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句子怎么写(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句子)

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句子怎么写(成功之路没有捷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成功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励志成功名言警句)

1. 成功是在不断尝试中实现的,所以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2. 世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奋斗。

3. 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追逐自己的梦想。

4. 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之路。

5. 所谓天才,不过是对成功经历过程的简化和刻意回避。

6.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我驱动的精神力量。

7. 生活难免会出现波折,只有不放弃,才能取得成功。

8. 成功在于提升自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追寻金钱。

9. 所有的成功,都是通过持续学习和不断革新来实现的。

10. 奋斗不止,追求完美,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成功之路。

11.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从未尝试过。

12. 靠的不是天赋,而是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实践。

13. 刻苦钻研,众志成城,胜利就在眼前。

14.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坚持走下去,不懈努力。

15.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16. 成功的背后需要经历很多磨难和挫折,要有勇气才能接受。

17. 不要害怕挑战,放手一搏才能有可能赢得成功。

18. 如果想要成功,就要有不断攀升的心态。

19. 看起来绝境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一些创新性的方法。

20. 成功是建立在许多沉默无闻的努力之上的。

21. 再艰难的时刻也不能放弃努力,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前方。

22. 让每天都变为成长的小步骤,进而完成大的目标。

23. 在我们努力深耕之后,一定能迎来收获的季节。

24. 靠自己确保自己的成功,不过是一生中最美妙的经验之一。

25. 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站起来争取,不要轻易妥协。

26. 不论前路如何荆棘丛生,心中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

27. 当面对困难的时候,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28. 成功是通过跳出舒适区、走向未知而获得的。

29. 只有在遇到挑战的时候,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30. 别人能拥有的成功,你也可以取得,只要你愿意为之拼搏。

读懂2022高考作文题才明白: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

2022年高考作文题出炉,引起网上热议。

今年全国新高考I卷用了三个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作为作文题的素材。

人生如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

所谓本手,是指一个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

年轻人往往未能沉下心学习专业知识和经验,一味追求所谓“创新”的捷径。

结果就是,没有扎实基本功的“妙手”,都是在踩前人早已避开的坑。

一个人如何才能在某一领域达到真正的高手境界?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下棋的专业术语。

经常下棋的人,肯定听过一句话:通盘无妙手。原话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下来,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这有点跟想象的不太一样,为什么是这样呢?

1.下棋的“通盘无妙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他。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的高手。

李昌镐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特点,就是从不追求“妙手”。

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胜率,俗称“半目胜”。

通常一局棋下来,总共也就200—300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稳操胜券。

也就是说,只要每一步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足够赢了。

李昌镐曾对记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也没想过要一举击溃对手。”

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居然只追求51%的胜率,这让很多记者和业内人士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恰恰是高手的战略,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很酷,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

正如守卫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终归要有深沟、高垒的防护。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稳稳当当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真正的高手不太会去做那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那我一辈子不去那里就好了。”

这类人他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提前消除隐患,把威胁化解于无形。

李昌镐

2.台球的“通盘无妙手”

如果你打过或看过斯诺克台球比赛应该知道,它是这样的一项运动:

台子上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分数,两个人按照规则轮流击球。

而且只要球进了,就可以一直打,直到自己打丢了一颗球,就换对方上场击球。

最后看谁得的分数多。

斯诺克台球比赛非常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击球的连续性。

所以在打球的时候,球手一定要对整盘球的形势有整体的分析和规划,并且每一杆击球都要为下一杆做好铺垫,这样才能打得比较顺。

纵观斯诺克的历史,有两类球手是非常顶尖,经常拿下大赛冠军的:

第一类是球手天赋极佳,击球特别准,即使对别人来说难度很高的球他也能打进。

而另一类球手是对局面的掌控非常完美,每一杆每一次计算都非常到位,给后面留了很多的余地和铺垫。

这两类顶尖选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后一类球手职业生涯的长度往往比前一类要长得多。

而前一种天赋型的选手,会在巅峰期的几年里非常耀眼,但下滑很快,过了一阵就会淡出公众的视野。

3.守门员的“通盘无妙手”

大家都知道,在足球场上,守门员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外行看守门员的水平,往往会在意那些特别精彩的扑救,但是懂行的人评价一个守门员,其实是看他是否能把问题化于无形。

比如历史上一些伟大的足球守门员,其实都是后防线的指挥家。

他会观察对手的进攻路线和模式,然后帮助整条后卫线做好整体规划,把很多问题消解在无形中。

这才是一个足球守门员的高境界。

4.医者的“通盘无妙手”

中国有句古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而好的医生没有很大的名声。”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有两个哥哥,三兄弟都精通医术。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是最好的呢?”

