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写西湖夜景的优美句子(描写西湖的诗句子)

描写西湖夜景的优美句子(描写西湖的诗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不读白居易这首诗,不知西湖有多美!宛如人间仙境,妙绝千古

在很多文人的心中,杭州西湖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心灵栖息地。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波光潋滟的湖上泛舟,看云烟染过的孤山,听灵隐古寺的杳杳钟声,就此走失在西湖的光影柔波里,忘却红尘俗世。

今天要讲的这首“西湖诗”是白居易所写,短短56字写尽了西湖春日的旖旎风光,宛如人间仙境,妙绝千古。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古代很多人文人都与西湖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北宋著名隐士林逋,曾隐居西湖,种梅养鹤,终身不仕,引得后世无数文人争相效仿;

大文豪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任职,为治理西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所熟知的“苏堤”便是因他而得名。

还有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间,修筑堤防、疏浚六井,政绩斐然。

同时,他还留下了大量吟咏西湖山水的作品,如《钱塘湖春行》、《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留别》等等。

在唐朝之前,不是没有文人吟咏过西湖,然反响不大。

而白居易在当时的诗坛上地位崇高,名声远扬,自他题咏后,西湖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

可以说,在传播西湖文化方面,白居易居功至伟。

这首《春题湖上》是白居易即将离开杭州时所写,通过描写潋滟旖旎,绚丽多彩的景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西湖的留恋不舍。

“湖上春来似画图”,诗歌首句点明了地点与节令,总领全诗。

风景如画,这个比喻并不新奇,然而放在开头却很是巧妙。

图画有多大?图中有哪些景物?如何布局?如何着色?

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比喻,便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令人忍不住想象这幅图到底有多美。

“乱峰围绕水平铺”,接着一句总写西湖的山水。

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群山,环绕着清澈如镜的西湖。

这里最值得玩味的是“乱”和“铺”这两个字,前者描绘了山峰的连绵起伏,而后者则突出了水面的平静。

他在另一首诗《钱塘湖春行》中也曾言“水面初平云脚低”,正符合西湖春日水阔烟深的特点。

再来看颔联两句,“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写尽了西湖的山光水色,历来为后人所喜爱。

连绵起伏的山峰上,种满了松树,远远望去,一片翠绿,赏心悦目;一轮明月倒映在湖面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

这里的“排”和“点”字同样是炼字的典型。

“排”字不仅写出了松树之多,而且与前文的“乱峰”相呼应,突出了山峦重叠巍峨的特点。

而“点”字则有轻盈纤巧之意,正符合水、月的温柔特质。

一仰一俯,一山一水,一白天一夜晚,一巍峨一轻盈,相互对照,又相映成趣,将山色、水色、月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色调明朗,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

接着的颈联“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诗人将目光转移到了湖边的植物上。

湖边的早稻开始抽穗,连成一片,宛如碧绿的毯子;靠近水岸的地方,长满了绿色的蒲草,微风吹过,好像飘舞的绿罗裙。

白居易到杭州后曾修筑堤防、疏浚六井,推动了西湖一带农业的发展。

正因诗人倾注了心血,所以当他看到稻谷、菖蒲长势甚好,丰收在望时,心情自然倍加愉悦。

同时这长势喜人的农作物,也正体现了杭州劳动人民的勤劳辛苦。

自然与人文双管齐下,写尽了西湖之美,最后的尾联“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里的“一半”最耐人寻味,诗人不舍得离开杭州,一半是因为西湖,那么另一半是因为什么呢?

诗人没有明说,制造了悬念,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令人赏玩不尽。

整首诗来看,以首联中的“画图”为线索,展开描写。

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由面到点,全方位,多角度,写尽了西湖的山光水色,自然人文。

诗中多次运用比喻的手法,“画图”、“一颗珠”、“碧毯线头”、“青罗裙”,形象生动,又贴近生活。

我们读这首诗,就宛如在欣赏一幅写意画,色彩鲜明,意境绝美,不仅令诗人留恋不舍,也令无数读者心生向往。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咏西湖的10首绝美诗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西湖美景如画,入诗可得千古佳句,入画易成绝妙画卷,所以,西湖自古以来都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北宋诗人苏轼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世人传颂。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西湖有十大美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在诗词方面,白居易、苏轼、柳永、杨万里、林逋、徐志摩、胡适等诗人留下了无数佳句;在散文方面,张岱、鲁迅、俞平伯、郁达夫、宗璞等名家则写下了众多名篇。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描述西湖的唐诗宋词吧!

