现拼命三郎,就是打死也不跑的好汉,否则必败。

但是,真好汉毕竟是稀有动物,所以哪边先有怂人逃跑、哪边肯定输。

战场攻杀,或许也要遵循这个道理。

楚军的战场败笔,就出在了自己的小弟身上。

小弟们不仅不同心,关键是没战心。

两军刚一接触,对阵楚国右军的晋国下军,在下军佐(下军副将)胥臣的带领下,用虎皮蒙在马身上,拼了命地攻击陈国和蔡国的军队。

、蔡军,本来就是壮声势的,他们遇到披着虎皮、玩了性命地晋军,当即惊骇逃窜。

陈蔡盟军的逃散的结果,就是动摇了整个楚国右翼,右翼溃败。

于是,晋军一个照面就把楚右军给打没了。

楚军主帅子玉,当真不是当主帅的料,看到下军溃败,他不仅不防御拒守,反而下令加强攻势,猛攻晋国中军和上军。

子玉也要在晋军方面打出怂人,必须干怕一路,才能找回兵威。

既然你要兵威,那就给你兵威。

于是,对阵楚国左军的晋国上军,向后撤军,避让楚国左军的锋芒。

而为了配合左军的退却举动,打跑楚国右军的晋下军,也跟着佯装退却,让战马拉着树枝、伪装后退。

晋国上军退却,是被楚军“打的”。而晋国下军退却,又是被谁打的呢?此时的楚国右军已经跑没了啊。

但是,子玉就是不管右军在不在,也不管晋国下军为啥退,就是拼了命地招呼楚国左军死命冲锋。

于是,整个楚国左军大距离的前出楚军阵列,全部暴露在晋国三军面前。

战斗概况,来源网络

这就是战机,这就是战场复杂,打仗和打群架毕竟不一样。

所以,当楚国左军追上晋国上军的时候,晋国中军全军出击,拦腰截断楚国左军;逃跑的晋国上军当即立定、向后转,然后跑步前进迎击楚国左军。

两路夹击之下,楚国左军也被击溃。

至此时,楚军主帅子玉,才发现左右两军已经打没了,这仗已经没法再打了,于是传令:中军止战,结束此次战场较量。

晋文公一战定乾坤,楚成王让出了霸主地位

楚国说不打了,就不打了吗?

