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描写乡下场景的句子简短(描写乡下场景的句子)

描写乡下场景的句子简短(描写乡下场景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17首诗词中的小村庄,哪一个是你的曾经,哪一个是你的向往

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

我们每个人的心上都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它或是伴水而居,或是倚山而建。

白墙黛瓦是它的上衣,小桥流水是它的裙摆,袅袅炊烟是它的发髻,阡陌交通是它的血脉,蛙鸣蝉噪是它的歌喉,绿树红花是它的色彩。

美丽的小村庄里,有你勤劳的父亲,有你慈爱的母亲,有你童年时最好的小伙伴,有走到哪跟到哪的大黄小黑……

如今,虽然你已经长大,虽然你可能已经不在那个小村庄,但是小村庄里的花草柳木、袅袅炊烟、砖瓦人家、小溪流水、山林夜风,还是会经常的在你的梦里萦绕,那是你永远都忘却不了的美好。

今天,我们分享17首关于小村庄的诗词,看一看,哪一个村庄是你生长的地方,哪一个又是你一直的梦想。

01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魏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于田园。

对于官场,他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厌恶;对于山村,他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向往。

他在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耕种,在房宅周边整齐的种上了榆柳桃李。

傍晚时分,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远处邻村的屋舍依稀可见,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鸡鸣和狗吠。

安适悠闲的田园生活,让他如同一直关在樊笼之中的鸟儿重新归返了林山。

小山村,既有最美丽的诗,也有最美丽的远方。

02

江村

杜甫 〔唐代〕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公元760年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

在安史之乱带来的乱世之苦中,他的生活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炎炎的夏日,草堂前,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叮叮咚咚的流淌着。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成双成对,相伴相随。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缝衣服的针,准备做成鱼钩去河里钓鱼。

几分清淡,几分恬静,仿佛是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一切都显得格外的美好。

03

村夜

白居易 〔唐代〕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公元814年,白居易因母亲逝去,回到渭南下邽丁忧。

脱离了尔虞我诈的官场,远离了劳形费神的案牍,农村淳朴的生活倒使他有几分安然。

夏秋之交的傍晚,吃过晚饭,他走出门去散步。

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他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山村的秋夜,如歌亦如画。

愿成为曲中人,静享曲中的一切悦耳。

愿成为画中人,独赏画中的一切艳丽。.

04

春村

白居易 〔唐代〕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捣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渭南的秋夜,是“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

渭南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里的早晨,绿油油的桑田,戴胜鸟在桑林里咕咕的唱着歌,

上午,趁着天气晴好,农夫们舂着去年的谷子,蚕妇们织着丝衣。

午后的暖风里,牛儿马儿们懒洋洋的吃着草,不知不觉渐渐走远。

鸡和猪似乎也很珍惜春日的每一刻,它们都舍不得回笼。

黄昏时分,林下的路上,传来了牧童呼唤牛羊的笛子声。

小乡村的美丽和安宁,宛如是一帧一帧水彩画拼凑起来的动画,美得是那样纯粹,那样明媚,那样的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05

雨过山村

王建 〔唐代〕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山村的晴天,有蓝天白云,有晴空碧日,有暖风阵阵。

山村的雨天,则是风吹雨洗的水墨画。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小溪夹岸绿竹苍翠,窄窄板桥连接着一线山路。

雨将空气清洗得格外干净,远远处,姑嫂们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笑声渐渐远去,雨却丝毫没有减小的趋势,中庭里的栀子花,在雨水的清洗下,格外的洁白。

雨雾缭绕、静谧安详的小乡村,是大自然最宝贵的恩赐,它足以让你忘了所有的烦恼。

06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从20岁开始就隐居在襄阳的鹿门山中。

这里林木茂密、云山雾海,宛若仙境。

一个秋天,他收到老友的邀请,去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他们还约定,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若是累了尘世的纷扰,想寻一处安静之所,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那山村绝对是你不二的选择。

07

清明

杜牧 〔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一年的清明节,池州刺史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

细雨纷纷飘洒,他看到路上羁旅的行人们,个个落魄断魂。

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怎么办呢?解决这一片春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二两小酒。