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春题湖上

唐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3、采桑子

宋 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6、柳梢青(忆西湖)

宋 姚勉

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

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

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

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

7、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宋 辛弃疾

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

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

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

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

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

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

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

8、菩萨蛮(西湖曲)

宋 王氏

横湖十顷琉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

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

间来撑小艇。割破楼台影。

四面望青山。浑如蓬莱间。

9、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忆江南三首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PS:西湖资料】

西湖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

欢迎关注【林茜的乐园】

观看更多美文VS不一样的评论

The End

半塘说诗词丨描写西湖最美的诗句

#头条创作挑战赛#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话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

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半塘说: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苏轼此首三、四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以古代美人西施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简炼生动,寓意深刻,情味隽永。遂成西湖定评。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八首西湖高水平诗词,白居易清新自然,杨万里别出心裁,苏轼最绝

#头条创作挑战赛#

墨远庭轩:

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

杭州西湖,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个旅游景区,西湖及周边分布着100多处公园景点,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断桥、灵隐寺、雷峰塔、西泠印社、长桥、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景点。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更是让人神往。

杭州西湖也是文人的最爱。唐宋时期,大诗人白居易和苏轼都曾在杭州为官,写过无数赞美西湖的诗篇。

TOP8.

早春钱塘湖晚眺

张祜 〔唐代〕

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

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

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这首诗的意思是:

太阳从林坂落下,我轻拂着衣襟,寻找它的踪迹。回浦里水儿轻轻流淌,远处高峰上,依稀望见明亮的残雪。

仰视天地之间,只觉天宇旷远,俯瞰云树,密密层层。要问西湖附近哪里才是佛家真界,还是昨晚西山的钟声。

这首诗写的是西湖早春夜晚的景色。夕阳西下,远望群山,残雪尚未消尽,因为还没有到繁花似锦的季节,所以天宇间,一片旷远,西山的钟声最让人回味悠长,忘记尘世。

TOP7.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代〕

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这首词的意思是:

我经常想起漫游西湖的经历。那时候, 整天站在楼台上,扶栏远眺那湖光山色:湖面上散落着三三两两的钓鱼小船, 清秋时节,小岛上天高云远。

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来, 惊动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忽然间成群飞起,排列成行。

西湖的景色使我艳羡神往, 离开它后,每到闲暇时, 就撩起我垂钓的情趣,于是我开始整修钓鱼的工具,此刻,仿佛又置身于清凉爽阔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这首词上片写秋高气爽的时节,凭栏远眺,看到西湖水如明镜,孤山景色清爽,几只渔船悠然自得。

下片写芦花丛中传来依约的笛声,惊动了白鸟从水里飞起。“别来”二字将思路从回忆拉到现实,以收拾鱼竿、急欲赴西湖垂钓的神情,衬托忆西湖忆得不能忍耐、亟想归隐湖上的念头。

全词情景交融,先写西湖光景,后写忆者之情,意境悠远,情怀逍遥,吟咏潇洒,舒卷自如。

TOP6.

西湖春晓

魏宪 〔清代〕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欹(qī)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这首诗的意思是:

春寒料峭的西湖边,暗淡光线下,花色和柳色还看得不太分明。早晨,灵隐寺的钟声敲响,催促着月亮落下,昨夜的灯火与天上的稀星交相辉映。

透过晨光,看到西湖的水面平静中泛着白光,窗外山上的树、草已经一片青翠。夜里不知何处传来的笙歌刚刚止息,湖中亭里的鸟儿就叫起来了。

这首诗中描写了苏堤春晓、灵隐寺的晨钟,柳浪闻莺等景,用语平淡,清新自然。

TOP5.

