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写食节描写的句子100字左右三年级(写食节描写的句子100字左右)

写食节描写的句子100字左右三年级(写食节描写的句子100字左右)

本文目录一览:

二十四节气里的诗与食(秋季篇)

文/黄英

酷暑难熬,幸好秋至。立秋是秋季的开始,《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意味着谷物成熟收获。立秋并不意味酷热天气结束,事实仍处暑热中。按照“三伏”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都在“三伏”期内,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热高温。家乡有“立秋三天分早晚”、“过了立秋节,夜凉白天热”的谚语,相比于暑热,立秋后因昼夜温差逐渐显现,晨昏较白天,自然要凉快点。不似大、小暑节气,长江以南地区从早到晚,如同蒸桑拿,坐着不动也汗流浃背。五代徐铉《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写出秋老虎威力:“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有“咬秋(啃秋)”、“贴秋膘”的食俗。天气转凉,西瓜变少,入秋这天多吃西瓜,俗称“咬瓜”或“咬秋”,还有迎接秋天之意。时期《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民间流行立秋日称重,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体重减轻叫“苦夏”。食物贫乏年代,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只以胖瘦为标准。瘦了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立秋“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如今显然不符合健康选择。

热夏令人颤栗,金秋给予清凉。古诗词中对秋的赞美不亚于对春的渴望。齐己《城中晚夏思山》传神地道出人们对夏日的忍无可忍,立秋一到无需再忍的欣喜。“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但竟有人责怪秋的凉爽而失去作诗的灵感,宋代方岳《立秋》:“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原来古人也会找借口,但他高超在于很快找到出口,寻找诗歌不必去远方,雨滴梧桐声,岂不是最悦耳的诗?自古多少诗人将梧桐听雨作为情感寄托呢!同时代刘翰的《立秋》有异曲同工之妙“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微妙在于夜雨和月明之异。“伏天打一暴热一暴,秋天打一暴凉一暴“,故有“一阵秋雨一阵凉”的说法。杨万里《立秋后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可体验到:“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处(chǔ)暑,即“出暑”。处暑是“三暑”(小暑、大暑、处暑合称)之“末暑”, 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接近尾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南移,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强烈,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是人们常说的“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之后,日夜温差增大,夜寒昼暖,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说明处暑时作物即将进入收获期。

“出暑”后,人体出汗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一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二要饮食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会买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鸭子味甘性凉,煲汤吃可解暑气,红烧吃则可适时“补秋膘”。

处暑过,暑气止;秋风起,树叶黄;天渐凉,云舒朗。有人感慨时光易逝,也有人喜迎新秋闲适。白居易《早秋曲江感怀》:“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已半生,令人不由得悲起秋来。陆游的《闲适》却完全相反:“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面对早(新)秋,两位大诗人见解不同,许是关注点不同,抑或心境不同。宋代仇远《处暑后风雨》则是“悲秋”的代表:“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处暑后一阵疾风骤雨,顿时将夏末残留的暑气一扫而空,迎来清凉的秋。秋风透过纸窗的空隙钻进来,讥笑手执蒲扇徒劳无功。窗外传来儿童读书声,诵读的是《秋声赋》,诗人不禁忆起醉翁。醉翁谓谁?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欧阳修也。诗人借忆《秋声赋》》的“悲秋”来表达自己现实中的苦闷。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因夜生露水,早晚有凉意,不宜贪凉打赤膊,民谚“白露身弗露”就是这个理。白露节气民间有“收清露”习俗,记得小时候,外祖母带我收割地里瓜藤,清整土地,备栽青菜、白菜,因为“处暑萝卜白露菜”。但她会将地边靠山坡的丝瓜藤留住不挖根,然后令我找一玻璃瓶,从粗藤处剪断,藤里有水,滴入瓶中。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根藤一夜能收集小半瓶水。外祖母说用丝瓜水擦脸,能预防生痱子。我不以为然,认定是以讹传讹的土方。后来我看到《本草纲目》上记载:“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结果证实外祖母吃过的盐确实比我吃过的饭还要多。

白露时节,食俗有喝白露茶、吃番薯、龙眼、十样白、啜米酒等。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等,有抗癌护心、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苏浙湘地区历来有酿酒习俗。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或送人。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福州则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白露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草、白芷、白蔹、白术、白茯苓、白芨等,以与“白露”字面相呼应。