是的,楚国说不打了、就可以不打了。

首先,楚国主帅子玉统率的中军,并未大举出动,也就是他看着左右两路被打败了,而中军却没有大的损失,而晋军却是全都押上去了。

再者,楚国中军的若敖之六卒,至少有180乘兵车,这是整个楚军的精锐,他们的战力很彪悍。

还有,就是后起的晋国,对楚国还是有所忌惮,他们能在战场上占到“便宜”就可以,灭了楚军的锋芒、也就灭了楚国的霸气,这就够了,而没有全歼楚军的野心。

晋国实现了他们的全部战争计划,也实现了想要的战争目的,所以是完胜。

在曹国、卫国以逸待劳,跟楚国打这场大仗,这是战争计划。

在战场上挫败楚军锋芒,进而实现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就是战争目的。

而楚军虽然败了左右两军,但主力并无大得折损,主帅子玉还要再战。

但楚成王毕竟是老狐狸,他看到了战场之上:晋军上下同心,楚军占不得便宜。

也看到了战争全局:楚军劳师远征,打到了中原地区,远离本土、甚至远离了宋国。

还看到了整个春秋局势:秦齐大国已经结盟晋国,中原诸侯已经投向晋文公。

于是,楚成王下令退兵,楚军主帅子玉自觉无颜,于是拔剑自刎。

非独楚霸烈,荆楚勇士之刚烈,春秋已使然。

城濮之战前,齐国已经衰落,所以楚国大军蹂躏了整个中原诸侯,楚国威势已抵黄河,大有问鼎华夏、重画九州之势,但城濮之战后,楚国的影响力便被压到淮河一线。

因为中原有了新的霸主,虽不是齐桓公,但不亚于齐桓之霸,他就是晋文公重耳。而楚国便只能降级为二流强国,再次隐忍等待,但是,楚国还会回来的。

晋文公二:九国参战,奇计百出,晋楚城濮之战到底有多精彩

公元前634年,齐孝公趁鲁国饥荒,率军亲征,妄图延续齐桓公霸业。鲁僖公派名士展喜游说齐侯,齐国退军。同年,鲁国结连楚国,进攻齐国,攻占齐国阳谷。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为报泓水之仇,命成德臣(字子玉,曾在宋楚泓水之战中大败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为令尹,会合陈、蔡、郑、许四国诸侯,共领五国之兵,杀奔宋国而来,宋成公自知不敌,急派大司马公孙固往晋国告急。

晋楚两大强国之战拉开序幕。谁胜,谁就是春秋霸主!

春秋五霸雕像

一、晋文公伐卫破曹

公孙固心忧宋国旦夕将破,日夜兼程来到晋国。晋文公听闻楚军大举伐宋,徘徊不已!为何?文公在外流亡时,宋襄公曾盛情款待于他,如今宋国临危,不可坐视不管?然而楚成王也曾对文公恩礼有加,关怀备至,救宋即为伐楚!

如此两难局面,文公该如何自处?

当正面处理问题很棘手时,就该转换思维从侧面切入。在晋国的东南方向有两个楚国的铁杆粉丝——卫国和曹国,如果攻打他们,楚国必然撤兵前来救援,从而宋国之危可解,而又没有直接对战楚国,并且这还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早在文公流亡时,卫国曾对他们一行人闭门不纳,而曹国国君更是对文公羞辱至极。救宋雪耻,称霸中原,在此一举。因此,文公在大臣狐偃的建议下,以郤縠为元帅,赵衰(cui)(三家分晋后赵国的先祖)为司马,尽起全国兵马,讨伐曹卫。

战略地形示意图

春秋之战,必须师出有名。卫国说实话也只是没有款待文公,因为这事大打出手自然于理不合。而曹国却是对文公极尽羞辱之能事,打他一点也不冤。但问题是曹在卫的南方,要攻打曹国必须先经由卫国。因此讨伐曹卫,就要先打卫国,可打卫国的理由又不够。

这样问题又来了!

一场心理博弈开始了!既然不能打,那就先向卫国借路就好了。元帅郤縠料定卫国必定不会同意借路的请求,如此一来就有攻打卫国的理由了。只是卫国到底会怎么想,真的会落入这个圈套吗?

事实上,这由不得卫成公做主。不借路,自然还有楚国罩着自己。而卫国一旦同意借路,那就是公然背叛楚国,而自己早就得罪晋国在先,如此两方都不讨好的事儿,换做谁也不会做。

卫成公想到了这一点,果断拒绝了晋国的请求,同时整兵备战,意图对抗晋国。这样的决策是没问题的,但他低估了晋国此时的军事实力。

春秋之时,周王室规定大国制三军,中国制二军,小国制一军。自晋文公继位以来,破格组建三军,战车千乘,甲士6万!而齐桓公称霸时军队都只有3万人。在这种军威下,晋国大将先轸(一生谋略百出,从无败绩,被后世称为战神)、魏犨(chong)(魏武子,三家分晋魏国的始祖)不费吹灰之力先攻破卫国五鹿,进军敛盂,直逼卫国都城楚丘。

先轸像——春秋战神

卫成公不料晋军如此生猛,心胆俱裂,急忙派宁俞前来求和。文公怒卫国无礼在先,拒绝借道在后,自然不许。卫成公不得已,弃国而逃,避居襄牛(地名)。

国君出逃,意味着卫国上下已放弃抵抗,文公只需驱兵直进,卫国唾手可得。然而,文公却抵挡住了这巨大的诱惑,丢下眼前这块肥肉,全军穿过卫境,直抵曹国。

曹共工本就荒淫无度,更不料晋军如此神速,曹国防线顷刻间被撕裂,大将魏犨神勇无敌,一跃登上城楼,可怜曹共公,前一秒还是一方诸侯,须臾间成为阶下囚。

但读者们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为何不趁机先把卫国彻底灭了,再攻打曹国呢?按常理,一般人都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但这就是晋国群臣的智慧。