他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

他需要赶紧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于是,他向行走在路上的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店,牧童淡淡一笑,手指向遥远的那个小山村。

那里,杏花正沐浴这春雨,飘飘洒洒。

这一遥指,这一场雨,便下了千年,这一个清明节,也成了最诗意的清明。

08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公元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知州。

春日里的一个傍晚,他考察民情回途,暖风吹着他的衣巾簌簌作响,有几多枣花随着风飘落。

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本来就有春困,何况中午还喝了点小酒,他一路上都昏昏欲睡。

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对于我们每个从农村里走出来的人来说,乡情是一种土生土长在骨子里的情怀。即便时光再怅惘,也隔不断思乡的情;即便流云再汹涌,也遮不断那心灵的归途。

09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少年时,在故乡高邮居家耕读,也常游历于江南吴楚之间,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

在一个暖春,闭门苦读的秦观,也经受不住大好春光的诱惑,他乘兴游览了附近的一座村庄。

这里绿树环绕,春水满塘。他沐浴着暖暖春风,安闲自在地在村庄的小道上来回漫步。不知是谁家的小院,关不住满园的春色,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一朵朵盈盈竞相怒放。

他越过围墙远望,隐约可见几间茅草房。溪水的小桥旁,青色的酒幌子在风中飞扬。乘着游兴,他走过东面的山冈。只见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

最美丽的风景,不在城市的公园里,不在电视手机里,而在乡村里。

10

村居

张舜民 〔宋代〕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在宋代诗人张舜民的眼里,小山村远近皆为画。

山村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

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

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

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久居城市的人,都有一个乡村梦。

那是彻底的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山村那真正属于自己的平静之中,听鸟语,闻花香,牧老牛,看夕阳,日子一天一天,安静又漫长。

11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公元1194年,辛弃疾由于受到朝廷的诽谤,再次被罢免。

于是他来到江西上饶带湖,高处建舍,低处辟田,像陶渊明一样,一家人过起了投闲置散的隐居生活。

盛夏的带湖,芳草萋萋,绿树成荫,蝉声阵阵,却并不觉得噪耳。

他午睡初醒,似乎还听得到隔壁的翁媪吴侬软语窃窃私语。

他走出门去,外面虽然是炎炎的烈日,但绿意盎然,微风从水面拂过,带来凉爽的水气,反而不觉得燥热。

他看到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闲适朴实的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是多少辗转于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里的无根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若得浮生半日闲,最好的释然莫过于农村,天高云淡风轻,山青水秀鸟鸣。

12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公元1167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浙江山阴的老家。

又是初春时节,应友人之约,陆游动身前往山西村。这个地方怎么走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个村子有点不好找,一路过来,看着重叠起伏的山峦和宛转曲折的水流,一度以为前方无路可走,可是没想到,在柳暗花明的地方又出现了一处村庄,可以说是既惊喜又意外。

来到村子里之后,先是一顿热气腾腾的农家宴。宴席上有什么呢?“足鸡豚”这三个字足以说明宴席的丰盛。鸡肉猪肉管够,当然还少不了一样东西,那就是酒。

主人说了:您不要嫌弃我们自家在腊月里酿造的酒浑浊,不够醇厚,这可是我们农家人的最爱。

随着春社的临近,穿着简朴的人们也已经开始吹箫打鼓进行演练,淳朴的古风在这个地方仍然存留了下来。

眼前的这一切,让闲居的陆游不禁感慨,以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游,我一定还会拄着拐杖来轻敲你的家门。

小村庄总是能在不经意中给与你最真诚的温暖,最朴实的惊喜,或是一朵花开,或是一声鸟啼,或是因为父母晚回家,隔壁邻居留你吃的一顿晚饭。

13

乡村四月

翁卷 〔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月的江南水乡,早已经是“绿遍山原”,而稻田里的一汪清水,更是布满山川,此所谓“白满川”。

春日里到处飞翔的子规鸟,鸣叫声阵阵,春雨如烟。

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农户们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忙着插秧了。