记得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蒙曼老师说:“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最美的节气,一个是清明,一个是白露。”古诗词对白鹭赞美有加,最唯美白露诗的要数《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依水而生的芦苇,摇曳在碧水长天里,飘逸灵动,逍遥出尘,叶尖上存留着夜露凝成的霜花。我心中的人儿,站在河对岸,悠悠情思,随之远航。景美,人美,情更美。最思念的白露诗应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后来众多游子月夜思乡的代言句。全诗层次递进,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秋分,昼夜开始平分,冷热均衡,“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夏有“双抢”(抢收、抢种),秋有“三秋”大忙,即秋收、秋耕、秋种,农谚有“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2018年起,我国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为庆祝丰收,人们会晾晒玉米、薯豆、辣椒和瓜果,即“晒秋”。可能因为“三秋”大忙,秋分食俗不多,闽粤赣地的客家有“粘雀子嘴”的风俗。秋分日,客家每户都要吃馅心汤圆,还要拿出十几个不包馅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田边地坎,鸟鹊偷吃,嘴巴就会被黏住,名日“粘雀子嘴”,实防吃庄稼。

秋分后秋意渐浓,云淡衬天高,绿树惊黄叶,夜露生凉意,星冷闪清辉。杜牧在《秋夕》里看到宫女孤独凄凉的生活场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许在他人眼里,宫女们衣食无忧、生活无虑,背后孤苦几人知?还不如牛郎、织女星,虽有银河隔,但夜夜遥相思,日日情不竭。秋风扫落叶,古人多悲秋。

贾岛的《夜喜贺兰三见访》:“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全诗紧扣“喜”字:一喜,时节好,秋分至;二喜,泉声欢,松鹤栖,景色美;三喜,秋空澄澈,一碧万顷,月色皎洁;四喜,友人同行,踏秋引兴,枕卧论文;五喜,秋夜寂静,友人三访相伴不寂寞,这五喜回应了诗题的“夜喜”。有自然美景在旁,有志同道合友人相伴,岂不是人间好时节呢?春秋自古多相思,对家乡的思念多半是隐藏在心底无言的表白,明代孙作《客中秋夜》替游子说出了共同的心声“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寒露相比白露节气,气温下降明显,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寒生露凝。“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日子结束,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足部,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的说法。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收割农作物要及时,农谚有“寒露不摘烟,霜打莫怨天”、“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深秋季节寒冷干燥,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因为“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

此外,由于寒露往往与重阳节相近,人们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寒露时节迎来菊花绽放,霜寒露重,花开艳丽,喝菊花茶、菊花酒成为热选。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风寒露重,丹枫菊黄,深秋时节,有人体验寒凉,有人感受壮阔。陈季卿的《别妻》读来凄凉又伤感:“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凄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古人与妻书多写琴瑟和鸣,可陈季卿用酒、诗、歌、琴来描述相思之苦。我查阅陈季卿的经历,才知他进京考进士,立志不中不回。离家十余年,一直没考中,滞留在京城,靠卖字维持衣食,顿解其意。

元稹的《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则给后人描写出寒露时节大气磅礴、雄浑苍劲之美:“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碧空北雁向南飞,千家万户扫落叶,寒山层林染丹翠,惊觉村野菊花黄,给人一幅辽阔壮丽的秋景图,点睛之笔是尾联以明志:无论寒冬、酷暑,松柏都保持着郁郁苍苍、长青不衰。为人难道不应该要像松柏那样“温不增华,寒不改叶”吗?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阳下入地,阴气始凝成霜,故曰“霜降”。“霜降”后天气渐冷,并不表示会“降霜”。其实“霜”非从天而降的,是地面水气遇到寒冷空气凝结而成。霜降节气后,冷空气活动愈加频繁,即使耐寒的大葱也不再生长,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各地秋收进入扫尾,农谚有“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此时柿子成熟,柿叶落尽,灯笼般的柿子占尽枝头,火红喜庆,经过霜的洗礼,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吞到口里,香甜如蜜。但鲜柿子不宜多吃,多吃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胃内结石等。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要进食补品,即常说的“贴秋膘”,当地人认为 “秋补”比“冬补”更要紧,于是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霜降来临,已是深秋,树叶零落,大地萧索,悲秋成为诗人的主题。元稹《咏廿四气诗 霜降九月中》:“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野豺先祭月,仙菊遇重阳。秋色悲疏木,鸿鸣忆故乡。谁知一樽酒,能使百秋亡。”稀疏草木,令人悲伤;鸿雁鸣叫,遥忆故乡;谁能解愁,唯有杜康。陆游的《霜降前四日颇寒》在悲秋中不失斗志:“草木初黄落,风云屡阖开。儿童锄麦罢,邻里赛神回。鹰击喜霜近,鹳鸣知雨来。盛衰君勿叹,已有复燃灰。”最后一句是提醒,更是自醒。盛衰枯荣本是自然规律,请君不要悲观哀叹,死灰不还有复燃的时候吗?秋天萧瑟,传递的却是乐观向上的精神,表明了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昂扬斗志,心中依旧充满为国报效的勇气,变悲秋为壮怀。(未完待续)