卫成公与楚成王是什么关系?早在卫成公继位之初,就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成王,因此成公算得上成王的大舅子。而晋国攻破五鹿时,卫成公就已经派人前去向楚成王告急。此时,晋国若在卫国纠缠不下,一旦楚军前来,必有一番恶战,如此宋国之危没解决,自己倒惹了一身骚。而放弃卫国,直奔曹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借胜卫之威,曹国一鼓可下。

赵衰之妻——赵姬,晋文公之女

果然,楚成王听闻卫国危急,连忙说道:吾舅甚危,不可不救。于是命成得臣率军继续围攻宋国都城睢阳,自领中军直奔卫国解围。不料行至半途,听得卫成公已经出逃,而晋军已经兵临曹国。正待往曹国驰援,探马来报,曹国已破!

成王大惊:晋之用兵,何神速乃尔?于是心有忌惮之意,一方面派人前往齐国,退还去年攻占的阳谷,好言求和。一面派人往宋国,召回成得臣。而文公此时大仇得报,只待楚国撤兵,一切似乎都很完美。

如果事情按此发展,似乎就结束了。但历史之所以精彩,就是她充满了变数。

二、斗智斗勇

成王和文公都看错了一个人,那就是成得臣!这位楚国甚至当时最为出色的军事天才,心藏谋略又初为令尹,一心只想立功,况且宋国也已大限将至。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楚国君臣

成得臣一面派人往楚王处陈明厉害,一面全力进攻宋国。而宋成公见楚军未撤,反而攻城愈急,心想灭国在即,再也没什么舍不得。于是清空国库,派门尹般、华秀老携带珍宝玉器,突围而出,再次向晋文公告急。

文公不料成得臣如此固执,踌躇不决。因为再搞下去。就必定要与楚国一决雌雄。楚军有多厉害?当年齐桓公率八国之兵,进逼楚国,都不敢主动出击,只得在城下徘徊。更何况此时以一晋之力?

因此欲与楚国交战,必先联合大国,齐秦乃是首选。只是齐楚刚才交好,秦国向来不问中原之事,两者于楚已无瓜葛,如何可得二国为助呢?文公用元帅先轸(卻毂不久前病逝)之言,打出了第一张牌,将宋国送来财物,分做两份,径直送往齐秦两国,请求二国替宋国说情,以解宋危。

不过话说回来,一旦楚国同意齐秦之请,那么齐秦必定会让宋国臣服于楚,这样一来晋国忙前忙后,几乎没有得到好处。于是先轸打出了第二张牌,文公私下将曹卫两国靠近宋国边境之地,全部划给宋国,并派人以宋国名义,驱逐曹卫将士。

出逃的曹卫守军来到楚军大营,备述宋国狐假虎威,以背后有晋国撑腰,肆虐二国百姓,侵占田土。成得臣一听,怒火中烧,此时恰逢齐国使者与秦国使者先后赶来替宋国求情。这种情况下,成得臣哪里肯听,可怜齐秦二使不远千里而来,无功而返,内心愤愤不平。

趁此机会,先轸打出第三张牌。半路派人将齐秦二使请回军营,好酒好菜款待,殷勤不辍。然后历数楚国恃强凌弱,本为蛮荒之人,却不断侵扰中原,借机请求齐秦二国出兵,共除蛮夷。齐秦二君听得成得臣无礼,又有收取宋国贿赂在先,遂派兵来会,协助晋国。

秦穆公剧照

话分两头,成得臣见宋人突围而出,料定必是前往晋国求援。两国从未交战,自然成得臣也担心晋国真来救援,使得自己两面受敌。于是他派谋士宛春前去晋国谈判:如果晋国放弃曹卫,自己就从宋国撤围!

