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敬君子,远小人!(敬君子远小人的句子)

敬君子,远小人!(敬君子远小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论语》10句话,教你认清身边的小人

有一首歌曾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惠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们渴望看清楚这个世界,我们更渴望看清楚身边的朋友。

《论语》的10句话,告诉你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教你认清身边的小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释义】周:合群;比(音bì):勾结。君子能团结人而不与人互相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是团结人。

【延伸】团结和勾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释义】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利益。

【延伸】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延伸】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子罕》

【释义】君子行事会关心是否合乎道义,小人行事关心是否对他有利。

【延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雍也》

【释义】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去做坏事。小人正相反。

【延伸】小人见不得别人好。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释义】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而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延伸】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方为真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释义】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延伸】小人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释义】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延伸】知错不改,反而掩饰,错上加错。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释义】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延伸】君子以事量人,小人吹毛求疵。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释义】君子平和大方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平和大方。

【延伸】君子谦逊,小人狂妄。

亲君子,远小人,是孔子的一贯主张。正直的人越来越多,邪恶的人才会越来越少。希望每一个人付出的真心,都能得到回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论语》10句话,教你认清身边的小人

有一首歌曾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惠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们渴望看清楚这个世界,我们更渴望看清楚身边的朋友。

《论语》的10句话,告诉你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教你认清身边的小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释义】周:合群;比(音bì):勾结。君子能团结人而不与人互相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是团结人。

【延伸】团结和勾结,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释义】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利益。

【延伸】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释义】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延伸】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子罕》

【释义】君子行事会关心是否合乎道义,小人行事关心是否对他有利。

【延伸】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雍也》

【释义】君子成就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去做坏事。小人正相反。

【延伸】小人见不得别人好。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释义】君子即便身处逆境,也会固守内心的操守,而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延伸】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方为真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释义】君子讲求遵循道的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盲目的随从,小人讲求无原则的盲目随从与附和而不是和谐。

【延伸】小人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释义】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延伸】知错不改,反而掩饰,错上加错。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释义】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延伸】君子以事量人,小人吹毛求疵。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

【释义】君子平和大方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平和大方。

【延伸】君子谦逊,小人狂妄。

亲君子,远小人,是孔子的一贯主张。正直的人越来越多,邪恶的人才会越来越少。希望每一个人付出的真心,都能得到回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古典文学与诗词”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而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的人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两个截然不同的话题——敬君子和怕小人。

首先,我们来谈谈敬君子的重要性。所谓君子,是指那些品德高尚、行为正派的人。他们不仅有着高尚的道德标准,还能够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与君子交往时,我们应该以真诚、尊重和敬重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是因为他们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和行为准则,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和帮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人。小人是指那些品德不良、行为不端的人。他们往往心怀恶意,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权益。如果我们缺乏防范意识,就很容易受到小人的陷害,甚至会让我们遭受损失或伤害。

那么,为什么要怕小人呢?其实,这里的“怕”并不是指恐惧,而是指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小人的甜言蜜语。在与小人交往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他们的表面所欺骗。小人常常会利用我们的信任和善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我们缺乏防范意识,就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的小人都是恶劣的。有些小人可能只是缺乏道德约束和教育,我们可以尝试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和行为但。是,对于那些恶意陷害、行为不端的小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他们有机会伤害我们。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分辨君子和小人。有些人表面上看似善良、正直,但实际上却是伪君子、真小人。在与这些人交往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他们的表面所欺骗。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和交往,才能真正分辨出君子和小人。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保护自己。在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秘密。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和防范小人的陷害。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受到了伤害或损失,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总之,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分辨能力,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不同类型的人的关系,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或损失。同时,我们也要以身作则,成为一位品德高尚、行为正派的人,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读《出师表》时,“亲贤臣,远小人”的“远”你读对了吗?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辵”部的一个汉字:“遠”,“遠”在1986年的《简化字总表》中列为“远”,而“远”字是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所列的常用汉字,因此今天的遠字是需要重点记忆的。标题中提到的诸葛亮《出师表》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的“远”,应读yuàn,四声,不是平常的三声。

遠(远)。读音有两个:

(一)yuǎ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遠,辽也。从辵,袁声。”另外,《说文解字》还提到,“遠”字还有一个古文写法,如图:

(古文远的写法)

当然,这种写法,在现代汉语已经不用,却可以看出远字的造字原理,即在古文里,远是会意字,有说“步”中加了个“日”,表示每日迈步,积步为远;另有一说,“步”中加“日”,即古“步”字,如果这两说成立,则遠,最早是个会意字。