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上官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穿针乞巧、储七夕水等习俗,都体现了一种“中国式浪漫”。

包括七夕在内的岁时节日,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色彩。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程鹏对七夕的由来和种种习俗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七夕的美食有巧果及一些时令水果,七夕观星则是远古时期星辰崇拜的遗俗。

七夕源自天象崇拜?

关于七夕的起源,主要有自然天象崇拜、时间数字崇拜等说法。

实际上,七夕主要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人们慢慢地将织女星与牵牛星人格化,并结合男耕女织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后来,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习俗和内涵的节日。

“牛郎织女”的传说何时出现?

“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很早,在战国末期已具雏形。汉代,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传说已经极为成熟,相关的节俗也开始流行。

这一传说流行于汉代,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土壤。汉代的爱情与婚姻已经要受到家族和社会的制约,它在汉代的世俗演化,使其更贴近汉代普通人的生活现实,所以也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对象。

七夕为何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将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主要是当代的一种文化重构。

当然,传统的七夕本身就蕴含着爱情的元素,牛郎织女的传说歌颂了爱情的坚贞不渝,所以将其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也有一定的道理。对此,一些学者已经做了论证。

但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七夕的节俗比较丰富,以西方情人节的框架来看,将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较为勉强,乞巧节、女儿节的相关习俗容易被边缘化。

七夕何时正式成为节日?

将七夕正式作为节日是在汉代。汉代是七夕由古代历法的天文点向岁时节俗转变的时期,后世的一些节俗基本在汉魏之际就已形成。

如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记述,汉宫“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此外,“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就描绘了当时乞巧等习俗已经开始流行。

为何又叫“乞巧节”?

七夕节还有许多专名,有的是根据节日所在历法中的位置命名,如七月七、七夕;有根据节日活动主体命名的,如女儿节;有根据节日的活动内容命名的,如乞巧节、巧夕。

乞巧节主要源于古时女子向织女“乞巧”的习俗,在甘肃陇南地区西和县,至今仍保留着仪式完整、被誉为活化石的七夕乞巧民俗。

古代如何“乞巧”?

古时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资料图:民众体验投针验巧。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穿针乞巧,即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喜蛛应巧是指捉蜘蛛放于小盒中,至天明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明清两代很盛行。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或河水与井水混合在一起。

此外,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下的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

七夕美食有哪些?

七夕的节令食品有巧果、酥糖、瓜果等。

其实历朝历代的七夕节令食品都有所不同,汉代食糜,“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晋代则是吃汤饼,“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北人唯设汤饼。”

宋朝时七夕节的节日气氛达到顶峰,节日食品也较为丰富,有煎饼、果食等等。据记载,“又以油麹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精致的“果食”就是巧果一种早期的形态,后世的巧果逐渐演变成多种花色糕点。

为何要吃桂圆、花生等食物?

七夕来临之际,人们吃的水果主要是一些时令瓜果,如在乞巧时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有些地方还有食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的习俗,含有求子生子的寓意。七夕时某些地方有拜床母、种生求子的习俗,也是此类寓意。

古代过七夕如何送上祝福?