和王建《雨里山村》所描写的一样,作为文人的翁卷的归隐,与平常农户不同,多了些时间来驻足兴叹。

农忙时节的偶然停留,几句轻灵的诗句便跃入心中,后人每每读起,心中向往便生。

14

村晚

雷震 〔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几乎每个乡村,都有一个诗意盎然的池塘。

在白居易笔下,那里有撑着小艇偷采白莲回家的小娃。

在王昌龄笔下,那里有唱着歌儿采摘莲蓬的农家女子。

在杨万里笔下,有一只栖息在含苞待放的荷尖上的蜻蜓。

在雷震笔下,则是衔住了落日淹没了水波的草塘。

夕阳西下,池塘的水,倒映着夕阳的余晖,红遍了整个天地。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无忧无虑的牧童,是诗人追忆快乐童年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寄托,是理想生活的化身。

15

天净沙·秋

白朴 〔元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孤村,似乎总让人感觉到凄冷。

比如杨广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孤独的旅人,驿留在孤独的村子,看着孤独的落日和孤独的寒鸦,听着孤独的雨声,似乎是孤独到了极点。

但白朴偏不,在他看来,太阳渐西,晚霞渐散,寒鸦数点,轻烟淡淡的孤村,才是最美的秋景图。

再孤独的地方,只要有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便是诗意栖息的家园。

16

出郊

杨慎 〔明代〕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公元1524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

这一谪居,便是30余年。

远离了朝堂的争斗,他可以尽情的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

春天,他约着几个好友一起去踏青。

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上下平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

忽然有几只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仿佛是春风在用一只看不见的比,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无需多言,只需几句平淡无奇的语言,便是最美的山村春景图。

你的记忆里的山村,是否也有白鹭飞过?

17

村居

高鼎 〔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壮志难酬,于是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

这里曾经是南宋词人辛弃疾隐居的地方,时隔百年,这里依然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宁静的早春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他们的欢声笑语,让宁静的小山村,也随着春天的到来,格外的热闹起来。

今天,我们分享了17首小山村的诗词,

这里面,有没有你曾经居住过的山村?

有没有你一直向往着的山村?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都有一个田园的梦,

在这个梦里,

静静的安放自己或失意或躁动的灵魂。

春光正好,

微风不燥,

何不约上家人好友,

一起去寻找那梦里的小山村……

面对面|留住了“绿”,迎来了“青” 这个小乡村究竟有何魅力?

2023-08-21 16:5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面对面》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18年前的这一天,即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这里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8年来,以余村为起点,“点绿成金”的新奇迹在全国各地上演。

记者:这块儿现在看起来建设得和城市都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 汪玉成:对,我们原先这个地方就是整个水泥厂旧址。

记者:什么时候拆迁的?

汪玉成:我们是从2003年开始关停水泥厂,逐步逐步逐年地拆迁、拆除,把一些内部村内的工业企业全都外迁到工业园区去了,保留了这两个建筑,作为我们也是一个旧的工业遗址的记忆。

汪玉成,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土生土长的余村人,1985年出生的他见证了余村蜕变的全过程。

记者:那时候平时看到山不是这样的状况吧?

汪玉成:对,就是灰蒙蒙的没有绿色,只有灰色,我们把过去和现在有一句话可以做对比,那就是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那时候河道里的水都是酱油色。

记者:黑褐色?

汪玉成:对,现在我们是叫人在余村走,就如画中游。

废弃矿坑变身时尚露营地,水泥厂遗址上建起了图书馆、咖啡厅;村头村尾,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2021年,余村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这个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只有280户人家的小乡村,平均每天迎来3000名游客,还有数百名“新村民”从城市来到这里创业。

记者:余村是靠什么引流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呢?

汪玉成:我们现在整体的基础配套,我可以说现在城里有的东西,我们这里都有,城里没有的东西我们这里也有,好的环境,好的空气。

从卫星云图上看,过去十几年,余村的色调从以前的灰色恢复成现在的满眼葱绿,一块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立在了余村,这里曾是村里最后一批工厂所在地。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余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2019年,曾在安吉县多个乡镇工作过的汪玉成回到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记者:对你个人而言的话,你当时要面对这样一个村庄,规划你当时怎么来想?