西湖柳枝词

田穮biāo 〔清代〕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这首诗的意思是:

长长短短的柳枝在西湖边上长堤短堤上飘荡,柳叶间,黄莺啼鸣不断,叫声清脆悦耳。翠幕重遮也挡不住黄莺的叫声,在画桥的西面,声声不断。

田穮的这首诗详细的描写了西湖景点之柳浪闻莺,柳枝袅娜,春风拂面,黄莺啼鸣,这样的美景,真可让人忘俗。

TOP4.

夜泛西湖

苏轼 〔宋代〕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这首诗的意思是:

菰叶和蒲草无边无际,西湖上烟水茫茫,荷花盛开,在夜风的吹拂下和清露的滋润下,更觉清香。

随着游船的移动,慢慢看到了从寺庙里传来的灯光,月黑夜深之时,欣赏湖光更有韵味。

这是苏轼夜游西湖时所作的一首诗。西湖之景白天已经让人觉得很美了,在静谧的深夜,想必也是更有一种情韵。

TOP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的意思是: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不知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我最喜欢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在杨柳成排的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有湖青山绿、美丽如画的景色,有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沉醉。最后,诗人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荫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TOP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意思是: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你看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诗人开篇即说六月的西湖景色最美,其他季节都无法与之相比。“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强化了西湖之美。

后两句又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读者眼前是无边无际的碧绿;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TOP1.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晴天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这是赞美西湖美景诗歌中最负盛名的一篇。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既有晴天的描写,又有雨天的描写。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本文作者:墨远庭轩,

这里有最美古诗词,欢迎关注~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宋词,苏轼《菩萨蛮·西湖》

《菩萨蛮·西湖》

【宋】苏轼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译文

湖上秋风、湖上秋雨、湖上行舟,都不忍您离去,您刚想启程,秋风瑟瑟,秋雨潇潇,留住。今天枉自留下你,明天“我”依旧忧愁您的离别。

送别的佳人,千万滴泪水,一起洒向钱塘江中。佳人们不必为分别而愁苦,你们难道看不见道路两旁,是全城百姓在洒泪送别吗?

注释

萧萧:同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使君:汉代对太守或刺史的称呼,这里借指送别的对象陈襄。

漫:枉,徒然。

敛双蛾:即皱眉,此处指流泪。

指站立在路旁送别陈襄的杭州百姓。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送别词。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写西湖的词,诸如湖上秋风、湖上秋雨、湖上行舟,实际上这是一首送别词。用西湖秋风秋雨留人,表达了词人以及杭州百姓对于陈襄的不舍之情与敬仰之情。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八月,陈襄罢杭州知州任,将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这首词正写于这一背景之下。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上阕一二句是说,湖上秋风、湖上秋雨、湖上行舟,都不忍您离去,您刚想启程,秋风瑟瑟,秋雨潇潇,留住。这是写“湖上之萧瑟”。

湖上秋风、湖上秋雨、湖上行舟,都衬托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感。欲“去”还“留”之间,表面看是风雨留人,实际上是词人与杭州城百姓留人。作为一城太守,陈襄心中肯定也有许多不舍之情,于是欲“去”还“留”之情就跃然纸上。一方面是不得不离开,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离开,这就将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描绘出来了。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三四句是说,今天枉自留下你,明天“我”依旧忧愁您的离别。这是写“送别之离愁”。

今日能留君,明日还能吗?一想到友人必将离去,这忧愁就缠绕心间,不能除去。一个“愁”字,可作全词词眼,亦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即将离别友人的无限愁苦之情。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下阕一二句是说,送别的佳人,千万滴泪水,一起洒向钱塘江中。这是写“佳人之不舍”。

“佳人”,是指送别陈襄的一群官妓。官妓朝夕相处,离别洒泪,表达不舍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人之常情。妙就妙在,这是一个铺垫,为下文送别的高潮场面作铺垫。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三四句是说,佳人们不必为分别而愁苦,你们难道看不见道路两旁,是全城百姓在洒泪送别吗?这是写“百姓之不舍”。

不仅仅是“佳人千点泪”,且看杭州城的百姓无一不为之洒泪相别。这就将送别脱离了个人情感,而具有普遍意义,使得陈襄太守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

纵览全词,词人通过西湖这一特点场景来写送别,将整个送别送得极为阔大、悲凉、深情,千载而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是送别词的绝妙佳作。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