很简单的一句话,不是吗?

不过凡事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大有猫腻。文公如果同意成得臣的要求,那么也就意味着楚国用一个未破之宋来换两个已灭之国,可谓大赚特赚,同时,宋曹卫肯定会对楚国感恩戴德,名声全归了楚国。如果不同意呢?不仅曹卫会怨恨晋国,连宋国也同样会痛恨晋国。这就是标准的阳谋,意思是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但你不得不听!

既然如此,那还想什么?一个字:打!

文公直接将宛春给抓了,并让他的仆人返回楚营回话:宛春无礼,已行囚禁,待捉拿令尹,一起问罪。两国交战,不罪来使,成得臣听闻此语,心头无名火起。

文公本来就想激怒他,又私下派人去见曹共公与卫成公,大意为:我并不是因为你们之前羞辱于我,才来攻打你们。真正的原因是,你们身为中原诸侯,却依附楚国这等蛮夷。如果你们能与楚绝交,我便同意为你们复国。

曹卫二君听得此语,高兴不已,马上修书告与成得臣,自此与楚国断交。宋国未破,曹卫又失,成得臣哪里还有理智,大骂道:重耳老贼,当初流亡我出国,不过是我砧板上一块肉,如今恩将仇报,不杀你,誓不为人!于是撤掉宋国之围,率五国来卫地寻文公决战,得臣之子成大心,尽起族人前来助战!

这边是晋文公领着晋齐秦宋四国兵马,战车一千二百乘,甲士十万,严阵以待!那边是成得臣率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战车一千五百乘,蜂拥而来!

三、城濮之战

春秋最大规模、也是最强大的两个集团之间,终于开始了正面对抗。自楚国进军中原以来,连齐桓公都不敢望其项背,年逾六十的晋文公,要在这里一试锋芒。

战争还未打响,晋文公假意遵守之前与楚成王的约定,退避三舍(退军90里),以君避臣,这是对成得臣最好的褒奖。如果此时撤退,面子至少保住了。

但成得臣为人恃才傲物,自以为天下无敌。连夜追击,双方在城濮(今山东鄄juan城西南)。以臣迫君,成得臣在道义上先输一成。

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六,双方立阵完毕。楚国方面:成得臣自领中军,陈蔡组成右军,郑许组成左军。晋国方面:元帅先轸领中军,狐毛同秦军为上军,栾枝、胥臣与齐军为下军,魏犨独领一军包抄楚军后路,战事一触即发。

剧照——晋楚之争

栾枝率先出车,进攻楚国右师,陈蔡二国兵马一心想立战功,起兵来战,栾枝大开阵门,却见胥臣领着战马杀来,战马全部以虎皮蒙面,陈蔡战马顿时吓退,齐军再从侧面杀出,楚右师大败,尸横遍野。栾枝却令晋军穿上楚军衣服,前往告知得臣,右师已胜,速速出兵。

冯梦龙有诗赞曰:

临机何用阵堂堂?先轸奇谋不可当。

只用虎皮蒙马计,楚军左右尽奔亡

得臣大喜,命郑许二军出战,却说狐毛前来应战,不到三回,大退而走,郑许更加骄傲,左师全军追击。不料却是狐毛佯败,先轸早安排中军坚守不出,自领一军在侧面埋伏,待楚左师追来,从斜刺里杀出,狐毛率秦军,左师大败。

话说得臣在中军望见晋上军别退,急忙令中军出战,不料左师不到半个时辰已全线溃败,晋中军从正面迎战,右侧栾枝、胥臣赶来,左侧狐毛、先轸杀来,将楚军分作十余队团团围住。

成得臣见大势已去,传令退兵。此时,成得臣之子成大心,年方十五,却靠一把方天画戟,万夫莫敌,更加族人勇猛果敢,尽然无人敢向前。大心遂突出重围,却不见其父,于是再杀将进去,寻得父亲,再出重围,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得臣便领众人夺路而逃,大心自恃勇武,一马当先。文公望见楚军已溃,及时止住众人,莫添杀戮。于是得臣一行人沿路顺睢水而下,来到空桑之地,正欲休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闻四面战鼓齐鸣,大旗上飘着一个魏字,一人横刀立马,挡住去路,却是何人?晋国大将魏犨是也!