但我们仍按许慎的说法来学习。看遠字的字形发展:

(《字源》所列遠字的字形发展)

早期的遠,最早出现在金文里,即上述所说的古文“遠”的字形。

远字的本义是遥远,指空间距离大。《尔雅·释诂上》:“遠,遐也。”《广韵·阮韵》:“遠,遥远也。”比如《诗经·豳风·七月》:“取彼斧斨,以伐远扬。”《毛传》称:“远,枝远也。”孔颖达疏:“言‘远,枝远’者,谓长枝去人远也。”拿起你方形的斧头,砍去高处的枝条。枝条高,距人远,所以称“远扬”。

(南宋刘松年款《诗经·七月》诗意图)

又比如杜甫的诗《过洞庭湖》:“湖光与天远,直欲泛仙槎。”用的也是本义。远在现代汉语里用的大多也是本义,比如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也引申指远方的人。比如《后汉书·蔡邕传》:“有菟驯扰其室旁,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入观焉。”这里的“远近奇之”,指的远处的人与近处的人都觉得奇特。这段话说:(蔡邕很奇特)有温顺的兔子顺从地呆在他的屋子旁边,又有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远近的人都觉得这些很奇特,很多人前往观看。

(蔡邕像)

遠字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下面说说常用的:

(1)久远。指时间漫长。比如《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邢昺疏称:“远,谓亲终既葬日月已远也。”谨慎送终,追念远祖,民众的德行就归于淳厚了。又比如《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因船是年远的,又带货太重,发起漏来。”年远,指船经历的时间漫长,是条旧船。

又与“中”、“下”等配套使用,表示时间的先后,具有序数的作用。比如《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2)多,指差距大。比如韩愈《师说》:“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韩愈像)

(3)深远;深奥。比如《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孔颖达疏:“其旨远者,近道此事,远明彼事,是其旨意深远。 ”意思是:旨意深远,文辞也很典雅,其中的言论委婉曲折却无不中肯恰当。

(4)高远,远大。比如《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何晏《论语集解》:“(马)融曰‘无此二者,非但为明,其德行高远,人莫能及。”点滴浸润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陷不能生效,就可以称为德行高远了(前一句是“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所以,马融会这样说)。

(5)边远,远地。比如《战国策·秦策》:“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大王不如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这样,得了一寸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寸土地,得了一尺土地就是大王的一尺土地。可现在您不这样做,却去实行远攻,这不是太错了吗(这是范雎给秦王定的“远交近攻”的战略,这在当时,是非常高明的长期战略)?此义与本义相近,但略有不同,要仔细辨析。

(范雎像)

(6)扩大,扩展。比如《汉书·韦贤传》:“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余郡。”颜师古注:“斥,开也。远,广也。”

(7)疏远。多指血缘关系。《广雅·释诂三》:“远,疏也。”比如《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盘儿碗儿排整齐,兄弟之间别疏远。现代汉语也这样用,比如:他有个远房侄子。也泛指一般不亲近的人。比如《三国志·蜀志·张裔传》:“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8)古代的州名。治所在现在的四川省松潘县境。

此外,远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二)yuàn。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于愿切”。有三个用法:

(1)离去;避开。《广韵·愿韵》:“远,离也。”比如《论语·颜渊》:“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舜拥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皋陶,不仁的人就离去了。汤拥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举用了伊尹,不仁的人就离去了。

(开封狱神庙前的皋陶像)

(2)不接近,不亲近。比如《论语·雍也》:“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皇侃《论语义疏》:“鬼神不可慢,故曰敬鬼神也;可敬不可近,故宜远之也。”务使民众趋向于义,敬奉鬼神而远离它们,可以称为知了。这是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

在这一个用法之下,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其中的“远”容易读错,就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的“远”,应读yuàn。亲近贤臣,不接近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不亲近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要注意与上一个读音第(7)条用法的细微差别,这里既不指血缘关系的疏远,又不指关系不亲近的人,而是指不亲近,不接近。很多人混用两个用法,读音当然也读错了。

(影视剧里的诸葛亮)

(3)违背,乖离。这个用法用于方言,见《方言》卷六:“伆(wěn),邈,离也。楚谓之越,或谓之远,吴越曰伆。”比如《汉书·公孙弘传》:“故法不远义,服而不离;和不远礼,亲而不暴。”颜师古注称:“远,违也。”

遠(远)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遠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80,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