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关于木炭的优美句子有哪些(关于木炭的优美句子)

关于木炭的优美句子有哪些(关于木炭的优美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伊吾胡杨林景区景色。 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摄

进入秋季,成群的鹭鸟飞至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鹏程街道湿地公园,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李 华摄(人民图片)

在浙江省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保洁人员进行日常河道护理巡查。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主席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网友们认为,主席的主旨讲话彰显大国领袖的担当和东道国的风范,高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旗帜,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信心,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方向,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蓝图,必将产生重大深远的世界影响。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主席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和守护的家园,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生物资源保护被列入二十六项原则之中。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公约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惠益三大目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启了新纪元。

“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必将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为全球环境治理注入新动力。”人民日报文章这样认为。

新华社评论员文章认为,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必须清醒看到,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全球性生态挑战,我们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当前,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人类面对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生物多样性现状则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光明日报文章指出。

网友“唐”留言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和谐家园。”网友“刘少海”留言呼吁:“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席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中国声音,更有中国贡献。

党的以来,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通过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贸易等多种举措,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和修复。10月8日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显示,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从南方到北方,从内陆到海滨,越来越多珍禽异兽正在回归,展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约占陆域国土面积18%,提前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所确定的17%的要求。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魏辅文介绍说,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将各类自然保护地和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区域纳入其中。

人民网文章指出,近年来,通过主体功能区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三区三线”管控体系、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等“组合拳”,我们构筑了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从源头上避免了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的大规模开发,保障生态空间的独立性,维护生态公平,从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已得到有效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位居世界前列,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长到五群35只。

生态文明建设贵在行动。

新华社文章指出,中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人类开辟了一条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路径。

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第一批国家公园长啥样?微信公众号“人民网”通过一组高清大片带人们进行了领略。

网友“冷暖天”感慨地留言说:“江山如此多娇!”网友“未来”留言说:“祖国大好河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网友“邓”留言认为:“生态环境好了,我们的家园就更美丽。”

“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主席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主席的讲话远瞩,围绕人类要怎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命题,提出四个倡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主席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

“中国不是停留在政治承诺上,而是部署了具体行动,这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说。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认为,主席提出的四个倡议,是中国坚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智慧结晶,是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和深化。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新发展理念和绿色转型,这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从自身实践和传统智慧中找到了更好的人类发展之路。

行之不辍,未来可期。回望来路,不懈努力成就了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网友“周双顶”留言说:“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网友“朱珠”留言表达希望:“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网友们看来,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将更令人期待。

清平乐 木炭/解明泉

解明泉

清平乐·木炭

火苗渐弱,

红炭依然灼。

洒向人间都是乐,

释放频频余热。

同心相汇炉中,

再燃新火通红。

有幸人间送暖,

献身不忘初衷。

小雪·初冬银杏黄 满城尽披“黄金甲”|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成都街头的银杏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翻开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能看到其对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雪的解释。

11月22日,一年一度的小雪节气到来,意味着天气将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同时,据古籍《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意为,“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的形式由雨改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足,因此称做小雪。

冷意渐浓,冬风渐凉。小雪前后,白天逐渐减短,夜晚日益增长,在加上树叶飘零凋落,寒风瑟瑟,极易引起人们的感伤之情。正因如此,保持舒适的心情,与冬日养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这个时候,就要多晒太阳。与此同时,小雪时节的成都,也迎来了一年中银杏金黄的美丽景象。”说起初冬的成都,民俗专家刘孝昌言语间描绘出了一幅被银杏妆点、被暖阳照耀的画面,实在是美不胜收。

民俗专家刘孝昌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进入公历11月的中旬,此时漫步在成都街头的市民能够发现,这几日的阳光竟还充足了起来。在冬日温暖而不刺眼的阳光下,在人民公园喝上一碗盖碗茶,在院坝中晒晒太阳,是不少成都人初冬的“保留项目”。

民谚有云:“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也许说的就是当下的成都。刘孝昌解释道,民谚中的农历十月,刚好符合小雪时节的成都,这时天气还不算太冷,还能见到明媚的阳光。“每逢小雪前后的好些日子,临近中午时阳光普照,明亮温暖。”成都还有个成语,叫做“蜀犬吠日”,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这个成语就是成都冬日最好的写照。”

宋代成都诗人李石,曾写诗词《南乡子·十月小春天》,词中的“十月小春天。红叶红花半雨烟。点滴红酥真耐冷,争先”,描写的正是成都小雪节气时的景象。

冬日见暖阳,对于旧时成都的妇人来说,这样的好天气自然不能错过。于是,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开始忙碌起来,浆洗衣物、晾晒床单被褥……此外,成都还有句俗语叫“小雪大雪,烧火不息”,因为冬日白天短,往往吃了早饭一晃眼又要要吃夜饭了,当日没有所谓的燃气灶等设备,妇女从早到晚都要一直烧火,也是极为忙碌。

“小雪节气,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成都的街头巷尾,有老妇人出来卖火。”刘孝昌描述,老婆婆们会拿着大土罐罐,里面有燃烧的木炭屑,以及还有没有烧过的木屑,只要几分钱就可以买到火种。“人们拿着烘笼来买,卖火的老婆婆 舀一勺木屑放进去,然后用细炭末来引火,这就是成都人冬日烤火的原料了。”

烘笼(图源网络)

遍地金黄 欣赏银杏的最好时节到来

虽寒风萧瑟,但沐浴在阳光下的成都人民,还迎来了另一美景,与寒冷的天气一同到来的,还有金黄灿烂的银杏叶。进入11月,成都街头的银杏叶开始陆续由深绿转为金黄,目光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灿烂耀眼的色彩。

“千百年来,成都的街头都广植银杏。且早在1983年的时候,银杏就已经成为了成都市的市树了。”在刘孝昌的描述中,成都的文殊院、青羊宫、大慈寺、百花潭、浣花溪,以及旧时的少城区域,都有大片的银杏树,成都彷佛沐浴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中。“特别是望江楼公园的银杏,在冬季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美得目不暇接。”

成都街头的银杏

刘孝昌还回忆起学生时代在课堂上背诵的一首诗歌,来自清代文人李善济的《古银杏歌》,其写道:“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描绘的正是青城山的千年古银杏树。“当时背诗的时候,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直至初中时去青城山郊游,才发现诗中之美、银杏之美。”

小雪时节,倘若在日渐下降的气温,和越来越萧瑟的寒风感到心中烦闷,不如出走门来晒晒太阳,珍惜为数不多的冬日暖阳。或者行走在金黄的银杏树下,看树叶在阳光的折射下晕染出温润的弧光,初冬的美景映入眼帘,定能缓解因气温带来的冰冷心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报料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