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问:“但是你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啊。”

扁鹊解释说:

“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还没发现自己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所以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初期,症状尚不十分明显之时,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

“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扁鹊(前407-前310)

纵观上下五千年,在中国历史上,能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两个半”。

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而那 “半个”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出身于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后官至清朝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的人生逆袭之路,正应了那句“通盘无妙手”。

曾国藩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文人生涯。

6岁读书,27岁中进士,一直做到大学士,是当时的学术领袖。

第二阶段是军人生涯。

太平天国运动中组建湘军,与敌人缠斗13年,愣是把悬崖边上的大清王朝拉回来续了命。

第三阶段是引入西方科学文化。

他组织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引入第一批西方书籍,送出去第一批留美学生。

前后两阶段都是文人的事,但一介书生怎么战胜当时战斗力爆裂的太平军呢,这是个有趣的战略研究。

不了解情况的一定以为曾国藩是一个熟读兵法、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实恰恰相反,他在带领湘军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懂什么用兵之道。

之所以能赢,其实就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从来不与敌军硬碰硬地短兵相接,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起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城外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军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总想跟湘军野战,但湘军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军再能打,碰到这种路数,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时间,湘军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克之。

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湘军每打一个城市,都不是用一天两天,而是用一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挖壕沟,当时的湘军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施工队,被湘军攻打过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外的地貌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缠斗了13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3000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结硬寨,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

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

美团王兴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

无论是战争、商业还是个人层面,道理都一样,要想走出困境或者取得胜利,靠的都是耐心,而不是靠灵光乍现,奇迹降临。

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等时机来临时,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一百年多前的故事。

1911年12月之前,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有探险精神及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是两个竞争团队打算完成这项壮举:

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

他们的出发时间是差不多的,结果却是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

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可是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

这就是成功跟失败的区别,阿蒙森团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团队,会永载史册,获得一切的荣誉。

罗尔德·阿蒙森(1872-1928)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他们不光要到南极点,还要活着回去。

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之后,又顺利地返回了原来的基地。

而斯科特团队晚到了,不光没有获得荣誉,还因为回去的路上天气非常差,最后整个团队无一生还。

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可能对我们做事会有些帮助和启发。

首先,去南极探险不光是需要人,还需要物资,事后有人总结分析两个队的策略和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

阿蒙森团队的物资准备非常充分,他们有三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只有一吨。

一吨的物资够吗?如果在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刚好够。但现实是人不可避免地会犯很多错。

而阿蒙森团队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此外,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成一句话: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30公里。

相反,斯科特团队从他们的日志来看,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前进50公里甚至60公里。但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在帐篷里休息。

这个故事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斯科特团队用的是矮种马来拉雪橇,而阿蒙森团队用的是爱斯基摩犬。

相比而言,马开始的时候走得更快,但不够耐寒,走到半路都冻死了;爱斯基摩犬虽然走得慢,但能在很冷的条件下生存,从而保证了行进速度。

第二,阿蒙森团队为了极地探险,曾经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就为了跟他们学习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求生等。

第三,阿蒙森团队的计划非常周详,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

他们使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在每天启程前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

午餐时,队员时就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一边吃着暖瓶里的热饭。

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他的回答是: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好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

“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1868-1912)

最后再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某一领域,怎么做才能到达高手的境界?

我用林肯的一句话回答:“我走得慢,但我绝不退后。”点个赞,无论外界环境优劣、不管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每天进步一点,到来年这个时候再回头来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作者:奇点不奇,来源:奇点不奇。宇宙有奇点,人也有奇点。

成为建筑大师的捷径(一)

最明亮的欢乐火焰大概都是由意外的火花点燃的。人生道路上不时散发出芳香的花朵,也是从偶然落下的种子自然生长起来的。——塞缪尔·约翰逊

有关成功没有捷径的名言警句特别多,鸡汤文也数之不尽,都是在鼓励人们去努力地学习,认真地工作,强调只要持之以恒,那么你想要达到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比如高尔基说,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但你要将一根铁杵磨成一根针,耗费你一生的精力都不可能达到。毅力是人类高度稀缺的东西,一根铁杵磨一个月变化不大可以接受,磨一年估计也能坚持,但十年还磨不出一点针的样子,磨针人一定会疯掉的。 还有人说,永远不要走捷径,便捷而陌生的路,可能要了卿家的性命。

成为建筑大师有没有捷径可走? 我认为是有的,例如,上个有名学校并师从名门;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招标以及大的国际竞赛,一战获得知名度;做出惊世骇俗的事情,引起业界的关注而一举成名;设法被权威机构或专家认可,利用人们对于权威的盲从,这需要充分的准备,以及极大的运气。