众人见得魏犨,面如死灰,为何?早在文公流亡至楚国时,一日与楚王外出狩猎,魏犨一人独挑神兽,楚国无人不知其勇,而成大心在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只不过是魏犨不在罢了。

不料却在这里碰见,大心回过头对得臣说道:事急矣!遂联合斗越椒、斗申、斗勃四人一起对战魏犨,魏犨以一敌四,滴水不漏。正在僵持间,背面先轸率军赶到,楚国众人如入地狱,已无活路。不料先轸大喊道:奉主公之命,放楚将生还,以报流亡时款待之恩!魏犨这才罢手,大喝道:饶你去!

四、王小喵说

城濮之战,是楚国进军中原以来,第一次失利。晋国群臣流亡十九年,至此,可谓大愿得偿矣!纵观此次战争,晋国思路十分清晰。

先是从侧面出击,速战速决,解决曹卫,牵扯楚国前来救援;其后在外交方面,谋略百出,联合齐秦,共抗楚军;其后再利用成得臣为人傲娇易怒的缺点,激怒于他,使其撤围前来决战;再后假装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后发制人;而最后在战场上又是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楚军之败,也不足为怪,对手确实够强!

晋文公像

文公胜楚后,威名大震,周襄王亲自来到践土,大合天下诸侯,赐文公为“方伯”,统领诸侯,登上霸主之位,而中原有晋这个超级大国的存在,外族再不敢入侵,得已享受一时安宁。

而成得臣此人,其实也算得上一代名将,一时失利,在所难免。况且此人坚韧不屈,而楚虽大败,但军士十存六七,并没有元气大伤,日后再战,难料。文公放回成得臣后,也是非常担忧。

可惜成得臣退回连谷,直接被楚成王赐死!

文公听闻,喜上眉梢:“寡人无忧矣!”

呜呼哀哉!

看到这里不知道各位读者过不过瘾,关注小喵,接下来继续讲春秋故事:战神先轸,之战

晋楚城濮之战:可以公报私仇但绝不报恩,退避三舍是为了管理对手

城濮之战

文/减水书生

图/来源网络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前632年, 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之战。

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大阵仗,因为决定了晋楚谁能称霸的大问题。

所以,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和最终目的,就是晋楚这两个超级大国要争做中原霸主。

小弟敢点火,大哥就敢火烧中原

战争是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大战争要真得爆起来,还得有导火索。

因为战争毕竟是要死人的,大战争就要死很多人,这是谁都不想看见的,所以大战得有导火索。

这个导火索就是齐鲁之战和宋成公。

齐鲁之战是点火的事,齐国打鲁国,鲁国便向盟友楚国求援,这件事就把楚国大军招到了中原地区。

宋成公就是点火的人,本来楚大哥替鲁小弟扛扛事儿就过去了,但是他整了一个大幺蛾子,让晋楚之间非打不可了。

宋国本是主动臣服了楚国的,但这时候宋成公看晋文公威名大震,便在齐鲁战事之时,背楚投晋了。

这对晋国是好事,对晋文公更是大功绩,崛起的晋国多了一个盟友,野心勃勃的晋文公收了一个小弟。

但是,这对楚国可不是好事儿,所以正在齐鲁交战的楚国大军、一分为二,一路继续为鲁国扛事,一路围困宋国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

有点火的事、有点火的人,你们这些小弟这么不消停,那就只能等晋楚两个超级大国火烧中原了。

晋楚之战,只欠一个主角登场,这个主角就是援宋的晋队。

主公想称霸,大臣们也得敢言战

晋国内乱,晋文公重耳了流亡了将近20年,才回国继位,这时的晋文公已经62岁。

但是,老当益壮,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晋文公都是老辣精准。

几年时间,晋国便取代齐国成为中原诸侯翘楚,后起之秀晋文公有了挑战楚成王的资本。

楚围宋都睢阳,到底救还是不救?