最早,人们正是通过观察星宿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创造出“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观星实际上是远古时期星辰崇拜的遗俗。

七夕是“女儿节”,年轻女子们会访闺中密友、拜祭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相互之间还会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赠送,表达希望对方心灵手巧的祝福。(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饮食必节。毋求饱,毋贪味。食必以时。毋耻恶食。

饮食必节。毋求饱,毋贪味。食必以时。毋耻恶食。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饮不过三爵,勿至醉。

饮食必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毋求饱,毋贪味,是我们的饮食准则,提醒我们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度贪婪。食必以时,是饮食的基本规律,告诉我们要按时进食,不要随意延误。毋耻恶食,提醒我们要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

在饮食方面,我们要坚守节制,不过度追求饱食之欲。我们应该对食物心存感激之情,珍惜每一次的进餐机会。不论是有多饿,也不应该一口气把食物吃光,而是要适度控制食量。毋贪味则是提醒我们不要为了追求口感而过度沉迷于美食之中。我们应该以健康为前提,选择新鲜、清淡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或加工过多的食品。只有保持适度的饮食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和活力。

食必以时,是饮食的基本原则。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按时吃饭。不要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而随意延误进餐的时间。按时进食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消化功能,使我们的消化系统能够有规律地工作,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合理控制用餐时间,也可以防止暴饮暴食,避免营养的过度摄入。

毋耻恶食,是提醒我们要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远离不健康的食物。在现代社会,各种不健康的食品充斥着市场,诱惑着我们的口腹之欲。然而,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健康饮食。对于过于油腻、高糖或高盐的食物,我们要慎重选择或尽量避免。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低脂肪的食物,有规律地进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除了饮食必须节制外,饮酒更是要慎重。根据古代先贤的教诲,“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这是对饮酒行为的规定。我们要明白,酒精是一种有害物质,过度饮酒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做到不饮非节、非假以及尊命的情况下,不饮酒。即使是在节日或社交场合,也要适度饮酒,不过度沉迷其中。饮酒不可超过三爵,更不能醉酒。知道自己的酒量,喝酒要有分寸,不要因为醉酒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总之,饮食必节的原则可以指导我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方面,我们要毋求饱,毋贪味,适可而止;食必以时,按时进食,不要随意延误;毋耻恶食,选择健康的食物;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酒,喝酒要有分寸。只有坚守这些原则,我们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在饮食中体味节制之美,健康之道。

我是儒雅先生,关注我每天给您分享更多智慧。

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 日历 | 巧果:七夕的浪漫点心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盈,是我国有名的美食大省,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就诞生于此。千百年来,在这片人文荟萃的土地上,厨师和食客们融合南北烹饪技艺之长,用品类丰富的食材,在锅碗瓢盆间创造无数佳肴,既有精致大气的国宴名菜、工艺考究的“非遗”珍馐,也有寻常巷陌的小吃茶点、田间地头的乡土美食。

从2023年元旦起,新华日报·交汇点每天一推“味蕾上的江苏·本土美食志”。让我们一起带着敏感而挑剔的味蕾,品尝各地美食特色,寻觅烹饪文化根脉,感知人间烟火升腾。

美食简史

今天是七夕节,介绍一种节日食品——巧果。

吃巧果,是苏州等地过七夕的一大习俗。巧果并不是水果,而是用面粉或者米粉制作成的油氽点心。

南京、苏州、常州等地,旧日都有七夕“吃巧果”的习惯,农历七月初七前后是巧果生产旺季,把面粉捏成果子形状,炸成各种点心,就是“巧果”。民间常以“七曲八弯”来形容“七巧”的形状。吃巧果叫做“吃巧”,有“乞巧”的作用。

巧果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相传是女子为祈求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而制作的一种食物。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又以油面糖蜜造成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据《吴郡岁华纪丽》记载:“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吃巧果寄托让食用者心灵手巧的美好愿望。

巧果种类多样,主要原料是油、面、糖和蜜。将制作好的面团放入各种图案的模具中压制成特定形状,如剪刀、石榴、苹果、金鱼等,再用油炸熟。有些巧果还会点染成7种颜色,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上花布,挂于壁间,作为装饰或零食。

产地口味

苏州等地。入口松脆,香味扑鼻。

烹饪手法

步骤一

调制面团:在绵白糖、饴糖、精盐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小麦粉、芝麻仁继续搅拌成水调面团,静置片刻,使面团处于松弛状态。面团调制时加水量要恰当,面团宜偏硬一些,以便压制皮面。