汪玉成:刚回来的时候自己还是觉得压力很大,毕竟在外工作了多年之后,就是周末带着家人回来住几天玩玩,回来的时候余村已经在聚光灯下,让我突然之间背负起这个责任当时的压力很大。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余村人,余村培养了我走出去,能够现在让我回来,选择让我回来,我的第一挑战就是如何把大家带好,把乡村建设发展好。

余村曾是安吉县的“首富村”,上世纪90年代初,余村靠自办水泥厂、开采石灰岩富了起来,村里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在矿山工作,但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昔日秀美的山村常年烟尘漫天,污水横流。

汪玉成:儿时有首打油诗,叫大炮一声震天响,黑烟灰尘雾茫茫,翠竹绿叶变颜色,白衣晒成黄衣裳,这就是当时整个村庄灰色调,你早上晒出去的白衣服,晚上回来就是灰色。

记者:但是所有的村民当时对这样的环境怎么看呢,能接受吗?

汪玉成:我印象当中很深,最小的18岁,就在矿山上失去了生命,老百姓得疾病也越来越多,像我的父亲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胃就切了三分之二。

记者:是因为污染的问题吗?

汪玉成:就是因为常年在矿区劳作,结石、胃结石。

记者:那就是对当地村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汪玉成:对,大家已经看到了这种发展经济是好的,但是生活条件生活品质就完全没有了。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做了一个艰难抉择,最终下决心封山护水,先后关停了三家石矿和一家水泥厂,村集体经济一下子从300多万的高峰跌到二十几万元。2005年,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村里鼓励矿工发展休闲经济,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三面环山、溪水中流的余村迅速赶上了一波乡村生态旅游潮。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余村就此转身,吸引不少人前来参观考察。然而,等到汪玉成接任时,却碰上了余村发展的“天花板”:土地基本开发完成,落新项目、干新产业的空间捉襟见肘,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答题。

记者:过去其实这样的教育基地也好,参观基地也好,其实已经可能很平稳地在运营,但那时候为什么要突然这样转型?

汪玉成:一个村庄的发展如果没有去迭代升级没有更新的话,它慢慢就会形成一种很固化的模式。

记者:这种固化会带来什么?

汪玉成:有可能就是来的人都来过了,没有新的变化,我以后就不来了,来过一次我以后就不来了,所以我们希望余村作为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诞生地,生态文明思想的诞生地,我们始终在各个方面我们希望勇立潮头。

记者:那等于说你2019年来的时候,对于自己的岗位其实心里是有准备的。

汪玉成:余村的变化,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其实就是在选择当中,抉择了之后再去选择新的路子,然后有了新的变化,到我这里是接过前辈的交接棒,到我这里需要有新的变化。

2022年初,天荒坪镇党委班子的10多名成员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制定余村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省级试点三年行动计划,一件改变余村发展格局的大事正在酝酿。

汪玉成: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当中,我们看到了人才振兴是我们现在最迫切的一个因素,所以说我们把聚焦点放到了这个上面,所以说才有了合伙人的概念,我们希望把更多的年轻人引进来。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新的业态,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这种创新模式,让全世界能够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的真正的价值的转化,把生态文明的思想,能够通过我们余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

这次,余村看准了年轻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计划邀请全球英才共建余村,共同拓宽绿色发展新路径。

记者:但是对于一个村庄来讲,提出全球合伙人这样一个概念,那时候会不会觉得这个目标定得有点大。

汪玉成:一开始的时候,我自己给自己的模式还打了一个问号,当时也很担心。

记者:你这个问号顾虑是什么?

汪玉成:顾虑会没有这么多年轻人来,没有合伙人能够来,其实谋划到真正发生是有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我们一直担心推出去了,没想好,没想明白,合伙人进不来怎么办。

记者:如果没有合伙人来这个尴尬怎么面对?

汪玉成:当时就是我们没有第一时间去发声,我们第一时间没有去推出,我们把所有的政策,把所有配套的基础,我们从头到脚理了一遍,我们都想清楚了,想明白了,最后我们才开始发声,对外发声。

2022年7月,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正式启动,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类型,向全球发出共建未来乡村样本的“英雄帖”。

记者: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怎么来定?