科学的方法及捷径

要成为一位知名建筑师,努力不一定能达到目标,不努力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但仅靠一味的努力不讲方法是使蛮力,特别是要去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目标的时候更是不可取的,而方法才是是极其重要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达成目标。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小到生活中的琐事,大到设计一栋综合性建筑,掌握了有效且科学的方法,都会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

捷径一词表面意义是指近而便捷的小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取巧手段或办法。走捷径俗称抄近道,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比如美国有个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实验,他们是在学校的两栋楼之间铺上草地,先不做人行道,让学生们根据他们的行为特点随便在草地上面走,学生们会根据两栋楼之间最近、最好走的那地方慢慢地踩出了一条路,最后景观设计师在大部分学生都走的那条路上铺了人行道,这个例子是不是事实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许多文章都纷纷的引用。我们平时如果步行去某个地方,也尽量地去找最近的路来走,哪怕是脏兮兮的小路也从不嫌弃,只因为那是捷径。走捷径可能付出的更多,更加艰辛,其中掺杂着诸多的偶然成分,个人的以及社会的。

艺术领域成名之难

得到上的《严伯钧西方艺术课》主讲人严伯钧先生曾统计过,按有一件作品被记录过或公开演奏、展出过计算,音乐作品大概有两万多人,100多万部作品。美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等一万多人,200多万件作品。但今天为人们广泛认知的音乐家、画家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十位,在各种艺术类书籍中,被提到的绘画、雕塑作品不超过三百件,还在经常上演的音乐作品不到两千部,同作品总数相比,可能不到万分之一。建筑作品比较难统计,估计同音乐作品相差不多。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

这么大量的艺术作品,如今流传在世上的只有不到万分之一,那些没有被流传下来的作品,许多在观感上、在听觉上也都是非常优秀的。之所以没有被流传下来,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辨识度,也就说没有他们自己的风格,或者风格不明显。现在流传下来这些艺术大师,是因为他们在制定着自己的标准。比如现代派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他确定了少就是多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标准,尽管他的作品用后现代主义标准来看是极其乏味的,从古典建筑主义建筑标准来看是不及格的。

在所有艺术领域中,当时被认为不太优秀甚至不及格的艺术作品,却在艺术史上获得了一席之地。比如,音乐大师德彪西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时,一些科目是不及格的,他的作品也受到许多古典音乐艺术家们鄙视,但今天鄙视他的那些音乐家们都已无声无息了,只有德彪西还青史留名。

更换一套游戏规则

规则是强者制定的,你要想赢,就得换一套规则。我们看一个美国硅谷青少年女子篮球队的故事,这个篮球队女孩子们的父母都是硅谷工程师或者科技企业家,她们自己的想做职业运动员的也很少。女孩子们个头不高,运球和投篮水平都非常一般,关键她们的教练是一名队员的父亲,一个从来没有打过篮球的硅谷企业家。从理论上来说,这些女孩子是不可能赢得了那些从小就打篮球的同龄人,但是这个球队却奇迹般地赢得了全美青少年联赛的冠军。

教练拉纳迪夫17岁时从印度来到美国,那时候他才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篮球比赛,在他这个外行的视角看,篮球运动中存在一个关于篮球比赛应该怎么打的阴谋,因为按那样的规则打,很明显弱队只能输掉比赛,能够赢的概率是零。

(图片来自网络)

纳迪夫问自己弱队为什么要那样打,为什么弱队不能从发球那一刻就开始防守,运用全场紧逼的战术。他把全场紧逼防守战术用在了青少年女子篮球的整场比赛,在全场紧逼防守下,就会让强队进攻时很容易出错,导致篮球被弱队人员偷走。这种打法下,他们球队不擅长远投、运球技术差、身高不够等缺点都被隐藏了起来。女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全场奔跑,压迫对方并让对方出现失误,断球后自己开始进攻。但是全场紧逼的打法实在是耗费体力,弱队的球员平时的训练要付出的更多,因为成功与付出是成正比的。

总之,不按强者的比赛节奏和比赛规则去打比赛,而采用能够掩盖自己弱点的方法来打比赛,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常常都非常反叛,因为在推进艺术的过程中,他们不能满足于在现有框架下进行创作,必须要突破哪些传统框架的束缚,所以会显得他们很叛逆或自大。如果你在这些大师们所建立起来的框架之下去努力做,即使再努力在向他们的作品方向探索,那你也永远是一个追随者,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密斯。因此要成为大师,就要勇于突破现有的艺术框架,创造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吴道同--未完待续,原创)

2021,09,07