晋文公重耳很犹豫,毕竟楚国已经彪悍了好多年,整个周室诸侯,楚成王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救宋,就要与楚打仗;不救,就会失信诸侯。

晋文公和晋国朝堂,需要下一个决心,做一个战略选择。

取威定霸,在此一举。

先轸,时任晋国下军佐,他的这句话掷地有声,晋国必须得去救宋,必须得跟楚国干这一仗。

齐国已经不行了,只能欺负一下弱邻鲁国,此时的中原诸侯需要一个主心骨。

晋国是大国,上升势头正猛,就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能再韬光养晦了。

所以,晋国要称霸,就得抓住这次机会,干他一仗,示强诸侯,才能霸主天下。

于是,晋国大军整装待发,晋文公要挑战楚成王的霸主地位。

老大与老二打架,倒霉的永远是小三儿

要争霸中原,就得救宋伐楚,但晋国与宋国之间,却不是一路坦途,隔着曹国、卫国这两个小诸侯。

恰恰不巧的是:曹国和卫国,他们都是楚国的盟友属国,都是楚成王的小弟。

要救宋伐楚,晋文公就必须越国征战。

远离本土、深入敌境,容易腹背受敌,此是兵家大忌。

怎么办?

于是,晋国君臣要“管理”他们的对手楚国大军:不能越境抵宋与楚军大战,而是要调动楚军进入曹、卫与晋军大战。

所以,晋国君臣的作战谋划就是一个超前版的“围魏救赵”

楚始得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

楚军攻打晋国的小弟宋国,这是楚成王将了晋文公一军,逼着晋国越国征战。

但是,晋国也可以反将楚国一军,那就是攻打楚国的小弟:曹国和卫国,逼着楚军到曹、卫决战。

所以,老大与老二打架,倒霉的永远是小三儿。

晋楚大战,战场既不在楚国境内,也不在晋国境内,而是在齐、鲁、宋、曹、卫等一众小三儿的国境里。

城濮之战,先遭殃的是宋国,国都睢阳被围,这是给晋国当小弟的代价;而其次遭殃的便是曹国和卫国,这是给楚国当小弟的代价。

而晋国大军和楚国大军,还在隔空怒视着,他们的刀兵和怒火就已经加在了这些小三儿身上。

而这还没完,两强争霸,小三儿们还要继续倒大霉,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战场之上很重要,但战场之外同样重要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晋楚之间,肯定是伐不了谋了,因为争霸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必须战场上见分晓,但却可以伐交。

而在伐交的这个问题上,晋文公处处先机。

先说与惹事的宋国。

宋成公点火惹事,于是晋楚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宋国就得费点儿辛劳。

国都睢阳被围,宋国当然求救于晋,而晋师却远水不解近渴,但是晋国的“大国谋略”却被使者传递给了宋成公,让宋国给齐国和秦国送礼,请他们出面调停。

宋国做到这些,将会得到从曹、卫两国分出的土地,也就是宋国不白送礼。

于是,齐、秦出面调停,虽然没成功,但可以肯定的是齐国和秦国已经站在了晋国集团一面,晋国争到了强国支持。

再说倒霉的曹国和卫国。

几战下来,曹、卫便就被晋军灭了、国君也被抓了,但灭国还得诛心,你们得表明态度,那就是与楚国绝交。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敢不答应?