汪玉成:首先是符合我们绿色发展。这是一个硬条件,你如果是有破坏生态的或者是违背绿色发展理念的项目,哪怕是再好我们也不接受,那这是最基础的门槛。那么同时我们提出的合伙人,首先我,你希望我给到你什么,同时你能给到我什么,两个问题。

记者:双向奔赴。

汪玉成:对,双向奔赴,所以说我们现在每一个合伙人进来除了特别好的大品牌,其余的都是通过路演的方式产生的。我印象很深,当时我们提出的乡村旅游板块的产业类别,路演的时候参与单位有40多家,但是我们最终选择了只有两到三家。

记者:淘汰率很高。

汪玉成:对,所以说我这个承载量也是有限,我在双向选择当中,我看到哪一个对我来说,是跟余村的品牌最符合这个气质的,再来选择它。

短短两个月,招募令应者如云,近400个项目向余村抛出“橄榄枝”。洽谈对接、项目路演、匹配政策……余村迎来越来越多“新村民”。在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乡村图书馆里,一家国漫主题咖啡店今年3月正式营业,这里不仅卖咖啡,还陈列着许多中国经典动画形象手办和周边产品。

汪玉成:因为我们这边定义的是青年图书馆,有很多人会认为包括村民也会认为是不是只有青年才能来这里,不是,我们说只要你热爱,凡有所爱,皆是青年,我们都会把你定义为青年。

“85后”陈喆是余村“全球合伙人”之一,他从上海返乡创业,办起了这家“美在余村·国漫茶咖”。

陈喆: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它是授权了,伴随着我们几代人成长的那些耳熟能详的卡通动漫,比如说木偶动画、水墨动画在国际上都有中国美学的这样的美誉,我们也是希望它来到乡村跟绿水青山相结合,用国漫去赋能乡村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记者:但是从大都市的上海来到这么偏远的乡村里面来创业,当时对这个全球合伙人项目怎么理解?

陈喆:当时是因为我是在上海工作十年了,但是我本身是安吉人,是个归乡人,当时看到全球合伙人招募令,就觉得自己家乡小乡村有这样的格局和魄力,好奇也很敬佩,现在是青年和乡村的共创,我觉得余村是在这个时代下是可以为我们中国乡村振兴的事业以及绿色生态文明的实践去向国际发声的时候,所以我们也是带着这样的一个国际美学来到乡村,希望为乡村振兴助力。

与传统的招商引资相比,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招引的不仅是项目,更是各类人才。他们带着项目、技术、理念而来,政府则在房租减免、贷款贴息、宣传推介上给予支持,双方以可持续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记者:最早的时候,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教育基地的话,可能属于1.0基础,那现在等于说2.0的迭代。

汪玉成:甚至已经到了3.0,其实我们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就是从“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 万村美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千村未来 万村共富”的这个阶段。千万工程的时候是改善村庄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是提升乡村的基础,未来乡村建设过程当中就是应用了更多的这种新的这种场景,生活场景走入到乡村。

从2005年到2022年,余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从91万元上升到1305万元,人均收入从8732元上升到64863元。2023年初,余村年终股金分红大会共向村民发放206万元,人均分红近2000元。在此基础上,余村还携手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3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组建“大余村”,统筹开展招商引才,构建起一个规模更大、差异发展的绿色产业生态。继“全球合伙人计划”后,汪玉成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汪玉成:我们今年刚好是全市全湖州在打造青年性的城市,作为我们来说,既然提出了余村全球合伙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聚集人才聚集项目的孵化器的话,对我们这个合伙人提出来是空的,因为那时候在合伙人推出之后,已经有很多的合伙人在洽谈,没有这样空间的话就落不了地,可能就会到其他地方去,所以我们不希望在做的这个过程当中后面是落不了地,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有个这样的孵化基地来承载我们这么多的合伙人。

为了吸引青年,天荒坪镇整合闲置资源,打造出了青年专属的创业空间“青来集”。

记者:这个为什么叫青来集?