步骤二

成型:将面团分成若干块,静置5分钟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机械成型。手工成型的方法是,案板上撒一些扑粉,用擀面杖先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横向整齐摺叠;摺叠宽度8厘米以内,约在4厘米处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宽3厘米以内。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筛去扑粉待油炸。

步骤三

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75℃左右,先将生坯筛净扑粉,再将生坯倒在笊篱中慢慢放入油锅。待浮上油面时,迅速用笊篱拨动生坯,并且不断翻身,待呈金黄色时,立即捞出油锅。

步骤四

冷却:捞出油锅后,迅速沥去多余的油,摊开冷却后即可食用。

整理:白雪

制图:朱丹清

图片:苏州仁昌顺食品

编辑: 金亦炜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汪曾祺美食散文《人间种种清香,好想尝尝》: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

读汪曾祺先生的书,再次让人领略美食之妙,激发对生活之爱,收获阅读之乐。

爱生活会生活的汪老,把枯燥的日子过成了暖暖的随着四季流淌的散文诗。

本书写家常小菜、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不仅谈吃,也谈风俗、礼仪,谈情怀。在汪曾祺笔下,美食是一种文化,一种境界,一种对生活的态度,闲散读来真是幸福满满。

人间种种清香,好想尝尝,人间处处美景,好想看看。吃遍各种美食的人,大多都已看过无数的风景吧,只有对生活如此热爱之人,才会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吧。

汪老先生似乎吃尽了天南地北的吃食,各地的吃食娓娓道来、妙趣横生,如一本活食谱,偏偏又充满了许多温暖感动、诗情画意。一个人对于吃的态度,能反映出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

汪先生是个文人,能吃、敢吃、会吃,走过很多地方,尝过很多口味,是一个地道的吃货。

如果说诗和远方代表了对见识世界宽度的渴望,那么汪先生则提供了探索生活深度的另一种选择:生活的质量不一定在于里程几何,也可以取决于人生的纵深。当我们真的热爱生活时,不一定非要远方,拌菠菜煮干丝皆可见禅意。

好菜里不仅有“味”,还得有“美”,是为美味。什么是美?劳动之美、水土之美、云雨之美、劳动者之美、果蔬鱼肉之美也。美,即是出处。相比味蕾享受的转瞬即逝,美的享受更持久。

生活是什么,无非就是一日三餐。古时候人们从日出而作,到日落而息。都是为了更多的物质生活,也是为了更好的吃。民以食为天,生活中如果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就去吃一顿好的 ,一顿不行就两顿。

吃饭,吃的何止是饭。每一顿饭,都是对心灵的慰藉。

在吃的过程中,那些烦恼也被人渐渐忘记了,美食可以治愈一切。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好喝好玩好。人世热热闹闹,街上灯红酒绿,充满烟火气息味就变成了人间,它就这样繁衍出一代又一代人的出生。

我们在一日三餐中慢慢长大,慢慢成长,吃始终伴随着我们。世界那么多好吃的,想想就开心,为了吃也应该好好生活。

这是一本对饮食进行装潢了的菜谱。汪老的神笔带来舌尖的享受,我享受着人间的饕餮盛宴,吃的是酣畅淋漓!

时光流转,那些美食的味道因为各自不同的人物主角和时间,地点,经历,而变得深刻和与众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味蕾记忆,岁月远去,这味道,逐渐沉淀而历久弥新。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生活就该像汪老两句说的那样过,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有人读小说,是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我读汪老的文章,是在他的文字里恋自己的回忆!就着文中的这些美食佳味,回忆如冉冉升腾的热气,萦绕在脑海里。

懂生活,爱美食的人,都非常有趣。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汪老的文笔有趣,活泼生动,日常的小生活,小故事,都能写出诗意来。

本书充满味道,一种是食物的味道,食材的新鲜,新奇,做菜人的独特秘诀,给人味蕾上带来一种独特的味道,一种是生活的味道,生于世界,就像汪先生发出的活着真好。

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

希望,从现在起,我们认真对待每一口食物,品尝每一味佳肴,享受每一寸人间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