晋国大军还没抵达卫国,卫成公便赶紧重新站队,也要学宋成公、弃楚投晋。

卫成公

结果却是晋文公不同意,因为早前流落卫国的时候,卫国连口饭都不给,这是私仇,现在正好公报,于是先灭国、再降服。

还有招致楚军的鲁国。

晋楚干仗,作为楚国小弟的鲁国,当然要出兵相助。

但听到晋文公把卫国给灭了,鲁僖公当即吓破了胆,赶紧下令把带兵支援卫国的儿子召回国内,然后当众把儿子给杀了,而后马上献媚晋国:儿子不懂事,私自领兵与晋国为敌,所以我就把他给杀了。

鲁僖公如此表忠心,可见晋楚还未接战,晋文公的雄风就已经风靡列国了。

但是,楚国也不是好惹的,毕竟当了好多年的老大。

所以,楚成王也不会一个人在作战,他胁迫自己的一众小弟参战,郑国、许国、陈国、蔡国都得出兵,跟着去打晋国。

但是,在外交上,楚国已经败了下风,因为中原诸国已经心向晋国,关键的是秦国和齐国这两大强国的意见很重要,他们在观望,但其心也许了晋文公重耳。

伐兵之要在于管理对手,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楚之间,也是使者往来、诡诈权谋了一番,但最后的结果是:这仗还得打。

原因就是晋文公和楚成王,都想当老大,谁也不服谁。

楚成王不是个简单人物,但也不能折了面子,知道晋文公不好惹,也得硬着头皮较量一番。

而楚国令尹子玉,早被晋文公的一连串伐交操作气得激动不已,誓要一战灭了晋国。

还是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关键问题,就是:这仗在哪打?

是晋军越曹、卫进入宋国境内,征战楚国大军吗?这时候晋国已经灭了曹卫,兵临宋境。

还是楚军弃宋,进入曹、卫境内,决战晋国大军?这时候楚国大军还在包围着宋国都城睢阳。

正在此时,晋文公重耳要报恩了,他要退避三舍。

重耳流亡楚国期间,楚成王还算比较客气地收留了晋公子重耳。

但楚成王却是一枚老狐狸,饭不能让你白吃、房不能让你白住,他要公子重耳做出许诺:以后得知恩图报,现在就说怎么报答今日之恩。

楚成王谋深且脸皮厚,而晋文公也是计长且心肠硬,他既不许诺土地也不许诺称臣,而是说如果战场相见,我可退避三舍。

此时此刻,不正是好“报恩”的时候吗?