汪玉成:青来集的意思就是让青年人来这里聚集,我们这里一共有三万多方的空间。

记者:相当于青年人的创业集结地。

汪玉成:对,是的,我们说的是青年理想的集结地。

这片园区,原来是“大年初一”度假酒店的商业区块,如今已成为大余村创业青年的“大本营”,园区内26栋楼可提供1200个工位,食堂、公寓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2023年6月26日,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发布暨青来集开园入驻仪式在天荒坪镇青来集广场举行。开园以来,“青来集”已入驻18个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600余名青年人才和在校大学生。“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是“青来集”入驻项目之一,主理人许崧来自杭州,曾在云南生活十多年。

许崧:数字游民这一群落的人,因为只要有一个电脑,能够连上网线,到哪都可以工作。

记者:但是为什么会选择余村呢,这边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为什么要来?

许崧:绿水青山。

住在景区里,睡到自然醒,上班很自由,下班有朋友。在“青来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有一百多名,60%是90后,近四成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职业包括设计师、程序员、自媒体人、文字工作者……平均入住天数达到了47天。当天南海北的全球合伙人、数字游民聚集在一起时,更多奇妙的化学反应开始发生。

许崧:我们是欢迎年轻人到乡村来,所以我们自己讲,这些人不是我们消费者,不是韭菜,而是我们宝贵的种子,是这些年轻人聚到了乡村以后,乡村就有活力了。我们现在有一个小姑娘,她想在余村办一个骑行俱乐部,她到这里看觉得这个山水骑行太合适了。

记者:有很多的其实商业模式在这当地考察或者酝酿之后迸发的。

许崧:对,就是你不到这里,你怎么会发现这样的环境周边的资源,是吧?它并不是预设好了我要到那去做一点什么,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叫数字村民的一个心态当中。

记者:数字村民这个比游民又多了一层含义。

许崧:是的,所以为什么要提供这样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要给大家做好服务,都是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安安心心地住下来,让乡村变成他的一个新的家乡。

用青山留住青年,让青年改变乡村,这正是余村人的美好愿景。截至目前,50多个合伙人项目落地余村,1100多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吸引192名年轻人返乡。与此同时,在余村,绿色低碳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景区里有多个互动设备,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和游客的低碳行为。

记者:这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厂?

汪玉成:当时是竹拉丝厂基本的框架在,我们就在原有的框架上进行加固进行改造,我们就植入了零碳的概念。

记者:但是当时提出这个概念,对一个村庄来讲还是比较超前的。

汪玉成:是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我们的村民带来这种低碳出行的模式,包括后续农民建房上面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参照这种模式来做,包括我们还有就是出行,尽量地鼓励大家用步行或者是用新能源这种小电动车来代替车辆油车的出行,从各个方面来让大家有了这种降碳的意识。

今年1月,由老旧厂房改造的“余村印象”零碳图书馆正式启用,作为全国首个获得碳中和建筑铂金级认证和国际LEED建筑铂金级认证的双铂金级乡村碳中和公共建筑示范,它的年运行减碳量可达28.58吨。

记者:像整个建筑,它整个的耗能是怎么样的?

汪玉成:它内部的循环用电都是通过光伏在顶上,而且它这种光伏板不是要有太阳光,只要有亮光就能够吸收。

记者:那这样能耗就降低很多了?

汪玉成:是的,而且我们楼顶上,基本上是全落地窗的方式来减耗降能。

记者:像草坪上也都是太阳能板。

汪玉成:你看到它上面黑色的就是光伏板,通过白天吸收光,晚上会自动亮起灯光,有音乐播放,也是一种艺术装置。

记者:像现在这样整个村子里的建设,理念先行,所有的要围绕能耗新能源。

汪玉成:对,降能减排来倡导我们新的新理念的生活方式。

余村的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忙碌,年轻人利用晚上的时间聚在一起,学习交流,开始了新一期的“余村夜话”。38岁的汪玉成正带领更大的余村、更年轻的余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中奔赴未来。

记者:从最早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一个生态理念诞生,到今天你们在不断地在深化和调整,在你内心还有什么样更多元的想法吗?

汪玉成:这次8月15日确定为全国生态日,也是全国首个生态日,我觉得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就像总书记说要动员全社会的人来践行和参与到生态文明的理念当中来。我希望通过我们余村的模式的输出,余村现在这种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承,能够带动更多的村庄让我们的绿水青山成色更足,让金山银山的转化效益更强。

乡村的宁静美,自带烟火气息,大自然的清新脱俗最能治愈疲惫的心

我喜欢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在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拥挤,只有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一份宁静的美。每当我在乡村的小河边散步,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我总会被这份美好所吸引。

家乡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它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当春季和夏季,我喜欢在河边嬉戏,洗去一身的疲惫。河边的景色也非常美丽,周围绿油油的一片,让我感到非常舒适。

每天清晨,很多村民都会在这条小河边洗衣服。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女人们一边洗衣一边聊天,谈论着家中的琐事,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非常温馨和亲切。

相比之下,城市的生活虽然便利,但是缺少了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一份宁静的美。在城市中,人们总是忙碌着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享受大自然的美。而在乡村,我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自己得到一份宁静和舒适。

我喜欢乡村的这份宁静美,自带烟火气息,大自然的清新脱俗最能治愈疲惫的心。在乡村的生活中,我感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自己感到更加充实和自由。这就是我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个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暑期创作大赛#

小学作文优选段落——关于描写“乡村”的段落

(一)窗子下,是一块大大的田方格子。临近公路边的是一片茂盛的芒果林子,林子的尽头是一条不大的小溪,可以说是小得可怜,用这条溪的水来灌溉林子,可管用啦!接连着的是一片大大的草地,绿草如茵,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更美,美丽的牵牛花开在草地上,引来了美丽的彩蝶,别有一番家乡特有的风味。草地上靠边的有一座农舍。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黑暗笼罩着田方格子。农舍开起了灯,那橘红色的灯光就像一双神奇的眼睛。

(二)春天,我走进乡村。乡村里,有些人家在屋后种一些竹。嫩绿的叶,青翠的竿,一片片,一枝枝,投下绿绿的浓阴。春雨洒过后,我到那绿绿的竹林走走,看见竹笋成群地钻出来。偶然,还看到母鸡率领着鸡群在竹林觅食。

(三)此时的小村也已成了白雪的世界。白白的屋顶,无暇的地面,没有一丝尘埃,洁白,纯净是这里唯一的主题。置身其中,好像真的来到了一个梦幻的国度。雪地了里,孩子们堆起了两个大大的雪人,戴着草帽,拿着扫帚,守护着这片属于他们的世界。心被净化,思想也变得天真而浪漫。

(四)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色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了无数的涟漪,犹如条条红绸似的轻轻地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霞光落在里面,太阳也掉进里面,“扑通!”几条赤黑的鱼跃向水中,太阳碎了!过了一会儿,太阳又圆了。

(五)被柳树环抱的农家小院更使人如醉如痴。夕阳余晕透过层层枝叶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一层黄灿灿的颜色,烟囱冒出缕缕炊烟。几只燕子在空中掠过,地上鸡鸭在门前散步觅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放眼望去,整个村庄暮霭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宁静的夜。人们都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乡村的宁静美,自带烟火气息,大自然的清新脱俗最能治愈疲惫的心

我喜欢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在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拥挤,只有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一份宁静的美。每当我在乡村的小河边散步,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我总会被这份美好所吸引。

家乡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它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当春季和夏季,我喜欢在河边嬉戏,洗去一身的疲惫。河边的景色也非常美丽,周围绿油油的一片,让我感到非常舒适。

每天清晨,很多村民都会在这条小河边洗衣服。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女人们一边洗衣一边聊天,谈论着家中的琐事,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非常温馨和亲切。

相比之下,城市的生活虽然便利,但是缺少了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一份宁静的美。在城市中,人们总是忙碌着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享受大自然的美。而在乡村,我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让自己得到一份宁静和舒适。

我喜欢乡村的这份宁静美,自带烟火气息,大自然的清新脱俗最能治愈疲惫的心。在乡村的生活中,我感到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自己感到更加充实和自由。这就是我生我养我的家乡,一个让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暑期创作大赛#

乡村美景如画

8月1日,隆回县金石桥镇晓阳溪村,远山云雾缭绕,田园绿意盎然,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乡村田园画卷。贺上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