晋国大军退避三舍,早就气急败坏的楚军大将,才不管你什么退避三舍、退避一舍的,这仗必须打,那就打吧,于是领军进击。

晋国实现了最初的战略设计:伐曹、卫解宋围,在曹、卫以逸待劳,与楚大战。

于是,在卫国城濮,晋楚决战正式爆发。

晋国取得了完胜,但楚国不算完败

晋军八万,楚军十一万,双方都是规整的左中右三路大军,列阵对峙。

晋军主帅先轸统率中军,直面楚军主帅子玉的中军。

晋军狐毛统率上军,对阵楚军子西统率的左军。

晋军栾枝统率下军,对阵楚军子上统率的右军。

楚国毕竟是大哥,所以大哥打架必须得拉着一帮小弟,要不就失了大哥风范。

郑国和许国的军队,附属楚国左军;陈国和蔡国的军队,附属楚国的右军。

列阵概况,来源网咯

摆好阵势,那就开打。

没有奇谋、没有诡计,就是乱刀砍来、乱刀还回,这或许就是真实的战争。

打仗和打架不一样,因为战争要复杂得多。

但是,二者还是有共通属性的,可以做类比分析。

中学时候,去打群架,没遇到打死人情况,甚至连轻伤都很少出现,但却可以分出。

的关键就是看两边、谁先出怂人,只要有一个人不想打了、不敢打了,逃跑了,那就分出来了。

一人逃跑、接着就是几人跑,再接着就是人多打人少,人少的一方,除非出现拼命三郎,就是打死也不跑的好汉,否则必败。

但是,真好汉毕竟是稀有动物,所以哪边先有怂人逃跑、哪边肯定输。

战场攻杀,或许也要遵循这个道理。

楚军的战场败笔,就出在了自己的小弟身上。

小弟们不仅不同心,关键是没战心。

两军刚一接触,对阵楚国右军的晋国下军,在下军佐(下军副将)胥臣的带领下,用虎皮蒙在马身上,拼了命地攻击陈国和蔡国的军队。

、蔡军,本来就是壮声势的,他们遇到披着虎皮、玩了性命地晋军,当即惊骇逃窜。

陈蔡盟军的逃散的结果,就是动摇了整个楚国右翼,右翼溃败。

于是,晋军一个照面就把楚右军给打没了。

楚军主帅子玉,当真不是当主帅的料,看到下军溃败,他不仅不防御拒守,反而下令加强攻势,猛攻晋国中军和上军。

子玉也要在晋军方面打出怂人,必须干怕一路,才能找回兵威。

既然你要兵威,那就给你兵威。

于是,对阵楚国左军的晋国上军,向后撤军,避让楚国左军的锋芒。

而为了配合左军的退却举动,打跑楚国右军的晋下军,也跟着佯装退却,让战马拉着树枝、伪装后退。

晋国上军退却,是被楚军“打的”。而晋国下军退却,又是被谁打的呢?此时的楚国右军已经跑没了啊。

但是,子玉就是不管右军在不在,也不管晋国下军为啥退,就是拼了命地招呼楚国左军死命冲锋。

于是,整个楚国左军大距离的前出楚军阵列,全部暴露在晋国三军面前。

战斗概况,来源网络

这就是战机,这就是战场复杂,打仗和打群架毕竟不一样。

所以,当楚国左军追上晋国上军的时候,晋国中军全军出击,拦腰截断楚国左军;逃跑的晋国上军当即立定、向后转,然后跑步前进迎击楚国左军。

两路夹击之下,楚国左军也被击溃。

至此时,楚军主帅子玉,才发现左右两军已经打没了,这仗已经没法再打了,于是传令:中军止战,结束此次战场较量。

晋文公一战定乾坤,楚成王让出了霸主地位

楚国说不打了,就不打了吗?

是的,楚国说不打了、就可以不打了。

首先,楚国主帅子玉统率的中军,并未大举出动,也就是他看着左右两路被打败了,而中军却没有大的损失,而晋军却是全都押上去了。

再者,楚国中军的若敖之六卒,至少有180乘兵车,这是整个楚军的精锐,他们的战力很彪悍。

还有,就是后起的晋国,对楚国还是有所忌惮,他们能在战场上占到“便宜”就可以,灭了楚军的锋芒、也就灭了楚国的霸气,这就够了,而没有全歼楚军的野心。

晋国实现了他们的全部战争计划,也实现了想要的战争目的,所以是完胜。

在曹国、卫国以逸待劳,跟楚国打这场大仗,这是战争计划。

在战场上挫败楚军锋芒,进而实现自己的霸主地位,这就是战争目的。

而楚军虽然败了左右两军,但主力并无大得折损,主帅子玉还要再战。

但楚成王毕竟是老狐狸,他看到了战场之上:晋军上下同心,楚军占不得便宜。

也看到了战争全局:楚军劳师远征,打到了中原地区,远离本土、甚至远离了宋国。

还看到了整个春秋局势:秦齐大国已经结盟晋国,中原诸侯已经投向晋文公。

于是,楚成王下令退兵,楚军主帅子玉自觉无颜,于是拔剑自刎。

非独楚霸烈,荆楚勇士之刚烈,春秋已使然。

城濮之战前,齐国已经衰落,所以楚国大军蹂躏了整个中原诸侯,楚国威势已抵黄河,大有问鼎华夏、重画九州之势,但城濮之战后,楚国的影响力便被压到淮河一线。

因为中原有了新的霸主,虽不是齐桓公,但不亚于齐桓之霸,他就是晋文公重耳。而楚国便只能降级为二流强国,再次隐忍等待,但是,楚国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